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詩經·氓》有感相關作文20篇

讀《詩經·氓》有感 篇1

讀後感 ,949字

“紅裳引蝶亂,傾盡浮生殤。”關於你,大可當作一場夢。

只不過夢裡的似是而非,人生的荒唐奈何。我以為只要我純情與你,待秋葉紅霜時,你明謀正娶;我以為琳琅風月為你流淌,到爾卜爾筮,你以爾車來;我以為付你一世深情,使三歲食貧,你及爾偕老。然而,只是我以為。

你變了,或許說是我沒有認識到完全的你,你的心不再如往昔一般明淨。若說“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是否你只滿足於有一個人靡室勞矣,夙夜興寐。是否你認為言既遂矣,至於暴矣。是否……你是否還記得我以及你那輕許的諾言和不再兌現的婉曲。終於,在無限的背影中我恍悟到你的愛情沒有標準,你總是三心二意。昨天的鮮衣怒馬,今天的羽扇綸巾。沉溺在愛情裡的女子,該怎樣的脫身?

我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我只知道再回首時,那些淚痕點點想來可笑,卻不知再回眸時,那些歡聲笑語竟叫人潸然淚下。

你可知,我的內心深處也想之子于歸,共子陶然,但我害怕這樣只會讓我對變了心的你多了幾分怨恨,少了幾分竹馬青梅。正如白居易《長相思》裡所說“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但我有些害怕你歸來,我想要的是那個曾和我“總角之宴,言笑晏晏”的你,而不是如今變了心,行為其貳的你。你,是你嗎?你在淇水旁的誓言,已在風中凌亂,歸期為天涯。你的心,可有一刻屬於我;你的新,讓我回憶泛陳。劉禹錫的《竹枝詞》裡有這麼一句“紅花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為你,也曾兄弟?A其笑矣,為你,也曾躬自悲傷。遇到你之前,我憧憬愛情;認識你之後,我孤帆遠影。蘇軾說“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教墜。”算了罷,不能相濡以沫,就相忘於江湖吧!

如今已到了這個地步,就忘了吧。忘了你信誓旦旦,忘了你的年少作伴,既然你要走,那我也不送你。有些缺憾,有些失落,有些不捨。但人生,能有幾回圓滿呢。不過,淇則有岸,隰則有泮。我只希望,多年後你金縷翩翩,安然無恙。即使佳顏在側,即使燭影搖紅。

淇水湯湯,漸溼帷裳,自古離別多成殤。流年已付交還,不染風雪一更。桑葉未落,而我已從你身旁路過。

我們好像在哪見過。

讀《世界圖畫書閱讀與經典》有感 篇2

讀後感 ,851字

還記得我剛看到這本書的時候,馮主任就跟我說,這本書寫得特別好,聽馮主任這樣一說,我就越發好奇這本書裡面到底蘊藏了多少奇珍異寶了。

在沒讀彭懿寫得《世界圖畫書-閱讀與經典》之前,我一直以為圖畫書就僅僅是童話書而已。但看了這本書之後,才發覺這本書特別有意思。彭懿的這本書分為上篇和下篇,上篇主要告訴我們如何從頭到尾的閱讀一本圖畫書,整本書從封面、環襯、開本、摺頁、圖畫與文字的關係等等更多的告訴我們圖畫書的構成及其表現形式。下篇主要寫的是依照時間順序,精選了幾十篇經典名作,作者用獨特的視角、精闢的分析和幽默的語言把我們帶入了圖畫書的世界裡。

其中,對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羅倫。喬爾德寫的《我絕對絕對不吃番茄》。故事中的主人翁是勞拉妹妹和她的哥哥查理,勞拉是個很挑食的小姑娘,她不吃豌豆、胡蘿蔔、土豆、蘑菇、麵條等等,甚至連米飯、蘋果以及炸雞塊都不吃,我數了數勞拉不愛吃的食物並列了出來,總共有十七種,這十七種食品佔據了兩個畫面,圖文搭著文字,很隨意、很散亂的佈局。給我的感覺就是,好像沒有什麼食物是勞拉愛吃的了。但他的哥哥查理為了完成爸爸媽媽交給他的任務,他就想到一個妙招,他說,胡蘿蔔不是胡蘿蔔,是從木星上來的橘樹枝;豌豆不是豌豆,是從綠色王國來的綠色圓球;土豆泥不是土豆泥,是從富士山的山尖上飄下來的雲朵;炸雞塊不是炸雞塊,是海底超市裡美人魚時常吃的小食品。經查理這樣一說,勞拉顯然對這些食物有興趣嚐嚐了。嗯,挺好吃的,勞拉說。最後勞拉竟然主動要求吃番茄,查理用想象力喚起了勞拉的想象力與好奇心,使勞拉嘗試自己不愛吃的食物。

這就使我們聯想到,在我們的午餐上,確實有很多愛挑食的孩子,他們總是把不愛吃的食物放在盤子裡,最後倒掉,導致飯菜浪費。其實,只要我們換種說法,給食物穿上衣服,相信孩子們能做到自己去吃不愛吃的飯菜。在課間時,有孩子把雪扔到了別人的臉上,顯然這樣很不對,所以,我們要換種說法去表揚那些不搗亂的孩子。在教學上,遇到難題要多思考,辦法總比困難多,多從孩子的角度想問題,這樣才能想出好辦法。

