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共和國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輝煌共和國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820字

讀了《輝煌共和國》之後,感覺到科學的發達,中國的成就,全國的富強,我們的祖國媽媽應該為兒女們喝彩。

科學進步了。以前人們耕田地的時候,是需要牛,人工耕的,現在只需要機器把農作物一點點的收割,即快又方便。不需要農民彎腰插種了,現在之需要站著就能夠把作物種下去,又快又實惠。以前農作物遇到害蟲時,遲遲不能收割,稻穀又少,把石灰灑下又不死,現在只需噴一噴農藥,害蟲死了,農作物豐收了。科學發達了。以前總是其它國家上太空居住,現在科學也把祖國的人上太空遊行。

現在國家富強了。以前總是平頂瓦房,颳風下雨又漏水,瓦房頂不住,現在一棟棟大樓拔地而起,人們不需要怕風漏雨了。現在社會和諧了,有了國家幫助,人人都能上學,個個都有好的教育。

以前中國沒有一個象樣的武器,但現在不同了,有了坦克、飛機、大炮‘導彈等把中國在危險的時候拯救了過來,氣勢如虹。在奧運會上,我們中國贏得了第一。在家隨便看電視,我們就是通過電視,網路看到了奧運會的全過程,看到那奧運會健兒為祖國爭第一,之前的辛苦,之前的努力全沒有白費,為祖國爭得了榮譽。許多人認為自己的前程煩惱,其實不用那麼煩,因為科學在發達,社會在進步,知識把人的成長教育往好的方向教會你,只要你可學,吃苦耐勞都不怕,你的前途一片光明,因為社會教育發達了。

我體會到《輝煌共和國》這本書是為了讓我們更瞭解世界,更瞭解科學,更瞭解社會的進步,讓我們認識到了祖國是那麼富強,把各世界角落都連線在一起,通過電視,網路瞭解到了世界。領導們為了我們的生活,知識努力了很久,也付出了很多,也為我們操了很多心,花了很多心思。是領導們,是科學的發展,所為我們服務。現在社會和諧了,人人平等了,也不需要那麼辛苦了。科學的發達,使老百姓都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也不用爭權鬥勢了。因為社會和諧了!廣大群眾鬥團結一心了,互相關心,互相幫助,這時祖國媽媽一直希望的,現在成真了。輝煌的中國,和諧的社會,強大的祖國,讓我們這個大家庭一起向幸福前進!

輝煌與夢想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730字

讀了《輝煌與夢想》這本書,我感悟不淺。這本書主要講了四個方面的內容:人民得解放,建設新中國,永遠跟黨走,共築中國夢。

這本書中,我知道了我國屈辱的歷史、苦難的歷程。1927年8月1日,周恩來、朱德等人率領革命武裝兩萬餘人在南昌起義。士兵們冒著火炮和重機槍的重重打擊,一個個英勇的衝向城樓!但好多士兵都陣亡在樓下,有的士兵,身上被打了五六個洞!可他們堅持不懈,最終打下了堅固的城防!為了解放中國付出犧牲的戰士們真偉大!

中國成立後,為了建設好中國,無數的共產黨人,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鐵人王進喜,是1205鑽井隊中的一員。他靠他頑強的意志和沖天的幹勁,苦幹五天五夜,打出了大慶第一口噴油井!他曾說過:“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真了不起!人民公僕焦裕祿,在蘭考期間,焦裕祿除開會外,大部分時間都在鄉下。久而久之,他的肝病越來越嚴重,但仍然帶著縣裡幹部參加勞動。最終病逝了。他用赤誠的生命詮釋了共產黨人的最高宗旨:為人民服務!太行山上新愚公李保國,他實幹苦幹,一心為民,他堅定信念,不忘初心;它是一顆種子,它是一支火炬,他是一面旗幟。在人生路上,我們需要這樣的指路明燈!

