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自己的舒適區相關作文20篇

走出自己的舒適區 篇1

國二作文 ,888字

小鷹想成就更好的自己,它作出了改變,它飛離了溫暖的巢穴,扶搖而上,搏擊天空,終成雄鷹展翅飛;小溪想成就更好的自己,它做出了改變,它奔離了舒適的水潭,奔騰萬里,振奮高亢,終成大江嘩嘩淌;毛蟲想做更好的自己,它也做出了改變,它突破了溫暖的蟲繭,破繭成蝶,終成蝴蝶翩翩舞。可見,我們想要成就更好的自己,就必須做出改變,主動走出自己的“舒適區”。

走出自己的舒適區,走出使自己感到安逸的地方來到一個全新的環境,做出改變,終會成就更好的自己。

本可以在哈佛裡舒適的上完大學,可他想成就更好的自己,他毅然選擇退學,他,就是著名的比爾。蓋茨。他在讀大學時就有了創立微軟公司的想法,於是他做出重大改變,離開了較為舒適和安逸的校園,一邊繼續學習一邊和好友研究微軟,最終成為了微軟公司的大老闆,成為當時的首富。

比爾。蓋茨成就了更好自己的路途,就是從他選擇改變自己開始的,就是從他主動離開舒適環境的那一剎開始的,就是從他來到了一個新的環境開始的。正是因為蓋茨邁出了這一步,他才會叱詫商業界,真正地成就更好的自己。

走出自己的舒適圈,迎接前方的挑戰,做出正確改變,終會成就更好的自己!

南丁格爾本是一位富家小姐,她完全可以靠著家中的積蓄而平凡地渡過一生,但她沒有,她想成就更好的自己。於是她主動離開家,來到前線,治療在戰爭中受傷的戰士,迎接了在戰亂中治療他人的挑戰。這就是為什麼她的名字被那麼多個人銘記,人們也因此設了“南丁格爾獎”來鼓勵優秀的護士的原因。如此,難道她也沒有成就更好的自己?

正是因為南丁格爾主動離開了那個令自己舒適的家,主動地做出改變,來到前線治療他人,她才能擁有挑戰自我的機會,擁有改變自己的機會成為如此優秀的一位護士。

古今中外,但凡想要獲取巨大飛躍,成就更好自己的人,無不是那些做出改變,主動走出舒適圈的人。無論是商業大咖比爾蓋茨,還是最優護士南丁格爾,他們的蛻變都是從做出改變,主動邁出舒適圈的第一步開始的。這些種種事蹟難道不是在向我們說明如果想成為更好的自己,就要做出改變,主動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嗎?

所以,讓我們做出改變,主動走出自己的“舒適區”,成為更好的自己吧!

走出自己的舒適區 篇2

國二作文 ,1000字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希望成就更好的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優秀,然而這並非空談就能實現的,還需要我們主動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做出改變。

“舒適區",彷彿是一個保護層,裡面只有表揚與讚賞,遮蔽了你的雙眼,讓你盲目自信,無法看清現實。只有走主動走出"舒適區"去做出改變,才能成就更好自己,昇華人生境界。

南丁格爾從小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舒適生活。家庭富裕的她,從小便讓許多人極其羨慕,無數的稱讚,點綴著她的生活。可她並不滿足於此,她常常認為自己的生活十分空虛,她想讓生活變得充實,豐富,讓人生更有價值。於是,她主動走出自己的"舒適區"來到前線,做了一名戰地護士。每當她冒著槍林彈雨就回了一條條可敬的生命,她總是十分高興,十分自豪。這份善良與愛心,讓她的生活漸漸有了方向,推動著她繼續前行,她也因此獲得了"提燈天使"的美譽。

正是因為南丁格爾主動走出了自己的"舒適區",做出改變,用愛心搶救戰士,她才真正體會到,"贈人玫瑰。手留餘香"的快樂,昇華人生境界,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美國留學的錢學森因高超的科學技術,被美國重用,美國政府也給予了他很極高的待遇。在美國留學期間,無數的肯定讓錢學森一直生活在安逸與舒適中,可錢學森學一直沒有忘記那個科技落後的母親一一中國。他希望為國效力回報祖國,他毅然放棄了極高的待遇,回到了貧瘠的祖國,帶領一批實驗學者,製造屬於中國的武器。在他精密的測量,同伴們艱苦的奮鬥,不懈的努力下,原子彈終於問世,中國在國際上的科技地位因此提升,錢學森也榮獲“兩彈一星”,“中國航天之父”的美譽,令人敬佩。