讀《世界閱讀與經典》有感 篇3

讀後感 ,993字

這些天我一直在讀一本名叫《圖畫書閱讀與經典》的書,首先,我不得不說,這本書看的很倉促,由於家裡的原因,讀自己的書的時間很少,如果有時間,讀大堂的繪本比較多,我就以讀到的孩子的繪本來說一說的對這本書的感受。

在《圖畫書閱讀與經典》中,作者彭懿對什麼是圖畫書這個命題做了詳細的闡述。他指出,圖畫書是用圖畫與文字共同敘述一個完整的故事,是圖文合奏的。在圖畫書裡,圖畫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圖書的生命。不需要文字,圖畫就可以講故事,這是圖畫書的一個典型特點。此外,圖畫書還強調畫面的連貫,在規定的幾十頁內,畫面要形成一個連續的視覺映像。彭懿把圖畫書的作者比喻成導演,作者必須在限定的篇幅裡把一個故事講得既清楚又好看。一本好的圖畫書,能讓一個不識字的孩子僅看畫面也能讀出個大意。

圖畫書的構成要素一是圖畫,二是故事。圖畫形式多樣,有素描、版畫、油畫、水彩、拼貼等等,其中很多圖畫甚至出自大師之手。世界著名插畫大師莫妮克弗裡克斯的無字書系列,用線條勾勒出的栩栩如生的小老鼠,發生在他身上奇妙且不可思議的事情,雖然沒有文字,可是每讀一遍都會有新的收穫。《愚人節的小魚》全書是類似水彩的暖色調,講述了法國傳統的愚人節,人們想法在其他人背上貼上小魚,以全天不被發現為勝,因此有了Sam精心的準備小魚,想要貼在姐姐的背上的小故事。書中文字雖然簡單,但圖畫裡流露出的內容更多:小魚形狀的窗戶裡看到的是美好的世界,藍天白雲熱氣球,都是能讓人聯想到快樂的事物。彩色的線條畫出的都是魚的形狀,也說明了每個孩子心中單純的想要自己的小魚在別人的背上貼上一整天的願望。還有一部分繪本是教育系列繪本,比如:小熊和最好的爸爸系列、宮西達也恐龍系列,還有著名的《我爸爸》《我媽媽》,都是教育孩子學會感恩,學會向最親的人表示感謝的書籍。圖畫,在繪本中成為低年齡孩子和成人之間溝通的橋樑。我們不善於表達的,一開始起頭就變深奧的東西,都可以藉助圖畫,讓孩子真切的感受到。於是,就有了認知系列繪本,最後就是流行的雙語繪本。

一本薄薄的繪本,蘊含著的不僅是文字和圖畫,它也有完整並且規範的結構。一本完整的繪本有封面,環襯(封面與書芯之間有一張襯紙),護封,扉頁,扉頁上一般寫著書名、作者和繪者以及譯者和出版社。接下來就是正文,最後是封底。讀到這裡,才算真正讀完一本繪本。繪本總是在讀過以後意猶未盡,他不亞於一本系列小說或者任何一本名著。

讀《詩經》有感 篇4

讀後感 ,950字

淡淡的書香,古樸的氣質,隨著手中的書頁慢慢增厚,我宛若見到了午後那溫暖的陽光,輕搖的柳條,還有山坡邊的輕聲吟唱。《詩經》,沒有波瀾壯闊的詞彙,也沒有萬分柔弱的語句,在我眼中,他是午後那溫暖的陽光,是那輕拂的柳葉,是那低聲的吟唱。他雖有槍林彈雨般的烽火,卻抹滅了那一份尖銳;雖有小橋流水般的溫情,缺淡去了那一份嬌柔。

《詩經》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同時也是我國實現主義文學的源頭。明人方孝孺早就說過:“能探《風》《雅》無窮意,始是乾坤絕妙辭。”近人梁啟超則認為:“現存先秦古籍,真贗雜糅,幾乎無一書無問題;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詩經》其首也。”誠如胡適所言:“《詩經》在中國文學史上的位置,誰都知道,他是世界上最古的有價值的一部文學著作,這是全世界公認的。”由此可見,《詩經》不僅對後世文學產生過極其深遠的影響,具有不可代替的崇高地位,而且也是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傳統文化中最可信賴的物化形態之一。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句表現了一個青年男子思念心中愛慕少女,睡夢中都渴望與她結成伴侶的熾熱情感。聞一多《風詩類鈔》說:“《關雎》,女子採荇於河濱,君子見而悅之。”“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這是一首女子出嫁的頌歌。方玉潤《詩經原始》曰:“此詩氣體稍輕,故不得與《關雎》並,次《螽斯》後,別為一樂可也。然以如花勝玉之子,而宜室宜家。可謂德色雙美,豔稱一時。”

輕輕翻著一篇篇美文,轉眼間,眼前不再僅是那濃濃的親情,甜美的愛情,字裡行間透露著一股股對時事的評價,對社會的批判,以及對那統治者壓榨的嘆息—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此詩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不堪忍受沉重的剝削和壓迫,嚮往理想社會的強烈願望。《毛詩序》曰:“《碩鼠》,刺重斂也。國人刺其君重斂,蠶食於民,不修其政,貪而畏人若大鼠也。”“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此詩斥責衛國統治者不守禮法,厚顏無恥。

篇篇詩詞,書寫了代代歷史;句句佳話,表達了人民的嚮往。

《詩經》,一本永不磨滅的書,一份淵遠流長的情。他用那動聽的歌喉,唱出了一份真情,一份樸素。他,擁有著一份典雅,一份美麗,一份清新,是天空中那潔白、輕柔的雲,在人們的心中輕輕飄蕩!

