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非洲雌象麥菲》有感相關作文20篇

讀《非洲雌象麥菲》有感 篇1

讀後感 ,792字

假期裡,我讀了動物小說作家沈石溪的作品《非洲雌象麥菲》,可謂受益匪淺。

這本書主要講述:一隻叫麥菲的非洲雌象,被人類給捉住了,結果中途發生了車禍,因此逃進了西雙版納熱帶雨林。麥菲想進入洛亞象群,卻被象酋蒲隆地視為怪胎,因為它長著三尺寶牙。後來象酋被兩頭象篡奪了王位。麥飛救了蒲隆地,還幫他東山再起。結果後來卻因為一些事而發生分歧。還有次,象酋見死不救。讓麥菲被遺棄了,後來麥菲想盡方法上來,氣勢洶洶地與蒲隆地拼命。可最後卻因為肚子裡孩子撞斷了自己的三尺寶牙。

書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麥菲正準備和蒲隆地拼命。然而卻因為肚裡的孩子放棄了這一念頭。最後還因生存壓力不得不撞斷自己的寶牙。而這樣不僅讓我領略了母愛的偉大,還讓我瞭解了大自然的殘酷。

在弱肉強食的社會,有著千千萬萬的人在和你竟爭,如果不想被別人遠遠甩開。就要努力學習。

這本書也令我進入了深深的思考,比如我想不通為什麼人類就不能和動物好好相處呢?為什麼那些利慾薰心、販賣動物的人類只知道向動物無盡地索取再索取,難道他們有吃有穿還不夠嗎?為什麼為了那點利益就去殘害一條鮮活的生命,真的值嗎?

沈石溪先生曾說過,人類和動物是平等的。記得有一次,我在橋頭上看到這樣一幕:好幾名青年正拿著彈弓對樹上的鳥,隨著“嗖”的一聲。一隻鳥就從上面掉了下來,“喳喳”地叫。那聽起來悽慘的叫聲,在那幾名青年耳中仿若未聞。他們將小鳥撿起來,放在一塊石頭上,突然拿起了一把小刀,我突然有了一種不好的預感。他們拿著小刀開始瞭解剖,對,沒錯就是解剖!那是多麼地狠心,我的內心深處有一種無力感油然而生,那些劊子手,就在我眼前,我卻無法阻止。為什麼!小鳥明明沒有招惹他們,他們卻無情地殺害它。

我不禁悲憤,喃喃自語道:這個世界上如果沒有動物,就會死氣沉沉,還會使生態不平衡等等。所以讓我們好好保護動物吧!

讀《紅麥田》有感 篇2

讀後感 ,531字

暑假,我去圖書館借了一本《紅麥田》回家看,這本《紅麥田》一借回家就馬上認真地看,我覺得這本書很有趣。

這本書裡的主角是家庭貧窮、渴望讀書的少年董巨集猷。書中講他因為沒錢買書,偷偷進書店“竊讀”;小時候為了買書,所以到江邊幫大人們拉板車掙錢;當老師時因沒錢買煤油燈只能向其他人接蠟燭頭……這些故事都是作家通過回憶自己的童年往事,寫出自己的成長故事,希望讀這本書的小朋友成為一名敢作敢當的男子漢,擁有男子漢的氣概。

《紅麥田》這本書是著名的作家董巨集猷叔叔的作品中的其中之一。也因為這本書,我認識了董巨集猷叔叔,知道他寫《紅麥田》的原因,是因為有一次,董巨集猷叔叔連夜看書,一天就看完一本書。就這樣,董巨集猷叔叔每天看一本書。直到有一天,董巨集猷叔叔下定決心自己寫一本書。街坊都很支援董巨集猷叔叔。董巨集猷叔叔就寫了《紅麥田》。

知道這個原因,我非常感動。對比自己,我讀書就沒董巨集猷叔叔那有用心,堅持了,看書只看書中的人物的情節,精神的就多看一會兒,其餘的就跳過去不見,所以習作總是沒進步,看完《紅麥田》,瞭解的作者,我決心學習他,做事看書一定有目標,向目標努力,堅持下去。

通過讀董巨集猷叔叔的《紅麥田》,我明白了要成功一定要負出努力,堅持不懈,就一定會成功的。

讀《最大的麥穗》有感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1707字

王鵬飛在六年級下學期,我讀了一篇非常富有哲理性的文章—《最大的麥穗》。大家都一定知道機會第一次失去,就不會有第二次的!那你有沒有想過給夢想一次開花的機會呢?

