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弟子規心得體會相關作文20篇

做人要言而有信——讀《弟子規》心得體會 篇1

讀弟子規心得體會60 ,677字

《弟子規》是依據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生活規範。在我看來,《信》可稱得上是本書的精華所在了。

何為信?顧名思義,誠信,即誠實守信。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古人云:“人無信則不立。”這讓我想起了家長從小就教育我們的故事—《狼來了》。故事中的小孩,因愛撒謊,喜歡玩弄大家。農民們在前兩次受騙之後,便不再相信那位小孩。以至第三次狼真的來了,羊慘遭被狼吞食的厄運。如此看來,不講誠信,是不可取的。

那麼,要如何才能做到擁有誠信呢?我想,這不外乎就是要堅實諾言。范仲淹在其老師陳先生病逝之際受到妥託,讓他把祖傳的冶金方法交給他的兒子。范仲淹堅守諾言,路上有人冒認而被范仲淹識破。三年之後,他反冶金方法親手交給了陳先生的兒子。

古人云:“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莎士比亞曾經說過:“老老實實最能打動人心。”我們要相信,商鞅之所以能變法成功,是因為他取信於民。古代君王之所以能受到人民的愛戴,是因為他們遵守誠信。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義薄雲天的古人竟如此注重誠信,一諾千金不正是他們的寫照嗎?所以我們更要發揚誠實守信的美德。在自然和宿命面前,人是強大的,更是渺小的。我想說,人的強大與渺小,取決於信。一個人縱使再怎麼微不足道,但就遵守誠言這一方面而言,他的人格也是高尚的。反之,一個人縱使再怎麼有權威,但他不守誠信,他也終究會喪失這種權威,因而說到底,他也是渺小的。

誠信所彰顯出來的美德,不是光從外在就能看出來的,它是不留痕跡的,但它能在人的心裡留下一道深深的印記。正如一句話所言:“天空沒有翅膀的痕跡,但我已經飛過。”

讀弟子規心得體會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688字

第一次讀《弟子規》時,覺得它很偉大,很深奧。慢慢地,隨著時間推移,我又感悟出一些道理。今天,我又翻開了那本鋪滿灰塵的《弟子規》,細細品讀,慢慢回味。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句話是古人告誡我們,不論平時什麼情況,父母呼喊我們,得馬上回應,不得拖沓。父母有事情讓我們做,應馬上去做,不能偷懶或推辭。

看完這句話,我立刻想到另外一句俗語:百善孝為先。是呀,我們孝盡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何況只是一件簡單的小事呢?所以,我們應該把孝時刻記牢,做到。

“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這句話是古人教育我們,不管是用餐,還是就座、行走時,先讓長輩走在前面享用,再輪到晚輩來享用。

讀過這句話,我想,我們現在美好的生活是由長輩創造的,長輩是過了千辛萬苦才讓我們有這麼好的生活,難道,我們連座位都不給那些給我們美好世界的長輩們坐嗎?

“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這句古人告訴我們,在飲食方面,不要挑三揀四,能吃飽就行。而且不能吃得太多,要適量。

唸了這句話,我的腦中立刻浮現出爸爸跟我說他小時候的食物:玉米稀、白麵饅頭……爸爸小時候吃了一次玉米稀都算“山珍海味”,肉更不用說,一年難得吃一次。而現在,人們的伙食要求高了,忘記了原來的艱苦,大吃大喝,暴飲暴食,真該改改!

終於,我把《弟子規》讀完了。輕輕合上書本,仰望著窗外的點點繁星,在心裡默默立志:“我要把《弟子規》中的每一點都做好!讓《弟子規》伴我健康成長!”