讀《詩經》有感 篇5

高三作文 ,71字
讀《詩經》有感800字https://wWw.ZuoWen8.com/a/421139.html

讀《詩經》有感 篇6

讀後感 ,666字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口中不禁念出這兩句詩詞,就像滿口繾綣,極盡溫柔。

幾枝蒹葭,幾片涼風,幾許傷感。似無意地從這白色的紙頁中透了出來,這是我第一次讀這首詩的想法,作者寫的很奇妙,用景來渲染淒涼悲傷的氛圍,“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說實話,我真為那男子感到不值。他在著急地尋求所愛之人,可終究見不到。詩分為三段,每一段表達的情感都基本相似,其中的“宛”字,讓人看著彷彿一股涼意湧上心頭,這樣朦朧而又卑微的愛,就這麼不值得嗎?追求的道路險阻重重,可不管有多困難,隨著時間推移,最終都會變成一粒粒塵埃,飄在空中,淹沒數不盡的孤寂,悵惘之中。全詩反覆詠歎,將一男子熱烈地追求所愛慕的“伊人”,雖望而不可得,但依舊執著專情的樣子表達得淋漓盡致。

然而轉念一想,在這樣的情況下,男主人公竟依舊執著,這便讓我想到了“縱然灼灼桃花十里,取一朵放在心上,足矣!”試想一下,我們的人生何嘗不是這樣呢?在生活中會遇到許多困難與挫折,我們不但不能逃避,反而要不斷追求,挑戰自我,精神上堅忍不拔,我們要努力,就像主人公對所愛之人的執著,就像這蒹葭一樣堅韌。

喜歡一個人和挑戰挫折,對我來說,是一樣的,都要經過時間的磨練,經過無數的困難,每當失魂落魄時,想想《蒹葭》,心裡就會有一股幹勁。

“蒹葭萋萋,白露未??”,我默默合上書本,原來,這就是“蒹葭”啊。

經典中的經典——讀《水滸傳》有感 篇7

讀後感 ,439字

暑假裡,我讀了《水滸傳》這本書。《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施耐庵。《水滸傳》的主要內容是:北宋末年宣和年間爆發的以宋江為首的農民起義,規模雖然不大,但一度聲勢很盛,後來卻接受了“招安”,也就是向官方投降,而最終宋江等人又被殺害了。

《水滸傳》是描寫古代農民起義的偉大史詩。書中塑造了一大批生動的人物形象,一百零八將中至少有70位以上是形象鮮明,令人久久不忘卻的。此外還有一批非常生動的人物,如高衙內,王婆,潘金蓮,何九樹,牛二,黃文炳等等。水滸中的一百零八將,每個人都有一個能深刻地概括了其人的本質特點的綽號,例如黑旋風李逵,智多星吳用等等。宋江是梁山上主要領導人,晁蓋死後一直坐第一把交椅。這是一個相當複雜的人物,一方面仗義疏財,廣交江湖好漢,有很強的組織能力和指揮才能,而另一方面他又有著濃厚的忠君思想,所以將“聚義廳”改為“忠義堂”,打出的旗號是替天行道。

讀了這部小說之後,我感覺寫的太精彩了,把人物寫的栩栩如生,讓人讀了之後回味無窮,不愧是經典中的經典。

我與經典相伴——讀《弟子規》有感 篇8

讀後感 ,915字

《弟子規》就是一本無與倫比的好書,這本書將是我們的良師益友,將是我們受益一生的書,讓我感悟最大的就是入則孝篇。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是說:父母呼喚,應及時回答,不要慢慢吞吞很久才答應,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卸偷懶。

以前反應慢是我的一慣壞毛病。記得有一次,我正看著電視,媽媽對我說:“吃飯了,韜韜。”我毫無反應,眼珠子盯著電視一動不動,媽媽又叫了幾遍,可我把媽媽說的話當作“霧裡聽雞叫—當聽不見”這下媽媽可生氣了,她連忙跑到電視機前,“咔”的一聲關掉電視,還嚴厲地批評我。我沒有辦法,只好來到飯桌前,但心裡不服氣呢!還有一次,爸爸早上叫我去買豆漿,我心裡很不樂意,就拖拖拉拉地磨蹭,結果用了幾個小時,才把豆漿買回家,結果被爸爸罵了一頓。但自從學校開展了“誦讀《國學經典誦讀》”的活動,我也積極地參加活動並被《國學經典誦讀》裡的一樁樁,一件件動人的故事所陶醉感染。特別在《弟子規》“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教會了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為了我們的好,我們應該心懷感激,現在,我真想向爸爸媽媽道歉,說一聲:“爸爸、媽媽對不起!我錯了。我以後一定聽你們的話,做一個孝順父母的好孩子!”

