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故鄉土,祖國情》有感相關作文20篇
讀《故鄉土,祖國情》有感 篇1
國小三年級作文 ,640字窗外,天灰濛濛的一片,刺骨的寒風肆意地吹著地上的枯萎的樹葉。格外地寒冷,不禁讓人打起哆嗦來。一看就知道是秋天來了。
在這日子裡,我讀了《故鄉土,祖國情》這篇文章之後,我才體會到什麼是愛國。英國的英格索爾說過:“力爭使祖國變得更加美好的人才是最愛國的。”這不就是曾經在我們中國母親在最苦難的時刻拯救過我們中國的那些偉人嗎?就是因為他們,我們的中國才有今天,才有今天這段輝煌的歷史。沒有祖國,就沒有我們的棲息之地;沒有祖國,我們就沒有了今天的快樂生活;沒有祖國,我們就沒有了這幸福的家園。相對而來,有了祖國,就有了我們今天擁有的一切,有了尊嚴,有了……《故鄉土,祖國情》裡的主人公肖邦,他就有著一顆愛國之心。肖邦是波蘭的音樂天才,他那時只有16歲,彈的琴就十分美妙、唯美。他認真勤奮地學習音樂,終於有了個好結果。但是天空不會永遠是晴空萬里的,總會有烏雲出現。當時俄國佔領了波蘭,肖邦情不得已地離開了祖國。肖邦抵達維也納不久,華沙人民起義,把俄國趕出了波蘭。那一個晚上,肖邦寫了三首曲子,這三首曲子都十分深切地寫出了他內心的感受。他之間去了許多國家,創作了許多曲子,他在國外漂泊的歲月中,不幸染上了肺癆。最後,去世了。他死的時候,手中緊緊地握著祖國的泥土。在1849年10月17日,巴黎所有的優秀藝術家都參加了肖邦的葬禮,他們演奏了肖邦的遺作《葬禮進行曲》。
這一位才華橫溢又具有愛國之心的音樂家,就這樣帶著亡國與祖國之土長眠於地下了。
肖邦永遠忠於祖國,他用他的歌聲為祖國歌唱和戰鬥。
我的故鄉與祖國 篇2
國二作文 ,680字故鄉,是一個人出生的地方,就如一個風箏,飛得再怎麼遠,最後還是要回來。故鄉情,是一個人對於故鄉的情感,這種情感是很濃郁的,就像孩子對母親的那種愛。
我有一箇中國夢,希望祖國富強,民族振興,當然也希望我的故鄉可以更富裕,經濟更發達。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學生,但祖國的重任必將落在我們肩上,未來也是需要我們去改變的。故鄉養育著我,祖國養育著我,我們當然也要去報答她們。
現在祖國也在日新月累的發展著,高鐵的建成、青藏鐵路的修建、火箭的成功發射、奧運會的成功舉辦,這些都是祖國努力的成果。看啊!發展中的祖國,正在一步一步的邁向繁榮和富強。國家歷來重視對我們的教育和保護,盡力給我們提供最好的學習環境,我們不能辜負國家對我們的期望,也要和故鄉說一聲謝謝,因為她們給我們帶來了最良好的條件。
上了初中,我慢慢發現故鄉的好,學校的好。我為這裡是我的故鄉而感到開心,這裡的老師盡職盡責,這裡的老師慈祥親切,這裡的老師認真對待每一個同學。她們的眼神更是與眾不同,當我們犯了錯的時候,她們的眼神裡會充滿責備和焦慮。當我們進步了的時候,她們的眼神裡會充滿肯定和讚賞。不論老師的眼神是怎樣的,我知道,她們其實都是在關心我們。
故鄉的樣子在我心中是美麗的。我的故鄉是一個海濱城市,這裡空氣清新,總是能聞到海風的味道,陽光灑在草地上,馬路上,天空也總是蔚藍的。夜晚,街上總是熱鬧的,熙熙攘攘的人群,琳琅滿目的商品,燈紅酒綠,車水馬龍。這裡的老師好。我為這裡是我的故鄉而感到開心,這裡的老師盡職盡責,我們只有現在勤奮學習,才能讓故鄉更繁榮,讓祖國更富強,我們是中國的希望!是故鄉的希望!
