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目送》有感相關作文20篇

感悟人生——讀《目送》有感 篇1

讀後感 ,981字

龍應臺的文字向來都是細膩動人,富有人生哲理的。她的文字總能給我帶來心靈上的純化,宛如一場春雨洗滌我的靈魂。

“每一個被我“看見”的瞬間,都被我採下,每一個當時都稍縱即逝,稍縱即逝。”美感真的是稍縱即逝。有時它來自於大自然的某一處。許是一片落葉翩翩落下的瞬間,許是一隻母狗哺育自己兒女,每個片刻都稍縱即逝。可是,現實中的我們又有多少人與龍應臺一樣。善於發現美,摘錄美。而我也被自己列為了忙碌奔波的一族。每天清晨面對這蓬勃的朝陽,睜開那朦朧的睡眼,醒了,叮鈴鈴,又放學了,周而復始。經常抱怨著人生為何如此平凡無聊,生活是那麼無趣。

龍應臺的這段文字給當時的我無非是一個很沉重的啟示,那時的我是那麼無知浮躁,甚至於連“美”都不常發現。其實當我們走在上學的人行道時,棵棵綠樹挺拔直立,片片綠葉兒互相推攘,風兒刮過耳邊的沙沙聲,無疑是一種美。當在馬路上看見一對白髮蒼蒼的老夫妻。牽著手,散著步,這無疑是一種白頭偕老,相濡以沫的美。野草在夾縫中頑強求生,努力生長著,這無疑是一種不懈奮鬥的美。生活中不乏美的身影,只是浮躁的我們被矇住了雙眼,讓這種種稍縱即逝的美逃離我們。我們要懂得發現美,享受美,溫暖美。

我們生存在這浩瀚的宇宙中,生活在這溫暖的行星中,生活在我們熱愛的土地上,度過這我們的一生。可是又何嘗有多少人懂得生命的真諦。21世紀是一個新時代,同時也是一個浮躁而忙碌的時代。想想,當我們坐地鐵時,看見的都是什麼?是一排排拿著手機刷微博上網的一顆顆迷茫的心。當我們知曉“3。01昆明”慘案發生,看到的又是一顆顆無知愚昧的心,他們許是為了錢財傷人性命,許是為了他們那可笑的信仰。他們在追求些什麼?尋找著些什麼?執著些什麼?我不懂。人的一生何其漫長,我們一生都在追求著。可是有些人甚至不知道為了什麼而追求。而我也不全都知曉,只是單純的懂得了一小部分生命的意義。也許便是“愛著,懂著,真正地追求著。”正如龍應臺所說:“難的是,你如何辨識尋找和放手的時刻,你如何懂得什麼是什麼?”

在這世間到處都是“塵埃”,遮蔽著我們的雙眼,我們應該學會透過這層層迷霧看懂“什麼”,知曉“何為活著。”

龍應臺曾在序中這樣寫道:“每個人。來到“花”前,都看見不一樣的東西,得到不一樣的“明白”。而我來到這“花”前,感悟了人生,感受生命的真諦,感受到了從前未曾有過的寧靜,只因它的文字溫暖而深沉。

讀《目送》有感 篇2

讀後感 ,2172字

在一個很偶然的情況下,看到《目送》。

剛剛入夏,陽光熱烈極了,生生讓我感到了一股蓬勃的氣息,不停地湧動著。圖書館裡涼爽的空氣親吻在面頰上,愜意的很。

說實話,那時候只想著借一本《我與地壇》或《文化苦旅》,因為著實喜歡富有哲理又筆鋒硬氣的作家。雖說是拜讀過《野火集》,但也無太大觸動,覺著有點太過犀利或者別的什麼。

就在我這麼想著時,《目送》“啪嗒”從書架上掉下來,落在我的面前。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熟悉的語句在開篇,靜靜地,再一次叩擊我的心:

追什麼呢?到底在追什麼呢?

我還是不大明白。方十幾歲的年紀,還不懂得為人父母的感受,或者為人子女的責任。

但是卻莫名其妙地聯想到了自己的外祖母,我的“愛己”。我是外祖母最小的女兒的孩子,因此也獨得寵愛。那時節,每個週末,母親總是帶我去她家,家不大,裝修也不精緻,小小的兩層樓約莫全是她一個人打點,因而也充滿了溫暖的人氣。

不過那是後來才察覺到的。

稚齡的我一心撲在外祖母家的計算機上,和她鄰居家同齡的朋友心安理得享受極其豐盛的食物,未曾念過一點獨居的外祖母。我好像知道,她一直在注視著我,帶著擠滿褶子的微笑,卻意外的明媚動人。

也許她是想再多看一會、再多看一會吧。時間於她而言過得那麼迅速,她一定是不捨得:每次離開都步行送到巷口,步履蹣跚,駝著背,像只老邁的貓;稍見渾濁的眼珠裡倒映出閃爍的夜色和我。她想陪我們再多走一點,再多走一點,可是也只能一個人站在巷口,孤零零地目送著我與母親一點點踏上歸途。她想追回過去的時光嗎?曾經,這是母親的歸途啊。

母親牽著我的手,一路不停地回頭,可我一次也沒有回頭張望:

一次也沒有。

都說老人會返老還童,上了年紀的老人逐漸變得像孩子一樣偏執,簡單,喪失獨立性,需要依靠,害怕孤單,害怕年輕時的創傷和陰影。

我突然好害怕,是不是有一天,外祖母會變成這樣,母親也會。近些天又一次隨著母親去了外祖母家,也算是忙裡偷閒。自從升上中學後,和母親看望外祖母的時間突然少了許多,不知道她會不會寂寞呢。

門口。一張悠閒的躺椅。一個閉目的外祖母。一隻慵懶的黑貓。又披上了早時的陽光,顯得愜意極了。我正驚訝於外祖母對於寂寞的適應,卻不想外祖母不待我們走近便睜了眼,懷裡的黑貓輕巧地躍下又竄進屋去了。那一刻,那雙眼睛—雖說老年人看起來差不了多少,但眼睛卻可以告訴我們一切—比起回憶裡,渾濁了不是一星半點,我突然感到一種時光不可挽回的無措和深深的歉疚,他們黏黏糊糊地在心頭攪拌著,發酵著,酸澀的氣息瀰漫開來。我吸了吸鼻子,別過頭。

