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感相關作文20篇

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感 篇1

讀後感 ,1959字

自轟轟烈烈的郭明大革命失敗後,中國革命陷入了低谷。黨根據局勢判斷,做出了將工作重點由城市轉移到農村的舉措,毛澤東在1927年領導並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但是在當時的黨內仍存在一部分人,幻想以大城市為中心進行革命,如以林彪為例的悲觀主義者,他們不相信農村革命根據地的設想,不認為革命高潮有迅速到來的可能,提出了“紅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問。為防止錯誤思想在黨內蔓延,端正和堅定革命信念,毛澤東同志寫下了這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現在來讀這篇文章,我感受到了毛主席在艱難歲月裡面懷揣著對黨無比堅毅的信念和熱忱,感受到一個革命者對革命事業的準確定位。

讀完這篇文章,合上書頁,我們會發現一種激情澎湃在心胸,這就是他文章的魅力。他於平淡的論述中、於激昂的言辭裡都會寫入自己的真情實感。無論是在寫中國社會的矛盾激化時的痛心疾首,還是在結尾處的信心滿滿,都洋溢著個人的風采。我最喜歡的是他表述中國革命高潮快要到來的語句,用簡單的三個意象就寫出了那種迫不及待的渴望之意。用“看見桅杆尖頭的航船、噴薄欲出的朝陽和躁動成熟的嬰兒”就表露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良好發展態勢和革命高潮的即將來臨。當然文筆的成熟是錦上添花的美麗,若是文章沒有思想精髓肯定是敗絮其中。這篇文章很典型地反映了毛澤東思想的特徵: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認識指導實踐,毛澤東在認識上卻不會囿於條條框框,他堅持凡事都要從生活實際出發,在對周圍事物做了全面、深入的瞭解和考察後,才能具體地運用到實踐中。他反對只從表面淺層次地分析,認為“我們看事情必須要看它的實質,而把它的現象只看做入門的嚮導,一進了門就要抓住它的實質,這才是可靠的科學的分析方法。”回到文中,毛澤東正是看到當時革命主觀力量削弱,革命陷入低谷的現象,但是認識到立足於落後的脆弱的小農經濟之上的反動勢力,他們相伴而生的各種組織(政權、武裝、黨派)也是相對弱小的實質,做出了放棄蘇聯的城市中心道路,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的偉大決議。這條全新的革命道路雖然艱辛、坎坷,但卻代表了中國革命的發展方向,表現了毛澤東同志作為一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高瞻遠矚。當然無一例外的,這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成為這一革命道路理論的標誌著作。

敢不敢堅持革命,怎樣堅持革命?這是那時的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必須面對和回答的兩個問題。在現在的共產黨人面前,他們也急需回答怎樣堅持深化改革,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問題。90多年的風風雨雨,共產黨領導我們走過戰爭年代的腥風血雨,也迎來了和平年代的安穩前行。但在今天,我們當中卻有一部分人蠢蠢欲動,貪汙腐敗現象令人生寒,網路上的“仇官、仇富”言論也層出不窮,我們不禁發問:“這個社會怎麼了?”為何在戰火紛飛的時候,中國共產黨和人民群眾能夠團結一致,共同抗敵,但是在以和平與發展為時代主題的今天,部分人卻用著對立甚至仇視的目光看待世界。一部分的原因是在於黨內的一些破壞分子並未秉承為人民利益辦實事的原則,而是滿足個人私慾,丟棄了黨員的操守。另一部分的原因則是境外反動勢力死灰復燃,試圖通過策劃反動事件來破壞社會主義建設,達到遏制中國發展的目的。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毛澤東提到了怎樣判斷事物的前景問題,結合當前實際,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臺獨分子、新疆的打砸搶燒事件,或是最近的香港佔中事件,我們國家都以迅速而強硬的態度去處理和麵對。對涉及國家和人民利益的問題,黨和政府都是不可退讓半分,必須實行到位。這樣一個以人民為根本、對人民負責的政黨又何理由不被人民群眾信任呢?所以反動勢力所妄想煽起的零星之火,成不了燎原之勢,只會被更深的人民群眾的泥土所掩蓋。