讀《故鄉》有感 篇3
讀後感 ,721字“我所記得的故鄉全不如此。我的故鄉好得多了。但要我記起他的美麗,說出他的佳處來,卻又沒有影像,沒有言辭了。”看到文章《故鄉》的第一句話,我就忍不住繼續仔細往下讀了起來。開頭的一句話,竟然就能抒發這麼多的情感,對故鄉的思念以及回到故鄉時候的失望與落寞,對自己不能憶起故鄉曾經樣子的懊惱。多麼真切的語句啊。
後來慢慢地往後讀,讀到母親提到搬家的時候,眼角有一絲落寞,然後又決口不提搬家的事情了。短短的一句話,將母親難捨故土,不想遠離這裡的心情描寫地淋漓盡致了。母親的眼神淒涼,一個老人在故土住了這麼多年,看到故鄉日漸荒廢,人的容顏也慢慢變了,有的人心也變了,見證了太多的滄海桑田,內心是何等的淒涼。想到自己的爺爺奶奶,一生的操勞,鍾愛的老家,內心竟也有了點心疼。
讀到作者回憶與閏土兒時交談玩耍捨不得對方離開時,我想起了從小的發小們。因為我讀書讀到中途就轉去城市裡了,幾年的不見,明顯感到與他們之間有了淡淡的隔閡,以前一起嬉戲打鬧的場景竟也不好意思提及。最悲傷的事情,是曾經熟悉的人漸行漸遠。透過文字我也能體會作者心裡的失落與無奈。
曾經那麼愛美的豆腐“西施”,再也不像年輕的時候愛擦粉,愛打扮了,坐著的樣子也不再那麼端莊了。甚至變得有點嫉妒日子比她好的人,惹上了貪婪小便宜的惡習。時間那麼久,有的人仍然可以做出水芙蓉堅守本心,有的人卻在時光裡淪落了,變成了自己最不想變成的樣子。這是一個人的悲哀,也是一個落魄時代的悲哀。
年少的閏土和自己無所不語,長大的閏土對自己卑躬屈膝。年輕的“豆腐西施”保持著自己最美好的樣子,老了的“西施”整天思考佔小便宜,人生有時很諷刺。每一個人都曾經歷最艱苦的時刻,只是,唯有努力做最好的自己的人才不會在歲月裡沉淪。
讀《故鄉》有感 篇4
讀後感 ,462字從魯迅的《故鄉》中,我們可以看到魯迅的童年是一座被塵封的大院。
童年的魯迅,彷彿是一個生活在天堂的魔鬼,豐衣足食卻寸步難行;而閏土則是生活在地獄的天使,生活艱辛但充滿快樂。閏土的童年必須要看瓜田,但他自由、快樂。魯迅的童年雖豐衣足食,但他只能悲哀地念著“之乎者也”。閏土還可以去做無窮無盡的新鮮事,看無邊無際的海洋;而魯迅只能看到那“四角的天空”。
沒有了自由,多少財富都是破銅爛鐵。自由才是真正的金子!
可那畢竟是幾十年前的封建社會,離現在已經有那麼漫長而浩瀚的一段歷史。可是,到了現在的社會,大人們還是大同小異、異曲同工地為我們打造一個標準童年:束縛。
我覺得束縛再加上比較再加上無窮無盡的學習,與監獄相比也已經只有毫釐之差了。作為社會未來的新動力,我們的生存狀態難道沒有理由受到關注嗎?大人們總是以為吃飽穿暖學習好,就是一個孩子的全部,可這些卻恰恰是我們這些孩子最忽略的。
我們需要自由,我們要親身經歷,我們也要知道許多新鮮事,我們要一個快樂的童年,我們要逃離束縛!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2596字中國的封建時代存在了兩千多年,然而最終也是在內憂外患下走向覆滅。可是中國的鄉村,卻始終伴隨著神州大地上敦實厚重的黃土,代代傳承……
孤立與隔膜是中國鄉村的特性,縱使在資訊飛速發展、人與網路密切相連的現代,“村”,依舊是很多人劃分社會團體的基本單位之一。在歷史的變遷與時代的更迭中,中華的鄉土、華夏兒女的家鄉傳承下了什麼,又儲存了多少記憶?我希望在這裡,抑或在費老的《鄉土中國》裡,你可以找到滿意的答覆。
一、家族與宗法觀念
將中國人牢牢綁在一起的是血緣、是親情,中國人也因此擁有了西方國家所不具備的家族意識。當然,也有說法說這種過於看重家庭的觀念阻礙了中國人(尤其是北方人)的發展。於此,便不再贅述。
家的誕生要先於族。起初,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是家,等到後來家裡殷實、富足些,養上了豬(在以前稱為豕),便漸漸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家”。“族”則是家的延伸。家中人丁興旺,總有人要出去打拼,這樣的人像種子,落地生根,便又是一個家。等到這樣的家因為親情集聚到一起,便可稱之為“族”。只不過後來經過一系列發展,“家”和“族”的意義又有了更多的延伸,從而構成了多樣的家族文化。
至於完善於西周的宗法制,起初是為了維護王權的一種血緣分配製度。為了區分大宗與小宗,便生出了嫡庶、輩分之類的關係。隨著時代更迭,一種種集團關係被取締、一項項社會制度興起又被廢除,甚至宗法制本身也殘缺不堪,但家族的關係、宗法的觀念卻一直傳承了下來,幾千年來未曾動搖。
