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中國走出“國際範”相關作文20篇

讓中國走出“國際範” 篇1

高二作文 ,736字

近年來,中國不少年青人喜歡過西方的節日,情人節、愚人節……過節的方式也是十分西方化,送花、送賀卡、辦燭光晚會……

不少老一輩們十分不滿這種現象,這是崇洋媚外呀!但就這樣全盤否定這一現象,未免有些片面了。

以史為鑑,可以明得失。回首中國五千多年曆史,“絲綢之路”開通了中國與世界的文化、物質交流,使中國達到全盛。

相反,清朝時期閉關鎖國,導致中國遠遠落後於歐洲大國。因此,中國的發展需要與世界的交流。

而節日,就是交流的一部分。人們對西方節日適當瞭解,理智慶祝是中國人民思想開放,中國開始走向世界的一種好現象。

當然,交流是雙向的,中國引進了西方的文化、節日,我們也應該將中國的傳統文化傳播、發揚到全世界。

而隨著中國國力日漸強盛,這已不是願望。

春節期間,紐約帝國大廈亮起了代表喜慶和吉祥的彩燈向華人拜年;在英國,近50萬人從英國各地聚集到有“倫敦心臟”之稱的特拉法加廣場和唐人街,看龍騰獅舞,品中國小吃,享受鞭炮聲和歡笑聲中濃濃的中國年味兒。

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在被全球各地的人慶祝。在這樣的文化交流中,中國具備了“國際範”。

而作為中國未來希望的我們,在瞭解西方文化,從中取長補短的同時,更要以自己是中國人而驕傲。我們要熟知中華傳統文化,並把它發揚、傳播出去。

中國的發展需要這種“吸收西方文化精華並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文化交流,當越來越多的人放下“崇洋媚外”的偏見,接受西方文化,發揚傳統文化時,中國會在“國際範”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讓中國美食走向世界 篇2

國小三年級作文 ,621字

餃子是中國傳統美食之一。它雖然工序簡單,但可以做出許多種口味,如:豬肉韭菜餡的,牛肉芹菜餡的,羊肉香菇餡的……真是隨心所欲,變幻無窮。

過年的那天,媽媽帶我一起包餃子,我可高興了!首先,擀餃子皮。媽媽在麵粉里加入少許水,打兩個雞蛋,將麵粉揉成麵糰,再提出一小塊麵糰,搓圓然後用擀麵杖壓成圓片,餃子皮就做好了。我最喜歡吃豬肉香菇餡的餃子,媽媽便教我做餡兒:“你先把肉剁碎,再把蘑菇切成細丁,然後把它們攪和在一起,放上鹽,就做成餡兒了。”我按照媽媽說的做好了餡兒。開始包餃子了,爸爸和姐姐也加入了我們的行列,我們包出了不同形狀的餃子,有熊掌形的,有月亮形的,有元寶形的……一家人有說有笑,其樂融融。

吃年夜飯了,熱氣騰騰的餃子上了桌。我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個放進嘴裡,爸爸笑著問:“是餃子好吃,還是肯德雞好吃?”我連忙說:“餃子好吃!”爸爸沉思了片刻說:“可是肯德基佔領了中國的市場,餃子卻沒有佔據美國的一席之地,我們該怎麼辦呢?”我信誓言旦旦地說:“要開啟美國的銷售之路!”姐姐接著道:“餃子易做,好吃,花樣多,優點這麼集中,開啟銷路是沒問題的!”媽媽補充道:“家人在一起包餃子,還可以融洽關係呢!”爸爸聽了我們的發言,激動地說:“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我們要把中國的餃子做成世界的餃子!”

年夜飯吃完了,我的思緒久久不能平靜。把中國的美食變成世界的美食,把中國的文化傳到全世界,是我們這一代人義不容辭的重任。我要讓全世界的人為我的祖國媽媽點贊!

