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紅星照耀中國》有感相關作文20篇

讀《紅星照耀中國》有感 篇1

讀後感 ,753字

八十年前,一位美國新聞工作者埃德加斯諾,來到中國某報社工作。他常年跟隨紅軍生活,孤身一人,探索紅色中國革命,將其所見所聞真實記錄,彙編成一部紀實性報道作品。

手捧《紅星照耀中國》,曾經的一幕幕歷史畫面,如畫卷般徐徐展開。書中雖沒有濃墨重彩的渲染,看後卻令人驚心動魄,震撼不已:當時的中國,內憂外患,侵略者的鐵蹄肆意踐踏著祖國的領土,敵人殘忍的屠刀指向人民,整個中國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就在國難當頭時,毛澤東領導下的中國共產黨開始挽救危局……

中國工農紅軍與敵人鬥智鬥勇,頑強作戰,通過各種巧妙的戰術,突破敵方多次包圍,擺脫險境,四渡赤水河,勇奪瀘定橋,飛渡金沙江……紅軍的有勇有謀讓我歎服,他們不得已進行的大規模轉移—-二萬五千里長徵,可謂歷史奇蹟,體現出共產黨人強大的精神世界和心理素質,幾乎無人再敢小瞧這隻驍勇善戰的軍隊,無人再敢輕視這股不可抵擋的力量。

在作者筆下,彷彿能聽到硝煙瀰漫的戰場上,戰士們嘶啞卻嘹亮的吶喊聲、看到許多傑出的革命前輩們鎮定自若,部署著作戰計劃、無數仁人志士在戰火紛飛的根據地,用火一般的熱情,百折不撓的進行著革命工作……他們都在堅持著自己心中崇高的革命信仰!

這部書是一部浸滿鮮血的歷史圖冊,它讓我們明白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軍隊所經受的苦難和犧牲,懂得我們如今的和平幸福生活,來自昔日中國革命前輩們的浴血奮戰。這部書的魅力,就是描繪出了中國共產黨人及其領導的軍隊頑強拼搏、不屈不撓、英勇卓絕的無產階級革命精神,讚頌了領袖人物的偉大,讓我們重溫了中國共產黨令人驕傲的歷史!

當年戰爭的硝煙已經散去,在新的世紀新的時代,新中國的建設,更需要我們繼承革命精神,讓曾經推動中國革命取得成功的光榮傳統,在新的征程中煥發出新的光芒,讓閃亮的革命紅星照耀全中國,照耀全世界!

讀《紅星照耀中國》有感 篇2

讀後感 ,1023字

《紅星照耀中國》是斯諾的代表作。剛看到推薦書籍時,我很驚訝,一個外國人寫的紅色書籍竟能登上八上書單。他是何方神聖?這本書的魅力有多大?帶著問題,我好奇地打開了這本書。

這本書講述了斯諾這個發自內心尊重熱愛紅軍的國際友人。從他的視角。深入紅色根據地,從剛開始對紅軍的好奇漸漸轉變到對這一批不怕犧牲,甘於奉獻的戰士,由衷的敬佩之情的心路歷程。

在作者的眼中,紅軍的高階領導人們各有特色。他這樣描寫的“中國共產黨祕密警察頭子”鄧發:“這個人的行動有一種黑豹的優美風度。在那套硬邦邦的制服下一點也不失輕巧敏捷。”在他的描寫下,紅軍是一隻充滿童趣的軍隊。不論是高階軍官,還是衝鋒陷陣的將士。他們的眼睛裡都有一種對未來的憧憬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正是在這樣的精神力量的支援下,他們才能巧渡金沙江,勇奪大渡橋。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一場場慘烈的戰役,一條條開放的政策在斯諾的筆下呼之欲出。只有這些軍人拋頭顱灑熱血,我們才有現在的幸福生活。他們,紅軍戰士,是我們心中永遠的大英雄!

