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故事大王》有感相關作文20篇

讀《故事大王》有感 篇1

讀後感 ,758字

這學期,我讀了許多寓意深刻的好書,有《伊索寓言》、《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其中最讓我回味無窮的還是那本《故事大王》。

這本書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寫法來講述故事,每個故事表面上都很淺顯易懂,有的引人發笑;有的具有諷刺意味;有的富有滿滿的正能量,但深層次都包含一個深刻的道理。只要我留意身邊發生的事情,好多都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對應的啟發故事。

書中有一個故事讓我捧腹大笑,故事的名字是《驢子該誰騎》。它講了有位老伯和他的兒子一起去賣驢,一路上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人對“該不該騎驢”一事說出了各自的看法,結果別人說什麼老伯就做什麼,最終變成了人們笑柄的故事。這個故事讓我認識到,做事時要有主見,可不能像那個賣驢老伯那樣老受別人所左右。

小故事大道理,我的主見就來至於此。

前段時間就有一件類似的事情發生在我的身上。那天媽媽帶我去商場買衣服,剛經過一家賣休閒服裝的專賣店,老闆娘就熱情地說:“小姑娘穿我家的衣服,會顯得更加活潑,運動時出汗了還可以散熱呢!”隔壁一家時裝店的阿姨說:“穿上我家的衣服,會顯得你更加青春靚麗!”旁邊的一家運動店的阿姨說:“小姑娘穿上我們的衣服,特別襯你的膚色。而且我們牌子是大牌子,做工好,不掉色。買我們的衣服是不二選擇。”聽起來貌似講的都有些道理,到底該買哪家的衣服呢?我一時感覺犯了難。

經過一陣思忖比較,我有了自己的主意:買品牌運動裝吧,太貴了,作為一名小學生,不可以相互攀比著花父母的錢;買時裝款的吧,好像不太適合,那樣顯得太成熟了。相比之下還是買休閒裝更適合多現在的身份。等我拉起媽媽的手進了休閒服裝店,沒想到媽媽竟向我豎起了大拇指,還誇我像個小大人,做事有自己的主意了。

《故事大王》教會了我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讓我受益匪淺。在此我也向大家隆重推薦這本書,希望大家都能從中受益!

讀《科學家的故事100個》有感 篇2

讀後感 ,991字

我可是個小書蟲,這不,一放假我便跟著爸爸到書店選書來了。那麼多的好書真讓我這個貪婪的傢伙過了把癮。《科學家的故事100個》、《長襪子皮皮》、《城南舊事》……我挑了一大摞,搬了回家。

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捧起《科學家的故事100個》看了起來,這一看不要緊,其中的一個個小故事可讓我長了見識。令我痴迷,簡直是愛不釋手、欲罷不能啊。從書中,我知道了魯班是怎樣發明了據,認識了伽利略、哥白尼、亞里士多德等一些科學家,還知道了許多科學知識,像重光子啦、β射線等等,其實最讓我受到教育的還是科學家們那迎難而上、鍥而不捨、奮鬥不息、執著探索得精神。他們是多麼地勤奮、多麼地勇敢,又是多麼地謙遜和堅定啊!我徜徉在科學家們的小故事中,聆聽著他們的教誨。其中丁肇中教授的小故事更是讓我對科學家這個神聖的稱呼多了更多的尊重與佩服。

丁教授的愛國主義精神讓我佩服。1974年11月的一個星期天,對於丁肇中教授來說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丁肇中教授研究小組和裡奇特小組同時發現了一種新粒子—重光子。這個是一個非常重大的發現。丁教授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丁教授是一個美籍華人,獲此殊榮的他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沒有忘記自己是一箇中華兒女,他在瑞典舉行的授獎儀式上,用中文寫了發言稿,而且用漢語發表演說。正如科學界所說的那樣: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丁教授讓世界人知道了中國人是充滿智慧!

讀了這麼多科學家的小故事,讓我真真切切地感受最深的還是勤奮二字。正如丁教授所說的:“在科學的道路上不腳踏實地地工作,不付出艱苦勞動就不吭能前進,鬆鬆垮垮、舒舒服服是搞不出名堂的。”是啊,別說科學家們的驚天動地的大事,就連我們平時的小事也離不開勤奮啊。平日的生活、學習都是要有付出才能有收穫的不是嗎?當然除了勤奮我更贊成丁教授那種爭分奪秒精神和對一切充滿濃厚的興趣科研態度。有了勤奮、肯幹的態度、有了分秒必爭的信念再加上濃厚的興趣哪還有做不好的事情呢?我也是一個對科學充滿濃厚興趣的小科學迷,我所缺少的不就是肯鑽研、愛學習的那種釘子精神嗎?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如果我也像那些大科學家們勤讀書、愛鑽研、對知識求實創新,沒準將來的我也能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享有盛譽的中國籍的科學家呢!

