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美人樹》有感相關作文20篇

讀《美人樹》有感 篇1

讀後感 ,474字

女孩“土豆”被美人樹“桑桑”的熱情和“真誠”所欺騙,借出了自己的雙腳,又在蜘蛛阿布和小雀阿單的議論中得知,這是“桑桑”的一個陰謀,於是她為自己的遭遇感到傷心欲絕,甚至不再相信任何人。

女孩“土豆”變成冬青樹“土豆”後,成天陷在壞情緒裡,不是傷心就是氣憤。

直到有一天一隻只有17天生命的知了對她說:“你上了當成了一棵樹,確實很不幸。可是,你的生命還在呀,生命是一件多麼珍貴的禮物,你要珍惜。世界這麼美好,總會有奇蹟發生……。”

於是土豆冷靜下來不再抱怨和憤怒,靜靜地等待奇蹟的發生。

後來,桑桑來告訴她只要等到下一個真誠的女孩出現繼續欺騙就能變回人。“土豆”因為了解被欺騙的痛苦,不想讓謊言繼續,於是下定決心即使永遠當一棵樹也不去騙人!

故事最後奇蹟終於發生了,“土豆”在大家的幫助下,變回人形,回到了父母身邊。

我非常喜歡這個童話故事。一棵樹為了自己遠行的願望,美麗的謊言一個接著一個……。最終在勇敢的“土豆”這裡得以終止。

我幾乎是一氣呵成看完的,深深被小女孩受到傷害後的勇敢和善良感動了,我也要學習她那樣,遇到挫折不抱怨,永遠保持善良的內心!

讀《美人樹》有感 篇2

讀後感 ,561字

烈日炎炎,滿頭都是汗,風吹來都是熱的。真心讓我心煩意亂。但看著書架上的《美人樹》,心情又愉悅了,不禁翻開了這本《美人樹》。

有一個村莊,裡面有個小女孩,名叫土豆。土豆知道村莊裡的每一棵樹叫什麼名字,多大歲數和它們的特點。一天晚上,土豆赤著腳丫從家裡跑了出來,想看看夜晚的景色。透過那明亮皎潔的月光,你們猜,土豆看到了什麼?村莊裡最年輕的冬青樹竟然上半身是個美人,而下半身卻是棵樹。冬青樹用了各種花言巧語,騙到了雙腳,還說第二天一亮便還她雙腳。而第二天土豆卻沒等到她的雙腳,村莊中最年老的樹告訴了土豆這個祕密,原本的冬青樹有個願望就是得到雙腳,於是她欺騙了女孩桑桑。桑桑欺騙了美美,美美又欺騙了土豆。老樹告訴土豆冬青樹明天夜晚會回來吸取養分,她可以趁著這個機會逃脫。於是土豆在朋友們的幫助下,順利逃脫。冬青樹也改邪歸正,告訴土豆她們怎麼變回自己。

這本書是個童話故事,內容情趣豐富,讓我的心情也時時跟著這本書變化。那時土豆被冬青樹欺騙,我真想大聲對土豆說:“不要相信她的話”。也同時讓我悟出一個道理:不要被外表所欺騙,也不要相信別人的話,做什麼事都要小心,經思考後在作出決定。

大家平時也有被外表所迷惑嗎?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要做個聰明的人。

感謝你,《美人樹》,閱讀你,讓我明白了人生中的道理。

讀《小美人魚》有感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432字

從前,有一隻小美人魚,她救了一個王子並愛上了他,為了和王子在一起,小美人魚喝下巫婆給的藥,變成了一位美麗的人類少女,可她不能說話,每走一步就像走在刀子上一樣,王子很喜歡她。可後來那個王子要娶別人了,刺死王子小美人魚就能重回大海,但小美人魚太愛王子了,她成全了王子,最終自己化為了泡沫。

在小美人魚的故事中,我認為最後一段最令人感動,因為小美人魚為了王子可以幸福的生活下去,忍痛將自己變成泡沫,如果我是那個小美人魚,我也會為那個王子的幸福而犧牲自己的。