今天的軍人也十分值得我們敬佩。他,是一個守衛祖國邊疆的戰士,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守島人。那裡條件十分艱苦,整個島上僅有他們兩人,只有一座燈塔陪伴著他們,在孤寂的夜裡,燈塔的亮光,是他們唯一的安慰。不僅如此,這裡也是走私犯,江湖大盜們的“天堂”。他的前任守島者們最少在任三天,最多也只在任了13天。他擁有著和紅軍前輩一樣的精神,為祖國獻身的堅定信念堅持著他走過了十幾年的守島歷程。在數十年的守島歷程中,不論是狂風暴雨,或是酷暑嚴寒,他還是每天進行例行巡島,沒有一絲一毫的動搖。守島期間也曾有黑道上的“大哥”給他10萬,20萬,請求他網開一面,讓他們走私物品出國。但他毫不留情,上報了國家,破獲了六起大案,是國家的大功臣。他像一顆堅挺的松樹,守衛著祖國的邊疆,守護著祖國的底線。

有這樣一群九零後,他們都在祖國的邊疆——西藏阿里軍分割槽邊防一線守衛祖國的大好河山。他們手握鋼槍,但是,只看他們的手,你能否猜出他們年齡幾何?他們面板黑,這是多年日晒雨淋,歷盡風霜的成果。他們的手上佈滿老繭,就像是六七十歲耕耘了一輩子的農民。這就是軍人的尊嚴,為國家忠肝義膽,為人民捨身忘死,身披鎧甲,心懷柔情!他們也是我們心中永遠的大英雄!

哪裡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他們在負重前行。

讀《紅星照耀中國》有感 篇3

讀後感 ,1162字

千古唯此一人!

數十年前,一位偉人站在長沙的橘子洲頭,望著奔騰不息的湘江,嘆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意氣風發,豪情萬丈,他就是我們敬愛的毛主席,真正的一代天驕!今日,我隨著斯諾,走進了他的成長曆程。

毛澤東主席的生平經歷是不平凡的:他出生在一個農民的家庭,他的父親毛順生只是想讓他學習記帳,將來和他一樣做一個農民,可毛澤東願意這樣碌碌無為地過一生嗎?答案是否定的。"好男兒志在四方",年少的他胸懷大志,在與父親的鬥爭中說明了一切,“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接著,他便開始了在長沙的一段艱辛的的求學生涯。學有所成後,他離開了長沙,後來到了北京,當了一名北大圖書館的助理員,並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這時,他就像一隻羽翼豐滿的鳥兒,“不飛便罷,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於是,他全心全意地投入了革命。

與偉人同行,我懂得了立志!

毛澤東主席的身上有著中國農民淳樸、率真的性格特點。他雖為一國之領袖,但他從來沒有一國領袖的架子。他時常與百姓們說些家常話,彷彿是一個鄉下老人。也正是因為他的這個特點,使他親近農民,體恤農民、關心民生。他本就是一個農民,所以他懂得農民,並提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他把敵人陷入人民群眾的汪洋大海中。面對這樣的領袖指揮的人民軍隊,敵人焉能不敗?

與偉人同行,我學到了純樸!

毛澤東主席還有一個特點,使我感受最為深刻,那就是他十分愛好閱讀。在他年少時期,他使迷戀上了《三國演義》和《水滸傳》。每到做完工的時候,他都會捧上一兩本書看,神情十分享受,如品嚐著一杯香茗,蕩氣迴腸,回味無窮。到了青年時期,他的讀書熱情就變得越發不可收拾,整日整夜,浸泡在書裡。尤其是報紙,他每天都讀,風餐露宿也在所不惜。在北大圖書館裡,他更是如魚得水,時間幾乎都用在書上。書中有沒有黃金屋也許他不知道,他只知道,書中一定有著他的理想與信念。書籍把他造就成了一個有血有肉的毛潤之。

與偉人同行,使我對讀書的熱情更高!

毛澤東主席帶給了我很大的啟示。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領袖最重要的就是愛民、親民啊。縱觀歷史,統治者多因殘暴、昏庸,失去了民心,所以整個王朝也就亡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主席深刻懂得這個道理。而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肩負祖國未來的希望,現在不正是向主席學習,孜孜不倦地閱讀的大好年華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一點我深信不疑。“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毛澤東主席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毛澤東思想永遠指引我們向前進!

與偉人同行,受益無窮!

