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與現實的碰撞相關作文20篇

追求與現實的碰撞 篇1

高二作文 ,819字

“出去時意氣風發,回國後低眉頷首”,這似乎成了近年來許多出國留學生的普遍狀況。據調查顯示,留學生回國的首年年薪一般在5萬左右,一個不盡如人意的數字,這就讓我們不禁發問,出國留學是否不值去做?

由於“海歸”知識分子的頭銜往往聽起來比國內大學畢業生更具有“含金量”,很多人相信只要到國外學習,回到國內,必然會提高自身的價值度,從而謀取更高質量的就業,也因此,留學一度受到學生家長們的青睞。儘管支援出國留學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本,但聯想到回國時廣闊的市場資源,也就義無反顧。但當前的社會背景卻使他們落了個措手不及。

我認為,雖然從資料上來看,留學,並不是一種高明的獲利手段,但它不應該單單從成本,收益方面去加以定性。因為留學本身並不是一場物質交易,它不像一件商品,收益過小就一票否決,它是自我提升的一段人生旅程,好似架舟臨於江河,又如高處傲視群峰,所過之處,不只是塵煙,更是思緒化作的源泉。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在做這件事的本身。由此看來,不能從工資的高低來判斷留學本身的價值。

其實,大部分選擇留學的學生不僅僅是為了就業後高額的工資,也是為了開拓自己的眼界,瞭解別國的文化內涵,只是這條路走著走著便朝著功利性的方向延伸。或許是因為現代社會的競爭激烈,各各方面的壓力如猛虎一般襲來,讓人們不知不覺的就過於在意就業是否成功,待遇是否順心,從而忘記了自己的初心。也許留學幾年的教育資本確實不足以用就業後的工資來填補,但身處異地的這段時間,接觸國外的先進理念思想,自身觀念的塑造,無疑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一份珍品,宛若一杯清茶,清潤而無味,是不可以從物質方面來衡量的。

“我們嚮往的並不是什麼名校光環,而是一種對自我人生的肯定,以及對自我提高的一種格外的憧憬。”曾經有人這麼說過。我的想法就與他不謀而合,無所謂值不值得,不管它外在物質的約束,只要它適合自己的發展目標,而自己又願意投身當中去,便應該努力去做。只是這當中,不要物慾薰心,要時刻追尋自己的本心。

幻想與現實的完美結合——讀《光榮日》有感 篇2

讀後感 ,1382字

寒假中我讀了韓寒的《光榮日》,我讀了三遍。感慨尤多。第一遍,我讀出了可笑;第二遍我泣出了可悲;第三遍我悟出了諷刺……

《光榮日》是一篇諷刺意味很濃的小說。寫的是七個年輕人:大麥、王智、婁梯、米旗、洪中、石山、萬和平以及他們收留的被稱為“精神病”的女歌手哈蕾、年邁的植物學研究員劉小力和他兩條腿的狗去村小學支教的離奇荒誕的故事。他想表達的主題是:生活其實是最無辜的事物,它明明最公正,卻被無數人拿來當作自己做壞事的藉口,說這一切都是生活所迫。

大麥,講義氣又好像洞悉一切的老大,男人崇拜,女人愛慕的領袖級人物。對自己鑑別人的本領深信不疑,並將此認定是一種本能。引領著一幫“多才多藝”的兄弟,將學校辦的“有聲有色”。

哈蕾,一個別人眼中的神經,整天快樂的歌唱不知自己身在何處,讓她在籠子裡住下,大麥卻說:“不是你在籠子裡,而是我們在一個大籠子裡。”身體被束縛而靈魂卻自由的人和靈魂被束縛身體卻自由的人,何者才是真正的幸福?前者還是後者?