有一天放假,媽媽生病了,頭重腳輕,全身乏力,躺在床上昏昏欲睡,正巧爸爸出差了,我想起了“親有疾,藥先嚐,晝夜侍,不離床”父母親生病時,子女應盡心盡力地給予照顧。我馬上用手摸摸媽媽的額頭:呀!真燙!我立即拿來探熱針,放進媽媽的腋下。“嘀-嘀-嘀!”40度!我嚇壞了,連忙打開藥箱,東翻西找,終於找好藥了。雖然這時候我已經滿頭大汗,但我顧不上擦,便整理好藥箱,放回原處,並迅速調好藥的份量,把沖劑倒進熱水中用筷子攪拌均勻,這時我想起了“漢文帝親嘗湯藥”的典故,我把藥放進嘴裡嚐了嚐,待合適了再一口一口喂媽媽。媽媽生病那段時間,我還煲小米粥給她吃,經過我的精心照顧,媽媽很快恢復身體,她直誇我是好孩子。

《弟子規》這本經典之著令我受益良多,在《弟子規》中,我們學到了許許多多的知識,理解到無窮無盡的道理。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學《弟子規》,品《弟子規》,行《弟子規》吧!

讓《弟子規》伴我們一起成長吧!

讀《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有感 篇9

讀後感 ,781字

當我翻開《中華傳統文化經典》這一本書時,中華五千年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燦爛文化便如滔滔江水一般湧現在我眼前,中華五千年可歌可泣,不可計數的風流人物便漂浮在我腦海。彷彿有一股強大的磁力吸引著我,促使著我往下讀……

當我讀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時,我感到了團結合作之重要,力量之強大。

這是無可厚非的,無論是作戰,還是實際生活,無論是人,還是動物,無論是古代,還是當代。團結永遠都是如此重要。比如就拿日本侵華事件來說,如果當年國共兩黨沒有聯合起來抗擊日本,如果當年全國人民沒有團結起來一致對外。我想日本的陰謀就早已得逞了,哪裡還會有新中國,哪裡還會有中華民族,哪裡還會有現在活得如此幸福的你我,中華傳統文化哪裡還會得以傳承?還有,螞蟻搬食物相信大家也不以為奇了,但是大家可否有想過,如果它們沒有團結起來的話,又怎能將比自己大數十倍甚至上百倍的食物搬回洞穴了呢?

當我讀到“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身而取義者也”時,我明白到,道義比生命更為重要。

我國從古至今這樣捨身取義的例子也不以為奇。文天祥,一個家聞戶曉的英雄人物。他之所以可以這樣流芳百世,也只是因為他在生命與道義面前選擇了道義,拯救萬民於水深火熱之中。但如果當年他沒有捨身取義而苟且偷生,他是否還能名垂青史呢?我想,中國的歷史不也隨之而改變嗎?他也必將遺臭萬年了吧!還有2013年為救不慎溺水的遊客而壯烈犧牲的鄭益龍。他也在道義與生命面前選擇了道義,而犧牲了生命,成為受萬人敬仰的英雄。但如果他當時沒有勇敢下水去救人而袖手傍觀的話,那名遊客的命運又將如何?

讀《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我認識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品《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我品味到歷代風流人物的可歌可泣,不畏犧牲,不畏艱苦;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發揚中華民族精神,與經典同行,與中華傳統文化相伴終身。

讀國學經典有感 篇10

讀後感 ,671字

國學經典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精髓;是華夏沃土燦若晨星的瑰寶;是一根堅韌的紐帶,將形形色色的中華文明之珠串連在一起。亙古歷今,經典名句滋潤了一代又一代華人的心靈,炎黃子孫在“經典”的搖籃中孕育。

我國最著名的國學經典是“四書五經”--《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為四書;《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為五經。《四書五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載體,更是中國歷史文化古籍中的寶典。儒家經典《四書五經》包含內容極其廣泛、深刻,她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具有極高的地位。

《論語》主要講述記錄了孔子的言論和做人的準則與學識的方法;《孟子》主要講了孟子與其他思想家的爭辯和對弟子的言傳身教;《大學》主要講了弘揚光明的品德;《中庸》主要講了怎樣修養人性;《詩經》中主要記載了各種詩詞曲樂;《尚書》是一本歷史典籍;《禮記》是一本門類雜多的典章制度書籍;《周易》主要講了古時的八卦之術;《春秋》主要記載了魯國的編年史。

作為一個小學生,我不僅僅要學習現代的文學,更應該繼續領略和發揚古代的經典文學,使華夏的精髓得以儲存。國學經典用記敘語言的方式引導著華夏人民做人處事的方法與歷史的傳承,讓人們學會怎樣將書本上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不說將“四書五經”、“四大名著”等文學寶典一一記之,但你心中也必須存有一盞指引你嚮往社會與生活的“明燈”,如果你沒有,那你就是一位盲目前進的徒行者。所以無論你性質如何也應該擁有一盞“明燈”。

而“明燈”出現的唯一途徑就是--探索國學經典的奧祕與神奇,併發揚它,使它得以儲存。

取經路茫茫——讀《西遊記》有感 篇11

讀後感 ,1097字

“你挑著擔,我牽著馬……”每日得暇,我便招來猴哥,喚來八戒,“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場場酸甜苦辣。”《西遊記》——這本經典名著,如窗外那淅淅瀝瀝的春雨,滋潤我的心田。

漫漫取經路,師徒五人向西行,無論妖魔,無論路障,都阻擋不了他們前進的步伐,十萬八千里,九九八十一難,每一次都安全脫身,已是萬幸矣。

孫悟空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有七十二般變化,可以一步登天,卻還是耐下性子來,保唐僧西天取經。八戒雖呆,卻忠心耿耿,找到一個西瓜還不忘分一半給師父。沙僧雖然做事沒有原則,但他任勞任怨,追隨唐僧也是忠心不二。再說唐僧,這個手無縛雞之力,還不能明辨是非的“唐長老”,他卻一心向佛,心地善良。

取經路茫茫,師徒五人,翻山越嶺,跋山涉水,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只為了取得真經。這不怕困難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也更加值得我們深思:他們走十萬八千里路,這到底是為了什麼?對他們又有什麼好處呢?

