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蘇菲的世界有感相關作文20篇

走進蘇菲的世界——讀《蘇菲的世界》有感 篇1

讀後感 ,1115字

小時候的我很喜歡收藏一些苦澀難懂的書籍,厚厚的磚塊書堆砌起的“城堡”讓我驕傲。今天,我拿起了城堡中一塊歷經風霜卻依然閃閃發光的“金磚”,細細地品味它的含蘊。

《蘇菲的世界》這本書很多人都瞭解,它是一本以哲學為中心的啟蒙書。以蘇菲接收的無名信為開端,以神祕導師的教導信為線索,喬斯坦贾德以不俗的文筆把讀者帶進少女蘇菲的神祕世界中。在這個博大的世界中,我隨著蘇菲的腳步,走進哲學,反思人生。

哲學,在我的腦海裡一直以一個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形象佇立存在。他就像一個不容侵犯的神祗,繁複而枯雜。我從沒想到我會以這種方式去接觸和體味他—讀。

晴朗的下午,我輕抿一口茶,慢慢翻開有點泛黃的書頁。在細細咬嚼文字的過程中,我似乎融入了蘇菲的世界。

我在蘇菲身後與她一起閱讀第一封無名書信。“你是誰?”我皺眉。蘇菲在思考不得後跑去花園。我沒有跟著她的思路。我在想,如果我沒有名字,我應該怎樣被稱呼?或許,每個人的靈魂都始終有個不朽的名字,我也是。那麼,我又是誰呢?這個問題顯然很有趣卻也難以回答。我想不出來,無奈地讀第二個問題,“世界從何而來?”。這也太困難了!我跟蘇菲一樣百思不得其解。或許我該好好讀完這本書,說不定我在讀完後會懂得這些問題,我暗暗想著。

抱著這個信念,我極有興趣地花了四個下午啃完這本書。在這短短四天裡,我長了不少見識,對柏拉圖、笛卡爾和洛克等人的瞭解也更深刻了。《蘇菲的世界》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卻不是在賈德筆下簡單的“哲學”,而是蘇菲與席德、少校等人的關係。就像偵探小說一樣,實在是太牽人心魄了!我甚至會不由自主地翻到後幾頁去探尋真相!這本書正如作家馬德蘭蓝格爾所評價的:“《蘇菲的世界》一書有助於使讀者以閱讀偵探小說般的心情遊覽從柏拉圖以前一直到20世紀的世界哲學史,而絲毫不產生任何枯燥厭煩的感覺。”這簡直是我的心裡話,當然,我並沒有這麼準確的語言。所以我只能用我貧瘠的文字來努力表達我的意思。

蘇菲是一個抽象的人物,她是少校的作品。蘇菲的世界是少校送給女兒席德的禮物,但作為禮物的蘇菲和艾伯特卻有自己的想法,他們努力掙脫這種束縛,這使我很受觸動,對於在逆境中反敗為勝的人物我總是充滿敬意的。我很佩服作者賈德,他細緻入微的對哲學的思考以他完美的文筆展現在我眼前,我甚至真的溶入其中懷疑自己的存在。我想,讀完這本書,我獲得的最大啟發應該就是:作為“上帝的作品”,我們應該有理智和思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擺脫“上帝”的控制與命運的枷鎖。

對於這本書,我可能不是理解最深的人;但是對於我來說,它最是令我感觸良多的書。我希望諸如此類的書籍能夠越來越多,也能讓我們這些讀者擁有更多的精神糧食。

讀《蘇菲的世界》有感 篇2

讀後感 ,1056字

談及哲學,大家可能覺得這是一個極其深奧的問題,在看到《蘇菲的世界》之前,我也有這樣的感覺,這種心理迫使我不得不翻開這本書,去探索它其中的奧祕。看完之後,才明白這個世界是那樣的大,我們就是身在其中的一隻螞蟻,而我們正在用心與世介面對面交流。

“我是誰?”“世界從何而來?“這兩個問題在我心中時時縈繞,排解不開。世界彷彿是重新出現在我面前。而我是剛在那隻”大兔子“的皮毛中抬起頭來,端詳宇宙這位”魔法師“—”生命最初的意義“的臉。我並不確定我會知道什麼,我也不確定我會發現什麼。可是我知道,這裡有時候比結果更重要。於是,我開始追隨艾伯特和蘇菲的腳步,展開了這場在哲學世界的遊歷。

十四歲的少女蘇菲看見鏡子裡的自己瘋狂的眨眼,於是,她走進了哲學的世界。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這個少女也在一些神祕信件的帶領下開始在哲學這個世界中徜徉這思縈著。世界起源的紗幕一層層被掀開,但是新的疑問又接踵而來。席德,蘇菲,艾伯特,席德佳,蘇菲亞,大艾伯特,樹林中無人上校的小木屋,祖母從吉普賽婦人那裡買來的一面魔鏡。每件事物都是線索,每件事物也都是新的謎團。

蘇菲邊走邊想,一個個新的天地展現在它的面前。事實的真相,原來竟是如此……

果真是我思故我在。

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中世紀,文藝復興,浪漫主義…一千年,六七百年,一個世紀,兩個世紀,一種思想,另一種都在這本書裡被引述伸展得恰到好處。

像另一個愛麗絲漫遊仙境一樣,如夢如幻,卻又無比真實,在這個缺乏夢境缺乏哲學的時代,我在這邊書裡找到了他們兩者之間最完美的統一。

有時候我會想起自己走過的路,其實生命真的有很多不可思議的地方,可是由於自己已經“習慣“這樣的生活,也就不曾明瞭宇宙的浩瀚和生命的偉大,有位哲學家說過,每個孩子都是哲學家,我想,那是因為孩子都沒有失去對這個世界所抱有的最初的好奇心。假如一個人對自己為何會存在這個世界上而不感驚奇,這是一件多麼悲哀的事啊!

其實我沒有什麼把握能夠真正透徹地瞭解世界和生命最初的意義和起源,可是我想,身為一個活著的人,就應該對自己的生命和自己生活的環境負責,最起碼,我們要知道自己究竟該如何生活才是最好的。我們不能如此無所謂地生活著,像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可是生命的意義和世界的起源是一個太大的課題了,我只是一個剛剛開始打量哲學這個金色殿堂的孩子。

世界太大,我們太小。我沒有辦法以自己如此微弱如此渺小的生命去探究這麼浩瀚這麼偉大的世界。可是我知道,終有一天,我可以站在世界的頂端,仔細審視與我平等的“魔法師“。

讀《蘇菲的世界》有感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723字

在一個虛幻的世界裡,蘇菲和艾伯特盡情地暢談著哲學與理想,他們絲毫不知道自己身處險境之中……

從中世紀談到現在,從馬丁路德談到佛洛伊德,還提出了一個自由聯想的技巧,努力使自己忘記一些東西,卻總是能想起來,也許這個辦法對你有用,盡情想一些不相干的東西的話,那一定會有用。好像從一封信開始,雖然只是一個人的自由聯想,卻有許多有趣的東西。哲學就像是魔術一樣,就像一隻空空如也的帽子裡揪出一隻小白兔一般。我們可以把小白兔比喻成宇宙,而我們都是寄居在兔子毛皮深處的微生物,而哲學家就是不斷揪著兔子毛皮往上看的人。

生物是奇怪的,來一人心理的小測驗吧,小同和爸爸媽媽在吃早餐,突然,爸爸飄浮了起來,小同無動於衷,因為他看到爸爸做的奇怪的事可多了,而媽媽卻嚇得驚叫起來,因為她從來沒見過這種事。為什麼會有這種不同呢?

最早的哲學家出自希臘,他們有時也被稱作自然派哲學家,他們關切的時大自然的迴圈與變化,土、氣、火、水四種基本元素是當時哲學家們最支援的觀點。我們可以用繪畫作比喻,當只有紅色的顏料時,你是無法畫出綠色的,只有擁有各種顏料,才能畫出七色的彩虹。

從這本書中,我體會出哲學各派的思想。當讀完這本書時,我的心在感嘆著,哲學是多麼奇妙呀!研究著這些好像不存在卻又的的確確存在著的東西,從日月星辰到山河瀑布,一切都是他們所研究的,所關注的。這本書可謂是哲學的啟蒙書,帶給我許多的啟發,不僅瞭解了哲學的歷史,而且讓我對哲學充滿了興趣。它是這麼神祕,這麼遙遠,我卻急不可耐地想要接近它、瞭解它。真想隨著那些哲學家的腳步一起,探索哲學這個奇幻的世界。

哲學真是太奇妙了,我真想把這本書多讀幾遍,用哲學的思想,尋求萬物的根源,研究宇宙的奧祕,傾聽哲學世界的美妙聲音。

讀蘇菲的世界有感 篇4

讀後感 ,1056字

夜深了。

午夜時分,萬籟俱寂。坐在窗邊,望著窗外的世界,路燈散發著微弱的光芒,屈指可數的房屋亮著燈,月亮和星辰在夜空中窺探大地……

世界為何要存在?人是什麼?

