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少年閏土》有感相關作文20篇

讀《少年閏土》有感 篇1

讀後感 ,764字

上個星期,我們學了魯迅的一篇記敘文—《少年閏土》。

閏土與作者是主僕關係,在認識之後,閏土給作者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於是他們成了一對好朋友。在相處的日子裡,閏土向作者講了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看瓜刺猹、看跳魚兒等事,這些都是作者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事。由此作者開始對自己的生活環境產生了不滿,憧憬那種自由自在豐富多彩的農村生活。

合上書本,我真羨慕閏土。他生活在農村,天天與自然親近。我也向往自由自在、豐富多彩的農村生活。但細細想了一下,其實沒什麼好羨慕的,因為我也可以有這樣的生活,當然這要靠我們合理安排時間,最重要的是願意行動。那麼,大家的時間都去哪了呢?大家又在忙些什麼呢?看吧,閏土在海邊拾貝殼時,在勞動時,我們有的同學被家長送去上各種各樣的補習班,美名其曰:提高成績,培養興趣;有的同學呢?沉溺於網路,甚至可以一天一夜都浸在網咖裡……我們現在的學生,有多少人可以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地玩耍?甚至連親近自然的機會都少之又少,成天在水泥牆之間來往,被關在房子裡。

真想大聲對大人們說:“家長們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可是報興趣班,真的能培養我們的興趣嗎?還不如帶我們回到老家,一起去野外玩耍,或者去爬爬山,要不就帶我們看看海。這樣也許我們能從大自然中學到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也許,會讓我們過得更充實,以快樂的心情投入到學習中去。”

我也想對總是浪費時間、虛度光陰的同學們說:“我們的青春年華,本應該因努力而美好。可是我們卻不懂珍惜時間,再美好的東西也會被無所事事的無聊所替代。”

還想說很多,很多……

閏土的生活讓我們憧憬,讓我們嚮往。但更提醒我們沉迷於網路的虛擬世界中或是無所事事地虛度年華只會讓我們變得空虛而不思向上,我們的童年需要快樂,這種快樂應該像閏土那樣勤勞,那樣親近自然,那樣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世界的美好。

讀《少年閏土》有感 篇2

讀後感 ,715字

讀了《少年閏土》其中魯迅的想法讓我感同身受,在文中魯迅先生和我們的眼裡,自由、豐富、多彩是童年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位魯家的少爺竟然羨慕一位長工的兒子的生活,因為他見多識廣,聰明活潑,自由自在,他便是閏土。

那年閏土的到來,讓少年的魯迅知道了許多稀奇事:看瓜刺猹、雪地捕鳥、海邊拾貝、捉跳魚兒……。他的生活是如此多姿多彩,他的世界是那樣新奇。而和他同歲的魯迅只能在高高的院子裡看是寫字,只能看到高牆上四角的天空。

我也很羨慕他,羨慕他可以親近自然,而我卻不能,我的生活同少年魯迅的生活如出一轍,我的學業負擔非常重,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書本將我的小肩膀都壓垮了。走了語文的唐詩宋詞,來了數學的圓周體積,還有英語的xyz。老師說:“馬上就考試了,大家要全力以赴。”家人說:“還有一年就小升初了,你要抓緊一切時間學習。”可我真想說:“能給我一個輕鬆自在的童年嗎?”

各種媒體報道都說要給孩子一個輕鬆自在的童年,可家長們置若罔聞,他們總希望我學習!學習!再學習!爸爸說他小時候玩過捏泥巴,媽媽說她小時候玩過過家家,爺爺說他小時候玩過鬥蛐蛐,奶奶說她小時候玩過釣龍蝦。它們都有一籮筐童年的美好回憶,可我的童年只有學習、培訓,和唯一能給我帶來樂趣的漫畫書。家人都說我現在的生活幸福,可我真想和他們換一換。

我們需要自由,哪怕一點點,我們需要感受自然,體驗生活。我們希望學習之餘的週末不要再被剝奪了,不要再給我們報各種各樣的輔導班。我們希望像閏土一樣去探索大自然的奧祕,增長自然知識,我們渴望自由,我們需要自由,請還我們一個自由自在的金色童年吧!

