遇見碎片化的生活——家的故事相關作文20篇
遇見碎片化的生活 篇1
國一作文 ,1491字遇上那盒拼圖,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還是在幼兒園的時候,我拿到了生命裡的第一盒拼圖。我記得那是一幅花仙子的圖畫。我趴在地上循著樣畫的圖案,努力試著找到每一塊拼圖上細緻的聯絡。或許畫面中地上的一顆小草,女孩裙襬上的一個別樣精緻的花紋就能成為完成這幅拼圖的突破口。第一幅拼圖不是很難,只是半張卷子那麼大,但卻能把那時趴在地上瞪著大眼睛,好奇又歡喜地擺弄著這凹凸的小方塊的小女孩捲進了拼圖堆裡,深深的被吸引住。
媽媽見我喜歡拼拼圖,每次看到一些精緻可愛的小拼圖都會買下來回家帶給我。一拿到新的拼圖,總數迫不及待跑回房間將零零散散的它們倒在地方,又是趴在那仔細研究起樣圖來,那小小的手攥著一片小拼圖,略皺著眉頭,一點點仔細的對比,直到正確找到它的“小家”將它放進去,才露出了自在的笑容。有些拼圖很調皮,無論自己再怎麼努力地找,都不能一眼讓我看出。媽媽總在我身邊陪我,看著我玩拼圖,每當我的小腦袋轉向她,露出了些許無奈和委屈的樣子後,媽媽就湊上來,慢慢引導我將這塊小拼圖放到正確位置。於是就這樣,大手和小手,將原本零零散散的小碎片拼湊起來還原成一副完美的畫。完成後,我靜靜地欣賞著,不禁笑了起來。不僅僅是因為玩拼圖的樂趣、堅持的結果,更因為是我和媽媽一起共同創造出了一個美好的畫面,那種幸福感和成就感無法言喻。
在這個世界中慢慢長大,我的生活變得忙碌與充實,媽媽也不一例外。但在我的內心深處,仍然喜歡著擁有拼圖的驚喜,觸控它的感覺和創造它的樂趣。
媽媽還是會給我買拼圖,但間隔久了,數量少了,我記得最後一幅是《美人魚公主》,那幅拼圖到現在還沒有被我拆開,就靜靜地塵封在一個豪不起眼的小角落裡。很久了,我也沒有開啟過它……
學業慢慢繁重,屬於自己的愜意慢慢減少,於是每次放學回到家中就是埋頭寫作業、複習,每天都盼望著可以早點寫完作業,可以安安心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是這段時間真的用來做一件事情,一點兒都不分心這是很難做到的。每當手機一震,螢幕一亮,“您收到了一條新訊息”,好奇心總是驅使著我點開一看究竟,而這好奇的點開,手彷彿聽不找使喚一樣,“朋友圈看看誰有沒有發出新的訊息、微博上又有什麼實時熱點……”這些網際網路帶給我的訊息,吞噬著我原本學習的時間,而我又要用更多的時間去彌補,到最後沒有了屬於自己的時間。
有幾次,我可以提早寫完作業,還惦念著我小時候的那盒拼圖,滿心歡喜將它找出,拍了拍它身上的灰塵,愛惜地把它捧在懷裡,一蹦一跳地跑去媽媽房間想邀請她與我一起拼圖,媽媽似乎有點意外。
“你的那盒《美人魚公主》?”
“對呀對呀!”
我一把把媽媽拽到我的房間,將拼圖拆開,一片片小方塊一下子湧出,我對它們還是愛不釋手。於是我一個人開始研究起這盒拼圖,還是趴在地上聚精會神的拼著。媽媽在一旁看著手機,我總是極力邀請她與我一起,而她為了不讓我失落總是會看著我一會兒,幫我拼了兩三塊,又盯著手機了。一會兒是新訊息的“叮咚”,一會兒又是她打字時手機發出的摁鍵聲。完成好了工作,喜歡在網上購物的她還在精心挑選一些好看的衣服、鞋子呀等等。有時候還會要求我站起來給我量尺寸,問問我的喜好。就這樣,原本兩個人約定好的拼圖時間就這樣被碎片化,一起拼拼圖的時間越來越少。之後又有幾次,但我的美人魚依然還是零散的小碎片,還是沒能將它們拼湊起一個完美的畫面,又靜靜地躺在那個小角落裡。就像美人魚一樣,本以為自己獲得了雙腳,最後卻變成了泡沫……
這塊拼圖再也沒有完整的拼完。我如同一個邯鄲學步的孩童,在碎片化的生活中磕磕碰碰,從眾的去適應碎片化的生活。在這樣一個世界裡,我們每個人更應該永遠持續投入一件事,並永恆追求。
遇見“碎片化”的生活 篇2
遇見“碎片化”的生活 ,964字什麼是“碎片化”生活啊?一看到作文題,我有點摸不到頭腦,於是,拿出手機,開啟百度,搜尋關鍵字,經過點選查閱,我恍然大悟,哦,我剛才做的這一切,竟然就是一種典型的“碎片化”生活。
