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蘇姍的帽子》後有感相關作文20篇
讀《蘇姍的帽子》後有感 篇1
讀後感 ,522字今年暑假,我含著熱淚讀完了《蘇姍的帽子》這篇令人感動的文章。讀完後,我心頭起伏,感慨萬千。
這篇文章講述的是蘇姍那瘦小的身體裡有一個腫瘤,因此她不得不接受幾個月的化學治療。出院後,她頭髮掉光。為了不被同學們嘲笑,她只得頂著一頂帽子去上學。然而,這對一個小女孩來說,卻是一個非常嚴酷的事情。看到這,我不禁為蘇姍的遭遇感到同情,也為她竟能堅持著繼續上學的行為感到震驚,這需要多麼大的勇氣呀!
蘇姍的行為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而老師的做法更讓我感到感動。
老師非常理解小蘇姍的心情。蘇姍回校前,老師就對學生們說:“記住,下星期一同學們都必須戴帽子來上課!”同學們莫名其妙,但是沒辦法,只得照辦。同學們不知道,老師的目的是要同學們在不知不覺中習慣帶帽子來上課,讓他們以為蘇姍帶帽子是正常的,從而不嘲笑蘇姍。
多麼好的老師啊!但我想起我的行為只覺得慚愧。一次,一位同學摔傷了腳,不能走路,我趁機嘲笑他:“瘸子,臭瘸子!”那同學聽了,傷心地哭了,從此再也不理我了。我不但沒有幫助這位同學,反而嘲笑他,這種行為是多麼可恥呀!
蘇姍是一個多麼堅強、勇敢的女孩呀!蘇姍的老師是多麼理解蘇姍呀!她不僅不嘲笑蘇姍,還幫助蘇姍解脫困境。我們應當以她們做榜樣,向她們學習!
《蘇珊的帽子》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642字鮮花再美,美不過笑臉;蜂蜜再甜,甜不過問候;陽光再暖,暖不過人心。今天,我讀了一篇課文,叫做《蘇珊的帽子》,這篇課文特別能反映了人間的真情和人世間的美好。
這篇課文主要寫了:蘇珊患了腫瘤,接受了三個月的化學治療後,她的頭髮全都掉光了,需要戴著帽子去上學,可她還是擔心被同學們嘲笑。海倫老師知道這個情況後,為保護蘇珊的自尊,要求同學們都要戴上帽子來上學。當蘇珊站在教室門口的時候,她猶豫了,可當她看到同學們都戴了一頂帽子的時候,她輕鬆地笑了,很快融入了班集體裡。
這篇文章令我感動的是海倫老師,她急學生之所急,想學生之所想,她知道蘇珊的頭髮掉光後,每天頂著一顆光禿禿的腦袋來上學,無疑是非常殘酷的。所以海倫老師為了保護蘇珊的自尊心,保護蘇珊不被同學們笑話,所以讓同學們都戴上帽子來上學。這樣,蘇珊所戴的帽子,同學們也只會認為是為了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而已,而蘇珊也覺得自己與同學們沒有什麼兩樣,很快開心地融入了班集體中。區區一頂小帽子,表達了老師對蘇珊的關愛和保護,使蘇珊對生活充滿了信心。
在我們的學校,也有跟海倫老師相同的人。記得在我二年級的時候,有一位同學,她得了白血病,需要住院治療,她的家承擔不起那麼昂貴的醫藥費,學校就動員全校師生捐款。那天是星期一,在大課間的時候,全校的師生都去了捐款,先是老師上臺捐款,然後再是每個班派一個學生代表上來一個個捐款。那場面真的是很感人。
這是心的呼喚,這是人間的春風,這是生命的源泉,這是愛的奉獻。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
你是一個好孩子——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篇3
讀後感 ,1026字最近,我讀了《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覺得這本書很好,很像我小學一年級做的一些傻事。
小豆豆是一個因為淘氣,一年級就被退學的孩子:上課時,她把桌子蓋掀來掀去地玩,搞得全班同學都上不好課;她還會站在窗前,看宣傳藝人走過,並請她們表演……後來,小豆豆來到了一所叫“巴學園”的學校,她十分喜歡這所特殊的學校,不料它卻毀於戰火……而小豆豆長大後,成為了一名著名作家和知名主持人,她十分懷念在巴學園那段快樂時光,就寫了這本書—《窗邊的小豆豆》。
小豆豆剛來到學校時,看到這個學校的校門是兩棵大樹做成的,教室是由廢棄電車組成的,覺得十分新奇。當她見到校長時,校長認真地聽她說了四個小時的話,這是她在孩提時代,大人第一次這麼認真地聽她講話。因此,她喜歡上了校長先生—小林宗作。
巴學園的上課形式很獨特,每人可以從自己喜歡的科目學起,而自己不喜歡的科目,只需在下課前完成就行了。因此,在巴學園,大家上課都很認真,不會出現聽課心不在焉的情況。如果大家上午就完成了功課,下午就可以去散步了。
在巴學園吃飯也很有意思。校長讓家長給孩子們帶“山的味道、海的味道”,為的是讓孩子養成不挑食的習慣,並能從吃飯中學到許多東西。比如小豆豆第一天吃飯時,媽媽給她帶來了魚鬆,校長先生問大家:“魚鬆是山上產的還是海里產的?”大家經過辯論,不但知道了魚鬆是海里產的,還收穫了快樂。
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巴學園被燒燬時,校長先生並沒有痛哭,而是平靜地說:“噢,下一次,我們辦一個什麼樣的學校呢?”這一句話凝結著校長先生對孩子們的愛,以及他對教育的熱情。而在這時,小學生小豆豆卻在疏雜湊車上,想著分別前校長先生對她說的話:“還會再見面的!”還有先生一直對自己說的那句話:“你真是一個好孩子!”……“不要忘了這些啊!”小豆豆對自己說。
讀到這裡時,我想,小林宗作是一個多好的老師呀!小豆豆是一個多好的孩子呀!在戰亂中還能情牽對方,真是太了不起了!假想小豆豆沒有遇見小林老師,沒有來巴學園上學,而在普通學校就讀,那麼在傳統教育方式的扼殺下,她可能就會失去她活潑的本性,變得消沉,很有可能會被認為是壞學生,走到哪裡都會被人指指點點。而她就會破罐子破摔,自暴自棄,對自己失去信心,從而走向了歧途。如果是這樣,日本就會少了一位著名的作家,就會少了一名知名的主持人!
