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文化苦旅》有感相關作文20篇

只為走——讀《文化苦旅》有感 篇1

讀後感 ,1646字

開啟書的扉頁,看到的是這麼一句話:“文化的旅程是苦、澀,在這千年的嘆息中講訴苦旅。”這句話使我對這本書產生了一種迫切的好奇,恨不得一股腦的把它全部塞進腦袋裡。但是我做不到也不能這麼做,一本好書值得我去細細地品讀,而不是囫圇吞棗。

我是一個沒有真正旅行過的人,什麼名勝古蹟、文化風景、生態花園等等我都沒有真正的體會過,熟悉這些美麗風景也只是影視螢幕上的一剎那。模糊、虛幻、沒有方向感。這些華麗的華麗都顯得那麼沒有真實感。從《文化苦旅》這本書的扉頁到尾頁就像是在作者的帶領下旅遊了一番。西湖、天一閣、道士塔的莫高窟等等景象一幕幕在我腦海中劃過,是那麼的清晰、真實。有質感。就像作者初遊西湖時的感受,如臨故地,我也像是曾經去過這些地方看過、玩過、感受過。

中華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而這其中所受的波折也跟其歷史長度成正比,幾經波折,不斷改變。文化遺產的幾經磨難後有的還屹立於世,有的銷聲匿跡,有的破爛不堪,有的失去原來的本色,沒有了以前的原貌,有的儲存稍好。文化,不只是只有物質文化這一種,還有一種非物質文化的精神文化。各國各民族,各地的風俗人情,傳統習俗都可以被稱為非物質文化。

第一次看《文化苦旅》,是在一個炎熱的午後,無所適從地在書架上翻著書,這本書就來到了我的眼前。從風沙繚繞的莽莽大漠到小家碧玉的江南小巷,作者用作為一箇中國人的身份,走遍大江南北,也帶著一個個讀者,去感受那華夏五千年曆史的興衰與悲涼。他的語言就如同她所說的莫高窟壁畫一般細膩,每一筆都蘊藏著豐富的內涵。

在三峽畔,綠意喚醒了倦意,湖上飛卷著曼舞的白雲,湖明如鏡,山青如洗,殘陽噴射出的金光從浮雲的指縫中溜走卻難逃水的千手、山的族群,它融化在水裡,隱匿在山裡。湖底有許多小魚追逐著,倏的,霧悄然地瀰漫了,過了一會,風也輕快地來了,吹皺了一湖春水,霧便也順從地退開了。她泛舟湖上,似乎想撫平那湖面,想撫平他悸動的心。此風此景,為停佇在榮華上的世人,招魂。

簷角如懸崖,風鈴似滄海,他無言地扭身看了看柳侯祠中的樹,花被夕陽燃燒,而那一片片輸液早已泛黃,看著那一片片泛黃的樹葉如他的心一般直墜向地面。在造虹的小雨中,蟬聲沉落,蛙聲升起……雨下一整夜,他的愁溢位就像雨水,他的思念如園中的落葉厚厚一疊。天空中慘白的日兒勾住了哀傷,夜似乎太長被你的心凝成了冰霜。晨曦的光風乾了最後的一絲哀愁,雨洗淨了掛滿思念的高牆。

這本書,很苦。寫書的人,更苦。

隨心所欲地慢慢翻閱,與耳邊的喧囂隔絕,留下一片心靈淨土,啜飲著文化的甘泉,印刻著行旅的記憶。只要順從著他的牽引,鬧鬨便是紊然不亂的條理。只需跟隨他的腳印,一路上都是幻美絕倫的風景:枝幹虯曲蒼勁的臘梅,飄渺冷豔的西湖,狂暴雄大的廬山瀑布……餘秋雨鄙棄陳詞濫調,細膩又不失大氣的筆觸下描寫著一幅蒼勁渾厚的山水畫,書寫著一首抑揚頓挫的詩歌,哼唱著一支輕柔婉約的小夜曲。那使人感同身受的旅行心情,直沏人心的歷史感懷,用悠長的歌謠譜寫出心中的悸動。這如同一塊天然的璞玉,把瑕疵與光澤一併展現,一切都未經雕琢,一切都回歸它本來的面目。我領略了大智大愚的李冰創造的神話般的都江堰,三峽那翻滾咆哮的長江水,見識了中國華麗的文化瑰寶之地莫高窟與天一閣,拜訪了清新婉約的江南小鎮、精緻的蘇州園林。

山重水複,無言地大地上,總有無端的感動,無端的喟嘆。

既然是漂泊旅程,那麼每一次的留駐都將是新的出發。無需華麗的辭藻來凸顯文章的深度,聽他娓娓道來,感受到那深邃蒼涼的歷史命運和對中華大地深深的眷戀。總有無盡的柔情,總有磅礴的氣勢,總有那份身臨其境。四壁的文字間,可以讓我受到怎樣咆哮的狂風在我指尖遊走,怎樣綿長的細雨帶給旅人無盡的鄉愁,怎樣迴旋的流水唱著抑揚有致的去掉。的確,餘秋雨陛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走,不為那終點,只為這已經劃下的曲線;走,不管能抵達哪裡,只為已經耗下的生命。我願一直走下去,為了在文化旅程中實現自我的價值,為了尋找那一份美的本源。