細細讀下去,我似乎明白了:玄奘身上揹負了整個唐朝的興衰,以及唐太宗對他的殷切期望,而更多的是自己對佛教的虔誠,使西行的念頭和決心更加堅定。

師徒五人,固然各有各的優點,但其中,我最喜歡的卻是白龍馬。論實力,白龍馬應該比唐僧其他幾個徒弟稍遜一籌,但他卻“揹負”著全隊的重任——馱唐僧。現回看全書,他有哪一次喊過一聲苦,喊過一聲累?他默默地馱著唐僧,足足完成了十萬八千里的路!在關鍵時刻,他還是團隊的“調和劑”。在孫悟空被師父趕走,唐僧被陷害為妖,沙僧被捉,八戒又力戰不過的危急情況下,是白龍馬挺身而出,讓八戒去找孫悟空救命,自己則去為八戒爭取時間。

“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由自己鋪成的陽關大道,亦或羊腸小徑,全靠自己走下去。正如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指出:“諷刺揶揄則取當時世態,加以鋪張描寫。”又說,“作者稟性,復善諧劇。”

茫茫取經路,故雖述幻恍惚之事,亦美雜解頤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師徒一行五人,歷經十多年,出生入死。在一次一次歷險脫險中,更見唐僧的心地善良,行者的天資聰敏,八戒的性格溫和,沙僧的忠心耿耿。

沙僧挑著擔,八戒牽著馬,“翻山涉水兩肩霜花,風雨雷電任叱吒,一行人一路豪歌向天涯。”心懷夢想,只要堅持不懈,無論多久,無論多遠,我們終會到達屬於自己的“天竺”天堂。

戰勝自己,求得“真經”——讀《西遊記》有感 篇12

讀後感 ,1081字

小時候看《西遊記》最愛的是各種打鬥的精彩場面,喜歡裡面神仙妖怪的法術法寶。可現在重新看了一遍,我頓時有了深刻的感悟。

《西遊記》是“四大名著”之一,講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故事。其實《西遊記》真正想告訴我們的是:每個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而我們也要去尋找屬於自己的那本“真經”。

我最喜歡的一章是《真假美猴王》。在取經路上,神通廣大的孫悟空可謂是“打遍天下無敵手”,而六耳獼猴卻是一個最難纏的敵人。因為六耳獼猴其實就是另外一個孫悟空,是他內心深處的另一個自己。就連法力無邊的孫悟空面對最大的敵人——自己,也手足無措;一路上每次有求必應的觀音都幫不了忙,緊箍咒也無能無力,最後還是如來擒住了他。

其實,六耳獼猴就是孫悟空的心魔。“人生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生活最大的問題,不是超越別人,而是戰勝自己。”

再說唐僧,金蟬子十世轉生,一心向佛。雖是凡胎肉體,卻發誓去往西天取經。一路上,他遇到的最大的障礙是什麼?牛魔王?白骨精?都不是。面對妖精,他雖害怕,卻有著取經的信念,毫不退縮。

實際上唐僧遇到最大的障礙是在女兒國。女兒國國王不是妖精,是真正的美女,並且對唐僧一片真情。若成為國王,既有財富,又有地位;繼續取經,雖遵從信念,但處處有難……這才是他最難的選擇。

說到豬八戒,他護送唐僧有功勞,被封做淨壇使者。但大多數人都會評價他好吃懶做、貪財好色,豬八戒這個角色被很多人討厭,而我卻很喜歡他。因為每次化齋都是他去,而且他身上集中體現了我們最常見的缺點和毛病,具有喜劇性的效果。

沙和尚和白龍馬雖沒發生過什麼事,但也蠻值得欣賞。一路上吃苦耐勞,任勞任怨,毫無怨言。做不了主角,就安心做配角;不衝鋒陷陣,就負責好挑擔、背行李……他們各自“在其位,謀其事,盡其責”。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本“真經”,但想得到絕非易事。唐僧師徒用了十四年,途經十萬八千里路,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精誠之至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掩卷深思,我決心,尋找“真經”“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堅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我執著,不管遇到怎樣的妖魔鬼怪,我定能“人定勝天”,成為永遠的“鬥戰勝佛”!

看《最美古詩詞》後有感 篇13

讀後感 ,533字

今天看了最美古詩詞的比賽,我有許多的感受,我體會到古詩詞的美,也對文學多了一份崇敬。

節日是以比賽的方式進行的,每個學校的同學一登場,首先都會以說、唱、舞的方式展現一段古詩詞,每當看到小演員穿著古代服裝,站在臺上說唱時,我都不禁連聲叫好。看,那位說《江南荷採蓮》的小選手,他生動的表情加上甜美的聲音真的是讓裁判都歎為觀止。聽,有人在唱蘇軾的《水調歌頭》,這首詞在經過現人的改變後,唱出來可真是無比的動聽,一旁伴舞的小學生個個動作也十分有趣,突然,“主角”有力的聲音一輛,我們不禁逗眼前一怔,當“主角”說到高潮部分時,我們所有觀眾都不禁為之感動,真是說得太好了。