在小美人魚這個故事中,最打動我的是她的勇敢和堅強。

還記得那一年冬天,我的腳不知怎麼的突然很痛,可今天是跑操比賽呀!我咬了咬牙,便出去了,可也不知是誰故意捉弄我似的,今天的跑操竟足足延遲了十分鐘,但為了不給班級拖後腿,我咬咬牙忍著疼痛跑了下來,回家後,我發現自己的腳已經腫得像豬鼻子一樣了,但我從腳開始痛到腳腫沒有跟任何人抱怨過,我覺得我跟小美人魚一樣堅強。

從今以後,我一定要多讀書,從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感悟。

讀《名人傳》有感 篇4

讀後感 ,798字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題記

如果說美麗的衣服裝點了我們的外裝,那麼書便開啟了我們的靈魂;如果說清醒的美景帶給我們美,那麼書便給了我們理性的思考。用它獨具的冷靜淨化我們的心靈,用它獨具的睿智昇華我們的思想……讀《名人傳》它給我們帶來強大的精神動力。《名人傳》是一部獨具魅力的人物傳記,它是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罗蘭所寫的《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的總稱,《名人傳》是一部諸多不幸遭難者依靠善良的心靈和高尚的品格戰勝各種困難的書。

捲縮在陰雨綿綿的心緒裡,度貝多芬,我似乎能看到,他那雙眼睛在濃重的眉毛下面炯炯閃光,像荊棘叢中的火焰,燃燒著孤獨苦難。在他的世界裡沒有聲音,可他的心裡卻充滿了音樂,充滿了這個世界上最完美的音樂!閉上雙眼,我的耳邊彷彿響起一曲命運交響曲,他去走了心靈的陰暗,換醒了靈魂。面對這個在逆境中奮起的生命,我學會了堅強。

漂浮在優哉遊哉的虛榮中,我似乎能看到,一位老人在昏暗的燈光下,靜靜思考,然後小心翼翼的剔除不夠完美的細節。面對世人欽佩的眼光,他的一生像一塊沒有雕飾的石頭,充滿了痛苦和平靜。面對這個用畢生精力創造的不朽的生命。我學會了堅持。

倘佯在寧靜安詳的氛圍中,我似乎能看到,一個閃亮的靈魂,如一束火焰燃燒在俄國廣袤的大地上。他蔑視貴權,親近百姓,為追尋生命的意義,一生都在苦苦跋涉,他向人間播撒愛的種子,鼓勵人們堅持信仰,追求美好的一切。面對這個為真理和正義譜寫人生的崇高的生命,我學會了高尚。

貝多芬用自己的痛苦為世界帶來歡樂的樂章,米開朗琪羅以一生的心血奉獻出震撼心靈的傑作,托爾斯泰躺在病床上還關心著萬千生靈,一生都在傳播愛的種子和寬容的思想。

三位巨人的一生就像一面鏡子,讓我們看到就自己的卑劣之處。所以,我們要從中汲取生存的力量,在未來的路上堅持、頑強的奮鬥!

苦難造就偉大心靈——讀《名人傳》有感 篇5

讀後感 ,947字

偉人如星。在人來古今的夜幕中,將歷史分為一個個得以辨認追溯的星座,警示著後人,鼓舞著後人。歲月的流星劃過幾番,滄海桑田變化幾般,世間的悲喜輪了幾轉,絲絲涼意的歷史夜幕,只有那星星才依舊散發著璀璨耀眼的光,告訴人們—苦難造就偉大心靈!