當我再拿起這《窗邊的小豆豆》,再翻看一遍時,我彷彿回到了天真的一年級,和小豆豆一起玩耍,一起流淚,一起快樂,一起長大……
讓戰爭遠離孩子們——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篇4
讀後感 ,661字在寒假裡,我拜讀了日本黑柳砌子所寫的《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描述了小豆豆小時候在學校因為淘氣,使得老師不得不將她開除,小豆豆在媽媽千方百計地努力下來到新學校—巴學園。
巴學園是一所特別的學校。他們的上課方式很特別,他們不是像我們學校按照課程表上課的,而是把今天要學的全部寫在黑板上,還有重點要注意的事項,然後在上面選自己喜歡的,如果有不會就可以去問老師。我非常羨慕小豆豆,她上的那所學校的上課方式一定充滿樂趣。
他們的教室更加特別,他們的教室不是教學樓,而是由電車改裝成的教室。他們吃飯的時候也很特別,他們是圍成一個圈,然後,校長小林宗作就會說:“山的味道!海的味道!”這是校長不想讓小朋友們偏食,所以蔬菜、肉類、魚類,都得吃。他們的運動會也夠特別,能夠自己策劃稀奇古怪的專案讓每個孩子都能發揮特長……“巴學園”裡的一切是多麼令人嚮往啊!小豆豆和她的朋友們在“巴學園”裡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到處都有小豆豆和同學們快樂的身影,開心的笑聲……可是,就是這樣一個美好的巴學園,在一個夜晚被美國飛機炸燬了。
真是可惜呀!世界上又一個好學校被戰爭毀滅了。戰爭帶給孩子們的傷害是多麼巨大呀!有多少孩子因戰爭失去學校,有多少孩子因戰爭失去父母、親人,更有孩子甚至連自己小小的生命都沒能延續下去。
戰爭像一個魔鬼瘋狂地搜刮人們的生命,和平猶如一個天使將幸福的種子撒滿人間。和平年代,每天我們都能在我們的“巴學園”裡開心地學習、玩耍、生活,是多麼幸福啊!讓我們捍衛和平,保護和平,讓戰爭遠離孩子們,讓更多的孩子走進“巴學園”吧!
讀《鐵路邊的孩子們》有感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688字漫步在一排排書脊之中,漫不經心地抽下一本書,呵!竟是《鐵路邊的孩子們》!在無數的書脊中,我就與它結緣,成為我成長路上的一道風景。
厚實的紙張,清晰的字跡,精美的圖畫,向我默默傾吐著一個故事:伯比、彼得、菲莉絲與媽媽在爸爸含冤入獄、家裡一下子變窮的情況下,互相攙扶,互相勉勵。最後,一家人通過努力,終於等來了爸爸洗清罪名的一天。
伯比在弟妹都退縮的情況下,仍勇敢地站在鐵路上揮舞著裙子做的旗子。彼得被耙子扎入腳底也沒有哭……一件件令人感動的事扣人心絃。但他們最令我敬佩的是他們的堅強。
堅強,在我的眼裡無非是:打針不哭、被同學欺負也不鬧、被老師打了也不會掉淚……但是自從我讀了《鐵路邊的孩子們》之後,我對堅強的認識改變了。
堅強,是精神世界裡最堅硬的東西。但他在你心裡的份量不同;有時是一顆沙子這麼大,有時是若泰山般屹立著……
從小在蜜罐溫床長大的我,不敢一個人在家,稍有風吹草動,我就恐懼不已。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掉下來。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才有點敢一人在家。但非得有什麼能安慰我的條件才敢一人長時在家。看完《鐵路邊的孩子們》後,我不禁思起伏:我和伯比他們相比,我實在差太遠了!成長的路上,還有許多大石頭要搬呢?怎能在這些小石子上敗下呢?
“成長的路上,總有困難、挫折;每一次努力,都是向前衝……”當我心灰意冷時,這首歌總會在我耳邊唱起……
沒錯,成長的路上,我要努力向前衝……
讀《鐵路邊的孩子們》有感 篇6
讀後感 ,692字有一本書,能深深地打動你的心靈;有一本書,能讓你千言萬語湧上心頭;有一本書,能用愛打動全世界……這本書就是——《鐵路邊的孩子》。
這本書的封面,是三個小主人公:羅伯塔、彼得和菲莉絲朝著九點十五分的“青龍”揮手,因為,他們認為,“青龍”能給含冤入獄的爸爸帶去愛和關心。這本書的封面就讓我十分感動。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有付出,才會有收穫。老先生,是每天都在“青龍”上的一位旅客,孩子們每天準時向“青龍”揮手,老先生也每天朝他們揮手告別、回答,就這樣,孩子們與老先生成為了朋友。媽媽生病了向老先生求助,老先生就給媽媽送了一大籃的東西;還有一次為了俄羅斯的“犯人”向老先生求助,老先生就幫助“犯人”找到了妻兒;為了爸爸求助,老先生就幫助爸爸回到家中。老先生不僅幫了孩子的忙,孩子們也幫了老先生兩個大忙;給老先生的孫子治病、幫助老先生最喜愛、最敬佩的作家。所以,這些事就抵消了。付出根本不是交換,而一種人情。
孩子們在這裡也認識了許多好朋友,都是先付出了,再收穫了友情,得到了幫助……付出真誠、收穫真誠;付出誠信,收穫誠信;付出友誼,收穫友誼……
這些付出與收穫,正應了一句名言:“‘給’永遠比‘拿’快樂!”我認為,世界上人人都是朋友,只要能讓他們看到你跟他們的好。
讀《鐵路邊的孩子們》有感 篇7
讀後感 ,562字愛的力量,是強大的。可你別忘了,善良也擁有力量。在伊迪斯·內斯位元的筆下,那三個孩子就擁有善良的力量。
事情是這樣的,孩子們的爸爸被人帶走了,於是媽媽帶著他們來到了鄉下。雖然他們失去了錢財,但他們獲得了友誼。在這過程中,他幫助了許多人,也交到了許多朋友,他們最終等到了爸爸的回來。
但在這一過程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最要數他們救“獵狗”。他們並不知道這是老先生的孩子,卻無私的將他從漆黑的隧道里救出了他。他們知道十分危險,卻堅定的將他一點一點抬出隧道。而且在這過程中以前膽小如鼠的菲莉絲受了傷,卻忍著疼痛,繼續“工作”著。在“獵狗”遇難時,孩子們卻堅定、果斷的拿出了自己珍藏的“寶貝”(牛奶和羽毛球)為他療傷。如果三個孩子們沒有將“獵狗”救出,他說不定會被火車擠死!說不定會被活活餓死在隧道之中,後果不堪設想!
我突然覺得自體太不夠體面了,同學向我借錢沒還我我都要催。對這三個孩子的體面來說,就是沙子見沙漠。我覺得這三個孩子沒有權利,沒有錢財,卻有善良的力量。而有了善良的力量,等於有了千山萬水。我決定以後也要向三個孩子學習,做有體面的人。
愛,使人獲得感情。善良,使人獲得信任與友好!