讀《少年與海》有感 篇3

讀後感 ,545字

人的一生要經歷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在各個階段,會有不同的性格。而這其中最充滿好奇心的,想必就是少年了吧。在這個寒假,我跟隨三個“少年知己”,開起了一場充滿奇幻色彩的旅程。

《少年與海》是中國當代作家張煒叔叔寫的。本書的主人公是三個住在海邊的“少年知己”—“我”、虎頭和小雙,他們聰明伶俐、心地善良、充滿了好奇心,他們不畏懼老人們口中的各種妖怪,並接近了可怕的妖怪,經歷了自己的傳奇人生。

在這些故事中,給我啟發最大的是《賣禮數的狍子》。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一個老狍子精,變成人後教人的禮數並且幫人們治病。然而,村中的老人們就不服氣了,最終派出二鍋腰去與老狍子比賽禮數,在比賽的過程中,我想起有些同學見到老師不打招呼、說髒話、粗話,這都是不符合禮數的。比賽後,老狍子取得了勝利,可是,他卻認為禮數是不可以用來比賽的,禮數是明擺在那的。看啊,老狍子是多麼謙虛,正所謂“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後來,在與老狍子聊天時,老狍子已經發現在比賽時,有一位圍觀的老人就是當年拿著鞭子抽老狍子的,可老狍子並沒有以牙還牙,而是默默寬容了別人。想起上學期和同桌經常鬧矛盾,如果誰能寬容一步,也就不會“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了。

在這個充滿世間芳華的少年時代裡,勇敢地去闖蕩闖蕩吧!

讀《少年向上》有感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1880字

常言道: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應牢記善良永遠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不經意間的善舉會使世界變得更美好、更溫暖、更和諧。“從善”是一種竭忠盡孝、寬厚包容的素養,是一種求真務實、尚善愛美的價值品質,更是一種謙遜和藹、播恩施惠的態度,所以我們要認認真真做好每一件事,誠心誠意善待每一個人。

對人友好,友善不僅可以促進友誼,還對自己百利而無一害,何樂而不為呢?然而,在生活中,許多人不願用簡單的一句“對不起”來化解矛盾,而是出口成“髒”。記得又一次,我正坐在座位上完成作業。“你這個白痴!”“你才是白痴!”……幾句骯髒至極的話傳入了我的耳膜,令我無法靜心做題。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一探究竟,只見兩個與我年齡相仿的同學正吵得不可開交,誰也不讓誰,最後兩人竟打起了架,拳來腳往,似乎不分出個勝負誓不罷休。過了好一會兒,兩人終於休戰了。我想:應該是握手言和了吧。誰知,休戰片刻後又戰成一團,直到老師來了兩人才罷休。後來,我才知道這場惡戰只是因為一次不小心的碰撞引起的。如果他們倆中有一人懷著一種豁達大度的胸懷,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推己及人,那麼後續的矛盾就不會發生,許多問題就會引刃而解,同學之間也會和睦融洽。

