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長歌行》有感相關作文20篇
讀《長歌行》有感 篇1
讀後感 ,775字《長歌行》是一部非常優秀的國漫,它的作者夏達亦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漫畫家。單是從漫畫整體的佈局分鏡來看,用氣勢磅礴毫不為過,整體畫風大氣壯觀,頗有大家風範。
《長歌行》的故事主線是初唐時期玄武門之變,太子李建成被李世民誅殺,其女永寧郡主李長歌為此走上覆仇之路。但整篇故事並非如此簡單,長歌在歷經種種變故之後,包括在流雲觀經靜澹真人關於“道”的指點,漸漸領悟,不再是以仇恨為劍,而是立下“興唐”的壯志,自此,長歌終於明白,她已失家,不願再失國。
自古天下向來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唐朝滅隋,李淵建立李氏大唐,這是一個繁華的都城,是中華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後來李世民於玄武門之變後被立為太子,唐高祖李淵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開創盛唐時期,史稱“貞觀之治”。無所謂對與錯,這就是歷史的正確選擇。
無論是大唐、突厥、回紇還是契丹,都只是歷史長河中的一葉葉扁舟,但它們所留下的故事卻是汗青永記。《長歌行》以永寧郡主之行作為一個朝代的縮影,從家仇國恨到興國安邦,長歌,不過及笄不久的小姑娘,卻心懷天下,女扮男裝,從此舊時簪藏進行囊,從朔州之變深深感受到自身的不由己,太守公孫恆一句“我要守住的不是一座軍事要塞,而是百姓安居樂業生生不息的朔州城”震撼長歌,她開始思考自己的“道”,究竟什麼才是她該去追尋和守護的,本來堅定不移的信念似乎開始動搖。再後來,她成了突厥的軍師,經歷生離死別,瀰瀰古麗的死讓長歌難以釋懷,“你躺在這裡,孑然一身。我留在這世上,煢煢一人。”之後,她輾轉到了流雲觀,從道家的無為到對“道”的領悟,用什麼樣的術到達怎樣的道,心中漸漸明瞭,“我想在有生之年,得見盛世大唐。”
所有“算”都只是“術”,“道”才是“本”。而“道”,則是憑心而行,後果自負而已。正所謂關山萬里路,拔劍起長歌。夢裡的長安,飛花香滿川,千帆過盡依稀有心鄉,不曾遺忘的盛世大唐。
讀《長髮妹》有感 篇2
讀後感 ,564字這一週裡,我讀了一本包含著中國流傳下來的許多民間故事-《中外民間故事》,這本書裡的故事像一顆顆珍珠一樣在歷史的海洋中熠熠生輝。書中有許多人物形象,每個人物都演繹出一個個感人的故事!
其中,在書裡有一個故事對我印象深刻-《長髮妹》。這個故事主要講了很久很久以前,長髮妹住在陡高山下,那很早,人們只能到幾裡外的小河裡去挑水。有一次,長髮妹發現了一股泉水,忽然一陣風把她刮進了一個山洞裡,山妖威脅她,不能把這股泉水的事兒說出來,不然她就會死。她回到家裡,為了不讓村裡的人渴死,她就說出來了。最後在榕樹爺爺的幫助下殺死了山妖,村裡的人都有了水。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要替別人著想,不要自私自利,要學會對事勇敢面對。憂他人之憂,樂他人之樂。
在生活中也有許多例子,其中有一件令我印象深刻。記得在那一次,爸爸讓我去給他買酒,可是我在回來的路上一不小心就把瓶子摔了,於是我就跑回家給爸爸說,爸爸卻說沒事兒,又問我:“你把瓶子的碎片放哪了?”,我感到疑問的說:“在樓梯的走廊裡。”緊接著爸爸又說:“那些東西可不能放那兒,會扎到人的。”說著,爸爸就拿著簸箕和掃把走出去了。此時,我的臉已經紅了!
我們要向長髮??學習那種替別人著想的精神,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寫作不應該是旅行的負擔——讀《偶爾遠行》有感 篇3
讀後感 ,586字寫作和旅行究竟應該是怎樣一種關係?自從合上書,我就反覆地在心中問自己這個問題。
記得小時候有一段時間曾經一直討厭旅行,不為別的,只因為父母總要求每一次旅行後都要寫遊記,所以每一次出門,寫作便成了旅行中的負擔。
在這本書中曾經一度驚訝於它的體裁,有點像日記,大多數並不是圍繞一個主要事件展開敘述或討論,而是記錄一些當天所發生的事情,不時在文段中摻雜著作者對此事的看法或一些場景的描寫。書中還有一小部分是專門寫他在旅途中的一些所思所想,每一個小話題都有一小段文字加以敘述觀點,整個部分看起來就像是把在旅行中腦海中不時冒出的新想法一個個記錄下來。
周國平是懷著一種怎樣的心情去旅行的呢?我想,他必然是在一路上順從自己心意去旅行的,他會每天細緻地觀察,通過把每天的經過用文字記錄下來來鍛鍊自己“內在的眼睛”。同時,他在旅行中一定也不會停止思考,他會因為路上的所見所聞而觸發他的一些感觸和想法,然後他會及時的整理自己的思路,把一個個這樣的思考記錄下來。
這不正是我們所渴求的旅行嗎?同時,這恰恰也是最適合我們的旅行方式。在這樣的旅行中,寫作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記錄生活的一種方式,是在用我們“內在的眼睛”觀察世界,是一個享受的過程;而旅行的過程,也會因為寫作由“負擔”變為“享受”而變得更加美好起來。
原來,寫作從來不是旅行的負擔。原來,在寫作與旅行間,還有一種那麼融洽的相處方式。
傾聽心靈的聲音——讀《十八歲出門遠行》有感 篇4
讀後感 ,1417字在歲月的河流中時間就像看不見的門檻,當你邁過它,一切就成為過去,—晨光變成夜幕和星星,花草轉化為種子和土壤,而你的夢想,也將融化在微風中飛向遠方……
沒有一種青春,叫重來。櫻桃紅了,芭蕉綠了,經歷著山長水遠的流年,悄然間,我們,正步入花季,走向未來。閒暇時光,有幸有了這本書作伴--《十八歲出門遠行》,一篇《哦,香雪》,在我的心上,留下了那不濃不淡卻讓人回味的一筆。
“一輪滿月升起來了,照亮了寂靜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敗草,粗糙的樹木,還有一叢叢荊棘、怪石,還有漫山遍野那樹的隊伍,還有香雪手中那隻閃閃發光的小盒子。”每每讀此,總有一種莫名心動的感覺。在臺兒溝,這個掩藏在大山皺褶裡的小山村,因為有人發明了火車,有人將鐵軌鋪進了深山,世界,才發現了臺兒溝的存在。火車僅停的一分鐘,帶給臺兒溝的姑娘們無窮的歡樂。而香雪,這個唯一考上初中的十七歲少女,為擁有一個自動開關的鉛筆盒,意外登上了遠行的列車,在三十里外的站點下車,在月光盈盈的夜晚獨自踏上回家的路,這一段孤獨的旅程,使香雪完成了只屬於她自己的蛻變與成長。
每個人的生命都有他自己的不朽與傳奇,在生命的過程中,總有那麼一些人,一些事,造就了自己精彩的開始。“大山原來是這樣的!月亮原來是這樣的!桃樹原來是這樣的!香雪走著,就像第一次認出養育她成人的山谷。”那晚的月亮,點亮了香雪的心,哦,香雪!香雪!故事並沒有終止,我相信會有一天,香雪會成為一名新時代的知識分子,重建臺兒溝,讓更多的人關注臺兒溝,瞭解這大山深處的一支奇葩,未來的這裡,充滿美好的憧憬與期翼,相信香雪一定會感謝她自己的這一次勇敢,第一次出門遠行,讓她成長,讓她聆聽自己心靈的聲音,讓她從此開始,擁有精彩,擁有屬於她自己的,不朽與傳奇的生命!