正是因為錢學森主動走出了自己的"舒適區",做出了改變,用堅持的汗水打造武器,他才真正完成了為國效力的遠大理想,成為更好的自己。

在生活中又何嘗不是如此?如果想成就更苗條的自己,就要放下美食,做出改變,主動走出懶散的“舒適區”;如果想成就更好的成績,就要放下游戲,主動走出娛樂的"舒適區",扎進題海之中,做出改變……

越是走遠路的人,越不能呆在“舒適區”中,越要懂得做出改變!

走出自己的步伐 篇3

國三作文 ,725字

也許,你航行一生也沒有到達彼岸;也許,你攀登了一世。也沒能登上頂峰。但是,能觸礁的,未必不是勇士;敢失敗的,未必不是英雄。時光荏苒,我們正值風華正茂,要堅定信念地走出自己的步伐。

貝多芬被命運埋進死寂的空谷,但他豎起了自己那兩隻不屈與激情的耳朵,創造出了不朽的音樂著作。

張藝謀百般碰壁後,只剩下了秦川人瘦而韌的骨架,側身從三指門縫中擠進了電影學院,最終也擠進了輝煌的世界影廊。

才氣固然重要,但那種拼死要扼住命運咽喉的威猛氣勢猶為撼史撼人。

前人亦如此,我們又怎可甘於後人呢?我們要昂起不屈的頭顱,走出自己的步伐!

走出自己的步伐。“筆桿沒多重,無志拿不動”,人生道路需要志向作指路明燈。學習也是一樣。在枯燥漫長的學習中,你慵懶時,它呼喚你勤奮;你昏睡時,它呼喚你清醒;你高傲時。他呼喚你謙遜;你莽撞時,它呼喚你謹慎;你跌倒時,他呼喚你站立。學習要腳踏實地,有志向的腳步緊隨,人生的步伐將更自信,穩健!

走出自己的步伐。漫漫人生,困難不斷。我們要把挫折看作優美樂章中的一串串低音;把困難看作前進路上的一叢叢荊棘。那麼奮鬥就是成功道路上的一行行堅定的腳步;勤勞就是收穫希望時灑下的一滴滴汗水。坦然面對人生路上的不平坦,堅定信念,勇敢地邁出自己的步伐!

走出自己的步伐。命運多舛,既是說它無常,也是說它機遇叢生,要抓住有限的機會,保持堅定不移的毅力,永不言棄的信念,付出百倍的努力,去創造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天助自助者,運降不降人。

人生重在把握,貴在追求,志在超越。面對難測的人生,我們應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淡定,要有“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灑脫,須有“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淡定,坦然面對人生,展望美好未來!

走出自己的路 篇4

國二作文 ,967字

人生最大的光榮不在於永不倒地,而在於屢跌屢起。

—題記

據我國教育局調查:中國學生普遍沒有自立的能力。有些初中、高中甚至大學生在校沒有自理能力,每星期的換洗衣物都要郵寄回家讓父母洗……

記不清自己是幾時看到這則訊息,其實在我初中時,班內同學也有這樣做的,他們在校整日就是睡覺,吃喝玩樂,準備一畢業就按照父母所安排的路走下去。雖然我的父母不允許我那樣,但卻也時刻關心著我,讓我從小自立,自己洗衣服,自己做自己的事,因為他們知道未來世界的競爭是激烈的。即使他們再怎麼心疼我,夢想為我遮風擋雨,但他們終究只是我生命中的一個過客,不能永遠相伴,那時的我,又該怎樣生活下去呢?