節目的第二個部分是考驗選手的知識掌握程度,由裁判提問,選手來回答,有很多問題我都沒有聽說過,看來,我還需要繼續拓寬我的知識才行。每當一個個正確的牌子從裁判手裡舉出來時,我們這些觀眾真為某些學校的小選手捏一把汗。

我比較感興趣的是一個提示性的問答題,簡單說就是給你三個提示,讓你來答一個問題,有的選手回答問題的過程可謂是跌宕起伏,本來答對的改成錯的,而有的將錯的改成對的,有時真的是讓我們這些觀眾都大吃一驚,心情跌宕起伏。

其實,最後的第一、第二的名次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個人都從這次活動中收穫到了什麼。

讀《弟子規》有感 篇14

讀後感 ,805字

讀了我們的國學經典《弟子規》,從這本書中我受到了許多啟發。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句話讓我感到十分慚愧。記得有一次,媽媽在染頭,不小心染膏進眼睛裡了,喊我幫忙。我卻只顧玩,很久才慢吞吞地應答。害得媽媽的眼睛得了眼病,打了好多天的點滴。現在想起來,我實在是太不應該了。要知道,媽媽頭上那一絲絲銀髮是因我而生的。“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清晨要早起,晚上要遲睡。人的一生很短暫,轉眼間從少年就到了老年,所以每個人都要珍惜此時的寶貴時光。我們所知道的魯迅先生,一生都在與時間賽跑。他在課桌上刻的“早”字至今還印在我的腦海中。地球上最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經常對助手說:“人生太短暫了,要多想辦法,要用極少的時間辦更多的事情。”“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就是我的座右銘,所以我會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做一個和時間賽跑的人。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做姐姐的要愛護弟弟,做弟弟的要尊重姐姐。姐弟之間能夠和睦相處,對父母的孝心也就包含在其中了。知道了這些以後,每次我有好吃的和好玩的東西,我都會惦記給我的小表弟留一部分的,從不一個人享用。家裡人都我誇我是個懂事的好孩子,媽媽也一直以我為榮。在和表弟相處的時候,我還學會了寬容別人,學會了體諒父母。

“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業無變。”出門要告訴父母一聲,回來要通報一聲,以免父母掛念。平時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選定的志向要努力去完成,不要輕易改變。以前我去哪裡玩,都不告訴父母,回來的時候也不聲不響的。自從我知道了這句話後,決心改掉這個壞毛病,做一個讓父母放心的好孩子。

《弟子規》是一面鏡子,我每讀一句都能找出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啊!《弟子規》真是我的良師益友,我要發揚優點,改正缺點,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讀弟子規深有感,聖人指引我向前,尊老愛幼應在先,親情友情記心間,孝敬父母無怨言,兄妹和睦一家歡,家庭和諧國平安,為國為民做貢獻!

讀《草房子》有感 篇15

讀後感 ,714字

剛翻開書,就不禁被書中的人物與故事情節深深吸引住了,全書都洋溢著一種別樣的情懷,使人激情澎湃,思潮起伏。

本文敘述了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六年中,他親眼目睹或直接參與了一連串看似尋常但又催人淚下、感動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間毫無瑕疵的純情,不幸少年與厄運相拼時的悲愴與優雅,垂暮老人在最後一瞬間所閃耀的人格光彩,在體驗死亡中對生命的深切而優美的領悟,大人們之間撲朔迷離且又充滿詩情畫意的情感糾葛……這一切,既清楚又朦朧地展現在少年桑桑的世界裡。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啟蒙教育的六年。

讀完這篇文章,在我眼前立即勾畫出這樣一幅景象:瀰漫著幽香,懵懂純真,一個可望不可即,浪漫溫馨的童話世界。

在本篇文章中,我最喜歡一個叫‘桑桑’的男孩,他是油麻地小學的學生,好奇心極強想象力豐富,總喜歡做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但他也是一個善良純真,講義氣,勇敢,樂於助人的好孩子,特別是幫助保護紙月不被壞學生欺負。

在諸多章節中,最令我心絃一震的是一篇關於‘禿鶴’的故事,敘述了:禿鶴因認為禿子是一種恥辱,而帶著帽子上學。一次,桑桑和朋友們把禿鶴的帽子掛在了旗杆頂上,大家都在嘲笑他。之後禿鶴便不在戴帽子了,但在一次會操時老師要他戴帽子,可在途中他又忍不住扔掉了帽子……這一篇故事告訴我,不要因為自身的缺陷而自卑,要向前看,時刻提醒自己是最好的,是最棒的,要自信,不要在意他人的眼光,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曹文軒老師曾說過:“美的力量絕不亞於思想的力量,一個再深刻的思想都可能變為常識,只有一個東西是永不衰老的,那就是美。‘我十分認同這一觀點,但我更堅信’如果‘愛’是時間的話,那你就是‘永恆’!‘

追隨永恆,追隨童真。

讀《西遊記》有感 篇16

讀後感 ,664字

吳承恩寫的小說《西遊記》,我們耳熟能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書裡有生動有趣的文字、個性鮮明的人物,使我記憶猶新,從小就百看不厭,愛不釋手。

孫悟空是《西遊記》裡主人公,是個了不起的英雄。他有無窮的本領,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著大英雄的不凡氣度,也有愛聽恭維話的缺點。他機智勇敢又詼諧好鬧,而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敢鬥。敢與玉皇大帝鬥,叫響了“齊天大聖”的美名;敢於妖魔鬼怪鬥,火眼金睛絕不放過一個妖魔;敢於一切困難鬥,決不退縮低頭。這就是孫悟空,一個光彩奪目的神話英雄。