鄉土中的家族與平日裡大家所瞭解的大家族仍有所區別。在這種只以血緣和親情為紐帶,恪守宗法觀念外衣的氏族關係想一張張小網,鄉村中每一個姓氏都是一張網,網與網之間通過姻親關係而有了交集。輩分是一定要排的,因為這代表著鄉土中一種對長者的敬畏。但是,這樣的恪守也容易弄出“五六十歲的老人像一個七八歲孩子叫叔”的尷尬。
但是家族與宗法觀念畢竟傳承了幾千年,家族是宗法的載體,而宗法是家族等級的規範,這二者不肯分割。雖然在觀念開放的現代宗法觀念受到了很大的衝擊,但是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宗法觀念充斥的家族依舊會是鄉村血緣集團的主旋律。
二、禮教
說倒:“禮”便不得不提到孔夫子。孔子的一生都奔波在復周禮的道路上。他教導弟子: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稱復禮為仁,可見在孔子的學說中禮是具有很高地位的。子貢欲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便可一見孔子對禮的執著。
在鄉村中,禮扮演的是教化的角色。因為在過去的很多時候,鄉村中法律是行不通的。不僅僅因為法律在鄉村的普及率不高,而且很多鄉村人認為私人矛盾依靠法律來調和是一件很丟面子的事。所以鄉村社會是“無法無天”的。既然規矩不成,那麼便只能依靠教化了。孩子生下來便耳濡目染的學習禮教,成年之後便被賦予維護禮教的責任,老年後自然而然的成了禮教的忠實傳承者。在鄉村,禮便是法律,違背規矩的事不一定是不對的,但一定是不合禮教的。禮是人立的,教也是人進行的,這些恐怕與鄉村的人治有密不可分的聯絡。
鄉土社會是一個禮俗社會,是沒有法律傳統的,傳統相比於現代社會更為重要。因為,鄉土社會中社會變遷小,農人一年一度,周而復始。越是經過前代生活中證明有效的,也越值得保守。於是“言必堯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在這“代代無窮已”的禮教迴圈中,禮教伴隨著中國鄉村的周而復始不斷傳承下來,並且不斷壓縮凝練最終成為鄉村的行為準則與制度規範。而對於推行禮教執行的動力,《鄉土中國》中有著明確的闡釋:禮並不是靠一個外在的權利來推行的,而是從教化中養成了一個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從於禮是主動的。禮教也很重視人們對於服禮的主動性,並且不段試圖提高人們服禮的主動性。
三、差異性的人際關係
上文我們論述了宗法觀念下家族中的人際關係,而在此,我們將分析鄉村中整體的人際關係。
眾所周知,鄉下人最大的毛病就是私。說起“私”,我們就會想起“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俗語。然而在鄉村,人際間的關係卻比這溫暖的多。但是,不同的時間和地點,人們往往會用不同的方式來待人處事,並且同一稱謂在不同的語境裡往往也有著不同的意義。這種千百年前就存在的差異化的人際關係並未隨時光逝去,而是代代流傳,併成為鄉土中人們習以為常的處事方法。
說到這裡,便不得不談到中國人對某詞語的理解。第一個便是“家人”這一個詞語。在西方國家,家人這個詞語的意義很簡單——他家裡的那幾口人。但是在中國,很不幸的是,“家人”的意義十分龐大,它可以指西方式的家人,也可以單指家中的某一個人,甚至可以擴大,那便是你們家族中的任何一個人,到現在,在一些營銷關係或者利益關係上,大家都可以稱為家人。所以我們社會中的人際關係就像是一個石子投入水中引發的陣陣漣漪——以自我為中心,可以推及無窮遠處。
而在具體情景下的人際關係便是更為複雜。也許在餐桌上我們是親戚,但是如果我開了個商店,親戚來買東西還是會明算賬,這時我們便不再是親戚,而是店主與顧客。雖然生活中也少不了“拿著用吧,不用給錢”之類的情景,但是那樣大多是礙於面子,而不是真心的關係轉換。因此親戚之間雖然經常說“見外”,但是人們都盼著見外一點才好,不同人身份與利益角色是人際關係差異化的基礎,更是鄉村中時代奉行卻無人打破的傳承。
四、小結,恪守與發展並存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觀念畢竟走向衰落,鄉村中世代奉行與傳承的各種制度也必將走向沒落。但是,就像我們恪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樣,老祖中傳承下來的有些是不能丟的,因為這畢竟是中華精神依附的載體。恪守與發展並存,發揚自身與兼收幷蓄共進,自我肯定與自我批評共行,中華文化批判地繼承,鄉村穩健振興。中華必將因此更加繁榮,偉大復興也必將不日而至!