最近五年,在習近平爺爺的帶領下,國家越來越富,越來越強,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2012年,習近平爺爺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中國夢,就是要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習近平爺爺還說,實現中國夢,要靠我們這一代,更要靠下一代。我覺得我們的成長髮展同實現中國夢是緊緊相連的。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爺爺的期望和囑咐,聽黨的話,跟黨走,養成好思想,好品行,好習慣從小樹立遠大志向,熱愛生活,努力拼搏,為實現崇高理想時刻準備著。

輝煌與夢想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858字

“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驗……竹籤是竹子做的,但共產黨的意志是鋼鐵!”在《輝煌與夢想》中讀到此處時,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

是啊!共產黨人的意志是鋼鐵!作為少先隊員,我們可能會是未來的共產黨員,於是我捫心自問,我有這樣的意志嗎?

“哎呦,我這擦破皮了,好疼啊……”“唉,這件事太難了,我不想做……”類似於這樣的聲音經常在我們的耳邊縈繞。卻不曾想,我們能不能發揮自己的潛能去克服它,戰勝它!在江姐的故事中,就向我們證明了一切。江竹筠10歲到重慶的織襪廠當了童工,因為人還沒有機器高,老闆就為她特製了一個高腳凳。11歲時,她又進了重慶的一所教會辦的孤兒院,邊做工邊讀書。1948年6月14日,由於叛徒的出賣,江姐不幸被捕,被關押在重慶渣滓洞監獄。受盡了國民黨軍統特務的各種酷刑,老虎凳、吊索、帶刺的鋼鞭、撬槓、電刑……,甚至竹籤釘進十指。特務妄想從這個年輕的女共產黨員身上開啟缺口,以破獲重慶地下黨組織。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江姐始終堅貞不屈。

生活在當今社會中的我們少年兒童,會因為一點困難就打退堂鼓,會遇到一點挫折就找“避風港”或是流淚哭泣。這也讓我想到了自己,我是一名四年級的學生,由於學習底子的薄弱,成績不是很理想。每次看到自己不如人意的成績時,我總是唉聲嘆氣,將責任推到爸媽身上,怪他們不陪我。可是我現在發現,與江姐的童年相比,我該有多幸福,同時更多的是慚愧。讀完江姐的故事,體會到她身上的那種與敵人作鬥爭的精神,從小就獨立自主的頑強意志,我下定決心要向江姐學習。我想只要我夠努力,遇到困難迎難而上,哪怕學習沒有很大進步,至少我不會後悔自己沒有拼搏。我也希望,我身邊的小夥伴們也能學習這種鋼鐵般的革命精神。

讓鋼鐵般的革命精神像花兒一樣遍地開放,我們少年兒童應自強自立,這樣才能早日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輝煌與夢想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707字

大家對中國的歷史,一定不陌生吧,在這段歷史中,有一位勤儉節約的戰士—彭雪楓。

他的一生從不高人一等搞特殊化,佔公家便宜,始終粗衣步履,潔身自愛。他工作時,連五分錢的公款都一絲不苟地記得清清楚楚。在戰爭年代,他同戰士一樣吃紅薯,一樣徒步行軍。生活用品,他都要和戰士們一樣,凡是不符合制度發給他的生活用品,他一概拒絕。彭雪真正做到了兩袖清風,保持了一個共產黨的革命本色。

1938年9月,父親從河南鎮跋山涉水平行130多千米到竹溝來看他。臨走時,他把自己僅有的一塊錢送給老人做盤纏。後來堂兄弟找來,想謀個差事,可是被彭雪楓拒絕了,他說:“要當兵就下連隊背大搶,有文化的進學兵對,不然回家去生產。”

1944年9月1日,彭雪楓不幸從身殉國,年僅37歲。組織清理他的遺物時,發現兩套軍衣和一床補了又補的被子。因此,陳毅在詩中寫道:“整風事不不易,自省為更難。洗濯冒冰雪,欽君不畏寒。”

