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智送雞毛信》有感相關作文20篇

讀《智送雞毛信》有感 篇1

讀後感 ,656字

這個故事我看了之後覺得很感人,很有感觸呢!

這個故事發生在河北的一個村莊,故事的主人公是12歲的兒童團團長海娃。一天,海娃在給地主放羊,突然接到了一封信,信口上插著三根雞毛,海娃急忙趕著羊群轉過山頭去送信。可是前面來了一隊日軍,怎麼辦呢?海娃靈機一動,把雞毛信綁在羊尾巴底下。日軍過來就搜查了海娃的身體,但是什麼也沒有搜出來,於是就讓海娃跟著他們走。深夜,海娃好不容易溜了出來,跑了幾里路,又被日軍追上了,日軍叫他帶路找八路,海娃最後就把他們帶進了八路軍軍隊的埋伏圈。雖然海娃最後手上中了彈,但是他還是堅強的活了下來。

雲朵:

這故事媽媽從小就看,教育了幾代人!

小雨點,你看了之後什麼給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我看了這個故事很感動。我覺得海娃雖然只比我大3歲,但是卻是一個非常勇敢的孩子。面對敵人的搜查,他冷靜、鎮定、毫不膽怯和退縮,還想出來那麼妙的方法瞞天過海送了信,真是智勇雙全。

記得我小時候學騎自行車,一開始的時候因為重心不穩,沒有掌握平衡的要領,所以摔了好幾次。膝蓋、小腿的皮都擦破好幾次,當時疼得眼淚都在眼圈裡打轉了。海娃中彈後傷口一定比我還疼,都昏過去了,醒來後還惦記著信有沒有送出去。可見他不僅聰明,而且還勇敢、有責任心,這種精神不僅值得我敬佩更值得我學習。

我們現在生活在和平年代,沒有打仗,也沒有槍林彈雨,但是我們依然需要勇敢,比如面對不會做的難題,面對有難度的體育專案,面對一些其他的自我挑戰,我們不僅要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更加應該有勇氣去嘗試、堅持和努力,這樣才會風雨之後見到彩虹。

觀看紅色電影《雞毛信》有感 篇2

觀後感 ,1252字

今天是7月7日,是抗日戰爭全面爆發82週年。我觀看了抗日戰爭時期,兒童們為抗日戰爭做出可歌可泣貢獻的影片《雞毛信》,讓我十分感動。

故事的主人公海娃12歲,是抗日根據地龍門村兒童團團長。經常配合八路軍游擊隊做許多事情,如在高山上放哨,見到遠處平原碉堡裡的鬼子來山上掃蕩,立即放倒“訊息樹”通知全村鄉親們轉移。這年秋收時節,鬼子上山搶糧食了,全村人看到“訊息樹"倒了,立即把收割好的糧食迅速轉移到安全的地方。海娃的爸爸是游擊隊中隊長,一方面做好群眾,糧食轉移;另一方面,把一封敵人內線傳來的重要情報:“敵人碉堡空虛,只剩少數幾個人,要趁著有利時機消滅炮樓的鬼子。”並畫了一張線路圖,這十分重要又非常緊急的“雞毛信”必須及時送到王村張連長手裡。爸爸將這沉甸甸的任務交給了海娃。

海娃把雞毛信放在懷裡,當成放羊娃,趕著一群羊,繞小道向王村進發。誰知在山裡遇到了搶糧的鬼子。海娃靈機一動,將雞毛信系在“頭羊"的大尾巴下面,躲過了敵人的搜查。鬼子晚上來抓羊做烤肉,海娃擔心“頭羊"身上的雞毛信,對抓“頭羊"的鬼子說:“羊太老了,肉不好吃…”而忍痛看著鬼子將自己懷抱的小羊搶走。

晚上,又飢又?的海娃被鬼子困在牆角里,被橫七豎八睡得像死豬一樣的鬼子所包圍。大門也被睡著的哨兵堵住。海娃剛要睡著,想到了爸爸交代的重要任務,堅強的毅力戰勝了睏意,他心驚膽戰的巧妙逃出,到羊圈裡取下“頭羊"尾巴下的雞毛信,快速逃跑。天剛剛亮,馬上翻過山就可以見到張連長了,可發現雞毛信丟了,海娃焦急地原路返回,尋找,還好,信找到了,但又被鬼子捉回,讓他趕著羊群給鬼子們帶路,去龍門村搶糧。

途中遇到了八路軍游擊隊的地雷襲擊,海娃故意說有一條小路可到達,沒有地雷。海娃快速逃跑,翻過窄小的山嶺去找張連長,並大喊:“八路軍叔叔,鬼子來了!”鬼子知道中了計,開槍打傷了海娃手臂。早已埋伏的八路軍把鬼子一舉殲滅。海娃見到了張連長把雞毛信交上,張連長安排部隊趁機端掉了敵人的炮樓,活捉了罪大惡極的鬼子一一"貓眼"司令。

這部黑白老電影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部兒童片,看得我熱血沸騰。小海娃那時12歲,跟我們差不多大,他能在抗日戰爭的年代愛國愛家,對敵人恨之入骨,在凶狠殘暴的鬼子面前機智勇敢,沉重,冷靜,不怕流血犧牲,遇到困難想辦法應付,出色完成了組織交給的任務,為消滅鬼子立下了功勞。不愧是抗日小英雄,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我們生長在改革開放,國富民強的大好時代,承擔著實現偉大復興中華的中國夢。少年強則國強,未來的祖國靠我們創新,建設。我們要向小英雄海娃學習,學習他不畏困難,不怕犧牲,勇挑重擔,精忠報國的精神。我們要學習更多的知識,勇於實踐,敢於創新,為中華民族崛起而努力奮鬥。

