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陶淵明相關作文20篇
讀陶淵明 篇1
國二作文 ,740字晨起在曉風裡誦讀陶淵明的詩文,彷彿置身寧靜的田園;靜夜在燈下謄寫他的傳記,如同與他對話。
在很小的時候,我就常常聽到一句詩:“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其時我並不知您,也不知道這句詩的意思,只是從心裡覺著,詩中的每個字裡都流淌著一種寧靜美好,悄悄地浸潤了我的心靈。在自家的矮籬旁小心翼翼地採擷下一朵朵沾著露水的菊花,任菊香與清露沾上衣襟,沾上鬢角,沾上舒展的眉梢。採花累了的時候,一抬頭便能看見連綿的群山。山峰既不高聳又不險峻,只是在天地間勾勒出一道溫柔的線條。這樣的生活,幼小的我和您一樣嚮往。
真正走近陶淵明,是我學習了《桃花源記》之後。您用文字描繪的畫面,既真實又縹緲,真實得讓人嚮往,縹緲得讓人失落。當您寫下“怡然自樂”時,您的嘴角有沒有上揚?當您寫下“無人問津”時,您有沒有輕嘆,或是從眼角滑落一滴晶瑩的卻快要乾涸的淚?這時候我才明白您的苦痛、您的煎熬。您想救天下百姓於水火,卻又無法忍受為五斗米折腰;您想要過安逸舒適的生活,可是內心的良知驅使您以筆去揭露社會的黑暗。
我以為您的內心是消沉的,可是我錯了。當我誦讀您的《歸田園居》、《雜詩十二首》以及《五柳先生傳》時,我的內心忽然感受到一種力量,一種堅定卻寧靜的力量。是的,您沒有放棄對高潔志趣和人格的堅守,也沒有停止對現實的批判,但我卻看到了您的坦然,您的放達,您的灑脫。您的快樂來自於讀書、醉酒,您的快樂是忘卻得失,與自然共舞。社會的黑暗、世風的汙濁不能擊垮您,您在一聲放達率真的笑中將它們甩到雲外。
我不敢說我真的從那一個個文字中穿梭千年讀懂了您,但是我從您身上得到了感悟。您採擷的不是東籬下的菊花,而是心田上的一朵寧靜;您望見的不是南邊的群山,而是心靈中的那座堅守。您的坦然灑脫,更像是一罈佳釀,我自願沉醉其中。
讀陶淵明 篇2
高一作文 ,1217字與你的相遇是不經意的,卻也成了這一生難以忘懷的事。多想翻山越嶺去找你,握住你的手,只因那雙蒼老而粗糙的手能給我最大的力量和關懷。
周國平曾說:“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如此,安好。”這是一種淡泊的處世之態,也是一種寡慾的生存之道,而這不恰恰也是你真實的寫照嗎?陶潛。
是你,給予我正視自我、認清自我的力量。當28歲懷有一身好學識的你初入官場時,你有著最大的期待與最強烈的熱情,可很快地,你開始感到迷茫,感覺熱情燃空,希望熄滅,你冷眼看著官場上的阿諛奉承、爾虞我詐,終於不願與混濁同謀。於是,你開始探知靈魂深處的自我,最為真實的自我,你找到了,那句“我不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是你最有力量的吶喊,是你不願被物慾所以迷惑、認清自我的最好證明。當你轉身離去,朝著那寧靜美好的鄉村走去時,我願追隨著你,握住你的手,一同做最真的自己,也明白了,惟有做自己,你才能是最瀟灑,最快樂的,將生命的音符敲響,發出最淋漓盡致的吶喊,奏響天籟之音。
還是你,帶我掙脫束縛,尋覓新的生機。從29歲到41歲,五仕五隱,說你沒有過掙扎是不可能的,怎會沒有呢?當你初覺自己的不快樂,迫切地想要尋覓一個出口時,你扭頭向四周望了望,卻不由懊惱,新的生機哪會那麼容易尋找得到?而你身邊也無人同你一起擔憂,一起煩惱,他們依舊做著安守本分的事,在這世上安穩地活下去,他們再無過多的期望,所以你當時內心該是充滿鬱悶的吧,有過猶豫,將理智放在心上不停地如烙餅般翻來覆去地思考,經歷了掙扎,但你最終超脫了,你聽從內心深切的指引,於是,在泣血中掙脫了往昔的束縛,在砸碎過去的鐵鏈裡尋到了新的生機。
依舊是你,帶我找到靈魂棲息地。沈從文說,“有些事看起來很近,走去卻很遠的,缺少耐心永遠走不到盡頭。”這無疑給我們一記最深刻的點醒。活在最好的時代,卻也活在了最浮躁的年代裡,因為我們總想著拼命地向前衝,有了期望,有了方向,有了夢想,卻在路上跌跌撞撞,走得有些狼狽不堪。總有過這樣的教訓,因此,總是不甘和懊惱。可當我遇見你,才算真正透徹。遇見你,實屬驚喜,甚至令我想要感激。只因你真正教我如何保持內心安寧,給自己的心靈找到棲息地。“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你棄官場而去,心中牽念的是否就是那日暮歸家時的那一縷炊煙?不,你掛念的不僅是家,更是心底那一片淨土。你生來便屬於那兒,因為靈魂唯有在那裡才得以解脫,得以安生。