再看看我們的生活,買衣服必須跟名牌,不是名牌的,要麼不穿,要麼就不要,還他人比較,並且天天還吵著要出去玩,要出去旅遊,從不知道節約。喝水時,總是毫不猶豫地倒滿滿一大杯水,但喝幾口就倒掉了,吃飯時更是這樣,一開始說:“我今天要吃一大碗。”可是打了之後,看都不看一眼,就倒掉了,殊不知是農民伯伯辛苦的結果。

讀了彭雪楓的故事之後,我用他和我們比較了一下,簡直就是天壤之別,而我們卻身在福中不知福,天天吵著這不好啦,那不好啦。而彭雪楓生活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中,卻從不抱怨。他是那樣節約,他是那樣偉大,他的舉動,都讓我收穫良多。我們以後可一定要好好向他學習。

輝煌與夢想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1589字

“爺爺,你有什麼夢想?”

“我呀,我的夢想就是教好書、育好人,讓我的每個學生將來都有出息。孩子,你有什麼夢想?”

“我……我長大像成為一名科學家,搞發明創造,為祖國發展出份力。”我捂住嘴害羞地說。

“有出息,好好學習,一定能實現你的夢想。”爺爺聽了,豎起大拇指誇讚我。

我摸摸頭,好奇地問:“爺爺,你說這《輝煌與夢想》一書總在提中國夢,到底什麼是中國夢呀?”

“中國夢就是我們祖國實現偉大復興的夢,只要我們這些小夢實現了,我們祖國這個大夢——中國夢就實現咯!”

……

每個週末,總會跟爺爺聊一些茶餘飯後的事,最近我正在看《輝煌與夢想》這本書,這不今天又跟爺爺聊起“中國夢,我的夢”了。

回首黨和國家的歷史,我們無比自豪。細讀書籍,我深深感受到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祖國各項事業都取得了偉大成就:1949年,解放戰爭勝利,新中國成立,意味著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2003年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我國遨遊太空終夢圓了;中國女排時隔12年再一次站在最高領獎臺上……一粒粒夢想的種子得以更加健康地生根發芽,一個個追夢築夢圓夢的故事更加生動,一份份幸福感更加觸手可及。

中國開始強大,向新社會發展,向中國夢進發。如今我們身邊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一條條寬闊整齊的馬路直通家門,綠草如茵的公園處處可見,我們家也從遙遠的小山村搬到寬敞明亮的小區了。

看到這我不禁地問爺爺:“爺爺,您小時候生活貧困嗎?”爺爺不假思索地回答:“當然貧困了!”我繼續追問:“那時候生活是什麼樣的呢?”爺爺皺著眉頭,抬起頭,望著夜色瀰漫的天空,好久,才用低沉的聲音說:“在我小時候,你曾祖父一天收入不到一元錢。”吃不飽,穿不暖。經常用野菜充飢,燒菜油都沒有。冬天穿一條褲子和草鞋,腳凍的沒有知覺了……我聽得津津有味。忽然,我的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我們之所以有現在這樣美好的生活,是因為有了他們:偉大領袖毛主席;改革開放設計師鄧小平;為人民利益而死於泰山的張思德;愛國報國殉國的郭永懷;“當代雷鋒”郭明義……等等。為實現民族復興,國家強盛的夢想,他們拋頭顱灑熱血,一直奮鬥著。

其實,我們又何嘗不是一樣呢!我們的環衛工人,起早摸黑,不管嚴寒還是酷暑,面對骯髒,從不縮手,一直堅持著,因為他們有夢想,還祖國大地一片綠;我們的老師,為孩子無私奉獻自己,當孩子功名成就時又有誰還記得他們呢?可他們一直堅持著,因為他們有夢想,希望自己的學生個個都能成人、成才……一群兢兢業業、腳踏實地工作的勞動者,用自己的付出,為“中國夢”的實現積攢力量,用夢想鑄造輝煌人生。