以前談到以上的話題時,我只是在朋友中靜靜聆聽,不會發表觀點。可是我卻在想如果不是空談誤國,那麼我們作為普通的公民,在議論社會熱點和現象的時候,更多的應該基於什麼樣的立場和態度去評析。白巖鬆說過:“權力要懂得妥協,對自己要有所剋制。公眾的妥協在於,我們可不可以變得更加理性,而不是情緒化;我們可不可以在反抗的同時,也能自責和自律。”那麼在對於社會事件的評論中,我們扮演的不應該是吐槽者、或者一無用處的憤青,而要用理智的目光去看待,用我們所掌握的發言權讓更多的人關注這些事件,並且能夠更好的更正我們的生活,而非是做手指翻飛的“鍵盤手”。星星之火看似微小,也許我們不在意的“點贊”和“轉發”,就會在無形之中擴大無知言論的影響,那麼我們所扮演的將會是儈子手的角色,這種星星之火還是不能讓它助長為燎原大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很好,但是學會剋制、學會自我控制地理智分析更為難能可貴。毛澤東的燎原之火是基於可靠的科學的分析之上,在網路時代的我們要把燎原之火引燃也要在正確判斷的基礎上。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601字

夢想,是黑暗中那一盞照亮前路的燈;是茫茫大海中那推動希望的帆;是翱翔藍天的雄鷹那一對有力的翅膀;是成長過程中,那個始終不離不棄的閨中密友。

我曾經做過一個美夢,那是一個嶄新的世界:寬闊的高速公路四通八達,條條大道通羅馬;城市、農村的建築群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滿目皆是高樓大廈;工廠裡的叔叔和阿姨們,用機器人代替了笨重的手工勞動,效率和質量大大提高;連農民伯伯種莊稼,也純電腦操作……

啊,明天,多麼美好的明天,多麼偉大的明天。可是,想到這,我不禁又想起了老家那矮小的平房和泥濘的小路……

樸實的家鄉人,每天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但是由於建築和交通的不發達,那裡的經濟極不發達,所以老是遭到外地人無情的嘲笑。記得那一年我剛到寧波求學,當地人就嘲笑我們:“你們來自湖南永州,我聽說那邊的廁所還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茅房,茅坑裡的石頭是又臭又硬。”說完還哈哈大笑。那時候,我就下定了決心,一定好好學習,長大後回去好好建設我的家鄉。我在心裡對他們說:“等我考上了大學,你們就好好瞧瞧吧!”為了考上大學,我刻苦學習,努力學好文化本領,我的成績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我想長大的我一定會成為老家第一個考上大學的人,並帶領家鄉人民努力改變家鄉面貌,走上致富道路。為了夢想,我會努力的!

同學們,知識改變命運,學習創造未來,這絕不是響亮而空洞的口號,她已經在我幼小的心靈中種下了星星之火,相信有一天,她必將燎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篇3

國一作文 ,655字

什麼是一堂好課!人都會擁有一堂受益終生的好課,無論是三個小時之久的心靈薰陶,或是三句信仰之託,都是一節可以改變自我的學習之機遇。

因為看見所以相信是多數,因為相信所以看見,是少數的。一——金一南先生。往往具有優秀領導潛力的人都是部分少數人,因為有了相信自己心中那份遠景與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我們就能看到希望。如同我們在生活中的信仰,這是值得我們去奮鬥實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信念,以中國面於苦難時來說,這種信仰帶領著愛國將士們的一腔熱血,衝向敵人,救出飽受欺凌的中華民族是將士們的責任,是對將士們的激勵與勇於勝利。

我們的先輩帶領看“救中國”的決心做出鬥爭,為他們最愛的中國貢現出一份光和熱,這點看似沒有任何威脅的力量便作為了那點不起眼的星光之火,如兒微薄,如此薄弱,可既便是這好似不足以燃烤的星火卻也同樣可以燎原,同樣可以將星光燃成熊火,將自己對國的熱愛染到大江南北,燒至每一位中國人的心中。

毛主席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是對之前中國能夠發展為和平之國的信仰之光,如今,這是對新少年,新時代新生活的鼓舞,做為軍人,駐守祖國邊疆,做為老師,澆灌祖國未來,做位少年,皆為國家棟梁。做為中國人,我們慶幸擁有國家的發展強大,如今,我們昂首回望祖國百年苦難,銘記歷史,不是忘不下過去,是我們不能忘記先輩如何歷經磨難打下江山,不能忘記如今的中國是一代代中國人用生命換來的,不能忘記現在生活曾也是一片小星火燎燒出來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689字

晚上,我看了電視節目《一堂好課》,理解了毛主席所說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句話,也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母親。

本期《一堂好課》的關鍵詞是“愛國”,分為兩個課時。第一課時是講新中國成立之前的歷史,第二課時則是講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的飛速發展。看第一課時是我咬牙切齒,攥緊拳頭,恨不得把侵略者全部捏碎。但當我看到第二課時時,我眉頭舒展,手舞足蹈,眉飛色舞,為越來越強大的祖國而感到自豪。