弟子規心得體會 篇3

國小三年級作文 ,744字

這學期,我們學校掀起了讀、背《弟子規》的熱潮,我也不例外,也認真讀起了《弟子規》。讀了《弟子規》這本書,它讓我感受很深。

“入則孝”講的是為人子女的本分就是一個“孝”字。古人說:“百善孝為先”,當一個人知道在家孝敬父母后,在外面才會尊敬老師、長輩及其他人。只有在家把孝道行好了,在社會上才會做好人做好事。父母教導我們為人處世的道理,要用心去聽,那都是為了我們好。有時父母說錯了,也不要和他們去頂嘴,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出則弟”是說我們隊長輩要有恭順的態度和行為,還要尊敬他人,在外面以禮待人。一個有禮貌的人,他無論走到哪裡都能贏得眾人的喜歡和稱讚。

“謹”就是我們做人要謹慎小心,這樣才不至於犯錯誤。我們還要養成忍讓、克己、吃苦耐勞和善解人意的品質,培養堅強的意志力。孔老夫子說:“人無信不立”。所以答應別人的事一定要遵守承諾,沒有能力做到的事情不能答應。誠信之人可以在社會上立於不敗之地。

“泛愛眾”教給我們用愛心對待大眾和社會,要為中華的和平、人類的共處做出偉大的貢獻,還要養成大公無私的品質。“親仁”是親近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它告誡我們:人的內在一定要有道德作為基礎,我們不可一日遠離良師益友,不可一日不讀聖賢書。“餘力學文”讓我知道了要努力學文化知識,將來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學習了《弟子規》之後,在學校裡我要尊敬師長,友愛同學,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在日常生活中孝敬父母,關心家人,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言行上小心謹慎,使自己成為一個言而有信、正直善良的人。

學習弟子規心得體會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859字

中國文化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期間有《詩經》、《唐詩三百首》、《孫子兵法》以及《三國演義》等,而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的是《弟子規》。

裡面有讓我印象最深的有“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意思是:稱呼長輩時,不要叫名字,對長輩,要有禮貌。“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醜。”意思是:年紀小不要貪杯喝酒,如果喝醉之後必會醜態百出。“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是:父母叫你的時候要及時答應,不要拖拖拉拉的拖延時間,藉此不做。“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已即到。”意思是:父母叫你的時候,要及時迴應,並來到他們身邊,然後到相應的地方,如果沒有看見人,也要在那等。“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至汙穢。”意思是:自己的衣服要有一定位置擺放,而不要隨意亂扔,以至於衣服沾滿灰塵,變得又髒又亂。“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意思是:凡是說出的話,要以誠信為先,隨意的說話,又不講信用,那就不必信這種人的說的話了。“過能改,歸於正;尚掩飾,增一章。”有錯能改,就歸於正,而不及時改正,還去掩飾,便是錯上加錯了。……

《弟子規》讓我體會到和古人相比,我們的品行已經落後的太多太多,今天能接受傳統文化的教育感到非常幸運,很感謝這本書。要報恩,唯有認真學習《弟子規》並學以致用,用《弟子規》來規範言行,指導生活和學習,培養自己孝親尊師,溫和謙遜的品德,以恭敬的心,謙卑態度,彬彬有禮的行為來對待一切人,事,物,不斷提升自己的品行修養,“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以眾生之苦為自己苦,幫助更多的人。

學習《弟子規》我想不僅是一個人的提升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思想昇華的過程。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是十分必要的。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會變成和諧社會,世界才會變成和諧的世界。

學習《弟子規》心得體會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646字

弟子規是聖人的教導,這本書教育我們要尊敬長輩,團結同學,認真學習等等。

學習《弟子規》之前,我還是個不懂事的小孩,但學習《弟子規》之後,我認真反省了自己。

在各方面我都存在缺點,例如“孝”“餘力學文”“出則弟”等我都有很深的感觸。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是說父母叫你時,應快速回答,父母交代的事情也不要偷懶。一讀到這兒,我就深感愧疚,平日裡,父母喊我,我也要拖個老半天。父母交代我做事,有時也會偷點小懶,甚至不做,讀弟子規後,我一定尊敬長輩,認真完成長輩交代的事情。

“團結就是力量”既然我們有緣分分到同一個班,就更應該團結一心。《弟子規》中有一句是這樣說的,“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要和同學團結,把同學當作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樣對待,可是我們有誰做到了這一點呢?我想很少吧!不過現在改正並不遲,如果我們想在一個優秀,團結的班集體中,就請你做到了這樣一點吧!

