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相關作文20篇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712字

穿過重重疊疊山,走過曲曲環環路,聽過丁丁冬冬泉,看過高高下下樹。

終於到達了我的旅行始發點——九江。你該不會以為我要來的是九江吧!錯錯錯,我要去的是旅遊地非九江,乃是九江市的廬山,廬山這個詞對於見識廣博的你們應是不陌生的吧,你肯定想起了我們李白大詩仙寫的《望廬山瀑布》,好了,其餘無關的閒話不多說,我們一塊兒踏上旅遊之路吧!

所謂上山容易,下山難。對於廬山來說是完全不適的,這上山的坡有400多個彎呢?聽說是當時毛澤東這位響噹噹的偉人上廬山開五次反圍剿大會時,一個坡一個坡走上去的呢!當時的中國那是內憂外患,內有蔣介石窺視毛主席這把寶座,外有小日本鬼子在那兒掃蕩,於是,不得不抽一批軍隊出去全力攻克小日本鬼子,因此就選擇在廬山進行開會首點。

此時此刻的我已是七葷八素了,司機並沒有即刻帶領我們前往廬山鎮的賓館,而是讓我們到了一個可以眺望整個九江的觀景臺,一下車我們就被廬山的天氣深深震撼到了,晚風吹得我們大夥趕緊逃到車裡才有所好轉。此刻我的眼皮越發沉重,雖然天氣那麼寒冷,但我那顆嚮往旅遊的心卻是愈燃愈旺。

等我再次睜開雙眼,已是次日清晨。整裝待發激動地在賓館的地上來回踱步。因為此刻我要去:美廬、五老峰、三疊泉。因為當地有:“不到三疊泉,不算廬山客”之說。所以我就為你們介紹一下三疊的旅遊經歷吧!

我們一直爬到鄰近瀑布,我看到許多遊客都身心疲憊,但每個人的眼中都充滿了炯炯有神,有許多人甚至不惜花重金買了高價轎子也要瞧瞧那三疊泉。

我驚呆了,如此之景。真不愧是:日照香爐生紫煙,搖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人們爬上了如此險峭高山,只為看這千丈銀河呀!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篇2

國小三年級作文 ,487字

今天上學的時候,媽媽在路上對我說了一句話,叫做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她說這句話意思很深,需要我自己慢慢領悟。

我想了一小會兒,便對媽媽說“這意思是不是說,讀萬卷書學到的只是教科書上基本的東西,是做一個人,必須要學會的。而行萬里路可以學到更多的東西,因為很多東西是教科書上沒有的,只有踏遍了天南地北,認識更廣闊,而恰恰在這些現實生活中,又能學到教科書上沒有的,也就是更多的東西對嗎?”

媽媽覺得很奇怪,問我“你不應該覺得這句話是錯誤的嗎?教科書上有很多知識,而大好河山一點兒知識都沒有,你是怎麼學到更多知識的?”我笑著回答道“教科書上的知識是有限的,而我們在生活中的知識是永遠學不完的,比較科書廣闊多了。記得以前有一個醫生說過,病人不可能按教科書生病,而這時就要看看自己累積的經驗,和廣闊的見識了!”

我說了很多,可就算我領悟了這麼多,媽媽還是說我只懂一些皮毛,沒有更深層次的去了解。不過我還是得洋洋的說“那也總比皮毛都不懂要好!”

怎麼樣,你們能在一小會兒內領悟這麼多嗎?

行萬里路不如讀萬卷書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1043字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對博物館有了一種特別的情結。上週末,各大購書網站開學促銷,媽媽就開始為我和妹妹淘寶。在一旁做作業的我,兩眼一斜,忽然幾個字吸引了我的眼球——《博物館裡的中國》,我二話沒說就嚷嚷著讓媽媽買了下來。第二天新書就到了,於是我迫不及待地開始了我的“博物館之旅”。

繼寒假那次南博之旅後,我便深刻地體會到了讀萬卷書相比行萬里路的那份愜意。佔地13萬餘平方米的南博,一院六館,那一天我走得腿都快斷了也只是走馬觀花,粗略地過了一遍館藏寶貝而已。看書雖不能親眼目睹,但卻可以清楚地瞭解文物及其背後的故事。現在,我就給大家講講我這兩天的讀書所獲吧!