讀《鐵路邊的孩子們》有感 篇8
讀後感 ,752字付出愛,就會收穫愛。是的,只要人人都獻出愛,愛將灑滿人間,世界會變得和諧,人人將會互相尊重。
《鐵路邊的孩子們》令人百看不厭、回味無窮。原先三姐弟是住在城市裡,可有一個人冤枉了爸爸,爸爸被法庭判了五年苦役監禁。媽媽沒有辦法,只好帶著三個孩子搬到了鄉下,靠拿稿費維持生計。就因為這樣,孩子們漸漸與鐵路交上了朋友……
他們與老先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和珀克斯一起聊天,同站長交了一個知心朋友。
羅伯塔是最會體諒人、善良、富有愛心的女孩兒。當爸爸被抓走,媽媽非常傷心,羅伯塔就在心裡不斷說:媽媽心裡難受,我就不提起爸爸;媽媽心裡難受,我就不提起爸爸。在吉姆受傷的時候,羅伯塔留下來照顧他,陪他戰勝黑暗和恐懼。當船失火了,羅伯塔和弟弟妹妹同心協力進入船倉救孩子。羅伯塔帶著弟弟妹妹幫助俄國人打聽妻兒下落,防止了一場大車禍……羅伯塔是值得學習的榜樣!
愛,這個普普通通的字,卻蘊含著溫暖、新情、友情。簡單的字,讓人聽了,卻倍感開心,看了賞心悅目。
在生活中,我也努力用心去愛世界,愛一草一木,愛一人一物,我希望能使世界更美好。
一次,我在家門附近發現了一隻流浪貓。昨晚下了一場雨,它顯然被淋了,還縮著身子瑟瑟發抖。我天生對貓毛過敏,只要接觸貓,我就會直打噴涕。此時,這隻貓不僅凍僵了,還無家可歸。我的憐憫之心油然而生。我悟著鼻子,給了它一件舊衣服,一條魚和一碗牛奶,使它快快暖和起來。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第二天,我最心愛的一支筆不見了,我心如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突然,我聽到了喵喵的叫聲,我把目光轉向小貓,它用爪子指指牆角,好像要我看什麼似的。我最心愛的筆!我愛憐地用手在空中做出撫摸它的動作。
生活中,只要你給別人一點愛,別人可能也會回報給你一點愛!
理解多好——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篇9
讀後感 ,598字“那該多麼好呀,多麼好,能夠得到理解多麼好……”這首《理解多好》唱出了我的心聲,《窗邊的小豆豆》更是寫出了我的心聲。
書中,小豆豆被要求退學了,一個全新的學校“巴學園”接受了她,“巴學園”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地方:兩株矮樹組成的校門、一節節的電車教室、善解人意的小林校長、獨特的教學方式……在這裡,小豆豆與那些和自己一樣在別人眼中特別的孩子們一起玩耍、學習,十分快活。
這是作者黑柳徹子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經歷,看完後卻使我十分羨慕。就像歌中所唱的“……我們都有一些小毛病,你們可別天天氣得鬍子翹……”小豆豆和同學們都各有一些小毛病,但小林先生卻沒有氣得鬍子翹,因為他理解這些孩子,理解他們心中不願被掀開的傷疤。在運動會上,小林先生特地為不能長高的“小孩子”設計了比賽規則,使他拾起了自信;小豆豆剛入學時,小林先生整整聽她講了四個多小時,沒有一次不耐煩的打斷;面對一不小心傷害了孩子自尊心的老師,小林先生第一次開口批評……在這個美好的“巴學園”裡,所有的孩子都得到了應有的尊重,所有的缺點都被忽視,在他們身上的只有優點。
這是一份在大戰中的溫暖。可是在生活中,現在還會遇到像小林先生這樣的人嗎?長得胖了一些,有人說是“肥豬”;戴了一副眼鏡,有人說是“四眼田雞”;做事慢了一些,又有人說是“蝸牛”……其實誰有沒有錯,大家只是缺少了發現美的眼睛和一顆理解的心。
“……理解多好—理解多好……”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篇10
讀後感 ,993字暑假曲老師向我們推薦了一本好書—《窗邊的小豆豆》。回到家裡我便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這一看便愛不釋手了。我還是先向大家介紹一下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吧:文中主要描寫了一個名叫小豆豆的孩子,因為調皮一年級的時候就被原來學校退學了,以後她進入了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引導和愛護下,由一般人眼裡的“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好孩子。其實這本書之所以這樣吸引著我,還是因為我特別特別地像文中的小豆豆,從小豆豆的身上我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哎呀,還是讓我跟大家詳細地說說吧!
小豆豆是一個總喜歡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孩子。記得有一次老師讓小豆豆站在窗邊聽課,她由於看到窗外的宣傳藝人而按捺不住興奮地心情竟然在課堂上肆無忌憚地大聲跟宣傳藝人們打招呼,結果可想而知了,鬧得全班同學都認為她“怪怪的”。其實我也有過類似的經歷呢!記得那時我剛上一年級,課間的時候我去操場“勘探地形”意外地發現了“大野貓”(我認為的)的腳印,這是多麼令人興奮地事情啊!我必須找同學一起分享一下,可是事與願違,這時候上課鈴響了,當我跑到教室的時候,白老師已經開始上課了。這可怎麼辦?這件事情讓我坐立不安,於是我就衝白老師舉起了手,可是白老師就像是知道我要說什麼似的,示意我把手放下。這可怎麼辦呢?這件令人興奮的事情我必須告訴白老師!於是,我也管不了那麼多了,站起來大聲地喊道:“白老師,我告訴您,咱們操場上有大野貓,我看見它留下來的腳印了!”頓時課堂上一片鬨堂大笑,連白老師也忍不住地笑了,你們看,我是不是跟小豆豆有點相似啊?
當然我身上還有好多跟小豆豆非常相似的地方,比如說善良、調皮、好奇心重等等。小豆豆是因為有了巴學園、有了小林校長,她的生活才那麼地豐富多彩。而我也非常慶幸自己生活在407班這個大家庭,這裡有跟小林校長一樣的曲老師和白老師等一些好老師的用心地教導,有團結友愛的一幫好同學。短短的三年中我學會了很多,學會了用自己的好奇心去探究知識,學會了用自己的善良去交往了一群好朋友,我的積極向上地發展都來自於我所在的班級,來自於精心培育我的好老師們,我感謝我的班集體,我更感謝精心教育的老師們!