讀《智取生辰綱》有感 篇3

讀後感 ,996字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行走於世事變幻莫測,我們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坎坷,在有些時候,我們只能孤身面對手足無措;但更多的時候,朋友與人脈關係也是我們倚仗的物件。

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又說“一花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這都告訴我們朋友的重要性。當某一天你走出家門,走出校園,走入社會,你所面對的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既慷慨又吝嗇。那麼這是你需要的不僅僅是才學與情懷,而是一雙雙援助之手。“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只有具有過硬的自身實力與強大的支援力,你才能立足於你所在的領域。

看古今多少仁人志士學富五車,才高八斗,卻因為無人引薦望洋興嘆;又有多少步入宦途而遭受排擠貶謫罷黜。文藝而優雅地說,是“欲濟無舟楫”和“而無車馬喧”,那麼粗鄙而直白地講,就是“你沒朋友”和“你沒勢力”!

僻如楊志,就是最好的例子。當護送生辰綱時,他開口便罵“卻似放屁”,一路上更是一意孤行,鞭打軍漢,以至於最後軍漢們不聽勸告,喝下蒙汗藥,眼看寶物被運走。這原因之一便是楊志沒朋友的問題了,倘若他處好領導與下屬的關係,會導致勸阻無效?倘若他以朋友相稱,會造成失敗的後果?

所以,有朋友,找朋友,才是說話能擲地有聲,一呼百應的基礎。

又有俗話說“人心齊,泰山移”;“十根筷子難折斷”。這就闡明:當你和你的朋友上了同一條船時,你在具備戰友的時候,你要與之團結。

又看楊志,蠻橫不講理,剛愎自用又暴躁心急,徹底失去了領導力。被團體孤立,使整個團體成為一盤散沙,群龍無首。必然會導致人心渙散。心浮意不堅,導致矛盾重重,人心不和最終落入圈套。

再看吳用一行人分工合作,有條不紊,配合默契,眾志成城,才有了最後的勝利,這是軍心穩定的必然結果。

如若楊志一行人也似這般分工明確,軍心所向堅定,必能察覺吳用之計。

“團結就是力量”這是古人總結的經驗,也是後人吸取為人之至理。在同富貴的同時也要廣佈人脈,在共患難的時刻亦需團結面對。獨木不成林,涓流不成河。若有朋友並在面對風雨時能讓身邊的人隨你一起前赴後繼,才能闖出一番天高海闊。

雞毛信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641字

最近,我讀了《雞毛信》這本書,結識了抗日小英雄海娃,而且書裡的故事真是妙不可言,今天就來給大家講講書裡的內容吧。

抗日戰爭時期,華北某抗日民族根據地龍門村兒童團團長—海娃,接受民兵交給的任務—給八路軍的張連長送雞毛信。

海娃一邊趕著羊群一邊往目的地趕去。路上遇到了鬼子盤查,海娃說自己是平川地的放羊娃,為了不讓鬼子發現雞毛信,聰明的他把雞毛信綁在羊尾巴上,成功的躲過了搜查。鬼子隊長久原沒有起疑心,讓海娃帶路去龍門村掃蕩,海娃急中生智把他們引到了石公山。龍門村越來越遠,石公山越來越近。一到石公山,海娃就不顧一切的向山上狂跑。鬼子的馬上不去山,而且對山路不熟悉,只能慢慢的往山上摸索。海娃跑著跑著,覺得羊群容易暴露自己,於是丟下羊群自己一個人跑了。

不幸的是,被黑狗子歪嘴發現,馬上告訴了一名同行的鬼子,那名鬼子掏出槍照著海娃就是一槍,海娃的手被打中了。他大喊:“八路軍叔叔!下面有鬼子!打呀!”就在這危急時刻,張連長帶兵趕到了,發起了攻擊,全殲敵軍。海娃把信交給張連長,隨後就暈了過去。張連長看了信,就馬上命令部隊去打炮樓。炮樓裡面的鬼子和八路軍進行了激烈的交火,其中一名叫做劉三的同志衝上去把鬼子首領殺了,張連長隨即命令爆破手去炸炮樓。只聽“轟”地一聲,炮樓被炸了半邊,有幾位年輕的同志進入炮樓,活捉了貓眼司令。

海娃的勇敢得到了張連長的嘉獎。

海娃雖然也是個小孩子,但是他身上值得學習的東西太多了,我要學習他的臨危不懼,學習他的信仰和他永不言棄的精神。

雞毛信讀後感400字 篇5

讀後感 ,820字

暑假裡,我讀了華山的《雞毛信》,被海娃的機智、勇敢和捨生忘死的精神深深折服。欽佩之餘,我也在沉思:到底是什麼造就了海娃的英雄形象?

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他有著“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抗日信念。

海娃出生在抗日戰爭年代,在那個特殊的時代,把日本鬼子趕出中國是每個中國人的理想。為了實現這個理想,海娃就像鄭板橋筆下的翠竹一樣“咬定青山不放鬆”。在這個信念的支撐下,海娃才會冒著生命的危險去三王莊送信。送信的路上,遇到日本鬼子,海娃急中生智地把信藏在老綿羊的尾巴上;面對鬼子搜身,海娃鎮定自若;面對鬼子的重重阻礙,海娃捨生忘死,心繫雞毛信,最終把信送到了部隊,為打敗鬼子立下大功。在我看來,這一切都源於海娃有著“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抗日信念。

我們的年齡和海娃差不多,但在我們的身上好像缺失了一種信念,一種“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執著的信念。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我們很多同學沒有目標,不夠獨立,遇到一點點困難就垂頭喪氣。還有些同學,心理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很差,遇到挫折後,想不開,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和海娃相比,我們難道不應該感到羞愧嗎?