世界上最重要的力量是什麼?是信仰,信仰這個詞雖不經常掛在嘴邊,但卻十分重要。中國共產黨是靠什麼與日軍作鬥爭?是信仰,當時他們兵力少,裝備差,就是這樣一隻“叫花子部隊”,在當時沒有人相信他們,但他們卻一次又一次創造了奇蹟,最後建立立了新中國。可以看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南昌起義的第一槍,把沉睡的東方雄獅喚醒了,全國上下無一不革命。革命,反抗,道路曲折,但是前景光明,犧牲了很多將士,但他們在信仰的指導下,無所畏懼地堅持了下來,最終取得了勝利。這足以證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現在,我們可愛的祖國已躋身世界前列: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世界上最大口徑射電望遠鏡,世界上最快的磁懸浮列車,國產航母,國產大飛機,世界上最快載重最大的觀光電梯,天河二號,“神威太湖之光”……輝煌成績多的數不清。現在日益強大的祖國,也是在原來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人民發奮苦幹取得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這樣強大的中華母親,我們又怎能不發憤圖強呢?

願祖國母親更加強大。

星星之火燎原紅火 篇5

國一作文 ,756字

一棵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倘若稍有不慎讓讓蟲蟻在其身上寄居,並胸懷仁慈之心讓蟲蟻繁衍生息的話,那成為一攤朽木糞土必定是它的最終宿命。同樣一個歷經磨難才能發展繁榮的國家如果任由社會弊習漫延開來的話,這個國家也就會人心背向、日漸頹敗。

所以樹需要啄木鳥來為它除蟲消害,國家需要一些正能量的人來護國安邦,這當中不乏有一些起的作用只是杯水車薪的小人物,但正是這星星之火可以讓國家的發展更加紅紅火火。而我身邊就有這樣一位默默為國家社稷服務的老人家---老王。

老王是我的鄰居,前幾年退了休。在任職期間,他就已是兢兢業業地默默付出,廉潔奉公,不求任何回報的人。退休後仍時時幫一下左鄰右舍來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誰家的大人臨時有事外出,他會幫忙帶一下小孩;村裡的五保戶生活有困難,他會時不時去照料一下等等。

前不久,老王看到一篇關於貧窮山區的報道,深有感觸,想著要出一份綿薄之力。但他的生活條件並不允許,於是老王到處找能幹的活來做,想賺些錢來給山區的貧困戶寄去,讓他們解燃眉之急。在經過幾番折騰後,老王並不能如願以償。於是,沒其它法子,老王幹起了收破爛的事,他每天拿著一個布袋,一大早就搖搖晃晃地走在大街上,一見到有地上或垃圾桶有能回收能賣的塑料瓶等他就撿入袋裡。除了颳風下雨,我們基本都能在大街上看到一個白髮蒼蒼的老頭,提著一個大袋,在來往地走著。我們知道真相後曾勸導他,但他依然如故。在他的影響下,我們周圍的人凡是家裡有不用的能賣的都送到他家門口去。自此,老王每攢到一些錢就給貧困山區的人們寄去,至今仍是這樣。

在老王的帶動下,我們這裡的民風比以前要好很多了,大家左鄰右舍互助友愛關係很好。一個國家就是要有這樣的小人物,他們做好自己的本分,默默地為別人付出,不求回報!我們要向他們學習,這樣我們國家就會更加繁榮昌盛,蒸蒸日上。

讀書無用論可以休矣 篇6

高三作文 ,791字

每隔一段時間,“讀書無用論”的論調就會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鼓吹者們言之鑿鑿地舉出堵如“某某高中沒畢業,生意就做得有模有樣,而高學歷的某某如今卻仍是打工一族”之類的話,底氣十足,令人膛目結舌。

不可否認,在這個年代,高學歷可能不會帶來高收益,而成功者也不見得都是讀書人。這是讀書無用論甚囂塵上的重要原因。

因此,在這個湧動著反智情緒的社會中,讀書無用論總輕而易舉地受到眾多讚揚,讀書人的悲涼處境總是被帶著嘲諷的態度圍觀,讀書人的負面資訊總是被滿含鄙夷地放大。

然而,事實上,讀書從來就不該是為了謀求私利,它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誠如三毛所言:“讀一本好書,你自己尚無知覺,行行字字卻早已潛移默化中改變了你的容顏。讀書總會讓你散發出永久的由內而外的美麗。”

而人們怯與面對的事實卻是,不是讀書無用,而是你自己無用。你確實是個不錯的試選手,確實從字裡行間地咂摸出了些墨水味,但失去了書本廕庇,你再無半分優勢。

當視角侷限於幾本偏狹的書本里,卻不知所致—我失敗不賴我,賴讀書,要不是當初浪費那麼多時間去讀書,我也許就有用了。讀書無用論,藉此表達,有面子,有理由的庇護所,那麼理直氣壯地迴避了自己的無能。

當鑿壁偷光已成為塵封往事,當年的囊螢映雪又被棄置何方?難道蘭亭已矣,梓澤丘墟了嗎?以”讀書無用論”將“詩書氣自華”淡然處之,豈不悲哉!