未見你時,我覺得天是晴的,海是藍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遇見你時,我卻驀然驚覺,原來所謂天晴海藍,是山是水,一切全都無關緊要。只因懂得了風景是心的所在地,心懷遼闊,風景便是自然遼闊。
你靜佇於那一處,而千年之後的我,為你風塵僕僕而來。於你身上,尋找到了最大的勇氣、力量與安慰,我多想握住你的手……
讀懂陶淵明 篇3
國一作文 ,524字不記得第一次聽到陶淵明的名字是什麼時候了,只記得那次知道他是一個詩人,一個田園詩人。
曾經我覺得自己讀懂了陶淵明,但是總覺得他是不盡人意的。別人自備美酒要你共飲,但是他完全不顧旁人的感受,自己喝美了,就對別人說,“我走了,你自便”。好一個任性的陶淵明,你可以不在乎名,不在乎利,但多多少少要在乎別人的感受。我以為我讀懂了陶淵明,那時我六歲。
再次覺得我讀懂陶淵明,我覺得他是一個孤獨的無能者。“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有人的地方就有競爭,或者有八卦,陶公能有如此悠然之心,我想一定是一個人安靜的採著菊;他一次次的入仕,一次次的辭職,我曾多次問自己,為什麼他不能適應一下?我以為我讀懂了陶淵明,那時我九歲。
最近在讀《桃花源記》,突然覺得他有如此的政治覺悟,這裡有質樸的民風,有可愛的農人,有井然有序的生活,也有美麗的風景。很多人都希望建立一個烏托邦的社會,但陶淵明希望有這樣的世外桃源,但是他也清楚的認識到這是很難實現的,於是,他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個夢,一個對政治無慾無求,對生活孜孜不倦的美麗夢境。
陶淵明,我想我需要用很長的時間去讀懂他,讀懂他的直爽率真,讀懂他的本性難移,讀懂他的熱愛生活。
與陶淵明面對面 篇4
國二作文 ,931字在世人的眼中,陶淵明你是“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農夫;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雅士;是“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的五柳先生。你是高潔曠達的隱士,是淡泊名利,安貧樂道的世外高人。
時過境遷,跨越千年,我與你陶淵明面對面,卻不由得發出另一番感慨。陶淵明,你“忘懷得失,以此自終”是淡泊名利,自得其樂?你厭惡世俗官場,拋名棄利,是高風亮節?你鄙棄社會黑暗,“心遠地自偏”,是是非分明?這些,在我看來,你多了一份孤芳自賞,少了一份應有的謙遜;多了一份逃避,少了一份面對。你的歸隱,是一種自私的做法。
你“忘懷得失”不過是孤芳自賞,終是為自己寫了傳記;你不願“為五斗米折腰”,還是到親友那裡“造飲輒盡,期在必醉”。你避世退隱,不過是為你的逃避現實,尋了一個漂亮的藉口。厭惡官場的你,若是真的心繫百姓,何不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官,為百姓謀福利?但是,你沒有。你辭官歸隱之時,又是否想過那些處於水深火熱中的百姓?你怕,怕被官場的濃濃的墨水浸染,為何不勇於做一株出淤泥而不染的的蓮花,傲然挺立?你擔心沒有知音,為何不甘願做一株芬芳優雅的蘭花,讓幽香遠播,瀰漫整個社會?個人的力量是小,為何不做一顆最耀眼的星星,用微弱燦爛的光,給暗夜期盼光明的人以信心?無始何來終?你終是沒有這份勇氣,還是退縮了,選擇了山林。
包拯生活在汙濁的社會,同樣為官,面對皇親國戚,卻是剛直不阿公正清廉,為百姓斷案無數,成為後人所傳誦的“包青天”。而你,得到的只是所謂的“隱士,”卻無其他褒獎,因為你從未和百姓站在同一條直線上,你選擇的是退縮,求得自身的寧靜,這何嘗不是一種自私的做法?又何來自得其樂?貧是自己選擇的,又何來“不慼慼於貧賤?”悠悠然的生活人人都向往,可若是每個人都像你一樣,選擇做所謂的隱士,又怎麼會有現在的國運昌盛?百姓的安居樂業?