今天,我們生活在和平的年代,過著富足安逸的生活,不需要像海娃那樣捨生忘死地保家衛國,但中國的繁榮富強,東方巨龍的騰飛一樣需要我們努力學習,需要我們具備“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強國精神。還記得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中寫道:“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作為21世紀的中國少年,我們肩上的重擔一點都不比海娃輕,實現習大大 “中國夢”的重任,讓中國成為世界巨人的巨集圖,使東方巨龍騰飛宇宙的願景……這一切的一切都將等待我們去開拓,去努力,去實現。試想,假如我們缺失了“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強國信念,那麼如何去實現我們的“中國夢”呢?

每一個時代都有著自身的特徵,都對我們少年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不管時代怎麼變化,我們只要像海娃一樣擁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信念,就一定能成為時代的弄潮兒。

雞毛信讀後感300字 篇6

讀後感 ,455字

我記得周總理曾經說過:畏懼錯誤就是毀滅進步。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雞毛信》。這個電影讓我明白一個道理:我們做一件事情要堅持到底,不要畏懼敵人,要臨危不亂。長大要好好回報養育我們的祖國。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從前,在平川鎮有一對父子。兒子是兒童團團長名叫海娃,父親是位八路軍名叫趙虎。海娃每天一邊放羊一邊監視日本兵。有次日本兵進攻平川鎮,日本陣地那邊有個炮樓,於是那裡沒人看守,八路軍準備攻打那兒,可要通知張連長。於是呀,他們就寫了一封信,上面插有三根雞毛,他們要交給海娃傳信,海娃知道這封信十萬火急很重要。中間海娃落到日本人手裡,他急中生智,把信綁在一隻羊腿上。雞毛信一度的得而復失,失而復得。最終海娃成功把信交給張連長。當日本兵發現上當又會怎樣報復呢……

我們要學習海娃這種不懼強敵,堅持到底的精神,好好回報祖國。這種精神一定是寶貴的 。像海娃這樣一定會得到回報,那些叛國人,欺軟怕硬,一定會得到報應。

我在這裡呼籲大家:回報祖國、不懼強敵、不懼死亡、不叛國、堅持到底、臨危不亂。你可以做到!

雞毛信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475字

我最近讀了一本書,那就是《雞毛信》,寫得是戰爭時期中的故事。

書中的主人公叫海娃,他十三四歲,是龍門村兒童團的團長,和我們的年齡相仿,卻不知比我們勇敢多少倍。有一天,海娃一邊放哨,一邊放羊,爸爸找來,讓他把一份雞毛信送到三王莊村張連長的手中。可是在途中遇到日本鬼子的隊伍,機智的海娃把信藏在了羊尾巴下,鬼子抓了他,並且還吃他的羊。在晚上都熟睡時,海娃拿上雞毛信逃了出去,可是信被丟失,在找信的時候再次被鬼子抓住,並且讓他帶路。

海娃並沒有害怕,而是把敵人帶到了八路軍能掌控的地方,他見機行事,趁敵人不注意時向八路軍的方向跑去,鬼子開槍打傷了他的手,在八路軍的掩護下,海娃脫離虎口,把雞毛信親手交給了張連長,勝利完成任務。

張連長根據信裡的地圖,掌握了敵情,很快殲滅了鬼子們。海娃立了一大功,張連長獎勵他一把槍,那可是這次的戰利品,小海娃真是個小英雄。

看完後,我驚歎不已,海娃一路上與鬼子周旋,鬥智鬥勇,膽量過人,最終把雞毛信送到張連長的手中。我感到很慚愧,我連夜路都不敢走,做什麼事情都讓家長陪伴,最終是越來越膽小。我要克服自己,在生活中做個強者。

雞毛信讀後感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474字

《雞毛信》主要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小交通員海娃,利用放羊做掩護與日本鬼子鬥智鬥勇,終於完成了送雞毛信的任務。

其中印象讓人深刻的情節就是海娃在看到敵人時,他明知道有危險,不是退縮,而是選擇了直面智鬥敵人:他怕那封重要的雞毛信會被敵人發現從而奪去,導致任務失敗,事功一虧,於是便把雞毛信藏在老綿羊的尾巴根裡頭了。但不幸的是,鬼子還是捉住他了。他為了革命任務,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為了讓人民們過上好日子,他不惜面子,不怕捱打,壯起膽子來做出了一個膽大的決定——裝傻。要知道,在這種危急時刻,他還能鎮定自若地面對。佩服!要是換做別人的話,估計連這個任務都不敢接受!

為什麼這會成為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因為我被小英雄海娃頑強、自信的表現深深吸引著,敬佩他不畏艱險、英勇頑強的革命精神。明明是在生命的緊要關頭,卻還是為革命的利益著想,去智鬥敵人。再看看我們,平日裡遇到些雞毛蒜皮點的小事就會害怕,會不敢面對,甚至是哭鼻子。看了海娃這種頑強的表現,我們還能這樣嗎?我們不能!

所以,我們要向海娃這種不畏艱險、英勇頑強的革命精神學習!