讀書,不知不覺受薰染,臉上自然透露出一股清醇爽朗之氣;不讀書,現身於世網塵勞,困厄於名僵利鎖,自然面目可憎,安能言語有味?

夫明於《六經》指出:“涉百家之書,縱不能增益德行,厲風俗,猶為一藝,得以自資父兄”。因此,讀書並非無用,相反,大有有用之益。縱然讀書人的命運並無高貴,但至少,因為讀書,我們得以於嘈雜塵世中獲取寧靜,我們的氣質因讀書得以提升。

讀書永遠不是功利層面的計較,而是自我提升,成長,認同的過程,而於其中,讀書永遠是大用。

讀《因為愛所以陌路》有感 篇7

讀後感 ,685字

愛,有如一股溫暖的清泉,滋潤幼小的心田;愛,有如波濤洶湧的大海,讓人感慨萬千;愛,有如頭頂上那片湛藍的睛空,廣闊無邊。

愛的表達方式多種多樣,讀了《因為愛所以陌路》這篇文章,我感受到了另一種獨特而偉大的愛。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對夫婦,他們的兒子在4歲時走失了,父母悲痛欲絕,幾經尋找無效後,他們離開了這座令人傷心的城市。許多年過去了,夫妻倆突然接到了一個電話:孩子找到了!收養他的是一戶富裕人家。夫妻倆欣喜若狂地趕到那裡,卻看見兒子的養父母給他們下跪,求他們不要把孩子帶走。夫妻倆忍住極其悲傷複雜的心情,考慮了幾日,最後決然地說“孩子我們不帶走了,你們一定要讓他接受最好的教育。”說完便走了。

文章的最後,父親說了一句話:“兒子啊,等到那一天,你站在獎臺上受萬眾矚目時,我和你媽就在臺下熱淚長流的為你鼓掌。然後一轉身各自天涯,此生都是陌路人。”讀完這句話,我再也抑制不住思潮騰湧的心情,淚水不禁奪眶而出。我被深深感動,深深震撼了。人世間竟有如此偉大的愛,因為愛所以陌路。

讀完這篇文章,我猛然想起一個故事:兩個女人在爭搶同一個孩子,她們都說,這個孩子是自己的。在爭搶的時候,左邊的女人突然放了手,而右邊的女人把孩子拽了過來。上帝看見了,就說“這個孩子是左邊女人的,她之所以放手,是因為怕拽疼了孩子。”怕他疼,所以放手。這是一個多麼艱難的抉擇!文中的夫妻倆為了讓孩子有更好的生活條件,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為了不讓他在爭奪中感到疼,不顧自己的悲痛心情,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放手。這種愛,能夠包容天地,滋潤萬物;這種愛,能讓腐朽化為神奇。

我認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愛也不過如此。

神奇的電世界——讀《神奇校車之漫遊電世界》有感 篇8

讀後感 ,457字

暑假裡的一天,媽媽神神祕祕的給了我一個包裹,說是給我的暑期禮物,我開啟一看:“哇,是書呀!題目都是《神奇校車》,一,二,三……”我數了一數,總共有11本呢。媽媽告訴我這是《神奇校車》第一輯,如果看了喜歡,後面還有4輯的。

我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兩三天便讀完了,在這套書裡我最喜歡的一本就是《漫遊電世界》,這是一本關於電的書,電在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並且隨處可見,家裡的冰箱、空調、洗衣機、電風扇都要用到電。電的用處可大了,但也有危險,平時,家裡的插座我們不能用手去觸控,看見斷掉的電線也不能去碰,否則會有生命危險,所以平時我們可不能玩電哦。

告訴大家一個好訊息,現在我們發電的方式有好多,有利用太陽能的,利用水力的,利用風力的……但也要告訴大家一個壞訊息,這些還不能滿足我們人類的用電需求,所以我們在生活中要節約用電,不開無人燈,出門時也要隨手關閉電器。

這本書還告訴我們哪些是絕緣體,電視怎麼從發電廠跑到我們家裡的,磁極是怎麼回事,開關是怎麼工作的等等,內容可豐富了。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趣的知識,就翻開書本閱讀吧。

讀《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有感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939字