“孩子,無論是我們的革命先輩們,還是現代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只要我們砥礪前行,朝夢想奮進,就一定能實現!你也要朝你的夢想前進。”

聽了爺爺的話,我不住地點頭,心裡暗暗下定決心,我定會實現我的夢。感謝《輝煌與夢想》這本書,從最初的尋夢,到逐夢,給我指明瞭人生的方向,讓我找到了進步的階梯。我想只要我們這些大夢、小夢——共同的夢想共同匯聚在一起,得以共築偉大的“中國夢”。

輝煌與夢想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850字

這個星期,我讀了《輝煌與夢想》這本書,書裡有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深深感動了我,然而留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的王進喜和人民公僕焦裕祿。

據說,王進喜是新中國的第一批石油鑽探工人,全國著名的勞動模範。艱苦的鑽井生產實踐,鍛鍊了他堅韌不拔的品格和大公無私的先進思想。

有一次,王進喜到大慶鑽井,苦幹了五天五夜,打出了大慶第一口噴油井。隨後的10個月裡,王進喜率領1205鑽井隊和1202鑽井隊,在極端困苦的情況下,克服重重困難,雙雙創造了年進尺10萬米的奇蹟。一天,突然出現井噴,當時沒有壓井用的重晶石粉,王進喜當即決定用水泥代替。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漿池卻攪拌不開,王進喜就甩掉柺杖,奮不顧身跳進齊腰深的泥漿池,用身體攪拌,並將井噴成功制止,可是王進喜累的站不起來了。我讀到這兒,熱淚盈眶,由此可見,王進喜可真是鐵人呀!我要學習王進喜這種不怕困難,不怕艱辛的精神!

接著,我又讀了《人民公僕焦裕祿》的故事。蘭考人民心目中的焦裕祿——這位共和國曆史上最著名的縣委書記,如同一面旗幟,穿越時空,一直屹立在中國大地上。

1963年冬,焦裕祿冒著嚴寒叩開許樓村一個低矮的柴門,這裡住的是一位無兒無女的老人。握住雙目失明的老大娘的手,焦裕祿問寒問飢。一旁的老大爺問:“你是誰?”焦裕祿回答:“我是你的兒子。”老人哆嗦著手不停地撫摸著焦書記,熱烈縱橫。

人們的記憶中,在蘭考期間,焦裕祿除了開會外,大部分都在鄉下。焦裕祿在蘭考時間不長,僅僅475天,但他及時把黨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時刻把群眾的冷暖掛在心上,他是人民心中的好黨員,好乾部,蘭考人民永遠忘不了他!

讀完這兩篇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王進喜不怕苦,不怕累,艱苦創業,實幹的鐵人精神和焦裕祿不畏艱辛,一心為民,艱苦樸素,廉潔奉公的精神,使我們永遠學習的榜樣,永遠的標杆。他們像一座豐碑永遠屹立於我們這些後人心中,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成為像他們一樣對社會有用的人。

《輝煌與夢想》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676字

輝煌?誰創造了中國的輝煌?是中國共產黨員努力和堅強。他們為什麼不惜一切哪怕是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那是他們的夢想,他們為夢想而奮鬥著!同樣,身為少先隊員的我們,也在學習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我們為此而感到自豪!

看看我們的偉大英雄江竹筠,她雖然只出生於一個特別不起眼農民家庭,但是江竹筠為革命事業做出偉大的貢獻,也因為她十分的令人尊敬,所以大家稱她為江姐。

在一九四八年六月十四日,由於叛徒出賣,江竹筠不幸被捕。而且關押在重慶渣滓洞監獄。因為江竹筠負責情報聯絡工作,掌握不少重慶地下黨員名單和聯絡方式,所以被捕入獄後,她立即成為監獄特務重點拷問物件。江姐所遭受的是一種叫做手刑的刑罰,五根筷子家住手指,兩面用繩子一拉,十指連心,令人痛不欲生。

“毒性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驗”對江姐和共產黨人來說,什麼才是更大的考驗呢?那就是他們的家人,在渣滓洞一間展示內,存放著令人動容的照片,照片上有一對年輕的夫婦,只是可惜啊,拍完這張照片後第一個也是笑的最燦爛的一個最先逝去。這個人就是江姐的丈夫,而江姐也在不久後為革命事業獻出了生命!年僅二九歲!

