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保姆狗的陰謀》有感相關作文20篇

讀《保姆狗的陰謀》有感 篇1

讀後感 ,770字

書,是我們的朋友。趁這個暑假,我看了很多本書,其中一本書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它就是《笑貓日記》之《保姆狗的陰謀》。

在一個冬天,笑貓遇見了兩隻狗,一隻牧羊犬,一隻臘腸狗。與牧羊犬親密無間的臘腸狗為什麼非要置牧羊犬於死地?後來它為自己的罪行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不過,它臨死前懂得了懺悔,還不至於罪惡滔天。

合上書,書中的每一個章節都像放電影一樣,在我的腦海一一呈現。最精彩的,也是我最喜歡的就是這本書最後一個自然段:“其實,每個人、每隻狗、每隻貓的頭上,都有一片屬於自己的美麗的天空,誰都可以在這片美麗的天空下,好好的活著,幸福的活著,快樂的活著。保姆狗老頭兒也一樣。但是它為什麼一定要去爭奪帥仔頭上的那片天空呢?”對啊!主人對牧羊犬“帥仔”的愛是“帥仔”應得的,臘腸狗“老頭兒”嫉妒“帥仔”得到了主人們的寵愛,而它自己沒有,如果“老頭兒”不害“帥仔”,或許它也會快樂地生活下去,幸好笑貓和地包天看清了臘腸狗的罪行,否則它的陰謀就得逞了,一隻忠厚、十分信任它的狗就被它害死了。所以說,嫉妒也是毒品,我們要遠離“毒品”。

嫉妒是心靈上的一個毒瘤,它不僅會使動物,也會使人類喪失理智,而做出一些瘋狂的事來。所以,我們不要嫉妒別人,每個人都會有足以讓別人羨慕的優勢。只是有的人善於表現自己的優勢,而有的人卻不太會表現自己的優勢。所以這些人就認為,他沒有讓別人羨慕的優勢,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

這本書讓我知道了,我們不能失去了性格中那些美好的東西:比如善良、寬容。我們不能因嫉妒別人而喪失了理智,去陷害別人;更不能黑白不分,去顛倒是非。我們應該用自己的明亮的眼睛看清現實,因為每個人或動物都有自己好的一面。我們還要記住“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們更要相信“性格決定命運”。無論是人,還是動物,都應該有好的性恪,這樣才會有好的命運。

讀《保姆狗的陰謀》有感 篇2

讀後感 ,585字

週末,我讀了一本關於友情的書,叫《保姆狗的陰謀》。主要講了一隻名叫“帥仔”的牧羊犬和一隻陰險、狡詐的臘腸狗的故事。臘腸狗“老頭兒”本來是一隻充滿智慧、沉著冷靜、堅韌的保姆狗,可自從它把剛出生的牧羊犬帥仔養大後,“老頭兒”卻又千方百計地除掉帥仔,因為擔心帥仔長得太漂亮了,剝奪了“老頭兒”的主人對“老頭兒”的喜愛。於是老頭兒利用帥仔對它的信任,絞盡腦汁地佈置好“陷阱”等待帥仔不知情地往下跳。最後,惡人有惡報,“老頭兒”卻死在了自己的陰謀下。最讓我感動的是:在“老頭兒”害了帥仔後,帥仔還是一如既往的對“老頭兒”好,總是依賴著“老頭兒”,總是乖乖的聽保姆狗的話,從來就沒有抱怨過,反抗過。帥仔以德報怨的精神真是難能可貴。

認真讀過後,我才知道:你最親近,最愛的人,不一定全都一生對你好;你最親密的朋友不一定一直值得你信任。在生活中,我們有些人就像故事裡的牧羊犬帥仔;有些人就像故事中的臘腸狗“老頭兒”,誰都有嫉妒心,誰都會羨慕誰、都會愛上誰喜歡誰。但如果有太強的嫉妒心,就會使我們喪失理智,最終一步步地走向罪惡的深淵。如果你不喜歡這個不喜歡那個,那我問你:“你喜歡自己嗎?”。是呀,如果連你自己都不喜歡自己,你還有什麼理由去喜歡別人、有什麼理由去嫉妒別人、去羨慕別人呢?