臧克家曾說過: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而我讀這本書就是交了100位益友!聆聽到了100位益友的教誨,我當是何等地幸福與快樂啊!

讀《講故事的人》有感 篇3

讀後感 ,573字

莫言是我喜歡的作家之一,他創作了許多作品,如我們最熟悉的《蛙》,還有《生死疲勞》等等,都很有名,而我今天讀的作品,是莫言於二零一二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時發表的演說—《講故事的人》,是我的媽媽推薦我看的,我讀後發現,真的是很好的文章,讀完後感悟是很多的。

莫言這篇演說稿講了許許多多的引人入勝的故事,媽媽的故事、姑姑的故事……,最後一個給我的感觸最多,使我思潮騰湧,思潮起伏。這是莫言的爺爺給莫言講的故事:八個泥瓦工人在一個廟裡躲避暴風雨,一個又一個雷在耳邊炸響,大家都嚇壞了。經過商議和實踐,眾人一致認為是一個帽子被吹來的工人做了傷天害理的事情,只要把他扔出去接受上帝的懲罰,就可以逃過一劫;就在那個工人剛走離廟子三米時,一道閃電從天而降,劈倒了廟子,那七個人都被壓成了肉醬。隨即天氣也轉晴了。

儘管這個故事只是故事,而且帶有迷信的部分,但我卻寧願相信這個故事是真的。從這篇文章中所以傳遞的能量,是正能量,所傳遞的價值觀,是正確的。讀完後,我感悟很多:人性的弱點是致命的。我個人認為,好人必定有好報,如果那七個工人把好人留在廟子裡,那麼我相信這場血光之災是可以避免的。而且,就算那個工人真的有罪,那麼那七個狠心把活人推出去遭雷劈的人,肯定也不是好人,如果他們對朋友都如此狠心,何況對別人呢?

莫言的這篇《講故事的人》,使我一生受用不盡。

讀《黃瓜國王》有感 篇4

讀後感 ,968字

我這個人特別喜歡幻想,還喜歡看童話故事。讓我高興的是,今年暑假,我有幸讀了《黃瓜國王》這本書。太好了。我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書中的內容這個故事主要講了:在復活節星期日,“我們”在廚房發現了一位自稱庫米奧利二世黃瓜國王的奇怪客人,他出身於“我們家”地下室的樓梯裡頓家族。被臣民趕出來,請求避難,而他就引起了爸爸注意,受到爸爸的照顧,而爸爸就對“我們”視而不理。他的到來引起了一系列的家庭吵鬧,復活節也沒有按傳統過,這一來讓子女和父親的關係跟加緊張。“我”和姐姐終於忍不住跟媽媽和爺爺說出了對爸爸的不滿,和“我”與哈斯林格之間的矛盾。最後哈斯林格對“我”改觀了,“我”和姐姐、尼克一起阻擋了黃瓜國王的陰謀,把他遠遠地送走了,永遠也回不來!但是爸爸因為這件事造成意外。

我一口氣看完這本書,我覺得很切合生活實際。例如:在外國以及臺灣地區,當地的人們不贊成總統管制,就推翻他,選擇自己心目中的總統。我看的這本書就是這樣,黃瓜國王就是因為這樣被趕出來的。

我最深刻的片段是:“我”和姐姐反對爸爸幫助黃瓜國王對付庫米奧利人,說出黃瓜國王的陰謀,而爸爸默不作聲,整晚沒有回家睡覺。回到保險公司的地下室,看個究竟,看黃瓜國王是不騙他。一夜沒回家,到了今天早上才被他的同事發現,患了中度腦震盪。我覺得爸爸很笨,這麼容易相信別人,不過都提早發現了,正所謂“亡羊補牢,為時未晚”,知道錯了,改過就好。

看了這本書,不但讓我增強想象力,還讓我知道了不要太容易相信別人,令自己上當,要更好地瞭解現實生活。

在這篇文章裡,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金錢買不到榮譽”。我讀了這句話後,受到了很大的啟發!金錢是買不到榮譽的,努力就有收穫。這讓我想起了我的表姐。表姐對學習總是一絲不苟,比如,去年放暑假的時候,媽媽帶我去姥姥家,剛進門,表姐就伸出雙手緊緊的擁抱我,高興道:“你終於來了,你終於來了!”讓我想不到的是,表姐鬆開我。說:“我要去寫作業了。你先和小妹玩著,我一會帶你去玩!”說完轉身就走了,我眼睛一轉,想出了一個惡作劇。我把椅子摞了起來,然後再推到。想把姐姐吸引過來。可是姐姐卻紋絲不動,仍繼續寫作業。表姐通過自己的努力,考試成績名列前茅,年年被評為“三好學生”。多次參加市裡的比賽並獲獎,她家裡的榮譽證書可真不少。