傾聽自己心靈深處,那段最美的聲音,並將它播放。你想要那個隔著車窗的鉛筆盒麼?勇敢地跨籃子雞蛋踏上火車吧;你想要在最近的車站走回家麼?勇敢地理好衣襟衝向夜晚;你想要讓外面的世界認識你的家鄉麼?趕緊下定決心找好努力的方向吧。你自己,你的親人朋友,你的家鄉故土,會因為你循著自己的心願去創造未來而變得流光溢彩,充滿美好與希望。
轉過翩飛的思緒回首自己,傾聽心靈的聲音,並勇敢的按下那個“播放”的按鈕。如果想要起早鍛鍊身體,就不要以各種理由為藉口用懶覺打發一個又一個早晨;如果想要擁有一個精彩的明天,就不要因為各種麻煩用平庸過完一個又一個今天。以前的我,缺少那一份敢於傾聽自己心靈的聲音並馬上付諸實踐的那一份勇氣。我曾害怕長大,想永遠做父母懷中的乖乖女,甚至於已經老大不小還不會騎車,做飯只會泡方便麵。既然過去就是過去,那麼,從現在開始,把握今天,面向未來!
傾聽自己心靈的聲音。逝去的青春只能靠我們自己買單,現在開始,還不晚。永遠不要相信過去的時光才是最好的,畢竟它們已經消滅,過去的歲月看起來安然無害,被輕易跨越,而未來藏在迷霧之中,隔著距離,讓人膽怯,但,童話是講給孩子們聽的,沐浴在青春韶華中,我們的童話,早已褪色,要努力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神話!循著你的心去努力,過後,你的心會告訴你,努力是奇蹟的另一個名字,踏足於未來,努力於心之所向,一切都會雲開霧散,並且,霧後的陽光會變得更美。
所謂成長,不只是擁有夢想,還要擁有為夢想埋單的勇氣。我希望能像獨闖北歐的大學生陳宇欣所期待的那樣:我這輩子,最自豪的就是我的勇敢,敢於聽取內心的聲音,並敢於去實現!
感悟成長——讀《醜小鴨》有感 篇5
讀後感 ,1060字成長的歲月,帶給我們的越來越多……
回想起那年我才九歲,能夠在任何地方無拘無束地玩耍,在家裡、在學校、在公園……但當我十歲的時,就慢慢變了:我發現我在滑滑梯時,周圍的人似乎都在用異樣的目光看著我,嘴裡還嘀咕著:“都這麼大了還在這裡玩。”那一刻,我頓時覺得這話如同一道晴天霹靂。我覺得我的快樂正在慢慢地悄無聲息地遠離我……我默默地隨著父親離開了公園,隨之離開的,還有那份兒時的快樂;跟著的是一份淡淡的惆悵。路邊的榕樹被風一吹,落下了幾片微黃的樹葉,這是我第一次體會到了“成長”。
再後來,我轉學了,成長讓我與我原來的朋友們分開了。隨著成長來到的,是新的陌生的面孔,我沒有或許是忘記留下任何聯絡方式,我與老朋友的聯絡,徹底被我自己親手埋沒在了成長的歲月中。這讓我的惆悵更重了幾分,我又一次體會到“成長”帶給我的孤獨。
新的學校,新的班級,新的同學,新的老師,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不知所措。似乎在我眼中,成長已經成為了孤獨的象徵。彷彿“成長”就像一條湍急的江河,將兒時的“童真”“快樂”嘩啦啦地連同兒時無憂無慮的生活中一起帶走,而隨之而來的,是更多的煩惱。成長,難道就是條通往永無止境的煩惱的不歸路嗎?就在我對成長開始懷疑時,我又看到了《醜小鴨》。
我把以前的課本全部搬了出來,隨便翻了翻,想在這些書中摘來以前的影子,但就在這時,我卻無意間翻到以前最喜愛的一篇課文《醜小鴨》。文中的醜小鴨儘管生下來很醜,但在成長的困難與磨礪中不斷長大,儘管它的成長不快樂,但他卻忍耐苦熬,勇往直前,最終獲得他一生中最大的幸福:蛻變成了一隻美麗的白天鵝!
這個老故事在一瞬間徹底地觸動了我,我猶如醍醐灌頂一般。我頓時恍然大悟:成長雖然充滿磨礪,但它不也帶給我們新的快樂與進步嗎?或許以前的成長,快樂是有的,只是我被成長的磨難給矇蔽了雙眼,沒有發現罷了。人家醜小鴨一出生可就是就沒有了關愛與快樂,受盡了他人的嘲諷、譏笑,甚至是親人的嫌棄,生活中充滿了艱辛與困難,還幾次差點沒了命。但它終究獲得了成長的禮物—命運最終讓它成為了高貴的天鵝。成長固然帶走了兒時美好,但它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快樂和幸福啊。更何況,成長也讓歲月帶走了過去的苦痛與悲傷,既然這樣,為什麼我們還要去抱怨成長呢?