和我們的爸爸媽媽小時候的生活相比,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變化:過去的通訊方式是寫信、發電報、打傳呼公用電話,我們現在使用智慧手機打電話、發簡訊、發微信、視訊聊天;過去大家手捧書籍、字典等紙質資料查閱資訊,現在我們手捧手機之類的移動工具通過百度、谷歌等網站搜尋查閱;過去出門揣著地圖冊,現在靠手機裡的各種導航軟體指路;以前得外出吃飯,外出買東西,現在用手機點外賣點網購,“藍精靈”“黃精靈”“紅精靈”快速神奇的送到家。這樣的不同實在太多太多,生活在不知不覺間就變成了現在的模樣,無論接受還是不接受。爸爸媽媽也試著嘗試過在週末的某一天關掉手機電腦PAD外出,希望能遠離電子產品的打擾,然而,在開啟手機之後,迎接他們的是一堆麻煩:親戚朋友發現一天聯絡不到他們,都擔心是不是發生什麼事,一個接一個的電話各種報平安,快遞送貨找不到人,某群裡的重要通知錯過了,老闆的電話沒接……我呢,發現英語單詞不認識卻沒有帶字典,要查作者的背景資料沒有了百度無從下手,想要請請教其他同學,發現除了微信好像沒有其他的聯絡方式。我們出生在碎片化生活時代,大人們回憶的以前的事情很難體驗,我覺得有效地使用好“碎片化時間”才更有意義。
我會在上下學的公交車上,開啟手機看看新聞,瞭解一下國家大事,瞭解一下天下大事,雖然是碎片化的資訊,但是也使我的資訊更廣博,讓我能夠了解外面的世界;
週末或節假日外出時,我會隨身攜帶電子書,在各種等待的時間裡閱讀,也許我無法投入長篇鉅著中,但是我還是通過短小輕鬆地片段累積閱讀量,娛樂和放鬆自己。當然寒暑假我還是會去啃長篇鉅著的;
在一段緊張的學習之後,我會開啟微信幾分鐘,和小夥伴們聊一會兒,雖然是“碎片化”的交往,可是如果沒有這種交流,我小學時的好朋友可能都再也沒有了;
在一段緊張的學習之後,我還會開啟通過手機搜尋我喜歡的音樂,跟著唱一段、跳一段,讓自己好好的休息。
在“碎片化”生活中,我希望我不但可以享受高科技的現代生活給我們帶來的便利,而且還能發明出將這些碎片完整化的神奇方法,用碎片組成一個完整的傳統體系,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
遇見碎片化的生活 篇3
遇見碎片化的生活作文 ,885字時鐘永遠是一個完滿的圓形,指標的軌跡始終如一,而你我的生活逐漸分割了,變成更細更小的碎片,由此拼接而成的生活擁有了更多更復雜紛繁的圖案和色彩,也將生活的畫面變成了另一幅模樣。
那究竟是一個什麼樣子呢?
每週六的下午去上素描課,距離家裡稍有些遠,轉乘地鐵和公交時我向來是庸碌大眾中的一員。手機加耳機,熟悉的路程一遍又一遍。隨後是寬敞明亮的空間與白牆。畫板紙與筆的摩擦聲響。老師在我和我的同學們之間來回行走審視,用筆桿指出我們的謬誤之處。其中有些容易改正的,也有一條我總是聽到卻無法準確理解。“整體!整體!”這樣的重複有不小的威懾力。於是我反省一些自己,是不是又盯著細節摳的投入過頭了?隨後趕緊將畫面其他的部分一併跟上。
“畫面是要整體的,有的實有的虛,注意整體效果!”揹著踏上歸程時,這些話早就拋之腦後了。原本的生活日復一日,成為了高中生之後開始住宿週末的時間也變得擁擠了起來。逐漸聽到的是父母的話語,讓我放下手機和電腦。某一天忽然抬起頭,牆上的掛鐘滴答響著,手機中的圖示跳出新的小紅點,那是空間裡有人發了新的訊息。我罕見地停下了點開的動作。父母與祖輩的談話聲隔著牆壁傳來,那是我許久不曾參與的。
腦海中驀然想起的是是老師的話,忽然覺得端著手機的我,和教室裡用削尖的2B鉛筆永無止境地摳每一個細節的我有些許相似。那是精彩的細節,是畫面中最吸引眼球的碎片。然而那些精彩割裂了原本的整體,在畫面上喧賓奪主,破壞了統一、美與平衡。熟記於心的教導又重新跳到眼前,我看著眼前小小的一塊螢幕,忽然意識到了它能夠割裂生活的鋒利的刃尖。
這樣的生活需要修改,如同修改一張瑕疵的作品。關掉通知,將螢幕倒扣,去尋找那些能夠真正填充整體的東西。重新學會拿起一本書,靜下心來拿起畫筆,或是坐下同父母聊一聊學校一週發生的事情。那些很平淡普通的事情自然比不上電磁網路的精彩,卻如同平整的黑白灰色塊構成完整的圖景。
所謂碎片並非洪水猛獸,只需要成為生活中偶爾的點綴。一張畫需要的是整體,不應當讓那些細小之處割裂整個畫面。