麥片,大麥的一個瘋狂粉絲,從良妓女。麥片似乎從來都不記得自己以前做過的事情,生活實在是無辜的事物,它明明最公正,卻被無數人用作自己做壞事的藉口,一切都是生活所迫,而生活卻從來沒被抓住過。

體育老師—狗。他是劉小力養了八年的一隻兩條腿的狗。上體育課時,狗老師做什麼動作,同學要跟著做什麼動作,做得好的,加十分。

王智,以傻和一根筋聞名看著懦弱,其實是最勇猛的。沒有自己要做老大情結。

萬和平,沒有什麼一技之長,迷茫而混沌,他從小都左右不分,以萬和平現在的閱歷和理解能力,他終於明白了,原來右手邊的就是右,左手邊就是左啊。

……

這些,都是社會中充滿悲劇色彩的人物,他們的存在,又是對社會絕妙的諷刺!

韓寒將娛樂圈的黑暗、官場的腐敗、社會的沒落等等以詼諧的幽默嵌入故事。我覺得作者絕不是在單單寫一部毫無意義的幽默故事,而是在反映出社會的一些弊端,尤其是教

育上的問題。小說從開頭到結尾,看似離奇荒誕,卻把教育諷刺得淋漓盡致。

《光榮日》可以說是一群荒謬青年進駐我們從來都是認為無比神聖的教育事業,我真不知道,這幫傢伙是如何教育那群學生的,與其說是去支教,倒不如說是去攪局的。支教過程中可以說是充滿了爆笑材料,令讀者捧腹大笑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去想一想真實中的教育工作,是否真如心中所想---純潔神聖。

大麥一行人以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身份,從事著與教師格格不入的事情,還把精神病歌手、妓女、兩條腿的狗等引入教師的行列,教育著那些對老師的話唯命是從的學生。毫無目的的教學和近乎瘋狂的理念,竟就是這樣傳給下一代的!

或許,我們身邊沒有這種怪誕的教育,可是,你敢保證其他地區也沒有嗎?實在不敢想象,這種教育如果持續下去,祖國的希望豈不是扼殺在搖籃之中嗎?祖國的花朵豈不是凋零在花苞之中嗎?祖國的未來會變得怎樣混沌!強盜橫行、犯罪率直線飈升、無視法律……未來即將匪夷所思!

大麥一行人的支教經歷,看似虛幻,不切實際,但卻通過文字表面赤裸裸的揭示了這個真實的世界的醜陋與不堪!

我在此從內心深處發出深切的呼籲: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教育好少年,是何其的重要!我們要重視教育,不僅從城市做起,還要從農村做起,真正的讓少年雄於地球,讓國雄於地球!

茶與咖啡的碰撞 篇3

高三作文 ,1115字

從10月26日開始,美國星巴克連鎖咖啡店正是殺入印度市場,這是繼沃爾瑪、哈根達斯後又一挑戰印度市場的重大事件。在這個以茶為主的國度,星巴克會像沃爾瑪和哈根達斯一樣遭遇印度版滑鐵盧或是順利把印度這塊大蛋糕變成盤中餐呢?這就要等時間來回答了。

我們中國也是一個以茶為主要飲品的國家,比起印度,我們的茶的“包容性”似乎要強得多。

在中國,別說是寺廟、故宮這些具有濃厚中華元素的地帶,就是在大城市繁華的街區,也很難找到一間茶館,就算有,也是達官貴人才進得去的高階茶座,然而,巴星克都輕輕鬆鬆地闖入了故宮、寺廟的大門。大概是中國對自己的茶文化的信心很大吧,否則面對滿大街的咖啡,怎麼沒有絲毫的憂慮呢?難道說用外來文化取代中華文化就叫做相容幷蓄,海納百川?