萬里蹀躞,以此為歸——讀《文化苦旅》有感 篇2

讀後感 ,774字

古樸的字型,灰綠色的封面,給人一種簡約卻又極富文化內涵之感,第一眼看到這本書便是這種感覺。可看完本書後給我的感覺卻是一種無法用語言形容的震撼。

書中的大多篇目以遊記為主,當然也有些人物的部分。如寫著名作家巴金,藝術家謝晉,作者的母親等。

給我印象較為深刻的是寫山西的一篇。作者給寫山西這一篇目的題目為《抱愧山西》,由此可見作者對山西這一文化底蘊頗深之地的讚美。餘秋雨的文字總是能從細微之處可能出大學問,在寫山西的晉商文化時,追朔歷史,從商人的一舉一動看出晉商的不易,從輕快的詩歌中到處兄妹離別是的不捨,從古書記載中悟出山西人致富的艱難。可如今山西卻成為了一個知名度不是非常高的省,這與餘秋雨的文字所描述的樣子大相徑庭。

僅僅是這一點就將自己的民族意識喚醒,產生的沉重與悲哀之情可想而知。本書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時,卻無不隱含這這樣一種情感。

“報紙上說我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苦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涼,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書中的文字看似冷酷,卻處處包含溫情。每一點都可以引發國人的思考,對於我,一個高中生來說更是如此。

五千年來,中國所受的種種浩劫,絕不能只是過眼雲煙。而我們能做的則是我們要吸取教訓,將文化的精神永貯於華夏大地!

同時,看完此書,也又重新定義了我對旅行的看法—感受文化的魅力,而不純粹的看景。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走,不為那終點,只為這已劃下的曲線。走,不管能抵達哪兒,只為已耗下的生命。

將中華文化銘記心中,在旅行多去感受文化的力量,這是我讀完此書最大的收穫。

以本書作者餘秋雨的一句話結尾: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

齊遊,齊享,齊悟——讀《文化苦旅》有感 篇3

讀後感 ,1370字

我初識餘秋雨的《文化苦旅》是在一個不起眼的書攤上。喧囂的街道,匆匆而逝的行人,在躁動的世界中我一眼就看中了帶有石紋印痕的墨綠色的書皮,“文化苦旅”四字是如此的凝重、清晰、親切,帶給我安寧和歷史的滄桑感,只此之見,甚至未曾翻開過,我便毅然決定買下此書,與它結識,跟它相伴。

伴書齊遊。暢遊書海,我沉醉於其中而不能自拔,一口氣讀完了所有的篇章,我收穫頗多。我想,或許可以稱之為“文化樂旅”。雖沒有經歷過餘秋雨漫漫艱辛路,但無不讓我覺得自己已旅遊了一番,身臨其境。我彷彿親臨了聲勢浩大的四川都江堰,感受到了都江堰中踴躍著喧囂的生命;我彷彿親臨了神祕至極的莫高窟,不僅感受到了壁畫的無窮魅力,而且還有那無聲悲涼氣息瀰漫空中;我彷彿親臨了似漆黑深淵的寧古塔,感受到流放囚犯內心無盡的孤獨與彷徨。西域喀什,杭州宣言等等的遊記讓我無限嚮往那些文明的發祥地,腦海中甚至能描繪出那引人入勝的畫面。細細品讀一番,才知覺書早已不是書,而是牽我一起共遊文明聖地的佳友。

伴書齊享。旅途不只是飽覽一路如畫的風景,更是享受為人世間帶來斑斕的酸甜苦辣,稱之為“人生之旅”。一直很欣賞文章中的這句話“由創造之苦連線成了人生旅途,這便是文化的宿命”,文化創造者的坎坷之路相比如今,在近代中國尤為突出,文化大革命的阻撓,社會輿論的猜忌,無不讓他們遭到無情的打擊。對謝晉、巴金、黃佐臨等文化創造者,內心則多加了幾分敬重。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的是電影藝術家謝晉的形象,他的兒女除了大兒子外,其他都為弱智,這樣不尋常的家庭環境,是常人所難以想象的,但竟造就了一位兢兢業業的謝晉。更讓我為之一驚的是,年邁高齡的他沒有喪失對生活的信心,依然對電影的製作充滿無窮無盡的熱情,不願失去親自創造電影的權利,時常到拍攝現場工作。

我想,電影已經成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的執著讓我為之震撼,也讓我為之感動。很少人能如謝晉般的堅持,生活似藤蔓,牢牢地纏繞著人們的內心,殘酷的現實讓藤蔓越纏越緊,最終讓人內心的追求被藤蔓所絞死。人的一生若有這樣堅定不移的追求,前進的道路該是多麼的寬闊明亮,路標該是多麼明確而又清晰。但傾聽內心深處的心聲,真正追逐自己想要的人卻是寥寥無幾。其原因是內心的無奈放棄還是殘酷現實的無情挑釁,就不得而知了。

伴書齊悟。悟,顧名思義,是感悟。書中實在有太多意味深長的句子值得好好的品讀與思考,每一次的閱讀都會帶來不同程度思想火花的碰撞。而讓思想火花碰撞的最為激烈的恐怕就是這一句值得十幾億中國人該深深反思的話了。

“無言的大地,有多少地方值得我們跪身,又有多少地方需要我們謝恩?”