我曾先後去過陝西曆史博物館、蘇州博物館和南京博物院,但印象中似乎從未見過虎符,也許是我曾見過但已經淡忘了。虎符,又叫兵符,是中國古代帝王調動軍隊時用的憑證,傳說是《封神榜》中那位大名鼎鼎的姜太公發明的。它最初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到隋唐時期形狀發生了變化,除了虎狀的,還有麒麟、魚、兔子、烏龜等形狀。虎符在古代戰爭中曾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也發生了許多與其相關的故事,最著名的就是信陵君竊符救趙的典故了。這些知識你在博物館裡是看不到的,也很難在導覽器裡聽到。我在書中看到的這件虎符叫陽陵虎符,是秦始皇當年調動軍隊的兵符,它是國家一級文物,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陽陵虎符為銅質,長8。9釐米,高3。4釐米,分為左右兩半,相合之後變成一隻老虎的形狀。小小虎符舉足輕重,真的不得不佩服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

接下來再給大家介紹一件寶貝——舞馬銜杯紋銀壺,它收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我曾與它有過一面之緣,但想不到它還有著一段獨特的身世呢!這件舞馬銜杯紋銀壺描繪了唐代特別的祝壽情景。古代的馬不僅廣泛地用於戰爭、交通、運輸,還大量用於宮廷貴族的娛樂活動當中。而唐玄宗時期的舞馬是最為特別的,當時皇宮裡飼養了好幾百匹舞馬。玄宗生日那天它們便披金戴銀,穿上漂亮的服飾翩翩起舞。高潮時舞馬躍上三層高的板床不停地旋轉,此時領頭的舞馬便會從地上用嘴銜起盛滿酒的酒杯到皇帝面前祝壽,多有趣啊!除此我還從書裡瞭解到,銀壺兩側的舞馬形象其實是做好了再焊接上去的,但在器物上卻完全看不出來,可見古人的手藝是多麼精湛啊!

博物館珍藏著文明的精髓,每一道紋飾都是一次文明的觸碰,每一件藏品都是一段歷史的記憶。爸爸說暑假計劃一次北京故宮博物館之旅,那我就好好做足功課吧!讀好萬卷書,就能更好地行萬里路。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篇4

國二作文 ,858字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意思是說,我們不僅要多讀書,還要走出去多增長見識,把書本學習與實踐相結合。

我從小到大讀了很多書,但書中的許多知識,往往只能憑想像去理解,沒有親身的體驗。比如,最近我讀了一本《體驗沙漠》的書,讀完後,我想像沙漠是比沙灘大無數倍的一大片沙地,上面長著仙人掌、仙人球等植物,還生活著蠍子、駱駝等動物,讓我心馳神往,真想去體驗一下。

無巧不成書,機會來了,暑假,爸爸媽媽帶我去了寧夏的騰格裡沙漠,我發現真實的沙漠和想像中的大不一樣。

騰格裡沙漠一望無垠,全是金燦燦的沙子,沙粒像細鹽一樣。大風颳來時,沙漠上颳起一道道波浪似的風紋,好看極了。而當你在沙漠上奔跑時,就會揚起漫天飛沙,簡直讓人睜不開眼睛。

此前,我從書上了解到,沙漠共有四種,有礫質沙漠、石質沙漠、鹽鹼沙漠和沙質沙漠。騰格裡沙漠屬於沙質沙漠,沙質沙漠是怎樣的,這次我終於有了感性認識,回想起原來的主觀臆斷,不禁有些好笑,真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啊!

通過這次旅行,讓我明白了不僅要多看書,還要不“宅”在家裡,要邁開雙腳,積極認知世界,把書中的精彩世界和現實世界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得到更大的收穫。

點評: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文章主體段落均以“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開頭,構成形式上的並列關係,實際上又呈現由挑選適合自己的到堅持適合自己的到提高挑選的眼力的遞進關係,論證十分嚴謹,論述充分。《種下一粒種子》文章通過爸爸和“我”對春夏秋冬四季景物的對話體現爸爸對我的關於生命的教育,四季對應生命的四種意義,藉助具體的景物描寫和生動的對話表達,語言流暢,內容飽滿。對於一名初中生來說,能有這樣的構思和語言已很不錯。《什麼最重要》是一個老題材,但小作者寫出了新意。文章語言生動風趣,描寫細膩,形象刻畫了不同文具形象和功能。疑問式題目,既清新不俗,又吸引讀者。最後中心提煉到位富有哲理,發人深思。《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把讀書和自己的現實生活相聯絡,切身體會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意義,思路清晰,結構完整。但在文字能力上還要加強。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篇5

國三作文 ,829字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開卷有益,走路亦有益。讀書如同走路。有平坦的地方,有坎坷的地方,也有那可以使人禁不住叫痛的荊棘……