如今的小豆豆早已經是著名的電視主持人、聯合國兒童基金親善大使的世界名人了,那麼我該怎麼做呢?我想小豆豆就是我的榜樣,我也該像小豆豆一樣,用我的好奇、用我的聰明、用我的善良……去創造屬於我自己的美好未來。
愛上巴學園——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篇11
讀後感 ,628字一年級時,媽媽給我讀“小豆豆”,我笑她的傻勁兒;二年級時,我自己讀“小豆豆”,我喜歡她的有趣;暑假裡,我又捧起了《窗邊的小豆豆》,這一次,我深深地愛上了小豆豆,愛上了小林校長,愛上了巴學園。
三讀“小豆豆”,我知道了那個叫黑柳徹子的日本著名主持人,小時候曾經是一個被退學的問題兒童;三讀“小豆豆”,我知道了世界上有一種教室,建築材料不是磚瓦,而是廢棄不用的電車車廂;三讀“小豆豆”,我知道了有一位用愛心呵護學生心靈,把問題兒童塑造成天才的校長—小林宗作。
走進巴學園,當我讀到217頁“泰明死了”的時候,我的心不禁顫抖起來:“為什麼?泰明怎麼會死了呢?多麼聰明的山本泰明呀!小豆豆該有多麼傷心哪!越往下看就越傷心,活著多好呀!我禁不住潸然淚下,怎麼也停不下來。我感覺自己就是泰明的朋友一洋,以前那個快樂的泰明,後面的書中再也不會出現了嗎?小豆豆握著那隻手想:”這是我握過多少次的手啊!“此時,我也多麼想握握那隻手啊!我的眼淚就又忍不住了。
我不僅喜歡小豆豆,還喜歡小林校長。不論小豆豆做出多少可笑的事,校長總會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我們班主任張老師也特別愛表揚我們:一年級時,她讓我和於金巨集一起去請美術老師來上課,我說:”辦公室、畫室我們分頭去找吧!”張老師對我說:“你真是一個會辦事的小人精兒!”我走起路來感覺特別起勁兒。
爸爸說我真像封面上的小豆豆,又瘦又小,我也經常被人叫成“小不點兒”“小豆兒”。我就是願意當一個快樂的“小豆豆”!
讀《艾晚的水仙球》有感 篇12
讀後感 ,682字《艾晚的水仙球》是黃蓓佳的小說,主要講了小女孩艾晚的成長故事。她生活在一個溫暖的家庭裡,姐姐艾早心靈手巧,但逆反心理很重,總是和媽媽頂嘴。艾晚是個平常的小女孩,沒有哥哥和姐姐那麼優秀,隨便得到什麼都可以讓她很滿足,她就像我身邊的小夥伴一樣很親切。
故事中的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讓我彷彿身臨其境,看到了一幕幕生活畫卷。我最喜歡艾晚,雖然她並不出眾,但是很有愛心,為了水仙花早些開放她一夜守候。“爸爸說:優秀的孩子是為別人培養的,平常的孩子才是自己的。”艾晚就是這樣一個平常、可愛的孩子。我最不喜歡艾早,因為我覺得她太不懂事太任性了。當她高考時,第一門語文考試結束後遇到了不高興的事,她就把情緒發洩在自己的身上,接下來的幾門考試她胡亂應付,最後總分比預考成績少了差不多一百分,這簡直是自毀前程。不但傷害了自己,還辜負了爸爸媽媽的期望。我覺得她很不理智。
在生活中,這樣不理智的行為也處處可見。有的同學聽不得一點批評,動不動就發脾氣,甚至還會用不合理的方式洩憤,比如撕書本、亂塗亂畫等等。據說2004年發生的重大殺人案件中,凶手馬加爵就是一個成績優秀的重點大學大學生,可是他僅僅因為打牌和同學吵架,就連殺四人發洩情緒,最終落得了悲慘的下場。而且,我看到網路上的新聞說,根據調查顯示,“自殺”在青少年十大死因中居第二位,臺灣去年青少年自殺死亡率約每10萬人口6。3人,比97年微幅升高,這是多麼可怕的趨勢啊!
生氣,就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而盲目任性地發洩自己的情緒,就會造成不可收拾的惡果。我寧可不要像艾早那樣優秀,也一定要做一個健康、陽光的好孩子,像艾晚一樣可愛。
讀《親愛的笨笨豬》有感 篇13
讀後感 ,386字這幾天,我讀了一本《親愛的笨笨豬》,它的封面非常好笑,我就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
這本書的作者楊紅櫻做過小學老師,童書編輯,她19歲開始發表文學作品,現在已出版童話、兒童小說、散文等60餘種,總銷量超過5000萬冊。當我讀到《鹿妹妹,你大膽的往前走》時我被他們的愛心感動了,乖乖熊和笨笨豬扶妹妹鹿到黃昏,鹿妹妹慢慢的會站了。第二天,乖乖熊和笨笨豬把木棍放到鹿妹妹肚子底下支援著它鹿妹妹慢慢的會走了。
還有《歡樂的學校》,這篇文章寫的是歡樂學校有一隻小狐狸,它的妹妹缺一隻耳朵,斷了一條腿,怕大家笑話它,於是乖乖熊和笨笨豬想方設法讓狐狸妹妹去歡樂學校,她終於同意了。第二天,它還是害怕就又到河邊了,於是,乖乖熊和笨笨豬一起把它抬到了歡樂學校裡,所有人都很喜歡這隻新來的小狐狸。我們要向乖乖熊和笨笨豬學習,當一個有愛心的人。
書裡的知識像一條河,源源不斷的流入我們知識的海洋中。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篇14
國小六年級作文 ,784字《窗邊的小豆豆》是那天在書店裡無意中看到的,我感到幸運的是,我選擇了這本書……
《窗邊的小豆豆》講述了作者在二戰中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小豆豆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後,來到巴學園。小豆豆第一天就跟校長說了四個小時的話,校長一直都認真聽著。小豆豆入學後小林校長卻常常對小豆豆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呀!”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裡“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學園裡親切、隨和的教學方式使這裡的孩子們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時光。
讀了《窗邊的小豆豆》使我感受頗深,巴學園特別的教學方式十分令人嚮往。在巴學園裡學校會給學生足夠的自由和選擇權;巴學園裡的學生都會帶好自己的午餐:山的味道,海的味道,營養均衡;巴學園的校長可謂是用心良苦,他組織了一次次特別的活動,讓巴學園的學生在一點一滴中成長起來;最讓我感受頗深的是:小林先生在學生們壓力大時,舉行一個不可思議的活動:拍桌子活動。每個同學一邊用力拍著桌子,一邊大聲說出自己的煩惱,等到拍累了,喊累了一切煩惱也就一掃而空了。如果我們的學校也能舉辦這樣的活動,那該多好!
當然,在這本書裡我也學到了不少,我明白了在生活中,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連挑戰的勇氣都沒有,小豆豆不論遇到什麼困難都會自信滿滿的面對,第一次失敗了,來第二遍,第二次失敗了,來第三遍……,直到成功為止。而我遇到一點小困難就想退縮,做練習題目稍微難一些就不想做了,上特長班,被老師批評幾頓就不想學了。現在想起都覺得慚愧,讀完這本書後我下定決心要勇敢的面對困難,不要退縮,失敗並不可怕,只要持之以恆,就一定能成功!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能讓我感到的校園的美好和快樂,現在的學習壓力越來越大,我好向往巴學園啊!因為真實,我喜歡這本書;因為美好,我喜歡這本書;因為給我帶來笑聲和快樂,我喜歡這本書;因為感動,我更喜歡這本《窗邊的小豆豆》!
讀《我們的小時候》有感 篇15
讀後感 ,774字剛讀完《我們小的時候》這本書後,我平息了一會,想起自己的小時候,並不遜色於作者筆下的童年……
書中講述了兩個小女孩普爾斯和艾麗莎的五彩斑斕的童年,她們自由自在地玩耍,譜寫了童年叮咚歡快的交響曲。讓我也不禁回想起我的童年……
也許我的童年是上帝創造的,那麼美好!