隔了些時間再去畫畫,同樣熟悉的場景。老師從身旁經過,面對著我的畫面微微點了點頭。
遇見碎片化的生活 篇4
遇見碎片化的生活作文 ,813字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手機,pad,電腦給予了人們豐富多彩的娛樂方式。但是,我們的生活,正因它們,漸漸變得碎片化……
首先,何為碎片化?“碎片化”一詞,在上世紀80年代常見於“後現代主義”的有關研究文獻中,原意是指完整的東西破成諸多零塊。如今,“碎片化”已應用於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和傳播學等多個不同領域中。這是百度百科對它的解釋。由此可見,它並不是一個原來就用在生活方式上的詞語,仔細思考後,我們便能發現這個比喻的準確得當。
我還依稀記得十年前—也就是我5歲時的生活畫面。早上,坐在餐桌前,父母手上各持著一份報紙,仔細而有耐心地閱讀著。晚上,經歷了一天的辛苦工作,一家人坐在電視前,先是我和父母一起看我看不太懂的新聞,之後父母會伴著我看我喜愛的動畫片……“總結下來,就是早上看報紙,晚上看電視。“然而,如今,我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由於智慧手機的迅猛發展,我們獲取資訊的方式早已不止讀早報看電視那麼簡單。短短的一分鐘,我們便可以開啟知乎看一篇自己感興趣的文章,也可以在微信上看一篇公眾號的推送。我們很少再會像之前那樣抽出固定的時間來做固定的事。生活不再像以前那麼有規律,這是碎片化生活的弊端。
但與此同時,它也給我們帶來了顯而易見的好處。在上下班的時間,本來只能站著發呆的人們可以掏出手機,瞭解自己感興趣的事,等等等等。如果把我們原來的生活比作石塊,那麼現在我們的生活更像是沙粒。雖然它不像石塊那麼穩定,但它可以到達原本石塊無法到達的角角落落。碎片化的生活還豐富了我們獲取訊息的途徑。官方報紙上的訊息固然可靠,但都包含了記者自己的想法。而且報紙上有關一個事件的內容最多隻有一兩版。但現在,我們可以搜尋得到有關一個事件的多篇報道,將他們進行比對,得出相對客觀的結論。
碎片化的生活對於現在的人們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我們如果能好好利用起它的益處,那麼我們的生活會更加充實。
遇見碎片化的生活 篇5
遇見碎片化的生活作文 ,884字在以前,新聞與其他資訊都是從報紙上讀來的,之後便有了收音機,再後來我們就開始用電視來獲取新聞與資訊,再加上以前報紙電視等都是每天更新一次,所以我們也有大塊時間做其他閱讀,有固定時間去收看,收聽。而現在的電子裝置的資訊更新是分分秒秒,已經能讓我們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了,當我們被“推送”這些資訊,並不由自主地時刻翻看時,我們的時間就碎片化了,生活也就碎片化了。
自從有了微信與微博,我們日常大多數的聊天,就變成了:“你看微信了嗎?”“你刷微博了嗎?”你看朋友圈了嗎?”“誒,我加你微信怎麼樣?”。看看下面這些行為,相信你會感到一點熟悉吧:刷完這條微博再吃飯,看完這條微信再洗臉,跟同學發完微信再接著做作業,看完這屏朋友圈再幹活……
看看我現在週末的生活狀態,早上起床,吃完早飯後第一件事就是看會兒手機,發會兒微信,不知不覺中,時間漸漸流逝,已經到了十點多了。下午睡完午覺起來,第一件事還是拿起手機,媽媽想讓我陪她一起去買菜,我的回答永遠都是:“讓我回完這條微信再說吧。”“讓我看完這部片子再說吧。”……這樣一來,我們大塊大塊的時間被這些資訊的不時打擾都被分割成碎片化的時間了。我就經常因為手機的打擾,作業做得很慢,也為此苦惱。