初一的我參加了學校中各式各樣的活動,從中我體會到它們的樂趣,這時候我才真正明白:原來每段成長,歲月都會帶給你新的驚喜。
我們都是“醜小鴨,將來能否蛻變成美麗的白天鵝,就看我們怎樣對待成長。願我的正在成長中的同齡人,都能夠收穫成長帶給我們的禮物!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讀《弟子規》有感 篇6
讀後感 ,1195字“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在朗朗的誦讀聲中,我靜靜地閉上眼睛,接受這聖賢智慧的洗禮。心兒像過濾般明淨,沒有了塵世喧囂,沒有紛塵雜擾,留下來的,只有一份安寧和坦蕩。
《弟子規》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纂而成,向我們講述為人子弟在家在外,待人接物和求學等時應有的禮儀規範。其中讓我感觸頗深的是“有餘力,則學文”。一個人的知識如果一直停滯不前,那麼他將被社會所淘汰。一個沒有知識的民族,將會成為精神的侏儒,以鼠目寸光看世界。“惟德學,惟才藝,不如人,當自勵”。孔子苦讀《易經》,把穿竹簡的牛皮繩磨斷了三尺,而後成為中國傳統聖賢教育的一代宗師,與之對知識永不知足的探索是分不開的。
學文需室“香”
“列典籍,有定處,讀完畢,還原處。”一個整潔有序的學習環境總會讓我們賞心悅目,並很快投入到學習中。相反,一個雜亂骯髒的學習環境只會讓人嗤之以鼻,讓自己身處其中煩躁不安。劉禹錫雖身處陋室,但“惟吾德馨”,在這樣寧靜祥和的環境裡,還“可以調素琴,閱金經”,於是陋室不陋。歸有光的項脊軒中,雖然“室僅方丈”,但“借書滿架,偃仰嘯歌”,仍有一番別緻情趣。陋室因書香而不陋,學文因書香而充實。
成學貴在專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如果在學習過程中心不在焉,墨就會磨偏,字就會歪歪斜斜,就難以收到顯著的成效。伯樂學相馬,顧玩所見,無非馬者,於是後來便有了“世有伯樂,然後又千里馬”之說。於濂在致東陽馬生信中說:“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餘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這都說明一個人的成才,往往是紮根於對某一知識的專注。只有在學習過程中心無旁騖,全力以赴,才能收到顯著的成效,才能直抵成功的豐碑。
學文卻力行
“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但成行,不學文,任已見,昧理真。”如果我們只懂得死啃書本知識而不付諸實踐,只知道埋頭苦幹而不去學習,那麼一切都是紙上談兵,我們永遠只能當“井底之蛙”。正如明朝大理論家王陽明,決心要“格”院子裡的竹子,結果搬了一條凳子裡想了七天最終以頭痛宣告失敗。這便啟示我們,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踐而不是空想得到,只學文不力行只會導致失敗。再放眼看,諸葛孔明便是一個懂得學文且力行的人,在赤壁之戰中,他巧借東風,草船借箭,致使曹操敗走華客道;在城牆上,他羽扇綸巾,橫賦絃琴,大擺空城計……只有懂得學文與力行相輔相成,幾步忘記學習,又能付諸實踐,我們的學習效率才能得到顯著的提高,才能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別緻的情趣,難道不是嗎?
學文需室“香”,成學貴在專,學文且力行。如果我們一開始就端正學習態度,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總結有效的學習經驗,那麼“少年成天性,習慣成自然”,在漫漫的學習過程中,我們便能苦中作樂,收穫人生道路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讓人生彰顯光彩。
“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訓致……”在朗朗的誦讀聲中,我趕走朦朧的睡意,翻開書的扉頁……
滴答滴答——讀《十八歲出門遠行》有感 篇7
讀後感 ,1185字滴答滴答,古老的時鐘端著衰老的容顏搖出渾厚的滴答滴答,在田野裡,它催促著柳絮趕緊飛走,勇敢地邁上自己的十八歲;在大雪繽紛的高原中,時鐘在漫天飛舞的皎潔白雪中冷冽的搖晃著,滴答滴答,它讓高原男生格拉在那一個雪夜成長為“十八歲”。
是啊,該成人了,無論自己多麼不捨得這段猶疑不決、彷徨動搖的稚嫩歲月,我們終究要跨上揹包,體會鄉村少年河生的無奈,醉倒在黃土少年天灶的幸福,感受青藏格桑花格拉的任重道遠,無知在阿舍的莫名倔強中。不知不覺,後知後覺,自己也沉在了書中人物的十八歲,陪著他們一起踏上了那段十八歲的心靈歷程。我陪著他們走,走過無知走過叛逆走過痛楚,最後走向成熟,走到了幸福的身邊……
剛上初中的時候,還痴痴地感受著郭敬明說的那道明媚的憂傷,一副稚氣未脫的樣子。牆上的時鐘不顧我的天真無邪,敲起了滴答滴答的聲音:他告訴我,你不能再做那一個可以隨心所欲、肆意妄為的你了,人總是要學會著長大,你要開始成熟去承受所有的不堪,而不是永遠活在童話的美好幻境裡。
從那時起,我便學著去收斂,不和夥伴們嘻嘻鬧鬧渾然不覺,天亮卻把責任拋在九霄雲外處,不可以說話不知輕重將文明禮儀棄之一旁,試著在被冷眼傷了之後也不橫衝直撞的逃避,信仰烏雲總會散去。?而這時父母再也不把我緊緊地拽在手裡了,我真正的獲得了自由,我嘗試著自己去飛翔,即使摔的遍體鱗傷,傷的體無完膚,也在竭力自己忍受著。
滴答滴答,堅不可摧的時間,不止鍛造了書中的人物,它還侵蝕了我的懦弱,叫我成熟,於是我就學著去成長了……
成長真的是一件很微妙的東西,?自己永遠都猜不到是怎樣成長的,是因為什麼而開始成長的。是因為看了一篇扣人心絃的小說故事驟然成長、還是由於首次的青春萌動以失敗告終而黯然成長,關於這些,現在的我無從知曉。我只是聽到了時鐘的滴答滴答聲,它一直提示著我,該成長了。不管是在殘酷的現實中一夜長大,還是在溫存的世界裡長大。
自己總歸是要成長的,就像香雪一樣,大膽而又畏縮地走上那條火車雙軌,悄然綻放在自己的花季中。
即使日益趨向成熟,我也清楚地知道自己還沒有遇到生命中第一波痛苦的刺激,我還沒有條件沒有資本去成長。我沒有見識到《十八歲出門遠行》中主人公所見到的不堪的冷酷的無情的社會,也不曾直接的接觸過這個冷暖自知的社會。但也正是那次殘酷的旅行,讓他看清了很多的東西,驟然成長。?痴痴的呆望這個世界,恨它,恨它的麻木不仁、陰險無情;愛它,愛它的直截了當、滄海桑田。
滴答滴答,時間又把世界推前一步,這讓我既興奮又擔憂。與朋友十六歲出門遠行的計劃不溫不火地躺在那兒,我真想它快點到來,看看這個社會到底是怎麼樣的。同時也想嚐嚐成長的滋味,我又想他慢點到來,讓我在童話的夢境裡多睡會兒。?