他創造得那麼一絲不苟啊!他把一個童稚的夢安裝在群山環繞的小山村,安裝在外婆家。他給這個夢安排的事總能使這個夢的主人—已不在是兒童的我感到回味無窮。我也有一個像書裡面主人公艾麗莎的瑪麗齊亞奶奶一樣慈祥溫柔的外婆,她總是那麼的親切。小時候,她會帶著我去小溪邊洗衣服,卻任我在一旁玩得不亦樂乎;她會帶著我上山摘我喜歡吃的果子,卻由著我興奮得滿山的跑;她會在睡前講故事哄我睡覺,直到我在美麗的故事中酣睡……所以,外婆是我至愛的瘋狂玩伴。
小時候,我也會像普爾斯那樣天真的以為青蛙是一位英俊瀟灑的王子被施了魔法後變成的。那時候,天真爛漫中帶著幾分無知。
小時候,我會擔心小狗吃骨頭會被噎著;小時候,會以為晚上小貓因為想媽媽哭得眼睛直髮光;小時候,我會單手撐著腦袋望著窗外,思考這世界上到底有沒有外星人,放學回家的路上小夥伴會不會忽然被飛船吸走,走了別的星球后再告訴我他過得很好之類的。
總之,小小年紀已經有了怪咖編劇的思維。
那時候我和小夥伴們還爬過不少人家的窗戶,越過不少人家的後院。在穿過某個地方時,今天可能會爬上二樓翻院子過去,明天可能走一條窄巷然後再擠一道木門過去。總之,我們那時候就是追求“不走尋常路”。而且我們有很多“祕密基地”,在大榕樹的樹洞裡,一些奇奇怪怪、破破爛爛的“寶貝”就會被藏匿在那裡,比如一些好看的瓶子、花花綠綠的髮卡什麼的,一段時間後就會消失了,我們還會分析為什麼會消失,經過很長時間的爭論,當時甚至覺得可能是外星人收走的。
多麼美好的童年啊!上帝創造的。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篇16
讀後感 ,514字暑假裡,我讀了《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
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的黑柳徹子,也就是書中的小主人公—小豆豆。這本書主要講了:小豆豆一年級時因為淘氣而被退學後,來到了巴學園,認識了巴學園的校長小林宗作,而且還在學校裡交到不少朋友。在小林校長的關心和愛護下,一向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讓大家接受,成為了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這本書對我的感觸很大,讓我想起了一二年級的許多事情。特別是“一和的心願”這章,像極了我二年級時發生的一件事,那時正值春季,天氣逐漸變暖,街上漸漸出現了賣小雞的人的身影。我每次看到,都會哭天喊地的去求爺爺奶奶給我買,但是他們的立場總是雷打不動的堅持:這些小雞都是人工孵化的,養不活,養死了怪可憐的。可我不管,我還是想要小雞。爺爺奶奶經不住我的死纏爛打和軟硬兼施,終於給我買了一對毛絨絨的小黃雞,可把我高興壞了。小黃雞可愛極了,摸起來就像一個黃色的毛絨小球。我精心的照顧著它們,可是,爺爺奶奶的話終究還是應驗了,第三天早上,兩隻小雞都死了。我沒有哭,但是我打心裡難過。
這本書讓我回憶起了我的童年,美好的童年時光。它不像某些教育的書一樣,告訴我們大道理,它只是一本能讓我們回憶起童年的書,酥酥的,酸酸的,麻麻的……
觀《沙拉和她的孩子們》有感 篇17
觀後感 ,5643字【篇一:特別狠心特別愛】
從富有到貧窮,從貧窮到富有,正是這一切的一切,鑄就了一個個孩子的成功之路。
—題記
沙拉她放棄了在上海舒適的生活,帶著三個孩子走進了戰爭,她說:“戰爭會讓人成熟,會讓孩子們成長,會讓他們不怕風不怕浪,如果孩子們什麼都見過了,那麼他們還會怕在生活道路上的障礙麼?不會了。”
移民初期,全家異常艱苦,沙拉靠賣春捲為生,她始終保持著“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她繁忙的家務活從來不要求孩子們做,總是努力得為他們營造一個最好的學習環境,直到有一天,鄰居訓斥她:你怎麼不讓孩子們給你分擔一些家務呢?”原來在以色列,從小孩子就要為父母分擔家務活。於是,沙拉轉變思想,他決定讓孩子們一起跟她體驗生活的艱苦,全家一起動員會賣春捲,在學習之餘,還讓孩子去麵包店做零工,他支付孩子們報酬嗎,給他們灌輸“勞動就會有收穫”的思想。讓孩子學會忍耐,增強孩子被拒絕的心理承受力,培養孩子獲取成功必備的重要“逆商”。除此之外,“延遲滿足”還訓練孩子在延後享受中磨鍊意志,砥礪對人生的期許,變得更有彈性,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競爭。也讓他們懂得了愛母親。
他還給孩子們建立一個目標,並讓孩子們不懈努力,她認為一個人有了目標,那麼就有了理想,他們為了目標而讀書,而不是為了他們的媽媽,為了自己心中的目標。對比如今的中國父母,不斷的在旁邊說:“學習,學習!”這樣其實很空洞。以華通過不懈努力,作了政府官員;傑瑞做了資產千萬鑽石商人;沙拉也在上海做了中國銷售總代表。小女也立志當一名外交官,媛母親的夢。只要有了目標,又有什麼不能實現的呢?
作為母親,一路走來,背後數不盡的辛酸,折磨。她認為,如果驕縱慣養,時時滿足,那麼社會,這個世界會給他所有他想要的東西嗎?不會的。她只能狠下心,苛刻的對待她的孩子們。可現在的母親呢?事事滿足,當孩子真正遇到問題時,內心脆弱的如玻璃,一碰就碎。日久天長,孩子習慣於依賴家長,做家長鋪好的,平穩的路。漸漸都如溫室裡的花朵,盡力不了風霜。她在書中這樣寫道:心軟是害,心狠是愛。誰溺愛孩子,終有一天會孩子療傷。她把孩子比喻做一張白紙,對的時候,畫一筆;錯的時候也畫一筆,等白紙滿了,也就成功了!