但是,電腦,手機也為我們提供了很多有用的資訊和知識,在資訊爆炸時代,如果電腦,手機等數碼產品都不碰的話,就不能與時俱進,你就像回到了恐龍時代,或者你會被人認為是“火星來的”。這篇徵稿讓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好好思考了一下,我想說遇見碎片化的生活,就好像站在一個岔路口,一條通向成功,一條通向失敗。因為我們才是時間的主人,如何更加合理地利用時間,什麼樣的資訊該看,什麼時候看其實都是由我們自己決定的,我是否可以做個每天任務清單,我是否可以每天回到家就立刻做作業,平時除了作業上的查閱要求,我不看其他無關的資訊,週末才能玩遊戲,刷微信;平時爸爸媽媽是否可以放下電腦,放下手機,在我做完作業以後多陪我一會兒,陪我聊聊天什麼的,週末少碰電子產品,每月有個星期天是閱讀日,有個星期天是郊遊日……
這樣我們才能做電子產品的主人,做時間的主人,做生活碎片化的主人。
遇見碎片化的生活 篇6
遇見碎片化的生活作文 ,524字在現代化的城市中,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方便。早晨的地鐵裡,雖然很擁擠,但是大多部分的人都一動不動的看著手機,真是名副其實的“低頭族”。在跟媽媽“去上班”時同樣也是碎片化的生活。中午有些人懶得出去吃午飯,就用手機上的外賣app;工作期間時不時拿起手機刷刷微博、翻翻微信,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在學習中,碎片化生活對我們學生而言,是巨大的壓力,在升學中,每一門學科都越來越難,各種輔導班幾乎成了我們的日長生活。我們的壓力和負擔也越來越重,但時間是有限的,除了上學、做作業、吃飯、學習、睡覺以外一切空閒的時間都投入到學習中去,這也是碎片化的生活、碎片化的學習、碎片化的時間。
當然碎片化的生活也有缺陷,電子裝置越來越先進,微博、微信、QQ、facetime的每一條資訊貫穿了我們的生活。做作業時,“叮”一聲,注意力就到了手機上。剛放下手機,又“叮”一聲,某某明星爆料。做完作業要睡覺時,又“叮”一聲。那微信右上方一個誘人的紅點,使我們忍不住點進去瀏覽。又是碎片化的時間。
無論碎片化的生活的利弊如何,我們都已經不可避免的與它碰撞了。面對碎片化的生活我們需要用客觀理性的目光來看待碎片化的生活。
既然我們生活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就要了解它、適應它、改變它。
遇見碎片化的生活 篇7
遇見碎片化的生活作文 ,783字科技在以驚人的速度迅猛發展,網路,手機充斥我們的生活,曾經的生活已變得越來越“碎片”。
曾經的社會,報紙是每一家人必不可少的物品,通過它瞭解新聞時政,休閒娛樂不是古老的電視機就是與鄰里街坊的閒聊。然而隨著科技的發展,各種各樣的電子產品隨之而來,我們會一邊看電視一邊把玩手機,一邊寫作業一邊把玩手機,一邊背書一邊把玩手機。當你在專心做一件事時,外界有太多的干擾與誘惑,把他隔離在外,事情才能做完整。
專心致志是你做事不“碎片”。當你在書桌臺上寫作業或認真工作時,你是否會心心念念手機?甚至他都不在視線內?這個時候,專心致志是最重要的。當你抵不住誘惑後,接踵而至的是“災難”,老師會找到你,可能還需要重做,豈非浪費時間與精力?做不完這個就做那個,那個沒做完就被吸引去做其他,幾天後看來,你是否會後悔?是否會埋怨自己把事情更“碎片”。
碎片化自然是不好的,專心是我們能做到的,但我們現在根本離不開這樣的生活,我們所要做的並非拋棄他,因為我們都做不到,我們應該減輕它的害處。
規劃是極其重要的一環。並非細緻到細枝末節,而是大概的時間分配。該工作的時候就應該工作,有個總的規劃至少比越來越碎片的生活好得多。這只不過是外在的方法,最重要的還是依靠自己的恆心。
愚公三過家門而不入,為的便是移走一座橫在其家門前的山,為了鄉人的便利,他們一起承擔起了移走山的重任。愚公堅定不移的去做一件事,但倘若他生活在現代,豈不是先移一會山再去做做其他的事?倘若都這樣,那麼子子孫孫無窮無盡也做不完這件事了。可見恆心與毅力是何其重要的。
生活就像一面鏡子,它照應你的生活,照出你的心靈,當他破碎之後,無法恢復到原來的樣子,因為它一定會有裂痕,“碎片化”的生活也一樣,如今我們無法將其恢復成原來的樣子,所以減輕其害處是非常重要的。但這一切都源於自己,努力,鏡子會輕其痕,“碎片化”生活的害處會減輕。
遇見碎片化的生活 篇8