讀《我愛您,祖國》有感 篇6
讀後感 ,898字“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每當這激動人心的旋律響起,我們都會情不自禁地跟著哼唱,哼著哼著,便會熱淚盈眶,那是因為我們都深深地知道新中國來之不易,我們都深愛著我們的祖國。
今年是2019年,10月1日正是祖國媽媽70週年大慶,這是全中國人民的大日子。10月1日早上10時,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隆重的閱兵儀式和升國旗儀式。當振奮人心的國歌鏗鏘有力地響起時,電視機前的我立正敬禮,望著緩緩升起的國旗,激動萬分!
偉大的祖國經過70年的不懈奮鬥,科技不斷髮展,人們的生活越過越好。中國這個響亮的名字已經響徹全世界,中國已成為一棵參天大樹,讓世人矚目。當我第一次坐高鐵的時候,心情非常激動,爸爸告訴我說:“嵐嵐,現在從上海到北京只要睡個覺的時間就能到達了。”當時的我,還不相信,親身體驗後,才得知爸爸不是在吹牛,那是真的。當我第一坐車經過杭州灣跨海大橋的時候,心中又有個疑問:“海水那麼的深,那個橋墩是怎麼澆築出來的呢?”爸爸告訴我那是用了沉管技術澆築出來的,爸爸一臉自豪地說:“我們國家的造橋技術可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下次爸爸帶你去看更神奇的珠港澳大橋,車子在大橋上開著開著突然就會不見了……”爸爸說得好神奇,我好期待呀,心中無比自豪,我們中國的技術,太厲害啦!
我們的體育健兒們同樣厲害,他們在奧運賽場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中國的女排,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順利拿下11連勝,向祖國媽媽獻禮。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那一刻,全中國人民的心都是沸騰的,因為那是我們全中國人民的驕傲。女排精神,將永遠激勵我們前行!
我們是新時代的好少年,雖然還不能為祖國媽媽創造奇蹟,但是我們都深深地愛著您——我親愛的祖國,是您哺育了我們每一個人,是您讓我們在這優美的環境中快樂地學習成長,我感到無比幸福。祖國媽媽,請您相信,我們一定會刻苦學習,努力拼搏,將來成為國之棟樑,為國增光添彩。
祖國媽媽,我永遠愛您!願您永遠年輕,繁榮昌盛!