多麼令人感動!江竹筠是多麼的偉大!

這書裡講的每一個故事都是多麼的令人驚訝!也許你只知道黃繼光,董訓瑞這樣的大人物,但是,我要告訴你,沒有一些小人物的努力與付出就不會有祖國今天的繁榮昌盛,也許他們只是一個個無名小卒。

《輝煌與夢想》輝煌與夢想,無論只是書的名字還是真實的場景,我們都應該積極地去實現它。我們要回報我們親愛的祖國,回報老師,回報學校!

我們要努力的弘揚中國文化!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輝煌的中國觀後感 篇8

觀後感 ,752字

週六,我觀看了紀錄片《輝煌中國》。

《輝煌中國》一共有6集,講述了我們中國在2013年到2018年這5年的時間裡,是怎樣走向一步步走向輝煌的。

中國,一個多麼不平凡的國家,一個多麼繁華、昌盛的現代化社會主義大國呀!我們有多少震驚全球的發明?一提到這個問題,一個個讓我們國人自豪的發明創造便浮現在我的眼前,振華30、天眼……

還記得習主席的那句話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了發展,中國人民曾經大肆向自然環境索取,一度使中國變得幾乎沒有水是清的,沒有山是綠的,一些珍稀動物也慘遭獵殺,所剩無幾……人們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幡然悔悟過來的人們,從伐木工變成護林員,從向生態索取變為保護生態,大家紛紛行動起來,保護森林,保護環境,近幾年來,自然環境得到了很大改善!

如今的中國,是富強的,是開放的,是偉大的。這5年,神州大地響起的是振奮人心的腳步;這5年,中國向美好的未來前進了一大步;這5年,中國前進的步伐令全世界刮目相看。

當我們享受著輝煌帶來的幸福時,同學們,你們可曾想過,我們今天的輝煌和幸福從哪裡來?開始就是這樣的嗎?不,不是的。為了今天繁榮昌盛的祖國,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先烈為之付出了多少鮮血和汗水——為了今天,多少人民英雄犧牲在戰場上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為了今天,多少有志之士的汗水灑向了這片我們深愛的熱土?可以肯定地說,中國是受過汗水浸泡,受過熱血洗禮的!

輝煌中國,是千千萬萬中國人奮鬥的成果,它向每一寸國土灑下了希望的光芒。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少年,輝煌中國的接力棒已經傳到我們手上,接力輝煌,我們責無旁貸!

輝煌與夢想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801字

我習慣在課外閱讀時間,沉浸在書的海洋中。這兩天,我看了《輝煌與夢想》,令我的心如滔滔的江水,洶湧澎湃。

從司馬遷“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的擔當,到林覺民“為天下人謀永福”的志向;從魯迅“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誓言,到羅陽“用生命擎起艦載機起飛”的壯舉,是什麼激勵著他們?是愛國!是夢想!是信念!

此刻,我問自己:夢想是什麼?在清潔工的心中,夢想也許就是用自己的汗水,衝去人們心中的塵埃;在運動員的眼中,夢想是堅持心中永不服輸的信念;在科學家的眼中,夢想就是不停地突破和探索,大膽的創造。

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這個多姿多彩的夢想就如一盞明燈,指引著我前進。讀了《輝煌與夢想》,讓我對夢想有了新的認識,原來我們的夢就是中國夢,中國夢就是我們的夢。