外祖母似乎更愛談以前的事情了,一說就說個沒完。平時也沒人同她說話,她大概也只能在家務閒下來之時,靜靜地注視著外祖父的照片,想想那段青春的歲月了罷?外祖父在照片上顯得很年輕,所以我只能記住年輕的樣子,沒能親眼見上一面。

電視裡播放著重複的綜藝,我敢肯定至少播過十遍以上。但她總是不厭其煩地笑眯眯地看一遍又一遍,然後指著螢幕對我和母親說:“看那個男娃好有味咯!”然後咯咯地笑。我不知這麼形容是否準確,但我總覺得她越來越小了。

又一次離開外祖母的家。

她依然步行送到巷口,步履蹣跚,駝著背,像只老邁的貓;渾濁不少的眼珠裡已經難以倒映出清晰閃爍的夜色和我。只不過這一次她似乎又很清楚地明白:不能再送了,一點點也不可以。母親依然在不停回頭。我走了很久之後,偷偷地回首:一個老弱的佝僂的背影,立在巷口,看起來像倚著牆,可是我知道她不會,她不服老,想自己再站一會,就一會。我看不清她的臉,但隱隱察覺她臉上有什麼東西在閃爍。

我分不清是燈光,還是淚水。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回憶著那個場景。站久了會不會腿麻?一個人從巷口走回去,會不會孤單?目送煢煢孑立,歸去踽踽獨行,這難道是所有人的宿命嗎?

我聽到了晚風的聲音。很溫柔,卻把飄落的葉子一併帶了下來。我是不是終究會失去可以肆意撒嬌的懷抱?可以容納我任性的海港?可以拒絕長大的空間?我忍不住,終於忍不住哭了。

我想起我的朋友說我哭的樣子很難看。我想收住眼淚,但我阻擋不住內心的決堤。

那又怎樣?那又怎樣呢?

我以前也許只是單單為龍應臺的文字所吸引,卻難以體會許多人因此潸然淚下的情感的湧動。可我現在已經難以控制自己的淚光,會不會滿臉都是淚光閃爍。

現在的我們,沐浴著長輩的目光,一步一步送我們遠去。有一天,我們要目送自己的兒女蹦跳著離開。我們很少回頭張望那個目送的人,只能感覺到堅實的愛一直都在。

可背後的目光,總有一天將消失。我們漸漸長大的時候,長輩漸漸老去;我們在照顧父母的同時,也要漸漸地習慣自己的骨肉至親一點點離自己遠去。

我不知道我以後還會不會翻看這本書。但我明白,當我渡過每個風雨瞬間時,都會想起“愛己”的老,想起龍父的去,想起這本《目送》—我便無所畏懼。一輩子太長,沒有人能陪伴彼此從頭走到尾。於是人註定寂寞,註定孤獨。

孤獨是每個人必經的宿命、生命的氣息浮動著,又沉澱了。最後一定是動人的巨大的美,即使歲月蒼蒼,年華不再,斯人已去。

生命悠悠,此情可待。

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讀《目送》有感 篇3

讀後感 ,930字

這個寒假,周圍的朋友都去遊玩了,陪伴我的,只是一本書—《目送》。看著龍應臺淡淡的敘述,從目送晚年的母親開始,以目送衰退的父親結尾,龍應臺用她平淡沉穩的筆觸,訴說了她對生活的感悟,對周圍事物的見解……從她的敘述中,我認識了一段靜默的時光,體味了一份陳舊的心。

閱讀中總有想流淚卻眼眶乾乾的感覺,龍應臺內心無法抑制的苦澀和悵惘,讓人情不自禁得想流淚,可她那平平淡淡的口吻,又讓人慾哭無淚。那些埋藏在靈魂深處熱烈卻又無法言說的感情,卻又被淡淡地敘述出來,讓人時而悲痛,時而無奈,時而感動,這也許就是這本書的意義吧。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份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當讀到這段文字時,喉嚨不知什麼時候哽咽了,讓我體味到隱隱的淒涼與哀傷。

其中的《跌倒》一文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指出了現在教育的漏洞所在,告訴了孩子如何成為卓越的人,卻不曾告訴他們那些卓越的人背後的辛酸,告訴了他們卓越的人成功的經歷,卻不曾告訴孩子怎樣去面對挫折;告訴了孩子表面的美好,卻不曾告訴他們生活並不是一帆風順。而這樣,必教育不出優秀的,有擔當的好孩子。

不知你是否還記得《兩本存摺》裡有這樣一段話:我突然就明白了:原來,這兩本存摺之間,是有斬釘截鐵的反比關係的。你在那一本存摺裡所賺取的每一分金錢的積累,都是用這一本存摺裡的每一寸“時間”去換來的。而且,更驚人的是,“金錢”和“時間”的兩種“幣值”是不流通,不兌換,不對等的貨幣—一旦用出,你不能用那本存摺裡的“金錢”回頭去換取已經支付出去的“時間”。任何代價,任何數字,都地法兌換。這引人深思,也告訴了我們時間的珍貴,“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是自古不變的道理,抓住時間啊,這是龍應臺作家對我們真摯的囑咐啊!

《目送》一書,龍應臺用最樸素的方式綻放出了動人的詩意。在這本書中,會看到感性而又素樸的文字背後,對生命、對親情、對幸福的深刻領悟。再多的不捨和遺憾都是生命的過程,那些都已不復存在。我們只能堅定地往前走,用回憶癒合過往的傷,帶著愛和釋懷與生命和解。

讀《目送》有感 篇4

讀後感 ,1235字

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可今生的多少次擦肩而過,才能換得來世的相遇?