讀《故鄉》有感 篇7
讀後感 ,566字提起故鄉,在大家心目中一定是個歡樂的地方,但在魯迅先生的小說中,日夜牽掛的故鄉則無比悲涼。
文中的“我”在回故鄉時,發現故鄉則成了幾座蕭索的山村。“我”小時候有個好朋友名叫閏土,兩人那時候無拘無束。
那時候的閏土無拘無束、充滿活力、可愛的質樸少年,二十幾年過後,閏土再次和我見面,兩人就像隔了一座牆。閏土從前和“我”兄弟相稱,可如今卻稱“我”老爺。閏土有了六個孩子,但他沒什麼本事,什麼地方都要錢,種出東西去賣,也要捐幾個錢,折了本。閏土在生活的重壓下,已變得衰老和拘謹。他真是個可憐人,因為政府苛稅、多子、饑荒、兵、匪、官、紳都已經把他苦的像個木偶人了。我為閏土而感到可悲,那個輕鬆而年輕的他不見了,生活折磨著他。
文中還有一個反面人物,便是豆腐西施,專門從平常老百姓家揀點東西,如果主人反對,她便會說盡尖酸刻薄的話,直到氣得別人無話可說。看到這兒,我便捏緊了拳頭,豆腐西施刁鑽又刻薄,從而便讓我感到了故鄉的破敗和悽苦。
這篇小說讓我感觸頗多,我從作者的對比中感受到了憂鬱和故鄉巨大的變化,作者又刻畫了豆腐西施這個人物,用她的性格突出了農民們的勞苦,我希望他們的下一代能有更好的生活。
合上這本小說,我仍為那悲涼的故鄉而感到難過。
讀《故鄉的那一縷縷炊煙》有感 篇8
讀後感 ,614字《故鄉的那一縷縷炊煙》是我的班主任顧啟淋的原創之作。有這樣的作家老師可不是每個人都有的幸運。一聽書名就能讓你遙望到心中的故鄉,那個需要長途跋涉坐很久很久的車,走很長很長的路方能達到的終點。升起炊煙的親人一直在那等待著我的歸來。
我的故鄉在江西上饒,那是個物資豐富的地方。物美,景美,人也美。給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那片油菜花,每年春節回家的路上,總能透過車窗看見一片又一片的油菜花。遠遠的望去,似金色的麥浪,但又比麥浪更鮮更亮。春風路過菜地時,它們相互點頭搖曳,讓過往的行人心曠神怡。
每年回到這裡我和幾個表姐弟都要相約去地裡拍幾張與油菜花的合影,看看故鄉的油菜花,不知是不經意間養成的習慣,還是一種已經融進血肉的懷念,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留戀。拍照時,鏡頭裡湛藍的天空上飄著潔白的雲朵,映襯著下面一望無垠的油菜花海。站在花地的我此刻猶如花中仙子般,盡情呼吸著這沁人心扉的自然花香。
在花叢裡穿梭玩耍的時候免不了會踩爛油菜的枝花葉,可是在故鄉,沒有人會惡意指責我們甚至罰款,因為故鄉的人不像大城市的人那麼冷漠計較。頂多有路過的大人會在田埂上吼幾嗓子,就把我們這些破壞者嚇得四處躥跳不見了蹤影。現在想想他們那純樸親切的模樣,真讓我後悔當時的行為。
以上的情景在《故鄉的那一縷縷炊煙》中有許多許多,作者將自己在故鄉的點點滴滴都用文字敘述的那麼精彩生動,讓我由衷敬意。這時我才感覺到有故鄉的人是一個幸福的人,熱愛故鄉的人更是一個幸福的人。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1056字這是一整部論述性的作品,從前對於“書”的印象是裡面有許多故事,是有情節的。如今是頭一次接觸論文式的書,本就陌生說理,讀起來確實吃力。它的每句話都是要理解的,因此,只有在平心靜氣時用最冷靜的思維才讀的進去。我個人認為對於這樣的書只讀一遍是收穫不夠的,有讀了一遍前幾章,發現了其中的框架,也能結合整本書分析作者的寫作意圖,句中要表達的意思,因此,對於現在初級水平的我,對於書中一切只能算作淺談。
佩服書中的說理,文字在鄉下是否有作用本就很難論說,但作者通過將城裡教授的孩子和鄉下孩子對比清晰地讓人理解:城裡人只熟悉城裡的事物,正像鄉下人只熟悉鄉間一樣,鄉下人會在城裡因為無知受到嘲笑,城裡人同樣也會在鄉下遇到不認識的事物,雖然沒人嘲笑他們,但說彼此“愈”確實沒有根據。城裡孩子學得好成績高,但捕蚱蜢不如鄉下孩子,這都是平等的,文字在鄉下不如在城裡普及就像城裡人不懂農家知識一樣是很自然的。於是要想文字下鄉,文字在鄉下也起到了作用,就要加快轉型,充分而有力。
無論是根據書中論述,還是從實際出發,中國都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國家,一個淳樸敦厚,有著黃土一般品德的國家。中國人自身帶著幾分“土氣”,沉穩,老實,沒有心計,中國人是含蓄的,他們面對困難,首先想到的是“克己”,這種傳統在鄉土社會中繼承,傳承至今。