貝多芬是一顆堅強的星。命運奪走了他所珍惜的一切,用大刀毫不留情地砍下了他通向理想彼岸的吊橋,任橋下湍急的河流附和著他逼至絕境的咆哮。他不甘夢想就這樣死去,用超乎想象的忍耐和執著,譜寫著緊扣人心的樂章。無聲的沉寂讓他痛苦煩躁,可他卻用盡生命,將黑白彈出色彩,將命運的咽喉緊緊扼住,猩紅的雙眼宣告著他的不甘,蓬亂的頭髮叫囂著他的野心,那激昂的樂曲更是他與生命的對峙。那一日,偉人辭去,冷眼旁觀的人也都去了,散了,可被歷史記住的卻永遠只能是那偉大心靈。

米開朗琪羅,是一顆執著的星。家庭不支援他,對手不放過他,他腹背受擊,儘管他無意傷害他人,而敵人們卻將他步步緊逼。世人對他的作品冷嘲熱諷,大加指責,他執著地堅守著自己的信念,維護藝術的尊嚴。敵人對他百般刁難,惡意破壞,他執著地堅守著自己的職責,以不服輸的意志,激發自己的潛能,在不同方面貢獻著自己的價值。縱使擁有了極高的地位與榮譽,偉人仍孤零零地細緻刻畫著藝術的神聖,堅守著對於文明的承諾。那一日,偉人辭去,惡意誹謗的人也都去了,散了,可被歷史記住的卻永遠只能是那偉大心靈。

托爾斯泰,是一顆仁愛的星。身為貴族,優越的身份並沒有阻擋他走到人民當中去,去體會他們的喜怒哀樂。他企圖探索世間的真理,卻悲哀地發現自己的理想與現實殘酷地背離。他替人民發聲,想在惡濁的社會中用筆撕開一片藍天,卻得不到人們的支援。無依無靠的智者不知生活將何去何從,在迷惘中尋找自己嚮往的仁愛,為了正義不惜與整個階級的人對抗,拋棄繁華與舒適,從此隱歸森林,與自然相和。那一日,偉人離去,喧擾不解的人去了,可被歷史記住的永遠只能是那偉大的心靈。

命運對這些偉人未憐惜,苦難也與他們形影不離。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一次次地倩絆著他們追求理想的腳步,他們卻始終選擇了大步向前,對著不公的社會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光明與正義的渴望,他們的一生與歡樂緣分甚淺,可他們卻用整個生命來創造藝術的歡愉。

偉人不朽,精神永存,告勉來者:苦難造就偉大心靈。

讓感恩拐個彎——讀《名人傳》有感 篇6

讀後感 ,786字

我們感恩每一滴水珠,來把我們滋養;我們感恩每一隻花朵,帶給我們芬芳;我們感恩每一位長輩,指引我們方向。我們總是向那些美好的事物殷殷道謝,我們又何嘗感謝過挫折呢?不如讓我們的感恩拐個彎,去謝謝那些激勵我們成長的人和事吧!

面對失聰,貝多芬可以放棄創作樂曲,但他仍堅持不懈地創作;面對壓迫,米開朗琪羅可以反抗到底,但他仍無怨無悔地雕刻;面對皇權,托爾斯泰可以選擇妥協,但他仍不屈不撓的突破自我。他們都應該感恩挫折,因為沒有經歷過一番尖銳的歷練,是不會有輝煌的成就的。是磨難激勵了他們的成長,是糾結洗禮了他們的心靈,是痛苦換來了他們的成功。他們沒有選擇抱怨,取而代之的卻是感恩。

沒錯,雖然《名人傳》中沒有提到“感恩”兩個字,但我卻從這本書中讀到了感恩。如果一個人一遇到點挫折就打退堂鼓,那麼就註定這一生平庸至極。相反,我們應該感恩挫折,因為它們註定要成為我們攀上高峰的絆腳石。

“感謝那些曾今不看好我的人,是你們的打擊讓我更加努力”這是當今華語樂壇流行天后蔡依林在金曲獎上所發表的獲獎感言,也正是這樣的一句話,她成功了,但背後卻包含了她無數心酸。