愛暖人心——讀給《女兒的39封信》有感 篇9

讀後感 ,863字

在暑假期間,我讀了《給女兒39封信》這本書。這39封信,每封信都讓我感動,其中《女兒,我拿什麼給你》這封信更是讓我淚流滿面。

文中那位下崗的單親母親被女兒的班主任請到了學校,班主任向母親反映:女兒最近一段時間上課不注意聽講,老愛和同學交頭接耳地說小話,學習成績也有所下降。孩子這樣的表現令母親很生氣,不由分說地給了女兒一巴掌,後來才知道原來女兒的眼鏡被同學不小心打碎了,為了不給家裡增加負擔,不敢與母親說,為此近視的她因為看不清黑板的字,才在課堂上詢問同學的。女兒為了自己攢錢,還悄悄地把早餐的錢也存起來,目的就是為了買眼鏡。母親知道後,心裡那份痛難以言說,於是給女兒寫了一封信。

這封信充滿了愛,充滿了溫暖與光明。寫信在家庭生活中已越來越少了,但是依然有一些頑強和深情的母親懷著一顆愛心,鋪展開信紙,伏身給自己的孩子寫信。這位母親向我們展現了她對女兒深厚的情懷,女兒很懂事,她連眼鏡壞了也不向媽媽要錢,目的只是為了不增加家庭的負擔。她知道失去了爸爸,媽媽又下崗後,家庭的生活有多困難,她寧可自己苦一點累一點,也不吭聲。想起我們身邊的同學、朋友,我們在這樣的年齡,也許會為一件新衣服,喜愛的玩具而大哭大鬧,從來不懂得體諒大人的辛苦與勞累。與文中的女兒相比,我們真是自慚形穢呀!

我曾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剛上初中的兒子,父母每天都要送菜去給他吃,而且都是雞鴨魚肉,這個兒子很懂事,每次父母送菜來,他都含著淚吃個精光,一點也不剩,為的只是讓父母放心,讓父母不帶遺憾地回家。一次,當父母又送菜來時,這位兒子跪了下來,求父母不要再送菜來了,因為他知道自己在大魚大肉的同時,父母卻在吃鹹菜、青菜……這些食物。父母被感動了得哭了,在場的人也都哭了。父母寧可自己不吃也要讓孩子吃上好的,這是怎樣的一種愛,面對這樣的愛,我們情何以堪?

這偉大的親情是溫暖的,是光明的,更是最貼心的。每當我想起這些故事,我不禁淚流滿面,面對待我如斯的父母,我總是想:我以什麼報答您—生我育我,愛我遠勝過愛自己的父母!真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讀《致未來的你——給女孩的十五封信》有感 篇10

讀後感 ,1218字

有這樣一本書,它能讓我們每個女孩從心理到生活上徹底改變,它是瞭解我們內心靈魂的夥伴,可以讓我們從中獲得心靈成長的力量!它的文筆猶如清晨的雨滴墜在葉尖,又如夜色中的月光灑在曠野。它就是《致未來的你—給女孩的十五封信》。

這本書主要是以回信的格式寫的。寫給那個名叫“伊蓮”的小女孩。實際上我們每個處於花季的女孩都是她文中的“伊蓮”。作者用十五封信告訴我們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種種憂慮煩惱以及如何克服我們心靈上的“問題叢林”,同時又為未來打好了堅實的基礎。語言細膩生動,娓娓道來,文中的每句話都叩擊著我們的心靈。

十五封信的內容各具特色。從我們的身體到生命,再從生命到愛的表達直至走向成熟的第一步。在細細閱讀的過程中,能漸漸看清我們未來的模樣。每個故事都打動著我們的心靈,沒有泛泛的說教,沒有無病呻吟的感慨,沒有所謂嚴肅教條的說教。如陣陣清風吹進我們的大腦,如無聲的細雨洗滌著我們孤獨遲疑羞怯的心靈。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封信就是第三封—最最珍視的生命。這封信用了一個名叫“沈若雯”的女孩因為朋友的背叛、老師的責罵而輕易的選擇了一種極端的方式—跳樓自殺!讀完了沈若雯的故事後,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淚。也許我無法感同身受地體會沈若雯的絕望,她的內心一定有著太多不為人知的屈折與痛苦,但不管怎麼樣,看到這麼一個處於花季的少女這麼快就凋謝了,怎能不讓我感到痛惜!僅僅因為這麼一件小事就跳樓,草草結束自己的生命,確實太可悲了!她這麼做是對生命極大的不負責任。也許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像“沈若雯”這樣的事件,我們真的應該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絕不讓“沈若雯”的悲劇再次重演。有那麼一句話說得好: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一旦和老師同學有了誤會和矛盾,首先要檢討自己,如果自己的確被誤會,我們也應該心平氣和的和他們做一次心與心之間的真正交談,讓對方明白自己的過錯。

我本人就遇到過類似的事件:以前我和我的同學關係非常好,可以說是推心置腹無話不談,但不知怎麼的,有一次她把我的難以啟齒的隱私添油加醋的給廣播了出去,讓我在同學中間丟盡了臉。為此我們大吵了一架,我下定決心和她“割袍斷義,畫地為牢”!事後冷靜下來,發現這件事我也有錯,即便是最好的朋友有些隱私可以深埋在心底,不必和盤托出,這樣做並不會淡化我們之間的友情。真正的好友應該是互相尊重,互相體諒!第二天,我正準備和她談一談,她卻先我一步,給我道了歉,並且是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我們又一次和好了。所以說假如我們真的被誤會,遭人恥笑,即便是周圍全是鄙夷的目光,我們的心一定要堅強!我們可以找父母和老師傾訴,不要沉默,不要悲傷,不要自我封閉,不要唉聲嘆氣!