我想,有一部分人是走向了兩個極端,一邊是固守傳統文化,一邊是全盤西化。

同是歷史悠久的飲品,咖啡、酒能夠與時俱進,不斷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而茶卻始終服務於小眾,被包裝稱典雅、高尚的享受,就是因為有一部分人走入了固守的極端。

而在主張全盤西化的那一部分人眼裡,則認為這是社會優勝汰劣的必然結果,倘若咖啡有一天取代了茶,那隻能說明茶落後於時代的發展,他們甚至認為咖啡取代茶是必然的。

同樣是飲品,同樣具有提神的功效,咖啡有黑咖啡、拿鐵、卡布奇諾等,茶有龍井、鐵觀音、紅茶等,咖啡有速溶的、有現磨的。且起點都是一樣,都是十六世紀在全球範圍內廣泛運輸進而推廣的。可為什麼茶則逐漸讓位於咖啡呢?

不是咖啡真的比茶好,而是我們中國人缺乏創新意識,就好比美國文化和中華文化一樣。熊貓是中國國寶,功夫是中國象徵,可兩樣加起來就成了美國好萊塢開啟中國市場的手段,所以說們我們中華文化並不是缺乏優秀的東西,只是缺乏發掘創新,當美國人不斷對咖啡的飲用進行簡化,發明出“一隻手喝咖啡”的包裝時,中國人卻不斷對茶的包裝進行繁瑣的加法;當美國人對咖啡進行“快捷、便利”的廣泛宣傳時,中國人卻始終賦予茶“悠然、閒適”的涵義。咖啡能夠佔據中國甚至世界市場的半壁江山也是“順理成章”了。

其實,茶的潛力是非常大的,茶包、奶茶等則是一個很好的開始,但僅是一個開始,沒有人去延續和發展。雖然說中國人最拿手的是“山寨”,但在我看來,“山寨”未必不好。很多新的技術是經歷漫長的時間來研發出來的,有現成的當然要學,難道要從頭開始,“自力更生”?當然,在學的過程中也要多思考、多創新,所以,要把茶文化進行推廣,把茶銷量頂到榜首,就必須要借鑑咖啡的發展歷程,同時要保持其傳統特色,只有這樣,才能在茶和咖啡的碰撞中擦出新的火花,我們的目標不至於說把咖啡打得落花流水、遍體鱗傷,銷聲匿跡,但起碼做到茶與咖啡平起平坐、良性競爭、共同進步。

與現實的較量 篇4

國二作文 ,930字

現實中有苦也有樂,是一支悲喜交合的進行曲,正因如此,各種事物與現實的較量才會永無止境,才會多姿多彩。

鷹之較量:

當你看到雄鷹展翅飛翔,遨遊在天際時,可能會心生羨慕和嚮往,但是你怎麼也不會想到這背後的艱辛。

每一隻幼鷹都要經歷一場殘酷而又極其重要的訓練,訓練的內容就是如何學會飛得更高,看得更廣。這天,鷹媽媽就會帶著自己的寶寶來到懸崖峭壁之上,然後它毅然將鷹寶寶扔下懸崖。幼鷹似乎恍然大悟,它清醒地意識到,死神正一步步逼近,現在不能慌亂更不能絕望,只有勇敢地與殘酷的現實較量,才可能有生的機會。於是。它努力保持平衡,奮力扇動著翅膀,徐徐上升,終於它在母親期許下順利地完成了任務。當然,還有一些幼鷹命運則極為悲慘,由於它們的膽怯,沒有與現實較量的勇氣和決心,最終摔得粉身碎骨。

與現實的較量鑄就了幼鷹的成才之路。

蘭之較量:

牆角下,一株紫蘭開著一朵淡紫色的花,花兒在清風的吹拂下緩緩地搖動著,一陣陣幽香沁人心脾。這株不幹起眼的蘭草也有一段令人肅然起敬的故事。

幾天前,它被一塊大大石頭壓斷了腰,葉兒已經漸漸枯黃,只有根還埋在土裡,可已經氣息奄奄了,誰都沒有對它抱任何希望,認為它不久便會死去。可是,奇蹟發生了,三天後,它又筆直地立在那裡,而且還開出了一朵美麗的花,所有人都驚呆了,原來,它在生與死的邊緣進行了一場激烈較量,它努力地將根深植,不斷地給技幹輸送著營養,儘管這個過程艱辛而又漫長,但它卻沒有向現實低頭,努力著,終於綻開了最為鮮豔的生命之花。