遇見碎片化的生活作文 ,906字總是有人感嘆:“現在再也找不到時間真正好好沉浸於一件事中了啊,不像以前可以手捧一本書蜷在椅子上,從正午直到黃昏。”我也有這種感覺。人們叫囂著要遠離QQ和微信,大聲疾呼要摒棄碎片化的生活,要回到從前的簡單和完整。
又有時看到有人寫文章說自己如何遠離微信多少多少天,感覺獲得了心靈的寧靜。在以前我一定會同意,但是現在我對這類東西都冷淡了。在我看來,這種行為是完全沒有必要加以誇大和宣傳的。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適者生存。
我覺得,碎片化的時間本身和網際網路的發展並沒有很大關係,碎片化的時間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存在的,做什麼事完全取決於人們自己。陸放翁說過,“待飯未來還讀書。”歐陽修也有“枕上,馬上,廁上”的“三上之功”。他們可曾抱怨這些時間過得委屈且浪費?以他們的大家之道,怕是給他們手機,他們也只會笑笑放在一旁。
那麼現在呢?不用想也知道,相對於看書人們更願意極快地瀏覽朋友圈花花綠綠的圖片。那麼為什麼不看書呢?他們會理直氣壯地說:“這點時間根本不夠看書好麼?”,然後就一本正經地說理,講什麼看書是要抽出大段連續的時間看的,這樣才能真正沉浸其中,感受到書的靈魂從而獲得感悟云云。於是由於他們都忙於工作和這樣那樣的事,就再沒有抽出時間來看書,理由是隻有碎片化的時間。這是人們自己給自己下的牢籠啊。
好在已經有一些人發現,其實這些時間也可以用來閱讀,於是地鐵裡便又有了在手機上看書的人。也許有人會說能這樣看的書都沒什麼營養,但是這只是個人偏見而已。有人在手機上看網路小說,難道就沒有人看世界名著?況且我自己就是後者的一員。所以,只要心能靜,沒有什麼是碎片時間裡不可以做的。倘若心不靜,則就連看朋友圈也巴不得一目十行,最後發現從中也沒有什麼收穫。
這是一個碎片化的時代,碎片化的生活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應該做的不是碰一下就縮回手然後罵它,而是要去適應它。無論什麼時候都一樣,這個世界不會去遷就那些不適應它的人。而對我們來說,我們完全可以不用開啟QQ和微信,而是隨時開著讀書的軟體,這樣我們大可以遠離網際網路的缺陷對我們的異化。如今,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擁抱新的生活方式,如此你便會發現,由碎片拼湊起來的生活也有它獨特的美。
遇見碎片化的生活 篇9
遇見碎片化的生活作文 ,1095字有一種源於歐洲的古老藝術表現形式,叫做馬賽克。據說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在古羅馬時期奠定了它的藝術地位,到了文藝復興時期,被廣泛的運用和認可,並對之後各種繪畫與建築的風格定位,起到了原點的作用。這個詞的本意是“值得靜思,需要耐心的藝術工作”。
在移動網際網路大為發展的今天,這個詞的意思是大相徑庭的(通常是指遮擋一些不適合被直視的內容)。有固執的人可能會嘆息歪曲了偉大藝術的本意,實際上,時代的發展,破而又立,打亂了又重新排序,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也正符合“馬賽克”這一藝術形式和技術特點的本意。這是一種進步的表現,生活品質的提升,人們對科技的依賴卻從來沒有脫離過對人文的堅持,於是碎片化的生活,以一種浸潤的方式,滲透了我們的每個角落。
碎片化—是指把某事物多元化,再通俗點,就是把做好的瓷片摔碎,再按另外的邏輯重新拼一遍。於是便得到一件新的作品,這就是馬賽克最初的成因。
其實,碎片化更能迫使一個人具備分配時間的能力。就是因為碎片,才體現不同於整體化生活的模式。而固態化則是必須以呵護原狀為前提的。當然碎片化生活是很難掌控的,但這也恰恰能鍛鍊我們,既要享受生活的多樣化,又要具備足夠的整合能力。“兩全其美”往往只是一種圖騰,似乎就在眼前,而真身卻在天邊。