不經歷風霜的梅花,不會有沁人心脾的芳香;不劃破長空的雛鷹,不會留下矯健的身姿;不頂翻石塊的幼芽,不會萌發生機的綠芽。讓孩子們經歷坎坷,走向未來,“中國式母愛”真的不應該再繼續了。
【篇二:學會生存】
生存,看似兩個普通的字眼,卻蘊含了無數的哲理。看了《沙拉和她的孩子們》,讓我意識到生存的重要性。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沙拉作為一個母親以獨特的方式把孩子培養成富豪的故事。在這個過程中,還教會我們學會生存。
學會生存,需要堅強。儘管沙拉和孩子們日子艱苦,但他們仍然堅強地度過。生活中少不了坎坷,但是我們不能迷失光明的道路。無論人生的道路多麼艱難,我們一定要堅強。
學會生存,需要目標。傑瑞的成功就是來源於小時候“我必須讀書的”這個目標。有了目標才會有奮鬥的力量,朝著目標去努力,最終走向成功。
學會生存,需要自立。
沙拉的孩子們上學從來都不需要母親給他們付學費,而是他們獨立掙錢。在現實生活中,父母都溺愛孩子,是否想過以後走向社會怎麼辦?讓我們從現在開始,逐漸擺脫依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雄鷹只有學會飛行的本領,才能直擊廣袤無垠的蒼穹;
野百合只有忍受孤獨的寂寞,才能盛開漫山遍野的蓓蕾;
游魚只有掌握生存的法則,才能徜徉無邊無際的大海。
所以,我們要學會生存。
【篇三:學會自立自強作文】
你見過一位母親帶著自己的孩子去一個戰火硝煙,戰爭不斷的國家生活嗎?你見過一位母親讓自己的孩子自理生活費嗎?你見過一位母親帶著他的孩子們去拾放在垃圾桶旁邊被人遺棄的食物和衣服嗎?如果你沒見過,今天我就帶你去認識這位特別狠心特別愛的一位母親。
“沙拉”就是位普通而又狠心的母親的名字,她出生於以色列,生活在上海,在1992年的時候,她帶著自己的三個孩子去到了以色列,那個戰火連綿的國家為什麼要帶她的孩子們去那?包括我和很多人都不明白。但是沙拉的回答讓卻我很感動,她說:“我可以呆在上海享受我的美好生活,但我想讓我的孩子們知道,戰爭會讓人成熟,讓孩子們學會生存;學會堅強的生活。”想想我們現在的日子,幾乎生活在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裡,一旦在生活中遇到一點困難就找救兵,就退縮,要是讓我們去了那你該怎麼生活?我心裡不由的打了個問號?“那個時候我們走到哪就學到哪,因為語言是可以幫我們生存在一個新環境裡的一條活路,到了最後,我們賣春捲,一開始很少人來買,但是我們都知道只要勞動就會有收穫,只要手中有了糧食,心裡就不慌……。”看到這裡我十分崇拜這位母親,她告訴孩子們要有責任感,自己學會養活自己,自己賺錢,堅強的成長著。
現在的我目標很短淺,沒有任何實際行動。過得大多數人一樣平凡的生活。而那些成功的人都很會規劃自己的人生,他們都有一個長遠的目標,心裡常存著動力,機會都是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的。這個故事更深一層的意思是不是需要我們現在更應該保持一份樸實與真誠,並有為他人服務的心態。每一個人都應該學會反思,想想今天都做了些什麼,甚至做錯了些什麼,只有在經常的自我反省中才能得以成長。
這個故事雖然很短,但是卻讓人受益匪淺,相信沙拉和他的孩子們會給我和我的同齡人們帶來更多的記憶。
【篇四:為理想而讀書】
“為了目標而讀書”在節目最後我一直在品味這句話,目標?我想我讀了七年的書是為了什麼?我只是知道聽媽媽的話去盡力罷了,但是誰沒有過目標?當年沙拉的目標是讓孩子成長,獨立成為一個有作為的人,從而放棄上海優越的工作去以色列闖蕩,最終以付出努力獲得了累累碩果,把孩子培養成富翁,自己也過上幸福的生活;可目標似乎是如此的可望而不可即,說的美好點就是夢想或者理想,不過對於我來說那只是僅存在我那時稚嫩的童心裡,已被歲月和所積累的知識吞噬得所剩無幾了。
夢想是美好的,現實是骨幹的。沙拉帶著她的孩子們去以色列闖蕩受到了生活的打擊:帶來的錢快要用完了,她將要何去何從,是去躲避戰亂乞討為生?還是去回到中國上海去舒適的窩?不,她是“倔強”的,她不服氣向命運低頭,憑著從中國看到的春捲,她試著去嘗試做春捲去維持生活,一步步地琢磨,一步步地把生意擴大……
夢想的道路是坎坷的,隨著閱歷的豐富和世界的現實驀然發覺自己的夢想簡直是誇誇奇談,而更可笑的是我最近說了一句:“我的目標是搞好學習。”回想起來我真真是可笑至極,我是不是把書讀呆了。
好吧,讓我談談理想。理想與夢想其實是不同的概念,理想是指實際的,可能實現的,適合自己的遠大目標。而沙拉所說的目標就是理想,是嗎?自己的所長就是理想的一部分,在大千世界中,作為學生的我們以後除了都會讀三本“語數外”之外,又不能幹體力活,我們又該何去何從,又該如何生存?那麼我敬佩沙拉帶孩子去闖蕩以色列—去學會更多的東西,但對於中國孩子來說,去學會更多的東西並不是真正的去體驗戰火,去吃垃圾桶別人放上的東西,而是去學會突破困境,不要一直走舒適的路,而是去學會別人所不知道的東西。學會自立,從小自強是通向成功的階梯。
當外面小雨,髒兮兮地回家而又沒一個人時,你可曾想過自己去學會刷鞋子,那麼你還算學會了自立。
當作文寫得較好時,你可曾試著鍛鍊文筆,或許你又會一個特長,也許你會成為一個作家。
當你擅長畫畫時,你可曾試著繼續培養,說不定你會成為一名出色的美術老師……
其實理想為你伸出了千萬條道路,只是你沒有一雙善於發現理想的眼睛。
為了目標而讀書,我想我明白了許多……
【篇五:苦的經歷】
經歷如一杯茶,需用一輩子來品;經歷如一本書,需慢慢悟;經歷有苦有甜,你願意選擇哪一種?看了這個故事後,我心中便有了答案。
沙拉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她原本可以在上海定居且過一份衣食無憂的生活,但她做出了一個令人意想
不到的決定离開生活了四十年的中國,回到她的祖國以色列。當她們到以色列後,因為不會當地語言等各種困難而找不到工作,而且她們的錢就要用完了,於是沙拉自己學會做春捲,開始了她們艱難的生活。孩子們看到母親如此勞累就幫母親賣春捲,沙拉也逐漸體會到,要讓孩子們從小學會掙錢來獨立生存,她安排孩子們做事情,並按勞務給予報酬。從那以後,她們就開始自己販賣東西到工廠打工來掙得自己的學費。就這樣沙拉的孩子們逐漸獨立起來,長子和次子先後掙夠了自己的學費,完成了大學的學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工作。
沙拉說過一句話:“每每回想起那種為生存而到處撿垃圾的生活就會深思一會。”我認為人的一生需要99%的苦,苦後需要1%的甜,只有苦了後才能更加體會到甜,才會更加珍惜甜,然而那99%的苦也會成為一種財富,一種成長中不可缺少的經歷。
陽光透了進來,灑在這張紙上,於是我停了筆,捧起一本書來讀,因為我選擇了苦,我知道了現在該努力學習了,現在的苦會成為我將來的財富,也會成為助我成長的經歷。
【篇六:經歷苦難是成長中寶貴的財富】
今天的政治課,我們看了《沙拉和她的孩子》,我最大的感觸是沙拉教會孩子如何面對苦難。
莎拉,是一個猶太母親,她放棄了上海舒適的生活,帶著三個孩子去往硝煙瀰漫的以色列。有人問她為什麼要這麼做,她的回答讓我們震驚:“戰爭使人成長,孩子們經歷了戰爭,以後不管再遇到什麼困難,都不會怕了。”
他們一家人在以色列的日子並不好過,要為生計而奔波,過著靠撿垃圾桶裡的麵包和衣服來維持生活。沙拉對此都微笑面對,她要求孩子們要靠自己的勞動來掙錢,要求孩子自己交水電費。她說:“你既然是家裡的一份子,就要承擔這個家庭的責任。這是你們從小就要具備的責任感。”
可是,在中國,大部分家長卻只看重分數,以分數來衡量一個孩子的好壞,我認為是不全面的。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天賦與特長,這是他們與眾不同的閃光點,我們不能僅僅用分數來否定他們。而且,中國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都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掌上明珠,長輩盡其可能為其創造優越的環境,生怕吃一點苦、受一點累。家裡的“小皇帝”、“小公主”何曾想到過為家庭分擔一份責任,更不用說為社會承擔責任。
試想,一個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孩子,即使他有滿腹的才學,但他如果連面對困難、解決困難的勇氣都沒有,他如何立足於社會呢?
