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得“F”的夢想》有感相關作文20篇

讀《得“F”的夢想》有感 篇1

讀後感 ,577字

我一向喜歡讀書,畢竟讀書是一件很美妙的事。

前幾天,我讀了一篇文章,叫做《得“F”的夢想》,讓我感到十分欣慰。

克萊爾是一個出身貧寒的女孩子。一天,老師佈置了一篇寫理想的作文。克萊爾的理想是擁有一個佔地二百多畝的牧馬場。她滿懷信心地交上作業,待本子發下來時,卻得了一個大大的“F”(差)。原因是因為克萊爾來一個固定的家都沒有,怎麼會有佔地兩百畝的牧馬場呢?可這一切並沒有讓克萊爾灰心,她堅持住自己的理想。二十年後的一天,她實現了這個被老師批為差的夢想,她擁有了一望無際的草地和湛藍悠遠的天空。

對夢想的堅持和鍥而不捨的努力讓她收穫了自己的牧馬場。我可以想到,彼時,在看見本子上那紅色的“F”時,她的心情,會是多麼的失落。那是最低的分數,更是老師對她的否定。更何況,這大大的“F”摧毀的是一個幼小心靈的美好願望。不過,沒關係,克萊爾挺過來了,她用自己的一切創造了一個不可能。或許,正是那個刺眼的“F”激勵著克萊爾一直前進吧。

夢想,可以是偉大的,可以是渺小的;可是是簡單的,可以是困難的;更可以是得“A”或者“F”。不過,我相信,只要有一顆永不放棄的心,不論是什麼樣的夢想,都會實現。

七種力量——讀《奧巴馬叔叔的夢想》有感 篇2

讀後感 ,430字

第五種力量是抓住機會的準備意識;奧巴馬叔叔想當政治家,第一次競選失敗了,第二次競選聯邦參議員,他抓住了機會開始為這個職位而努力,最後他終於當上了。機遇總是給有準備的人的,如果沒有平常的努力,有好的機遇你也不可能勝任。

第六種力量是擁有自己榜樣式的老師,奧巴馬有三個精神上的老師,第一位是林肯,第二位是肯尼迪,第三位是馬丁。路德。金,他已經在自己的心裡樹立了奮鬥的目標,努力向他們學習,向自己的目標邁進。熟話說榜樣是行動的老師,有了目標就有了力量,有了勇氣,我們每個人應該有自己的榜樣,自己的目標,那是行動的標杆。

第七種力量是面向更高目標的挑戰精神;奧巴馬叔叔在競選總統時遇到了很多的困難,但他盡力彌補並不斷超越,終於當上了總統。我們在學習上也應該是這樣的,我今天取得了好的成績,要想一想是不是還能夠有更高的成績呢。如果驕傲了自滿了就會退步。

這七種力量是完成夢想所必須有的,我的夢想是當上中國的主席,我要為我的夢想努力,就算失敗了也不退縮,直到完成我的夢想。

讀《快樂的思想》有感 篇3

讀後感 ,917字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林清玄大師的散文,真是令我震撼又興奮,震撼是因為文章,它清澈如水,從一個常見的平凡小事中,尋找出被迷霧掩蓋的真理。興奮,是發現新大陸的興奮,我努力平復著我激動的心情,但當我看到《快樂的思想》時,我真的按捺不住了,迫不及待地拿起筆,寫下:不同的角度。

開始,光是一則小故事就吸引住了我:一個流浪漢來到一座城市,他眼中的家鄉很糟糕,充滿恨與腐敗,守城的人告訴他這裡與你的家鄉沒有什麼兩樣,而一個行者眼中的家鄉很可愛,充滿友善與和諧,守城的人也告訴他,這裡與你的家鄉沒有什麼兩樣。一個城市不可能糟糕又可愛,關鍵在於兩個人的思想,家鄉,是自己的出生之地,是自己人生的開始,多麼美麗而神聖的地方,在流浪漢眼中,他卻如此不堪,一雙連自己的家鄉都不會欣賞的雙眼,只是換了一個地方,又怎能改變思想上的負面?所以在流浪漢眼中,這裡與家鄉沒什麼兩樣。反之,行者眼中的家鄉充滿溫暖,一雙會發現美的眼睛和陽光的思想,無論到哪一座城市陌生城市,適應與喜愛,只是瞬間的事,所以在行者眼中,這裡與家鄉沒什麼兩樣,所有這些都需要有快樂的思想,思想的積極,是美好人生的開端,如果沒有快樂思想,就不會看到任何事物美麗,用盡一切努力,或許還是會落空,一旦建立起快樂的思想便會生出目標與自豪,單純與和諧,會自然降臨某件事,換個角度去想一想也沒那麼糟糕。

正如書中的故事:

一個人問三個砌磚工人:“你們在幹什麼?”