《最大的麥穗》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古希臘有一位大學者叫蘇格拉底,他交給弟子們一個任務:到麥地裡去尋找一株最大的麥穗。可是弟子們在麥地裡挑挑揀揀,一再錯失良機,最後是兩手空空。蘇格拉底看到這種現象並沒有責怪他們,而是趁勢教導弟子們: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裡,不失去它,才是實實在在的。

讀了這篇文章後,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弟子們從蘇格拉底說的話中悟出的道理:“人的一生彷彿也在麥地中行走,也在尋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見到了顆粒飽滿的“麥穗”就不失時機地摘下它;有的人則東張西望,一再地錯失良機。當然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這句話說的一點也沒錯,人的一生真的就像在麥地裡尋找那最大的一株,而這一株就是自己的夢想。尋找最合適,最稱意自己的工作。有的人因抱著機會很多,完全沒有過早地定奪的心理。其實這個想法是錯誤的,例如你考一所好的初中,很多好中學你都考上了,可是你依然想找一個更好的中學,但是萬一你沒考上怎麼辦呢?應該抓住眼前的機會,去追求。的確,人的追求是最大的,但是你沒有十足的把握,是不是要抓住眼前的機會?否則會一再錯失良機,到頭來兩手空空。就像蘇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圖說的:一個人不論幹什麼事,失掉恰當的時間,有利的時機,就會全功盡棄。所以我們還是抓住眼前的時機,不然你一定會後悔的。

我不禁聯想到我自己。我記得有一次在全國英語“希望之星”的風采大賽上我犯了這個錯誤。那一年,媽媽要讓我參加英語競賽,我同意了。這可是一個喜訊,好不容易才報上名,我很高興。在這之前我準備了很充分的英語演講稿,還有我幾天精心畫的一幅畫。在快比賽的幾個星期前,我就開始準備了,希望自己能夠獲得一個好的名次。比賽將近,我的心越來越緊張了,我常常用“任何人比賽都會緊張”這句名言來鼓勵我自己。可是我想錯了,在比賽那天,我原本可以將自己美美的一面展現出來,告訴大家“我最閃耀”!可是我在比賽那天,我膽小,我懦弱了,我不敢去了,我呆在家裡找了一個角落去偷偷地哭,那時候我真的好害怕,最終沒有去成。但自從那時候,我後悔了,這麼好的機會,我卻將它永遠地失去了,現在不管我怎麼挽回可都挽回不了了。現在想想,我真恨自己:為什麼不去參加比賽?我之前的努力就這樣白白浪費,值得嗎?我真想打自己,比賽的成績並不重要,成長的過程更重要。可是現在我不管怎麼打自己,怎麼罵自己,甚至怎麼恨自己,也無法挽回不了給夢想一次開花的機會了!

我現在的夢想就想給自己一次機會,站在舞臺上完成我未完成的英語演講賽。假如時光能倒流,我願現在立刻就去比賽;假如時間能倒流,我一定勇敢地將我最美的一面展現在觀眾面前。因為現在我相信“我最閃耀”!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會選擇給夢想一次開花的機會。

我覺得現代的社會很多人不懂得珍惜時機。他們總認為時機會有很多,但是時機會毫不留情地溜走。如果你不去把握時機,就永遠得不到機會。沒有真正體會到這種感受的人,將來一定會後悔死的,可是已經遲了。假如再給我們一次選擇的機會,你是否給夢想一次開花的機會呢?你是否付出比平常雙倍的努力呢?記住,時機,機會不是你一個人的,它在勤奮者身上留的時間會多一些,而在懶惰者身上會立馬消失的。那些小升初考試的學生,如果考好一個好學校就上吧!萬一沒有十足的把握,將終生會後悔;那些急於找工作的成人,如果找到一個好的工作,就不要再猶猶豫豫了,因為別的人可能就在你猶豫時會乘虛而入,到時候你只能莫悔不及了;那些參加各種比賽的參賽者,如果你能有幸參加比賽,就更要毫不猶豫,可能就在你報名的時候,名額已被別人搶走。