在生活中,不只是只有令人髮指的負面力量,更多的是使人微笑的正能量。

記得暑假敦煌旅遊回來的路上,一場我的“火車驚魂”在一位陌生公公的手中化險為夷。那是一個酷暑的傍晚,“慘了,慘了,行李箱的密碼被我忘了,怎麼也打不開了,媽媽,媽媽—,”火車那狹小的走廊上響起了我驚慌失措的叫喊。媽媽走來一看,嘗試了一番,可行李箱似乎是一頭熟睡的肥豬,只有翻身,卻毫無甦醒的跡象。媽媽忍無可忍,大罵:“你鎖什麼鎖啊?現在好了,打不開了,你說,我們每天洗澡的衣服都在裡面,怎麼辦?”我把頭埋得低低的,眼淚早在框裡打轉了,一隻手還不停地敲打著自己的腦袋,嘴裡嘟囔著:密碼、密碼,這該死的密碼到底是多少啊!要是當初我不鎖就什麼事都沒了。我深深地在心裡埋怨自己,不爭氣的眼淚也不知從何時不停地落了下來。就在這時,睡在我們對鋪的公公平靜地說:“小朋友,出門在外總會遇到不順的事,別哭,哭是永遠不能解決問題的。來,我家曾有過一個同樣的行李箱,讓我來幫你試試吧。”我聽了這話,心中猛的燃起了希望的火苗。“一定是密碼鎖錯位了,你在鎖的時候太快了,所以沒留意到底是哪個號碼了,你有沒有回形針之類的?”這時,我決心要將功贖罪,連忙跑向乘務室討來了一枚回形針,心想:有救了,有救了。公公一拿到針就向密碼鎖發動了猛烈的進攻。只見它先現將回形針板直,瞄準密碼釦環,小心翼翼地插入,搗鼓一陣子。此時的我不敢有絲毫懈怠,兩隻小眼睛緊緊地盯著鎖眼,連自己呼吸聲都能清晰地聽到,生怕自己一個不小心影響的爺爺的程序。好長一段時間過去了,公公挪動了一下身子,我興奮地尖叫起來,以為打開了。可我耳邊馬上傳來公公的嘆息聲:“哎,還是不行啊。”頓時,我只感覺一下從天堂掉入了地獄,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嘴裡唸唸有詞:怎麼辦,怎麼辦……。只見公公輕輕地拍拍我的肩膀,微笑著說:“別慌,別急,總會解開的。”此刻的我已經知道要開啟密碼起碼有七百多種可能,我們這樣做無疑是大海撈針,可我只能將最後一絲希望系在公公的身上。就在這一刻,我有了一種自己的命運被拿捏在別人手上的感覺。突然,火車的燈暗了下來,原來10:00過後要休息了,我急忙開啟媽媽手機裡的手電筒,藉著手電筒的燈光我們倆一個密碼接著一個密碼地除錯著……。半小時過去了,一個小時過去了,兩個小時過去了,我和公公只是偶爾將發酸的手臂甩甩,我們兩個腦袋緊緊地湊在一起,車廂裡我們沉重的呼吸和火車行駛的“咔擦”聲也變得格外清晰。有時手機的燈光也會照在公公的臉上,只見他大汗淋漓,連額頭上也懸著幾顆晶瑩的汗珠,好像火車裡的空調也不是很有用了。此時的我心裡默唸:公公,公公,你可千萬不要放棄啊!突然,只聽“啪”的一聲,行李箱應聲彈開,我和公公興奮地相擁在一起,歡呼雀躍。不知不覺中我摸到他的整個後背都溼透了,我哭了,也笑了,此時的我已經無法形容自己的心情,但興奮過後的我真的被公公的義務勞動深深打動了,公公為了我放棄了自己的休息時間來做一件對自己毫無好處的“解鎖任務”,而且一干就是兩個多鐘頭!此時,我覺得一句謝謝已經無法表達我那濃濃的感激之情,瞬間,他的身影在我眼中變得極為高大。

在一次次新聞報道中,老人摔倒了扶不扶,老人上車讓不讓之類的話題越來越多。但對於我在這次旅遊中深刻體會到,真善美就在我們身邊,它清如水面,朗若微風,它能使世界更美好,陽光更燦爛!

少年閏土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1044字

【篇一:少年閏土讀後感】

海邊有許多五色的貝殼;平常的西瓜有那樣危險的經歷;要想捕鳥必須雪下大了才行;潮汛來時,有許多魚兒只是跳,都有著青蛙似得兩個腳……這些都是主人公閏土腦袋裡的新鮮事,就讓我為你們講講吧!

閏土腦袋裡有許多事,有我不知道的,也有魯迅不知道的,當讀到“閏土在海邊是,朋友都和“我”一樣,是看見院子裡高牆上的四角天空”這時,我的手抖了一下,是啊!我們這些孩子沒有見過市面,甚至連基本常識都不懂,我們卻應該羨慕他們這些孩子吧?在心底為我們這些只能看見高強的孩子嘆了一口氣,有繼續讀了下去。

“閏土心裡有無窮無盡稀奇事,也都是我往常朋友不知道的。”我們這些孩子的朋友,沒有一個可以真正見過世面的,我卻在文中找到了“魯迅與閏土: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看瓜刺猹和看跳魚兒”這幾件稀奇事,讀了《少年閏土》我也才明白,我們這些天天自以為什麼都有的孩子有多麼可笑。

現在的城裡人與農村人有很大的差別,看到《少年閏土》這篇課文後,我發現了這個世界很奇妙,很好玩,有許多我不知道的事都在這裡展現出了,我也在這裡的薰陶下一天天成長起來,一天天變得成熟……

《少年閏土》給我的啟迪不僅僅是眼力與自己的知識領域,更重要的是讓自己有自理能力,有一個全新的開始。

【篇二:少年閏土讀後感】

讀了魯迅先生寫的《少年閏土》一文後,我深受感觸。對文中的小閏土十分敬佩,對魯迅先生小時候能有這樣的朋友感到無比羨慕。閏土不但聰明,活潑,知識豐富,還有許多的實戰經驗。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我敬佩他。

閏土十分可愛,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可見他的父母十分愛他,不然,怎麼會拿一個銀項圈把他套住呢?