這本書對我的啟發還真不少,他就像指路燈,指引我前進。

傳統的召喚——觀山東省首屆青少年經典誦讀電視大賽有感 篇5

觀後感 ,659字

在家閒著沒事,便開啟電視消磨時間,這時,一陣婉轉清揚的歌聲吸引了住我,一瞧,原來是“青少年經典誦讀電視大賽”。看後,真是讓我大開眼界,沒想到,流淌在中華浩瀚歷史長河中的經典詩文居然有如此巨大的魅力,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

整個誦讀比賽真可用“精妙絕倫”來形容。它將音樂、詩歌、舞蹈、樂器演奏等諸多藝術表現形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雜而不亂。也許你會說,不就把幾首古詩唱出來的嘛,沒那麼誇張吧!如果這麼想,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只要你認真體會吟誦,也許你就會和我一樣,有如此深的感受了。

古詩詞文化源源流長,猶如一條流淌的長河,充滿了無窮魅力,迎面襲來的是那濃濃的書香,讓人回味無窮。誦讀比賽在不知不覺中結束了,其中有好幾次我被他們精彩的表演感動,後來聽同學們談論這件事,他們也提到被表演感動得差點流下眼淚來。看來被感動的不僅僅是我一個,臺下的好多人都被感動了。

我相信,詩歌的種子已播撒在表演者的心田,優秀詩文的誦讀,將陶冶他們的情操,美化他們的心靈,激勵他們的人生。我想:古詩詞這顆璀璨的明珠終於放射出屬於它的奪目的光彩,如果我們能多誦讀,多積累優秀的古詩詞,讓經典滋潤我們的生活,生命的河流一定會更燦爛,更耀眼。

優秀的經典古詩詞,昇華了在場每一個人的情感,觸動了每一個人的靈魂。這個節目在給了我心靈的震撼和美的享受的同時,也大大豐富了我的寒假生活,激發了我對詩歌的興趣與熱愛,加深了對詩歌的認識與理解。我們是經典文化名校,這類活動與我們的《弟子規》《孝經》誦讀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讓我們一起吟誦經典,讓我們與青春一起飛揚!

讀《尋找魚王》有感 篇6

讀後感 ,624字

這個暑假,我讀了許多本書,其中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要數《尋找魚王》這本書了,為什麼我最喜歡這一本呢,今天就給大家講一講吧。

剛看到題目的時候,我以為《尋找魚王》就是去找尋罕見的大魚,但讀過後並不是我想象的那樣。本文講述了一段失傳已久的大地故事。它是一個男孩生命之初的奇幻旅程。男孩生活在大山裡,那裡一年下不了幾場雨,祖祖輩輩都很少吃到魚,逢年過節時只有富家人才會吃到,普通人家只能擺上木頭魚當看魚。現代的我們則不同,我們在現代物質流通的便利中生活早就習慣了看超市的魚,冰箱裡的魚,我們大概很難想象在交通隔絕的大山深處常年不聞魚腥的山民會怎樣渴望一條魚,魚也許對於深山裡的人真的會成為很神祕的嚮往。

男孩的爸爸在年輕時就想當漁夫,可是當漁夫必須要找到“魚王”,“魚王”是會抓魚的人,可是魚王並不好找。魚王分為兩種?,一種是“旱手”,一種是“水手”。男孩也想捉大魚,他的爸爸很支援他,帶他去見了“旱手”魚王和“水手”魚王,在與他們生活中知道了水也是有根的,最後男孩知道了真正的魚王並不是人,而是保護著水根的一條大魚,而老太太正是守護著真正魚王的人,如果魚王死掉了,那地球上的水就會枯萎。同時,他也見到了魚王,並和老太太一起守護它。給我帶來了震撼,魚王對於大自然的保護讓我很敬佩。

這本書雖然很多地方我感悟還不是很深,但我被小男孩的精神感動,只要不斷努力,永不放棄,總有一天會成功的。我也會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向他學習。我還會繼續讀這本書,希望有更多的收穫。

流淚的生命之花——讀阿城《樹王》有感 篇7

讀後感 ,970字

文革的年代,知青的歲月,對於零零後來說,看似離我們很遙遠。但只要是關乎大自然以及大自然隱在的生長規律,還有當時的人們看不到,也沒有理解的大自然贈與我們的無限價值,那好像又讓我們觸手可及,碰撞著我們的心靈。

當我看到阿城的《樹王》這篇小說時,我便被它深深的吸引了。以至於我一口氣讀完了它。當我慢慢地合上書,我才發覺再也止不住的淚水,從我的眼角悄悄滑落。《樹王》雖然是短篇小說,但這悽美的故事還是深深地打動了我。