讀《紅星照耀中國》有感 篇4

讀後感 ,829字

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出身貧苦,稚號未脫,在剝削和壓迫中成長,他們活躍於蘇維埃共和國的每一片土地。這些藉藉無名的“紅小鬼”們,便是千百萬人民群眾在革命實踐上一個真切的縮影。

初八紅區,斯諾並未感受到這群孩子們的獨特,穿著大上幾號的軍裝,垂垂欲墜的紅軍八角帽,極彆扭的著裝在他們看來是“革命”的象徵,因為他們還有一個響亮的名號“少年先鋒隊員”全身迸發著一種令人驚異的青年運動所表現的生氣勃勃的精神。

這樣一個朝氣蓬勃的團體,在紅軍領袖日理萬機的間隙,貫注了靈動的色彩和無限活力,在那些名垂千史的領袖身邊,從未缺少過這樣純粹質樸的孩子,以至誠熱情的心將他們的“馬克思主義詞彙”伴著濃重的鄉音娓娓道來。看似尚且早幼的孩子,卻是帶著得意揚揚的語氣闡述自己數年前參加紅軍的履歷。他們或許沒有悟透何為共產主義,有的只是一個質樸的信念:紅軍是要解放貧苦人民的!在他們簡單純粹的心中,參加“少年先鋒隊”,被戰士們親切地呼成“小鬼”,都是從前不敢奢想的殊榮。

但這群小戰士們,卻與真正的戰士無異,他們從未因年少而要求特殊待遇,他們與游擊隊一同上戰場,以致於引起白兵的嘲笑,他們的確是太小太輕了。這樣的小戰士,也有數百名,在暗無天日的政治監獄裡,孱弱的身板經受著嚴刑拷打,但他們的堅忍與忠誠令人歎服,這樣的精神,與他們對紅軍的崇高推崇息息相關,這隻有如此年輕的少年才能做到。

這樣的一群“紅小鬼”,真正極載入史冊的卻是寥寥無幾,令人痛心哀婉的是,這些年輕的小戰士們,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在戰火紛飛的歲月裡,或許只留下了一個無名無姓無跡的土丘,蔓上生生不息的如同他們一樣充滿朝氣的青草,曾與他們親密無間的偉人早已名垂青史,而他們也許身首異處,在祭尊了鮮血的土地下,如過眼雲煙般消逝……

讀《紅星照耀中國》有感 篇5

讀後感 ,1206字

一位英勇的將軍,指揮紅軍完成一次次“以少制多”的戰鬥,他就是彭德懷。在《紅星照耀中國》中,彭德懷的偉人面紗被揭開。向我展示了一個堅貞不屈的勇士形象……

彭德懷的幼年經歷深深地影響了他的心靈。他從小就有能力照顧自己,當被老師打時,“他舉起一條板凳,揍了老師一下”,這一舉動是多麼與眾不同,使彭德懷先生的勇於反抗的精神爆發出來,這就是彭德懷“不屈”精神的起點。當時社會的動亂,彭德懷家庭破裂,他的專制祖母甚至把他趕出家門,但是,彭德懷並非“近墨者黑”,當他看到窮人飢餓、富人過著紙醉金迷生活的場面後,起了惻隱之心,他帶領農民反抗,堅貞不屈地為農民而戰,為窮人服務!

“為人民服務”是共產主義的核心,彭德懷的思想與共產黨發生了驚人的碰撞。當他被逮捕時,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每次他又決定不屈服,堅持到第二次再說”,他像所有的共產黨人一樣“橫眉怒對國民黨的威脅,寧可倒下去,也不願屈服”。看到彭德懷“昏過去了好幾次”,從未招拱一項證據,我的內心受到了震撼,更為彭德懷這種偉大的精神所感動!

彭德懷到一九二七年才參加共產黨,都說“童年是長大後的影子”,幼時的遭遇使他早已具備了一位紅軍戰士所有的精神。當斯諾採訪彭德懷時,他對戰術的熟悉對時局的看法讓我為之讚歎。彭德懷認為游擊戰是紅軍取勝的關鍵,為了壓倒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主義這三座“大山”,紅色游擊隊蓄勢待發。他們宣傳共產主義,不畏艱險,與農民共同戰鬥,是“不屈”;他們憑藉極小的兵力與敵軍拼博到底,是“不屈”;他在重重封鎖下,“用樹皮做短衫,把褲腿剪下做鞋子”,是“不屈”……是共產主義之光照亮了中國,更是像彭德懷這樣戰士的堅貞不屈的精神為那縷紅色增添了光彩!