倔強痴迷,成長的過渡,當時萬般艱難,驀然回首,卻早已飛度千山。滴答滴答,時鐘始終響著,別再遲疑了,不再沉寂了。我,要學著去成長了……
從點滴感悟世界——讀《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有感 篇8
讀後感 ,680字放眼現在,中國已經成了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國,中國也曾譜寫過一曲曲燦爛的民族之歌,在這裡誕生了無數個才能傑出的人。這些愛國才子原本留洋海外,但因祖國急需人才來建設新中國,他們捨棄了海外的高官厚祿,毅然迴歸到了祖國的懷抱中。
優越的生活條件以及豐厚的待遇依然滿足不了這些愛國之士,他們覺得再好的條件也無法彌補遠離故土的遺憾。而他們之所以備受器重,就是因為他們所作出的一番事業,他們為科學奉獻了畢業所學。為了能有一番作為,他們付出的勤奮比別人多出了不知多少:當別人在玩耍的時候,他們正在奮筆疾書,埋頭苦讀;當別人在休息時,他們正在挑燈夜讀,笨鳥先飛;當別人還沉浸於夢鄉的時候,他們早已投入到了緊張的學習中。正因如此,他們才有了卓越的成功,這是我們遠不及的,所以我們應以他們為榜樣,以現在開始,學習真知,學做真人。
善是一個多麼平凡的字眼,可它卻是人品性最好的體現,它能夠反映出一個人的道德情操。一個人如果心中有善,那麼他的心胸一定十分寬廣,因為他懂寬容,詩人雨果曾說:“世界上最寬廣的是大海,比大海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還寬廣的人類的胸懷。”是啊,縱使大自然是多麼的寬闊無邊,但只要人們心中存善,那麼心胸就會寬廣,眼界就會開闊。
大千世界中的每一個事物都有美和醜兩面。而美存在於許多地方,甚至於細微角落中。最美教師吳莉莉捨己為人,為了學生的安危不顧一切;最美司機吳斌心中懷有大愛,甘願自己死去,也絕不讓乘客受傷。這一切都是美的表現,這一切都是發自於內心的純善、純美之舉。
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更應該如此,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心中懷揣夢想。心中時刻牢記著真、善、美三字。
讀《101個成長勝經》有感 篇9
讀後感 ,799字在漫長的暑假中,我們肯定要多讀書來豐富自己的生活,我也不例外。在暑假讀過的書籍中,有一本令我印象十分深刻,那本書名叫《101個成長勝經》,它的編者是彭凡。這本書有101個小故事組成,每一個故事都溫暖人心,能教給你深刻的道理。在這101個小故事中,我最喜歡的是《禪師的蘭花》這個故事。
《禪師的蘭花》這個故事講的是唐代有位著名的僧人,叫慧宗禪師。慧宗禪師是位得道高人。
一次慧宗禪師要去雲遊,讓弟子照顧好她養的十幾盆蘭花。不料一天深夜,突然下起了暴風雨,眾弟子早已熟睡,不知蘭花被忘在了外面。第二天眾弟子看到破碎的花盆,後悔不迭。
幾天後,慧宗禪師回到寺院後瞭解了原因,並沒有生氣,而是告訴眾弟子養花是為了開心,不是為了生氣的,為這麼一點小事不用著急上火。
“當初,我不是為了生氣而種花的”慧宗禪師這一句話看似平淡無奇,卻寓意深刻。有多少人能想到這一點,做到這一點呢?
很多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覺得很生氣,老師留的作業好多呀,爸爸媽媽嘮嘮叨叨,今天和同學相處得不好……生活中有太多的不愉快,有太多可以生氣的地方,可是很多時候,生氣不但於事無補,還會傷害身體。
慧宗禪師話的啟示就在這裡:我們不是為了生氣而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不是為了生氣而學習的,不是為了生氣而交朋友的,不是為了生氣而生活的。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體驗生命的快樂,為了美好的明天,身邊所有的人都是我們前進的動力。我們為何不開動腦筋,讓生活過得更愉快呢?
相信擁有了這樣的心態,做什麼事情都是快樂的。很多同學都把學習當苦差事,但當以快樂的心態面對一切時,品味學習的收穫時,你會有奇特的發現:學習是幸福的。
永遠把生氣放在最遠的位置,不論什麼時候都不去動用他,用心去感受這個世界的快樂溫暖,看到你所擁有的幸福,世界就是永遠快樂的!
這本書告訴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我很喜歡這本書。以後我要多讀書,增加知識,拓展視野,讓生活更愉快,明天更加美好!
讀《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有感 篇10
讀後感 ,1152字沐浴著陽光雨露,讓我們天天向上!
讓我們每天提高一點,每月進步一點,每年優秀一點!
讓我們養成好習慣,鍛鍊好身體,始終陽光向上!
讓我們與真善美一路同行,成就美好人生!