一群知青被下放到某山溝,奉命砍樹墾田。其中的李立是一個思想極為狹隘只會讀書的人,而樹王肖疙瘩卻能讀懂自然,理解自然,相信自然。文章主要以兩位人物的性格思想差異為主,形成鮮明的對比。樹王肖疙瘩非常愛護自然,從不砍山上的樹木做傢俱,也愛護野生動物。但時處文革時期,人都不能倖免於難,何況自然?李立那些知青們信仰著自認為正確的文革禁錮偏激的思想,要砍倒樹林裡那棵最大的樹,也是肖疙瘩最深愛的那棵樹。文中最精彩的莫過於李立和肖疙瘩爭樹的那一段。李立暴躁中的無知和肖疙瘩鎮定的眼神中一絲頑固的對比,催人淚下。要“證明老天爺幹過的事”這句話震撼著人心!肖疙瘩雖以命相抗爭,但最終“樹王”仍被砍倒,山被焚燒。那棵大樹曾是肖疙瘩心靈的寄託,寄託沒了,人變得異常脆弱,沒有活下去的希望。最後竟然一病不起,直至死去。人們聽從了他的遺囑,將他葬在巨樹地下。後來,他的墓旁,開出了象徵他悲壯命運的白花。

這些樹砍掉是正確的嗎?種上這些“有用的東西”是對的嗎?答案當然是:不!那些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森林的價值,用我們現代人的眼光看來是比金子還寶貴的。當時的知青沒有理解到這一點,只有肖疙瘩執著地保護它。因為他的生命已經深深地和那棵“樹王”融為一體,無法分割。

人類已經從大自然中索取的太多。但人們似乎至今還沒覺醒。如今,高速發展的建設步伐,大量土地被佔用,森林資源被破壞。近幾年,自然災害頻發,很多都是因為樹木植被的大量減少。還有多少人麻木,為了謀取自我利益,像當年執迷不悟的知青一樣,用刀向那些“樹王”砍去,而真正的心痛的像肖疙瘩那樣用生命來保護樹木的人又有幾個呢?但我還相信隨著人們保護自然的意識的提高,我們身邊也會出現越來越多的肖疙瘩,還有倔強生長的千年“樹王”。只要有愛,愛森林,愛我們的家園,大自然必會回報人類。

讓那些生命之花永遠綻放,永不流淚!

觀《青少年經典誦讀電視大賽》有感 篇8

觀後感 ,6402字

【篇一:打下明亮的人生底色—“國學小名士”青少年經典誦讀電視大賽有感】

抓緊“國學小名士”的脈動和翅膀,擁抱國學的天空,打下明亮的人生底色,我在這個繁雜的世界中找尋到了經典的韻味,時代的風采!

—題記

這個寒假“國學小名士”青少年經典誦讀電視大賽走進了視線,任性霸氣地佔據了我的生活,引領我在國學經典的宇宙中穿越飛翔!

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教育廳等部門聯合舉辦了這個大賽,就是要讓我們在國學經典道德篇目的學習中,傳承美德,“知行合一、學以致用”,潤澤成長。活動歷時半年,有力地推動了“學我經典思我經典,思我經典用我經典,且學且行”的熱潮。坐在電視機前的我思考與他們的差距,只能“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啊!但我不忘初心,始終用一顆“高山仰止”的心,一路追“星”,感知、感悟、感行。

全情追星步步有光

這次比賽有一萬多名青少年報名參與,“過五關斬六將”之後,60名選手參加了省複賽,可謂群星璀璨,良將雲集。

我要為科學緊湊的環節設計點贊。比如,複賽中第一環節“我愛記詩詞”的規則是:出一個關鍵字,圍繞關鍵字,想出古詩,五秒內答不上來就會被淘汰,體現了底蘊與速度的比拼。第二環節“名家對對碰”中,由孩子們扮演李清照和李白、白居易等文學“大咖”,穿越時空來到現場,答對者加分,打錯者扣掉對應分值,很有穿越感和帶入感,我看得趣味橫生、愛不釋“眼”。第三環節“美德大考驗”裡,選手們要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經典中的思想理念來檢驗自身對於美德的實踐。我喜歡“餐桌禮儀與節儉”、“摔倒老人扶不扶”等這些緊密結合當下社會熱點的事件類考題,重在檢驗選手們對於傳統美德的理解水平和運用能力,真接地氣!