作為一個現代的小學生,我覺得大家應該抓住自己眼前的機會,不要再猶豫,可能就在你猶豫的片刻,機會已被別人抓走了。記住,機會不只是你一個人的,還有的是大家共同的,就在你的一念之間。現在我終於知道“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這句話的真正意思了。給自己一次機會,也給夢想一次開花的機會吧!

讀《一碗清湯蕎麥麵》有感 篇4

讀後感 ,376字

讀完《一碗清湯蕎麥麵》我感到思緒萬千、心潮起伏。

《一碗清湯蕎麥麵》講述的是:一家人遭到了厄運——父親因交通事故死亡,還欠了8個人的債。母親只好去努力工作,兩個兒子也承擔起了家務活。因為窮困,只有每年過年時,才能到北海亭麵館吃一碗清湯蕎麥麵。而北海亭麵館的老闆和老闆娘心地善良,每次給母子三人做麵食,都會加量。最後,兩個兒子長大了,都有了好工作,他們和母親一起來到當年的北海亭麵館,人民發出了一片片歡呼聲!

讀了這篇文章,我學會了:人在遇到厄運時,堅持一下,總會過去的!母親就是這麼做的,她任勞任怨,不逃避,兒子們看媽媽這麼努力,也自發地承擔起了家務活,和媽媽一起努力換完了債。可是,他們家境還是很窮,把去北海亭麵館吃麵當做一種儀式,家人們相互答謝、相互勉勵!

我覺得文中的母親做法很對,在厄運面前,她選擇了堅強地活了下去!

讀《最大的麥穗》有感 篇5

讀後感 ,749字

《最大的麥穗》一文講了蘇格拉底帶領弟子們去麥地裡摘最大的麥穗,只許進,不許退,可弟子們最終都是兩手空空。這篇文章告訴我們要把握好眼前的機會,不能把希望寄託未來。

弟子們之所以沒有摘到最大的麥穗,是因為他們一再的錯失良機,他們總認為機會還有很多,不必過早的定奪。正是因為他們的猶豫不決,才會有這樣的結果。所以我們把握良機,做一個懂得抓住機會的人。

生活中我就有抓住機會而成功的事例。

去年,學校舉辦了一場漢字聽寫大賽,獲勝者則可代表學校參加縣級漢字聽寫大賽。為了這次比賽,我每天晚上堅持聽寫詞庫中的詞語:利用上下學路上的時間,認識書寫廣告牌、商店名以及酒店名上的漢字:利用課間時間鞏固自己不熟悉、不常見的字詞。學校比賽那天,來到會議室看著同年級一個個強勁的對手,信心不足的我,打起了退堂鼓。可轉念一想:這場比賽,我是代表我們班來參加的,這不只關乎我的榮譽,更關乎我們班的,我怎麼能辜負老師對我的信任與期望呢?我一定不能讓老師失望,一定不能為班級抹黑。就算最終會輸掉比賽,也不能臨陣脫逃,更何況現在還沒開始比賽,又怎會知道結果呢?我這樣想著,並暗暗鼓勵自己,再加上同學們的鼓勵,最終我脫穎而出,與同班兩位同學一起參加了縣級比賽。如果當時自己對自己沒有信心,沒有做充分準備,怎能把握住這次機會,怎會代表我們五小參加縣級比賽,又怎會在比賽中得到鍛鍊與提升呢?我非常慶幸自己抓住了這次難得的機會。

當然我也曾經錯失過良機。年幼的我,在一次運動會中,因為信心不足,猶豫不決,而失去了參加跳繩比賽的機會,當看到同學們賽場上拼搏的身影、揮汗如雨的面頰、颯爽的英姿、捧著獎盃滿臉喜悅的情景時,我滿心失落。