她的努力,她一路來的改變,如電影放映一般,無不顯示在了她身上的傷痕,她腿上的瘀青,她腳上的繃帶……她同貝多芬、米開朗琪羅、托爾斯泰一樣,也是一位為了藝術而獻出自己所有的精力、時間的藝術家。她手中揮舞的綵帶,緊握不放的吊環,挑戰極限的鞍馬,翩翩起舞的芭蕾,婀娜多姿的舞蹈不僅靠的是她自身的努力,更關鍵的是他人的打擊喚醒了她那顆好勝心。於是,她做到了,站在萬人矚目的舞臺上,讓那些打擊過她的人大跌眼鏡。

我們總是埋怨生活,埋怨他人,有的人面對挫折便一蹶不振,有的人卻是越挫越勇,感恩生活中的一切,最終走向了成功。那些總是活在抱怨中的人,不妨讓自己的感恩轉拐個彎,勇敢地面對現實,說不定在下個拐彎處,你將會看到同樣令你流連忘返的風景!

艱難和挫折是對命運和人生的最好錘鍊——讀《名人傳》有感 篇7

讀後感 ,1051字

說起《名人傳》,你一定對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和托爾斯泰的故事不陌生的吧!沒錯,他們就是《名人傳》此書的主人公。《名人傳》又稱《巨人三傳》,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法國著名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羅曼罗蘭所創作的傳記作品。書中寫了三個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們分別是貝多芬是一位偉大的音樂家,米開朗琪羅是義大利畫家和雕塑家,托爾斯泰是著名的作家和思想家,是他們印證艱難和挫折是對命運和人生的最好錘鍊。

這本書主要寫的是他們經歷了各種的磨難卻沒有向命運屈服,在生命的最後一秒仍不屈不撓的抗爭著。閱讀了《名人傳》這本書之後,我對貝多芬這位偉大的名人的故事特有感觸。其實我之前也聽說過他的一些遭遇的事情,也就對他感到了欽佩,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這本書作者不僅講述了貝多芬光輝的一生,以耳聾、愛情、挫折為線索,寫出了他小時候收父親的打罵、十七歲喪母、16歲聽力減弱、老年耳朵失聰等等。他的痛苦,以及對命運的反抗的精神。我都特別深刻,經過閱讀此書,我不僅對貝多芬有更深一層的瞭解,而且還了解到了另外兩位也非常著名的人物,同樣的也讓人敬佩。即使貝多芬一生坎坷,但是孤寂的生活比沒有使他沉默和隱退,在一切進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復辟的年代裡,依然堅守“自由、平等、博愛”的政治信念。通過言論和作品,反映了當時資產階級反封建爭民主的革命熱情。

在這本書裡,作者是以多側面地表現傳主們在身體上和精神上遭受的磨難,他們對種種苦難的不懈抗爭,以及在抗爭中爆發出來的生命激情。苦難對傳主的折磨和傳主對苦難抗爭都是《名人傳》的主要內容,而苦難在各人身上又表現為種種不同的形式。

閱讀完這本書後,我讀懂得了他們那種與命運抗爭的崇高勇氣和擔荷全人類苦難的偉大情懷。我情不自禁感嘆:是多麼偉大的人物啊!他們那種面對苦難永不低頭,對命運不息抗爭的精神感染著我們,鼓舞著我們,這同時也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艱難和挫折是對命運和人生的最好錘鍊!

其實這三位名人都是很平凡的人,可他們卻比常人遭遇到很多難以想象的磨難和挫折。同樣的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我們都有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但有很多人都有不同面對的態度。比如有的人第一時間就請求他人的幫助,不願勇敢地面對困難;也有的人總是逃避,也不願正面的面對它。這都不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態度,就拿《名人傳》裡的三位名人來說,他們遭遇的事比我們常人還多還艱苦和折磨,難道我們就這麼容易就被打敗了嗎?