時間流逝飛快,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很容易從年輕到老了,珍惜此時吧,“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啊!也許你覺得時間過得並不快,但他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從你手中溜走了,讓我們一起珍惜時間,用寶貴的時間來學習知識。

《弟子規》值得我們學習的還有許許多多,其中的人生道理更值得我們去領悟,去學習,感悟它所蘊含的深刻哲理。

學習《弟子規》心得體會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475字

今天在班會課我們學習了弟子規的知識,領悟了弟子規的含義,書寫了弟子規的精髓。有些同學對這些知識受益匪淺,但有些同學還對這些知識領悟的不太深。對於我來說,這些知識是寶貴的,是我現在做不到的,是我現在缺少的。

在飲食方面,學校中餐有三種菜,可我很少三種菜都吃,昨天不要這個,今天不要那個,這就是我挑食的壞習慣。在這個方面我就沒有做好。

在孝順方面,我做的也不是很好,我只不過是偶爾做做家務,有時不做,有時甚至為了一點小事和媽媽吵起來。現在回想起來,心裡有著一種愧疚感,媽媽生了我,養了我,對我有著群山般,海洋般的恩,我們卻沒有一點報答,我們不報答,難道還有理由和媽媽吵架嗎?

在珍惜時間方面,我更沒有做到位。每節課下課,有時間不去做做題目,而是去和同學們嘻嘻哈哈;每天放學回來,有時間可以看會兒書,可我不能浪費一點看電視的時間;每個週末,做完作業可以預習或複習,可我卻是在看電視。這些不都是在浪費美好時光嗎?小學六年時間已如流水般逝去,我們不能再浪費初中三年的時間了。

這些都是我做不到位的,需要改正的。從《弟子規》中就可以反映出這些問題,從而改正。

《弟子規》心得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666字

《弟子規》是我們中華民族弘揚的傳統美德。它也是我國文化思想的一部著作。它記載著中華民族做人的道理以及文明禮儀方面的相關事項。

《弟子規》中有很多方面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例如,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裡主要講的是做子女的應該孝敬父母,尊敬父母。若不能對自己有養育之恩的父母做到“孝”,那就是忘本,所以,孝敬父母是我們首先要做好的。

有人說:“誠信是道德之本。”對於我們中學生來說,“信”則是人生的信條。人如果失去了信任,那麼他活在世間也就沒什麼意義了。正如《弟子規》中所說到:“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所以,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要想得到別人的尊重,首先就要自己先做好誠信。

在《弟子規》中,有一句讓我感觸很深,那就是,“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說,家裡的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要和睦相處。這樣就能讓父母少操一份心。而在我兒時不懂事的時候,我經常和我哥哥鬧矛盾。我哥是男孩子,又比我大,我當然鬧不過他。於是,我只好向媽媽告狀,說哥哥怎麼、怎麼欺負我。媽媽見我年小,自然是護著我。現在學習了《弟子規》後,再想想那些事,覺得很不應該,也給家裡增添了不少的麻煩和矛盾。

其實,只要仔細閱讀,就會體會到,《弟子規》確實對我們又很大的幫助,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反思。我們既然作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自然應該將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很好的傳承下去。讓我們用行動來證明自己吧!

弟子規學習體會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650字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常常聽到別人這樣念,平常沒有什麼感覺;今天班會課老師給我們解釋了《弟子規》中一些句子的意思,讓我很受啟發。

以前,我們都不懂得尊敬長輩,而現在卻懂了。

那次媽媽叫我去吃飯,可我當時正在看我最喜歡的電視劇,我心裡百般的不願意,我說,等會兒就來,可媽媽還是繼續地喊,我便說了句“我不想吃啦!”媽媽這才停下來,開始說的那句聲音很小,可後來那句話聲音大得出奇,邊耳朵都快震聾了,我當時也不覺得怎麼樣,但事後我很後悔,為什麼要對媽媽大喊大叫呢?這也許是我們成長過程中都會發生的事情吧。