《致未來的你—給女孩的十五封信》我讀了一遍又一遍,每讀一遍都有不同的感覺。我相信這本書會陪伴我度過我的多愁善感的少年時光,這些柔軟的有著青澀的瓜果味道的文字,一定會滋養我們這顆顆對現實對未來怯生生的、卻又是迫不及待的長大的心。

讀《致未來的你—給女孩的十五封信》有感 篇11

讀後感 ,592字

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利用課餘時間,閱讀殷健靈姐姐的書。

“在這個世界上,最美麗的,除了最本原的大自然,便是天真無暇的孩子了,尤其是蓮花般的女孩,她們如芳馨的水中之荷,渾身散溢著甘香,歷經塵世之劫,卻了無垢痕……伊蓮,我相信,你正是這樣的蓮花。”這十五封信充滿詩意,有充滿真情的信,正是作者寫給口中的伊蓮的。

其實,給我感觸最大的是第九封信—認識另一個自己。其實,在每個人心裡,都會有另一個自己。不管你隱藏的有多好,也不管你是否遺忘了它,它始終是你,始終是你最真實的自己。在每個人心中都潛藏著另一個自己,一個不為人知的自己。有時,它會突然出現。它的突然出現,會讓你嚇一跳。

作者在信中描繪了這樣一幅圖景:一方澄藍的能滴出水的天空,一隻飄逸的紙鷂,它努力向上—向上—幾乎要將的小小身體融化在這片曠遠裡面。這一幅圖景寫出了作者內心的嚮往。它寫出了作者希望自己無拘無束、無憂無慮;希望自己是個“壞孩子”,來一場實實在在的心靈旅行。這或許就是作者心中的另一個自己。沒有父母的嘮叨,也沒有那些煩惱,來一次徹徹底底的改變。做一個高高興興、快快樂樂的自己。這或許就是潛藏在我內心深處的另一個,另一個不為人知的自己。

在一個寧靜而又詳和的環境,努力傾聽自己內心最深處的聲音。因為那樣,你可能會意外的發現—自己內心深處那個不為人知的一面。

寬容與信任——讀《如果樹知道》有感 篇12

讀後感 ,616字

生活中如果缺少了寬容與信任,世界就會埋下懷疑的種子,人與人之間就會互相猜疑,朋友也就不存在了。這是《如果樹知道》饋贈給我的。

許鳴沙的父親在他還沒出生的時候就去世了。他媽媽因為飢餓曾多次偷偷拿過隊裡的糧食,結果被村長狠狠地批鬥了一陣。為此同學都很鄙視他,都叫他沙子。學校給的十六個皮球,上交時少了一個。身為皮球管理員的“我”懷疑是沙子偷的,其他人也這麼認為。第二次又少了一個,“我”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沙子這個小偷揪出來。後來“我”發現沙子在玩一個跟學校丟得一模一樣的皮球,於是就把他抓住了。沙子說這皮球是他舅舅送的,“我”不相信。後來沙子跟著他舅舅回城了,“我”才知道原來沙子有舅舅。在一次下雨天時,“我”在樹洞裡發現了樹洞裡的皮球,才知道自己冤枉了沙子,非常內疚。

讀完之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猜疑和自傲矇住了我們的雙眼,我們只去懷疑別人的過去,卻沒有看到別人的現在。

我不由得想起自己,記得我們班從前特別喜歡玩神奇寶貝卡,我也比較喜歡。我每天都習慣把神奇寶貝卡放進桌洞裡。一天,我來到教室時發現了一件大事:桌洞裡亂七八糟的,顯然是被翻過的痕跡。我數了數,呵!少了十幾張!

我瞬間火冒三丈,行!敢偷到我門上了!肯定是某某某偷的!我把這件事告訴了一個好朋友,而朋友卻說:“不,我值日時看見一個男生偷的!”我的臉紅了。我差一點就犯了大錯!

年少的我們都有一顆透明而易碎的玻璃心,多一份信任,多一份寬容,才不會讓“樹洞”吞噬我們的快樂。

扇動信念的翅膀——讀《永遠的哨兵》有感 篇13

讀後感 ,1205字

“呵呵,翅膀還嫩著呢!”我將綁在小金龜子身上的線輕鬆提起,嘲笑道:“我的階下囚,想逃?做夢!”

它徒勞地扇動著翅膀,無頭蒼蠅似的橫衝直撞。我把線綁在欄杆上,緊緊地鎖住了它。小子,你扇你的翅膀,我看我的書。我拿出一本《永遠的哨兵》,緩緩地翻開。

“一耕瘦瘦小小的,個子沒竹帚高,還天生一隻腳有些瘸,卻跟師長鬍攪蠻纏要入隊伍。”讀到這,我不禁啞然失笑。擺明了腳有毛病,卻硬要成為一個小紅軍,這不是胡來嗎?跟面前這小子真沒兩樣。

“一耕真的就走起來,在祠堂對面那道坡上,上來下去幾個來回,他一頭大汗站在師長眼前。”值得嗎?瘸著腳走得氣喘吁吁,只為向師長表明入伍的決心,絲毫不怕旁人的冷嘲熱諷?多傻呀,一耕!此時,一心一意要“越獄”的小金龜子猛地撲打著柔弱的翅膀,直衝向天空,但那根細細的線粉碎了它的幻想。見此景,我忽覺心頭怪怪的。

“一耕牽了牛,拎了稜鏢在南峁那地方站崗,一副盡職盡責的模樣。”“但一耕的哨一直沒撤,風霜雪雨,酷暑寒秋,他持一杆稜鏢柱子似的站在峁上。”一耕那股傻勁,使我愣住了。人家師長無奈吐出一句不算數的話,如何讓你這番嚴肅認真地堅守所謂的“崗位”?哪怕周圍盡是村人“噢噢”的嘲笑,你仍哼都不哼一聲地堅信自己是“紅軍”。想到這兒,我不禁瞧了瞧小金龜子,它累了,就停幾秒,隨即又開始固執地突圍。

南峁崗上,就這樣依舊挺著一耕執著的孤影。直到某夜,兩白軍闖到此,被一耕喝止後,要抓紅軍一耕。一耕毅然咬下了兵痞腿上的肉,就被敵人槍殺了。震驚的我,久不言語,這忠誠的紅軍的信念,賦予了一位少年抗爭的決心與勇氣!若干年後,在他流血的地方,長出了一棵與他站姿一樣的樹。每每村人經過,都會指著它說一句話:“嘖嘖,那就是一耕!”那樹是一耕的化身,是村人心中可歌可泣的“永遠的哨兵”。小小的一耕,腿有毛病的一耕,平庸無奇的一耕,成為了人們心中不倒的哨兵,贏得了永遠的尊敬及懷念。憑哈?憑的就是他當紅軍的信念。

如今,南峁崗上的樹邊,一塊刻著“紅軍烈士王一耕”的石碑傲然挺立,無聲地向世人宣告一耕成了真真正正的小紅軍,還有,他曾堅守過的、執著過的信念!