我覺得,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篇七:觀《沙拉和她的孩子們》有感】
今天,我觀看了沙拉和她的孩子們的故事,不禁為沙拉和他的孩子們的倔強與堅強而喝彩,也為中西方教育的差異化有了更強的感知。在採訪中沙拉所帶給我們的世界觀,重重的抨擊了我所原有的世界觀。
沙拉說:“勞動就應該有收穫”。這是當地以色列居民教給她的他一生都會銘記的一堂課。古人云:“不勞則無獲。”沙拉將中國的古精神:“樂於助人“一廂情願的強加給別人,求其無償勞動,這可能嗎?答案是肯定的。別人又不是你的誰,有什麼義務要幫你呢?就算二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別人也沒有義務幫裡你做生活中常常有人將別人的善意當做理所應當,別人不做還強求,這對嗎?
沙拉說:“要改變命運,就要學知識”。這是沙拉教給她的孩子的,沙拉通過讓孩子自己攢錢學習,瞭解知識的重要性,有了自主的動力,而不是向中國父母那樣用打、用罵、用求、絞盡腦汁千方百計地讓孩子學習卻收效甚微,甚至有孩子認為是父母幫助他學習是害他,自己是為了父母而學習的觀念的存在。從未讓孩子認為讀書是一件幸福的充實自己的過程。而孩子也未以知識是十分重要的態度來對待學習。只是我感受到了父母是孩子自主學習的引路人。
人們常說“機遇垂青有準備的人”而只有有準備的人才能抓住機遇,將機遇變成成功的跳板。人的一生從來不缺少機遇,只是機遇在你手中嬉戲,有的抓住了他,他成了成功的人,有的人沒抓住他,鬢角斑白,半截身子已經邁入黃土卻仍被烙上失敗者的烙印,機遇使人的一生充滿不確定性,也是機遇能讓人一步天堂一步地獄。我們要學會抓住機遇,讓機遇變成現實。
人總是要自己面對一切的,哪怕生離死別,哪怕命途坎坷,我們都只能靠自己,我們也只有自己。
【篇八:別樣的母愛】
沙拉一個偉大而又狠心的母親,在她的三個孩子還不到十歲時,毅然決然的離開了安定的上海來到了戰火不斷的以色列。在戰亂中她和孩子撿過垃圾桶上別人施捨的麵包,穿過破爛不堪的衣服。但他們並沒有感到絕望,而是做起了賣春捲的小買賣,三個孩子也漸漸學會了幫助家人承擔家務。因為戰爭的原因讓孩子們更快的成長變得更堅強,同時當地的教育方式,也使孩子們學會了自立、學會了生存、懂得了自強,最終走上了成功的道路。
看了這個故事我多少有些感動。現在的父母的教育方式多半是圈養,孩子從小就被視為珍寶,摸不得碰不得,缺少自立,不懂自強,以後都不知怎麼在社會上立足,更別說到戰火不斷的地方去了。而其實我們更多的應該學習猶太人的教育方式放養,讓孩子自己學會跌倒後站起來,正所謂失敗乃成功之母,沒有坎坷哪來成功?
一個人不僅要懂得自強,自立,還要學會規劃人生。所謂的規劃人生,當然也不全是把自己的一生像一張清單一樣列出來。是要有自己的目標,而說到目標也就會聯想到夢想,許多人都有夢想,但能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堅持到底的人真是寥寥無幾。那為什麼沙拉的孩子們最終走上了成功的道路?因為他們有著明確的目標,還有為夢想不懈努力的精神。大家可能會笑,我怎麼就能確定自己的目標是明確的,是啊,人的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目標,而我們一定要找到一個最適合我們去努力的、去堅持的目標。
毛主席曾經說過“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學習的意義在於什麼?難道真的是在於考出好分數?這件事讓我深思了很久,直到看見沙拉的孩子幸運的被選中軍官,我恍然大悟,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如今的學習不正是為給以後的人生做鋪墊嗎?所以反過來說不要被應試教育所壓垮,未來的人生才能證明你現在的努力!
特別狠心,特別愛,讓我們一起去理解這位偉大的母親吧!
讀《地球的紅飄帶》有感 篇18
讀後感 ,736字讀了著名作家魏巍寫的《地球的紅飄帶》這部長征史書,我的心裡久久不能平靜。書中那一幕幕血戰的場面不斷地在我腦海中浮現。我彷彿還能嗅到空氣中瀰漫著的血腥和硝煙味,還有那大渡橋橫的鐵索,覆蓋著皚皚白雪巍峨的雪山,一望無際滿目蒼涼的茫茫草地……它們有如一幅幅沉重的水墨畫卷在我眼前晃動。
《地球的紅飄帶》生動真實地再現了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徵的全過程。1933年9月,由於黨內“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領導,導致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結果使紅軍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1934年夏季,中央蘇區由原來的縱橫千里,縮小到300餘里,敵人重兵壓境,形勢日趨危急,紅軍被迫進行戰略大轉移,至此踏上了艱苦卓絕的長征之路。在毛主席、周總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英明領導和指揮下,英勇的紅軍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氣,經歷了湘江血戰、四渡赤水、搶渡烏江、飛奪瀘定橋,沿途擊退了上百萬窮凶極惡的追兵阻敵。他們還征服了空氣稀薄寒冷刺骨的冰山雪嶺,穿越了渺無人煙的沼澤草地,輾轉了10餘個省,行程25000裡,最後終於取得了長征的偉大勝利。
可以說,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就是中國人民的史詩,也是世界人類的史詩。這部史詩是由中國人和中國共產黨人用腳步,用生命和鮮血鐫刻在我們這個星球上的。它就象一條鮮豔奪目的紅飄帶掛在這個星球上,給世人,給人類留下了永遠的紀念。
讀了《地球的紅飄帶》,我更加清晰地瞭解了中國當代史上的這段英勇的歷史,同時對長征也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正是這種不屈不撓、英勇頑強的鬥爭精神,使英雄的紅軍打敗了數倍甚至數十倍於己的強敵,戰勝了人間罕見的艱險,取得了偉大的勝利。今天的我們雖然身處和平年代,不再親自經歷那樣的長征了,但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那種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長征精神,為中華之崛起而奮發努力!