所以,同學們現在請你們獨立一些,未來的路只能自己走。父母只是你偶爾摔跤時支援你的一把柺杖。新時代的我們不能懦弱,要勇敢面向未來,迎接挑戰,我們走路時,偶然摔一跤是常有的,爬起來,又摔了一跤,也不足為奇,我們不能因為起來還可能再摔跤就不起來了,我們應該不怕“跌”—不怕失敗,不怕犯錯,勇往直前。曾經,我也像同學那樣賴著父母不願獨立,那時母親就給我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個小女孩,看見一隻蛾正奮力破繭而出,看著那蛾吃力掙扎的樣子,小女孩頓生同情之心,便拿剪刀將繭劃破讓蛾免去掙扎破繭之苦。蛾出來後鼓著翅膀卻飛不起來,最後蛾終於垂下翅膀死去了。其實蛾在破繭時的奮鬥可以磨練它的翅膀,讓它的翅膀變的更加有力,但小女孩卻人為的剝奪了蛾自我磨練的機會,才會使它無法飛起來,間接的將蛾害死了。母親說:“你就是那隻蛾,父母都愛著你,卻也不能因一時心痛,而剝奪你磨練的機會,孩子,你要堅強,勇敢走出屬於自己的路。”我從此懂了要走出自己的路,而且也正努力著,一步步踏出一條路,我也跌倒過,受傷過,最終不管是爬是走也都起來了。

魯迅曾說過:“我童年看運動會時常這樣想:優勝者固然可敬,但那些落後而仍跑至終點不止的競技者和見了這樣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乃至是中國將來的脊樑。”由此可見不怕“跌”精神的重要,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未來的棟樑不更應發揚這種精神嗎?即使你是最後一個到達終點的,也無需傷心,因為你努力了,當我們年老時,再回頭看看自己歪歪斜斜,一路滾跌的“足跡”,這一生也沒什麼可遺憾的了。因為我們努力過了,在生命的黃昏裡,哀嘆和寂寞的,將不會是我們!

走出自己的路 篇5

國二作文 ,673字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壘土;而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走,向著自己的路出發。

那片天上的淨土—西藏,一直被我所向往。有人說:“你們啊,開車去西藏不是自討苦吃嗎?”而我回答說:“我不在意是否能到達遠方,只願享受那美好的路途。”

有一顆不平凡的心,卻無數次被囿於寥寥無幾的時間之中。終於,2015年暑假,我們的車子行駛在了318國道上,那幾顆不平凡的心啟程了。

高原的天,如藍色的水晶。雲是那麼的白,像盛開的棉花,似乎只要一踮起腳尖,就能將它抓到手中。我們的車在無際的高山草甸上自由馳騁,有時會沒有道路,我們就照著指南針指引的方向艱難前行。由於缺氧,我感覺到頭昏腦脹,汽車發動機也失去了原先那巨大的氣,只能轟鳴著,轟鳴著,向前緩慢地挪著,挪著。犛牛群在這無垠的綠毯上悠閒地散步,有時還能看到藏羚羊在遠處奔跑。偶爾一條清澈的小溪如一條細長的腰帶,將草甸攔腰而斷,雖然淹沒了輪胎,也只能硬著頭皮勇敢地衝過去。

我們的車顛簸著,顛簸著。我突然遠遠望見了拉薩城的輪廓,望見了布達拉宮巍峨地矗立在瑪布日山山上。這一刻,我淚流滿面,路途的坑坑窪窪都化作晶瑩的淚珠迸出眼眶。布達拉宮是那麼神聖,我終於理解了藏族同胞為什麼會步行一千公里,來拉薩朝拜布達拉宮。

設想,若你乘坐飛機到達拉薩貢嘎機場,雖省去十多天的顛簸,但卻少了與犛牛的嬉戲,少了與雪山的對視,更不能透徹地理解所謂的信仰,所謂的純粹,所謂的樸素,所謂的富有的含義。

走,向著自己的路出發,去品味沿途的美景,去享受克服困難到達遠方的過程。不要被囿於鐵軌,而是要去做那一列自由馳騁的火車。

走出自己的精彩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572字

人生路漫漫,形形色色的人,形形色色的物,將伴隨你一生,千篇一律的景,由你改變。精彩,用自己的腳走出來。

人生路既是漫長的,又是簡短的,路的長短,取決於你的情況。在我眼裡,這條路是漫長的,因為我的精彩,靠的是拼博。我從沒學過舞蹈,從沒穿過緊身褲,因為我喜歡放鬆。然而,劈叉對我來說,是個極大的挑戰。我選擇了它。我儘量把腿伸長,再伸長,但雙腳卻感到一陣疼痛。我走得很艱難,此時在我心中,這條漫長的路是艱難的。