原來,信念,是一種不顯山露水的執著,是一種不俱風畏雨的堅忍,是一種不圖名為利的忠誠。人一但失去了信念,就如折斷了脊樑,靈魂便會轟然倒塌。

我總覺得學習,就如划著兩根笨重的木槳,力不從心地推動一葉小舟,苦不堪言地行在無邊學海,而且還常駛於逆水。而今,一耕把信念的魔力傳染給我,我渾身滿是力量。學海艱苦又如何,逆水行舟又怎樣?只要懷惴抵達彼岸的信念,堅持鍥而不捨地奮鬥,一切,皆是對我的洗禮。

我把書輕輕合上,卻蓋不住心底無盡的感動。起身走到不知疲憊的小金龜子面前,將其緩緩託在掌心,對著藍天,鬆開束縛著它的線。它扇動著信念結成堅強的翅膀,堅定地飛走了……

是的,蒼穹下,信念是那飛翔的翅膀,帶著一耕與小金龜子,領著同為少年的我,你,衝著夢想,扇動信念的翅膀,飛翔……

做人要言而有信——讀《丫丫的村莊》有感 篇14

讀後感 ,1038字

在這春意盎揚,春風徐徐的春天裡,我珍惜著這短暫而又舒心的春天,靜靜地坐在一棵樹下看著一本由曹文芳姐姐寫的《丫丫的村莊》這本書。

《丫丫的村莊》這本書講述了丫丫在自由而樸實的村莊裡發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我在丫丫的村莊裡不僅知道了村莊那簡單,知足常樂的生活的美好,還從書中的小主人公—丫丫裡學到了一個做人的道理—言而有信。

故事中講的是有一天,丫丫的奶奶叫丫丫去村外的小店打醬油,丫丫毫不猶豫就答應了。一路上丫丫腦中都只顧著打醬油一事,直到把醬油交到奶奶手裡她才敢想其他事情。看到丫丫如此言而有信的做法後,我突然覺得我和她相比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記得有一次,我正在全神貫注地看電視,媽媽正在燒水,突然媽媽接到一通電話,說是有很重要的事情需要她去處理一下,結果就把看水的任務交給了我,我那時正看得精彩,就胡亂地答應了,媽媽走後我就把看水的事情拋之腦後了。水很快就燒開了,而我的耳朵只集中在電視機的那些演員的身上,沒有聽到水聲在“開演唱會”,幸好媽媽回來得及時,把煤氣開關及時關掉了,不然不僅會有可能煤氣中毒,還有可能會發生火災呢。

還有一次,我約了我的好朋友—心心在星期六下午去世紀廣場打羽毛球,但是,到了那天下午,我由於在看一部精彩的電視劇,把約了心心打羽毛球的事情忘記了,只顧著看電視,我就在家裡津津有味地看電視,而心心就在猛烈的陽光下等待著我的出現,心心等我等到晚上,她晚上跑來我家問我是怎麼回事,我這時才想起我約了她,心心向我看了一眼,氣匆匆地走了,從這件事發生後心心再也沒有理睬過我,我從此我失去了一個好朋友。

一件看水的小事,就是因為我的言而無信而差點闖出大禍。一件約人去打羽毛球的小事,也因為我的言而無信而失去了一個好朋友。其實歸根結底,這兩件事都是因為我沒有言而有信所產生的,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做什麼事都應該做到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不應該說一套做一套,在生活中,只有言而有信才有可能擁有許多值得相信的朋友,只要你做到一字千金,答應了別人的事情就盡力而為,別人相信了你,覺得你這個朋友很值得交,他們就會很真心地對你,你就會擁有許許多多的好朋友了,讓我們一起向丫丫學習吧,學習她那言而有信的好品質,讓世界因言而有信而團結,因言而有信而變得友愛。

我坐在樹下,傾聽著樹上小鳥那悅耳的歌聲,想著書中給予我的人生道理,我頓時覺得我自己也變成了一隻小鳥,我展開翅膀飛翔,奔跑在風中,愛上自由又樸實的村莊,奔向丫丫那言而有信的品質中去。

讀《致家長的一封信》有感 篇15

讀後感 ,412字

倡導、誘導、培養孩子學會感恩是家長、學校,及整個社會的責任。感恩,是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優秀美德和優良傳統,是人類的本性,是和諧社會的需要。

教育孩子學會感家庭親人的撫育之恩,感師長的教導之恩,感社會的關愛之恩,感黨和政府的培養之恩。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的家長責任重大。

為此,我作為孩子的爺爺,作為家長學校的學員,為教育孩子學會感恩沒少花心思。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儘量自己做要求孩子在學習之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小時。例如掃地、收拾餐桌、洗碗、給家人盛飯、倒茶、輕微的勞動等等。同時耐心細緻的教會孩子一些勞動技巧,培養孩子的勞動興趣。讓孩子懂得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讓孩子懂得心疼家人。懂得為什麼要尊敬老師,懂得只有從小養成好習慣、好行為,將來才能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才的道理。

不敢誇口,我的孫女(四一班)應安文的感恩思想還算是濃厚的。在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也是積極向上的。

當然,這些都應歸功於我們敬愛的老師們,人民教師人人敬!