我要為我心目中的小“名士”點贊。通過複賽中“國學”和“美德”的雙重考驗,12名小選手脫穎而出,進入總決賽。兩軍相逢勇者勝。衝破初露鋒芒、舞文弄墨、棋逢對手、楹聯對決四重關卡,最終來自濰坊的選手劉康寧獲得冠軍,臨沂的謝奕辰獲得亞軍,濟南的馮浩然與東營的田藝萱分獲季軍,其他獲得“國學小名士十二強選手”榮譽稱號。活動以來,參賽選手們帶動了大批中小學生參與到國學組織和公益活動中。據報道,他們在各地建立國學社團20多個,參與公益活動近3000人次,直接影響和帶動周邊人群,數量超過10萬人。而我就是這學思踐悟清新之風中最興奮、最活躍的一份子,追隨新星,找到了光的方向。

用心用情感悟感行

一個個寂靜的午後,我常常閉上雙眼,“國學小名士”們神采飛揚、慷慨激昂的吟誦一次次浮現在腦海,帶我進入經典的美好意境……幾千年來,我國流傳下來的各種歷史文化典籍數不勝數,其龐大的儲量和短小而精悍的話語,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和語言可以相媲美。我的腦海如光芒劃過—經典美麗而永恆,是不變的榮光,是千百年來祖先的精神積澱和傳承,是值得我們仔細品味和受益無窮的精神食糧。我們不但要走進經典,更要沐浴在經典的陽光雨露中,用心去汲取她的玉液瓊漿、智慧力量。

學經典,要用心去真誠地感受才能擁入懷中。只有眼看耳聽口誦,用古人“馬上、枕上、廁上”的讀書精神,日積月累,才能熟讀成誦。這是國學小名士們的學習之道。儘管我還沒有做到,但在我家,走到哪裡都可以隨手翻閱國學經典,父母也常常和我同讀共享,飄逸書香,盪漾古韻,我也受益匪淺。我們耳濡目染地吸納、感受之後,慢慢地必有所悟,內心必有所動。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品《離騷》,怎能不為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不屈不撓的探索精神所折服?學《論語》,怎能不按孔子“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諄諄教誨來反思自己?覽《大學》,怎能不以“大學之道,在於明德,在親民,在止於善”來告誡自己擁有光明正大的品德才能達到最好的境界?這一切美德和哲學都如春雨潤物般從我們的誦讀、思考中滲入血液,滲入生命感受的內心深處,與我們的靈肉融為一體。

學經典,幹什麼用呢?我堅信心學之祖王陽明提出的“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換言之,行動勝於言語啊!很多“國學小名士”都是知行合一的。冠軍得主“劉康寧”積極參與學校各項活動,在學生會這個大家庭裡做了很多貢獻。做公益活動是她最快樂的事,作為校愛心基金會會長,她組織發起愛心捐助。在看看我的身邊,就在我們神道口中學,同學們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公益活動,走進福利院,走進社群……成為威海的文明小使者,為威海成功建立全國文明城市彈奏出了亮麗的音符。在小名士的帶動下,學國學,用經典,煥然一新的的變化讓老師和家長們喜上眉梢。知與行,讓我們猶如兩肋生翼,在中華大地的萬里長空御風而行,綻放風采。

“國學小名士”大賽雖然暫時落下了帷幕,但她卻為我永久地打下了明亮的人生底色。期待這樣的經典推廣活動能更廣泛、深入地融進我們的日常生活,讓每個學子、公民都能成為國學小名士、大名士,用高尚的人格、深刻的思想和實際的行動,同圓我們的青春夢、人生夢、中國夢!

【篇二:觀《青少年經典誦讀電視大賽》有感】

時不我待,一個快樂而又充實的寒假一晃眼就過去了。在這個假期當中,我做了很多事,但最有意義的、最令我震撼的當屬我觀看的《山東省首屆青少年經典誦讀電視大賽》。

通過觀看《山東省青少年經典誦讀電視大賽》,讓我更加地領悟了經典誦讀對我們的重要性。誦讀、熟背詩文,不僅能培養我們的注意力和記憶力,還能幫助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修養,提升我們的語文學習水平。

我們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給我們子孫後代留下了寶貴的精神遺產,其中那些積澱著智慧結晶、對映理性光輝的言論著作,那些濃縮著豐富情感、蘊涵著優美意象的詩詞曲賦,就像燦爛的星河,熠熠生輝,令人心馳神往。從《論語》到《孟子》、《荀子》、《韓非子》、《中庸》,從《詩經》到《漢樂府》,從唐詩、宋詞、元曲到明清的四大名著—《紅樓夢》、《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從孔子到陶淵明、孟浩然、賀知章、王維、李白、杜甫、蘇軾、陸游、曹雪芹、龔自珍等等,無論是作品,還是詩人都是數不勝數,讓所有華夏子孫為之驕傲與自豪。

作為擁有燦爛民族文化的子孫中的一員,我們在驕傲與興奮之餘,更應該讓我們的民族文化在我們這一代身上得到繼承,併發揚光大。《山東省首屆青少年經典誦讀電視大賽》讓我們走進我們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讓我們能夠更快、更好地接受到中華經典的薰陶,讓我們走進了“中華經典誦讀”,走進那些流芳千古、擲地有聲、令人回味無窮的佳作名句,激發我們去感受、去誦讀、去背誦、去積累……

國學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載體,接續國學薪火能更好地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然而,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要從做人開始。如果沒有做人的基礎,那就不會有民族精神,更不會有革命精神。一個國家的振興,必須以國民素質的提高為前提。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於沒有靈魂,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國學是中國的國粹,它承載著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蘊。作為中國人應該以此為傲。我衷心地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國學學習的行列中,讓國學經典的智慧之光引領自己走出迷茫,讓自己的人生輕鬆而灑脫;能有更多人繼承併發揚國學文化,讓自己在歷史的舞臺上熠熠生輝、永不衰竭!讓我們走進國學,與古代聖賢為友,讓民族文化源遠流長!