與現實的較量挽救了紫蘭的生命

人之較量:

奧斯特洛夫斯基是一位家喻戶曉的人物,令人稱讚的不是他的作品,而是他的創作精神。他的人生歷程是坎坷的。晚年時,他不幸得了重病,不久便雙目失明,而且全身癱瘓。但他勇敢地與現實較量,每天堅持寫作。終於,他成功地戰勝了命運,贏得了這場較量,寫成了著名的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獲得了全世界人民的讚譽。

與現實的較量帶給了他無盡的榮譽和喜悅。

動物、植物和人都有與現實較量的勇氣和毅力,因為他們有不服輸的精神!勇敢地與現實較量,在較量中客觀地評價自己,認識到自身的侷限性,不斷改進,不斷地進步。

與現實的較量提高了自我,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人生因較量而精彩!

相遇在夢想與現實的軌跡 篇5

高二作文 ,720字

仰望星星的人,總以為星星就是寶石,晶瑩、透亮,沒有纖瑕。

飛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兒有灰塵、石渣,和地球上一樣複雜。

古往今來,人類生生世世在編織著夢想與希冀。遙望蒼穹,星空閃爍著,它在訴說先人祈福的呢喃和虔誠的禱告;那夢想是如此真實,又如此遙遠,因為那是心中不滅的追求,是浮於現實的繁華和幻想。

收回遐想的思緒,我才發現夢想就是天邊的星辰,永不熄滅地照亮匆匆人生,現實就是腳下的土地,踏實而厚重地記錄行路的足跡。人,既不能適於華而不實的夢想裡,也不能沉湎於現實的喧囂中。在人生的道路上,應是左邊種植夢想,右邊種植真實,隨時採擷,收穫希望。

尋著古往今來的道路,我抬頭仰望天空的星星。夢想與現實交織在人的生命中,讓我們用胸懷天地的壯志凌雲去擁抱夢想,用虛懷若谷的美德去書寫現實中人生華美的篇章吧!

我也曾有過茫然,有過想要放棄的念頭,其實所有的這些都是成長中的感覺,人的一生會有很多階段,每個階段的感受都會是成長的真實記錄,在記憶中裂出淡淡的甜蜜;我也曾對自己講“再也不許掉淚”了,到現在才覺得淚水也是一種記憶,會給生命之樹留下痕跡,讓痛苦傷感隨風飄逝,讓生命之樹歷經滄桑而枝繁葉茂;我也曾幻想過轟轟烈烈,現在才感悟到生活是詠歎調,只要用心生活,平平淡淡才是真。

雖然我們即將面臨的挑戰很多,不要放棄,不要徘徊,拿出勇氣,拿出智慧,戰勝一切在終點再相會。分別並不代表不再見面,失敗並不代表永遠,勇敢地挑戰一切,用自己的智慧去迎接所有的困難!

為了自己的夢想不斷追求,別放棄自己的理想,別放棄自己的未來。一個長大的階段,一個證明自己的已經可以獨自面對這個世界的階段。我們的天空註定是美麗的,註定是蔚藍的。註定我們會永遠相隨,永遠激勵我們一起向前!

道德與權利的碰撞 篇6

國一作文 ,747字

一個人,他在擁有道德的同時也擁有著權利。那麼,面臨選擇時,他又該何去何從呢?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坐公交車去姑姑家玩。暑假剛開始,車上的人是真多啊!我們被人流擠到了車的最前面。隨著車晃晃悠悠的停下一位六十來歲的老奶奶從前門上了車。她東倒西歪地抓著把手,很明顯,老奶奶已經快站不住了。讓過了座的售票員近乎大吼地喊:“有人給老人讓座嗎?尊老愛幼,大家幫幫忙吧!”然而沒有一個人迴應。這時,坐在老奶奶旁邊的年輕人被人們定位為“讓座目標”。幾乎所有人都在逼年輕人讓座,還時不時湧出一些罵聲。年輕人實在忍不住了:“我工作累了一天,剛才還有些暈車,怎麼讓座啊?我沒買票嗎?憑什麼非得讓我讓座,你們呢?”大家沉默了。我疑惑得看著媽媽,媽媽小聲對我說:“每個人都不願意把自己的權利讓給別人,當然在少數人身上,他們的道德高過了自利。但人性本就如此,無需疑惑。”