毛澤東讓中國人民站起來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944字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毛澤東讓中國人民站起來》。我一看見封面上毛主席的雕像,就想起了一年級下學期學過的《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故事。當時只知道毛主席是一代偉人,他很聰明,樂於幫助鄉親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今天有機會讀更多關於毛主席的故事,我很激動,所以迫不及待地打開了書。通過閱讀書中的幾篇有趣的文章,我深受啟發,悟出了很多道理。

第一篇文章是《兩份“中飯”》。文章主要講少年讀私塾的毛澤東,家境還不錯,經常會幫助貧困的同學。毛澤東原本是不在私塾吃飯的。有一次,他回家吃完飯後到學校,看到同學們都在吃飯,而有一個叫黑皮伢子的同學不在。黑皮伢子從來不帶飯,家住大山衝,但又沒回家。毛澤東不放心,四處尋找,最後在學校附近的小樹林裡找到了黑皮伢子。通過交談,他知道了黑皮伢子家裡很窮,母親又有病,日子過得很艱難,根本帶不起飯!於是從此以後毛澤東就從家裡帶飯來吃,並把自己帶的那份飯分給黑皮伢子吃,寧願自己吃不飽!

讀完這個故事後,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我被毛澤東的這種不怕自己吃苦,助人為樂的精神所感動!毛澤東多麼善良啊!這個故事還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珍惜每一粒糧食,在學校吃午飯的時候,吃多少就盛多少,不能像以前那樣浪費了!

第二篇文章是《不動筆墨不看書》。“不動筆墨不看書”是毛澤東在湖南一師的老師徐特立說的。毛澤東就是這樣做的。他遵循老師的教誨,注重把讀書、思考、記錄、批註結合起來,寫下了許多讀書筆記,還有閱讀摘抄本、隨感錄和日記等。毛澤東一生讀過很多書。在所讀過的書上,他都劃滿了各式符號,並在空白處用毛筆寫滿了批語。他同意書中的一些觀點,就在旁邊寫上了“此語甚精”“真理在此”等。他對書中的一些有懷疑或否定的地方則批道:“誠不然”“此不然”等。這個故事讓我知道了,讀書一定要動筆,遇到不懂的詞,先自己思考,如果實在想不出來,就可以查詞典,並且記錄在書上,這樣以後就不會忘記,考試前還可以複習參考。

這本書讓我明白了很多很多的道理。我決定以後向毛主席學習:樂於助人,友愛同學,認真讀書和學習。這樣長大以後,我才能報效我們偉大的祖國!

傳統亦能國際範 篇4

國一作文 ,703字

該歌手摒棄傳統文化只能用老一代的方法演繹的固有模式,將傳統文化進行了重新演繹,改編成法語演唱,為傳統文化的傳播提供了新的可能。由此可見,傳統亦能“國際範”。

傳統文化凝結著一代人智慧的結晶。是一代人精神品質的體現。但我們似乎陷入了一個怪圈,傳統文化難道只能以傳統的方式傳播嗎?不,新的時代亦需要新的方式,傳統亦能“國際範”。

隨著經濟全球化程序的到來,文化亦步入了多元化的時代,不同的國家開始進行文化交流,為了讓傳統文化更容易被他國的人接受,若以古老的方法原版呈現,勢必不會產生很好的效果。但倘若換一個現代人更喜愛,更傾向的一種新鮮方式會不會更好呢?如《紅樓夢》等名著從書籍走向熒屏,被拍攝成電視劇,使很多原本不熟知的人更加了解了名著的精會之處;戲曲,歌曲等以比賽的形式呈現,更讓觀眾感受到了戲劇的魅力。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開始青睞中國的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步入了“國際化”道路。

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領導人便倡導“改革”與“創新”,這推動了社會化的程序。傳統文化亦需創新。老一輩的藝術家也緊跟時代潮流,濟公的扮演者遊老從熒幕前走到熒幕後,學習多種語言,拍攝當代電影與電視劇,為傳統文化助力;青年歌手們更是開動腦筋,不斷地改編傳統文化,為傳統文化的傳播注入了新鮮血液。傳統文化正因有了創新的方式,才得以一代代傳播,在國際舞臺上留有一頁輝章。

新的時代,新的篇章,亦有最新的傳播方式,不固於舊有的模式,敢於突破布新,傳統文化亦能為現代人所接受,亦能擁有“國際範”。

有縫的蛋,無縫的人——讓我們做受人尊重的中國人 篇5

高二作文 ,1020字

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此話有理,適用在大部分中國人身上。為何?只因處於發展中國家的中國人大多數都是“法律文盲”,尤其是在國外是“法律文盲”,對外國的法律、制度的一些“漏洞”見縫就插或視而不見,以身試法。