閏土十分聰明,在他十一二歲的時候就學會了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看瓜刺猹,還會看跳魚兒。這些遊戲不僅我沒有聽說過,更沒有玩過。

冬天,當村子裡大雪紛飛的時候,山川,河流,樹木,屋頂都蓋上的一層潔白的雪,萬里江山一刻間變得粉妝玉砌,閏土在雪地裡掃出了一塊空地。用木棒支起了一個竹匾,批谷後,等鳥兒們來吃批谷時,閏土就將縛在棒子上的繩子一拉,鳥兒就被竹匾捕住了。他還認識許多種鳥:稻雞,角雞,鵓鴣,藍背等。

夏天,西瓜成熟了,半夜,西瓜地裡發出了啦啦的聲音,閏土便拿起鋼叉,向西瓜地走去,向一隻猹刺去,那猹卻一扭頭,從他胯下逃走了。

閏土知識豐富,我與他一比,我就像一個似四角的天空的人。魯迅先生寫的《少年閏土》是我受益匪淺,使我知道了自己知識貧乏,我要努力學習,做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

少年閏土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566字

這學期,我們學習了《少年閏土》這篇課文,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少年閏土》說的是魯迅先生小時候的一位夥伴閏土,他生活在海邊,經歷過許多有趣的事,給小時候的魯迅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其中重要講述了閏土經歷的四件事:雪地捕鳥、看瓜刺蝟、海邊拾貝和潮汛觀魚。這四件事不僅讓魯迅感到新奇,也讓我感到新奇。

在那個時候像魯迅這樣的富裕人家的孩子被父母嚴格看管,想出門都難,他們只能通過書本來增長見識,但那時候書本並不全面,造成了孩子的見識也很不全面。那時候的魯迅甚至都不知道西瓜是從哪兒來的,相比像閏土這樣的普通人家的孩子,他們的活動範圍更寬一些,動手能力更強,懂得很多生活常識。

時代發展到今天,仍然有很多父母非常寵愛、溺愛孩子,照樣把孩子看管得非常嚴格,生怕孩子累著了,跑壞了,什麼事都不讓孩子做,一切都幫孩子包辦,確保孩子非常的“安全”。結果就造成了新聞報道中常見的:父母什麼事都幫著孩子做,讓孩子變得十分依賴父母,長大後除了讀書啥都不會,生活根本無法自立。

生活中,越來越多的同學變宅了、懶惰了,大家都只管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從來不管自己有沒有獨立的生活能力。《少年閏土》這篇課文告訴了我們,光有書本知識是不夠的,我們還要有生活方面的知識,只有擁有了書本知識和生活知識,並將它們合二為一,我們才能更見多識廣。

少年閏土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571字

魯迅的故鄉中有一篇關於他小時候朋友的文章,叫做《少年閏土》這篇文章感情真摯,讓我深有感觸。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魯迅與閏土相識了,閏土告訴了魯迅很多稀奇的事,並與他產生了深厚的友誼。可是後來閏土要回到自己的家鄉去了,兩個夥伴難捨難分。魯迅與閏土在以後的幾次互相拖帶禮物中彼此的友誼才得以延續。

讀罷本文,我被魯迅和閏土之間的美好情誼深深的感動了。在文中,魯迅是一位豐衣足食的少爺,而閏土只是一位窮苦農民的兒子,可是閏土所知道並講給魯迅的,在魯迅眼裡盡是稀奇的。閏土每天自由自在的活著,不受拘束,而魯迅卻不一樣,這也反映了當時的封建禮教對那些小少爺的約束,使他們沒有了自由。

後來我又看了《少年閏土》的續集,當魯迅與閏土再次相見時,魯迅興奮的喊:“啊!潤土哥,你來了!”可閏土站住了,臉上出現歡喜和淒涼的神情。他的態度恭敬起來了,分明的叫道:“老爺!”

在當時的社會,上層和下層十分分明,閏土和魯迅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所以,魯迅以筆為武器,寫出了許多作品來改變國人的現狀,被譽為“民族魂”。

《少年閏土》是魯迅所處社會的真實寫照,也讓我們深刻理解了友誼是不會腐朽的。我們要以一顆真誠之心去營造友誼,無論地位身份有何不同,都要像魯迅先生一樣用真誠平等的待人。

少年閏土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756字

前不久,我懷著對魯迅先生無比崇敬的心情閱讀了他的作品——《少年閏土》。讀完後,我不禁感慨萬千:魯迅先生通過對人物外貌、動作、神態、語言的描寫,刻畫出了一個活潑可愛,見多識廣的農村少年形象,表達了“我”對閏土的喜愛、佩服及懷念之情。