【篇三:經典誦讀電視大賽觀後感作文】

河蚌柔嫩的身軀只有被沙礫千萬次打磨,珍珠的色彩才會如此耀眼。當沙漏漏下最後一粒沙礫,金子的本色才會如此燦爛。正是由於歷史的洗禮,中華文化才熠熠生輝。可如今這光需要我們發揚傳承。

在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省文明辦、山東省教育廳、山東廣播電視臺主辦,山東廣播電視臺少兒頻道承辦的傳統美德教育活動国學小名士中,設定了“我愛記詩詞”環節,通過輪流背誦古詩詞中常見的某個字詞來進行接龍,這既是考察選手對古詩詞的背誦及運用程度,又是通過關鍵詞傳遞中華文化的一種方式。

選手們的回答大多是課本上的詩句,可電視機前的自己卻沒想到,由此看來學習知識一定要活學活用。

在比賽的第三個環節中,導演會給選手們設定不同障礙,觀察選手們是否在生活能做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在複賽中,誠實而不幸的四號選手鄭元帥很遺憾沒有通過考驗。在自辯時,他說:“我來自農村,父母是背朝黃土面朝天的農民,我是父母全部的希望,我注重的就是那個分。所以考試我只能全力以赴,心無旁騖。但這都不能算作原因,只能說我在獨木橋上做得太遠了,然而我只能走下去农村的孩子別無他路。”

其真誠的言語,感動了很多人。是的,善的本質將決定事的為之,或許只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應承擔起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傳承中華文化。在語文學習中,觸控歷史,感悟美好,讓悠悠墨香伴隨我們成長。

滾滾長江東是水,浪花淘盡英雄。或許那古老的青銅器早已鏽跡斑斑,在書寫在其中的中華文化依舊輝煌。仰望於詩詞歌賦,沉醉於紙墨筆硯。讓我們跨越時間和空間,去觸控千年前古人的心。

【篇四:學習經典,做個知行合一的人】

我懷揣著一顆虛心受教的心,看完了山東省首屆“國學小名士”青少年經典誦讀電視大賽的每一次比賽。看完之後,我受益匪淺。它教會了我如何修身做人,如何為人處事,告訴了我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告訴我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恆,要有耐心……節目中,每一句話都蘊含了深刻的道理,細細地去品味,就會有一定的收穫。

大獎賽把我帶進了一個美妙的世界,我知道了什麼是儒家風範,什麼是道家精髓,什麼是千古美文……書中的每一句話,都是古人歷經千年總結出來的千古名句,每一句都熠熠地展示著它博大精深的魅力。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常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這句話就是出自於儒家的聖賢孔子之口,我之所以常常在口中念這句話,是因為它包含著一個哲理:能者為師,虛心請教。“欲知天下事,須讀古今書”,告訴了我讀書很重要,書能給予我們很多知識,它是我們永遠的老師;“積錢不如積德,閒坐不如看書”,讓我知道了不要虛度時光,要多幹些有意義的事,讓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滿意義;“勤奮讀,苦發奮,走遍天下如遊刃”告訴了我,只有多讀書,才能出人頭地,才能在社會中立足;“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告訴我做任何一件事,都要持之以恆,堅持到底,要做的事早晚都會成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們應該善於從生活中發現值得我們學習的人。世界上沒有最完美的人,我們能做的只有:改正自己的缺點,發揚自己的優點,做到最好的自己。

人生就像一條沒有盡頭的道路,有很多條彎彎曲曲的小路,有時你會迷失方向,但會有人來提醒你,這個人就是國學,就是經典詩文,因為它聚集了所有成功人的經驗,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其價值歷久彌新,我們沒有理由不繼承和發揚這一民族的瑰寶。而且對於我們少年兒童來說讀誦經典,自幼就開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薰陶,就定能奠定一生優雅的人格。讀誦經典的同時也可以提高我們的古文和白話文水平,有助於我們對其它知識領域的領悟和旁通,更能促進各科學業的進步。

假如說我們的心田是一塊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陽光、雨露、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經典詩文就是那陽光、春風和細雨。在它的滋潤下,我們的行為之花一定會開得更美!