2015年4月11日—個特殊的日子,一個充滿著意義及啟示的符號的日子,這天,學校組織了初中各年級遠行,路程二十華里左右,參與之後,我的感受頗深,“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是耳熟能詳的話語,可我又有誰能真正理解其含義呢?通過這次遠行,我明白了,路途之遙遠,讓我心生畏懼,可又想著:若不前行,何時才能到達自己那心靈深處的桃花源呢?若不堅持,如何才能讓自己給中考添一份動力呢?行走途中,也擁有可人的美景。微風輕拂,片片花瓣隨風起,撒下陣陣上天的恩賜,努力拼搏的路上的美景應該也如此吧。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這次遠足行動,讓我感受到了從沒有感受到過的勞累,我想:如果每天堅持走這麼一段路,應該就不會這麼勞累了吧。學習亦是如此,如果能在平常的學習生活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習慣成自然,那麼在遇到大型考試時,是不是就可以做到臨危不懼,超長髮揮呢?在學習中,要態度嚴謹,認真對待每一道題,寫好每一個字,讓其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那在兩個月後的中考考場裡,我相信,自己一定會如那脫了厚重的殼的夏蟬一般,身輕如燕,輕鬆應對考試,做到事半功倍。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如今的我們,如那溫室裡的花朵,看不見外面複雜的世界,總是在否定自己。這天我終於可以百分之百自信地對自己說:“是的,我行我一定行”,像那暴風雨中的歪脖棗樹,像那冬日裡,凌寒獨立的紅梅,像那山崖邊,挺拔直立的青松,只要有堅定的信念,成功也許就像那雨後的春筍,定會拔地而起。在學習中遇到難題,毫不退縮,勇敢地去面對,去思考。總會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時刻。

讓我們停止張望面前的事物,遠方的美景,抬起腳遠行,讓那萬卷書,萬里路,充滿價值,充滿意義,讓兩個月後的中考,展現出我們最輝煌的戰果,讓堅持永遠刻在我們自己記憶最深刻的地方!拼搏!奮鬥!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篇6

國小三年級作文 ,639字

以前,做老師的媽媽告訴我,書本里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祕密,有很多我們不清楚的知識,我半信半疑。

一天,媽媽帶我去圖書館看書,我隨手拿了一本《幼兒知識大全》,上面寫道:水是自然界最熟悉、最常見的自然物。水有時流動,有時結成堅硬的冰,當溫度變成零度時,水會變成冰,當溫度慢慢升高時,冰就會融化成水。看到這段話,我想:每天都在用的、喝的水真的這麼神奇嗎?我真想親眼看看。

轉眼間,寒假來了。媽媽帶我去住在內蒙古的姥姥家,那裡真的很冷,凜冽的寒風呼呼的吹來,凍得我直打哆嗦,姥姥說地裡都結冰了。我想我終於能親眼見到冰了。

傍晚,我們走在去冰灘的路上,遠遠望去,整塊冰地在太陽的照射下像一面大鏡子。走近了一看,好厚的冰呀!我瞪大眼睛,張大嘴巴,激動的都說不出話來了。我找到一塊薄點的冰,一下子就用力地跳了上去。“咔”的一聲,冰塊就碎了,仔細看,這些碎片就像鑽石一樣,晶瑩剔透,閃閃發光,好看極了!我想帶一個“鑽石”回去給姥姥看,誰知捧在手心裡的“鑽石”,不到1分鐘就化成水了。爸爸說“我們的體溫在36度左右,所以這一小塊冰就會融化成水。”這時我的手是冰冷的,但心裡是暖暖的,快樂的。

後來,我又把姥姥家的果汁倒在一個杯子裡,放在氣溫在零下17度的外面,第二天一早跑去一看,都結成冰了,這就是我的自制冰激凌!後來拿到家裡過了一段時間,“冰激凌”又慢慢的化開來了……

有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啊,讀了很多書,再去真實的體驗一下,這樣我們會覺得更加有趣和神奇,我們也會有更多的發現和收穫哦!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905字

一味的悶在學校裡學習,是一種枯燥無味的事。為了豐富我們的體驗,拓展我們的視野,近日學校裡組織去“研學旅遊”,對於從未參加過這種活動的我們,真是翹首以待。

經過“漫長”等待,研學遊的日子可算到來了。同學們鬥志昂揚的模樣,很是興奮。隊伍出發了,同學們在路上嘰嘰喳喳的討論著五花八門的問題,心裡早就迫不及待了。

我們首先來到了生態潛流溼地,這裡主要是廢水處理,十分環保。排出來的汙水又經過加工,變成了像河水一樣的水,無汙染。這些水有很多用處,可以用來養魚、養花之類的。看到了一個個奇形怪狀的物體,我十分疑惑,它們是用來做什麼的?後來從講解員老師的話語中得知,原來它們是工廠裡叔叔阿姨們工作的機器。做到環保無害,這是工人們的堅定信念。