合上書本,我方才明白,這是關於人生的故事,關於生命的反思。

開啟書本,扉頁上寫著這麼一段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讀完這段話,我內心一顫,是啊,從未有一段話讓我這麼為之動容,緊接著我陷入了深思。

如果說目送是父母眼底止不住的淚滴,那回望就是替他們拭去淚珠的雙手;如果說目送是父母心底無聲的嗚咽,那回望便是使他們釋懷的安慰。回望永遠是目送最好的回答,感恩永遠是親情的回報。在文章裡,安華在漸漸長大的過程中,用自己的行動抵擋了母親的靠近,當作者一寸一寸目送他遠行企盼他回頭時,他只自顧自的離開了。原來有一種愛,是她默默地目送你離開。我的羽翼也漸漸豐滿,回想起母親對我的一次又一次送別,我也曾厭倦,也曾逃避。每次都是這樣,已經和母親道別了,她的話還是會鋪天蓋地的向我襲來。我越嫌她嘮叨她越說不停,我走得越遠她說的就越大聲。可現在想來,這不是她無微不至的關愛的化身嗎?而我也和安華一樣一次也沒回頭,一次也沒有。我為自己的行為感到自責,也絲毫不敢想象母親那是心中的落寞。我忽然沉重了很多,又釋然了很多,這是人生的輪迴,子女繼承著上一輩殷切的目送延續。只要是對你好的,哪怕重複過千遍萬遍的,母親也還會對你說。你以為她不煩嗎?她也會煩。原來不單是離別是需要回望,父母的心思也需要你的回望。或許我們應該嘗試著改變,在她目送你時一次回望,在她嘮叨時靜心聽從,都將不會讓她受傷。也許,我現在所做的都只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相信,一句問候,一杯清茶,一個擁抱真的可以讓那落寂消逝。也許,許多年後,我目送著母親離去的時候,我仍然會悲傷,但至少已不再遺憾。

“如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這才是作者真情流露的獨白,面對接二連三的變故,龍應臺則拿出了那份理性和坦然,發出了“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這番感慨。憂思如同肩頭的落花,有的人只是簌簌抖落,但有的人卻因為它而降低了生命的高度。七十三篇散文,七十三個故事。一生這麼長,卻也這麼短,路上過客匆匆,是啊,有些路,只能自己一個人走。人生何嘗不是在擁有中失去,在失去中擁有呢?簌簌抖落肩頭的落花,期待明日冉冉升起的朝陽。再多的遺憾都不過詮釋著生命的意義,我們只能往前走,帶著愛和釋懷迎接新的開始。

在《目送》這本書中亦寫了我們每個人都曾經遭遇過的挫折和失敗,心痛和寂寞,失落和放手。平淡之事,常人之情,在龍應臺的筆下用最樸素的方式綻放出了最動人的詩意。正如《目送》的代序—你來看此花時所寫,整本書是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每個人,來到“花”前,都看見不一樣的東西,得到不一樣的“明白”。

後來啊,我才漸漸的明白,我們不是漸行漸遠,而是有一天終要重逢……

讀《目送》有感 篇5

讀後感 ,1411字

“他說,那指的是生命,生命不論如何輝煌躍動,都只是大地之氣而已。”—題記

該是黃昏了吧?輕輕將手搭在書頁上,抬頭看見他的側顏,看著他青絲中的白髮,然後簌簌地落下淚來。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深刻地記得這段文字,我記得它的作者是一個集女兒,妻子,母親三重身份為一體的女人—龍應臺,記得這是出自她的散文集—《目送》。

目送,何為目送?我不願將它看作詞典中呆板規矩的“以目光相送”。或許,這樣的動作不僅是不捨的情思,更是“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進,經歷了這些,她是否會感到無奈,是否會感到悲涼?

七十三篇散文隨筆,七十三個不同情景,從心中的無奈轉為人生的深沉。她曾依靠的母親像孩子一樣茫然,她曾擁抱的孩子卻像玫瑰一樣帶刺。正像作者在書中說的那樣:“人生本來就是旅程,夫妻,父子,父女一場,情再深,義再厚,也是電光火石,青草葉上的一點露水,只是,在我們心中,有萬般不捨”從懵懂無知的童年,到頑皮淘氣的少年,再到意氣風發的青年,最後到孤單沉默的老年。人生,至多不過幾十年光陰,可時間實在是太過於無情,奪走了那段時光,也奪走了那個無比溫暖的家。

家,何為家?是放在桌上的早餐?是塞在書包裡的外套?還是,無比憐愛的責罵?這個家給了我們最美好的記憶,我們曾經最留戀的地方,最後卻散得只剩一個空殼,那幾個追逐打鬧的少年一個一個走遠,留下一兩個體態越來越孱弱,神志越來越不清的人,曾經溫馨的地方也可以變的荒涼,只剩下壓迫性的寂寞與寒冷。原來我們所留戀的家“不是任何一個有郵差遞區號,郵差找得到的家”,而是一段時光,一段上了車就無法返程的時光。

書中的安德烈一再將背影留給母親,倔強而沉默,而我們呢?十幾歲的年華,是否都經歷過安德烈的叛逆?是否都曾厭惡過母親執意送過的傘?是否,都對他們的老去視而不見?“可是,‘老’的意思,就是失去了人的注視,任何人的注視?”母親可以在身後默默打點好一切,可當你成為父母時,才會猛然發現,眼中萬能的母親曾經也不過是個嬌氣的小姐而已。他們以一份簡單的愛支撐起整個家,我們卻一未地揮灑。十字開頭的年齡可以在一味的順從中漠不關心,等光陰逝去後越是美好的回憶越是令人老淚縱橫。

或許是發覺了吧,近年來關愛老人的廣告不在少數,可多少中年人以拼搏為藉口而逃避親情,這“是一種被物質撐地過飽後的漠然?還是把一切都看得理所當然的無聊?”不知你是否徹徹底底地想過,拼搏只是為了“幸福”二字,或許等真的拼搏成功時,曾經擁有的幸福早已消失殆盡。本質,終究是不可改變,而又有著一定期限的東西。

我們或許會對一切不管不顧,追求自己所謂的“青春”,最終離開他們“遠走高飛”,但身後的人兒明明是不願放手,雙目含淚,卻又只能是無可奈何,一遍一遍回憶朦朧卻又深刻的回憶,苦澀而甜蜜。我曾也是那個執迷不悟的“熱血少年”,從不在意身後緊緊追隨的目光,卻又只是在記住那個蒼老的背影后,才追悔莫及。

這本書與其說是龍應臺女士對自身生活的回顧與反省,倒不如說是照出了我們每個人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貴,最細小,而又最不可或缺的事物。

生命,不過是一次輪迴,經歷的,未經歷的,終究會遇見,十字開頭的年紀未必能悟出些什麼,只是謹記,莫將親情肆意揮霍,莫將背影留給親情。

讀《目送》有感 篇6

讀後感 ,1127字

《目送》一書,作者龍應臺。翻開目錄,七十三篇散文,描寫了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同行……百般情感縱橫交織,牽扯不清,終究融為一體,無時無刻不勾起作者的情愫,牽引作者的思緒,困擾作者的內心,縈繞作者的身旁。