曾經的鄉土社會已經不復存在,正逐漸向著“浮士德式發展”。在當今中國,許多新型思想衝擊著就有的傳統,這是鄉土社會面臨的機遇,保持就有的優良傳統的同時吸收新的文化,加快轉型,這是當務之急。
按照作者對禮治的定義,中國社會仍是禮治的社會,和諧社會,一直被奉為主流,道德與法律相協調。平常的生活中很少涉及觸犯法律的事,正是由於禮治思想的準繩約束著,法律只是現代社會的標誌,肅然也有無可替代的作用,卻不如道德觀念深入人心。作者認為人治有時能取得不治而治的效果,這正是人治有著“懸疑叢與”“罰疑從去”的靈活功能。
總體看來,中國人是安土重遷的,是由道德維繫的,是有秩序的,中國人的觀念深入日常生活,隨處總想播種,僅用一句“我”辨別身份,諸多細節,充斥著生活。作者說這本書算不得是定稿,也並不能說是完稿,很有道理額。它記錄了一個時代的中國社會,指引著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更提醒著我們明確自己的身份像土一般。
讀書育我愛國情 篇10
國一作文 ,1130字有人說“讀書足以怡情”,有人說“讀書有助於對自我的提升”,可在我看來,讀書卻可以培養一個人的愛國情操。
在書中我看到了歷朝歷代,許多仁人志士都具有愛國情懷和強烈的憂國憂民思想,他們以國事為己任,前仆後繼,臨難不屈,保衛祖國,關懷民生,這種可貴的精神,使中華民族歷經劫難而不衰。
每當看到鮮豔的五星紅旗在風中獵獵招展,我都會心潮澎湃。曾幾何時,我們的民族、國家為著這面旗幟受過多少屈辱,蒙受幾多災難。回望近代史,大清國無奈中扯出皇帝的龍袍掛上旗杆,被西方列強視為笑柄。倒是星條旗、米字旗、膏藥旗以及形形色色的虎狼之旗霸佔了我們的土地,玷汙著祖國的天空,奴役著苦難的人民。老舍先生筆下的《四世同堂》描繪了淪陷區的學生,被身後的刺刀逼著,舉起敵人的旗幟去慶祝敵人的勝利,這是多麼令人痛心的悲慘情境!此情此景,任何一個炎黃子孫內心的愛國之情都會氾濫。最近,我讀了《民族英雄鄭成功》一書,對愛國之情有了深刻的感悟。對歷史知識稍有興趣的人都能真切地體會,鄭成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獨具特色的民族英雄。他以“堅冰可渡”的非凡膽魄,率領大軍“破釜沉舟”東渡臺灣海峽,完成了驅逐荷夷、光復祖國寶島的壯舉。他用短短的38年一生,譜寫了悲壯激越、可歌可泣的輝煌篇章。他用全部的忠誠和激情,為人間樹立了一股浩然正氣,他用自己成功和失敗的戰例,豐富了中華軍事文化的寶庫,他的輝煌功業和人格魅力光彩奪目,深刻地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讀著鄭成功的事蹟,感受著他那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我突然感到原來愛國是一種多麼高尚而又平凡的情感。
中華五千年的歷史中,有許許多多像鄭成功一樣的愛國志士。從書中我看到了岳飛從小就勵志“精忠報國”;周恩來總理從年輕時就立下誓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在書中,我還看到了憂國憂民的杜甫,看到了醉裡挑燈看劍的辛棄疾,看到了鍼砭時弊的魯迅,看到了一個又一個為國家而奔走吶喊的身影。
我們都說國家、國家,可是沒有國又何來家!讓我們行動起來吧,不是要我們去做什麼捨生取義、為國捐軀的愛國烈士。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做出一點點的貢獻吧!我們有權利,更有這個義務去做這件事,相信祖國的明天會更好,也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加油吧!雖然如今的社會是一個和平的社會,但是愛國的情感仍然可以在平時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體現,也可以通過每件事體現。我們要從小樹立一個愛國的思想,努力學習,掌握本領。自信自強,無私無畏。只有這樣,長大了才能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我要說,讀書讓我明白了什麼是愛國,更讓我明白了怎樣去愛國,今後我會以書為友,以書為鑑,讓一縷書香伴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