雞毛信觀後感 篇16

觀後感 ,596字

畢業後的暑假中,我看了許多抗戰影片。《地雷戰》、《雞毛信》……其中,最令我記憶深刻的是《雞毛信》。

《雞毛信》主要講了抗日時期,龍村受到了日寇的破壞,日寇的司令叫“貓眼”。一天民兵隊長趙隊長探聽到“貓眼”司令的炮塔只有少量哨兵防守。於是讓兒子海娃送一封雞毛信給八路軍的張連長。途中海娃不幸被日寇抓去,海娃便引著日寇去到八路軍埋伏圈,並從石公山的小道逃跑,將信送至張連長的手中。

看了《雞毛信》後,我得到了兩個啟示:關於智慧和勇氣。

在《雞毛信》中,海娃趁日寇睡著後,悄悄逃走,卻被偽軍找到。指揮官以為他給八路軍送信,結果偽軍攔住,讓羊跑了。還有一個片段中,海娃見了日寇,將信拴在羊尾下,並裝作是平川的放羊人,巧妙讓敵人認為他什麼都不知道。假如他將信塞在身上定會被發現,並會給日寇當開路的人;若海娃不能回答指揮官的問題,還會被遺棄在荒山野嶺中。

海娃的勇氣是常人不可比較的—電影中為了逃出敵營,海娃冒險從敵人密集的臥室逃跑,並將睡在大門前的日軍移走;在石公山中,他又冒著槍火,爬過岩石將信送到八路軍陣營。在此之中,不僅有被敵軍發現機密的危險,還會付出生命的代價。可海娃卻不管這些風險放手一搏,取得了勝利。

《雞毛信》這部電影不僅讓我記憶深刻,更讓我受益匪淺—它將成為我畢業後的暑假中一顆永遠的紅星—因為這部電影不僅讓我領略到什麼才是真正男子漢,什麼才是勇士!

讀《成為有智慧的教師》有感 篇17

讀後感 ,747字

今天,再一次拿著《成為有智慧的教師》翻閱,依然覺得很多東西都是新的,我也被肖川老師睿智的語言、犀利的文筆所感染,深深的沉浸其中,流連忘返。

《成為有智慧的教師》從好教育與好人生說起,談到今天我們怎樣做教師、名師不能仿現身說法,讓我們初步瞭解教師的基本原則;再談教學的智慧、課程的視野、成為智慧教師讓我們在學習中增長知識,在閱讀中受到薰陶和成長;最後談及教師成長策略、打造魅力學校,則又站在一定高度,來引領我們怎樣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在書中,我不但學習了肖川老師的教育智慧,也領悟到讀書和寫作對於教師來說,是多麼重要。在這本書中,《開放的課堂》一節更是讓我記憶猶新:

開放的課堂是民主的課堂。開放的課堂寬容並鼓勵學生提出有深度、開放性的問題,允許有不同的答案,鼓勵多元思考,著力培養理性的懷疑和批判精神。

開放的課堂是學生有著情緒上的安全感的課堂。這樣的課堂他們可以質疑、批判性的思考、或者別出心裁的多路思維,而不被批評。

開放的課堂重視學生實質性的參與教學過程。不斷地喚醒、激發潛能,讓學生帶著渴望,帶著創造未來的衝動去成長。

開放的課堂不囿於教師課前設計好的教學流程而展開,它關注學生當下的生活,關注學生的處境,學習的需要和感受,關注不同學生已有的經驗背景等,它關注的中心不是教師預定的教學進度,而是學生真實的收穫。

開放的課堂注重學生對學習過程的反思與總結,注重對自我認識活動的監控。

讀著書中的文字,我能夠想象孩子們在開放的課堂中是多麼幸福和熱情洋溢,哦,先前聽賁友林老師的《對稱軸》以及另一位老師的《石頭湯》也有開放的課堂的韻味吧!我希望在以後的教學中,我也能夠不斷的錘鍊自己,爭取在我們宇宙班早日嘗試開放的課堂,讓學生在探索精神和好奇心的引領下更加熱愛我們的課堂,更加茁壯成長。

雞毛信觀後感 篇18

觀後感 ,1327字

一年一度的國慶節到了,這是祖國媽媽68週歲的生日。全國上下,紅旗招展,一片歡騰。幸福生活的背後,是無數革命戰士的奮鬥與熱血。國慶期間,我和爸爸媽媽重溫了紅色經典電影—《雞毛信》。

12歲的小八路海娃接到了一個緊急任務,將一封十萬火急的雞毛信以最快速度送給張連長。海娃將信藏在領頭羊的尾巴下面,剛出發沒多久,就遇見了一隊日本兵。日本兵想吃海娃的羊,逼迫海娃幫他們趕羊。一路上,海娃絞盡腦汁想逃走都沒有成功。晚上,日本兵將海娃關在他們睡覺的屋子裡,並且門口還安排人放哨。夜裡,海娃終於逃了出來,可跑到一個山頭時,又遇見了一個日本哨兵,海娃憑藉勇氣與智慧化解了危局。就在海娃自以為到達安全地帶時,發現雞毛信丟了,他只好沿著來路尋找,這樣又一次落入日本兵手中。海娃沒有退縮,最終成功地將雞毛信交到了張連長手中,將敵人帶進八路軍的埋伏圈。憑藉海娃的及時情報,八路軍一舉攻下了日本兵的炮樓並活捉了日本指揮官。