眼前的世界看起來是那麼真實,但它真的存在嗎?《蘇菲的世界》一書中提到,世界就是一杯魔術師從魔術帽中拉出來的一隻白兔。不過,這位魔術師到底是誰呢?是上帝嗎?好極了,或許就是上帝。人類則是寄居在兔子皮毛深處的微生蟲。可是大多數人都習慣將世界看成一種理所當然的存在,很少有人順著兔子皮毛上的細毛往上爬,以便將上帝看個清楚。

蘇菲接到的第一個問題是:

你是誰?

這個問題真是令人十分困惑。你也許會很快答出自己的名字,但那個叫做你的名字的人又是誰呢?

蘇菲想到自己的父親原本打算將自己取名為“莉莉”,那她會不會變成另外一個人?同樣的,這本書的書名也會隨之變成《莉莉的世界》,那它會不會變成另外一本書?這真是很彆扭。

這使我想起了自己與蘇菲同樣的經歷,家人們原本打算將我取名為“安琪”。我學著蘇菲的樣子,在鏡子裡做出與鏡中人握手的樣子,並說:

“你好,我的名字叫安琪。”

這不是太荒謬了嗎?我的名字並不是安琪,卻對鏡中人說自己是安琪,完全不對勁。

都說人是有自己的權利的,可人卻不知道自己是誰,無法選擇自己的性格與長相,甚至不能選擇自己是否要做人。這些都太離奇了。

這一切或許是上帝的惡作劇。上帝的手造就了太多纖細靈巧的孩子,累了,也會造就出一個不太伶俐的孩子。但是令人驚奇的是,上帝從來沒有創造過兩個完全相同的孩子……

這些都可以被稱為“謎團”,而蘇菲對於這些謎團感到困惑,於是另一個人物終於現身了——艾伯特,蘇菲的哲學老師。

艾伯特順著歷史給蘇菲講解了許多有關哲學的思想。與此同時,蘇菲也收到了許多關於席德的神祕信件。

隨著時間的流逝,真相也逐漸浮出水面。艾伯特發現,其實他們並不是真正存在,他們身邊的所有人都是活在一個少校的心靈中。那位少校名為“艾伯特”,而“席德”是他的女兒。艾伯特寫了一本《蘇菲的世界》,以此作為席德的十五歲生日禮物。艾伯特說這份禮物會愈來愈大,而且可以用一輩子。

《蘇菲的世界》致力於探索生命的起源,歷程與世界的奧祕。它將讀者的思維引向了一個新境界,你會去探討一些從來沒有想到過的問題。

你是誰?世界從哪來?

讀《蘇菲的世界》有感 篇5

讀後感 ,662字

馬兒為什麼叫馬,何為馬?在沒讀《蘇菲的世界》這本書前,我從來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可能是某一時間,我偶然從電視上看到了這種東西,從此我就認識了馬。

每天總會見到許多人,許多事,我卻從未提出一句:為什麼?不只是我,每個人都把這個世界想得太過理所當然。世界的多姿多彩,彷彿與我們無關,對此,作者用了一個很生動的比喻:宇宙就好像魔術師從帽子里拉出的一隻兔子,而我們人類則是兔子毛皮深處的寄生蟲。我們都在兔子的毛皮深處舒服的躺著,對魔術師的祕密毫無興趣。只有哲人不停的順著兔子的細毛向上攀爬著,探尋魔術師的祕密,我們比哲人們缺少的只是一個好奇心,一顆智慧的頭腦。

哲學家們不停地爬著,同時也不停地呼喚著沉睡的人們,他的呼喚,只能喚醒少數有頭腦的人而贏得大多數人的厭惡。蘇格拉底,最終將生命一起與哲學服毒自盡,耶穌亦如此。我佩服他們的勇氣與精神,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德謨特里克斯在沒有任何先進裝置的情況下,僅靠好奇與思索,提出原子理論;柏拉圖的兩個世界;亞里士多德的黃金中庸……我陷入了整個歐洲哲學,開始時很迷茫,有很多不瞭解。越來越發現其實哲學離我們生活並不遠,我可能不瞭解一些地域一些風土人情,但思想是沒有限制的。

人面對生活的態度也是互通的。蘇菲最終只是希德書中的一個虛擬人物。我們又是誰呢?蘇菲在希臘文化中是智慧的意思,蘇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夢的世界,也喚醒著我們生活的智慧。第一次讀《蘇菲的世界》,懵懵懂懂,第二次,第三次,我將收穫更多……

讀《蘇菲的世界》有感 篇6

讀後感 ,1138字

輕輕合上《蘇菲的世界》,我深深地長舒一口氣,全書四百八十七頁的閱讀旅程實在是讓人回味無窮。回想著蘇菲的世界中的一點一滴,印在我心中的不單單是那個十四歲的女孩。

在《蘇菲的世界》中,我第一次讀到了柏拉圖曾說過的那句話:“哲學始於驚疑。”它告訴我,不論誰,倘若對這個世界和人生不曾有過驚奇和疑惑,就不會開始哲學的思考。

書中有這樣一個生動的比喻:這個世界好比魔術師從他的帽子裡變出來的一隻白兔,所有生物都出生於這隻兔子的細毛頂端。人們一開始對這種令人不可置信的戲法感到驚奇,然而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也就會逐漸沿著細毛滑回到兔子的毛皮,他們覺得非常安適,便不願再爬回柔弱的兔毛頂端。

對於孩子們而言,世上的所有都是新鮮而令人驚奇的;而對於大人們來說,這個世界就成了一種理所當然的存在。在生活中,我們聽到的最多的話莫過於“我們今天的股價漲了麼?”“白菜現在多少一斤?”“某某電影票房好像過億了!”等等。大多數人因為忙於日常生活瑣事而使他們對世界的好奇心受到了壓抑。難道我們就只能生活在這種整天談論菜價、爭議股票的世界裡麼?

哲學才是拯救這個世界的良方,唯有哲學家才會踏上這條危險的旅途,邁向語言與存在所能達到的頂峰,以彷彿乍見的眼光打量這個世界。在《蘇菲的世界》中,艾勃特化身為艾伯特向同樣化身為蘇菲的席德進行了哲學啟蒙,一堂堂哲學課變成了懸疑與破案,虛虛實實,似夢似真。

帕梅尼德斯想要揭穿各種形式的“感官幻象”,恩培竇探索著四種基本元素,即使因為哲學理論而被迫離開雅典的安納薩哥拉斯也仍對大自然的組成提出疑問,德摩克利特努力證明組成各種事物的是原子;希波克拉底堅持著“醫學倫理”;蘇格拉底重視良心,真理,仍舊反對詭辯學家;柏拉圖研究著雙重性質的人;亞里斯多德又對柏拉圖的理性論提出新的質疑……自古至今的西方哲學家,每位都在不斷探求中得到新知,每位都充滿著對世界的好奇心,他們總是試圖沿著兔子的細毛往上爬,以便將“魔術師”的戲法看個究竟,弄個明白。

同在一片十四歲的天空下的我,發現自己已經開始朝向兔子溫暖舒適的毛皮深處滑去:我開始習慣這個社會,習慣這個世界,從未去考慮過更深刻、更有意義的問題。一本《蘇菲的世界》,一群哲學家攔住了我,他們揪住我的衣領,將我拽回毛尖,在那兒,在兔子的頂端,希望我也能以嶄新的眼光度量生活。