碎片化生活是人類科技發展進步的正常現象,是人類思想進步的臨床症狀,也是人們精神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層面的需求。它的對立面,就是固態化生活的影像,很好的例子是文化大革命時期:著名的“大鍋飯”!所謂大鍋飯,就是所有的人匯聚到人民公社,在同一口鍋裡吃著同樣的飯,一日三餐一如既往。如此這般,人民的生活被規範在一個固定的生活狀態、生活方式和生活氛圍中。那也難怪當時人們的精神需求是不可以逾越諸多界限的,連最基本的生活也疲於維持,哪還奢求什麼思想自由呢?“大鍋飯”是固態化生活被約束的表狀,那麼碎片化生活則是被綻放的核心。從發展的眼光看,碎片化生活方式是必然的趨勢,人們視野開闊,資訊爆炸,科技已經發展到“人工智慧”的地步,由科技給人帶來的享受,已經完全可以設定和掌控;那麼,人文的享受,在人類無限追求的精神領域裡,會自發的形成張力。以“點”的方式—裂開;以“線”的方式—互聯;以“面”的方式—網羅,形成的是空間,才是人類真正立體生活的狀態。
碎片化,已經不是一種形式,而是一段時光。他是自行擴張的,不可逆轉的。時代在變化,思想也一定在變,碎片化生活其實已然成形。俗話說“入鄉隨俗”如果是步入一個空間的明智之選;那麼,順應時代的變化,就如同步入一段時光的自然之選,“隨”的是—無限的可能……
遇見碎片化的生活 篇10
遇見碎片化的生活作文 ,1253字早晨醒來,開啟手機,翻看當天最新的微博熱門,再看看各種app的推送訊息,碰到有趣的分享給好友,然後再開始一天的生活——這已經成了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的日常。
有了手機以後,我的生活好像被細分成了很多小板塊,哪怕是等個電梯的時間,也足夠看完一條新聞簡報,你也會有和我一樣的感覺嗎?每天穿梭在資訊的海洋之中,生活,也悄悄發生了很多改變。
書海泛舟——碎片化閱讀
閱讀,一直以來都是我選擇在課後放鬆的主要方式,閒暇時候,捧起自己喜歡的書,時常能專注其中,一看就是一個下午——不過這都是以前了。
買來手機後,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常讀的幾本書下載進去,沒過幾秒,進度條就滿了,幾本書中的全部內容都進入到了手中的“百寶盒”裡,真是太快太方便了!前幾年,週末一有空就會央求父母帶我去書城,看著一排排令人眼花繚亂的書,不知幾時才能在書海里“熬出個頭”;現在,手機上輕輕鬆鬆就能獲取數不盡的讀物,從古典經典到現代文學,從國語名著到異國傳說,能想到的書,無論何時何地,只要一點,就能盡情地開始閱讀。
可是,看著冰冷發光的螢幕,總會覺得少了點什麼——-是一種氛圍,往日裡一家人一起讀書的場景很難再出現了,也很少去書店,很少讀紙質的書籍,聞著書香閱讀的感覺也不見了。
簡單高效——碎片化學習
不會做的難題?不理解的知識?沒有辦法解答?
自從進入了碎片化的生活,都不再是問題了。手機掃描,馬上就能看到各種解析,便於理解;有不懂的知識,只要百度一下就可以獲得權威的解答,隨時隨地,簡單高效。不管是在趕地鐵的時候,還是在課後時間,都可以用來學習各種想學的知識,也可以來學習各種實用的技能,烹飪、樂器、運動等各種領域都可以在網上獲得專業的指導。我們還能在論壇裡和志同道合的網友們交流經驗和學習心得,更加事半功倍。
不過,隨之而來的也有很多問題。有些同學為了圖方便就直接在網上搜尋答案,更有甚者利用網路資源在考試中作弊,答案一掃即來,絞盡腦汁解題的樂趣就少了很多,合理地利用豐富的資源,還是需要同學們的自覺來踐行的。
互動溝通——碎片化社交
朋友不在身邊,以前的同學聯絡不上了?
現在,只要開啟手機裡的各種社交軟體,就可以和同學朋友聊聊身邊發生的新鮮事,也可以在群裡跟同學交流學習上的問題。無聊的時候,開啟微博,一條條最新訊息不斷重新整理著——這可能是資訊獲取最快的渠道了,新鮮知識和新聞都可以第一時間瞭解,並能和全國各地的網友展開評論,時常能看到一條條逗樂的評論,讓人不由得沉浸其中。
正因為網路世界的紛繁有趣,有的同學便因為缺乏自制力而沉迷其中,荒廢了學業,浪費了大把的時間。網路世界很有趣,但是有節制地探索它的魅力,不是更有趣了嗎?