學習《弟子規》後,我為我以前的行為感到很慚愧。我相信,以後的相處一定會是這樣的:

有一天,我在看著相同的電視劇,媽媽同樣地喊“吃飯啦!”而我的回答會是:“好的,馬上就來。”不僅會這樣,我還會為媽媽夾菜,讓她感受到女兒的體貼。

對於朋友,同學也應當這樣。

朋友問我借東西,我馬上借給他。經常看到童話裡的主人公,幫助別人後,當她遇到困難時,那些曾經被她幫助過的人紛紛來幫助她。所以你幫助他人後,你問他人借東西也就容易多了,對於那種不喜歡幫助他人的人,自然也得不到別人的幫助,這是事實。《弟子規》這樣告訴我的“借人物,及時還;人借物,有勿慳。”

《弟子規》給我帶來很多啟發,帶來更多的歡樂,數不盡的歡歌笑語在耳邊洋溢起來,那是父母、朋友、同學的笑聲。讓我珍惜這歡樂吧!

經典誦讀心得體會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689字

中華文明歷史悠久,中華文明博大精深。由歷史而積澱下來的這些經典文化,不僅是民族智慧的凝結,更是我們的道德規範、價值取向、行為準則的集中體現。

延綿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這不僅僅是民族的驕傲,更是要我們將其傳承下去發揚光大。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對提高全民文化素養、構建和諧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易經、史、子、集諸類傳世典籍為載體,由孔孟、老莊等諸子百家傳承下來,這是華夏兒女成長所必須的營養,也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本。我們唯有閱讀、傳誦經典,才能更好的傳承炎黃子孫的血脈,同時也可以讓我們在喧囂與浮躁的現代社會中堅守住自己心靈的家園。

經典教育無論是對幼兒園的綺夢,還是對小學生以及學生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學生朋友們也會從中得到傳統文化的滋養和薰陶。通過誦讀領悟經典文化能讓我們穿越時空,一自己的獨特生活感受與體驗與神賢進行心靈交流,並在交流中吸取知識、提高能力、昇華精神、形成個性。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對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為中國人的文化性格和行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歷史基礎,而且對人類文明的也產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博大精深、底蘊深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信仰追求、高尚品質、文明準則、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中華民族的脊樑與血脈,是中華民族的靈魂與家園。作為當代青少年,我們要努力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踐行者。

讓我們傳播經典,弘揚傳統文化精神,促使我們通曉事理、明白處世、修身養性、健全人格,以承擔起繼往開來、振興中華的歷史重任。

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567字

書,陶冶了人的情操;書,豐富了人的知識;書,開闊了人的視野,給予我們人生的啟迪。以書相伴,人生就會大有不同。博覽全書的人,往往知識豐富,視野廣闊。因此喜歡讀書的人,往往會使他終身受益。

但是,讀書要讀好書,要把書讀活,要認真讀,魯迅先生就推薦了三個把書讀好的方法:多翻法,可以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啟迪思路。比較法:辨別好書和壞書。聯絡實際法:與實際交談,把書讀活。

雖然我們都知道了要多讀書,讀好書。可仍有一些人沒有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良好的讀書習慣是讀好書的基礎,究其原因,那是因為他們沒對讀書產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讀書不僅可以讓孩子獲取廣泛的知識,陶冶情操,還能使孩子得到放鬆休閒,緩解焦慮、調節情緒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讀書,這樣的話,既留出一些時間與孩子共處,又能要求自己和孩子都能養成讀書的習慣,一舉多得。

經常讀書的,可以把書讀好、讀活的人,知道怎樣才能想出辦法。他們比較聰明,他們做事往往十分有計劃,可以節省時間,他們不會亂說話,而是根據仔細的推導,而不是信口雌黃。

一個人可以貧窮,但他不可以沒有書,高爾基說:“書是人類的進步進梯。”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人們常說:“書是人的精神糧食。”所以人,讓我們一起快快樂樂的讀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