這是《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開篇中一首積極向上、催人奮進的詩歌。週日的午後,我重讀了這本書,對真善美有了更深的理解,心房也隨之亮堂、純澈起來。
全書圍繞“求真、向善、尚美”,例舉了許多身邊的小故事,這一個個故事裡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如春雨,滋潤著幼小的心田;如明燈,指引著前進的方向;如準則,規範著我們的言行,更如朵朵盛開的鮮花,散發著迷人的馨香。
在這篇篇雋永向上的文章中,退伍軍人陳俊貴伯伯的事蹟震撼著我的心靈。主要講了退伍軍人陳俊貴隨部隊來到新疆天山深處參加修築獨庫公路大會戰。1980年4月6日,因施工部隊被暴風雪圍困,班長鄭林書帶領陳俊貴等3名戰士向駐守在山下的部隊送信,不料被大雪圍困。生死關頭,班長將最後一個饅頭給了陳俊貴,說:“如果你能活著出去,一定到湖北老家看一下我的父母。”後陳俊貴被當地牧民救起,他始終沒有忘記班長的臨終囑託。在多方打聽無果的情況下,他作出了改變一輩子命運的決定,帶領妻兒來到天山腳下,終身為戰友守墓。“一句話守了一輩子”,陳俊貴伯伯以實際行動履行了自己的承諾。
他的事蹟讓我想到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誠實守信是一處風景,是真善美的外在體現,是盛開在心靈中的最聖潔的鮮花。
突然,一件往事浮上心頭。那天,正值冷空氣南下,氣溫很低。放學時,還下起了雨,做完值日的我發現同桌忘帶作業本了。因她家離我家較近,於是我主動跟老師說幫她帶去。一路上,北風呼呼,冷雨悽悽,陣陣被寒意包圍著我。面對如此惡劣的天氣,歸心似箭的我選擇了徑自回家。待在開著空調的房間裡,我想:天這麼冷,本子不給同學送去了,明天早上讓她補做一下,老師也不會責怪的……此時此刻,我卻感到臉上像火在燒似的!假如生活中再遇道德難題,我一定要像陳俊貴伯伯那樣,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書中還有許許多多感人的事蹟,如河南鄭州“無人售饃”攤給人以實實在在的溫暖和感動,廈門大學第一任校長王亞南一生讀書,成就一生,還有替亡兄還債的信義兄妹,17歲的老慈善家等,他們無不凸顯了人性中的真善美,使真善美的內涵得到了最好的詮釋。
科學教人求真,人文教人向善,生活教人尚美。閱讀這本書,讓我明白了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就是天天向上的人生,就是有信念、有夢想、有奮鬥、有奉獻的人生。我們不但要做真善美的欣賞著、聆聽著、品味者,更要做真善美的呵護者、傳承者、創造者。讓我們攜起手來,天天向上,與真善美同行,讓真善美之花遍地開放,在成長的旅途中留一路馨香……
“群花吐蕊開春色,千柳扶風入畫屏”。窗外,春景很美,但手中的《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更美!
讀《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有感 篇11
國小三年級作文 ,803字輕輕合上這本書,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眼前不斷浮現那一個個充滿溫情和力量的名字:信守承諾,幾十年如一日為戰友守墳的陳俊貴;年僅17歲,卻已向貧困山區兒童捐款捐物長達10年的郭秦;六年來,風雨無阻推著殘疾同學上學,願做同學雙腿的卿浩洋……
我不禁想起媽媽小時候常常教我吟誦的“人之初,性本善”的話語,媽媽常常告誡我:“一個人,一定要有一顆善良的心,只有這樣的人,才是健康向上的人。”今天,這本書中的一個個例子和媽媽教我的話是多麼吻合啊!
從書中走出來,細細回想,我竟發現原來在我的身邊就有不少這樣善良的人,只是我從未去認識和思考。我的鄰居王爺爺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他年近六旬,頭髮花白,滿臉的皺紋似乎講述著坎坷的人生。由於一次意外,他的一條腿殘疾了,生活變得困難。村裡考慮到他的實際情況,給他安排了衛生清潔的工作。王爺爺感謝村裡的幫助,一絲不苟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每天天矇矇亮,他就騎著那輛垃圾車挨家挨戶地收垃圾去了。看到村裡花壇里長了雜草,雖不是他的份內活,可他卻搶著清理。有人勸他:村裡給你安排的工作睜隻眼閉隻眼,混過去就算了,大家都知道你腿腳不方便,不會怪你的。可王爺爺卻一本正經地說:“做人總得有良心吧,我已經受到了照顧,理應做好這些的。”這些年,他就這樣風裡來雨裡去,創造了村裡一片整潔的環境。王爺爺雖然是個普通人,可他身上體現出的誠實、善良、知恩圖報不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嗎?
從書中走出來,我也在想:怎樣讓自己成為一個真善美的少年呢?媽媽說:“只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心中想著別人就行!”是啊,我明白了,真善美就在給爺爺奶奶盛的飯裡,就在隨手撿起的垃圾裡,就在公共場合的低聲細語裡,就在別人有困難時伸出的雙手裡;真善美是彼此見面時真誠的微笑,是人與人之間的尊重,是人心底裡最溫暖的力量……
美麗的三月,讀了這本充滿正能量的書,我將不斷實踐,我要努力做一個真善美的少年,一心向善,讓美好的童年充滿陽光。
西行路上的苦與樂——讀《西遊記》有感 篇12
讀後感 ,873字暑假裡,我讀了好幾本好書,最喜歡讀的還是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暑假時電視裡也重播了86版《西遊記》,我百看不厭。雖然劇情有時會很恐怖,我也會嚇得捂住眼睛,但絲毫不會減少它對我的吸引力。它的作者是明代的吳承恩。這本著作是以唐朝陳玄奘法師歷時17年從長安獨自西行去印度取經為原型,添加了孫悟空、豬悟能、沙悟淨等神話形象而寫成的。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孫悟空。八戒叫他“猴哥”,妖怪叫他“孫猴子”。在西行路上,孫悟空火眼金睛,本領高強,不怕艱苦,一心只為保護師父。他一路上降妖除魔,九九八十一難,起碼有七十難是孫悟空急中生智救了師父;他嫉惡如仇,時常被師父錯怪而被念緊箍咒,頭痛欲裂時,仍不放棄除妖。憑著勇氣、智慧和高超的法術,最後孫悟空被封為“鬥戰勝佛”。
我也喜歡唐僧。雖然他沒有火眼金睛,不辨善惡,但重要的是,他有一顆慈悲的心。西行路上,他不願意看著徒弟孫悟空濫殺無辜,於是常念緊箍咒,為的只是讓孫悟空少殺人,不管是好人還是壞人。在我心中,唐僧是一個有菩薩心腸的人。
我覺得沙悟淨是個忠厚老實的和尚。自從犯下天條被貶下界當和尚之後,一心跟隨師父取經,幫助師兄保護師傅。任勞任怨,老實本分,從不撒謊,還為師兄孫悟空辯解。有著“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的氣概。在《西遊記》中,沙僧一直是一個正義而又忠厚的角色。
豬悟能,又名豬八戒,在西行路上特別貪吃,也很喜歡美女,又懶又笨,不思考別人的話就直接去做,為此常中孫悟空的“計”。不知是不是這個原因,他常在師父面前說師兄壞話,挑撥離間。最後他被封為“淨壇使者”,我覺得這個名字很好笑,但也很名副其實:因為他好吃,也喜歡把裝滿食物的瓶瓶罐罐“清理”乾淨。