第一個人說:“我在砌磚。”

第二個人說:“我在砌一面牆。”

第三個人自豪又喜悅的回答:“我再蓋一座教堂。”

同樣的環境,同樣的工作,會因不同的思想抱有不同的心態,當你為自己付出而感到自豪時,心裡會多一份安詳喜悅。

我記得我的一次生日時訂的蛋糕裝飾都沒有按時到貨,正當我發愁時,我的朋友說別愁,這或許不是件壞事,往好處想,我們可以自己動手,在他的積極影響下,我們真的自己做蛋糕,剪了裝飾,這個生日仍然開心、難忘。

快樂的思想能讓你看到生活中的光明,換一個角度,所有事都未必那麼糟糕。自尊自愛,積極看待一切,這是以我的能力可以理解出的,僅一個道理。

讀《輝煌與夢想》有感 篇4

讀後感 ,1001字

最近讀了一本書,叫《輝煌與夢想》。我對共築中國夢這個單元“十八大以來”這一段內容感觸很深:十八大以來,神州大地上,一粒粒夢想的種子生根發芽,一個個追夢、築夢、圓夢的故事無比生動,一份份獲得感、幸福感、自豪感觸手可及……

十八大以來,“中國天眼”落成啟用,“墨子號”飛向太空,“神州”十一號和天宮二號遨遊星漢,中國奧運健兒勇創佳績,中國女排時隔12年再次登上奧運最高領獎臺,還有,通過改革,農村轉移人口市民化便利了,許多貧困地區的孩子上學條件改善了,每條河流都有“河長”了……這一切,讓我們感到欣慰。我們周圍的變化也日新月異: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寬闊整齊的馬路街道、綠草如茵的新農村公園、四季不斷的蔬菜水果。我們國家越來越繁榮,越來越吸引世人的目光。

我家住在廣德縣郊區。以前,那裡全部是低矮的小平房,潮溼、悶熱,蚊蟲有大半年困擾著我們,爸爸說一到夏天,全家人的身上都是紅紅的痱子和蚊蟲叮咬的膿包。後來國家進行新農村建設,現在我們都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樓房,小區種著各種各樣的鮮花和樹木,安裝了許多健身器材,還建有可以免費觀看圖書的圖書室呢!

過去,爺爺沒有正式工作,奶奶也只是幹些農活,日子過得很清苦。爺爺以前經常說:“現在什麼都能有,就是不能有病!要是生了病住院,怎麼看得起喲?”這不,十八大以來,他們這些沒有正式工作的人也可以買醫療保險了。近幾年,竟然又讓他們買了養老保險。爺爺現在每個月都能拿好幾百元的養老金了,整天樂呵呵的。爺爺說:“沒想到我們老了還能享這樣的福!”爸爸更高興,說:“黨和國家這樣做,也是給我們年輕人減輕了負擔!”……

上述的種種現象不正說明了這樣一個事實:在中國共產黨帶領下,“中國號”這艘巨輪正乘風破浪,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向著光明的彼岸奮勇前行。身處這個偉大的時代,作為中華兒女怎能不感到驕傲與自豪。我立志從現在起將自己的小心願融入中國夢的大理想。培養好思想、好品德、好習慣,爭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小模範,時刻準備為祖國富強、為人民幸福貢獻智慧和力量。