【篇五:觀“國學小名士”經典誦讀大賽有感】

“誦讀經典,傳承美德,知行合一,學以致用。”—主題

看過“國學小名士”經典誦讀節目後,感觸最深的就是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與魅力所在,也有對自己以及現在年輕人的一些反思,以及對社會發展的看法。

時代在飛速地進步著,而我們對於自己國家民族經典的瞭解卻越來越少,當看到各個選手所積累古文古詩的可以脫口而出並且積累豐富,反觀自己,因古文的繁瑣,只是在課堂上的一點積累,而且不牢固,我想,這應該是當代青少年的通病吧。所以,為了從經典中陶冶自己的情操與道德,並將美德傳承下去,我們也要學好經典,這也是我們作為當代青少年所應該承擔起的責任。

當然,學會並理解經典也並非死記硬背,而應該知行合一,掌握方法。以小見大來看,無論做什麼事都是如此,只有擁有正確簡潔的方法去學習,才能通向最後的成功。運用經典,也是一大難點。從節目中看到選手們從容不迫的狀態,殊不知是他們積累了多少,運用得多好。所以,我們應當如此,不僅要學會,還要會運用。

這次大賽,也培養了選手的競爭意識,形成一種良好的競爭氛圍,更有利於發展自己,使自己進步。無論處在怎樣的社會位置,總要去面對這種競爭,直面競爭,可能會給競爭雙方帶來巨大的進步。

我記憶最深的,就是在密閉空間對選手的誠信檢驗。因為對於誠信,每個人嘴上雖這樣說,但實際能夠做到的人少之又少。這位選手雖然沒有正確的誠信對待,但對於自己行為的不滿意,知錯就改,仍是一種難得的美德。畢竟人是有感情的,也許不誠信並非心靈的缺失,可能只是一種真情的流露。

社會發展,離不開知識以及科技的進步,所以更應該努力地學習。

通過觀看節目,發現節目並非只是簡單普通的誦讀比賽,而是人生的課堂,給我們展現了許多—經典魅力,高尚美德,做人道理……這也是少有的誦讀大賽可以帶給我們的驚喜。

在我的心中,彷彿有一朵含苞待放的蓓蕾,也許就差一點雨露就可以綻放了吧……讓我們共讀經典,傳承美德,讓我們的心靈之花綻放的更加美麗!

【篇六:時代中一抹雋永的色彩—青少年經典誦讀電視大賽“國學小名士”觀後感】

為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響應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經典誦讀活動號召,6月26日,“國學小名士”山東省青少年經典誦讀電視大賽在山東廣播電視臺啟動。這次大賽以“誦讀經典、傳承美德”為主題,旨在讓青少年通過對國學經典的誦讀,把傳統經典中的正能量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做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該活動省級比賽分複賽和決賽。來自全省17地市的340名選手將於8月份在濟南舉行復賽,9月份進行決賽。比賽設定國學知識題和應用題。活動將帶動青少年進一步學習國學經典中的思想,並用經典中的思想來引導青少年的價值觀和行為規範。

什麼是詩詞?如果讓小時候的我來說,那就是那一句兩句難理解的句子;或者說是,隊形排列整齊的幾十個字。而現在讓我說,那就是中華文化中的顆顆珍珠,那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財富;或者說,那是指引我們前行的燈塔!

經過重重考驗有12為選手脫穎而出,進入總決賽他們舞文弄墨,各顯神通。最終,劉康寧獲得冠軍,謝奕辰獲得亞軍,來自濟南的馮浩然與來自東營的田藝萱分獲季軍。在我看來國學並不是枯燥乏味的,它就好比浩瀚的沙漠中的一朵豔麗的鮮花,湛藍的天空中那個耀眼的太陽,漆黑夜晚裡熠熠閃耀的燭光。它並不是光彩奪目,但卻讓人回味無窮。

“國學”,為的什麼?這場比賽、之後可能會有的無數比賽,都不是目的。就像一個午後,醒來就知道是一片明媚。即使凍餒動盪,萬里飄零,也能“風簷展書讀,正氣照乾坤”。它讓人知道,自己從來都不是孤軍。旅途中的芭蕉仰望佐渡島上流瀉的銀河,聖芳濟於雨夜中看到手足上顯現的釘痕,炮火中飛揚的星條旗進入斯科特的視線,其情感大概皆出於此類—無邊的寂靜蒼涼中漫上一絲喜悅。

所以國學就是時代中雋永的色彩!

我校也經常舉辦經典誦讀比賽,明書講堂等,還有專門培訓的經典誦讀的校本課程。這不僅體現了我校對國學文化的重視,還能讓同學們進一步瞭解我國經典,豐富知識,陶冶情操。

如果說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沒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於沒有靈魂,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國學是中國的國粹,它承載著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蘊。作為中國人應該以此為傲。我衷心地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國學學習的行列中,讓國學經典的智慧之光引領自己走出迷茫,讓自己的人生輕鬆而灑脫;能有更多人繼承併發揚國學文化,讓自己在歷史的舞臺上熠熠生輝、永不衰竭!