蔚藍的天空很美麗,但它的背後是汗水。陳蔚用一隻腳跳到了成功的彼岸,看起來很簡單、很輕鬆。但在這裡,或許只有我知道,她在驕陽下訓練的情景。每天放學,當同學都回家時,她在訓練。每天早晨,當大家都還在睡夢中時,她在訓練。練排球、練跑步、練單腳跳。不知花了多少天多少時間,才能練出這麼一個精彩的背影。她跳得很快,人生路在她的腳下,變得簡單,而又很短。她的精彩,靠的是積累,在這之前,她已經走了很長的一段路。

奚同學的走路方式,讓所有人都捧腹大笑,笑著笑著,我產生了一個疑問,難道他在精彩的人生中,扮演的是一個小丑,是通過讓人取笑的方式來精彩自己麼?他把頭放在別人的屁股下,給我們帶來了歡笑,他自己卻丟掉了尊嚴。

走出自己的精彩,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也許有好的,也有不對的,但只要走出精彩的自己,就已經很了不起。自己的精彩,要靠自己的雙腳走出來。

活出自己的個性 篇7

高二作文 ,887字

山間小溪,涓涓潺潺,它沒有大河的澎湃,沒有瀑布的磅礴,但它纖細中不乏剛強,柔軟中頗具信念。堅毅執著是小溪的個性。

春日小雨,淅淅瀝瀝。它沒有暴雨的灑脫,沒有秋雨的威力,但它纏綿裡包裹能量,細微裡蘊藏生機。含蓄柔韌是小雨的個性。

人生在世,也要活出自己的個性,這是對自己存在的證明。

“全人類的帝王”成吉思汗在戰場上彰顯自己的個性。一把霹靂彎弓勾勒出汗國恢巨集版圖,一聲長鳴號角響徹東西歐亞。策馬揚鞭,英姿颯爽,馳騁千里,國土無疆。英勇無畏、野心勃勃的個性成就了成吉思汗的帝王夢想。

文學天才柳三變在宋詞中彰顯自己的個性。“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是他堅貞不渝的個性,“忍把浮名,換了淺酌低唱”是他淡泊名利的個性,“鬻海之民何苦門,安得母富子不貧”是他關心百姓疾苦的個性。柳永用一支筆寫作生命的孤注一擲,他的個性使他從羈絆中覺醒,從沉淪中奮起,為婉約派注入一股新奇之風,成就他在詞壇上無人可替的地位。

五四青年學生們在遊行吶喊中彰顯自己的個性。君不見四萬萬人同聲唱,甘為民族赴戰場。他們身體力行,不做沉默的羔羊!五四青年的個性,是一種獨立的品格,它擁有挑戰的血型,叛逆的氣質,超凡的膽識,卓絕的思想,它象徵進步青年強烈的愛國意識與民族尊嚴。

現代社會總是以一切手段對抗個性。我們見過意氣風發鮮衣怒馬的少年被社會冰冷地磨去稜角,我們見過拯救地球的英雄蹲著角落默默承受人們的冷嘲熱諷。於是人們畏懼,畏懼登上個性的巔峰,被惡語推搡,被惡勢力所脅,墜入深淵,果決慘烈。

於是有人提出,我們為何要做有個性之人,趨同退讓才是最好的保全之道。此時人人化作飄搖無定的蘆葦叢中的一株,匯入朝九晚五的電車流,溫吞吞地,向世界宣告妥協。

自然有人是堅決反對的,汲汲營營於世之人歷來是古人聖賢最為批鬥的物件。我們有不堪一擊的肉體支撐,卻也有如同摒棄了一切的死士般的意志。“口鼻尚餘一絲氣,身心尚餘一絲力”,我們應追求海明威說的生命的尊重與高貴。