雖然他們性格迥異,卻絕對是一個優秀的團隊。他們同甘共苦,齊心協力,歷盡千辛萬苦,歡笑伴著淚水,終於每個人都取得正果。
這就是《西遊記》,一部伴隨我成長的名著。
讀《弟子規》有感 篇13
讀後感 ,805字讀了我們的國學經典《弟子規》,從這本書中我受到了許多啟發。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句話讓我感到十分慚愧。記得有一次,媽媽在染頭,不小心染膏進眼睛裡了,喊我幫忙。我卻只顧玩,很久才慢吞吞地應答。害得媽媽的眼睛得了眼病,打了好多天的點滴。現在想起來,我實在是太不應該了。要知道,媽媽頭上那一絲絲銀髮是因我而生的。“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清晨要早起,晚上要遲睡。人的一生很短暫,轉眼間從少年就到了老年,所以每個人都要珍惜此時的寶貴時光。我們所知道的魯迅先生,一生都在與時間賽跑。他在課桌上刻的“早”字至今還印在我的腦海中。地球上最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經常對助手說:“人生太短暫了,要多想辦法,要用極少的時間辦更多的事情。”“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就是我的座右銘,所以我會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做一個和時間賽跑的人。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做姐姐的要愛護弟弟,做弟弟的要尊重姐姐。姐弟之間能夠和睦相處,對父母的孝心也就包含在其中了。知道了這些以後,每次我有好吃的和好玩的東西,我都會惦記給我的小表弟留一部分的,從不一個人享用。家裡人都我誇我是個懂事的好孩子,媽媽也一直以我為榮。在和表弟相處的時候,我還學會了寬容別人,學會了體諒父母。
“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業無變。”出門要告訴父母一聲,回來要通報一聲,以免父母掛念。平時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選定的志向要努力去完成,不要輕易改變。以前我去哪裡玩,都不告訴父母,回來的時候也不聲不響的。自從我知道了這句話後,決心改掉這個壞毛病,做一個讓父母放心的好孩子。
《弟子規》是一面鏡子,我每讀一句都能找出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啊!《弟子規》真是我的良師益友,我要發揚優點,改正缺點,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讀弟子規深有感,聖人指引我向前,尊老愛幼應在先,親情友情記心間,孝敬父母無怨言,兄妹和睦一家歡,家庭和諧國平安,為國為民做貢獻!
讀《草房子》有感 篇14
讀後感 ,714字剛翻開書,就不禁被書中的人物與故事情節深深吸引住了,全書都洋溢著一種別樣的情懷,使人激情澎湃,思潮起伏。
本文敘述了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六年中,他親眼目睹或直接參與了一連串看似尋常但又催人淚下、感動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間毫無瑕疵的純情,不幸少年與厄運相拼時的悲愴與優雅,垂暮老人在最後一瞬間所閃耀的人格光彩,在體驗死亡中對生命的深切而優美的領悟,大人們之間撲朔迷離且又充滿詩情畫意的情感糾葛……這一切,既清楚又朦朧地展現在少年桑桑的世界裡。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啟蒙教育的六年。
讀完這篇文章,在我眼前立即勾畫出這樣一幅景象:瀰漫著幽香,懵懂純真,一個可望不可即,浪漫溫馨的童話世界。
在本篇文章中,我最喜歡一個叫‘桑桑’的男孩,他是油麻地小學的學生,好奇心極強想象力豐富,總喜歡做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但他也是一個善良純真,講義氣,勇敢,樂於助人的好孩子,特別是幫助保護紙月不被壞學生欺負。
在諸多章節中,最令我心絃一震的是一篇關於‘禿鶴’的故事,敘述了:禿鶴因認為禿子是一種恥辱,而帶著帽子上學。一次,桑桑和朋友們把禿鶴的帽子掛在了旗杆頂上,大家都在嘲笑他。之後禿鶴便不在戴帽子了,但在一次會操時老師要他戴帽子,可在途中他又忍不住扔掉了帽子……這一篇故事告訴我,不要因為自身的缺陷而自卑,要向前看,時刻提醒自己是最好的,是最棒的,要自信,不要在意他人的眼光,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曹文軒老師曾說過:“美的力量絕不亞於思想的力量,一個再深刻的思想都可能變為常識,只有一個東西是永不衰老的,那就是美。‘我十分認同這一觀點,但我更堅信’如果‘愛’是時間的話,那你就是‘永恆’!‘
追隨永恆,追隨童真。
讀《西遊記》有感 篇15
讀後感 ,664字吳承恩寫的小說《西遊記》,我們耳熟能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書裡有生動有趣的文字、個性鮮明的人物,使我記憶猶新,從小就百看不厭,愛不釋手。
孫悟空是《西遊記》裡主人公,是個了不起的英雄。他有無窮的本領,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著大英雄的不凡氣度,也有愛聽恭維話的缺點。他機智勇敢又詼諧好鬧,而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敢鬥。敢與玉皇大帝鬥,叫響了“齊天大聖”的美名;敢於妖魔鬼怪鬥,火眼金睛絕不放過一個妖魔;敢於一切困難鬥,決不退縮低頭。這就是孫悟空,一個光彩奪目的神話英雄。
說起豬八戒,他的本事比孫悟空可差遠了,更談不上什麼光輝高大,但這個形象同樣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滿身毛病,好吃,好佔小便宜。他怕困難,常常要打退堂鼓;他有時愛撒謊,可笨嘴拙舌地又說不圓;他還時不時地挑撥唐僧念緊箍咒,讓孫悟空吃點苦頭。可是人們並不厭惡豬八戒,相反卻感到十分真實可愛。
沙和尚是勤快的,不像豬八戒好吃懶做。遇到困難時,總是知難而進,與悟空一起解決問題。可是也有缺點,那就是不會反抗別人。
師傅唐僧,雖說沒有孫悟空的本領、豬八戒的活絡、沙僧的勤快、白龍馬的腳力,但他品行端正,會念真經,不怕“千刀萬剮”,有堅定的信念。沙僧和白龍馬雖說沒有什麼大本事,但都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甘心當好後勤,不好出風頭。
唐僧四人都有缺點,孫悟空的毛躁,豬悟能的懶惰,沙悟淨的沉默,唐僧的懦弱。可是他們卻帶著各自的缺點取到了真經,並修成了正果。這說明任何人,任何事都不是完美的。只要取長補短、團結他人,就能在我們的生活上,在學習中取完真經,修成正果!