實現夢想的路上,有艱苦,有辛酸,有汗水,但是我們仍要為夢想的付出而鋪路,因為只有堅持、努力、克服困難,才能抵達夢想的彼岸。

這讓我想到為了實現夢想,樂觀、勇敢地面對生活的史鐵生,“能呼吸時,就要有尊嚴地活著;臨走時,我要毫不吝惜地將自己的生命像接力那樣傳遞給別人。只要我身上還有一件對別人有用的器官,當最後離開現實世界時,就一定無保留、無條件捐贈他人。”史鐵生與各種病痛周旋了三十多年,後來因為腎病加重,轉為尿毒症,必須頻繁地做腎透析才能維持生命。在中間不做透析的兩天上午可以做一點事。即使這樣,他也沒有停止寫作。他曾不無幽默地說:我的職業是生病,業餘是寫作。

想到自己的“教師夢”,教師是一個十分崇高而又神聖的職業,他們不辭辛勞,只為培養出建設祖國的棟樑之材。我多麼希望能早點像他們一樣,滿面春風地站在講臺前,耐心地將知識的甘甜泉水灑進孩子們的心房。

為了我的小夢,也為了我們的中國夢,加油!

收藏幸福——《建設幸福中國》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1125字

有人說幸福是跋山涉水後的一頓飽餐,有人說幸福是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有人說幸福是家人平安、孩子的快樂、父母的健康。那麼,幸福究竟是什麼?

也許對於戰爭時代的孩子來說,幸福就是沒有硝煙戰火;對於飢寒年代的孩子來說,幸福就是一頓來之不易的飽餐;對於安定年代的我們來說,幸福就是老師一句堅定的鼓勵、父母一句關心的話語、同學一個溫暖的微笑……

幸福可能有千千萬萬種,對於我們當代中學生來說,也許是父母目送你出門的目光,是你放學後凝望家中溫暖的燈火,甚至是父母飽含關心的批評,這都是我們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幸福。

生活中總會有人抱怨自己的不幸,也總會有一些人懷著樂觀的心態時常告訴自己:我是幸福的。也許你認為自己是不幸的,那麼請問你收藏幸福了嗎?

在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幸福。比如,你在刻苦學習時端上的一杯溫熱的牛奶,你在遊山玩水是一句善意的提醒。這些不一定是經天真地的大事件,但這些小事一定會讓你感受到幸福。

“奉獻比索取更快樂”。那麼,你為他人奉獻了嗎?公交車上的一次讓座、同學之間的互相幫助、遊玩時主動撿起的垃圾,這些你都做到了嗎?正如“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在帶給別人幸福的同時,你也獲得了幸福和充實。

生活中到處都有美的影子,那麼,你發現他人身上的美了嗎?也許是成功是一句喜悅的祝賀,也許是失敗時一句真誠的鼓勵,也許是在運動場上聲聲的吶喊;這些都能讓人感受到幸福的存在。

在國家推動建設經濟適用房後,原來在四川省成都雙流縣溜窪鎮瓦窯村住了一輩子土坯房馮思江爺爺,在六十四歲這年也住進了三室兩廳的樓房。幸福對於他來講就是:“以前我們家住的是草坯房,現在住樓房,家裡有冰箱、電視、洗衣機,小區裡水電氣都通了,我們衣食無憂,收入也比以前有所增加。”

“幸福”是多麼溫馨的字眼、我們只有把點點滴滴的幸福收藏起來,才能感受到那份沉澱的溫馨。

收藏一份幸福,就像手捧一杯暖心的熱茶;奉獻一份幸福,就像贈出一份貼心的溫暖;感悟一份幸福,就像細細品嚐一份愛的甜點。收藏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幸福,就能裝滿“愛的百寶箱”,讓愛和幸福在心間流淌。而十三億份的幸福就能匯聚成“幸福中國”。

在“幸福中國”的藍圖裡,有住房、醫療、就業、教育、養老等民生問題。教師的幸福是桃李滿天下,醫生的幸福是天下無疾,農民的幸福是五穀豐登;而這些幸福,都要付出、去努力、去拼搏。正如胡錦濤總書記所說: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強自立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發展進步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政黨,是難以興旺發達的;

在未來五年中,十三億人民將共同書寫“十二五”的鴻篇鉅製,共同創造美好生活和幸福未來。讓我們一起努力,為建設“幸福中國”加油吧!