個性是一種魅力,展示自我,奪人耳目;個性是一種精神,使人千錘百煉,鬥志更堅。我們不能讓個性被名利誘走,被強權屈服,堅守個性,活出自己的尊嚴與價值。

活出自己的姿態 篇8

高二作文 ,819字

生命該有自己的姿態。或在土裡安詳,沉默卻從不依靠;或在風裡飛揚,驕傲卻從不尋找。

也許我們就此庸碌一生,那是因為我們沒有努力活得豐盛。生命的價值永遠都不在於你是否顯身揚名、光祖耀宗,不論你在千萬條人生之路中選擇了哪一條,生命的價值在於你創造出了多少條獨屬於你的人生財富,即使你終究歸於塵土,你的墓碑上也會寫上獨屬於你的墓誌銘。這樣,你才有資格被銘記。

所以,我才更愛三毛,那個眼神倔強,把生命活成了一首詩的女子。

少時讀她,讀出的是她說走就走、從不留戀也從不停靠的勇氣,她為自己而活,活出了自己的風格和色彩,她做出了普通人窮極一生都不敢想的事情,只需一個書包,便可奔赴一個又一個嶄新的世界。她如詩,是一首在撒哈拉飛揚的塵土裡高昂的詩,是一首在加那利群島落盡的晚霞餘輝中低吟的詩,她的美驚心動魄。生命與她的意義就是一次又一次奔赴一個又一個盛大的未來。不需停靠也不必留戀。所以我認為她的人生如她的名字“ECHO”所表達的一樣,最終得到了屬於她的迴應女子可以如白玉蘭一樣盛極一時,也可平平淡淡歸於柴米油鹽。只要能活出自己的味道,足矣;少年可以如一匹駿馬般賓士,也可如一棵樹般安詳而又給人依靠。只要有獨屬於自己的標誌,也便足矣。

正如18歲就踏上遠行的火車的韓寒,他的身上被貼有太多的標籤,如“賽車手”“作家”“歌手”。

他總能給別人帶來驚喜,也總能在每一個領域都做得風生水起,隨著成長,他不再是那個總與人打口水仗爭得面紅耳赤的少年,他在活出自己風采的同時也更加註意他為人處世的方式。但無論怎樣,他從未放棄尋找屬於自己的生活。他說:“我所理想的生活,就是和自己喜歡的一切在一起。”

雖然對於這個世界,我們只是芸芸眾生,被歷史的塵埃一層層掩埋。可是對於我們自己而言,我們就是自己的整個世界,生命於我們的意義隨著我們生存的姿態一日日深刻起來,陪我們奔向一個又一個無比盛大而又光明的未來。

那就是把生命活出自己的姿態吧。無論你是灑落陰涼,還是沐浴陽光。

活出自己的精彩 篇9

國三作文 ,875字

《老男孩》中有這樣一句歌詞:“生活像一把無情刻刀,改變了我們模樣,未曾綻放就要枯萎嗎?我有過夢想。”它道出了一代人對夢想的態度:就算時間再無情,生活再困苦,世界再殘酷,我們也要堅守信念,堅持夢想,活出自己的精彩。

臺灣的一位年輕人李帥,是人們口中的“瓷娃娃”,小時候,他稍微動一下就會骨折。他不忍心看著父母一天天地為他操勞,也不想再過這樣無頭無緒的枯燥生活,於是有一天,他決定運動起來。不能跑,也不能跳,那麼只能俯臥撐。經過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刻苦努力,李帥已經能完成大多正常人也無法完成的單臂支撐、雙腳離地的俯臥撐了,更令人驚訝的是,他已經七年沒有骨折!這也正如他自己所說:“雖然我從未戰勝過病魔,但我也從未被他打敗過!”李帥用他對生活的積極態度以及不懈的堅持,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青春靚麗的九零後女孩曹青菀在三歲時被檢查出“重度神經性耳聾”。但她並沒有因此而丟失信心,在她自己的努力和家人的支援下,她終於學會了發聲,也漸漸能聽到這個世界的聲音。作為河南省唯一的入選者,她還參演了零八年殘奧會開幕式的大型舞蹈《星星你好》。曹青菀用她的微笑點亮了整個世界,用她的拼搏進取克服了身體上的障礙,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年輕歌手姚貝娜2013年參加《中國好聲音》後一炮而紅。而誰又知道,2011年被查出乳腺癌的她,絲毫不畏懼病痛,做完手術後剛恢復不久,便又開始自己的事業。幾年來,她用歌聲溫暖、激勵了很多人。今年年初,癌症突然復發的她再度陷入與病魔的抗爭中。就在去世前一天,她還在微博上告知歌迷等待她滿血復活,然而大家卻等來她死亡的噩耗。就像她曾在一首歌裡唱到的一樣:“聽到的人為我證明了,這世界我來過。”姚貝娜用她的積極態度點亮了自己的人生,用她的不肯向命運低頭的精神,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即使我們現在可能不會有這樣的大起大落,但在我們平凡的生活中總會有一些磕磕絆絆和不如意。在遇到困難時,請你想想李帥的不懈堅持、曹青菀的拼搏進取、姚貝娜的不肯低頭。難道未曾綻放就要枯萎嗎?讓我們堅守心中的信念,堅持自己的夢想,撐起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