我為之慚愧。人類貪婪地索取,甚至是不斷地掠奪世界人民共同的母親—地球身上的一切,而沒有絲毫的感恩。想必她早已傷痕累累,作無言的哭訴,這實在是令人深思啊!有人感恩含辛茹苦照顧自己數十年的父母,感恩自己悉心教誨的老師,有誰會想到感恩這個養育人類上千年的星球呢?我情不自禁地陷入悲哀中,資源已被人類作為一種換取金錢的手段進行交易,無情與冷酷無不滲透在一張又一張的錢幣上,換來的到底是金錢還是災難?我想,過度的一己私慾終會使世界淪陷於無盡的彷徨與迷茫。

我愛這個伴我同行的佳友,愛旅途中引發我思緒洶湧的文明聖地,愛如浪花般一個又一個朝我湧來的典故。我的心靈不枉此次體驗,不枉此次旅行。

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讀《文化苦旅》有感 篇4

讀後感 ,1070字

記得去年夏天老師推薦的書目裡有它,可多日的悶燥讓我無心賞讀。在家收拾舊書,它又一次出現在了我的眼前。又是一年春好時,窗外桃花豔豔地開著,興趣使然,我終於踏上了餘秋雨先生的苦旅。

從遙遠浙江鄉間的牌坊、寺廟到李冰父子世代守候的都江堰,到甘肅的莫高窟、大漠中的道士塔,沙原中的隱隱清泉,再到喀什、到東北荒涼的流放之地“渤海國”,到杭州、黃州,到曾幾何時名震天下的山西,到喜馬拉雅山下的魚尾山屋譜寫《千年一奴》,甚至是在北極,文化一直在行走,從未止步,腳下每一寸土地都是動力的源泉,探索、尋根、追問,馳行不息。

如餘秋雨先生所說:有點意思。

苦旅,重點在於苦。條件苦,不消說,祖國大好山河,世界雄偉奇觀,哪一處會少了奔波與疲勞?視覺與精神的盛宴,但同時也考驗人的毅力,可真正之苦並不止於此,心中對文化迷失離散的失傳惋惜才是真正致命的苦,是顫動心靈的痛苦,無法言語。

夕陽西下的莫高窟,朔風凜冽,風的低吼,這麼多年來,總是重複著一個名字“王圓篆”!

再小的個子,也能給沙漠留下長長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讓歷史吐出重重的嘆息,王圓篆不消說,照片上的他土布棉衣,目光呆滯,畏畏縮縮,只是一位普通的中國平民,悲劇也自此始,餘先生言:世間很多看起來正常的現象,常常掩蓋著一個可怕的黑洞。莫高窟的驚人廟藏,使王道士這個守護者與守護物件之間產生了文化等級上的巨大落差,這個落差,便是黑洞。

於是,精美的壁畫被草草涮掉,補石灰抹白,最終補繪上玄奘西天取經的故事,石窟被鐵錘砸開,塑像被打碎,一片慘白,眼前一直晃動著草刷與鐵錘……

藏經洞被開啟,一個可以使無數才華橫溢的學者耗盡一生的具大寶庫就這麼被粗暴地開啟,一次又一次。斯坦因僅用三十英磅便換取了九千多個經卷,五百多幅繪畫,二十九個大木箱。七天打包的時間,每輛得靠三匹馬拉的運輸車,就這樣,世間文物就這樣簡單粗暴地被剝離原生的土地,運到地球的另一端。

這種心痛,痛苦在大漠迴盪不絕。我好恨,恨自己不能出生在那個時代,親身感受文化濃厚的氣息;我好恨,恨王道士的無知;我好恨,恨大漠駝聲和滾滾黃沙,書讀到此,竟心痛得不可言語,我好恨。

踏盡祖國大好河山,從古至今,盛世荒冷皆覽盡。《文化苦旅》真是隻有”苦”字可與情感相配。文化苦旅,不是餘秋雨先生一人之事,應成為中華兒女的共同事業,大漠荒煙、雪峰足跡、江南小鎮都是文化,“苦”,要用心去體驗、要用心去景仰,用一生去追尋,這才是中華兒女對上下五千年文化應有的態度。

書寫至此,心痛不已。

文化苦旅,是責任,知苦方知其可貴。

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此此為歸。

讀《文化苦旅》有感 篇5

讀後感 ,20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