讀《品三國》有感 篇16
讀後感 ,1006字三國,是一段精彩紛呈又讓人眼花繚亂的歷史;三國,是一個英雄輩出又充滿陽剛之氣的時代。
“夢裡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在三國前前後後九十年這一段歷史中,烽火連天,餓殍遍野,戰事頻繁,民不聊生。然而,亂世出英雄,越是滄海橫流,越能顯出英雄本色。
歷史往往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因此,魏蜀吳三國剛一滅亡,史書的記載就眾說紛紜,學者的看法也各不相同,三國曆史的戲劇性讓它成為了史學文學家們甚至是老百姓垂青的物件。
有那麼一個人,他雅量,機敏,風趣,深沉卻又狡詐,詭譎,冷酷,殘忍。千百年來褒貶不一,終難蓋棺定論。個性十足又如此富戲劇性。不難想出,他就是—曹操。
曹操在歷史上的形象並不是很好,很多史學文學家都不喜歡他。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在我看來,讓他們痛恨的,還是曹操說了“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這麼一句話。如果換了別人,一定會反過來說,但是這真的做得到嗎?也就只有曹操一個人坦率地說了出來,至少,他是一個“真小人”,而不是“偽君子”。
《三國演義》中有云: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寫的就是曹操,也可以說是對曹操的一個評價。亂世如三國,曹操身處其中也就只能成為一個梟雄了。但無論是梟雄還是能臣,曹操都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初中時曾經學過一首詩: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若沒有足夠的雅量,又怎能寫出如此氣勢的詩賦?怎能成為一個重量級的人物?怎能成就如此大的一番事業?
在各類正史野史中,經常會談及曹操的笑,大笑,苦笑,嘲笑,冷笑,譏笑……似乎他始終都是在笑。就算是做錯了事,打了敗戰,曹操也會笑。因為他豁達開朗,大氣磅礴,他是一個性情中人和本色英雄。而且曹操也十分風趣與可愛。據《三國志》載,建安十六年曹操西征馬超、韓遂時,和韓遂在戰場上約見,韓遂的士兵聽說曹操親自出場,都爭先恐後伸長脖子要看他。曹操便大聲說:“你們是想要看曹操吧?告訴你們,和你們一樣也是個人,並沒有四隻眼睛兩隻耳朵,只不過多了點智慧!”在戰場上,曹操仍然如此灑脫風趣,更不用說在平時生活中曹操是如何了。
在《品三國》中,作者易中天從一個更平民化,更客觀的角度去評價和分析三國故事。歷史總是真真假假,是非紛爭,無人說得清。但在《品三國》中,你將看到一段段更客觀、更全面的三國史,一個個更客觀、更全面的人物。
讀《狼王夢》有感 篇17
讀後感 ,775字暑假我讀了一部小說《狼王夢》,文中寫了一個名字叫紫嵐的母狼在與獵人的惡狗決鬥的時候,突然分娩。這時,紫嵐已無力反擊,為了保護她自己的孩子,頑強地忍受著被狗咬傷的痛苦。這種對孩子的愛,是多麼的偉大啊!
其實,這種愛也常常發生在我們的生活中。一次,我和媽媽要去阿姨家玩。這次我們坐火車去,所以我特別興奮。到了火車站,看到那裡人山人海,我在裡面蹦來蹦去,跳個不停。過了一會兒,聽見媽媽在叫我:“快回來!坐火車了!”我聽了,急忙跑去。車站廣播員叫道:“請各位旅客抓緊時間上車,列車馬上就要開走。”我焦急了,跑到了車門前,就向前一跨,“啊!”我大叫一聲,腳被卡在候車臺和火車之間的縫隙裡,我用力拔,使勁扭也拔不出來。我開始緊張起來了。
列車播音員又說:“列車準備開走。”媽媽聽後驚呆了,露出驚慌失措的表情。旁邊的乘客也望著我發愣。我的心開始痛苦的呻吟。
“吱”的一聲,門開始關了,我怕得閉上了眼睛,死亡正在我的身邊呼喚。突然,我感覺到有人將我拉了出來,抱在了一邊,“啪”門關上了,我沒事。雖然我的腳非常痛,但我感到自己很幸運。我慢慢地睜開眼睛,發現自己平安無事,就鬆了一口氣。我迫不及待地看了一下媽媽,我非常吃驚,媽媽的手竟然被門卡住了,好險只卡到了皮,她咬緊牙關,忍住眼淚,用力地拔了出來。那塊皮又紫又紅,可她裝著沒事,還對我說:“沒事了,下次一定要小心哦。”我傷心地痛哭起來……
汶川大地震的時候,整個房屋都在劇烈晃動。房子倒塌時,其間一位婦女為了不讓自己生出來才幾個月大的孩子死去,用自己的身軀頂住從頭上掉下來的水泥板塊,自己犧牲了。當孩子被救出來的時候,看到孩子媽媽的手機,上面還有一條還沒發出的簡訊。上面寫著:孩子,如果你還活著,就記住,媽媽永遠愛你!