為何同樣對於“有縫的蛋”,大多數外國人可以做到熟視無睹,而國人卻見縫就插呢?這可能因為新中國發展史短,法律構建起步晚,國人法律意識低的緣故,部分人看到法律漏洞便以為“有縫可插”,以身試法。再者,受文化水平普遍低,生活窮困所逼,在無知與誘惑之中,人們“插縫”了。還有就是中國人愛“扎堆跟風”,看到別人因著鑽漏洞得便宜了,便一起鬨全軍出動,於是“全盤皆輸,落花流水”。這裡裡外外的大小之因已積存悠久,一時半會兒還無法根除,更何況國人對“有縫之蛋”早覬覦良久,只待時機一到便一哄而上,先佔了便宜再說。其措施只能逐步完善法律,逐步提高國民生活。百年之本,重在教育。法律達人是目前最好的培養目標之一。對祖國的新一代花骨兒進行改革創新的“法律意識”培養迫在眉睫。

假如是我出國留學,我會入鄉隨俗且隨遇而安。一個人在自己的國家裡是億分之一,但出了國,一個人就代表了一個國家,一個人就是那一億。我們這些留學之人,都應該力爭取得成為一個備受尊敬的中國人。對這些漏洞,我們應該端正首風,嚴於律己,在遵守本責時,勸解他人,幫助他人明辨是非。

現今社會文化交流甚快,出國留洋生應努力學習,取他國文化精華,去我們文化糟粕,學貫中西。中國也在逐漸改善中,公共場合的溫馨標語就是一個進步的標誌。當我在國外時,面對那些所謂的小人關,我應該敲響警鐘,努力學習法律知識,小心做事,不能偽造證件獲取個人利益,不做損國的劣跡。只有我們自身做好了,國家才能取得進步。

翟華《東方文化西方語》裡說到,君子難過小人關,即語言關,金錢觀,心理關和小人關。中國人以前所做的種種劣跡已讓外國人對中國產生了巨大偏見,中國人的形象在某些方面已危立於世。於已於國,都不利發展。我們都應該謹慎起來。當外國人不信任中國人時,很多利益之門就會對我們國家關上。中國人就如正在發育成長的兒童,一旦營養的吸收不足,就會營養不良畸形發展。同時,對國人出國留學也有很大影響,如海關面試更艱難,外國大學錄取中國學生的門檻更高,國外工作機構更不信任中國人等等。

做一個懂理守紀的留學生,做一名倍受尊敬的中國人—這是我們的座右銘,也是我們中國人學好做人的第一步。讓我們遠離有縫的蛋,成為無縫的人!

讓爸爸不再疲勞——我的中國夢 篇6

國三作文 ,848字

爸爸永遠不知疲倦。他好像有使有不完的力氣,總是工作著。我們辛勞的父輩呀!

拉車的牛

爸爸似乎一年四季也不得閒著,農閒時出去打工,即使外面沒有什麼工作可做,回到家也在四鄰八鄉到處找零活幹。爸爸常說他有使不完的勁,要為家掙錢,供我和姐姐上學,給家裡蓋房子,讓我們農村人也過上小康生活。農忙時,爸爸在地裡沒白沒夜地忙農活。即使是夏天烈日當頭,他仍不輟勞作。看著他被晒得黝黑髮發亮的臉,我一陣心酸,跑上前去幫他,他總張開雙臂像驅趕小雞一樣把我趕走。

爸爸是拉車的牛,車上坐著姐姐和我。

父輩是拉車的牛,拉著“家”這輛車。

登天的梯

小時候,我是個“跟屁蟲”,總喜歡跟在爸爸身後。他時常問我累不累,我使勁地點點頭說累,爸爸就把我舉起來,放在他的肩上,讓我騎在他的脖子上。這時候,我總有一種凌空的感覺。

再大些,七八歲的我還是那麼頑皮,到處給爸爸惹麻煩。要麼給鄰居的孩子打架,要麼弄壞了別人的東西,經常被找到家裡來。弄得爸爸總是給人家又是賠禮又是道謙的。

現在的我,已經是初二的學生了,再也不是那個經常讓爸爸“頭痛”的“壞”小孩兒了。但爸爸的關愛卻有增無減,他教導我好好讀書,別跟他一樣每日為生活而憂。雖然我們家生活並不富裕,但在我和姐姐的吃穿用度上,他從不吝惜。