年幼的海娃為什麼能成功地把信送到呢?因為他有著堅定的信念—我一定要及時把信送到!我一定能及時把信送到!這堅定的信念就像黑暗中的一盞明燈,他給予了危難當頭的海娃無窮的智慧與勇氣,指引他成功跨過日本兵的身體,指引他成功逃出小屋,指引他成功騙過哨兵,指引他……

電影結束了,我卻陷入了沉思,去年暑假學游泳的場景不禁浮現在我的腦海中。泳池最淺處水深一米二,我站在池中,水早已漫過我的雙眼,恐懼充滿了我的內心。我的心中也有著一個堅定的“信念”—我會被淹死的!在這個念頭的驅使下,我上半身趴在泳池上,雙手緊緊抓著泳池邊沿不放。媽媽蹲下來,好言勸慰:“寶寶,不要害怕!教練在池子裡保護著呢,不會有任何危險的!”我一動不動,雙手摳得更緊了。媽媽見狀,繼續安慰我:“媽媽一直在岸邊守著,假如你有危險的話,媽媽會第一時間跳進池子救你。你不要怕啊!”我不為所動,“信念”堅定:一旦下水,我肯定會淹死!我絕對不下水!絕不!

三番五次地勸說,我仍然保持著與泳池邊沿緊緊擁抱的姿勢,媽媽有些著急了,她開始掰我的手指。我也不甘示弱,媽媽剛掰開大拇指,掰食指時,我的大拇指又摳上去了;媽媽掰開右手準備掰左手時,我的右手又巴上邊沿了。媽媽沒辦法,只得求助於教練。教練抱著我往泳池中間游去,我高舉著雙手,驚慌失措,大聲叫著:“救命啊!救命啊!”教練剛準備鬆手,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抱住了他的頭!沒有辦法,教練只好又把我帶到了岸邊!媽媽沉著臉,嘆了口氣走了。我爬上岸,渾身溼漉漉地跟在媽媽後面……直到現在,我還是不會游泳。

想到這裡,我的頭越來越低,臉越來越燙。我的心裡充滿了自責與悔恨。假如一開始,我的心中就樹立這樣一個念頭:我一定要學會游泳!我一定能學會游泳!相信,在學習的過程中,水深、嗆水……這些所謂的困難都不能攔住我!我現在一定會像條魚兒一樣,可以在水裡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可惜這個世界上沒有“假如”。

今天,我從海娃的身上學到了很多,我明白了,不管什麼時候,不管做什麼事情,我們的心中都應該樹立起正確的信念,信念的力量是偉大的,他給予我們勇氣,給予我們智慧;他催促我們奮鬥,催促我們前進;他陪伴我們成長,陪伴我們成功。信念,就是黑暗中的一盞明燈!

讀《有一種智慧叫包容》有感 篇19

國小三年級作文 ,474字

讀完了這本厚厚的《有一種智慧叫包容》,我思緒萬千,不禁為世界上因誤會產生的悲劇而惋惜,也為自己常常不能自控的衝動而慚愧。

書中有一個故事講述了一個婦女在公交車上自己的辮子被車門卡住了,可她卻誤認為是一個小戰士拽著自己的辮子,指著他就破口大罵,還招人打了他兩個耳光,直至他鼻口出血。這個小戰士並沒有生氣,而是告訴了婦女的真相,婦女很慚愧,也很感動。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類似的事情:有一次,我和表弟一起做作業,我去上廁所了,回來時發現剛做完的數學作業不見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指著表弟的鼻子就罵:“是不是你拿了我的作業,想抄嗎?懶鬼!”表弟莫明其妙,見我很凶的樣子,他也不甘示弱,給了我一拳,我又踢了他一腳,結果兩敗俱傷。媽媽聽到叫罵聲,走了過來問道:“怎麼了?”我告訴了媽媽,媽媽連忙說道:“對不起,我把你的作業拿來改啦!”因為這件事情我們倆好幾天誰都不理睬誰。直到現在我才明白,生活中不管遇到什麼事情,我們都要學會包容,不能衝動。

誤會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因誤會而一時衝動導致悲劇產生。我們應該牢記:人生中誤會是躲避不了的,而衝動卻完全可以自己控制。

雞毛信觀後感 篇20

觀後感 ,529字

今天,我懷著愉快的心情。看了一個有趣的電影—《雞毛信》。

故事發生在龍門村。小英雄海娃就住在龍門村,他是兒童團團長。小海娃常常在後山上,一邊放羊,一邊放哨,只要看見鬼子有了動靜,他就推倒訊息樹,一看到訊息樹倒了,兒童團裡的人就把稻草人推倒,這一系列的變化意味著鬼子要上山了。鄉親們看到了就把所有的糧食藏起來,自個兒也躲了起來,好不讓鬼子得逞。

一天,海娃兒的爸爸讓海娃把一份雞毛信送給張連長,可是海娃不幸被鬼子抓住了,他三番五次的想逃跑,可是都沒有成功。

這一次,海娃剛走到一半就碰到了一名站崗的敵人,那人站在高高的山上,向海娃揮動外套,聰明的海娃模仿他揮舞的動作好讓他們以為是自己人,可就在這時,雞毛信不小心甩出去了,可海娃卻渾然不知,逃離險境時才發現雞毛信掉落在敵人的陣營。海娃只好原路折回,卻不料被敵人發現了,敵人拿槍指著海娃,威逼海娃領路尋找糧食。結果被海娃騙到了八路軍的地雷區,海娃告訴他們上面還有地雷。敵人聞風喪膽落荒而逃,慌亂中,海娃手臂受了槍傷,但他毅然決然與敵軍作鬥爭,最後在八路軍的英勇作戰下,這批鬼子被一一殲滅。

影片看完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想海娃真是一個勇敢的人啊!他那堅強不屈的精神真讓人敬佩呀!我們應該向他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