同學們,我們一定要把握住機會,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它不會在原地等你,只有把握住機會,才會取得更精彩的人生。

讀《魯賓遜漂流記》有感 篇6

國三作文 ,637字

文中的主人公魯賓遜不甘於像父輩那樣平庸的過一輩子,一心向往充滿著冒險與挑戰的海外生活。於是毅然捨棄安逸舒適的生活,出海闖天下,他肯於勞動也善於勞動,即使遭遇海難流落到荒島上,也不坐嘆命運不濟,而是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把荒島成欣欣向榮的生命家園。

除了精彩離奇的故事外,小說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魯賓遜的性格。他敢於冒險,即使流落荒島也絕不氣餒,在荒無人煙,缺乏最基本的生活條件的小島上,他孤身一人,克服了許多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以驚人的毅力,頑強的生存了下來。沒有房屋,自己建造房屋;沒有果實,自己尋找果實。在島上生活的第24年,魯賓遜還搭救了一個野人,給他取名為“星期五”在魯賓遜的教育下,“星期五”成為一個忠實的奴僕,為魯賓遜料理生活,成為了一名合格的助手。為了能夠控制自己的絕望心情,魯賓遜把當前的好處和壞處加以比較,並且堅持天天寫日記,使自己能夠知足安命。

人生,並非每一次災患都是禍,早臨的逆境常常是福,逆境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戰勝逆境的毅力和信心。魯賓遜就是在逆境中磨練了他的意志,培養了他堅強的性格,顯示出了他英雄本色。我們每一個人都會面臨種種逆境,但只要我們是人生的強者,就應該把應該把每次逆境當做人生的學校和,磨練的課堂,把我們的潛能挖掘出來,戰勝逆境。

人生之中,我們任何一個人,都可能面臨各種逆境,厄運,磨難……但我們要做一顆頑強不息的種子,做一個人生的強者。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不落在肥田沃土之地,而生長在瓦礫之中,勇敢的與命運抗爭把!

理解多好——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篇7

讀後感 ,598字

“那該多麼好呀,多麼好,能夠得到理解多麼好……”這首《理解多好》唱出了我的心聲,《窗邊的小豆豆》更是寫出了我的心聲。

書中,小豆豆被要求退學了,一個全新的學校“巴學園”接受了她,“巴學園”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地方:兩株矮樹組成的校門、一節節的電車教室、善解人意的小林校長、獨特的教學方式……在這裡,小豆豆與那些和自己一樣在別人眼中特別的孩子們一起玩耍、學習,十分快活。

這是作者黑柳徹子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經歷,看完後卻使我十分羨慕。就像歌中所唱的“……我們都有一些小毛病,你們可別天天氣得鬍子翹……”小豆豆和同學們都各有一些小毛病,但小林先生卻沒有氣得鬍子翹,因為他理解這些孩子,理解他們心中不願被掀開的傷疤。在運動會上,小林先生特地為不能長高的“小孩子”設計了比賽規則,使他拾起了自信;小豆豆剛入學時,小林先生整整聽她講了四個多小時,沒有一次不耐煩的打斷;面對一不小心傷害了孩子自尊心的老師,小林先生第一次開口批評……在這個美好的“巴學園”裡,所有的孩子都得到了應有的尊重,所有的缺點都被忽視,在他們身上的只有優點。

這是一份在大戰中的溫暖。可是在生活中,現在還會遇到像小林先生這樣的人嗎?長得胖了一些,有人說是“肥豬”;戴了一副眼鏡,有人說是“四眼田雞”;做事慢了一些,又有人說是“蝸牛”……其實誰有沒有錯,大家只是缺少了發現美的眼睛和一顆理解的心。

“……理解多好—理解多好……”