用“俯首甘為孺子牛”這句詩來形容我們的父輩是再恰當不過的了。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今後上大學,我們在人生的路上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登天”,我們是踏在父輩的脊背上。我們在一點點地“榨取”著父輩的血汗,直到他們骨瘦如柴、“父親這座山”轟然崩塌為止。而父輩們的這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奉獻,是甘心情願的、無怨無悔的。父親是那登天的梯。

爸爸,兒子心裡愧疚,兒子心痛您,您歇歇吧,不要再那麼勞累啦,好嗎?這是做兒子的一個心願,也是做兒子的一個夢。

我們這些做兒女的,讓父輩停下手中的活吧,停下他們不歇的腳步吧,哪怕是稍作休息,也讓兒女心安些。這是做兒女的共同的夢。

讓普天之下的老年人不再勞累,讓普天下的老年人幸福安康,是我們共同的“中國夢”!

中國,向幸福出發吧 篇7

高一作文 ,952字

當鮮豔的五星紅旗從中國大地上冉冉升起,再次奏響中華兒女們共同青睞的國歌,當我們以最堅定的手勢向中國致敬時,我們的內心是充滿澎湃的,是激情活射,心絃繃緊的。因為,我們都有一個最值得我們尊重的—中國!

百經磨難,歷盡滄桑,追溯到中國幾百年幾千年的歷史,中國的生命歷程是坎坷的,從封建社會的那種對人們思想束縛,到鴉片戰爭,外來侵略者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大罪,致使中國生活在一個任人殘殺,落後就要捱打的社會裡,殘酷,暴瘧,然而,中國人毫不屈服,以堅定的毅力和頑強的精神品殺出一條充滿光明的道路,二萬五千裡的長征之路,為我們展現出的是剛強,是勇毅,中華人民要站起來了!

在經歷瞭如此漫長的黑暗歲月後,中華人民已有了自己的思想,尋找著一條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開始以法治國,開始創新,開始了自己發展之路,努力向著繁榮昌盛邁步!

如此艱辛的歷程,從一個頹廢的中國到現在在世界上有著獨特價值的中國,背後有著多少辛酸;有著多少人為了中國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付出了自己鮮活的生命,用以染色而成的鮮豔五星紅旗高高踞於空中,我們用不會忘記那些為了革命而犧牲的戰士們,你們是中國的驕傲!

生長在中國大地上,我感到無比的光榮,無比的自豪,中國96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不會貧瘠,濤濤洶湧著的黃河,流經了每一箇中華兒女們的心田,澆灌著我們對祖國的熱愛從不停息,黃炎子孫,一脈相承,永遠延續!

泥石流,火山噴發。地震等自然災害無情的掠取了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殘酷的破壞了我們美好的家園,災難無情人有情,我回憶起5。12汶川大地震中,黨中央真正做到了“大愛無疆,眾志成城。”

當一座座美麗的城市在一瞬間變成了一片廢墟,當一個個生命在一瞬間被房屋所覆蓋,這也許是最為慘痛的一幕。我親眼看到,人民撕心裂肺的哭泣,那一個個充滿淚花的眼神,那一張張充滿著沉痛的臉龐,我看到了,我真的看到了,身處孤寂的人們,何處又是他們的家?當他們無可奈何而又心存失落時,我們捐款捐物,為災區人民送去了一份份溫暖,這一刻,我們是幸福的,他們是溫暖的。真正詮釋了只要有中國就有幸福!

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當太陽的光輝照耀在我們身上,我們以最飽滿的精神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向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致敬!飄揚的五星紅旗,在微風中,我們在吶喊:“中國,向幸福出發吧!”

中國範兒 篇8

高三作文 ,972字

五千年的風霜雨雪磨練出這樣一個民族—剛忍堅毅,也不失善良柔軟的大中華。這個民族的人們不為電閃雷鳴而退縮,不為晨鐘暮鼓而動搖。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裡,炎黃的子孫們簇擁中華民族的美德前行,堅定地為世界展出銳不可當的中國範兒。

中國範兒是在災難面前挺起胸膛的勇氣。無論是在天災或是人禍,在人們緊張地逃離災難現場時,有一群人總是做著最帥的逆行。消防員,這個用盡多少詞語都不足以描述其偉岸的職業,一次又一次地留給我們堅毅寬厚的背影。沖天的火光,翻滾的泥石,倒塌的建築都不足以成為阻礙。他們是當之無愧的英雄,內心似一片深海,鐵馬冰河,為世界演繹勇敢的中國範兒。