葛朗維格曾說:“真實啟蒙之於人,如同陽光之於土。”《蘇菲的世界》,智慧的世界,夢的世界,它喚醒每個人對生命的好奇,帶我們爬回兔毛頂端。

實則不平凡——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7

讀後感 ,1266字

讀罷,合書,望天,沉思。有種說不出的感覺,湧上心頭……

我喜歡讀書,尤其喜歡那些洗去鉛華,樸實真切的文字,它們散發著一方水土的特有氣息,演繹著一段人生的悲歡離合。在我上小學三年級時,我有幸觸碰到了它們。

猶記那個午後,太陽將它融融的光輝照射在那本書絨絨的封面上,我伸出手,指尖剛剛觸到,又迅速縮回,似是被灼燒一般,指尖火辣辣。我凝視著它,躊躇,蹙眉,低吟—《平凡的世界》,終是將縮回的手伸出,輕輕撫上書面,開啟,輕聲讀之。

那是怎樣一本書呀,書中的人生太多太多,書中的坎坷太多太多,一點兒都不像爸爸所說是一本讓人回味無窮的書,相反,這是一本讀完讓人心裡莫名生出滄桑之感的書。十歲的我賭氣,將書丟在一邊,發誓要將它遺忘。時間漸漸逝去,可心中的莫名之感,卻怎麼也消逝不去,它似是在我稚嫩的心靈上留下了點兒別的什麼。終究是擺脫不了,重又拾起了那書。

再次品讀,我放下了心中的羈絆,像是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來到了另一世界裡。我在這平凡的世界裡慢慢踱步,心中漸漸清明,我彷彿生活在了平凡的人們之中。緩緩地,我跟隨著孫少平,步入他們簡陋的校園,看著少平一人啃冰冷的黑饃時的落寞背影,我無法抑制的哭了,為他小小的少年的自尊心,為他啃幹饃也要學習好的意志,為他……1975的黃土高原太苦太苦,卻生活著一群不知苦為何物的人們,他們平凡並且幸福的生活著。

他們並不是沒有退縮過,當生活的重擔將他們壓得實在喘不過氣來的時候,他們也想到過自生自滅。當少平得知自己的未婚妻因救人遇難時,一度想要追隨她而去,而我也在他的無限悲痛中哭得上氣不接下氣。但當我還深陷悲傷無法自拔時,少平卻站起來了,他知道自己不能倒下,無論如何,都得生活下去,因為,還有等待著他的人們。起初,我很疑惑,不知少平為何那般狠心,只過幾個月便將深愛著的未婚妻的故去丟擲一旁,可後來,我明白了。人生,不是流水,不會一往直前,毫無阻礙,人生之路,佈滿坎坷。在人生的泥濘小道上,跌倒了,就得爬起來,並且,必須得爬起來。即使不為自己,也要想想深愛著自己的人們。

恍惚之間,我記起了自己從前的幼稚行徑,因為一點小事兒就賭氣說出“活不下去了”之類的可笑話語,想自己從前,不知平凡的世界實則不平凡,總是以一種幼稚的姿態對待一些事兒,不知生活為何物。這生活,本就不是一帆風順的啊,若是一生順利無阻的過去,那生活還有什麼意思呢?

合上這本書,我閉目,深深思索,覺得自己在一書之間,忽然長大。的確,我對這個世界瞭解的太少太少,從前只活在自己的臆想當中,無法自拔。現如今,讀完《平凡的世界》我深深領悟到生活的含義,或許,生活本也是一本書,我們本也是這部書的主角,但,不同的是,我們自己,有能力活出自己。那就請,跌倒了,再爬起來,對著前方,充滿希望,即使有些珍貴的東西逝去,也不會消磨我們對生活的激情,我們仍有一切。

謝謝你,爸爸,送給我這樣一本好書。謝謝你,《平凡的世界》教會我人生與生活,我會永不放棄,永遠期盼一個更好的未來,並,為之奮鬥!

輕撫心間,只覺內心,一片澄明。身處這個平凡的世界,終已懂。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8

讀後感 ,1018字

路遙,這是個不陌生的名字。但直到今年的暑假,我才有機會拜讀了他的鉅作—《平凡的世界》。

書中的確描繪了一個平凡的世界。合上書,一個個鮮活的形象出現在眼前:窮苦的孫少平悄悄地啃著兩個高粱饅頭,苦惱的孫少安無奈地望著天空,激動的田潤葉在家中坐臥不安……他們是在中國社會大變革的背景下,普通勞動者的典型。他們以劫後餘生的喜悅憧憬未來,擁有最平凡、最普通的夢想。路遙用細膩的筆觸,刻畫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形象。

孫少平,一個比其他農民多讀了幾本書的普通人。他的理想,也不過是靠著踏踏實實的勞動過活,並跳出農村,尋找更好的生活。也許這些理想在現在算不了什麼,但在那個年代,他的執著讓人敬佩。他對勞動的理解、對苦難的毫不畏懼、為人的真誠善良是可貴的。在他看來,勞動最光榮。在尋找理想的路上,他不斷成長著。從教師到小工,從小工到礦工,工作變了,他勞動的勁頭沒變,對工作的責任心沒變。這種責任感和上進心激勵著我,

教會我對每件事情都要認真到底。他的生命中,有一個重要的女人,引導著他遨遊於書中的世界,增長了見識,對現實和生活有了更加深層的理解,—她就是田曉霞。

田曉霞彷彿是一縷陽光,照亮了孫少平,也照亮了我。她思想先進,篤實好學,給每個人都帶去了溫暖。無論生活多麼艱苦,只要有了樂觀向上的她,孫少平的生活就是幸福的。不幸的是她為了救一個洪水中的小女孩犧牲了,孫少平生活裡的陽光暗淡了。生活並不十全十美,真正可貴的是,最終孫少平走出了心中的陰霾,又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與渴望。

孫少安,少平的哥哥,一個也曾懷有許多夢想的人。現實的殘酷、家庭的責任使他放棄了潤葉,選擇了一個平凡的能與他攜手過農村苦日子的普通婦女。他從此紮根土地,踏踏實實地幹起了磚廠,擁有了一筆財富。正當他得意的時候,因為一次失誤,大火燒燬了所有,他還欠下了債務。彷彿是一場夢,把他從幸福的雲端拉到生活的低谷。這對他的打擊無疑是巨大的,我以為他會被失敗打倒在地,可是沒過多久,他就重新站了起來,再次開工,賺來了更多的財富。伴隨著社會的發展,他憑著那份執著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雖然,書中所展現的社會背景我沒有經歷過,但書中人物身上展現的對生活的熱愛、為實現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都深深感染著我。還有人物間的親情、友情和愛情是那樣的真誠和純潔,書中的好多情節,我是流著眼淚讀完的。

平凡的世界,普通的人物,卻擁有愛、執著、真誠這些人類最美好的品德。《平凡的世界》讓我敬佩!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9

讀後感 ,5967字

【篇一:平凡的世界,誰來傾聽—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我不知道在尋著什麼樣的開始,就這樣走進那片燈火闌珊;我不知道懷著什麼樣的感傷,就這樣憐惜命運的摧殘;我不知道為什麼而哭泣,就這樣傾聽他們的平凡。

或許我應該知道,在遠處鋪滿黃土的高原,有一群人的命運被世事無情的蹂躪,他們踏過那段風霜,他們飽經滄桑。有人說歲月是容易被抹去的,可臉上縱橫交錯的印記是否也能抹去?心裡那道疤痕是否也能抹去?時間的產物烙印在身體上更烙印在心裡,這樣的結局是不是有些傷感?