最後,一位二十多歲的姐姐站了起來,為老奶奶讓了座。每個人的臉上都多了份羞愧。

到了姑姑家,我認真思考了一下,這個社會現象背後的原因何在。首先,大家逼年輕人讓座,這與道德綁架無異,肯定是不對的;其次,大家以逼年輕人讓座為幌子,來掩蓋自己不想讓座的心理,這是自私自利的表現,雖不對但也無可厚非。年輕人上了一天班,很累還暈車,不讓座並沒有錯。況且他買了票,有擁有座位的權利。但站在道德角度來看,年輕人的確應該尊老,不讓座倒顯得有些冷漠無情。面對道德和權利,年輕人選擇了維權,而大家則認為年輕人應該選擇道德。在我看來,大家和年輕人都有錯,也都沒有錯,無非是站在道德與權利兩個方面。但我認為,在權利可有可無的情況下,道德應放在首位。

我希望,當我們面臨是維護權利還是堅守道德的選擇時,我們能更傾向於後者,因為社會需要大愛,作為中國公民的我們也有責任為社會做貢獻!

人工與智慧的碰撞和世界秩序的重建 篇7

記敘文 ,1015字

在這個大資料的資訊時代,每一天都有無數新的科技被研發出來,我們的世界被無形的資訊網所覆蓋。人工智慧則是當下最有前景同時也最複雜多變的研究了,但隨著現在科技發展已經達到“恐怖”的時候,我們不禁開始擔憂之後的人工智慧會不會超越人類,甚至替代人類?多少好萊塢大片早已預測了當人夢多創造的東西脫離人類的控制,這個世界的秩序將會有多麼恐怖的翻盤。我們無法逃脫宇宙、世界的控制,是因為我們的造物者無比強大,但我們自己是否能夠承擔人工智慧萬千變化可能所帶來的後果,沒有一人能夠保證。

目前引領世界的蘋果公司總裁庫克認為,我不擔心人工智慧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我更擔心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罔顧後果。

想想我們現在,日復一日的生活像是程式一樣進行著,一天過去,就執行完了整個程式,進入待機狀態,當我們再次看到世態炎涼和人生百態的場景,心中還會引起多大的波瀾,不久過後還能記得嗎?是啊,為什麼要記住呢,這本來就是與我無干的事啊,這部在我的程式中顯示啊。這些小事在網路上屢見不鮮,但之於我只是程式中的一個小錯誤,但不會影響到我整個一天的執行,又何必去在乎它呢。失去同情心的我們和現在還未成熟的人工智慧又有何差呢?我們像計算機一樣一遍又一遍地重複執行著,往往後會忘記我做著一些是為了什麼呢,看來,我們自己的價值觀也在不經意間逐漸被別的東西填滿,逐漸泯滅。

我們不如試想這樣一個場景:若干年後,家中的人工智慧時刻能感知我們需要什麼,並提前做好所有家務,但是它們已經懂得了思考,如果我們不好好定期保養,它們就自發地逆程式而行,對你施展抱負,將家中搞得無比混亂,是多麼可驚又可笑,走在路上,沒有被計算機荼毒的老人遇到麻煩,很多人工智慧的機器人自發地上前幫忙,並分配好任務,而我們只是選擇漠視,不過多數可能會拍張照片發個朋友圈:“人間自有真情啊,愛不分品種。[表情]”隨後便忘卻,只一味地知道自己要去做什麼,永遠不能停留。各個地方做義工的都是低階機器人,而我們所奔波忙碌的,都是高階機器人所工作,這是多麼可怕和恐怖的局面。