“故天將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要成就大業,就必需勇敢接受艱難和挫折的磨練。

逆著洋流的魚——讀《在人間》有感 篇8

讀後感 ,988字

翻開高爾基的三部曲,我的心便隨著故事情節起起伏伏,書中的每一個字都像一顆閃耀的明星,發出耀人的光芒,讓我沉醉其中。

《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是高爾基的自傳三部曲,記錄了高爾基二十歲以前的坎坷經歷。其中最吸引我的是《在人間》,因為它記錄了高爾基一生中最艱難的獨立謀生的故事。因為外祖父家破產,年僅十歲的高爾基來到人間,為了生存,他撿過破爛,當過學徒和雜工,飽嘗人間苦難。但他卻像一條逆著洋流的魚,堅持游到底。

在外婆妹妹家當學徒的日子裡,他只能睡在廚房和廁所正對門。廚房爐灶散發出來的熱氣使他滿頭大汗,而從臺階下面吹進來的過堂風又把他的雙腳凍得冰冷,因此,每當他躺下睡覺時,總要把門口所有的擦腳墊都蓋在腿上。雖說是來學藝,但製圖工具他也只碰過一次,他要乾女僕、保姆的活,一刻都不能休息,可女主人仍對他橫眉冷對。

小小年紀,就要背上這麼重的擔子,他只是個孩子啊!在需要被疼愛照顧的年齡,卻經歷著貧窮勞苦,被俄國社會壓彎了背脊,但他堅強剛毅,像一條逆著洋流的魚,迎難而上,他改變不了現實,只能慢慢地適應社會,適應貧窮。

再回頭來看看我自己,平時在家,只知道在空調房裡吃著零食,看著電視,什麼家務都不做,做什麼事都不能堅持,不能自立,在吃苦耐勞、獨立自強方面我的確遠遠不如高爾基。

但是,高爾基的生活並不全是暗淡無光的,一些美好的插曲也一直伴隨著他。他遇到了像柳德米拉,瑪爾戈王后,裁縫師傅的妻子和斯穆雷這些愛讀書的人。他們就好像一盞盞燈,照進高爾基的世界,為他暗淡的人生帶來絲絲光亮。他們幫助高爾基看書學習,把他引進了知識的殿堂。高爾基就在那時養成了讀書的好習慣。晚上沒有燈,他就把滴在桌上的蠟油收集起來再次利用。如果書中有他不理解的詞彙,他就無法思考別的事情,會想方設法地把它弄明白。這種求知若渴的精神著實令我佩服。

看看我的書架,書到是不少,可一本本都是嶄新的,連一個手印,一點摺痕都沒有,閒置了太久,有的都已經蒙上了一層薄薄的灰了,可見我平時有多懶。最初看這本書只是為了寫觀後感,可看完之後才發現看書是一件妙不可言的事,而且高爾基的讀書精神更激發了我的閱讀欲,是時候增加自己的閱讀量啦。

在人間謀生的高爾基就像一條逆著洋流的魚,就算波濤再洶湧,他也不會改變自己的方向,和沿途的同伴們一起逆流而上,執著追求。

在生活中,我也要做這樣一條固執的魚,逆著挫折的洋流,一路向前!

讀《名人傳》有感 篇9

讀後感 ,1793字

【篇一:永不停止的旋律—我讀《名人傳》】

半開的窗戶,柔和的陽光,微風翻動著書頁,牽扯著我的思緒。

寒假中,我讀了《名人傳》,書中共描述了米開朗琪羅、貝多芬、托爾斯泰的苦難和坎坷的一生。他們都是家喻戶曉的著名人物,其中貝多芬的一生帶給我的感觸最深。

貝多芬自幼學習音樂,在其父的嚴格訓練下很早就顯露出在音樂方面的才華。八歲便開始登臺演出,在藝術方面進步飛快。但貝多芬從26歲時聽力開始減弱,最終失聰。這對一個音樂家來說無疑是沉重的打擊,但他並沒有輕言放棄!孤寂的生活並沒有使他頹廢或隱退,相反在那個封建、禁止言論自由的年代依然堅持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觀念,通過言論和作品展現出來。貝多芬這種敢於與命運頑強抗爭的精神無不令人心生敬佩。