書中第一篇《目送》,作者回憶了自己目送他人遠去時的情形:兒子第一天上小學,不停膽怯地回頭望向母親,邊望邊大步邁向教室;作者第一天到大學報到,父親用裝飼料的小貨車送她,礙於面子而遲遲不肯送到校門,待作者下車後,駛出巷口,只留下一團黑煙……無論是父親還是兒子,都靜靜地消失在某個角落,而作者便佇立凝望,直至再也看不見身影。

人的一生便在一次又一次目送中度過,目送意味著離別,伴隨著思念,詩詞中也往往蘊含著呼之欲出卻又如鯁在喉的離別與思念之情:“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我們常常目送身邊的人遠去,有時給予一聲不捨的道別,一句親切的寒暄,一抹真摯的目光……目送一個人,看到他的背影漸行漸遠、逐漸消失時,又會是什麼滋味呢?

不清楚,亦難言。

目送,或在人影綽綽的街道,或在車水馬龍的站臺,或在曲折迂迴的小路……無論在哪,往往是你站在路的這一端,看著他人逐漸消失在路的盡頭。那個背影離你越來越遠,似乎非常倔強的對著你,並默默地告訴你一句—“不用追”。

嘗試放下種種情感的糾葛,不去細想目送的滋味,而是全心全意地目送一個人,便是成長。

《十七歲》一文也是非常精彩,作者敘述自己到赴德國與兒子相遇的經歷。作者與兒子一同漫步,好似孩子一樣,對一路上看到的種種事物指手畫腳,滿心歡喜,而兒子卻總是“嫌棄”她幼稚,努力顯出成熟的樣子。

他們沿著康河走,走到一條分支的小溪時,作者望見溪水面上隱約漂浮著一件襯衫。離近看,竟是一隻睡著了的白天鵝!它的脖子蜷在自己的鵝絨被上,沐浴在波光粼粼的水中。作者不禁泫然欲泣,激動地拿出相機定格這精彩的一幕。身旁的兒子卻淡淡地評價:“小孩!”

仔細想想,兒子何嘗不是個小孩呢?我們有時在不經意間也像作者的兒子那樣,有意或無意的效仿著成人,妄圖褪去幼稚的皮囊,穿上所謂成熟的新衣。其實啊,真正的成熟不只表現在外在身高和體形的成熟,更是心智的成長。文中兒子的種種行為為本文增添了許多樂趣,我不禁啞然失笑。

何為成長?在我看來,成長是放下,放下情感的糾葛;成長是成熟,告別幼稚的內心;成長是接受,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也接受別人的不完美,學會體諒和關心一個人,學會包容和愛,懂得責任與感恩。成長是用歷練開出的一條叫閱歷的道路,踩在磨礪的石子上謙虛低調,踏實做人,腹有詩書卻不張揚。這是我能想到的最溫柔的成長,也是我的人生目標。

讀《目送》有感 篇7

讀後感 ,612字

在淡綠色的封皮下,藏著平凡世界中行行色色的人和事。恍惚間,我彷彿看見一個偉大的母親,望著自己孩子的背影漸行漸遠……—題記

她的筆劃過三代走過的人生軌跡,劃過幽靜的市井深處,劃過紅塵間都市的繁華,劃過盎然春色,劃過刺骨寒風;她一枝筆劃過人生,看盡人間悲喜,從灰白的老照片到繽紛的彩照,她總是能用筆將定格的那一瞬輕輕點醒,詮釋那一個個目光中流出的情感。

她,就是龍應臺。

本以為,《目送》只是一本屢見不鮮的平常散文集,但翻開品讀後,她犀利的筆觸,剎那點亮了我的心靈,喚醒了我的靈魂。

“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沒有人不被這樣的話語打動。漫漫人生旅途中,又有多少人理解這句話呢?親情不需要浮誇的幸福,不需要無端的享受,而僅僅是不斷用充滿愛與期望的眼神目送他漸行漸遠。這是人生之法。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途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她僅用這句就點醒了無數人之間相信與不相信的爭論。她的語言不偏愛任何一方,只是用一種樸實的筆觸告訴人們,人生的漫漫長途,就是在不斷地相信與不相信之間行走,年齡的增長意味著你正在相信或正在不相信。這是人生之道。

只有嚐盡了人生甘苦,才能深刻理解法與道。這本不厚的小書就奇蹟般道盡了人生,有驚喜,有悲哀,有感觸,有深度。至少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相似的故事。

一朵花瓣落在書上,是春要來了嗎?

讀目送有感 篇8

讀後感 ,934字

《目送》是一本跨三代共讀的人生之書。

多少一幕幕人間真情被龍應臺那傳神的筆觸,完美地記錄在這一行行文字中。從與孩子的離別,到與人生中各種凡塵小事中最真切的離別,再到與父親最後一次悲壯的離別,字裡行間時一次次深情的目送,在這一次次目送離別之間,充滿著世界最親近的親情。一個個短小的故事,一次次詮釋著最動人的別離,一次次最深切的目送中,三代人的親情一覽無餘。為人母的作者目送她兒子走進學校,走向獨立成人的生活,深切地表達了一個母親最真摯的心境。作者也談論家中趣聞,與朋友,與親人,有喜有悲,傳情自然。作者又用盡筆墨,寫父親,寫母親,為那至親之人的老去,做最後一次深情的目送。多少感人的瞬間,如照相一般記下這永恆的親情,也有感嘆生活,體會人生世界的閒談隨筆,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段作者甚至世界上所有人和親人的人生寫照,有時欣賞,有時催人淚下。

合上書,我的心中百感交集,是為世界人生事件中的冷酷無情傷感,還是為人間至親之情感到內心的溫暖?人情又是什麼?是告別中一次次對親人的目送,還是困難時心裡親人無形的安慰呢?人生中的親情像一味神奇的中藥,雖苦,然而最能治癒心靈的創傷。