接下來我們又去了生態園。這些可愛的蔬菜們,可都是種植者的心血,它們是用汗水灌溉成長的,有著非凡的意義;植物園裡有著各種各樣的樹,這些樹是我們平時見不到的。一般槐花是白色的,可我卻見到了粉紅色的。書本上的植物儘管也算漂亮,但親眼所見後,才真切的感受到了生命的魅力與神奇。一些事物不能只是看書,也要親身體驗。黃金榆、黃金槐等新鮮的植物,可真是飽了我的眼福。

生態環境參觀完了,我們應該去觀賞教育機構了。

中心幼兒園的外觀真是美輪美奐。小孩子們親手播種的植物,可愛有趣的小動物,多姿多彩的操場,都是一幅幅美麗的畫卷。在寬闊的操場上,有著許多的玩具。這些新奇的玩具,讓我看的眼花繚亂。忍不住去玩了玩,一個小巧玲瓏的木馬,吸引住了我的目光。我坐在上面搖晃著,覺得自己彷彿自己就是三歲小孩,再次感受到了童年的歡樂。老師們都十分的和藹可親,祖國的花朵需要由辛勤的園丁來悉心呵護,才會茁壯成長。寅寺鎮中學自然也是不遜色,外形十分壯觀。在紅色基地裡,我領略了許多歷史人物的風采,有開創新中國的偉大領袖毛澤東爺爺,歷史上最偉大的改革家鄧小平爺爺,以及現任國家主席,有著英雄情懷的習近平主席。歷史人物的偉大事蹟,讓我們折服,十分敬佩。

這次難忘的研學旅行讓我感到了快樂,真是受益匪淺。書本上可以讓你瞭解一些事物,但親身經歷又會有不同的感受,真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世界在進步,科學在進步,我們更要進步!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篇8

高一作文 ,1096字

“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是時候體驗大自然的美妙了!我對於這次的集體旅行充滿期待……

大巴車上,同學們歡聲笑語,和導遊哥哥互動做遊戲。導遊哥哥也很親切,給大家普及當地文化風俗,分享快樂。瞧!路邊的花兒開了,一團團,一簇簇,整齊地排列,有趣極了!草兒用它那柔軟的頭顱叩開泥土的門,煥發出生機。不一會兒天空烏雲密佈竟下起了小雨。不知怎的,這雨並沒有給我帶來沉悶壓抑的感受,而是讓心平靜了許多……

我們第一站來到浙江紹興,眾所周知,紹興是魯迅的故鄉,擁有2500年深厚的歷史。剛到此地,濃濃的書卷氣向我襲來。我們先前往沈園。關於沈園有一個愛情故事,陸游與表妹唐婉是一對恩愛的夫妻,卻被陸母無情拆散,最後被迫休離。時隔數年後,二人各自成家,陸游在一個春日與唐婉邂逅。陸游憶起昔日的歡樂情景,不禁感慨萬分,在圓壁上題下《釵頭鳳》一詞,而唐婉無意發現後含淚和詞一首。“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真是一段悽慘的愛情啊!沈園是南宋時一位姓沈的富翁的私家園林,這裡保留了江南風光,綠樹成蔭,池水碧綠,樓臺亭閣精緻古典,春鳥鳴鳴,宛如一片仙境!

走出沈園,過一條馬路便來到魯迅故居。它生動地再現魯迅當年生活情境。我們參觀了魯迅家的客廳、書房、臥室以及廚房。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魯迅筆下的百草園,那是魯迅幼年玩耍的地方。雖然現在的百草園雜草叢生,少了魯迅筆下的何首烏、蟬蟲、鳥雀、覆盆子,盡顯一片荒蕪,但是卻帶給人豐富的想象,“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穿梭在古色古香的街巷中,感覺自己也成為了畫中人!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我們第二站便來到杭州,杭州河網密佈,地勢低平,物產豐富,具有“魚米之鄉”和“人間天堂”之稱。我們首先參觀浙江大學。浙江大學是我心中夢想的學府。它擁有許多分校區,而我們前去的是最大分校區—紫金港校區,佔地3000餘畝,極具現代化和生態園林化特點。浙大植被繁多,具有一些構思巧妙的藝術建築。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月牙樓,它的外形並不像月牙,倒像是海綿寶寶裡的蟹老闆,哈哈真是有點滑稽!