課文中,有一段文字令我印象深刻。“啊!閏土的心理有無窮無盡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裡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這一段對我有著不小的觸動。作者借“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來說明“我”和“往常的朋友”平日裡生活的空間小,不能廣泛地接觸大自然,同時也寫出了“我”對農村生活的嚮往。讀完這段,我也想起了我現在的生活,我覺得我也像兒時的魯迅一樣,知識面不廣泛,不像閏土那樣知道那麼多的新鮮事兒,我應該像閏土那樣多接觸大自然。

當我讀到“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鳥。他卻說:“這不能。須大雪下了才好。我們沙地上,下了雪,我掃出一塊空地來,用短棒支起一個大竹匾,撒下秕穀,一看鳥雀來吃時,我遠遠地將縛在棒子上的繩子一拉,那鳥雀就罩在竹匾下了。”這一段話時,我體會到了,作者描寫了閏土捕鳥的許多動作,這一連串的動作描寫把閏土捕鳥的過程寫得十分詳細、具體。讓我讀來可以感受到閏土捕鳥的技術高、本領強,小小閏土是多麼聰明機靈。在現實生活中,我不及閏土的見多識廣,不及閏土遇事會開動腦筋。我應該向閏土好好學習。

這篇文章令我對魯迅先生的敬佩又多了一分。他抓住人物動作、語言等的細節描寫,讓讀者深刻體會到人物性格特點的寫法值得我們學習。

讀冰心少年文學有感 篇9

讀後感 ,537字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六年小學時光一閃而過,《冰心少年文學》也伴隨我走過了四個年頭了,從“童年的春節”到“與夢捉迷藏”,從“我有潮媽”到“快樂的孩子王”我都能如數家珍,又怎能忘得了呢?

《冰心少年文學》的主旨是“播撒愛心的種子,培養讀書氣質,積累文學底蘊,提高寫作能力”,書中也的的確確如此,書中有純美如溪的清新小詩,每一篇文章都充滿童真趣味,那些文體多樣、風格各異的文章更是表現了作家們豐富的想象力,讓我們大開眼界。特別是每一期的“幽默微話題”,裡面有許多文字笑話,讓讀者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甚至每一篇文章後面的小編精闢短評,讓讀者更容易讀懂文章的內涵,從中讓小讀者們學會了閱讀文章領會要領,更加熱愛閱讀。

讀《冰心少年文學》給我最大的收穫便宜是好文章不可缺少真情實感。書中,這類文章隨處可見---“愛的蹤跡”、“恬靜,也是種美”、“靜待六月芙蓉花開”……寫作文,只有在文字裡傾注自己的真實的感受,才能深深地打動讀者,引起共鳴!

正如“甘瓜苦蒂,天下物無全美”一樣,出於對《冰心少年文學》的熱愛,我希望在原來的基礎上,多開設專題書刊,這能使讀者在享受多樣文體時,又可以在某一方面的文章有自己的獨特見解。

“有愛就有一切”,感謝《冰心少年文學》陪伴我度過的美好時光,伴我成長!

生命中有過的燦爛——讀《百年孤獨》有感 篇10

讀後感 ,1964字

“生命中曾有過的燦爛,終究需要寂寞來償還。”當翻過《百年孤獨》的最後一頁,腦子裡無法抑制的浮現出這句話。

《百年孤獨》那浩瀚的卷軸,如同那那寫滿命運的羊皮紙卷,厚重的無法言喻。而那充滿魔幻主義色彩的文字又充滿著魔力。馬爾克斯加西亞,他用自己細膩的筆觸,描摹了馬孔多—這一片樂土上的居民的生活。

很多人對於《百年孤獨》的第一印象是:太深奧了,駕馭不了。我承認我也曾是其中一個。但當你開始潛心閱讀,這本書的晦澀深奧卻成為了你反覆鑽研的理由。畢竟真正的經典不是我們隨意就能讀懂的,這樣的好書,就算讓我們讀上幾十遍也遠遠不夠。相比於他的另兩部作品《霍亂時期的愛情》與《枯枝敗葉》,這部作品中隱藏的深刻思想是其他兩部無法企及的。《百年孤獨》描述的不光是愛恨那麼簡單,浩繁的卷秩,馬爾克斯賦予它的是一份歷史的悲愴,是對於生命的反思,對於世俗束縛的抗爭,以及對於自由的追求。