其實,在每個人的生活成長經歷中,都少不了親人對自己一次次深情的目送。我的母親和文中的作者一樣,曾一次次目送自己年幼的孩子走向成熟,走向明天,自己卻在一次次目送中老去,與孩子遠去。每個母親都在與自己的孩子賤賤的別離。十五年前,我是母親懷中安睡的那個孩子;十年前,我是母親眼中那個揹著小書包跨進小學校門的孩子;如今,我提著行李箱走入寄宿制學校。回首校門,突然從一群家長之間一下子認出了母親,她凝視著我,讓我情不自禁地向她招手。從她的目送中,我發現了所有母親目送孩子時的那一份深切的親情,這至親的眼神中是擔憂,是不捨,是對我絲絲的牽掛。回想母親對我的一次次目送,我領悟了這就是被多少人讚頌的親情,是與山同高、與海同寬、亙古不變的永恆的真情。

一次次目送中,是母親的親情;天下的孩子,有多少母親在目送你們遠走高飛。願你我能像龍應臺一樣珍惜母親的目送,讓這份親情像陳年的酒一般繼續發酵,時間越長,它就越香,越醇。我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他們的緣分,就是在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我的背景漸行漸遠。

讀《目送》有感 篇9

讀後感 ,728字

《目送》是我在一個夜晚讀完的,小雨淅淅瀝瀝,我看不見被雨水洗刷的夜色有如何淨,只聽見他一下一下,敲打我的窗簷。

好似雨打在我的心上,讀完《目送》,整個人都陷入了無盡的悲傷與思考,龍應臺的文筆細膩而深沉,一時我無法辨清是沉醉在她筆下的世界裡,還是和她的悲愴感到共鳴。整本書的基調並不著重於悲,更多的是引起人們深層思考的文章,或是引起人們共鳴的生活小記,只是親情方面留給我的印象是最深的,不論母親還是父親,只要提到,被深深觸動的感覺便會從翻書的指尖蔓延至心底,不論悲喜。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

其中一篇使我深受感動的,就是《關山難越》。這篇統共安插了兩段父親的回憶,一是奶奶給父親自縫的鞋底,以淚離別,自此分別數十載;二是奶奶留給父親的乾飯卻意外被他灑,她抱頭痛哭。

是情節裡的淚水引起我的淚下嗎?

文章中,父親對奶奶思之深,奶奶對父親念之切,母子間卻不得不分離,因為當時是亂世,他要參軍為祖國奉獻,可她,一生到老的養育的心頭肉,成了她為國家的奉獻。哪個母親會乾脆決絕地答應呢?會捨得與自己的珍寶一別數載?文中父親的淚,定不是悔恨當年自己辭鄉參軍,而是沒有再多陪伴母親一點。關山難越的無奈,隔著的文字,我感受到了,更感受到了隔著重重山嶺的愛與思念,於是,我悲。

歷來有不少遊子有如作者父親的鄉愁,而我們這個年齡段,該好好孝順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傾注我們對他們的愛,並讓他們有所感受,不讓遺憾與後悔發生,無愧於父母,無愧於心。對我們來說,難越的關山是成長路上的重重阻礙,一旦失意就如“失路”,唯有拼盡全力,憑頑強鬥志,朝著遠方那光奔去,做登上山頂的勝者。

若否,誰悲失路之人?

讀《目送》有感 篇10

讀後感 ,1004字

龍應臺的這本《目送》已在我床頭放了幾年,閒暇時讀上一兩篇,讀了一遍又一遍,卻總覺得讀不完。龍應臺說,這是她人生中的一份作業,那這本《目送》或許就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一課吧。

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讀完《目送》,其中有一句話一直讓我記憶猶新:“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看著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文章中的華安與龍應臺分別時甚至連回頭的一瞥都沒有,這讓她十分失落,從而寫出這樣悲涼的句子。記得媽媽常和我說,有些路只能你一個人走。長大後的我們,早就不再像小時候那樣過於依戀父母,而是希望獨處,寧願獨自一人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而父母也鼓勵我們獨立自主,不要羈絆與家庭。記得在聽一些歌曲時,“莫回頭”的字眼總是頻現,那些母親是真的不希望自己的兒女們回頭嗎?未必。那些看似絕情的“莫回頭”,其實是關懷到極致的關懷,心疼到極致的心疼,他們只是用這三個字告訴你: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有背影,不再孤單

讀《目送》這篇文章時,旁邊配了一幅插圖,圖中是一個男子的背影,孤獨而寂寞。我一直在想,這個背影是誰的,是那個遠遊異鄉的兒女,還是那個默默注視兒女的父母。我覺得這是那些遊子們的背影。幾年前,我曾獨自外出旅行。記得那是一個大清早,爸媽都起早來送我,通往大巴的路,要獨自一個人走過去,我知道爸媽此刻都在欄杆邊目送著我,但我卻一次都沒有回頭,因為我怕一回頭看見他們的臉龐,眼淚就會不爭氣地流下。上車,坐下,才發現淚水早已潸然而下。或許不回頭並不是無情,只不過是無奈到極致的無奈,思念到極致的思念,我們用背影告訴他們:我很好,不必擔心。

有離別,不再悲傷

或許,離別才是感情最美的昇華,你用目光追隨著我,我拿真心感知著你,一次次的目送,見證了我們的成長。最敬佩唐代的一位詩人,他的離別從不是悲傷的,而是那樣的浪漫和絢爛。他寫“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他言“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離別,被他浸沒在了一片花海之中,悲傷也能化為歡樂,憂愁也能變成下次見面的期待。

或許,我們不要再追究於回頭與不回頭這個問題,拋開一切,直視離別,才會發現離別本身其實是那樣的美好與懷念,我們只是在用淚水、擁抱、回頭詮釋著離別的真諦:離別,才是感情最美的昇華。

讀《目送》有感 篇11

寫信作文 ,1021字

還記得小學的時候考過一句話“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說實話那時我是真不知道什麼含義,只是寫了幾個字“真實,戳中了所有人不願瞭解的痛點。”

確實如此。

每天清晨,在車上吃完橙子,擦擦手,伸出去一勾,勾在一起“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興許那就是送別,當我過那條3米長的斑馬線,踏上馬路的另一頭,轉過身時,剎那間,彷彿一下子明白了龍應臺所說的那個父女間的送別。爸爸在車裡,有時會興奮地大叫:“點子!你們學校在放那首昨天聽的歌!”