讀《輝煌與夢想》有感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639字

《輝煌與夢想》是一本高度濃縮了中國幾十年發展過程的書。它讓我讀出了中華的崛起,它讓我讀出了中華兒女的團結與愛國。

在新中國建立以前,共產黨領導下的軍民飢一頓,飽一頓。在武器裝備十分落後的情況下,人們幾乎是用血肉之軀對抗鋼鐵和死亡。但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英雄們還是為了建立新中國而捨生忘死。在這期間湧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董存瑞捨身炸碉堡,江姐誓死不叛變……。正是因為共產黨員那鋼鐵般的意志,正是因為共產黨員擁有視死如歸的精神,新中國才得以成立。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在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面臨著嚴峻考驗,許多問題有待解決。面對複雜形勢和種種考驗,中共中央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工農業生產,開始了建設新中國的偉大程序。當時技術條件落後,沒有用來壓制井噴的重晶石粉,鐵人王進喜為了不讓井噴,命令把水泥倒進井裡,自己當人肉攪拌機,壓制了井噴。郭永懷在美國取得優異成績只為報效祖國,回國後便立即要求投入工作,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還用身體護住資料不受其損毀……正是他們的努力,才有了我們現在的國力強大,科技發達。

當我讀完《輝煌與夢想》這本書,我感覺到我的祖國正在快速走向世界,並且越來越強大。《輝煌與夢想》,這不是一本思想書,而是一本記載這中華光榮的使命之書。《輝煌與夢想》拿在我手中,如有千斤重。讓我們為了實現偉大的中國夢,為了祖國有更好的明天,好好學習,將來爭做祖國的棟樑之才,為祖國發展做出貢獻。

帶著絢麗的夢想飛翔——讀《奔跑的女孩》有感 篇6

讀後感 ,792字

駱駝和貓和其她女孩不一樣,當別人在教室裡安安靜靜地上課時,大多數時間都在操場上揮汗如雨地奔跑著……她們的故事讓我想道:不切實際的夢想,只能給你失望;而切實際的夢想,只需要努力一把,就能最終實現。

而夢想對於體校出身的她們來說,也無非是做一名優秀的運動員,有一條好的出路罷了。上天給了駱駝和貓一雙好的腿,讓她們可以自由自在地奔跑,卻忘記了給她們絢爛的夢想。

有一天,駱駝有了平生第一個夢想:學體操。可這夢想又很快破滅了,十一歲的年齡已容不得接受體操了。這個夢想,就像一個飛到空中的肥皂泡,還沒等飛到樹梢,就被打破了。冬訓開始了,駱駝和貓又有了同一個夢想:進入省體校。可省體校又只能對她們二取一,在純真的友誼與謝箐華的血書面前,她倆又能說什麼呢?夢想的泡泡又破了。

終於,駱駝在體校裡又有了一個夢想:回普通學校唸書,她也要像老師魚兒那樣上大學。駱駝很快就實現了這個夢想,進入了一所普通學校讀書;而貓也破格進入了省體校。夢想對她們來說充滿了希望。

每個人走有夢想。駱駝有,貓有,邵佳慧有,我有,你也有,大家都有。我們也都在跑,有的人是像貓那樣,在操場上跑;有的人則是像駱駝一樣,在學校的教室裡跑,在雪白的成績單上奔跑。人生,本來就是一場賽跑,跑得又快又輕鬆的人,是這條跑道上最不煩惱的人,他們能在人生這條跑道上一馬當先,一帆風順;而那些跑得慢也跑得吃力的人,是這條跑道上最煩惱的人,他們會遇到許多絆腳石,也不免受到各種各樣的傷害。但是,如果跑在後面的人能堅持有一個追上前面人的夢想,並努力去追趕,終有一天他們也能成為一個個佼佼者。當然,如果跑在前面的人不為自己設立一個跑得更快的夢想,而只在原地不動,也會有一天,他們也會從一個佼佼者變成一個失敗者。

成功者的背後,總是有一些絢爛多姿的夢想。古今中外,有多少人為夢想而奮發啊。我願化作一隻翩飛的蝴蝶,帶著一個絢麗的夢想編織彩色翅膀,越飛越高!

讀《追逐夢想》有感 篇7

讀後感 ,588字

今天,我無意間買了一本名為《追逐夢想》的書。雖然它字數不是很多,但給我的啟示卻是無窮的:

夢想是一種揮之不去的感覺,是一種揮之不去的潛意識,是深藏在人們心靈深處最強烈的願望。

夢想是一切前進動力的源泉。失去夢想,就失去了活力,失去了目標,所以,夢想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的。

夢想並不是隨口說的,也不是隨便完成的,只有努力,為夢想的實現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我們要追逐夢想!