陶淵明,淡泊名利固然好,卻應面對現實;安貧樂道固然好,卻應選對道路;獨善其身固然好,更要兼濟天下。若你換一種眼光看待世界,就會發現你所謂的名不是百姓對你的褒獎。要懂得:為官,追的不是名;做事,謀的不是利,“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百姓的幸福,人民的安居樂業!
陶淵明,願你換一種眼光看待世界,做一位新生的陶淵明。我會為你喝彩的!
桃園英雄——陶淵明 篇5
高一作文 ,274字“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飲酒是你創作絕代詩篇的源泉,“提壺掛寒柯,遠望何復為”。美麗的景色加上醇香的佳酒,真是神仙般的生活,也是因為酒精的作用讓你徜徉於“吾生夢幻,何事紲塵羈”。“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是多麼地快活,不必有過多的牽絆,煮酒景觀足以沖淡悠然。
陶淵明,我心中的英雄,隱居他方不代表你沒有流芳百世的資格,你的佳篇,你的耕耘,你的飲酒豪情足以觸動我的每一根心絃。“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五柳先生,英雄先生。
不必有卓功偉績,不必徜徉於疆場,你也依然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永遠的陶淵明 篇6
高二作文 ,609字溶溶月,淡淡風,終會隨時間的流逝而無影無蹤,可是歷史卻為我們記載了你,讓我們永遠不會忘記。
曾祖父是大將軍,你笑之以對,未因此而驕傲。八歲喪父,十二歲喪母,未改變你樂觀的人生態度。當家庭衰落後,你出仕做官,卻因看不慣官場的渾濁討厭人與人之間的假面相對阿諛奉承,更不因為五斗米而折腰,毅然辭官而去。“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是你體內最深切的呼聲;“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是你內心最嚮往的生活。
面對南山,你選擇忘記,忘記所有的不快,這是心靈的選擇。“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你清寧恬適的生活讓人心美;“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你灑脫曠達的心境讓人敬佩;“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你積極樂觀的態度更讓人歎為觀止。這就是你,一位不慕名利、只求淡雅的菊花君子。
儘管家境貧寒,罷官歸鄉的你卻不改豁達本性。“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人以流憩,時矯首而暇觀。”一句句淡雅的文字勾畫的出一幅幅令人嚮往的鄉村生活圖,字字珠璣之中洋溢著樂觀與從容。
你的一生是不屈的一生,是讓無數仁人志士敬佩的一生。你如蓮般高潔,如菊般隱逸,如梅般堅貞,如竹般清正,花中四君子也難以比擬你這生於汙濁卻清於世的真君子。面對死亡的威脅,你吟唱著“死去何所得,託體山阿”的磅礴詞句。你的精神如何能讓人不去敬佩不去傳頌呢?