曾經一度的迷茫,究竟是屬於大山還是城市,屬於自己還是命運,也許留戀於故鄉的群山和破爛的土窯,他說那裡平凡而無牽無掛;也許流連於喧囂的都市和繁華的世界,他說那裡輝煌而紅燈酒綠。兩個不同的選擇成就兩個不同的人生,在命運的分岔路口,無論沿途是鮮花還是荊棘,無論前方是光明亦或是黑暗,只選擇那顆無悔的心和不變的恬澹。

時光飛逝,留不住青春的年少;冬去春來,抓不住歲月的裙袂。誰也曾年輕過,誰也曾倔強過,總以為年輕可以被一次次的原諒,總以為那顆心可以永遠的存在,總以為自己不屬於那些形形色色的人群,可總歸走不過歲月的流逝,總歸逃不出時間的改變。人生之路快要走到盡頭時,回頭眺望走過的路,才會發現自己和當初大相徑庭,是早已忘記了當初的諾言還是極力掩蓋那顆不和時宜的心,我終究沒有找到答案。魯迅說過:“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人又何嘗不是,每個人都本空白,都本純真,社會的踩踏,人性的奔跑,那可沒有滿足貪婪的心,讓我們的心向不應有的方向開了一條路,漸漸走向深淵。

折盡柳枝,終挽不回離人的腳步,採盡紅豆,終止不住相思的哀愁。不知是該嘆惋還是該謾罵,世事的無常毀掉一對對相愛的人,那“願同塵與灰”的海誓山盟,轉而化為泡影;那顆堅毅的心,守護不住最簡單的幸福。人們常說“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可真的是這樣嗎?他們的宿命,終也不會讀懂。顧城在《遠和近》這首詩中寫道:“你/一會兒看我/一會兒看雲/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你看雲時很近。”也許兩個人的距離只在咫尺之間,但兩顆心的距離卻比天地還遙遠。

生和死之間有一段路程,這個路程叫做人生。人生真的是很長又很短,有人說人生是一朵花開的時間,從泥土中誕生亦從泥土中消失;有人說人生是一日太陽的升降,從黯淡到熾熱再從熾熱到黯淡;有人說人生是廣袤地球上的一點,從西向東旋轉,但總能回到起點。而我認為人生是一片海的長度,每一次彷彿要接近彼岸,每一次卻要從頭再來,沒有完美的落幕,只是不知疲倦的唱著那支歌,不會樂闕,也不會暫停,總有人會厭煩,早早的離去,也總會有那麼一個人會陪你唱完人生這支歌。山盟海誓永遠比不上在身後的默默守候,只要說聲累了,有一個地方會永遠為你端上暖暖的飯。

煙花易冷,紅顏易老。雨果說春天是一年的青春,青春是生命的春天。這樣一個共同的詞語,所有人寫出了不同的句子,人們都渴望這個美好的字眼可以永不泯滅,但有一個詞語更為美好,那就是“家”。有人說婚姻的開始是青春的終結,確實如此,因為有了一個牽掛,這份牽掛,把不安分的心勞勞鎖住,這一份牽掛,讓自己有了一種必須肩負的責任。但不要讓這份牽掛,獨守冷清的閨房,不要讓這份牽掛,獨自登上那荒涼的望夫臺,不要讓那份牽掛,“紅顏未老恩先斷”。

人生太過於簡陋,有些承受不住滂沱的大雨;身軀太過於稚嫩,有些挑擔不起家庭的重任。生活可以是雨後的彩虹,也可以是夢魘重重,一歲一枯榮,帶來的是傷痛,亦可以是蔥蘢。世界就是如此平凡的迴圈,它追尋太陽的軌跡,走過之後,留下的是黑暗,也可以是明亮的藍天。

我總是想忘卻這個平凡的故事,卻總是在眼前一遍遍的浮現,那一個個傴僂的背影,那一張張黝黑的臉,那麼脆弱而又堅強的心,近視了我一次次的眼眶,總以為時間不可以停留,可手指在發黃的紙張上穿梭,像在時間的長河裡溯游而上,是這段故事把時光停留,還是時光貯藏了這段故事,我卻終究無言。

陶潛說,平凡便是他筆下的源林,沒有戰亂,落英繽紛的桃花點綴著幸福的伊始;水中的那尾魚說,平凡是沒有牽掛,清澈的河水流淌過無憂的四季;李白說,平凡是飲一壺酒,逍遙的漂泊於江湖。而路遙用平凡卻又雋永的文字,向我們無聲的闡述著平凡的真諦……也許,生命本應平凡吧!

【篇二:巧匠—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在我剛拿到一中的錄取通知書時,曾經為自己將來的學習和生活做了一次自由的暢想,比如三年後要考什麼樣的大學,夢想有一天能夠考進世界一流的學府,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當然我也為此做出了許多努力,雖然有時候顯得那麼一點點無疾而終,也有發奮地拿著單詞書不停地背,在食堂排隊時,在回宿舍未打鈴前,都狀似刻苦努力一般。然而事實究竟如何,只有我自己和結果知道。我本以為會一直這樣下去,自己給自己一種我很努力的感覺。

但是在青少年時期,尤其是剛剛步入高中,處在將熟未熟的朦朧狀態的這一段時期,我們所做的決定和想法,都是十分容易改變的,而改變我那青澀幼稚的心態,使其由細嫩的芽根發展為愈發緊實沉默的根系的,是路遙筆下,那個《平凡的世界》。

初讀文章,沒有華麗的詞藻堆砌,平淡而樸實的文風並沒有給我留下多麼深刻的印象—那個年代離我們太遙遠,不親自經歷,很多事情都無法真切的理解。然而,隨著故事的發展,那種因時代造成的距離感逐漸被淡化,我確確實實被路遙吸入了那個世界,感受不同繽繁的另一個世界。

最吸引我的人物是孫少平。我總覺得在他身上,除了有堅韌不拔、吃苦耐勞等優秀品質,還有一種近乎崇高的浪漫,他把生活當做藝術,並且用心的去用自己的雙手雕琢它。雕琢生活的工匠無疑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藝術家!“少平甚至對苦難有一種驕傲感—只有更深邃地理解生活的人才會在精神上如此強大”。若是有人能因苦難而自豪,我想,從前的我會覺得這人一定腦子有病,而現在看看這與‘我’是多麼的相似呀!是在食堂排隊時背單詞的我,回宿舍路上接著路燈背課文的我,騎車穿過大半個臨沂市區完成社會實踐的我……即使疲憊也要做出一副“我在辛苦的完成作業”的模樣,為的不就是那份不知所謂的雲裡霧裡的驕傲感嗎?

意識到這一點,幾乎算的上是嚴厲的自我剖析了。因為,我更樂意承認那是因為我治學嚴謹的態度,而不是為了一份優越感。畢竟作為一個學生,這無疑是最值得驕傲的資本。人生就是不停地在奮鬥,可我必須確定好奮鬥目標,有時結果一樣,其本質確是千差萬別。我希望自己能夠選擇一種平凡安逸的生活,儘管為了這種生活我仍需奮鬥,卻不是為了什麼“優越感”。吃好喝好穿好睡好,這就是足夠愜意的生活。然而在吃穿用度上體現出來生活的“藝術性”也並非件易事,我也期待能夠像心靈手巧的匠人一樣,用心將自己的生活雕琢成一件美妙的藝術品,當然,這與平凡並不衝突。

【篇三:一直平凡的人生—《平凡的世界》讀後感作文】

《平凡的世界》是我在寒假裡讀完的。我原本以為那個高原上只有令人絕望的黃土,卻沒想到會有一個渺小的雙水村屹立其上。

整篇故事以主角孫少平的出場展開。作者通過他的成長,逐漸向我們展示了這個恢巨集的世界。

主角孫少平的確是平凡的,他們一家與眾多生活在黃土高原上的人們一樣,不斷地與飢餓和貧窮作鬥爭,只為了生存下去,這是我們生活在城市裡的現代人所無法想象的,也是無法理解的,他們把生的希望放在那塊田地上,但這件事情卻還要天來決定。收成的好與不好只能聽天由命,他們早已習慣了上天的無情,而不是像我們一樣,看到可憐的收成後。就大哭一場,然後自暴自棄。這些生活在黃土高原上的平凡人,只希望通過自己的雙手讓自己的家庭生活的好一點,離貧窮遠一點。

這平凡的一家人,雖不富裕,但卻幸福,他們每個人的形象都讓人銘記。少平對命運的不折不撓,少安為了家庭的不懈努力,玉厚老人為了家人和睦相處的堅持……這些人都是平常樸實的農民,他們都有著自己的理想,也許這些理想並不遠大,但正因如此,他們才構成了這黃土高原上的平凡。

孫少平在故事中從自卑變成了自信,從消極轉變為積極,他能不斷地追求精神上的突破,是值得肯定的。他在困境之中能戰勝自我,並且重塑自我,永遠不向命運低頭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有時,我們在遇到困難險阻時,缺少的就是這樣一種自我的肯定,才能衝破自我的桎梏,然後,給自我以重塑。人在貧窮之中,會被消磨掉恆心與毅力,會變得自卑和懦弱,只有不斷的去拼搏,不斷地與命運鬥爭,才不會因此沉淪下去,從而不斷的提升自我。孫少平就是這樣一個人,他不僅正視了平凡,而且也選擇了平凡。

文章名為《平凡的世界》,“平凡”這個定義也許是最讓人捉摸不清的。與清晨為伴,以朝露為友的農民,可以說是其中的一部分。他們是這令人絕望的黃土地上最質樸的存在,他們每天早出晚歸,為了生活,日復一日的重複著,也許這就是一種平凡。但更有可能的是這只是一種磨難與艱辛,是一種命運的磨礪,只有仔細品味,才能領略。也正是這樣平凡的一生造就了孫少平不斷追求自我突破的精神,也造就了孫少平這樣一個平凡的人。

現在很多人都在追求挑戰和刺激,只求過得不平凡,活的更精彩。但是,在這個平淡的世界裡,平凡人的一生,又怎麼不可能遇到更多的磨難與艱辛,從而不斷的與命運抗爭呢?