我點點頭,又轉過身。或許爸爸心裡也聽到我灰色綠色相間的校服背影,對他說:不必追。

每週四一放學,黑乎乎的空氣中,都是亮著的,時不時有幾根手指在螢幕上劃來劃去。我看見傳達室旁也有一束光——和別的不一樣,是鏡片的反光,鏡片下一雙尋找著姚兮遠,一雙清澈又迷離的眼睛。我於是跑過,從她的鏡片底下溜到她身邊,她扭過頭:“嚇我一跳啊你!”鏡片暗了,瞳孔閃爍著微弱又不容忽視的光。

有一天,媽媽不語,像有什麼心事,我想起了那句囤積於腦海中多年的話:“我想看你笑,媽媽。”和書裡寫得一樣:“她看著我,微笑了。我這才注意到她穿著黑衣白領,像一箇中學的女生。”

我總是把《目送》想成《看見》,因為柴靜和龍應臺的文字都有萬丈豪氣,可以看破不說破,犀利又不尖銳,總在最頂端,快達到極致時突然果斷地回頭轉身。

《目送》同時也可以看出她的款款深情。

沙上有印,風中有音,光中有影。她說:可以讓時間慢下來的——除了親情,便是旅行。“海風習習,明月當空,鳳凰木的細葉在夜空裡飄散,像落花微微。”

笑,世界便與你同聲笑;哭,你便獨自哭。而那個母親,痴呆了的母親的女兒不哭也不笑,她很平靜,像個醫生面對臨死的父親一樣冷峻,卻又不乏溫情。

“你來看此花時”,我採下每一朵美好的花——被美麗逼迫摘下,可摘下的那一瞬間,美好稍縱,即逝。

龍應臺說:這本書,《目送》是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

也是告訴所有熱愛美好的人:珍惜當下,過去的不必追,未來的稍縱即逝,只有當下,你實實在在踏踏實實地握在手心裡。

讀《目送》有感 篇12

讀後感 ,1065字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每次讀到龍應臺的《目送》中這一段話時,我內心總有一些觸動,像是聽到一首老歌,讀到一首動人的詩歌,串起了心中的千絲萬縷。

第一次看到這篇文章還是在練習冊上,當時只關注到文章的情節——簡單又溫馨。文中父母與孩子間的親情平凡而又熟悉,像你也像我。

再次重讀這篇文章是一個月後,我的目光被最後這段話緊緊的吸引,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精巧的描寫,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有的只是樸實的語言,細微的小事和沉澱的情感,卻能給人帶來情感上的波動,心靈上的觸動。

其實,細細想來當父母在轉角說出“不必追”時,心裡應該非常的心酸。人生在世,有些事不想做,有些事卻又不得不做。當人被冠以“父母”的稱呼時,好像就必須為了孩子做些什麼。好比他們一方面捨不得孩子離開自己,一方面又害怕因為自己短淺的目光耽誤了孩子的遠大前程,不能走的更遠飛的更高。為了孩子,他們只能硬起心腸說“不必追”。

送別總是令人感傷的,看著孩子漸行漸遠的身影,卻又無力阻止,或者說不能阻止的父母應該會更傷心。對說出“不必追”的父母來說,這時候世界上沒有什麼比孩子開口說一句“我留下”更動聽的語言了。雖然這話也許只是說說而已,也許只是一種暫時的觸動,但卻能給父母帶來無限的欣慰,它告訴了天下的父母原來在他們捨不得離開孩子的同時,孩子也捨不得離開他們,它告訴孤獨的父母自己仍然是被需要的,它告訴目送的父母不必擔心愛就在心間,這也許才是愛的傳遞,親情的延續。

然而更多的人,選擇留給父母一個堅定的背影,一顆決絕的心,一間空蕩蕩的房子,沒有那句“我留下”,沒有離別的不捨,沒有眼中含情。這個時候父母的眼中除了不捨,除了擔心,會不會多了點涼意呢?或許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但是隻要父母還在,親情還在,愛還在,又有何懼?愛不止是父母對孩子才有的感情,孩子對父母是不是也應該如此呢?是不是也要適當的表達出來?

那些離家的孩子,下次出遠門的時候能不能回頭看看,看看那對逐漸年邁的身影,對他們說一句“回去吧,別擔心”或者“我留下”?

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讀《目送》有感 篇13

讀後感 ,805字

龍應臺在《目送》這本書裡寫下這麼一句話:“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初讀這本書,一開始我也不太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但當我幾年後再拿起這本書,這句話卻最令我感慨萬千。不知道是際遇的輾轉,還是思想的沉澱,讓我對這本書深深懷念。

想起這幾年走過的路,路上的人、事、物,像是一部漫長的電影。劇中情節跌宕起伏,或是平淡如流水,我都這麼堅持著走過來了。而我也是帶著這種信念過好每一個當下,是激勵,也是經驗。現在,每當在學校看到新進來的初中生,我都忍不住喟嘆。一方面是感嘆逝去的如歌歲月和年輪的蒼老;另一方面,卻想起那時初出茅廬的自己,天真單純,膽小脆弱。

剛離開家的孩子,看起來是那麼可憐、無助,遇到困難動不動就哭,第一個想到的總是父母。可是,這是她邁向成長的第一步,畢竟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父母不會陪我們一輩子,誰也無能為力。那時她還不懂偽裝,傻得不能再傻,最真心的話三言片語就被所謂的好朋友騙去,得到最多的也只是欺騙和背叛。她就一直想著:為什麼交個朋友這麼難?然後再一次地相信,再一次地被傷害……最後在眼淚中才真正明白:這就是生活,這就是成長。

有時候回到家向父母訴說,還沒開口,眼淚早已放任成滂沱。一瞬間,那些過去的委屈,難過,像是噴湧的泉水,怎麼都止不住。時至今日想起,也都十分酸楚,我不知道在別人的成長史中,有著怎樣波濤洶湧的故事,但在我心裡,那是我前所未有的經歷,也是我在今後的日子裡最珍貴的寶藏。在那時我就明白,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

如今,我已是一名正式的高三學子,眼下等著我的是高考。路途上夥伴眾多,而真正能陪伴自己的卻沒有一個,父母也已然不能給我們更多的幫助了,唯一能做的就只是認真學習,努力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事。因為這是夢想,只有靠自己一步一步積累,才能鑄就新的輝煌和高度。

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讀《目送》有感 篇14

讀後感 ,575字

那一天,靜坐在書房,我彷彿置身於書的海洋,又如同在書中遨遊,汲取書中的知識。這就是《目送》,充滿意境的目送。

拿起這一本書,在那一瞬間,我感覺到神清氣爽,沁人心脾,這種感覺是多麼美妙,龍應臺拉起我的手,走進了她的這本著作——《目送》。讓我體會到家的溫暖,友誼的美好,讓我融入了書中,在書海和文字之間暢遊。

那一篇篇美妙的文章,如同樂章一般,在我耳邊發出動聽的聲音,我的心如同被一隻無形的手緊緊地拉住,被龍應臺的文字給吸引了,以至於母親的呼喚都沒有聽見。

我輕輕捧起那本書,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聞到了鳥兒清脆的歌聲,置身於其中,彷彿自己也是這其中的一位。呼應著大家,露珠也被我所吸引,我成為林中最引人注目的焦點!