碎片化的時代悄悄地來了,也悄悄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所有的時間都變得更有意義,我想,我準備好感受這一切的樂趣了。
我喜歡這個碎片化的時代。
遇見碎片化的生活 篇11
遇見碎片化的生活作文 ,648字碎片化的生活,這個短語聽來並不陌生。但真正體會到碎片化的生活,也僅僅在近幾年。上了初中之後,我才開始接觸手機,我快速學習並適應了使用智慧手機所帶來的便利。
上下學路上,可以拿著手機背背單詞,看看新聞,閱讀電子書籍,甚至還能一邊聽音樂。這些碎片時間,若是有心,就可以藉助手機,很好地利用起來。
可這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
有時我會想要捧起一本名著,安安靜靜地看上一個下午。但往往半個小時不到,因為臨時想起的某些事情,選擇暫時放下書本。就這樣,一個下午的時間,我本來可以選擇用兩個小時的時間完成那些雜事,剩下的三個小時用來看書。但我最終的做法是把看書的時間變成我每個任務之間填充的碎片。儘管看著似乎沒有什麼不同,但實則效率大大地下降了。
空餘時間,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拿起手機,盯著那小小的螢幕看。我會因為手機推送的一條新聞,而將注意力轉移,長時間地流連在網上。原本以為的碎片時間早已不再碎片,而需要大量時間來完成的工作反而成為了填充娛樂時間的“碎片”。
每天飯後的休息時間,本應該用來和父母交流,但又一邊和朋友們在網上聊天,慢慢的,與父母說話的時間越來越短。
有時候一天下來,我會驚訝地發現自己竟然每一件事都沒有完整地做完做好。或許這就是碎片化的壞處了吧,當生活中的一切都變成了碎片,我們往往會分不清主次。但如果想要改變一切事物都碎片化的生活方式,需要我們用心去拼湊,去計劃,去實施。
碎片化的生活並不是不好,但過於碎片化的生活往往會給人帶來困擾,我們應該把握好這個度,留給自己真正高效率和休息的時間。
遇見碎片化的生活 篇12
遇見碎片化的生活作文 ,1254字漫步在林蔭道,一陣風拂面,心中的念想如何?比起蘇轍那快哉此風的曠達,我的大腦皮層只反應給我悵然若失的空洞,還有人生無常的呆滯感,每一股氣流都在鑽心,低吼著呼嘯過全身。
我們這一代常經歷著不屬於我們自身的痛楚,而我們中的大部分不曾明白這其中的原因。我們為何而悲傷?
祖父母常和我們說起60、70年代的生活:插秧墾地就是一午後,下山遊戲就是太陽一升落。而我們如今的生活,好似趕鴨子上架一樣去接觸外界的資訊、被動地規劃我們的時間。是的,我們的資訊和網際網路越來越發達,我們前一天被告知特朗普釋出了XXX禁令、朝鮮又來核宣言,後一天日本某縣地震、敘利亞公開打擊極端組織……口號都會喊“世界和平啦,人民統一啦”,可我們的思緒正被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電磁波弄得四分五裂,好似碎片一般散落在大腦的各個角落。我們的人生再也不會有祖父母那樣流水一般流暢的時間軸,永遠也無法體驗那種樸實而優雅的情緒,當出現特定的意象時,腦海中的各種碎片開始湧動,與其說那是一種五味雜陳,不如說那是一種虛無、一盤正流逝的散沙。
我們對於外界的反應其實只是碎片化社會裡很微小的副作用之一,對於人們越來越沒有“生活的感覺”這一現象的發生,其實是我們的三觀由於碎片化的時代過於分裂,相比起老一輩的人那種情懷和信仰,我們的想法往往都很“卡通”。對於熱愛的事情我們都有過忘情的奮鬥,但是奮鬥過後留在心中的很少實質性的意義所在,或者有許多熱愛隨著外界的驅使會漸漸化為烏有。好比我們小時候開始彈鋼琴,上了初中以後由於學業繁忙只能擱置了,很有可能從此積灰。再比如高中選了網球課,學得剛會握拍就要結業了只是為了應付考試。愛因斯坦在研究相對論之餘還會親吻自己的小提琴、喬丹在四十五歲還會看著籃球流淚……而我們只有當初摸索這個那個的碎片記憶,少有接觸起來就能有穿越光陰的事物。我們缺少三個小時練琴把手指彈抽筋的經歷,缺少臨晨四點在洛杉磯打球的經歷,缺少炙熱的情感。缺少那種情懷和信仰。微風拂面,當你直面自己的過去、將來和整個人生時,如何不感到突然的悲傷呢?
時代遇見了我們,我們也遇見了時代。兩種視角都是說得通的,時代作為客觀條件變化而接觸到了迷茫的我們;或者說我們在探尋意義的時候接觸到了這個大時代。我個人更偏向於後面這種解釋,是我們遇見了時代。想起蘇軾前赤壁賦中的說理很是佩服,從變論到不變,從而得出我們應該知足,應該感恩於大自然,感恩於萬物。若碎片化時代的我們都能做到這一境界,只感恩於所得,不計較所失,耐得住寂寞地堅守本心,誰還會在林蔭道的風中凌亂?不過,說句實在的,我是做不到的。每當意識到自己境界太低的同時就想起還是先把學習學學好吧別空想些沒邊際的東西,這種想法是真的境界太低了。不過我還慶幸自己能把問題的源頭歸結於自己的修行不夠,而不是怪這個時代不夠美好。
願自己抗爭碎片時代帶來的影響同時,能承受得住精神上的壓力。願自己中年時能對著夏季季風喊一句“快哉此風”。願自己一百歲能發現人生的曼妙是自己的淡定和從容而不是一輩子的渾渾噩噩,如果我真能活那麼老的話。
遇見碎片化的生活 篇13
遇見碎片化的生活作文 ,875字由古代詩人一句句如碎片般的詩句,由大音樂家們的零碎的音符,組成了現在富含韻味的詩集,優美動聽的樂曲。由此可見,碎片化的生活,必須要有著對於碎片化的時間與精力的整合與安排。
華羅庚曾寫過一篇時間統籌,文中講述的就是如何“統籌”碎片化的事件。我們現在資訊化的生活中可以發現,等車的時間,坐車的時間,甚至是走在路上的那些碎片時間中,無不一被人們統一安排成了“手機時間”。大家每天從學校回家,在路上便可看見一個一個低著頭,拿著公文包,快步向前走的白領們,便可看見在工地旁歇息的民工們,左手拿著香菸,右手在螢幕上嫻熟地滑動又說著什麼,乘地鐵更是如此,怎麼會有人會像大名鼎鼎的倫敦地鐵上的人們看報讀書呢?