《大秦帝國》讀後感 篇11

讀後感 ,46字

說和做讀後感 篇17

讀後感 ,782字

敢說要敢做,言行須一致

“空談,水之泡沫;實行,金之點滴。”說一尺不如行一寸,如果說語言是枝葉,那行動便是果實了。聞一多先生便用他的一生很好地詮釋了這個道理。

作為爭取民主的戰士,青年運動的領導人,聞一多先生“說”了:他向全國人民呼喊,叫人民起來,反對獨裁,爭取民主!他“做”了:在李公樸同志被害,警報迭起,凶多吉少的時候,他大罵特務,慷慨淋漓;在情況緊急的生死關頭,他走到遊行示威隊伍的前頭,昂首挺胸,長鬚飄飄。他終於以寶貴的生命,實證了他的“言”和“行”,這是多麼崇高的品格和可貴的精神啊!

誠然,聞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但他更是行的高標。可反觀現在社會上的很多人呢?他們說是說了,可是卻遲遲不見他們行動,或者他們“雷聲大,雨點小”,說的時候有聲有色,非常動聽,可做起來畏手畏腳,停滯不前。這樣的人一開始站在語言的巔峰,到後來卻跌落到了舉止的谷底,最終只能淪為歷史舞臺上的挑樑小丑。如果說了卻不能做到,索性不如不說,正所謂“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你若言而無信,叫人如何相信你呢?

當然,歷史的大舞臺上從來不乏言行一致,敢說敢做的人。“苟利國家生死已,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說了,他也做了,他虎門銷煙,抵禦英國侵略,開發伊犁,管理新疆;“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說了,他也做了,他以筆為槍,射向國民黨及外國反動勢力,使他們膽戰心驚,坐立不安;“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說了,他也做了,他開闢中國外交工作,長期處理政務工作,為新中國的建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這些志士仁人說的痛快,動人心;做的坦蕩,服人心!他們言行一致,敢說敢做,用優秀的人格魅力和可貴的精神品質感染著一代又一代!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說到做到,敢說敢做不應只存於聞一多等人身上,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應該做到言行一致,敢說敢做,把實幹的精神不斷地發揚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去!

我要報效我的祖國讀後感 篇18

讀後感 ,651字

今天,我讀了《我要報效我的祖國》這篇文章後,我深深的被主人公鄧亞萍的那種刻苦訓練、一心要為祖國爭光的精神所感動。

這篇課文反映了鄧亞萍不怕吃苦、倔強好勝的性格,表達了她立志為國爭光的思想感情,抒發了她時刻不忘報效祖國的高尚情懷。

鄧亞萍練習十分刻苦。她一練起來就全神貫注、廢寢忘食。一練一身汗,一天要換五六次衣服,為了掌握一種技術,她甚至要揮拍上千次!

鄧亞萍是把刻苦的精神放在打乒乓球上的,而我們卻要把它放在學習上面。學習,不能三心二意;學習,只能老老實實。只有不畏勞苦的人,才能攀上科學的高峰,才能游到知識的海洋,用知識來富強我們的祖國。古今中外,有許多人都是這樣子的。比如海倫凱勒,她雖然失明瞭,但她對生活充滿希望,更加刻苦學習說話,還堅持寫作文,成為了大女作家。魯迅,大家一定知道吧,他小時候,為了學習,他歷盡了千辛萬苦,終於爬到山上去學習,而且十分認真、刻苦,終於成為了歷史偉人。像張衡說的“人生在勤,不無所獲?”,只要勤奮,什麼事都能做成。