貝多芬的命運既是痛苦的,更是幸運的,他曾在法國大革命期間,與莫扎特交流,拜海頓為師,他開始初次品嚐勝利的果實。但好景不長,他的聽力慢慢衰退,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可是面對種種困難,貝多芬並沒有放棄音樂,這需要他多大的勇氣和毅力呀!所以有人說,貝多芬的眼神中既有天才的光芒又能看到他悲慘的命運。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遇到困難,名人也好,普通人也罷,上帝是公平的。這時的成敗便取決於自己,自己的人生是由自己決定的,自己要走的路也是自己選擇的,困難和失敗其實並不阻擋自己前進的方向,只要你能鍥而不捨,勇於與命運鬥爭,而不是唉聲嘆氣,怨天尤人就會有所成就。

我有時會思考,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是為了錢、權,或是其他?現在我終於懂了,人活著的意義是為了為社會、為人類作出貢獻,物質上的財富終有一天會消失,可是精神上的財富卻是永恆的、無價的。就像貝多芬創作的一首又一首樂曲,許多年來一直是音樂界的經典,豐富著人們的精神生活,那些旋律好像永遠也不會停止一樣,伴隨時光一同流淌。

我總是習慣性地把困難擴大化,考試失利、老師批評、難題難懂……這些在我眼中天大的不順似乎沒有那麼嚴重,只要我們把每天學的知識複習好、鞏固好,那麼這些問題是否全部解決了呢?答案几乎是肯定的,作為學生的我們有著較重的學習壓力,但在同學中總有幾個人學習好又十分輕鬆,這就是因為他們懂得如何去學、怎樣學,並且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我們難道不該學習貝多芬的這種不畏困難、積極向上的精神嗎?

《名人傳》的作者羅曼罗蘭告訴我們:只有克服悲劇的苦難,才能幫助我們坦然接受命運有時的殘酷,努力向前!

【篇二:苦難造就人生—我讀《名人傳》】

《名人傳》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作品,包括《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三部傳記。我在閱讀這部作品時,由始至終都是懷著一種虔誠的態度,因為我覺得在羅曼罗蘭筆下的三位家喻戶曉的偉人所具有的精神品質,應是當今社會我們每個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質。

《名人傳》中的貝多芬令我感觸最深。

他是德國最偉大的鋼琴家之一,被稱為“樂聖”,從小就酷愛音樂,有很高的音樂天分,但命運卻無情的摧殘了他的聽覺,在二十八歲時聽力開始減弱,晚年失聰。這對於一個音樂人來說,好比魚兒離開了水一樣,失去聽力就等於失去了生命。但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貝多芬不向命運屈服,而是選擇以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去對待一切困難。正如他自己所說的“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決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失聰後,他把一根木棒叼在嘴裡,讓木棒接觸鋼琴感受聲音的震動,來感知樂感。他的許多經典作品都是在失聰後完成的,可以說是音樂讓他堅強地活著。

貝多芬偉大的痛苦是因為矢志不渝,那麼托爾斯泰的偉大痛苦就是在於他的人生選擇。

羅曼罗蘭在《托爾斯泰傳》中說:“妻子、兒女,朋友、敵人都沒有理解他,都認為他是堂吉訶德,因為他們都看不見與他鬥爭的那個敵人,其實這個敵人也就是他自己”。托爾斯泰最終羞愧、鬱悶而死,沒被人蔑視而死。在他八十二歲那年的一個寒冷的冬夜,獨自逃出家門,在一個無名的小城一病不起,彌留之際,他號啕大哭,對守在周圍的人說:“大地上千百萬的生靈在受苦,為什麼大家都在這裡只照顧一個列夫托爾斯泰?”

米開朗琪羅在我心中同樣是一個傳奇人物,不僅因為他一生創作了那些偉大的作品,而且在於他在文藝復興時期無與倫比的影響力,所以我翻《開米開朗琪羅傳》,時時被一種崇敬的情緒左右著。他曾說過,大衛用他的彈弓,我用我的弓箭。這是一句驕傲的話,反襯出他自尊心

觀電影《美人魚》有感 篇10

觀後感 ,35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