在一篇中,龍應臺向我訴說著家的溫暖,父母對孩子的關愛,我靜靜地聽著,聽著,想起了對我無微不至關愛的的父母,是他們把我一點點地養育成人,我這才知道,原來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樣的。

冬天,原本是蒼白的、是淒涼的,可在龍應臺的點綴下,冬天一下變得色彩斑斕、多姿多彩的,讓人感覺冬天不再蒼白,不再冰冷無力,不再是白色,此時,已經熱情無比。

深吸一口氣,細細品味,這一本書,讓人感到精彩無比;細細咀嚼,能讓人感到神清氣爽,沁人心脾,我的心輕盈了許多

我,一直看到了日落,媽媽的呼喚叫回了我,再見了,書中的朋友,我們下次再見!

讀《母親的目光》有感 篇15

讀後感 ,321字

讀了《母親的目光》這篇文章,我的感觸很深。

作者為人母后,喜歡看兒子睡覺。她由此想起了自己的母親。在自己十三四歲時,母親也總是默默看她睡覺,她卻不耐煩。當她終於明白了這種目光時,母親已經病逝了。

母親的目光是溫暖的,是慈愛的,是博大的。它是對孩子包容的目光,它是對孩子鼓勵的目光。

記得有一次,大姐在客廳睡覺的時候,媽媽深情地注視著她。她像嬰孩一樣,伸出雙臂抱頭而睡。媽媽足足看了她有十多分鐘,她卻渾然不知。我不知道媽媽曾經多少次這樣看過我們,但是這種目光時時刻刻都存在我們每個人身邊。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的父母為了我們日夜操勞。我們要孝順父母,多為父母分擔家務,讓這溫暖的目光永遠縈繞著我。

讀《簡愛》有感 篇16

讀後感 ,483字

第一次看《簡愛》,只隨便翻閱了一下,覺得不是很好看,便丟在了一邊。

幾天之後,媽媽問起我對《簡愛》的看法,我很不以為然,媽媽意味深長地對我說:“《簡愛》你一定要看,或許剛開始看不懂,但你會喜歡上它。”看媽媽說得這麼肯定,我拿起書本慢慢看起來。《簡愛》是英國文學史上的一部經典傳世之作,肯定有我值得一看的理由。

我喜歡前十章的內容,那時的簡愛多麼可憐,自幼父母雙亡的孤女簡愛,當唯一疼愛自己的裡德先生死後,她的厄運來了,不斷受到她舅母以及其子女們的虐待,在冷酷而艱苦的慈善學校中,簡愛,這個有著獨立的個性的小女孩逐漸成長為一個勇敢、剛強的少女,童年生活的磨難,沒有讓她變得軟弱無能,兒時的虐待對於她來說,只能更加鼓舞她自立自強。她倔強的性格,留給我的就是感動。

想到我們現在,生活如此幸福,可我們身上卻沒有一種叫堅強的東西,依賴,嬌氣的我們經受不了一點的委屈,更別說磨難了,今年爸爸把我送到寄宿的學校時,我心裡還是很牴觸的,想到簡愛,我便有了戰勝自己的勇氣。

她,為人執著,堅定。

她,待人寬容,善良。

她,活出了自己的人生。她,就是我最尊敬的女性—簡愛!

重讀歷史,拷問今天——讀《紅巖》有感 篇17

讀後感 ,580字

花了三週的時間,讀罷《紅巖》這本書,我的心靈深受其震撼,“是七尺男兒生能捨己,做千秋雄鬼死不還家”是書中出現的一句話,正是這一句話,耐我思緒萬千,現在,讓我們重讀歷史,拷問今天。

《紅巖》是一部神品一般的小說,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質量最高度的概括,紅巖精神,是革命先烈堅持真理,改造社會的人生偉大實踐,是革命先輩為國家,為人民無私奉獻的真實寫照,是我們改革開放建設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

半個世紀匆匆過去了,然而站在新世紀的開端,我們驀然回首,詩歌中孕育的那種激情澎湃的豪情依舊未變,他隨著岸邊的礁石,蕩起漣漪翩翩。這首革命戰士在嚴刑拷打下寫的《我的“自白書”》,此“自白書”非彼“自白書”,這是革命戰士成崗對國名黨特務的嘲諷!,他讓多少後人都為之動搖,震撼!1949年10月28日,革命戰士成崗被惱羞成怒的國名黨特務,走狗殺害,年僅26歲!他以自己的生命履行了黨的職責!

回首往昔,拷問今天。身處安逸社會的我們是否已經忘了什麼叫英勇,什麼叫堅貞?以往,大街上發生了什麼糾紛,大家都會去搶著拉架,現在的人兒呢,卻只知道看熱鬧不嫌事大,那個手機在那錄視訊,圍了一大窩的人,卻沒人去拉一把。這種社會現象讓人心痛啊!

今日的幸福生活,是否讓我們淡忘了血與火的歷史,是否麻痺了我們的精神?重讀歷史,重溫豪情,我要感謝《紅巖》,是它讓我明白了要做真人,做英勇堅強的人!