說起豬八戒,他的本事比孫悟空可差遠了,更談不上什麼光輝高大,但這個形象同樣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滿身毛病,好吃,好佔小便宜。他怕困難,常常要打退堂鼓;他有時愛撒謊,可笨嘴拙舌地又說不圓;他還時不時地挑撥唐僧念緊箍咒,讓孫悟空吃點苦頭。可是人們並不厭惡豬八戒,相反卻感到十分真實可愛。

沙和尚是勤快的,不像豬八戒好吃懶做。遇到困難時,總是知難而進,與悟空一起解決問題。可是也有缺點,那就是不會反抗別人。

師傅唐僧,雖說沒有孫悟空的本領、豬八戒的活絡、沙僧的勤快、白龍馬的腳力,但他品行端正,會念真經,不怕“千刀萬剮”,有堅定的信念。沙僧和白龍馬雖說沒有什麼大本事,但都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甘心當好後勤,不好出風頭。

唐僧四人都有缺點,孫悟空的毛躁,豬悟能的懶惰,沙悟淨的沉默,唐僧的懦弱。可是他們卻帶著各自的缺點取到了真經,並修成了正果。這說明任何人,任何事都不是完美的。只要取長補短、團結他人,就能在我們的生活上,在學習中取完真經,修成正果!

讀《品三國》有感 篇17

讀後感 ,1006字

三國,是一段精彩紛呈又讓人眼花繚亂的歷史;三國,是一個英雄輩出又充滿陽剛之氣的時代。

“夢裡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在三國前前後後九十年這一段歷史中,烽火連天,餓殍遍野,戰事頻繁,民不聊生。然而,亂世出英雄,越是滄海橫流,越能顯出英雄本色。

歷史往往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因此,魏蜀吳三國剛一滅亡,史書的記載就眾說紛紜,學者的看法也各不相同,三國曆史的戲劇性讓它成為了史學文學家們甚至是老百姓垂青的物件。

有那麼一個人,他雅量,機敏,風趣,深沉卻又狡詐,詭譎,冷酷,殘忍。千百年來褒貶不一,終難蓋棺定論。個性十足又如此富戲劇性。不難想出,他就是—曹操。

曹操在歷史上的形象並不是很好,很多史學文學家都不喜歡他。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在我看來,讓他們痛恨的,還是曹操說了“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這麼一句話。如果換了別人,一定會反過來說,但是這真的做得到嗎?也就只有曹操一個人坦率地說了出來,至少,他是一個“真小人”,而不是“偽君子”。

《三國演義》中有云: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寫的就是曹操,也可以說是對曹操的一個評價。亂世如三國,曹操身處其中也就只能成為一個梟雄了。但無論是梟雄還是能臣,曹操都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初中時曾經學過一首詩: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若沒有足夠的雅量,又怎能寫出如此氣勢的詩賦?怎能成為一個重量級的人物?怎能成就如此大的一番事業?

在各類正史野史中,經常會談及曹操的笑,大笑,苦笑,嘲笑,冷笑,譏笑……似乎他始終都是在笑。就算是做錯了事,打了敗戰,曹操也會笑。因為他豁達開朗,大氣磅礴,他是一個性情中人和本色英雄。而且曹操也十分風趣與可愛。據《三國志》載,建安十六年曹操西征馬超、韓遂時,和韓遂在戰場上約見,韓遂的士兵聽說曹操親自出場,都爭先恐後伸長脖子要看他。曹操便大聲說:“你們是想要看曹操吧?告訴你們,和你們一樣也是個人,並沒有四隻眼睛兩隻耳朵,只不過多了點智慧!”在戰場上,曹操仍然如此灑脫風趣,更不用說在平時生活中曹操是如何了。

在《品三國》中,作者易中天從一個更平民化,更客觀的角度去評價和分析三國故事。歷史總是真真假假,是非紛爭,無人說得清。但在《品三國》中,你將看到一段段更客觀、更全面的三國史,一個個更客觀、更全面的人物。

讀《狼王夢》有感 篇18

讀後感 ,775字

暑假我讀了一部小說《狼王夢》,文中寫了一個名字叫紫嵐的母狼在與獵人的惡狗決鬥的時候,突然分娩。這時,紫嵐已無力反擊,為了保護她自己的孩子,頑強地忍受著被狗咬傷的痛苦。這種對孩子的愛,是多麼的偉大啊!

其實,這種愛也常常發生在我們的生活中。一次,我和媽媽要去阿姨家玩。這次我們坐火車去,所以我特別興奮。到了火車站,看到那裡人山人海,我在裡面蹦來蹦去,跳個不停。過了一會兒,聽見媽媽在叫我:“快回來!坐火車了!”我聽了,急忙跑去。車站廣播員叫道:“請各位旅客抓緊時間上車,列車馬上就要開走。”我焦急了,跑到了車門前,就向前一跨,“啊!”我大叫一聲,腳被卡在候車臺和火車之間的縫隙裡,我用力拔,使勁扭也拔不出來。我開始緊張起來了。