追逐夢想,追尋金色的希望。每一次的實踐,都會有挫折,我們只有把它當做風雨般的平常。當人們遇到挫折時,不要悲觀消沉,要勇敢的面對。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夢想,在心中埋藏,發覺它已經在慢慢走來,給人們帶來希望、光明和心靈的洗滌,讓人們無堅不摧。

追逐夢想,放飛夢想的搖籃。詩人說:夢想如春風般了無痕跡;科學家說:夢想是推動他們從事各種研究的原動力;哲人說:夢想是主觀思想對客體世界的希冀……當夢想的搖籃帶著雙翼飛向人們時,當人們邁出奮鬥的第一步時,夢想便在藍天中滑行。正如風箏需要人來放飛,夢想也應該需要人來放飛它。

夢想的生根、發芽、成長、結果都離不開人們的奮鬥,任何生物都知道感恩,夢想也不例外,奮鬥過的人,它總是奉以最大最甜的果實;平時不努力的人,夢想絕不會施捨給他半點成就。

擁有夢想不簡單,實現夢想不容易。只有我們努力奮鬥、追逐、實現夢想,才能創造非凡的成績。

讓我們一起為實現夢想而努力奮鬥!

理想的大門為所有人敞開——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8

讀後感 ,812字

《平凡的世界》主要講述了孫家隨著時間的變化而發生的各種悲事喜事,興衰變化。最終,以孫家發財而結束。然而這一切都應歸功於——理想。

我認為本書的成功便是題目中的“平凡”。雙水村,石圪節公社,原西縣,乃至黃原,銅城其實僅僅是廣闊世界中微小的一角,如此渺小,如此平凡。而人們卻在這平凡的“世界”中幹出了不平凡的事。這在孫家中明顯體現。

當時,孫玉厚一家窮困潦倒,每天都穿得衣衫襤褸,收入已經難以維持這個家,糧食就更不用說,嚴重缺乏。但孫玉厚夫妻堅決讓孩子們唸書,他們覺得,難道我孫家這麼多年來,還不能出一個“高材生”嗎?這也許就是他們的理想。正是努力堅守著理想,才後來使得孫少安、孫少平、孫蘭香有所作為。試想,如果他們沒念過書,孫少安該怎樣計算磚廠的收入,孫少平怎可能來到大“世界”,孫蘭香又如何考入大學?其實,孫少安根本不會經營磚廠,少平根本不會想離開雙水村,孫蘭香也不會夢想著考入大學,而只能讓我們看見一派兄弟和妹妹耕種的場景。孫玉厚夫妻為通往理想大門的階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沒過多久,實行了生產責任制,人們已經可以略微地走入資本主義路線。誰耕作的糧食多,誰的收入就多!因為過去家庭貧窮,少安在13歲時便與父親挑起生活的重擔。現在,既然實施了新制度,少安身體又壯實,終於通過勞動使孫家逐漸從窮困艱難中走出來。

孫家已不知做了“人下人”多少代了,現在終於有好時機去翻身崛起了!少安從小就明白了家境,便下定決心讓自己,家人在眾人面前撐起腰。現在看來理想並不遙遠,孫少安於是開辦了磚廠,事業蒸蒸日上,箍了新窯,實現一樁夙願。

理想的大門隨時都為我們開啟,他對於所有人都平等。要想實現理想,就必須抓住通往勝利的機會,並努力追求。理想的大門為所有人敞開,為所有抓住機會,努力奮鬥的人敞開。

讀《難忘的啟蒙》有感 篇9

讀後感 ,708字

提到“啟蒙”一詞,你首選想到的可能是啟蒙老師。是呀,是他們,在我們童稚的心靈播下美好的種子,是他們教導我們學會做事、做人、要好好學習。讀了課文《難忘的啟蒙》,我有著和作者同樣的感受,我也時常懷著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我的啟蒙老師們。

春節前的一次大掃除,使我重新拾起了那本被遺忘在角落的作文簿。翻開看看,老師對我的評語都是細心的,既指出我的不足,又說到了我寫的好的地方。特別是其中的一句話,使我非常感動:“一定要好好學習寫作,將來會有所作為的。”幾年過去了,我仍然按照老師的話去學去做,雖然作文仍不算很好,但是我想,一定不能辜負了老師的期望。這就是我中年級的語文老師—嚴老師。