【篇四:平凡中的不凡—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每個人的生活同樣也是一個世界。即使是最平凡的人,也要為他那個世界的存在而戰鬥。從這個意義來說,在這些平凡的世界裡,也沒有一天是平靜的。”

《平凡的世界》這本書的名字,有一種洗盡鉛華,塵埃落盡的感覺,不花哨,不浮誇,是一個有著豐富經歷的人,在經受了各種苦難的折磨後,回望來時的路,所表現出來的一種寬容。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才是生活。舞臺上的情節是濃縮的,天上一天,地上一年,所以才有那麼緊湊的悲歡離合,跌宕起伏。瑣碎的生活糾葛,互相牽絆,剪不斷,理還亂,這才是生活。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固然存在,但普通人遇到的機率又有多大呢?最終所有的一切,生活真諦的濃縮,不過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平凡。

從孫少平到孫少安,以及田曉霞、田潤葉……還有那個山村裡面所有人的人際關係,世故也淳樸的農村特有的風情和地域色彩。書裡包含了路遙太多的心血,他對農村的熱愛,對傳統美德的讚揚,都在書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他歌頌我們的祖輩普通中國農民那份質樸、敢於拼搏、敢於吃苦的精神。

書中沒有激烈的矛盾衝突,只是一個平凡人的奮鬥歷程,一個平凡家庭的奮鬥歷程。沒有太過華麗的辭藻,也沒有戲劇化的情節,更沒有傳奇性的故事,讓人初讀覺得平淡無奇卻也真實,隨著故事的深入展開才會得到激勵和震撼,直至人的靈魂深處。生活本就是無數庸常瑣事堆砌而成。所以,世界本就是平凡的世界。平凡沒有什麼不好,不接受平凡一味逃避才不好。路遙就是用這樣的生活平凡,教會了我們許多的不平凡。

路遙教會我們要有獨立的人格。儘管你可能遭遇孤獨,但孤獨是人生自我證明的必經之路。只要你認定自己的理想,坦然面對孤獨。那麼勝固欣然,敗也從容。

路遙教會我們不必用盡生命做一個完美的人,但應用盡生命去做一件讓你覺得值得的事。前者只是說明你做事圓滑,後者卻能見證你精彩的一生。所以不必遺憾,若是美好,叫做精彩;若是糟糕,叫做經歷。

路遙教會我們無私,生命只是一條單程路,永遠無法回頭。與其糾結於無法改變的過去,不如去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人生容不得太多的自私,自私最終只會毀了自己。一生總要為別人做些事,否則終究只是無謂的變為一?g黃土。

我想每個人讀完都會有屬於自己的感觸,或輕或重。去傾聽那些久遠的聲音,去感受生命的平凡與不凡,找到自己前進的方向,做那個成長路上最好的自己吧!

【篇五:感悟平凡—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文集中分量最重一部長篇小說。這部小說全景式的描寫了中國現代城鄉生活,以孫少平等人為代表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信和自強人生的奮鬥與拼搏、挫折與迫求、痛苦與歡樂繁紛的交織,讀來令人蕩氣迴腸。

我很喜歡路遙對於這部小說的出發點--“平凡”二字。她的世界是平凡的,這只是黃土高原上成千上萬座村落的一座,但路遙卻在平凡中看到了主人公的不平凡。在他的世界裡,人最大的優點就是認識到自己是平凡的。路遙為我們講述的不只是那個久遠的時代,更是一種應有的信仰和追求。

從這些平凡人的故事中,作者給我們引發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我們怎麼去生活和我們對生活的態度和思考,書中多次提到對人生的贛合,這可能是這本書的深邃所在,也是這本書的精華。

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難,苦難就會給人帶來崇高感。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就一定要咬緊牙關堅持下去。痛苦難道是會白受的嗎?它應該使我們偉大!什麼是平凡?那種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於平庸,生活上安於現狀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

這是一個喧囂浮躁、道德危機的時代。每一個還擁有夢想並在追夢的人們都該再重溫《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儘管命運是那樣的不公,儘管社會有那麼多不公,可只要你能夠不屈不撓,艱苦奮鬥,勇往直前終能獲得最後的成功。每一個擁有生命的人們都該讀《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珍惜。

本書記錄了一段歷史,記錄了一段社會,記錄了一個時代,也記錄了一段成長的歷程。人,無論在什麼位置,無論多麼貧寒多麼卑微,只要一顆火熱虔誠的心在,只要熱愛生活,那麼上帝對它就是平等的。看著裡面人物的命運,我不禁又一次想起現在的境況,想著以後將要面對的生活。只有我們做一名勞動者,不是把不幸當作負擔,而是當作鋪路石,才能做生活的主人,用自己真誠的心去體驗生活,用自己的努力去改變生活。畢竟生命對於我們只有一次。這本書的現實意義還在於對中國現狀的深刻揭示;在於對幾千年的農業文明的描述;在於深刻地表現了歷史的延續;在於對未來的展望和鼓勵我們年輕人自身的提高,對中國的理解,對中國大地上生活在那一片陸地的人們的理解。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這個平凡的世界裡。現今的社會充滿誘惑,我們每個人也都懷揣著夢想追求著自己的快樂生活,而快樂與否,往往在於自己的一念之間。就算在自己的世界裡也要用更廣闊的眼界去審視周圍的世界,這樣才不至於將自己囚禁在一個狹小的範圍裡,人生才是更加充實的。如此一來對人生才能有更獨特的理解,也才能突顯出自己的個性。也許我們在平凡的工作中會遇到許多瑣碎的事和不公平的事。可是隻要我們學會適應、學會改變、學會選擇與放棄、學會善待自己,那麼我們就會從中體會到快樂。

人的一生就像一本書,不在於結局如何,而在於過程是否精彩。人生就該像孫少平那樣對待生活從不低頭,不斷地探索和追求,在命運道路上走出一條讓所有人都為之嘆服的平凡之路。

為你,千千萬萬遍——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10

讀後感 ,730字

在一個盛夏的閱讀季節裡,我選擇了這本書《平凡的世界》。裡面的內容震撼人心,使人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中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生活。

就像本所說的內容一樣,人物也很平凡,可是,平凡的人物卻有不平凡的故事。

孫少平初時到縣城高中就讀,家裡窮困潦倒,他在學校連一分丙菜都吃不起,丙菜僅僅只是清水煮蘿蔔,可那時的農民兒女們也吃不了啊,孫少平帶著自卑的情緒等同學們拿走飯菜後才偷偷地拿幾個黑色饃饃。這就是高中生活的他,但是,隨著日月的流逝,時光已經讓孫少平和金波、田潤生他們融在了一起,而且孫少平在班級扮演的角色和他的辦事能力也讓班裡的同學刮目相看。

隨著年齡的增長,孫少平已經慢慢成長為一位大人了。他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主見,他獨身一人到黃原城打工,做一個攬工漢,那怕再辛苦,他也是靠自己的勞動一分一分掙錢回來的。他更用自己的生命去大牙灣煤礦打工。

寫到這裡,曾經有那麼一句話,是孫少平和田曉霞的思想:在一個人的思想還沒有強大到自己能完全把握自己的時候,就需要在精神上依託另一個人比自己更強的人。

好了,孫少平就是一個有著自己個性的人。還有他們一家人溫馨的情感。在蘭香上學時,少平就會每月寄十元過去;每逢回雙水村時,也會買東西給自己的祖母,父母。當孫少安的燒磚場搞砸了以後,他(孫少安)揹負了許多無法償還的債務。但是玉厚老漢的一千塊錢卻給了孫少安解決眼前的事。