彭德懷說:“戰術很重要,但是如果人民的大多數不支援我們,我們就無法生存。”正是他這種以人民為本,以戰術為要,以堅持為鋼的戰鬥理念打敗了國民黨,使紅色中國閃閃發光!

作為共產主義的接班人,我們更應接下重任,學習像彭德懷那樣堅貞不屈的精神,我們要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壯志,更要有“不破樓蘭終不還”的精神,還要有“化作春泥更護花”的情懷……

彭德懷不僅是一位紅軍戰士,還是每個共產主義者的榜樣。他的那種堅貞不屈的精神,將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閃耀,使他們團結起來,讓祖國朝著更遠大的目標前進!

讀《紅星照耀中國》有感 篇6

讀後感 ,853字

紅軍長征的故事大家都是耳熟能詳,大渡河、鐵索橋,過草地等傳奇,構成現代中國蕩氣迴腸的集體記憶,留下了數不勝數的歷史書寫。創下這些奇蹟的不僅只有蘇維埃的代表性人物,更是有那些臉上充滿稚氣,朝氣蓬勃的“紅小鬼”們。

“紅小鬼”們幾乎都是十四歲左右,都是熱愛紅軍,反對國民黨等剝削者的少年先鋒隊員。熱愛紅軍,在今在似乎只是成了人們口中一句口號,一句簡單的語言罷,有誰會真正地奉獻於黨呢?想畢,說出來也沒人相信。而那群“紅小鬼”卻不同,他們發自內心地熱愛,信賴紅軍,就好比斯諾所採訪的第一位小鬼—“不用問他是濁是喜歡紅軍,十三歲的孩子是不會跟著他所痛恨的軍隊走上六英里的。”

他們對紅軍忠貞不貳,堅定如一的精神令人嘆眼!

在這樣小鬼中,我個人最驚歎一位叫邦的小紅軍。由於他父母缺少考慮,於是他便有了一個十分可笑的名字,別人總是叫他“雞巴”,而這給他帶來無盡的恥辱。但他卻是以最整潔禮貌的形象代人——他不知從哪弄到一條軍官吏帶,穿一套整潔合身的小軍服,帽簷什麼時候發軟了,總是襯上新的硬板紙。毛澤東在他旁邊也顯得像一個江湖流浪漢。在他與斯諾談話時,細心的寫下他的名字,並謝了他,莊重的鞠了一躬,又向他行了那個敬禮。這一系列行為,似乎讓人很不解,也讓人很可笑,但他卻是個有尊嚴,值得敬重的小紅軍。他不曾在任何取笑他的人面前低頭,不曾埋怨父母為何取了這樣的名字。

每個紅軍小鬼也如同一般,透明直率,不曾丟失尊嚴。

從書中走出,不禁驚歎,在那時,倘若換作嬌身貫養的我們,蘇維埃怕是淪陷了吧。那些活潑天地真的紅小鬼們,或許在那十幾年不斷抗日中早已身益異處,不知葬在何處,或許攻上都已荒草萋萋了罷。但,當厚重的民族使命和家國情懷壓在他們雙肩,他們不曾喊停,喊苦,只是默默流著汗與血。我彷彿在不遠處,飄揚在紅旗之,閃爍著稚嫩卻不失堅定的目光,那便是民族,國家興旺之光。

《紅星照耀中國》讀書筆記 篇7

《紅星照耀中國》讀書 ,965字

《紅星照耀中國》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作品,我第一眼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是無比的驚訝,因為這本書竟然是外國記者寫的。埃德加斯諾真實地報道了中國革命根據地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真實情況。

雖說還未看完這本書,但開篇—《探尋紅色中國》就給了我許多的感慨與反思。

“中國共產黨人究竟是什麼樣的人?”這個問題引發了我極大的思考,我以前也從未想過這個問題。是啊,中國共產黨人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呢?

想起毛主席的《卜算子?詠梅》:“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於是我想,中國共產黨人應該是擁有像梅花一樣的秉性的人吧!