付出自己的愛心 篇10

國三作文 ,1048字

在這個世界上,你可知道:有多少人過著忍飢挨餓的生活;有多少孩子因生活困窘而失去能上學的機會;有多少人甚至連家都沒有,過著乞討的生活……或許你知道,可是當你遇到這些情況時,為此做過些什麼嗎?

世界是如此美好的,每天都能看見新生的太陽,每天都是希望,但同時,世界也存在著殘酷的現實。

週末外出時,我走在熱鬧繁華的大街上,人們紛紛忙碌著,為生活奔波著。一切都是這麼美好,但這美好的一切卻有著這樣的殘缺—在不遠處,一個衣衫襤褸的人坐在牆角,他是一個殘疾人,沒有手,他失去了勞動的能力,只能孤零零地坐在那兒,目光呆滯地望著他前面的一個破爛的碗。路人看見他,也只是視而不見,繞著走。

突然,有個初中模樣的男生走到乞丐面前,他染了頭髮,嘴裡叼著一根菸,衣冠不整地站在乞丐面前,一把將煙扔到乞丐的碗裡,還不忘諷刺地說一句:“死乞丐,又醜又髒!”然後大搖大擺地離開了。站在不遠處的我恰巧看到這一幕,不禁感慨:現在的人品德修養居然會這麼惡劣,風氣如此之壞。

我掏了掏口袋,拿出口袋裡僅剩的一點零錢,準備放到乞丐碗裡,但有人先我一步,一位衣著樸素的婦人給了乞丐一些吃的的錢,起初我還以為這位婦人認識這個乞丐,可結果卻是乞丐用嘶啞的聲音對婦女說:“謝謝你,好心人。”婦女微笑一下便離開了。婦女離開後我走到乞丐面前,把緊握著地錢放在碗裡,乞丐用同樣嘶啞的聲音說:“謝謝你,好心人。”我沒有說話,對他微微笑,於是轉身離開……

還記得,讀小學時,有一次老師告訴我們要捐款給地震的人們時,有些同學無奈地說:“唉……我的零花錢還不夠花,哪有閒錢捐啊?”聽著他們這樣說,我頓時覺得現在的人們的同情心去哪兒了?愛心哪去了?捐錢那天到了,大家一個一個輪流把錢拿上講臺,只見大家捐的都是一元一元的,最多的也就五元,我知道他們不是沒有錢,而是把剩下的錢買零食、買玩具。輪到我的時候,我把我一直存著的零花錢全部拿出來,雖然不多,但也存了不少,同學們都驚訝的看著我,下課後,有幾個同學對我說:“你傻啊,捐這麼多,你捐一元錢也沒人說你啊!”我蔑視地看著他們,說:“我只是把零花錢花在了正確的地方,而不是買零食亂花。”他們沉默地回到座位上。

這個世界,如此美麗,也有如此殘缺,而在殘缺的同時,人們的善心在彌補這些殘缺。或許,一個人的力量是薄弱的,但大家的力量是強大的,只要我們有一顆誠懇的愛心,付出自己的愛心,付出自己的善心,儘自己所能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這個世界將更加美好,讓我們的愛心為世界增添更多美麗,用我們的行動讓世界充滿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