有困難時,一家人共同幫助,共同度過這困苦的歲月;當家境好轉時,一家人共同分享。這,就是生活。這,就是平凡的世界。

當生活給我們磨難的時候,我們用孫少平、孫少安不屈服、不放棄、堅持不懈的精神去迎接。因為,當太陽落下的時候,黑夜即將來臨,但總有滿天星辰在夜幕中閃閃發光。而明天,是一個美麗的一天,一個平凡的一天。

奇妙生命不平凡——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11

讀後感 ,946字

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在於,人類具有高等的智慧,對於生命,尤為奇特,讀完此書之後,又多了一些理解。

書中有幾部分讓我印象深刻。

在當時的年代裡,能夠去縣城讀書,應是一件極為榮耀的事,尤其是被貧窮壓得抬不起頭的人,臉上似乎一瞬間增添了光彩,如從夕陽下走出的老者,臉龐似乎還泛著幾絲紅暈。然而,又是貧窮壓倒了這一切……

即將畢業的郝紅梅,不得不因畢業禮品而煩惱。雖然這錢數目並非龐大,可家人已供她上學,她又有何臉面去向一個貧窮的家庭索要這毫無實際意義的荒唐費用呢?然而,對一個女孩來說,這筆錢實在是難以啟齒。貪念在一瞬間燃燒,名聲也在一瞬間泯滅。偷盜不成,反而染得一身汙名。也許,對一名少女來說,這很不公平。別人似乎揮金如土,朱門酒肉臭,她卻因身無分文而吃高粱膜,偷手帕。然而,命運就是這樣,彷彿量身定做。意念是一個很奇妙的東西,眨眼間,將一個人的命運徹底改變,也導致了她最終的落沒。

然而善良的迸發,也只在那一剎那。但,不是所有的善良都會有好的結果—

孫少平在外挖煤時認識的王師傅,為了救安鎖子,自己被鋼樑戳穿。開始,我始終替王世才感到不值。一位如此善良熱心的開朗大叔,怎能為一個不知好歹耍無賴的傢伙而犧牲他的生命?他原有一個完整的家庭。可當他扳過鋼樑的那時起,這個完整的家庭便失去了中心,支離破碎。可安鎖子之後的表現似乎使人還得到了一絲安慰,又聯想到了人性問題。

關於人性,人性本善與人性本惡的說法一直爭論不休。那麼安鎖子的粗野蠻橫的改變,是他本性的暴露,還是王世才死後生命的懺悔?這應該是人類之所以進化的原因之一吧?人類可塑性太強,甚至強大到了一種不可想象的地步。並非爾虞我詐,而是弱肉強食,卻又有一點狐假虎威的成份含在其中。安鎖子也許只是被少平折服了罷,便順從了些。對於這些疑問,我們只能揣有一種猜測。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生命是如此奇特,它蘊含著無限的神祕,好像無底洞一般令人琢磨不透。

孫少安工廠的興旺發達與衰亡凋落,再到烈火重燒,一下把人心照得透亮。當磚廠興旺時,人們敬佩,誇讚;即將倒閉時,卻又指責,辱罵。這又是人心的善變麼?也許吧。但我必須承認,生命,太複雜,太奇異,太獨特。

在平凡的肉體軀殼裡,也許有著更為奇特的存在,像人們所說的那樣—生命。

生命,本不凡。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12

讀後感 ,778字

剛聽到這個書名的時候,你會想象到什麼呢?是不是會想到北京?那就是河源的獨特風景或者是以前舊社會的民族民貿呢?但是這都是不對的,批判世界並不是這樣的一本書,他在冥冥之中向人們展露的一個精神,以及內心充盈的男孩的世界,以及他獨特的成長史。

書的封面也非常的有創意,是孫少平叼著煙在那裡默默的抽著,這給人帶來了一個非常深刻的啟迪,面對社會的壓力以及魄力,我們不能屈服,而要勇敢的拿起武器,拿起自己的知識武裝了頭腦,所以,在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我們也絕不放棄,使自己的人生價值得到了社會上最光彩的發揮!

書中所描寫那段窮苦的日子也讓人記憶猶新。文中描寫道,那時候人們連飯都吃不飽,連學都上不起,更別提有什麼別堵車的娛樂活動以及各種各樣的讀書會了。那時候的人們思想簡單而又單純,對於愛情他們執著,他們忠貞不屈,他們對於學習也非常的熱愛,也知道學習的來之不易,更知道父母掙錢不易,而相比我們現在的生活雖然有了很大的改觀,但是卻有些時候都不珍惜學習的機會了,那些人每天不好好學習,整天玩著一個手機,真是不知羞恥啊。想想書中描寫的情景真是讓人汗顏!

書中描寫愛情也是用盡了心思,沒有描寫那直白的愛情,而是用一個眼神,一個心思,一點小思想,就從側面透露出了主人公內心的活動,宛如管中窺豹,宛如一顆星星,照亮整個夜空的美!

文中雖然沒有過多的筆墨描寫孫少平這個人,但是卻從許多的側面許多的事例中,感受到她那對生活的熱愛,感受到她那一顆執著的心,感受到她對愛情生活美好的嚮往。他在學生時代就非常懂得為人處事,結交良師益友,對自己的學習也絲毫不放鬆,最終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而她也非常懂得感恩,有一顆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感恩師長,感恩社會的機遇,所以這種人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平凡的世界》真是一本好書!去閱讀吧,閱讀它,你不僅能提升自己的價值,更能感受到世界和生活的美好所在。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13

讀後感 ,976字

人生處處是平凡,平凡的物,平凡的事,平凡的人。但在平凡中卻有著深深的感動,感動於人們創造的生活真諦。這是我讀路遙的長篇鉅著《平凡的世界》的感想,這部書雖然都是通俗易懂的文字,但你只要開啟它,處處引人入勝的情節,讓你再也放不下。

記得在文章的開端,就有一個場景,讓我久久不能忘懷,那是一個下雨天,孫少平撲踏撲踏踩著泥水向食堂走來,因為他那小小的自尊心和自卑感,他與另外一個與他家境相當的郝紅梅幾乎達成了一個約定,那最後盆裡剩的黑麵饃是他們一人兩個。白、黃、黑三種饃,被同學們戲稱為歐、亞、非三種等級。孫少平拿起他的黑饃,將丙菜的剩湯混合著雨水的“菜”往碗裡舀,又打了一碗開水,把黑麵饃掰碎泡進去,就蹲在房門口狼吞虎嚥地吃起來。

現在,這種情況在同學之間是罕見的,在食堂吃飯,有許多同學看著飯菜挑剔說不好吃,還剩飯浪費。如果我們真的回到了那時,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時代,相信我們對糧食會有一個質的改變。看見了孫少平,就知道了他家的現狀---窮苦。這樣的飯孫少平也經常吃不飽,但懂事的他從不向家裡伸手要錢,他知道,父親和哥哥能供他上高中已經十分不易,在這裡我看到了一個成熟質樸的少年。

孫家並沒有一直這樣落魄下去,在哥哥孫少安的努力下,讓家境有了轉機,可是生活呀總是這樣坎坷,好景不長,因為孫少安請的一位燒窯工人的粗心大意,整個燒窯場燃起了大火,這使孫少安不僅沒錢付工人工資,還欠了一萬元的機器貸款,可是苦難並沒有讓孫少安心灰意冷,而是讓他更加的堅強,更加讓他堅定了創業的道路,他要讓孫家抬起頭來做人,最終他也做到了讓孫家揚眉吐氣!