迴歸自然——讀《尋找魚王》有感 篇9

讀後感 ,993字

“生活在大自然中的人一個星期裡形成的心靈上的交流與親近,勝於上流社會的人花十年時間建立起來的這種感情。”—馬拉丁

《尋找魚王》講述的不是一個山野男孩如何成為一個偉大的魚王的成長故事,而是初經世事的少年如何在成長中對自然有所領悟,學會對世界懷有悲憫、崇敬的心。故事讀來看似與尋常的兒童文學無異,可是來回摸索,會發現薄薄的頁紙裡,濃縮了許多精華。

故事發生在大山深處的少年家。那裡流傳著“魚王”的傳說。有人說他是魚鷹之子,是捕魚的曠世高手。八歲的男孩帶著好奇出門遠遊,開啟了尋找“魚王”的征程。

男孩找到了一位老人—老“魚王”的後代,也是一位捕魚的能手。在深山中,他們一起度過了難忘的時光。他們在大水坑裡、泥地裡捕魚,也曾在冰凍的湖面上鑿個小口捉魚,秋天到菜地裡拔花生、挖地瓜,冬天就炒一炒地瓜糖、花生和豆子,烹煮美味的大魚,雪夜裡喝些小酒……一幕幕,似乎是很平常的生活片段,可我卻從沒經歷過。這不禁讓我沉思。

科技以光的速度發展著。在這個新世紀,因為新科技的牽引,人們的生活愈加方便,同時也在與大自然背道而馳,漸行漸遠。我們的童年就是最好的例子。作者筆下的童年是多彩豐富而充實的,而我們中小學生如今筆下的童年,又有多少件是真實的,發自於內心的真性情,來自自然中?想到這,心中頓時覺得荒涼。

就像張煒說的,“現代的孩子生活在網路時代,這個時代讓孩子博學,也讓孩子無知。比如關於大自然的真實感受、肌膚摩擦中才能產生的一些情愫,在這個時代是稀缺的。這是人類生存的大不幸。講述真正具有原生性的大地故事,大概是必須要完成和領受的一個時代任務。”不僅是孩子們,生活在城市裡的人皆是如此。忙碌的生活,發達的科技改變了我們的初心,生活節奏一步步急促起來,往日那種“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的氛圍,那種“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的心情,就是在睡夢中也很難找尋。

品著這本書,我常想起沈從文的《邊城》裡“在風日裡長養著”的湘西女孩翠翠。她善良、淳樸、自然。而我們正是需要翠翠這樣的性情,需要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經歷,從而獲得心靈深處的寧靜與迴歸。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人的內心總要有一片淨土,就像這充滿鄉土氣息的詩句所描繪的,最平凡,最普通,最實在的,完全出於自然中。

《尋找魚王》令我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與紙醉金迷、八街九陌都不一樣的廣袤天地。

讀《禿尾獅王》有感 篇10

讀後感 ,607字

人的一生若碌碌無為,在低谷中徘徊,難道不曾為浪費時間而感到羞愧嗎?偶然的機會,我遇見了朱新望筆下富有生命力的禿尾獅王。

在這篇故事中介紹了一隻因因衰老而被趕下王位的獅王,在草原之中開始了流浪生活,先後結識了各種朋友,有年輕力勝的小獅子,英勇善戰的疤瘌臉,周遊各地的旅行家還有捨己為人的病獅子。

在這個集體當中,老獅王是最有能力的領導者,它寬容,他和年幼的獅子一起逮捕獵物時,由於小獅子的大意而失敗,但他沒有生氣,相反的耐心教小獅子。誰都有缺點,與朋友相處,要有容朋友之量。如果一味挑剔人家,還怎麼能走到一起?何況,經歷了一次失敗就有教訓,會改的。他有能力領導這個集體,初遇疤瘌臉,小獅子並不服疤瘌臉,老獅王刻意安排了一次捕獵,讓小獅子見識到了疤瘌臉的本領,變得溫順起來,集體更加的和睦!多麼有領導能力的獅王啊!

還有令人感動的病獅子。他太虛弱了,以至於不能追得上獵物,只有在荒原忍受飢餓。還好遇到了老獅王一夥,大家捕食分給病獅子,病獅子逐漸好起來,但是,卻英勇的挺身而出,在與野牛的激戰中,為了大家,竟以死相拼,不後退,他沒有忘記大家對他的好,這是一隻重情義的獅子,讀到這,不禁心酸了一下,在集體中,我們不僅要學會獲得,更要學會給予。

老獅子們最終相繼而去,小獅子也在磨練之中成為了獅王,在磨難中成長,在逆境中長大,讀了這本書,他一直震顫著我的心靈,使我感受到了動物間的高尚靈魂,更使我明白磨難是為了更好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