這本書能獲得諾貝爾獎是無可爭議的。就像馬爾克斯自己說的:“當我開始寫作這本書時,沒有人可以阻止我成為這個世界上最優秀的作家。”他成功了,他鑄就了一部真正的經典,一部足以流傳百年的鉅作。

當我們跟隨颶風的腳步,穿越馬孔多的白色房屋,穿越後花園繁茂的秋海棠與玫瑰花,穿越那躺著大帆船骸骨的荒原,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家族在這裡生活了世世代代。七代家族,從誕生到滅亡,無論他們曾流浪到拉美的哪一塊土地上,來躲避家族可怕的魔咒,卻始終更改不了孤獨的命格,繁華銷匿,到頭來還是一場夢魘,正如同拉美自身的命運,跌跌撞撞追求獨立的路上,從來不曾平坦。

就像烏爾蘇拉自己所說:“這個家族像是被下了一個可怕的魔咒。所有叫阿爾卡蒂奧的人都盲目熱情,所有叫奧雷里亞諾的人都冷酷睿智。”在整個布恩迪亞家族中,最光輝的莫過於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與他的兒子,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了。前者帶領村民不斷摸索最終一手建立了馬孔多,後者一路為信仰征戰最終贏得顯赫聲名。而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最終卻在曾經的恐懼中不可逆轉地衰老和瘋癲,這個一手開創了馬孔多歷史的人,最後卻像野草一樣枯萎地無聲無息。他被自己的恐懼與孤獨綁在了樹下,沉默、衰老、直至成為了樹的一部分,被螞蟻吞噬,永遠的和這所白色的房屋在一起。他曾執著反複製作的小金魚,也在鍊金室中被人遺忘了一段時光。而他的兒子,這個將布恩迪亞家族的姓氏寫進歷史的人,卻是整個家族最嚴重的孤獨症患者。—或許他的溫情只為蕾梅黛絲存在過。馬爾克斯這樣描寫他:“他想永遠這樣待下去,守著她百合般的肌膚,守著她翡翠色的眼睛,聽她以對待父親的尊敬,每問一個問題都叫一聲‘先生’”布恩迪亞並不缺乏愛。他將所有的愛傾注於這個孩子身上,卻無力改變她的死去。命運讓他絕望,他便追隨信仰而去,追隨真理而去。他走上了與政府抗爭的路途,一路坎坷,燃燒了拉美的半壁江山。即使這樣的榮光披在身上,卻無法更改他最後悲慼的命運。

庇拉爾是唯一一個看清了這個家族孤獨宿命的人,雖然她的紙牌從未為她帶來一個為她而停留的男人,卻算清了布恩迪亞家族的命運。她不是布恩迪亞家族的人,但她卻與這個家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她爽朗的笑聲始終縈繞在布恩迪亞家族的院落中。她親眼見證了這個盛大家族的興盛與衰敗,在自己衰老的年華中,用一張張塔羅牌占卜早已註定的未來。

梅爾基亞德斯,從一開始就出現在這個家族中的吉普賽人,是他為馬孔多帶來外界的諸多事物,同時贏得了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的全部信任。“馬孔多永遠歡迎梅爾基亞德斯。馬孔多永遠對吉普賽部落開放。”當馬孔多的村民開始拒絕吉普賽人的帶來,他以一個領導人的身份如是說。他將梅爾基亞德斯視為至交,而梅爾基亞德斯手中難以破解的羊皮紙卷,承載的正是他們家族的祕密。

當布恩迪亞家族最後破解了羊皮紙卷的祕密,最終的結局也就到來了。這個家族真正從這個世界上銷聲匿跡。這一幕幕場景,卻早在羊皮紙卷中描摹千百回,想到這裡不禁讓人扼腕。“世上不會再出現第二個能夠忍受百年孤獨的家族。”書的最後一句話這樣說道。

整本書的內容錯綜複雜,但不難發現的是,在布恩迪亞家族最鼎盛的時期,突如其來的失眠、失憶,以及一個個下著暴雨的夜晚早已昭示未來。每個家族中人都有所感知,所以他們揣揣不安,一生禁錮。

“過去都是假的,回憶沒有歸路,春天總是一去不返,最瘋狂執著的愛情也終究是過眼雲煙。”這近百年來的孤獨歷歷在目,卻無法細數,每一代人都被此蠶食,直至家族最後的衰敗,曾經的自動鋼琴、曾經的燈火輝煌,被枯萎的草木和被蟲蛀的門框代替,如此龐大的家族史永不能重寫。

愛恨一百年,始終是一場得不到救贖的輪迴。百年光陰,孤獨永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