讀《根鳥》有感 篇18

讀後感 ,927字

《根鳥》是一本感人至深的書籍,講得是一個令聽者動容的故事,這是一個關於夢的傳奇故事。我合上這本書《根鳥》,心中不能平靜,我為根鳥的遭遇感到痛心,為他追尋夢想的勇氣而感到佩服,根鳥这個堅毅、善良、不放棄的人物深入我心。

因為一個夢,根鳥開始了尋找女孩的路,為了夢想,他堅強的面對困難,為了夢想,他執著的向前探索,為了夢想,他執著的不肯放棄。14歲的根鳥,因為去打獵遇到了一隻白鷹,看到了白鷹腿上一個女孩求救布條,布條上的事進入了他的夢中,醒後他想尋找解救那個女孩。從此他的生活改變。他離開家獨自走過荒漠,草原,大山,村落,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虛偽的長腳、狡詐的金毛、冷漠的班主……品嚐到了旅途的寂寞、艱辛,飢餓、寒冷、疾病,各種各樣的誘惑、時時刻刻地折磨著他,他也曾經徘徊過,恍惚過,但他從沒有放棄過。最後,終於見到了夢想中的大峽谷,那是一個比天堂還要美麗的地方。

根鳥的不放棄令我深思。米南德說“誰有經歷千辛萬苦的意志,誰就能達到任何目的”。執著的根鳥不畏磨難,終於到達了自己想去的地方,經歷了重重磨難,才得以成功。他使我想到了貝多芬也是這樣,他失明失聰,卻譜寫了流傳至今的華美篇章;司馬遷也是這樣,他關押獄中,卻書寫了《史記》這著作;史蒂芬霍金也是這樣,他全身癱瘓,去堅持探索出科學的奧祕;屈原也是這樣,他慘遭宮刑,卻完成了千古絕唱《離騷》……他們都可以堅持不懈,那我呢?想到這裡,我不禁有些羞愧,我做事情,總是半途而廢,比如我滿腔熱血的去學習了古箏,可是一個月以後,便沒了熱情,被枯燥的練習,磨疼的手指給打敗了,就鬧著不再學了。比如做數學題時一時半會想不出來,就不再鑽研,找別人講給我聽。手指的疼,練習的枯燥,與根鳥所遭遇的相比,簡直是九牛一毛。我也應該堅持下去,既然做了一件事,就要把它做好。一件事情,一旦著手,不達目的,絕不罷手。

《根鳥》教給我要不放棄,向目標前進,《根鳥》也教給我要有夢想。同時,《根鳥》還教給我在生活中,要有雙善辨的眼睛,要提防像金毛,長腿這樣的壞人,還要禁得住誘惑,不誤入歧途。《根鳥》使我在夢幻中游走,在真實中體驗人性,主人公根鳥給予我很大的啟迪,我會像他一樣執著的追尋夢想的。

點亮夢想之燈——讀《燈光》有感 篇19

讀後感 ,825字

夜幕降臨,家家點起了燈。燈光璀璨,照亮了整個漆黑的夜。燈下,我正專心品讀著王願堅先生的《燈光》,合上嶄新的書本,望著這燈光,光亮漸漸模糊,腦海中的那個身影卻越發清晰了。

1949年初秋的那場戰役,年輕的郝副營長舉起火把為部隊指引前進之路,卻因此暴露了位置,犧牲了自己。文中有一段描寫戰鬥開始前,郝副營長點著火柴看書,書中畫著一個在電燈下學習的孩子。郝副營長是滿滿的渴望。他從未接觸過電燈,甚至從沒真正看過,他對電燈的幻想是美好的。我們國家的孩子都能在電燈下學習是郝副營長畢生的夢想。為了實現這個夢想,他帶著無憾的笑容犧牲了,而今,他永遠睡在了黑暗之中,可是他的夢想之燈已在中華大地閃耀不息。

此時的燈光顯得格外溫暖,那些無私無畏的革命先輩走進我的心中,一位又一位先烈的英雄事蹟映入我的眼簾。

語文課上,我認識了已把生死置之度外,面對敵人的鍘刀從容不迫的劉胡蘭;領略了江竹筠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而堅貞不屈的風采;想起了用血肉之軀舉起炸藥包的董存瑞,明白他炸掉的何止是碉堡,他炸掉的是壓在中國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憶起了那用胸膛堵住槍口的黃繼光,讀懂他堵住的何止是槍口,他堵住的是美國侵略者的鐵蹄……

思品課中,我看到了茫茫雪山草地上,寫滿真誠的每一個腳印,閃亮著希望的每一顆紅星,氣壯山河的二萬五千里長徵,地球上最鮮豔的紅絲帶永遠飄揚;我看到了奔騰的黃河,在為向著侵略者發出怒火的中華兒女高奏凱歌;我看到了共和國的旗幟上留下了愛國志士血染的風采……

無數的革命先輩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只因他們心中都有一個夢:國安寧,民有家。而今,英雄的事蹟在中華大地爭相傳誦,他們的夢想之燈亮出絢麗的風采。

燈下有書香,生活充滿了溫馨和美好。恰同學少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吧!讓中國夢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綻放,在心底蔓延,編織,盪漾……在每個人心裡,繪出那些長長短短,肥肥瘦瘦,深深淺淺無數無數的夢,那裡一定會有屬於祖國的夢。今晚,點亮中華情,少年夢的燈吧!

讀紅色經典,樹理想信念——讀《紅巖》有感 篇20

讀後感 ,463字

夜晚,獨自踱步月下,看月光如水,映在腳下,照在頭頂。夜,無人,如此寂靜,沒有雜音,只有自己的呼吸與心跳聲,靜得讓人窒息。沒有槍炮聲,沒有廝殺聲,沒有徹夜的炮火,沒有遍地的鮮血,沒有滿地的屍體,沒有這殘酷的戰爭,這就是幸福啊!

又想起當年的一位位民族英雄,又想起那首《義勇軍進行曲》,彷彿一幕幕又在我的眼前浮現。

我彷彿看見了《紅巖》中的江姐,在獄中,面對敵人的嚴刑拷問,絲毫沒向敵人示弱,用鮮血繪出共產黨人的意志,奏出一篇不屈的樂章。這是共產黨人的鋼鐵意志,是中華兒女的不屈精神。

《紅巖》讓我深深地感覺到了這一切,這是紅色的經典助我樹立理想的信念

我愛祖國、共產黨,我知道今天的和平是祖輩們用鮮血換來的。為了和平與愛,我會用自己的學習,用自己的熱血來維護這來之不易的和平。

如果說太陽是為了照亮世界而存在,那麼共產黨就是為了照亮中國而存在。她給中國帶來了和平,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希望,這是發自內心的呼聲,是從靈魂深處而說出的感謝。

我愛這片藍天,愛這片土地,愛這紅色的篇章,愛這紅色的國家。在無人的夜晚,享受這沒有硝煙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