人脫離了七情六慾,脫離所有應該具備的東西,我們是否該被重新定義,到那時,統領世界的將不再以我們為主,且逐漸消亡,他們借用了我們的稱號,在世界上和平相處,並永遠存在下去。那麼這些“人”將會在歷史中被永遠去除吧。

世界秩序的重建或許意味著我們的黑暗即將來臨,所以我們現在所有做的每一件事,每一樣創造都要慎重在慎重。

生活——一場靈魂與儀式的碰撞 篇8

記敘文 ,1104字

或許某一天你向生活提問“儀式是什麼?”會有這樣一個人告訴你“它就是每一天於其他的日子不同,是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儀式感,聽起來似乎是一個被賦予了莊重、肅穆等形象的詞語,很難被融入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但事實上,儀式感在你面對生命的苦難之時,給人以沉悶的命運帷幕上投上希望的色彩斑斕,產生靈魂的碰撞。

舉行一場儀式,在你踏足別人的心靈之時。

想起很久以前,身邊的一個有人寫了關於自己親人的一篇文章與我分享,說到感情至深之處,似乎帶著一種對已故之人的懷念和尊敬,把所有的思緒擰成一股由愁緒編織而成的線,然後在一旁聆聽的我聽見了晶瑩的淚滴在上面滑落的聲音。這一刻,我的心中油然而生一股溫情,似乎成為了一個沉浸在回憶中的幼小靈魂的依靠,踏進了她的故事和經歷裡。帶著推崇的心理,舉行一場儀式,為那些被掩埋在快節奏生活和愈發冷漠的社會底下獨自掙扎,卻依然不放棄對曾經深愛過自己同時自己深愛的人的懷念之心而向我敞開心扉,將兩個原本獨行的靈魂牽連在一起。踏足了別人的生命,一份儀式感增添於生命的本色之上,升騰起人間的煙火氣息,純真而又熱忱。

舉行一場儀式,在你面對生活的苟且之時。

“儀式感讓生活成為生活,而不是簡單的生存。”這句話說得的確在理。生存,活下去,這樣的字眼背後揹負著一個人全部的力量和信仰,但當生活沒有了樂趣,那麼這些力量就將在無盡的風塵中被消磨殆盡。生活需要儀式感,靈魂更是如此。在生活的苦難中苟延殘喘之餘,給自己的靈魂一個喘息的時間。你是否留意過黃昏時的街景,遠處的天邊的緋紅色蔓延到每一個角落,似乎在審視這一天的足跡後悄悄隱沒進繁星的懷裡,此時的一個抬頭,就足以給原本灰色的生活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至少今天的你,感受到了樂趣。回到家後,開啟電視發現裡面正在播放自己喜歡的電影,心情倍加的你可以久違地為自己煮一杯咖啡然後放進幾塊放糖溶解生活的苦澀。拋棄了速溶咖啡的隨意,拋棄了回到家後的無限埋怨,去關心下可能因為匆忙而失去照料的的花草,拉開因為無暇顧及而掩蓋的窗簾,即使是孤身一人,也可以為生活染上一片光亮。生活間艱難嗎?毫無疑問是艱難的,生活疲憊嗎?毋庸置疑是疲憊的,你的靈魂被壓抑了太久,沒有得到幸福感的滋養,而這一點點幸福的來源,就是對於生活的儀式感。我們需要這種儀式,來和自己說一聲“最近辛苦了,但不要放棄。”生活的儀式感,讓這樣一個傍晚變得與眾不同,體悟到生活本質中小小的不易被髮掘的樂趣,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

儀式感是對生命的一種尊重和感恩,是一種對靈魂的慰藉和感悟,不要讓生活愧對了別人,更不要使它辜負了自己,當你對這一切抱有儀式感,就如同在茫茫人海中尋得了靈魂伴侶,被幸福籠罩。