千古的文章已經流傳了千古,你—陶淵明將永遠佇立在歷史之中。
致陶淵明先生的一封信 篇7
寫信作文 ,2717字【篇一:致陶淵明先生的一封信】
尊敬的陶淵明先生:
您好
我們雖然同在中國大陸,但是我們並不在一個朝代中。您可能都不知道我是誰,但是您的大名卻永遠留下了歷史的腳印,留在世人的心中,今日我有幸能寫信給你,真是人生一大樂事。
陶先生您也許還不知道您被我們稱作隱者,您不為五斗米折腰,來到鄉下過著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日子,為的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活著,堅持人生的理想,不與黑暗社會同流合汙,只願做一位高潔傲岸淡泊名利的人。而當今社會的人只是一味的盲目的去追名逐利忘記自己最初的理想。多想希望他們讀了你的文章後能放下那追名逐利的心,做一個真真正正的自己。
陶先生你的《桃花源記》裡,我們有幸能欣賞到了世外桃源,感受到了自然美景和漁人一同經歷了這場美好的幻想,同時也表現了您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反映出百姓厭惡戰爭,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您的這種特殊願望讓我感受到您的善良和遠大抱負。
在您的《五柳先生傳》裡,您雖然短褐穿結,簞瓢鏤空,但是您依然勤奮學習不曾放棄—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而現在的我們並沒有意味到我們自己有多好的條件去供我們學習,但是我們並不知足,我們並沒有好好利用現在的一切去勤奮努力的學習,想想那時你是點著短短的蠟燭,在隆冬烈風中拿著毛筆去寫字,有時還不一定能填飽肚子。依然那麼勤奮的學習,想想我們真是慚愧不已。
我是不是說太多了,就此擱筆吧。
致此
敬禮
【篇二:致陶淵明先生的一封信】
陶淵明先生:
您好。
我不止一次的讀過您的詩,比如田園詩,詠懷詩,飲酒詩,聽過您的事蹟。從對您略知一二到深知。
我們最近在學你,我知道,你有一個“不慕榮利”,“安貧樂道”,和“採菊東籬下”的悠然心境。嚮往的社會是和平與安寧、自耕自食、無競逐、無虛偽、沒有相互壓迫和殘害的社會;追求的人生是淳樸真誠,淡泊高遠,無身外之求的人生;喜愛的人生環境,也是恬靜而充滿自然之趣的鄉村。由於這些追求,使他大多數的田園詩呈現出沖淡平和、曠潔悠遠的外貌,但其背後卻充滿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惡與不安,對人生短促、身感無所感的焦慮。
與您的初識是你的《桃花源記》您描寫了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自食其力的社會。
近期我們學了您的幾首詩,我我對您的詩充滿了敬畏之情,我最佩服您的《歸園田居》。您寫了您種豆的辛苦,可是種的豆,卻沒有幾顆,我喜歡您歸園田居,其樂悠悠的做法。我為您的辛苦感到惋惜。
祝您在天堂生活快樂
對您敬畏的學生石銀豪
【篇三:致陶淵明先生的一封信作文】
尊敬的陶淵明先生:
我們都知道您是偉大的東晉詩人、辭賦家、散文家,具有“田園詩人”之稱。雖然您離我們很遙遠,但是您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令我們驚歎,您在我們心中播下了人世間有“世外桃源”的想法,讓我向往您想象的生活,在自己的“仙境”中生活。
您知道嗎?在我這個充滿憧憬的時代,每個人都對未來有一份美好的嚮往,但是每一個人對嚮往的方法是不一樣的,人沒有了對未來的嚮往,身體就如同一幅行屍走肉:沒有知覺,沒有血液,沒有了人類所可以做的一切,在學過您的《桃花源記》之後,我心中一直有對“世外桃源”的美好憧憬,想去感受一下“人間天堂”的感覺。
您知道嗎?我喜歡您不是因為別的,而是正應了“田園”這一詞,您利用“田園”的美麗來襯托您的美好生活,您寫的詩也是那麼的優美,把田園的風情與鄉村獨有的特點寫了出來,正是因為這一點,我才會喜歡您的性格與寫詩特點。