列車播音員又說:“列車準備開走。”媽媽聽後驚呆了,露出驚慌失措的表情。旁邊的乘客也望著我發愣。我的心開始痛苦的呻吟。

“吱”的一聲,門開始關了,我怕得閉上了眼睛,死亡正在我的身邊呼喚。突然,我感覺到有人將我拉了出來,抱在了一邊,“啪”門關上了,我沒事。雖然我的腳非常痛,但我感到自己很幸運。我慢慢地睜開眼睛,發現自己平安無事,就鬆了一口氣。我迫不及待地看了一下媽媽,我非常吃驚,媽媽的手竟然被門卡住了,好險只卡到了皮,她咬緊牙關,忍住眼淚,用力地拔了出來。那塊皮又紫又紅,可她裝著沒事,還對我說:“沒事了,下次一定要小心哦。”我傷心地痛哭起來……

汶川大地震的時候,整個房屋都在劇烈晃動。房子倒塌時,其間一位婦女為了不讓自己生出來才幾個月大的孩子死去,用自己的身軀頂住從頭上掉下來的水泥板塊,自己犧牲了。當孩子被救出來的時候,看到孩子媽媽的手機,上面還有一條還沒發出的簡訊。上面寫著:孩子,如果你還活著,就記住,媽媽永遠愛你!

……

母愛是偉大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沉浸在母愛之中,感受到了母愛的溫暖,我們要珍惜母愛,回報母愛。

愛國,更需要年少——讀《岳飛傳》有感 篇19

讀後感 ,860字

愛國,原本對於我來說是個很模糊的概念。在家裡,我知道得做個孝順父母的好孩子;在學校,我懂得要做個尊敬老師的好學生。至於怎麼熱愛我們的國家,我以前總覺得那是長大以後的事,我還沒有很深的認識。直到我讀了《岳飛傳》這本書後,才有了深度的體會。

岳飛在中國是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他是宋代時期著名的抗金名將。傳說出生時,家中屋脊上落下一隻大鳥,鳴叫幾聲後就飛走了。因此他的父親為他取名“岳飛”。他自幼父親早逝,在師傅周侗的教誨下學習文學、武藝和兵法。長大後天資聰穎,膂力過人,很早就表現出優秀的軍事才能。他甘守清貧,不貪濁富,當宋朝受到金國的侵略時,他的母親為了讓他一生不忘報效國家,在他的背上刺下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

從那以後,岳飛便時刻記住母親的教導,把“精忠報國”做為自己一身的準則,儘管他在39歲時便遇奸臣所害致死,可他的愛國精神卻在中國大地上永遠流傳,而且成為了無數中國人學習的榜樣。

古往今來,有許多像岳飛這樣的偉大英雄,如從小就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周恩來總理,為拯救中國大眾而棄醫從文的魯迅先生,第一個登上太空的楊利偉叔叔……我從心底裡敬佩像他們這樣的人,他們偉大的愛國精神將流傳千古!在這些英雄身上體現的是中華優秀兒女的種種可貴精神和品質,這些可貴精神與品質成為我們少年兒童今後學習和人生道路上努力向前的精神動力和寶貴財富。

作為中華兒女的一員,我們生活在無比幸福的新時代,國家每年用大量的經費來培養我們,讓我們在裝置先進地學校裡學習,可慚愧的是我們並沒有好好地珍惜。儘管我們現在年紀還小,還談不上怎樣報效我們的祖國,但是我們可以好好地學習,多讀書,多看報,長大以後建設祖國,使我們的國家更強大,更美好。熱愛我們的祖國,努力鑽研,不知道的東西,勤問;不懂的東西,勤學;看到好文章,勤讀;重要知識點,勤問。要像岳飛一樣,精忠報國,不懼危險,把祖國建設的更加繁榮昌盛。

我要大聲地告訴所有我的同齡人—愛國,更需要年少。只有我們今天好好地學習,一定會有回報祖國的一天!一定會有實現自己“中國夢”的一天!

讀《詹天佑》有感 篇20

讀後感 ,615字

前幾天,我們學了一篇課文《詹天佑》,我被主人公的愛國精神打動了。

《詹天佑》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在清朝末年,詹天佑頂著壓力接受修築京張鐵路這個任務,詹天佑以身作則,敢於創新,想出了別人都想不到的辦法修築鐵路,他不怕困難,在他的主持下,京張鐵路比原計劃提前兩年竣工,給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讚揚了詹天佑的接觸和愛國精神。

在詹天佑的眾多優點中,我覺得最值得我學習的是他不怕困難的精神。詹天佑在修珠鐵路的過程中遇到了許多的困難,但他都說用自己的智慧—克服了。還經常勉勵自己。說到這兒,我想起一件發生在我身上的不光榮的事。

四年級時,我參加了書法班。開始,因為我沒有經驗,練的一塌糊塗,還是老師手把手地教我寫,在老師傳授了我一些方法後,我開始有進步了。於是,我天天刻苦練字,確定自己有了一些進步之後才停筆。但在堅持練了一個學期之後,我支撐不住了,覺得太難了,加上老師佈置的作業多,我就沒有心思練字了,於是我便退出了書法班。

五年級上學期,學校展覽了一些書法作品,我好奇地也去湊熱鬧。我一幅幅地看著,突然,眼前一亮,這是一幅寫得多麼漂亮的字呀!剛勁有力,鳳舞龍翔,細看署名,竟然是比我晚半個學期進書法班的學弟!我的臉不由自主地紅了起來,我慚愧地低下了頭……

學習了《詹天佑》這篇課文之後,我與詹天佑相比有多大的差距啊!我明白了:做沒有勇氣的逃兵,永遠只是一個膽小鬼。只有迎難而上,堅持不懈,我相信我沒有什麼困難可以阻擋了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