要說《三打白骨精》,那可是吳承恩《西遊記》中最為膾炙人口的故事之一,你瞧,心懷鬼胎的白骨精朝毫不知情的唐僧走來了,這妖精開始耍花招了:變成一個美貌的農家少婦,左手提著青砂罐,右手提著綠瓷瓶兒、白骨精花招可真多!只見她一本正經地說:“這青罐裡頭裝的是香米飯,綠瓶兒裡頭是炒麵筋。我是還誓願來齋僧的……”“我見三位師傅遠道而來,想到父母好善,因此才將這飯菜齋僧。”這精緻的扮相,這適宜的道具,這體貼的語言,簡直是為長途奔波、飢腸轆轆的唐僧師徒量身定做的。這偽善的面孔活像是披著羊皮的狼外婆,把黑白顛倒的唐僧和貪得無厭的豬八戒輕鬆騙倒。要不是孫悟空及時趕到,唐僧就成了白骨精的“盤中餐”。

名著故事中的這一情境,不禁讓我聯想到學生安全教育平臺“2018平安寒假專項活動”中家長版學習視訊,媽媽學習後,急著馬上刪除和隱藏剛發微信上我的照片的情景,原來教育視訊展現了一位媽媽經常在朋友圈晒自己娃的照片、學校、生日、興趣愛好……拐騙孩子的惡棍盯上後就對兩個孩子的情況瞭解得一清二楚,於是就在媽媽下樓挪車的一眨眼功夫神不知鬼不覺出擊的一幕。人販子偽裝成孩子媽媽的大學同學,用一番令人深信的花言巧語讓孩子欣然牽著人販子的手離開了媽媽的視線。疑惑的大家肯能會問:兩個小孩怎麼會跟著凶殘的惡棍走啊?因為一方面是她的花言巧語,可兩個聰明的孩子總不會被他的花言巧語騙了吧。第二方面就是孩子們看她並不像壞人,既親切又可信。怪不得惡棍胸有成竹地出手,使孩子墜入了她的天羅地網。

這惡棍的套路是不是和善於偽裝的白骨精如出一轍,他對你的情況瞭如指掌,你需要什麼,他就滿足你什麼。你喜歡什麼,就給予你什麼。只要你稍一疏忽就會乖乖上鉤。

此時我們不是唐僧,身邊沒有機智勇敢的孫大聖為我們降妖伏魔,但我們也不能束手就擒。我們只能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識,自己練就一雙火眼金睛才能讓不法分子無計可施。僅僅做到這些還不夠,同時也要提醒爸爸媽媽們:不要再在微信朋友圈秀娃了,當你透露過多的個人資訊和家庭資訊後,這些資訊便已悄無聲息地落入了圖謀不軌的不法分子手中。千萬別讓自己的家人朋友成為他們轉賣資訊的“搖錢樹”和唾手可得的“盤中餐“。

希望我的讀後感能讓我們青少年健康快樂地成長,能讓每個家庭圓滿幸福,讓這個世界能多一份安寧。

讀《笑貓日記之會唱歌的貓》有感 篇10

讀後感 ,594字

楊紅櫻阿姨寫過許許多多的作品,這本書也是楊紅櫻阿姨的其中一部作品。

故事的內容是講述:主人公二丫它為了幫助賣報的聾啞老人,向鸚鵡鷯哥學習說人話,終於有一天,人們發現在這座城市裡出現了一隻會喊賣報的貓那便是——二丫。在聖誕節的夜晚,聖誕老人進了二丫的夢裡,把它帶到了一間陌生的病房,病房裡躺著一位植物人。不久後二丫為了喚醒這位‘睡美人’每日每夜的練習,甚至練到發不出聲來才肯歇息。不久後,在夜深人靜的夜裡,病房裡常常傳出《魯冰花》那悽美的旋律,這便是二丫在唱歌。

二丫,為了幫助聾啞老人,學會了吆喝;又為了喚醒沉睡的植物人,學會了唱歌。原來的它只不過是一隻在普通不過的貓,只是擁有一個學會說人話的夢想,可它為幫助他人,成為了貓界的奇蹟。

看它帶著那份為了幫助他人的執著,來幫助更多人,這是多麼值得令人佩服。雖然它是一隻貓遠遠比不上人,但是它有一顆愛心,就是這個力量促使它,讓它完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從而成為奇蹟。而我們呢,擁有嘴可以給予他人關心的問候或甜蜜的微笑,讓他們得到心靈的安慰;擁有雙手可以去幫助他人,從而方便他人…………可有些人卻從不這麼做。所以我希望二丫的精神能夠傳遞給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希望大家能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給予社會一份關愛,給予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一份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