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是: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開展黨內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務:堅定理想信念。中國共產黨人堅定信念,他們熱愛祖國的大地,熱愛生長在這大地上的人民。他們毫不動搖地堅持祖國文化。曾在一篇文章上看到過這樣一段話:“他們捨己為人、奮勇當先,三河壩阻擊戰,革命軍人一個個奮勇爭先,為戰友換取撤離時間而犧牲自己,這是同志的真情友誼,是血濃於水的革命感情,生命換不回,我無法控制我的眼淚。”的確,他們是時代的精英,是中華人民的帶路人,他們在戰場上奮勇殺敵,前仆後繼,他們為了祖國,為了人民,獻出了自己的青春,以至於生命。他們中的許許多多人,人們甚至還不知道他們的名字,但他們是偉大的,他們憑著這樣的精神,讓中國共產黨漸漸壯大起來。

想起陳惠瑛的祖父對她說的話:“這梅花,是我們中國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開花,她卻不一樣,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她是最有品格、最有靈魂、最有骨氣的!幾千年來,我們中華民族出了許多有氣節的人物,他們不管歷經多少磨難,不管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他們就像這梅花一樣。一箇中國人,無論在怎樣的境遇裡,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是的,我們應該像梅花一樣,擁有堅韌不拔、不屈不撓、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文學藝術史上,梅詩、梅畫數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種花卉都望塵莫及。”因為國人賞花,不僅賞花的外表,更欣賞花中蘊含的人格寓意和精神力量。

讓我們學習梅花精神,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的高尚品質。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600字 篇8

讀後感 ,697字

“兩把菜刀鬧革命—”

讀《紅星照耀中國》,想當年賀龍拿著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個蘇區,他襲擊了國民黨的人,毫無畏懼之心,隨後加入國民黨,最後在南昌起義後又加入了共產黨。

他是大家公認的“黑幫頭頭”,是一個正義感十足的好男人。不像杜月笙那樣反抗正義,引發慘案;也不像汪精衛那樣外表友善,內心狠毒背後捅刀。他性格急躁,但又很謙虛,可以像唐太宗一樣虛心聽取意見,從而不斷完善自己,讓自己在將士們面前更有信服力。加上他雄辯的口才,成就一支龐大的隊伍,也為紅軍的勝利打下了基礎。

賀龍,他平易近人,照顧下士,即使在長征那最艱難的歲月裡,他忍著傷痛,揹著受傷的部下行軍;即使在糧食幾乎斷絕的情況下,他想盡一切辦法,不讓手下的將士倒下;所以在被國民黨圍剿、形勢惡劣的情況下,戰士們都沒有忘記賀龍有恩於他們的點點滴滴,寧可追隨著賀龍,在路上死去,也不願離開,可見賀龍平時對他人沒有貧貴之分,人人平等相待,而這一切的結果是—紅軍取得勝利。

有人說賀龍的行為過於急躁,沒有將帥風範,只配是一個戰場上的一兵卒,但賀龍忠誠於黨,待人真誠,嫉惡如仇,大家紛紛前來來投奔他,這就說明他有著超讚的凝聚力和超強的戰鬥力。雖然他在解放戰爭中並沒有許許多多驕人的戰績,但他仍是後勤部隊中不可缺的一部分,紅軍的勝利,他功不可沒!

他無怨無悔為黨奮鬥終生,最後的結局卻令人唏噓,即使當時他被批鬥,“打倒賀龍”的聲音此起彼伏,但在39年後的今天,他早獲平反,早已被認定為黨的忠臣,人民心中的好同志!

今年是賀龍誕辰122週年,我若有幸回到抗戰時期,見到身材魁梧的賀龍將軍,必定給他行一個標準的軍禮:“賀軍長,您好”。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 篇9

國二作文 ,670字

我會用英勇,頑強,勤勞這三個詞來形容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裡的內容。

英勇的意思是英勇:勇敢出眾;勇敢出眾的人。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中,每個人物都英勇善戰。比如在第八篇同紅軍在一起講述了作者深入到真正的紅軍內部,瞭解他們年輕、英勇、精神飽滿、訓練嚴格、紀律嚴明、裝備出色、政治覺悟高,才使得他們成為鐵打的軍隊。並且講述了紅軍採用游擊戰術的原因和策略(這就是他們英勇的一個方面)。

頑強的意思是頑強:強硬;堅強。勇敢出眾,強硬不屈。比如在第五篇長征講述了紅軍長征的艱難過程。著重記敘了第五次大圍剿,以及長征中強渡大渡河、過大草原等艱難英勇的事蹟。長征這麼的不易,但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還是頑強的活了下來。並且還活得很好,說明了中國解放軍的頑強。