有一回,我碰到了一個題目,我做了好長時間都沒做出來,我有一點洩氣了。這時,一種好奇心促使著我翻看答案,可我卻沒看,繼續認真的思考。一分鐘,兩分鐘,五分鐘,一小時……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我還是沒有做出來,過了一會兒,我終於做出來了。我想,如果我們在學習上遇到了困難,就應該迎難而上,我們一定會克服困難的。

我給我自己定了一個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勇於實踐,遇到困難應想辦法攻克,為祖國贏得榮譽,為五星紅旗增添一筆鮮豔的色彩,為祖國的事業而奮鬥一生。

《一隻小雞去天國》讀後感 篇19

《一隻小雞去天國》讀 ,490字

《一隻小雞去天國》是一些關於鬼的童話,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叫《妖精的豐厚酬謝》內容是:

在古木廊橋上。某一天,從閣樓上掛下來一封信,上面寫得是:親愛的人們,我是住在古橋閣樓裡的妖精,現在我需要幫助,十分十分需要。如果您願意幫,請您敲六下閣樓的門。

自從這封信後,沒有人敢再來古木廊橋。

過了很久,古木廊橋上的那封信被吹走了,古木廊橋又熱鬧了起來。妖精又掛了一封,多加了50錠金元寶;一百匹上好的絲綢;三十八顆夜明珠;滿足您最想做的九十九件事。

很多人還是不敢。這時,一位眉心有顆紅痣的少年去敲了六下門。門一開,一隻手就伸了出來,把少年拉進去了,妖怪說:“我是一百年出去沐浴了一次湖水,可上次湖水被彩霞照了,我全身五彩繽紛,而且很癢,現在我只要你去打盆水。少年拿著妖精給的盆出去了。大家驚呆了,少年還能出來?少年打完水,回去給了妖精。妖精洗完臉,變得非常漂亮,並給了少年酬謝。可少年硬是不肯收,最後妖精還是塞給了他。妖怪讓他許願,他許了三個願,把這些錢什麼的都拿回去,還把剩下的願望存了起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樂於助人,不是那種為了酬謝而去幫助別人,要真正的去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

《貓頭鷹王國》讀後感 篇20

讀後感 ,574字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夢想,但容易磨滅。自從我讀了《貓頭鷹王國》這個奇幻而美妙的故事後,使我受益匪淺,念念不忘,在貓頭鷹世界裡展翅飛翔……

在一個溫馨的貓頭鷹家庭裡,哥哥昆郎把弟弟賽林推下巢穴,賽林被貓頭鷹抓走後與吉菲逃了出來,並碰到了大灰貓頭鷹灰灰與沙漠貓頭鷹掘哥。他們下定決心要去尋找傳說中的珈瑚巨樹。雖然遇到許多困難,但是他們仍不放棄……

你一定覺得他們很傻,一個傳說而已,沒幾個人見到,見到了就是神仙啦!我十分嚴肅地告訴你,你大錯特錯了,他們不僅找到了巨樹,還成為了巨樹的一員!年幼的他們竟如此厲害,做了一件無人能及的事!

當下的我們,有多少人像他們那樣奮鬥的?許多人只有夢想,但不堅持下去,更不付諸於行動,結果夢想變成了幻想,還不如不想呢?

以前,我曾想著:要每天寫一篇日記,充實自己的生活,說不定以後稍加修改就是幾篇佳作呢!可沒過多久,這個夢想就破滅了,我堅持不下去。當讀了《貓頭鷹王國》這套書後,我明白了有了夢想就要堅持,做事要有決心,沒有決心,談什麼夢想呢?

如果讓我們和四隻年幼的貓頭鷹比較,簡直有著天壤之別。試問:有幾個人夢想成真了?那些不為夢想奮鬥的人也許遇到一點兒困難就會退縮,不用一顆堅持不懈、迎難而上的心去好好實現自己的夢想。

夢想是偉大的,在生命裡,為何不去實現它?為何不讓生命更豐富,更有意義?

做一個真正心懷夢想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