我記得有一次在上您的作品—《桃花源記》的時候,我的語文老師在品析您的片段時,語氣是那樣的深沉,彷彿自己已經置身於此。在一片寂靜的山谷裡,有一群與世隔絕的人,他們不聞世事,只為過著自己的生活。這一切都寫出了您對那種神仙般的生活,其實我也挺嚮往那種生活的,沒有人打擾,沒有那些所謂的官職來侵犯,我只為與世隔絕忘了一切。
如果是那樣的話,全世界的人都沒有了憂愁,只有快樂,我尊敬您、喜歡您,喜歡您的作品!我對您的尊敬勝過了一切,希望您的作品有更多人喜愛。
此致
敬禮
【篇四:致陶淵明先生的一封信】
您好
我們雖然同在中國大陸,但是我們並不在一個朝代中。您可能都不知道我是誰,但是您的大名卻永遠留下了歷史的腳印,留在世人的心中,今日我有幸能寫信給你,真是人生一大樂事。
陶先生您也許還不知道您被我們稱作隱者,您不為五斗米折腰,來到鄉下過著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日子,為的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活著,堅持人生的理想,不與黑暗社會同流合汙,只願做一位高潔傲岸淡泊名利的人。而當今社會的人只是一味的盲目的去追名逐利忘記自己最初的理想。多想希望他們讀了你的文章後能放下那追名逐利的心,做一個真真正正的自己。
陶先生你的《桃花源記》裡,我們有幸能欣賞到了世外桃源,感受到了自然美景和漁人一同經歷了這場美好的幻想,同時也表現了您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反映出百姓厭惡戰爭,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您的這種特殊願望讓我感受到您的善良和遠大抱負。
在您的《五柳先生傳》裡,您雖然短褐穿結,簞瓢鏤空,但是您依然勤奮學習不曾放棄—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而現在的我們並沒有意味到我們自己有多好的條件去供我們學習,但是我們並不知足,我們並沒有好好利用現在的一切去勤奮努力的學習,想想那時你是點著短短的蠟燭,在隆冬烈風中拿著毛筆去寫字,有時還不一定能填飽肚子。依然那麼勤奮的學習,想想我們真是慚愧不已。
祝
身體健康
【篇五:致陶淵明先生的一封信】
陶淵明先生
你好
《桃花源記》讓我認識了你,讓我知道了你內心的所向往;《歸園田居》讓我瞭解了他對官場的厭惡及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說明他是一位清高,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詩人。
陶淵明帶給我的都是積極的影響,給我的感覺總是那麼的正直和清高,他的“不為五斗米而折腰”的故事,應該人人皆有耳聞,這也充分地體現了他自身所有的美好品質。
然而,我又覺得他的一生是那麼的不如人願,因為“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於是便有了“遂見用小邑”,做官並非是他自己的心願,但是,由於這些外界因素的所驅使,他是別無選擇。而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如果讓我們去做自己所不想做的事,那種心情該是多麼的難過。
陶淵明在歸隱田居後寫了許多以山水田園為題的題材的詩作,他應該是我國文學史上的第一位田園詩人,他寫的每一首詩或詞,語言都讓人感到很質樸、簡練。
陶淵明,他的一生不知該用怎樣的詞去描述,或悲或喜吧,這隻有他本人所能領悟到的,但是我們所能感受到的是留給後人的一批又一批的財富—文學。
他的成功和喜悅讓我們一同陪他分享;他的失敗和悲傷讓我們一同陪他承擔;至於他的一生中的遺憾,就讓後人來彌補他吧!
“有的人死了,他卻活著”。我想:陶淵明也在其中吧!
在陶淵明的引領下 篇8
國三作文 ,651字一冊冊汗青以悠遠名揚的口吻在我們的耳邊傾吐中國的千年滄桑。掩耳息心,千軍萬馬氣勢恢弘地奔湧而來。朝盛朝衰似輪盤般不住旋轉。煙波浩淼的滾滾歷史長河中,有哪一瓢能夠沁潤心脾呢?