中國範兒是在真相之中努力探索的信念。面對層層灰霾遮掩起的真相,她自費百萬,奔波遊走,誓要還群眾一個藍天白雲的真相。柴靜,一個清瘦的脂粉英雄,用她的《蒼穹之下》帶給我們不一樣的震撼。她揹負著自己的信念與霧霾抗爭。撐著消瘦的身軀披荊斬棘,她以信念為盾、為劍,為我們刺破灰沉沉的天,帶回一片湛亮的藍。看啊,這個溫婉的女子在信念的花朵上輕踮足尖,水袖羅裙,舞出絕美的信念中國範兒。

中國範兒是在成功面前仍不滿足的渴求。在美國已經闖出一片天地的雷軍總覺得自己的人生哪裡還不夠。儘管已經功成名就,家財萬貫,他卻放下在美國的一切,開創了小米公司,短短三年就擠入了全國公司的第一梯隊。雷軍的“貪婪”是他手持的一把利刃,他知足卻不滿足,相信著人外有人,努力向上攀爬。是這不輕易滿足的渴求帶著他一飛沖天,傲視九霄,書寫出勵志的中國範兒。

然而最近的中國範兒似乎豁開了一個小口。“道德綁架”一詞開始頻頻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從幾年前的碰瓷兒到最近的網上逼捐,中國範兒中本應充滿人情味的同情弱者、樂於慈善演變成了一樁樁用道德綁架他人的慘劇。不知從何時起,人們信奉起了“我弱我有理,你強你挑擔”的信條。小到在公交車上不管多麼疲勞都必須給有充沛精力吵架的老人讓座,大到富人就該捐個千萬億的錢款來援濟國家,這種種的想法都在歪曲著我們民族的脊樑。

中國範兒展現給世界的,不應該是如此扭曲的道德綁架範兒,而應該是一股不畏困難的衝勁兒,一種奮發拼搏的拼勁兒,一份樂於施善的幹勁兒,一份能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中國範兒!是人人都能閃爍出自己的美德,共同奏響和諧的大中華樂章的中國範兒!

新時代的你,準備好參與這場演奏了嗎?

我心中的“中國範兒” 篇9

高三作文 ,1075字

“範兒”是如今很時髦的一個詞,人們都愛用它來形容某人某事的風範、做派與氣質。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範兒,如:潮範兒、女王範兒;不同集體也有不同的範兒,如:學院範兒;乃至不同國家也有不同的範兒,如:英倫範兒、韓範兒……那麼,什麼才是我“中國範兒”呢?直接來講太過籠統,但只要你能留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你便能領悟到:春節裡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是中國範兒,蜿蜒在八達嶺間的萬里長城是中國範兒,故宮裡那些精美絕倫的傳世珍寶是中國範兒,唐詩宋詞裡那些流傳千古的佳文佳句是中國範兒……

每一箇中國人身上都帶著或多或少的中國範兒,而回首歷史,有那麼一些人,他們用自己的一生完美詮釋了各自的中國範兒……

中國範兒是自強不息,剛正不阿的民族範兒,激勵著每一位中華兒女為國家尊嚴拋頭顱、撒熱血。

在凶神惡煞的日本皇軍面前,梅蘭芳蓄起了鬍子,誓不為仇敵唱戲;在美國方面的各種威逼利誘之下,錢學森毅然決然地回到了中國,為祖國的科研事業奉獻智慧與青春;在侵略者的重重酷刑拷問下,眾多革命烈士咬緊牙關,死守信仰,不做亡國奴……這些偉大的人物身上無一不展現著我們中華民族延續千年的“範兒”—頑強不屈,堅韌不拔,尊嚴高於生命。

中國範兒是敢為人先,開拓進取的時代範兒,呼喚著所有懷揣夢想的人勇往直前。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國家領導人鄧小平勇敢地打破意識形態的束縛,力排眾議,堅定地喊出了“開啟國門,改革開放”的口號,從此,中國開始走向一個嶄新的、充滿活力的時代。有理想、有鬥志的年輕人在時代的召喚下全身心投入到國家經濟建設中,一批批弄潮兒鑄就了無數輝煌,使中國擺脫了貧弱,重煥生機。他們身上體現的正是一種勇於迎接挑戰,開闢新道路,披荊斬棘的豪邁情懷。