現今,誰又能看見在書店咖啡廳靜下心來看書的年輕人;誰又能看見現在還有在紛繁的綜藝節目中如同一股清流的讀書詠詩節目,這不都是在朋友圈中突然風靡,而又悄無聲息地褪去嗎?我現在才發現自己竟沒有一次靜下心來讀一本好書,品味一篇風流倜儻的小說,感悟一首靜韻的美詩。這難道就是手機統籌時間的效果嗎?
我的姐姐以前跟我說:“你怎麼還不懂手機的方便啊!上面這都是碎片化的知識與新聞,都是精挑細選的“乾貨!”當時我還不懂什麼是“乾貨”(儘管現在知道是有用的資訊),不知道這話裡有著怎樣的含義,也不懂“碎片化”這樣看似艱深奧妙的詞語。但現在,我意識到,這種被手機統治的碎片化的生活,終將會毀滅它的創始人們!可如今,碎片化的生活已經“完美”的統治我們的心理甚至生理了。希望,還有像愛蓮說中“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的!他們堅持閱讀完整的知識,過緊張充實的時間,而不是碎片化的浪費。是的,碎片化莫過於是時間盜賊,它會讓人先是覺得自己的時間用的很充實,然後從載入時間,垃圾資訊網路謠言中一分一秒地盜取你的時間,又怎麼會有像華羅庚那樣的成功人們的不浪費一分一秒?
當然,你也有著選擇權。過碎片化的虛度光陰的日子,還是扎穩充實的生活,全由你掌握。是放下你手中的對於碎片化的的時間的盜賊,還是捧起一本書香墨氣的書卷,也全由你選擇。
正確的道路會將你引上成功,那時我想才會懂得真正的“碎片統籌”!
遇見碎片化的生活 篇14
遇見碎片化的生活作文 ,837字要說碎片化生活,我並沒有怎麼接觸過,或許是因為我沒有智慧機,但我多少從家長那裡知道了一些。
時間的碎片化
因為有了網際網路和智慧機,我們的生活變得方便,快捷了,以至於我們可以用短暫的時間,如等公交車的時候,乘地鐵的時候,排隊的時候,甚至是上廁所的時候,都可以做社交、閱讀、購物等大量的事情。
碎片化的社交
要說以前,人們要交個朋友,通常是要通過種種的巧合,種種的機緣才會認識一個人,並漸漸地成為朋友;而現在,要認識一個人卻十分的簡單,二維碼,QQ號成了一個個人、團體甚至組織的“名字”,掃一掃,就“等於”又結識了一個新的朋友,成了幾分鐘甚至幾秒鐘就能搞定的事情了。想對某個朋友說句話,只要在“微信”,“QQ”上發一條訊息,不需要即時看回答不回答,反正下個有空的時間再看回復,成了現在的社交。
碎片化的閱讀
人應當大量的閱讀,才能掌握知識,有了知識,才能更好的生活。以往大量的閱讀,就需要大量的時間。現在隨便下載一個軟體,上面都有各種訊息。天氣預報的軟體裡,為了吸引眼球,竟然有各種奇聞趣談,本來想看天氣,最後變成了漫無目的的閱讀。在等車的間隙,上廁所時,都“自覺”地帶上手機,好把剛剛看了一半的“精彩劇情”繼續看下去。看了很多,記得很少。
碎片化的購物
現在有了方便大家收貨的快遞,當然也有方便我們購物的“淘寶”、“京東”。想買什麼,在上面一搜,就有了。小到鉛筆,大到冰箱,電視,幾乎什麼都有。在短暫的時間裡,突然想起了什麼東西,就可以搜尋,加到“收藏”,“購物車”,下個訂單,第二天東西就收到了。
碎片化的壞處
生活的碎片化,是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小塊的時間,來做許許多多的事情。但它也有壞處。碎片化的社交使人們之間的感情不夠深,交友也交的潦草;碎片化的閱讀把閱讀分成了一段段的,有時這一段的感悟還沒記錄下來,那一段的感悟就忘了,甚至閱讀太多,沒有思考,而沒有感悟。碎片化的購物時常會考慮的不夠周全,買到無用的東西或者假貨。
碎片化的生活有好處,自然也有壞處。關鍵是人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