最後一個景點是西湖。西湖是江南三大名湖之一,景色秀麗優美,一見果真名不虛傳。“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西湖一眼望去無邊無際,雲霧繚繞,湖的中心有座湖心亭,亭子的南面有“三潭映月”,每當月夜,月光灑向湖面,可見三處月影倒映在潭中。而湖邊的雷峰山上有座雷峰塔,卻於1924年倒塌,現在所見的雷峰塔是重建的,也別具特色。

通過這次研學遊活動,我不僅欣賞了秀美的景色,還收穫了文化知識,更感受到同學們的濃濃溫情!這是一次放鬆身心和充實內在的完美旅行,有驚喜也有困難,但是我很滿足。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篇9

高一作文 ,776字

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平日裡,當我們埋頭於書本苦讀時眼光也僅僅限於書本之中,孰不知,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在學習之餘,我們也需多出去走走,多看看外邊的錦繡山河,多接觸外邊的人文事物。在自然風物中,在跋山涉水中體會別樣的人生。

當我們踏進沈園,撲面而來的是滿樹林的陣陣清香,映入眼簾的是青蔥、綠意,園內亭臺樓閣,小橋流水,綠樹成蔭,濃濃的江南韻味。在那裡我們領略了陸游與唐琬悽美的愛情,一首《釵頭鳳》更是令我們唏噓不已。接著我們走進了魯迅筆下的三味書屋,百草園,在那裡我們彷彿能看見勤勞樸實的阿長,與教書敬業的壽鏡吾老先生……我們走在這江南風情的歷史街區,看著兩旁各色的房舍,彷彿走進了畫中。走進浙江,自然少不了那“濃妝淡抹總相宜”的西湖,那裡春來“花滿蘇堤柳滿煙”,夏有“紅衣綠水喚清波”,秋是“一色湖光萬傾秋”,冬則“百堤一痕清華墨”美景如畫,使人流連忘返。最後,我們走進了浙江大學,感受到那裡濃濃的書香氣息,作為中國著名的頂級學府之一,它更是創下了許多不朽的成就。

研學遊使我們走出了校園,在大自然中學習和獲取知識,我們與自然親密接觸,感受歷史的魅力與文化的傳承。我們平日裡讀萬卷書,但也當輔以行萬里路,倘若我們只侷限於讀萬卷書,那麼我們的眼界和思想都會僅僅侷限於書本,我們無法知道書本之外的世界,在書本中我們與文字進行著枯燥無味的交流,在書本背後,我們則與自然進行繪聲繪色的暢談。

當然,書本與自然結合,文字與生活結合,讓學習更加多彩更加豐富,也使我們得以在學習之餘,瞭解到更多的文化,懂得更多的知識,豐富我們的眼界,所以,在讀萬卷書時也行萬里路,讓思維騰飛,讓眼界開闊。

使讀書和行走相結合,讓學習在玩耍中進行,在快樂中開展,又何嘗不是一件妙事?在學習中玩耍,在娛樂中學習不正是我們一直追求的最高理想?最後,請牢記:“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490字

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有刻苦學習,勤學苦讀,再加上漂泊遊學,學識才能夠更淵博。

然而“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兩者缺一不可,漫遊漂泊會讓人見到平生從未見到過的事物,讓人生半徑像水一樣漫延地更寬更遠。

我認為人生只有行萬里路才是完美的,我的小姨家裡十分富有,她不過二十歲就在國外遊學,我也十分羨慕她。我也向往她這樣的人生,因為漂泊遠航才能讓知識淵博。即使是讀破萬卷書,那也是有不足之處的。

司馬遷,為了完成父親的遺願,從小就勤學苦讀,年紀輕輕,就離開家鄉,在外遊學。後來完成了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學著作—《史記》;李白、杜甫等一個個偉大的詩人,也是到處遊學,所以年輕時,應該去遠方。

現在中國的父母都是不肯讓自己的孩子到處漂泊,理由五花八門:怕孩子有危險,怕孩子思念家鄉……可是漂泊才能讓事業更寬闊,不當溫室裡的花朵。“鳥籠裡飛不出雄鷹,花盆裡長不出蒼松”。只有漂泊,才能讓人的知識淵博,還能磨練心智,成就夢想。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向往漂泊的生活,擺脫束縛,漂泊一次,豐富人生,成就夢想。

大膽地漂泊一次吧!讀萬卷書,行萬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