……
母愛是偉大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沉浸在母愛之中,感受到了母愛的溫暖,我們要珍惜母愛,回報母愛。
愛國,更需要年少——讀《岳飛傳》有感 篇18
讀後感 ,860字愛國,原本對於我來說是個很模糊的概念。在家裡,我知道得做個孝順父母的好孩子;在學校,我懂得要做個尊敬老師的好學生。至於怎麼熱愛我們的國家,我以前總覺得那是長大以後的事,我還沒有很深的認識。直到我讀了《岳飛傳》這本書後,才有了深度的體會。
岳飛在中國是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他是宋代時期著名的抗金名將。傳說出生時,家中屋脊上落下一隻大鳥,鳴叫幾聲後就飛走了。因此他的父親為他取名“岳飛”。他自幼父親早逝,在師傅周侗的教誨下學習文學、武藝和兵法。長大後天資聰穎,膂力過人,很早就表現出優秀的軍事才能。他甘守清貧,不貪濁富,當宋朝受到金國的侵略時,他的母親為了讓他一生不忘報效國家,在他的背上刺下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
從那以後,岳飛便時刻記住母親的教導,把“精忠報國”做為自己一身的準則,儘管他在39歲時便遇奸臣所害致死,可他的愛國精神卻在中國大地上永遠流傳,而且成為了無數中國人學習的榜樣。
古往今來,有許多像岳飛這樣的偉大英雄,如從小就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周恩來總理,為拯救中國大眾而棄醫從文的魯迅先生,第一個登上太空的楊利偉叔叔……我從心底裡敬佩像他們這樣的人,他們偉大的愛國精神將流傳千古!在這些英雄身上體現的是中華優秀兒女的種種可貴精神和品質,這些可貴精神與品質成為我們少年兒童今後學習和人生道路上努力向前的精神動力和寶貴財富。
作為中華兒女的一員,我們生活在無比幸福的新時代,國家每年用大量的經費來培養我們,讓我們在裝置先進地學校裡學習,可慚愧的是我們並沒有好好地珍惜。儘管我們現在年紀還小,還談不上怎樣報效我們的祖國,但是我們可以好好地學習,多讀書,多看報,長大以後建設祖國,使我們的國家更強大,更美好。熱愛我們的祖國,努力鑽研,不知道的東西,勤問;不懂的東西,勤學;看到好文章,勤讀;重要知識點,勤問。要像岳飛一樣,精忠報國,不懼危險,把祖國建設的更加繁榮昌盛。
我要大聲地告訴所有我的同齡人—愛國,更需要年少。只有我們今天好好地學習,一定會有回報祖國的一天!一定會有實現自己“中國夢”的一天!
讀《詹天佑》有感 篇19
讀後感 ,615字前幾天,我們學了一篇課文《詹天佑》,我被主人公的愛國精神打動了。
《詹天佑》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在清朝末年,詹天佑頂著壓力接受修築京張鐵路這個任務,詹天佑以身作則,敢於創新,想出了別人都想不到的辦法修築鐵路,他不怕困難,在他的主持下,京張鐵路比原計劃提前兩年竣工,給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讚揚了詹天佑的接觸和愛國精神。
在詹天佑的眾多優點中,我覺得最值得我學習的是他不怕困難的精神。詹天佑在修珠鐵路的過程中遇到了許多的困難,但他都說用自己的智慧—克服了。還經常勉勵自己。說到這兒,我想起一件發生在我身上的不光榮的事。
四年級時,我參加了書法班。開始,因為我沒有經驗,練的一塌糊塗,還是老師手把手地教我寫,在老師傳授了我一些方法後,我開始有進步了。於是,我天天刻苦練字,確定自己有了一些進步之後才停筆。但在堅持練了一個學期之後,我支撐不住了,覺得太難了,加上老師佈置的作業多,我就沒有心思練字了,於是我便退出了書法班。
五年級上學期,學校展覽了一些書法作品,我好奇地也去湊熱鬧。我一幅幅地看著,突然,眼前一亮,這是一幅寫得多麼漂亮的字呀!剛勁有力,鳳舞龍翔,細看署名,竟然是比我晚半個學期進書法班的學弟!我的臉不由自主地紅了起來,我慚愧地低下了頭……
學習了《詹天佑》這篇課文之後,我與詹天佑相比有多大的差距啊!我明白了:做沒有勇氣的逃兵,永遠只是一個膽小鬼。只有迎難而上,堅持不懈,我相信我沒有什麼困難可以阻擋了我們。
讀《西遊記》有感 篇20
讀後感 ,871字每當我翻開《西遊記》時,總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動活潑的,小時候的我讀起它來總覺得既過癮又有趣。但今時今日,不變的是那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我的領悟卻變了。
《西遊記》是一部神魔長篇章小說,這部小說主要記敘了唐僧師徒四人自貞觀十三年離開東土,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去西天拜佛求經、修成正果的故事。我驚歎於吳承恩那豐富的想象力,孫悟空的直率急躁、豬八戒的好吃懶做、沙和尚的忠厚老實、唐僧的慈悲善良卻又昏庸頑固……,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悄然躍在紙上,令人百讀不厭。
我曾驚羨孫悟空騰雲駕霧的瀟灑、變幻多端的奇妙,但我更敬佩的是他堅持不懈、永不放棄的精神。取經路上,妖魔鬼怪數不勝數,降妖除魔的功勞也數他最大。每次唐僧被妖怪擄走,豬八戒嚷著要分行李,沙和尚大多時候也在一旁無奈地唉聲嘆氣,只有孫悟空輾轉打聽師父下落,與妖怪鬥智鬥勇,不斷去找別人幫忙,直到救出唐僧,才繼續趕路。
唐僧的是非不分、昏庸頑固曾令我多次嘆息。他不辭勞苦,不畏艱險,意志堅強,慈悲善良。是一個虔誠執著的佛教徒,在取經的過程中堅定,從不懈怠動搖,不為財色迷惑,不為死亡屈服,憑著堅韌不拔的精神,終成正果。但卻不聽從孫悟空的勸告,屢次誤入魔口。
最忠厚的是沙僧,他不像孫悟空一樣急躁,也不像豬八戒一樣好吃懶做,更不像唐僧那樣是非不分,他忠厚老實,一心想取到真經,令我感嘆不已。
豬八戒,他好色好吃好玩,貪婪懶惰,所以得名“八戒”。他遇到困難時,只想著退縮。當他取得真經時,還埋怨佛祖師父、師兄都成佛,就他得了個“淨壇使者”,讀到這兒,我不禁啞然失笑。
《西遊記》讓我領悟到辦成任何一件大事,都絕非易事,唐僧師徒四人取經,經歷了眾多的險難。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就拿我們的學習來說吧,我們經歷的每一天又何嘗沒有困難呢?考試、升學、應聘……又何嘗僅僅是九九八十一難呢?戰勝困難的過程,就孕育了成功的基礎,繼而摘到成功的果子。唐僧師徒每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正是他們互相幫助,取長補短,才得以成功,這又讓我懂得了想要辦成、辦好一件事,必須大家齊心協力,團結一致,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