但是生活有許許多多的不盡人意,少安媳婦秀蓮因為為他日夜操勞燒窯場,累得咳血;田潤葉因為自己家庭的關係和自己不喜歡的李向前結婚,但李向前對田潤葉一往情深,當她意識到李向前對她的愛時,他確為她醉酒出車禍,並雙腿截肢;孫少平和田曉霞終於走在了一起,但因為在發洪水時田曉霞為救一個孩子,自己卻被洪水沖走,最後也未能完成與孫少平的“一年之約”;田潤生拋棄父母來找郝紅梅,但郝紅梅畢竟帶著一個孩子;金波也在日思夜想那僅見過幾面的遙遠的藏族姑娘……無數個不盡人意的結局,構築成了這部鴻篇鉅著---《平凡的世界》。

這部書讓我瞭解了勞動者的命運---有不幸、悲慘,但又有著幸福,有著希望,有著光明的未來!這是一部奇書,讓我知道平凡的世界不平凡!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14

讀後感 ,1053字

雖然還沒有讀完《平凡的世界》,但它已經帶給我不少的感觸。

故事的開始就是在一個普通的雙頭村,人們在這裡過著很平凡的生活。孫少平就是這裡的一員。孫家是一個十分窮苦的家庭,在整個家中,就只有哥哥孫少安能幹點農活來支撐他們家庭。這樣的家真是生活不易呀。

孫少平就是孫少安的弟弟,還在讀書上學的時候。弟弟在學校的日子也沒好過。在學校,他連最差的飯菜都買不起,每天只能啃兩個最沒營養的黑麵饃。每天,他只能在其他人都領完飯後,他才能去饃筐裡拿兩個黑麵饃。孫少平能一直堅持下來也是不易的。孫少平可真是個敢於奮鬥,不怕艱苦的人

孫少平雖然沒有物質上的滿足,但是我們可以發現他一直想辦法然自己獲得更多精神上的滿足。他沉迷於閱讀小說,他也經常會向他的朋友借書看。有時,他甚至會因為看書而廢寢忘食。在後面,他得到與田曉霞要一起去表演的通知時,決定在沉重的生活壓力下也要展現出自己的價值所在。孫少平更是表現出了自己的自強不息。

孫少安可真謂是孫家的頂樑柱。6歲時,他就開始和父親幹起農活。後來因為生活壓力之下被迫輟學來撐起孫家。在多年的勞累以及極差的物質條件下,孫少安沒有什麼怨言。在分粥的時候,他也總想著把稠的部分給老人和年輕人喝。他始終沒有倒下,可能是因為他一直有著樂觀向上的心態以及不怕辛苦的精神。

孫少安小時候一直和田潤葉的關係十分好,甚至想成家。但他心裡十分清楚,田家是村裡的有錢大戶,田潤葉的爸爸是也雙水村的書記。反觀自己,孫家在村裡是窮的出了名的人家,自己怎麼可能可以和田潤葉成家?孫少安是已經清楚了,為了徹底打消田潤葉的念頭,孫少安便與賀秀蓮結婚。難道孫少安真的不想和田潤葉結婚?其實他內心一定是想的。但是如果和田潤葉結婚,就一定會拖她的後腿,田潤葉也有可能和他們家發生矛盾。所以,孫少安的選擇也是頗為明智的。可以看出他也更是情願做一個踏踏實實的人,通過自己的努力一點一點地邁向成功。

孫少平和孫少安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也不怕困難地一步一步前進。再看看為我們現在的生活,每一餐都能吃上肉;不用在烈日炎炎下在農地裡幹活;能隨心所欲地看到自己喜歡的書,與他們比起來我們顯然是幸福的。這的確是時代因素所是造成的。但是精神是不會隨時代而改變的。他們那些樂觀向上,不怕辛苦的精神,難道對於我們來說就應該自暴自棄,遇難則退嗎?不,不是的。孫少安孫少平兩兄弟的優良品質是永遠都值得我們學習的。他們做得到,難道我們就做不到了嗎?

《平凡的世界》是一本激勵人心的書,它給我們展現的是最貧窮的人是如何一步一步憑藉著自己的毅力走向成功的。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15

讀後感 ,817字

再一次翻動那泛黃的紙張,平凡,這個詞語又跳躍在眼前,多麼樸素的字眼,被路遙先生用來定義一個苦命的年代。我不禁沉思,在他生命的尾聲為我們送上《平凡的世界》這本書,必是有他的深意的:一個平凡的人,也會有不平凡的人生。在這個寒假,我懷著難以抑制的激動心情,再次沉浸在平凡人的奮鬥歲月中……

“就在這時候,在空曠的院壩北頭,走過來一個瘦高的青年人。他胳膊窩裡夾著一隻碗,縮著脖子在泥地裡蹣跚而行……”孫少平,那個躲在角落裡獨自啃著焦黑的高粱面饃的高中生,極度自尊和貧困使他敏感而又小心翼翼,雖然食不果腹,衣難遮體,但仍不甘心平庸。摯友田曉霞啟發他:“你不平凡,你是一個有另外世界的人。”他深刻的理解了:一個人,只有永不遏制的奮鬥,才能使青春之花,即便是凋謝,也是壯麗的凋謝。

因此,在哥哥少安開辦磚廠使家裡的光景好轉後,少平毅然決然的離開了家鄉,因為他在少年時代看多了家人的疾病,貧苦,眼淚,嘆息和無助。他放棄了當小隊會計多拿工分的機會,發誓要改變像父輩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他渴望擁有不一樣的人生。一個偶然的機會,少平當了煤礦工人,這工作雖然艱苦,但少平慶幸終於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他也實現了自己的理想—考上煤炭技術學校。

是的,窮,並不可怕,窮,並不代表不富有。雖然少平窮,他也因此自卑,因此哭泣,但他最終也因此強大。他的不甘心,不僅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更給了自己人生一個滿意的答覆,不讓生命抱有遺憾。

路遙先生曾說過,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鬥;而不論其結果是喜是悲,它也會給人自身注入一種強大的力量。一個平凡的人,只要心中有目標,並敢於去為之奮鬥努力,不但會享受到溫暖的太陽,溫柔的風,也會有理想的生活,奮鬥的喜悅!

“曉霞,我應該是那個坐在火車上的人”“我遲早要搭上火車,去遠方的世界看看。”我耳邊又迴盪起孫少平那充滿激情的話語。是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這就是一個平凡者奮鬥的宣言!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16

讀後感 ,629字

這個暑假,我有幸閱讀了《平凡的世界》一書。路遙先生向我們講述了平凡人的奮鬥歷程。整本書,我認為可以用四個詞來概括:苦難與奮鬥,平凡與希望。書的字裡行間充滿了濃濃的愛意:親情,友情,愛情。所以,平凡世界中的人,哪怕生活是苦難的,也會因為情感的滋潤,滿懷希望,不懈奮鬥。

在一個個性格鮮明的角色中,孫少平是我最喜歡的,也是最佩服的角色。他是一個出身卑微,家境惡劣的農村少年,他因自卑而上進,以上進求尊嚴。他平凡的一生,分佈在農村田地、城市工地,還有煤煙四起的地下坑道里。我佩服他的地方是,即使他這樣貧窮卑微,生活中充斥無數煩惱,但他的心中,總有希望。

我認為,孫少平之所以心存希望,少不了一個人的幫助,她就是—田曉霞。她的出現,給少平的生活增添了更豐富的內容。關於她的章節,我總會多讀幾遍,因為她出現的時候,總會讓人覺得生活充滿了陽光。有了她,少平就算生活再苦,也還是幸福的。但這樣一個可以給人帶來希望和陽光的人,卻突然犧牲了。現實總是如此殘酷,當你陷入黑暗之時,它讓你看見一絲光明,但很快又會無情地潑滅你心中的火焰。

與田曉霞一樣,潤葉,少平的堂姐,在少平只能悄悄吃黑麵的日子裡,塞給了少平不少糧票,讓他風風光光地吃上了黃面與白麵。還有他的至親和鄉親,都給了少平無限的關愛。即使生活中有著許多不確定性,但是,愛情,友情,再加上一份親情,使少平的生命之樹翠綠、茂盛。

我認為,因為有愛,有溫情,所以平凡的我們能胸懷希望,努力將世界變得更加豐富,美麗。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17

讀後感 ,720字

寒假時,我看完了《平凡的世界》一書,感慨很多。

這本書講的是孫少平、孫少安兩兄弟創業打拼的故事。孫少安比孫少平大兩歲,也曾讀過書,卻因為家境貧困輟學,回到農村幫父母分擔農活。孫少平讀完高中,走進了城市工作。

孫少安經歷了愛情的挫折、事業的困難,卻不改初心,憑著燒磚窯的本事,自強不息,在平凡的世界努力耕耘,成為了村中的“冒尖戶”,在當地,算是一個不平凡的人;而孫少平同樣經歷了愛情的挫折,在城市裡做一些體力活,卻不甘心只為填飽肚子而活著,盡心盡力工作,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工人。

看完這本書,我不禁想起了他們生活的那個年代。那個年代,人們生活不富裕,甚至連飯都吃不上,要成為“冒尖戶”,那該付出多少智慧,多少艱辛,忍受多少磨難啊。

想起孫少安創業路上的種種磨難,我眼淚都快流出來了。心想:他的成功,都是因為他的自強不息,奮鬥不止呀!