成長的步伐不會停止——讀《天堂裡的微笑》有感 篇8

讀後感 ,727字

在這次國慶長假裡,我仔細閱讀了《天堂裡的微笑》這本短篇小說集,它令我受益匪淺。

《天堂裡的微笑》這本書是李學斌叔叔的作品。這本書主要敘述了“我”開始很不懂事,患了癌症的母親身體薄得像一張紙,每天在醫院裡吃飯、睡覺、打針、吃藥、看書、上網,“我”居然覺得這樣的生活很愜意。“我”每天在家嫌奶奶做的飯不好吃,垂涎媽媽的“病號飯”。慢慢地,面對爸爸和奶奶的憂愁嘆息,媽媽軟成一灘泥的身子,“我”開始懂得“心痛”。最後,媽媽去了天國,“我”明白了:媽媽可以在家休養時也住在醫院,是為了讓“我”慢慢適應沒有她的生活;媽媽戴著漂亮的假髮,是為了不讓我發現她因化療掉光了頭髮而傷心。“我”慢慢長大了,努力學習,認真生活,完成媽媽的心願。“我”知道,媽媽會一直看著我,在那向陽山坡的最高處……

仔細想一想,文中的“我”從一個不懂事的孩子慢慢成長起來,我們又何嘗不是呢?我們經常因為一點小事而跟爸爸媽媽吵起來,有時候明知道自己無理,可還要強詞奪理。就是這一次次“碰撞”,讓我們在父母的教誨中發現了自己的可笑,在父母的關愛中明白了是與非、對與錯,在不知不覺中長大,讓我們對自己的父母說一聲“謝謝”。

記得有一次,我坐在書桌旁寫作文,可是怎麼也沒有頭緒,於是便想放棄了。這時,媽媽走了過來,她親切地對我說:“孩子,想想你的夢想。”聽了媽媽的話後,我想:對,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文學家。夢想是靠付出和行動來實現的,我要是現在放棄了,那不就是半途而廢了嗎?說完,我便又拿起了本子寫了起來。同學們,讓我們在成長的路上磕磕絆絆走下去,摔倒了再爬起來,即使是重傷,大不了休息幾天再上路。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只要踏踏實實地走過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會不遠的。讓我們向著自己的夢想前進吧!

讀《中國人的精神》有感 篇9

讀後感 ,1120字

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一個國家何嘗不是如此。而《中國人的精神》講述的就是那民族命運墮落的時代裡中國的傲骨!

我們中國人平常所說的所寫的都是要用到中國的語言的。在說的過程中,我們說話的語氣我們說話的神情說話的動作,都會影響到所說的話要表達的情感。在寫的過程中,我們要學會掌握修辭手法文段格式表現形式,都會影響到所寫的文章要表達的情感。中文是一種心靈的語言,一種詩的語言。中文並不難,與其說它難,那是因為中文最重要的是它的深奧,它不像其他語言一樣簡單,它還要我們賦予給它一種新的活力用來表達我們的深刻感情。中國人可能對自己本國的語言並不太瞭解,他們會說會寫,可是他們可能不會表達。中文是中國的精髓,他可以將深沉的思想和真摯的感情融匯在極其簡單的語言中。我看到書裡有那些將古詩翻譯為英文的例子,我覺得翻譯的很厲害,可是看完翻譯後,我覺得有些東西還是原來好,翻譯完才發現譯文失去了原來語言所蘊含的精華與深奧。一首古詩那麼得令人百思不得其解,這樣的中文可以讓人耐人尋味細心琢磨。可是英文出來了,那麼明白直接,卻與原來的文章衝突了,不是嗎。中國的語言可以表達很多想要的表達,你可以讓它深奧,可以讓它古典,可以讓它高雅,可以讓它清新脫俗……當你學習完中國的語言,你可以凌駕於中文來學會表達。

中國的歷史或許在你的眼裡很恥辱,很愚鈍,但是請你原諒過去,每個人都有最愚笨的時候,更何況是領導者呢,感謝他們在歷史所犯過的錯誤,可以用來警醒我們。歷史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捱打,中國人就此開始拼命地努力。中國人的精神是那些研究過中國的外國學者所不能體會的,他們沒有試過中國那些慘敗的歷史與過去,過去的硝煙,過去的槍炮,過去的灰色,深深地紮根在每一箇中國人的心中。為了拼搏,為了目標,為了自己,好好地活著。中國的歷史中國的恥辱中國的榮耀,都是中國人所能領悟的。就算國外有再多優秀的外國學者,就算是偉大的漢學家,能夠與中國人談論漢語,那也許是一種諷刺。沒有其他國家的人能夠體會那種驚心動魄的場面那種在生命最後時刻的逼迫從不低頭的毅力,中國人是應該為自己是中國人而驕傲。不要總是羨慕別人,別忘了自己的光芒。