偶遇醫院外的乞丐後有感 篇19
寫乞丐的作文 ,1297字上週六,我和媽媽陪爺爺去長沙一個名氣很大的醫院看病,最吸引我的不是醫院裡的茫茫人海,而是院外為數不多的乞討者。
在停車時,我們看見一位高高瘦瘦的年齡大概在40歲左右的殘疾男子兩膝跪地,身體呈弓狀,頭朝下,唏噓不已。我不禁走上前去,看了看擺在他面前的一張紙,裡面的文字顯示,原來是他年過古稀的老母親患有腦瘤,急需手術費。我捐了20元,是平時媽媽給的零花錢。
“唉,男兒膝下有黃金啊!”媽媽忍不住感嘆,爺爺皺皺眉頭:“可這又有什麼辦法呢,自己殘疾又不能掙錢,娘要動手術需要很多錢。”經過的路人,有一些好心人,我就看見一個手抱孩子的大媽從衣袋裡掏出10元錢,把錢遞給跪著的男人時口裡還一直說:“太可憐了,太可憐了。”
不過,也有懷疑論者。一個打扮花俏的大嬸經過時,偏著頭看了一下便大步流星地走過去,口裡嘟囔著:“這肯定是假的,哪有這麼多可憐人啊?要是在這裡討了一些錢,等下肯定又會挪到別處去討的。”
我們去了醫院裡,等了整整三個小時,爺爺才看完醫生拿到藥,出來的時候我從車窗裡看見那個殘疾男人還跪在那裡,低頭哭泣。路上很堵,彷彿整個世界都靜止了。我等得有些不耐煩,向窗外望去,一位身穿白色背心的老頭正跪在地上瘋狂地磕頭,一下接一下,像是著了魔。原本白色的背心已經失去了原色,可以說色彩已經快接近他黝黑的面板了。他那件背心上已有大大小小的洞,我想:是被老鼠咬破的麼?還是幹活時不小心剮破的呢?或是實在窮得不成樣子了吧?他的頭髮全花白,一撮撮的,長短不一,顯然很久也不曾理過了。他的腦袋裡上有的地方只剩下裸露的頭皮,那張飽經滄桑的臉上已經爬上了一條條溝壑般的皺紋。
車子仍沒有動的跡象,在媽媽的允許下,我飛快地下車,又從口袋裡拿出20元錢給那老人,當我靠近時,發現他的旁邊有一些生活用品,還有一張很舊很舊的被子。我朝被子看了一眼,竟怔了!原來被子裡面還有一個人,那是個看上去非常瘦弱的女人,看上去那女人的年紀比男人還要大。她臉色發白,是那種煞白,沒有一絲血色,她兩眼微閉,頭上無一根頭髮。我低頭看了看老人手寫的求助信,才知道老人已經有60多歲了,被子裡的人是她的妻子,才50多歲,得了重病。難怪她有著與年齡很不相符的蒼老。我把錢給那老人時,老人向我瘋狂地磕頭,並用顫抖的聲音一直說著:“謝謝,謝謝……”他那參差不齊的頭髮隨著腦袋一下又一下地迅速擺動,他一下又一下地磕著。我的心裡越來越難過,不禁加快了腳步,迅速離開。
今天的事帶給我的感悟很深。有時候,我們常常抱怨生活的不如意,天天唉聲嘆氣,可這個世界從來就不是為每個人量身定做的,怎會事事如意呢?你是否又想過這世界上又有多少人正過著苦難的日子呢?你難道是最倒黴的那個嗎?顯然不是。那就學會知足吧。
還有,那些認為自己家世好就遵循所謂“不是品牌我不穿”的理念而隨意揮霍的人,多麼不應該。其實這些物質上的東西都是父母給予我們的,父母的錢也是辛苦掙來的,我們沒有理由奢侈、揮霍。如果你的錢多的話,請不要用在攀比上,請拿出你的愛心,伸出你的援手,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吧。
願我們都保持一顆積極面對生活和關愛他人的心。只有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充滿更多溫暖的陽光。
讓興趣推動教育——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篇20
讀後感 ,919字第一次聽說《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是在一個同學的作文上。我記得她的筆下這樣寫道:“我們的教育制度不是因材施教,而是致力於把孩子們塑造成一個個標準的模型,讓大人滿意,讓老師滿意,讓社會滿意……我們何時才能像巴學園裡的小豆豆那樣,盡情享受我們的興趣,盡情在快樂中學習成長!”
這篇文章寫得非常好,以至於我現在還能感受到當時看到這篇文章的驚歎。於是,帶著一份好奇,我翻開了《窗邊的小豆豆》,想品味驚歎之後的餘韻,抑或是失望。
結果,這本書帶給了我震撼!
《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黑柳徹子寫的關於她自身小時候的學習經歷。小豆豆在老師和同學眼中是個怪怪的孩子。因淘氣被退學後來到了小林校長的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學園中親切、隨和的教學方式使這裡的孩子們度過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細細讀下來,溫馨瀰漫了心房。
這本書中最讓我驚歎的是巴學園的教學方式。每一天的第一節課,老師就把當天要上的課和每一節課的重點都寫在黑板上,於是小朋友們就從自己喜歡的那門課開始學習,慢慢地老師就會知道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所在。要知道,當時小豆豆還只是一年級呀!巴學園從小就培養孩子的興趣,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巴學園的教育方法深深觸動了我,校長小林宗作先生的一句話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裡:“孩子們的夢想遠比老師的計劃重要。”
這讓我深深地反思了我們的教育。不說西方學校著重培養孩子的興趣,我國古代聖人孔子早已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但是,從小學,甚至是幼兒園開始,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孩子們就被迫參加各種補習班。重重的書包,壓彎了小小的腰!我們的興趣,讓步於分數。小學,初中,高中,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最後的高考分數。“高分低能”成為了社會的悲哀。
這種情況的出現,究其原因,離不開社會與教育的功利化。家人的“望子成龍”,高考指揮棒的壓力和名牌大學的吸引,用“美好未來”的名義,把我們塑造成了一個個相似的玩偶,回頭一看,你我是如何的相像。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的教育制度也有其生命力。現今國家也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推動素質教育的發展。這,是教育的福音。相信我國未來的教育,定能用興趣做羅盤,帶著孩子們揚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