王侯將相,天子為上的宮宇熠熠生輝,好不氣派,但象徵榮譽的金磚玉瓦中,以腥臭的暗紅色濃血來築造高不可攀的權力之柱。錦衣華服下的靈魂,用無知覺的冰若寒霜的心製造看似金光奪目的財富,但高貴的心靈無法容忍這不堪的一切,於是毅然跨出慾望的圍巢,兩袖清風,健步而去。
尋一處依山傍水之所,搭兩間簡樸平淡之屋,圍三畝自耕自食之地,栽四棵稚小挺立之苗……在“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勞作中感受汗水的欣喜。閒時啜飲自得,淡淡的酒香溫潤順喉,不禁愜意抿嘴而笑。低矮的小茅屋怎堪比高樓闊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生活何能與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富貴榮華相提並論,清粥小菜的樸素如何與玉盤珍饈相媲美。
陶淵明因擁有“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心境而蘊為千古傳誦的田園詩人,而我們如能獲取如此淡定自若的曠達,想必學習和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都演化為各色各味的調味品,曲折跌宕的道路將化身成最觸動人心的交響曲。一份“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情懷會在你的心中構起一番世外桃源。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當我們的思想摒棄了外界的浮華喧囂和世俗的功名利祿時,你會發現自己的內心如天鵝湖般清澄、靜謐,如燈塔般明亮。這樣,我們才能精準地測量靈魂的高度。
我在陶淵明的引領下,學會了還自己一片碧空,懂得了觀賞柔軟潔白的雲朵,愛上了讓跳動的心來解答我的疑惑。
我與陶淵明的親密接觸 篇9
國二作文 ,696字一朵兩朵三朵,漫天的桃花隨風飄落;一步兩步三步,陶淵明正從“桃花源”中走來。
我不曾想過,我竟會對已經逝世很久的古人產生濃厚的興趣,但事實就擺在眼前,讓我不得不相信。
最初是從一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知道陶淵明,第一印象這個詩人一定是一個喜好自由、閒適生活的人,但卻並不是我認為的那樣,隨著陶淵明的作品撲面而來,一個又一個真實的陶淵明出現在了我的面前。
第一次與他接觸是從一篇文章開始,具體的名字已記不太清。他曾經五次為官,在他第五次做官時,深刻體會到了王朝的腐敗,讓他對東晉王朝失去信心,連夜罷官回家,又繼續過起了清貧的日子。這個陶淵明讓我被他的性格所折服,不貪圖榮華富貴的生活,活得瀟灑自在。
第二次與他接觸是因為他罷官後在清苦的生活環境中所寫的一副對聯,上聯是“二三四五,”下聯是“六七八九,”橫批“南北。”相信讀過書的人都會明白這幅對聯的含義,上聯缺“衣,”下聯少“食,”橫批沒有“東西。”雖說他的生活清貧,但他卻依舊以樂觀的心態去面對生活,用寫作來宣洩心中的情緒。
第三次與他接觸是因為最近讀過的一本書中《心中的桃花源》這篇文章,讀完以後讓我對他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在他57歲時寫下的這篇僅為360字的《桃花源記》表達了他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情感。文中表現了他嚮往無拘無束的生活,嚮往《桃花源》中的世界,在那裡人人平等,沒有階級差別,人人都能做自己喜愛的工作。這樣的他怎能不引起人們的興趣呢?
“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他;“東籬採菊”的他;“桃花源”中的他,每一個他都讓我所喜愛,每一個都對我有莫大的啟發。
一朵兩朵三朵,漫天的桃花隨風飄落;一步兩步三步,陶淵明正從“桃花源”中走來。
給陶淵明先生的一封信 篇10
寫信作文 ,611字尊敬的陶先生:
您好!
在我的腦海中,“住著”許多德高望重的古代文學者。唯有一位先生,一位令我深深欽佩的先生—以下是我對他的總結。
愛菊君子與墨水先生
他風度翩翩,偏愛菊,愛它隱逸而又堅毅的品質,他視菊為君子,而我視他為君子中的君子。“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我想這些詩句不僅是對菊,更是對他自己最好的詮釋。
清廉人與低調學者
我與他的邂逅是通過《桃花源記》這篇文章,後來我們也學習了他的作品《五柳先生傳》。他的文采比較隨性,“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從這裡可以由門閥制度體現他的低調,但是在“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中卻委婉地借別人的口誇自己。說他廉正,絕不是“吹出來”的,他“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更是令人感慨萬千!
愛國的隱士
他是個有遠大抱負的人,他希望自己可以為國家作出貢獻,但他有心無力。他不是李鴻章,李鴻章有實力和地位,面對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可以號召愛國分子進行洋務運動。他知道自己家道中落,既沒權也沒勢,人微言輕,加上他為人正直,不願去攀附朝中權貴。最後他才選擇"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開始了他的田園生活。儘管"單瓢屢空",但他依然過得很自在,他的高尚情操是我們難以估摸的。
相信您已猜到了,這位先生就是您啊!不要問我為什麼,只源於我對你您有著太多太多的讚許與崇敬。
此致
敬上!
一個來自21世紀的學生
2017.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