作者有段話讓我記憶猶新:“真正的中國人也許粗糙,但粗糙中沒有粗劣。真正的中國人也許醜陋,但醜陋中沒有醜惡。真正的中國人也許粗俗,但粗俗中並無好鬥和囂張。真正的中國人也許狡猾,但狡猾中並無陰險。”就算中國人外貌性格心靈等方面有缺陷,也許你會討厭會嫌棄他們,甚至嘲笑諷刺他們。請你們知道,中國人有一顆比任何國家都要善良都要美好的心靈。中國人的精神是所有的嘲笑所有的厭惡所有的冷漠後涅??重生的,它們帶著它們新的希望,用一種高尚的品質闡述給那些想要了解他們的人聽。

為什麼要學中文——讀《中國人的精神》有感 篇10

讀後感 ,1089字

我們都知道,中文就是漢語與漢字,經歷了3000多年演練變化的語言文化,是全世界唯一的二維文字,可以表音、表意、表形,是現階段人類文明中最穩固也是最先進的語言文字。在《中國人的精神》這本書中,作者辜鴻銘講述了他對中文的一些獨到的認知與理解。

作者認為“漢語史世界上最優秀的語言”“必定戰勝英語”,並從思維速度、發音、構成組義等角度進行了論證,真實誠懇令人折服。但我卻對自己提出了一個疑問,我們到底為什麼要學中文,是因為它是世界上最偉大最優秀的語言,還是因為它是最博大精深、最先進而學習它?對我而言,我的理由有三:

中文,是一箇中國人的象徵。它代表了你的歸屬、你的身份,更像是一個標誌。這不僅是針對個人,而是針對整個民族。中文,是一個民族文化的根,精神的根。舉一個很平常的例子,如果一個孩子從小跟隨父母背井離鄉,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中生活,而他的父母也沒有及時教他關於他的民族文化的東西,如方言、歷史、習俗,段時間來說他還可以說那裡是他的家鄉,是他的歸屬之地,但久而久之,一代代地過去,當他的子子孫孫再回過頭來,除了血脈,他們已經喪失了全部可以標誌他們家鄉身份的東西,或許也可以說他們已經有了一種新的文化,一種新的傳承,新的身份,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已經不再是原來那個地方出來的他們了。這就是原始歸屬的喪失,文化標誌的一種丟失。中文,它並不像護照、身份證等具體的一個物體,證明你的來源地、你的身份,它更像是一種無形的、如中國心一般的精神上的東西,別人或許不知,但只有你自己明白中文在你心中的烙印深淺,只有自己在明白自己的歸屬。我學習中文,因為我仍想做一個名副其實的中國人。

中文,也是中國文化精神的一個具體的表現。它記錄了中國的文字系統,承載著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並且在不斷的發張過程中,留下了大量的詩詞、對聯等文化,還形成了中國獨特的漢字書法藝術。試想如果不學習掌握漢語與漢字,如何能夠真正體會、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可能有的人會提出疑問,連古代的文言文都可以用白話文進行翻譯,中文也可以通過翻譯成其他的語言進行學習交流,理論上是如此,但是真正對比過兩者的同學應該知道,就算你如何精妙的翻譯,與自己用原來的語言明白的文化內容肯定還是有一定差異的。這就像是一個需要驗證的傳承一樣,要想得到其真正的傳承,就必須有一個相對應的鑰匙,才能通過考驗。中國文化也是一樣,你必須學習中文,你才能真正的窺視到它的“博大精深”之處。

這就是看了辜鴻銘這本書的一些對中文的觀點後,對自己所提出來的提問以及解答,或許解答的還不是很充分,很透徹,但無論如何我們都需要給自己一個繼續前進的理由,一個支援下去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