嚴老師不僅教我們學習,也教我們做人。記得三年級的時候,老師把優秀少先隊員的稱號評給班上幾位老師的孩子。同學們多少都有些不服氣,我也認為老師太偏心了。本來就敢直言的我,在日記中寫出了我的觀點,原認為老師能諒解,沒想到後來嚴老師對我的日記的評語寫了近一頁,叫我要先正視自己,再去審視別人。老師雖沒有直說,但我還是感到了老師的失望。從此以後,我再也不會沒看清自己的模樣就去罵別人了。因為我牢記著嚴老師在手冊中對我的評語:“人生何處不歡樂!”

同樣值得懷念的,還有一年級的吳老師。由於一年級的時候我很膽小,吳老師就特意派了幾位善交際又膽大的同學,來慢慢接近我,和我交朋友。後來,我的好朋友慚慚多了起來。真感謝吳老師,若不是她,我現在也許還孤零零的呢。

從小到大,每一個老師都是令我難忘、感激、敬佩的。幾句作文中的評語,一段手冊中的評語,無一不包含著老師親切的關懷,深深的愛。教會我為人處事的老師,我一輩子也忘不了。

難忘啊,我的啟蒙老師!

讀《成長的滋味》有感 篇10

讀後感 ,1001字

《成長的滋味》是一本短篇小說集,涉及了關於童年,人生,人性,社會,命運等最基本的價值命題,讓我切實感受到了“成長的酸辛”、“童年的難忘”、“母愛的偉大”、“父愛的深沉”它們如微風拂過我的面頰,如甘泉滋潤我的靈魂,如舊友與我再次相逢。

在一篇篇富含哲理的文章中,有幾篇如珍珠般璀璨的故事令我記憶猶新。

學會正視自己是重要一課

曾經有哲人說過:“人們往往揹負著兩個口袋,一個裝著別人的缺點,另一個裝著自己的缺點,而我們卻總是習以為常地將裝有自己缺點的口袋背在身後”。這正是《劣跡人名錄》的主題,它講述的是一位名叫伊萬諾芙娜的老師為了督促學生遵守紀律,便命令小組長成立“劣跡人名錄”,記錄違反制度的同學名單,而娜達莎便是組長中的一名,她非常嚴格,甚至連因病不寫作業也要列入其中,逐漸,同學們為了博得她的好感,為她提供了許多便利,而她也認為理所應當受用,但,最終在母親的批評下,她將自己違反紀律的事記入了《劣跡人名錄》並重新評價了自己的事。

憑心而論,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曾出現過“娜達莎”的身影。或許是為了維護自己的虛榮心,或許是被一時地榮耀矇蔽了雙眼,從而不能客觀地認識和評價自己,導致了盲目自信和成績的不理想。在一本雜誌中,我曾讀到過這樣一段話“一個人對自己的期望好比分母,自己的實際能力好比分子,分母越大,分數值越小成功的機率就越小”因此,無論在日常生活,還是在學習過程中,我們都要學習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只有正視自己,我們才可能實現更大的跨越。

理解是心靈最大的慰藉

《理解的禮物》講述的是“我”幼時跟媽媽外出,經常收到媽媽饋贈的糖果,從而對這些彩色的糖果深深著迷,一次,“我”偷偷跑出家門,在摘取了6個櫻桃後直奔糖果鋪,向這家店鋪的主人威登先生購買糖果,望著我沁出汗水的手心裡靜臥著的櫻桃,威登先生為了保護“我”童真的快樂和童稚的尊嚴,虧本“賣”給了我價值30美元的糖果。在我們的成長之路上,理解不可或缺。

理解是心靈的雞湯,帶給我們溫暖,理解是獨特的潤滑劑,讓所有的矛盾渙然冰釋,理解是萬能鑰匙,開啟重重心鎖,播灑縷縷陽光,多一些理解,就會多一些快樂,多一些理解,就會多一些關愛,如果每個人都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想,那麼所有“秀麗的風光”都會盡收眼底。世界便會和諧美滿。

成長是顆怪味豆,也是段荊棘叢生的險路。但,我們一定要細細口味,勇敢前行,為的是要讓青春的畫冊流光溢彩,青春的雄鷹搏擊長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