孫少安一邊要照顧癱瘓的祖母,父母和妹妹,一邊不甘心被貧困折磨,於是他選擇了辦磚窯。可貸款擴建磚窯時,他失敗了。但他頹廢一段後,重整旗鼓,成為了當地發家致富的領頭人。試想,如果他沒有改變現狀的想法和行動,沒有自強不息的精神,他能成為“冒尖戶”,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領頭人嗎?

答案無疑是否定的。

正是他身上的自強不息堅忍不拔的精神支撐著他,讓他在失敗面前選擇堅持,創造出人生的輝煌。

現代的人們身上,不正是缺少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嗎?

有些人,在國家昌盛的時代,沒有選擇靠自己的努力活出精彩,卻選擇依賴別人的援助天天吃喝玩樂,不去努力勞動,卻等著吃低保。甚至,以吃上了低保為榮。

唉,我不知道這類人看了《平凡的世界》後會有怎樣的感想。我只想說,我們都生活在平凡的世界裡,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不平凡的自己。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18

讀後感 ,856字

這一週我讀完了路遙的著作《平凡的世界》,因為種種原因我是從第二部才開始閱讀的。

剛開始翻閱的時候覺得內容很符合題目,從剛開始焦點就聚到了農村。主人公孫少平、孫少安等等,都是普通的老百姓,生活都十分艱難。也的確是“平凡的世界”,可就從孫少安蓋了磚廠後一切都發生了變化,讓我覺得每一個人都不平凡。孫少安一個農民,卻懂得抓住機遇,蓋了磚廠讓生活逐漸好轉。而且他還讓我看到了大兒子身上的那種擔當、責任感以及他的孝心。雖然選擇紮根農村,可並沒有一事無成,憑著自己的自強不息、堅韌不拔成了“冒尖戶”。孫少平是我最喜歡的人物之一,因為他並不畏懼城市中的苦,即使剛到城市裡連睡的地方都沒有,也不選擇買票回鄉。不斷找地方當苦工,背上的傷一層又一層,即使心在滴血,也不會向命運屈服。雖然物質生活是貧困的,精神上也是孤獨的,但他有強烈的自尊,不會為此低頭。無論何時都不會自甘墮落,就算當苦力也不會讓精神世界麻木,堅持學習讀書,自我激勵。

他們的生活沒有大富大貴,沒有天生的地位,也沒有輝煌的成就。也的確是平凡的,和我們一樣生在農村過著最平凡的生活。可我卻沒有主人公那樣的意志,也因此他們是不凡的。他們選擇勇敢的面對磨難,把磨難當成墊腳石視為前進的動力。他們努力、上進、拼搏、能吃苦、有明確的目標……

而把視線轉到生活中呢?又是截然不同的畫風。知道自己是平凡的人,可卻又不思向前、自甘墮落、沒有目標、毫無生氣、沒有信心、不上進……感覺此類貶義詞都是形容我的。最怕不優秀,還沒有努力。沒有自制力、不自律。與孫少平相比,差的太遠了。現實世界只能比書中世界更殘酷,大道理又何嘗不懂呢?奈何思行不一,又能怪誰呢?這本書從頭翻到尾,莫名有一股鬥志,彷彿有一個人在為我加油打氣。問心有愧,曾經的那個我去哪了呢?想太多又沒有用,放到實際行動中才是真道理,還是要付出實際行動的。《平凡的世界》,讓我懂得了好多好多。正如孫少平所說,勞動會讓人麻木,書籍,會讓你的精神充實。

處於平凡的世界,卻有不凡的意志、追求。即使生如苔,也學牡丹開,這就是平凡的世界。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19

讀後感 ,948字

最近和同事聊天,無意間談到《平凡的世界》這本書,再次燃起我的閱讀興趣。《禮記大學》有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雖然幾年前也囫圇吞棗地看過這部鴻篇鉅製,這次的閱讀依然給我諸多新的啟示,猶如一瓶高濃縮洗潔淨盪滌了我這顆墜入凡塵沾滿汙垢的心。不愧是矛盾文學獎裡最耀眼璀璨的明珠,一部催人奮進的經典鉅著。

書中的那個年代,人們的物質生活極為匱乏,忠厚、老實的貧苦農民孫玉後老漢是黃土高原普通勞動人民的一個縮影。他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無怨無悔的在那塊貧瘠的土地上耕耘。生活的艱辛沒摧垮他,但他卻承受不了好吃懶做的女婿挨批鬥,這事讓他無地自容,羞愧萬分。這個硬漢子能忍受物質的匱乏,卻經不起精神上的折磨,這不就是平凡世界裡勞苦大眾的真實寫照嗎?

本書的主人公孫少平,是在勤儉持家中長大的一位讓人敬佩的有志青年。雖然他的物質生活一貧如洗,卻在縣圖書室找到了精神寄託,迷上了高尚勵志的經典書籍,這些優秀著作伴他走過人生最艱難、最關鍵的幾步,填充了他“飢餓”的身軀,開闊了他的視野,撫慰了那顆受傷的心,找回了他的尊嚴,確立了更高的人生價值觀。是書籍給他注入了無堅不摧的正能量,使他以後面對各種困難打擊都能咬緊牙關,坦然面對;是書籍改變了他的命運,書籍將兩顆聖潔相通的心連在一起,讓他找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另一半。

在村長家,他的脊背被沉重的大石頭磨得皮開肉綻,晚上仍堅持在土窯昏暗的燈光下補充精神食糧,用書籍減緩脊背的灼疼感。在煤窯又黑又臭的狹小洞子裡,乾的活又髒又危險,看到身邊的同事一批批逃走,目睹至親的師傅讓生硬的機器奪走生命,感受著死神每天光顧的陰森恐怖,抱著努力為父母賺錢的堅定信念,他依然毫不退縮的從事著繁重危險的體力勞動,克服常人無法克服的種種困難。他負擔著供妹妹讀書的重擔,實現了讓辛勞一輩子的父母住上整個雙水村最“雄偉”的窯洞裡的夙願。雖說男兒有淚不輕彈,當看到自己摯愛的女友為救被洪水吞噬的兒童犧牲時,這個七尺男兒痛哭流涕,悲痛欲絕。這是平凡人真實情感的流露,哭過後的他並沒有消沉下去,而是化悲痛為力量,繼續全身心投入工作。

孫少平在平凡的世界裡,經歷著不平凡的事,演繹著不平凡的人生。正是這樣的經歷,這樣的人生,激勵著千千萬萬有志青年,在平凡的世界裡努力實現不平凡的夢。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20

讀後感 ,618字

在這個假期中,我有幸讀到了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平凡的世界》。

雖然還未讀完,但那一個個生動鮮活的人物還在腦中久久揮之不去。

從堅強執著的孫少平到名利心重的郝紅梅,從無私奉獻的孫少安到溫柔善良的田潤葉……無論怎樣,他們骨子中的質樸是改變不了的。

我們現在所生活的世界是和以往完全不同的。現在的社會是一個處處勾心鬥角、喧囂浮躁的時代,而此本書是一個貧窮但滿含愛的時代。正是貧窮,才造就了他們質樸善良、堅強執著的品質。

他們的生活環境那樣惡劣,讓幼小的蘭香學會了默默付出,讓年輕的少平學會了像哥哥一樣管理整個家,更讓風華正茂的少安眼中佈滿滄桑。

即使他們貧窮,也在努力尋找快樂,並且那種快樂,是其他人體會不到的。

如果他,孫少平不那麼貧窮,是不是就可以很好的完成重任?可是,他就會失去那些真摯的朋友了吧?但,他起碼可以少手寫其實了啊……

幸好,路遙也說了,沒有如果。

一切都要靠自己,別人眼中的你,不論是好還是壞,終有一天是要改變的。

有時候,我甚至很羨慕孫少安,可以從小就撐起這個家,從小就是整個家的主宰,可是,我又是那麼清楚的知道,他羨慕我這樣的生活。

一切都是未知的,潤葉和少安那麼般配,那麼相愛,還是被殘酷的現實打敗了,這又怎麼能說是少安在愛情面前太軟弱?

誰都會有一生坎坷,也正是當你跨過所有的坎坷之後,就會擁有相應的、生命最高頂峰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