碎片化生活與今人的碰撞 篇9

碎片化生活與今人的碰 ,750字

日子本該如從前的人那樣,決心把一件事做好就只做這一件事;準備讀一本名著便深入研讀;決定與一人深交便長長久久。可現如今,碎片化的生活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心態和認知。

你對世界越功利,世界對你越神祕。初中每每讀《紅樓夢》、《水滸傳》等名著時,總是哈欠連天,從沒問過自己為什麼,因為我以為我知道。《紅樓夢》是老師要求讀物,讀的時候有種任務觀念,消磨掉了我對其僅有的一點點好感,再後來,開學後關於紅樓夢的那場考試,一塌糊塗,這是後話。我讀《紅樓夢》的時候,當看到不好理解的段落,便草草略過,從不細看,也並不愧疚。大致看個故事情節,所以當合上這本書的時候,大概只記得幾個人物名字吧。碎片化的閱讀導致喜歡的書越來越少,讀得完的書也越來越少,總是認為讀起來困的就可以捨棄,其實事實大多時候是相反的。

生活中處處都是碎片化,不止碎片化的閱讀,再舉一例碎片化的社交。

走班課,逆著人流向下走,順便隨意觀察著一張張熟悉抑或陌生的面孔,突然覺得,人越長大,越複雜,交朋友的難度和成本都在極速上升,可能,這就是所謂碎片化社交的原因。我們相識相知,卻又不可避免地相離相棄。我們因為一個人的一點點壞,忘記他所有的好。我們在孩提時承諾要永永遠遠,小心翼翼保護著的這段感情卻被時間沖淡,衝上岸的只剩下那段美好而又模糊的回憶。

你享受列表裡上百人存在的快感,但沒有一個深交,只有打招呼的交情罷了,你認為這就是大人們所說的社交面廣,殊不知還有一個名詞叫碎片化的社交,就像見異思遷一樣,不管他是誰的,你依舊是你。

在這個移動網際網路大為發展的時代,遇上碎片化的生活,我們一定是無法逃避的。唯一能做的可能就是面對這被碎片化填充滿的生活,並努力改變自己,盡力讓自己的生活不那麼碎片化。即使把玻璃碎片粘起來依舊有裂痕,但它終究是一整塊玻璃。

藝術與現實的關係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572字

藝術是什麼?藝術就是現實中美的事物觸動我們心靈,被我們會發現美的眼睛捕捉,並加以昇華而成的。就像不起眼的易拉罐也能組合為POP藝術。

現實又是什麼?現實是我們每天必須做的事情,而其中有自己喜歡與不喜歡的兩類事,就像我喜歡欣賞美學作品,卻不想運用沒聽懂的公式於實踐之中。

雖然藝術和現實的源頭都是生活,但是藝術在無聊枯燥的現實生活中增添了幾分情趣,並加用誇張的手法,將人物、事物變得具體形象。再將它與另一件事物進行對比,從中指出現實生活的不足與理想性的生活。所以藝術其實就是在生活的美麗之處進行加工而成的作品,正所謂“藝術是源於現實而高於現實的。”

每一種藝術品和具有藝術性的作品都是有著現實中不曾有的美與特色的作品,但現實生活卻很難發現美。難道這是因為生活中沒有美嗎?不是,生活中歧視到處都是美。家中井然有序,窗明几淨,擺放錯落有致,這是這是整潔的美。家中的人雖然沒有陶淵明那般超然物外,但是也還是平和灑脫的,這便是閒適的美。這樣的美還很多,需要我們尋找。

羅丹曾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正是這樣,所以才需要我們在生活中洗煉出一對發現美的眼睛,用於發現美並創造藝術。所以藝術其實就是在現實美的之處加以昇華而成。我們每天經歷現實,卻不能感受藝術,那是因為你沒有善待自己發現美的眼睛,也沒用你發現美的眼睛感受多姿多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