在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中,人民解放軍都非常的勤勞、能幹。這也是人民解放軍對戰國民黨能成功的一大原因。

所以我認為用英勇、頑強、勤勞來概括紅星照耀這本書是非常完整的。

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彭德懷很多,懷他小時候的經歷並不是很好,但是他卻沒有對這個世界沒有信心。他17歲帶領饑民去攻打糧倉。說明了他是一個非常有正義感的人。

我從紅星照耀中國的一段中,“在表演途中我突奇怪地發現彭德懷卻已脫了棉衣,這是我才看到他把棉衣披在坐在他身邊的一個小號手身上。”說明了他很喜歡小孩子,也沒有官架子。

我從“長征途中自己的馬讓部下們騎。”說明了他是一個很有兄弟情的人,也體現了他沒有官架子,身為一個長官卻把自己的馬給部下騎。也說明了人民解放軍與人民之間沒有距離。

因為這些種種原因,所以我在紅星照耀中國中最喜歡的人物是彭德懷先生。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1011字

假期在西安參觀華清池時,本是奔著《長恨歌》的悽美故事,卻被參觀了“西安事變”的舊址。這可說是改變了中國歷史的事變,竟就在一片鬱鬱蔥蔥中,幽靜的蔽所發生了。

屋舍間一排排的玻璃窗上,殘留的彈孔痕跡令人心驚肉跳,破碎的玻璃,裂痕猙獰的向外擴散著填滿了玻璃窗。前方的山,當年的蔣介石便是驚慌的在險峻山路上一路逃遁,卻終遭囚禁在此。

《紅星照耀中國》的開頭與結尾便均有提及,這訊息著實令作者驚鄂,他在蘇區與紅軍們共同生活,觀察記錄,與他們相伴。在那段歲月裡,他遇到許多被他戲稱為“擁有天價人頭”的紅軍將領們。他們毫不在意的行走街市,與農民們友好相處。那份真摯與樸實,也感動著埃德加。斯諾的心。

不難看出,作者的態度也在無形間變化著。剛到此地時,不甚明瞭的他心中好奇且懷疑,那份疑惑在談話中不斷加深著。他時常問詢將士們的生平,卻越發困惑,這群狂熱的革命者們為何將革命視若珍寶,與一切其他都重要百倍,那獻身般的追求使他不解,直至前線,與那出身入死,在前線奮戰之人深切交流,才終是得了些思緒。

斯諾是絕對的中立者,他不時與民眾們爭討他們對共產黨的看法,他聽見一致的回答,“還是共產黨好啊!”一路上,共產黨所到之處,興建工廠,興辦學校,農民們安定的過著他們的日子,士兵們日復一日刻苦的鍛鍊。

而國民黨所過,卻屍橫遍野,濃煙滾滾是燒燬的房屋。土地、牲畜被奪走,沉重的負稅令農民們不堪重壓,無論幹何事,總有道稅壓在心頭,令人膽寒。

斯諾思索著,他總是認為共產黨也總該幹過搶奪壓榨似的事兒,但那開始時的譏諷卻是煙消雲散。雖不能斷言他的心已歸屬於紅軍,但最終離去時,那句“誰真的害怕人民,誰信任人民?”卻不難看出此時的他,心中孰輕孰重。

我尤對書中那群少先隊員們頗有好感,與我們一般大的年紀,卻在為他們心中的革命事業一絲不苟的盡一份力量,那勇敢與自尊令人欽佩。他們對自己的工作總抱著一股執著的勁兒,不論是熱血或是對革命的追崇,這群孩子們的心中,革命早是攀上高位的,他們也無一不對此堅信不疑。

紅軍戰士們都普遍年輕,他們參加進長征時,多是十幾歲的少年,他們充滿了活力,往往提及長征,總與艱難、困苦掛勾,但當斯諾問及此時,卻總聽見他們爽朗的回答,“不累!”

在這裡,每位將領,每位戰士,每個農民,都在盡他們所能向斯諾—這位來到蘇區的“外人”展現著他們的魅力,毫無保留的詔示。

如今,紅星照耀的中國,為其拋灑熱血的革命先烈們,你們看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