中國範兒是兢兢業業、無私奉獻的職業範兒,不同行業的人在各自的崗位上實現人生價值,不斷創造出新的精彩。

“最美司機”吳冰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把車停在高速公路的一側,挽救了全車人的生命,完美地履行了一名司機的責任;“最美教師”張莉莉面對疾馳而來的汽車,出於老師的本能,她用雙臂擋住了身後的學生;“最美醫生”王爭豔數十年來免費為患者看病,她用妙手仁心使許多人重獲健康……眾多“最美”人物因為做出了傑出貢獻而成為同行的精神榜樣,他們體現的是敬業負責、“我為人人”的職業範兒。

中國範兒是五千年璀璨歷史文化積澱而成的精神瑰寶,它歷經滄桑,卻延綿不絕,它早已融入了每一位炎黃子孫的血液中,成為一種不可磨滅的文化印記。每一位龍的傳人都應當好好珍惜自己身上流淌著的“中國範兒”。“中國範兒”是我們的範兒,讓我們不負眾望,將中國範兒一代代傳承下去。

咱中國人的“範兒” 篇10

高三作文 ,1029字

近代以來,咱中國人似乎已經習慣了被貼上標籤,從日本殖民者的“支那順民”,到西歐列強口中的“東亞病夫”,再到現在的“發展中第二梯隊國家”的國民。標籤雖多,卻無一客觀公正!要我說,撕掉這些標籤,咱中國人自己有自己的“範兒”!

入則有獨立精神,出則能高視闊步—此之謂“中國人的範兒”。

既然有“範兒”,那就得是獨特的風格。有獨立精神“範兒”的中國人是絕不隨波逐流的人,是思想超凡脫俗,行動堅毅果敢的人。一如昭君的清高,宮女如雲唯其一人不出手賄賂毛延壽。前往匈奴,她傲然出塞,憑著中華文化的瑰寶站出來擔當這個西域民族的老師和精神首領,連她的丈夫也無比欽佩。王昭君獨立、自強的風範折服了兩個民族,成為了中國文化的一顆明珠。

比她境遇慘得多,作為俘虜羈押匈奴的蘇武是更加有“範兒”。連昔日摯友李陵都勸不動一根錚錚鐵骨,面對匈奴王是這樣的傲氣十足,聽著勸降辭又是那麼地不屑一顧。好一個有獨立精神的中國漢子,中國人一脈相承的“鐵血範兒”!

然而客觀看待當下的中國人,與其說大家都有這種“範兒”,不如說更多的中國人需要“中國範兒”。

想有“中國範兒”,得靜得下心,沉得住氣,厚積而薄發。無人不知蘇秦手持六國相印,在外交場上叱吒風雲、流芳千古,可誰能細數他年少時多少日的懸樑刺股,寒窗苦讀?無人不知周總理會見強國元首時談吐脫俗、神采非凡,又有幾人知道他一上車就手不釋卷,回到賓館脫下西裝革履,戴上藍布袖套徹夜審閱檔案呢?高視闊步,笑對世界的當代“中國範兒”更絕非一蹴而就,而是冰凍三尺的日積月累。

想有“中國範兒”,得有勇氣,有自信站出來發表不同的聲音,引領時代的浪潮。當年王昭君站出來了,毅然出塞,向匈奴民族傳遞了自己的思想;當年鄧小平站出來了,向全中國提出了開創性思路:“一國兩制”、“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前無古人的創舉,也是引領著中國走向富強的“範兒”!如今,習近平總書記勇於直面政府官員中的腐敗現象,站出來帶頭打擊腐敗,這是推動中國走向健康成長的“範兒”!他的堅定決心和勇敢舉措,令世界各國領導人刮目相看,紛紛祝賀“中國正走在革新的大路上”。越大的“範兒”,越要勇於擔當責任;越獨特的“範兒”,越要以自信、自強來支撐。

咱們中國人不需要,也絕不允許它國為咱貼上標籤。咱們要活出自己獨立自強的“範兒”,錚錚傲骨的“範兒”,昂首挺胸、高視闊步走在世界舞臺上的“範兒”。中國的“範兒”,永遠是這個民族以及它的後代,最引以為豪的文化符號,不能沒有,不能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