我們要向故事裡的牧羊犬帥仔一樣,永遠保持一顆善良、友愛的心。要懷有一種健康、平淡的心態;要與人為善。

《保姆狗的陰謀》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666字

《保姆狗的陰謀》選自著名作家楊紅櫻的《笑貓日記》之一。這是一本用幻想溫暖童年,用智慧點亮童心的“心靈雞湯”。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保姆狗原是一家中的好狗,被主人寵愛。自從帥仔來了以後,主人就開始寵愛帥仔,而老頭兒—保姆狗它就失寵了。於是它就千方百計地想除掉帥仔,比如把帥仔藏在防空洞中、讓帥仔吃老鼠藥等等等等,想把帥仔置於死地,可都被暗中幫忙的地包天和笑貓破解了。最終保姆狗被趕走了,但帥仔還是念念不忘保姆狗,經常去看它,保姆狗還是死性不改,再一次精心策劃一場車禍,本想撞死帥仔,可是車子來了個急剎車,保姆狗被撞死了。這本書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不要嫉妒別人,也不要暗地使壞,要光明正大地和別人競爭。

由古至今,嫉妒就像一條毒蛇,造成的傷害不勝列舉。三國中的周瑜十分嫉恨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屢次加害不成,發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哀鳴,氣急敗壞反而喪掉自己年輕的生命。現實生活中我也曾經如此,當我考試考得差時,常常不找自己的原因,而總希望比我考得好的同學下次考得差些,好和自己拉平。現在我知道了嫉妒的危害,(我一定向成績好的同學學習。)不應妒忌他們,應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由此可見,在現實生活中的我們不要看到比自己優秀的人就心生妒忌,要從自身上努力,即使比不過別人,也不能用計謀去害別人,只要自己比過去優秀就應該值得高興了。就像楊紅櫻阿姨在書中最後寫道:“其實,每個人、每條狗、每隻貓的頭上,都有一片屬於自己的美麗的天空,誰都可以在這片美麗的天空下,好好地活著。保姆夠老頭兒也一樣,但它為什麼一定要爭奪帥仔頭上的那片天空呢?

《保姆狗的陰謀》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757字

一個我希望你幸福,而另一個我卻嫉妒你的幸福。

兩個截然相反的我,在同個身體容器日復一日地吵著架。

那些無法言喻的矛盾悲傷並不會因隨著日界線的轉動消失無蹤,甚至在身邊的一切都喪失了原先的屬性時,它們還在繼續異常鮮明地從心澗拔節生長出來,用尖利的倒刺刮破每一寸柔軟的心室壁。迅猛如上一個風聲鶴唳的節季。

—保姆狗“老頭”

由於牧羊犬“帥仔”到來,使主人將全部的愛都集中在”帥仔”身上,徹底失寵的保姆狗“老頭”嫉妒“帥仔”奪去了主人的愛,以純種德國臘腸狗特有的堅強意志,必置“帥仔”於死方肯罷休。作者將三方之間一波三折的陰謀於反陰謀寫得環環相扣,更將兩隻狗之間的愛恨交織描寫地淋漓盡致。

仔細想想,保姆狗“老頭”把“帥仔”養大,照顧的仔細入微。孩子長大後,家長卻失寵了,的的確確非常不公平,嫉妒之心人人皆有,但嫉妒心卻是需要一個適當的度,把握不好便會失己失彼,再也無法回頭。

你嫉妒一個人,必然是因為他有了你沒有或你曾經得到的東西,你想擁有,不一定是從他身上奪得,應該改變的是你自己。懂得給予並非索取,學會了分享與原諒,哪怕自己的世界傾覆,你也有了擺正它的力量,你便會發現自己原來也可以擁有這麼多得關心與愛。

難道“老頭”不愛“帥仔”嗎?當然是愛的,照顧“帥仔”一點點長大,骨骼拔節。那為什麼還要置“帥仔”於死地呢、我認為“老頭”對“帥仔”嫉妒心大於愛心。真正的家長怎麼會嫉妒自己的孩子呢?應該是欣慰,欣慰“帥仔”得到的關心與愛,又如何會嫉妒呢?保姆狗它具有一切優良品質智慧、冷靜、堅韌,但它的嫉妒心使它喪失了理智,最終一步一步地走向罪惡的深淵。

文中有一句話說得好:每個人都有一片自己的天空。是啊,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在屬於自己的這片天空中自由地翱翔。何必頗費周折地去搶奪屬於別人的那片天空呢?

《笑貓日記——保姆狗的陰謀》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712字

這個暑假我讀了好幾本課外書,收穫很多,《笑貓日記—保姆狗的陰謀》就是其中的一本。

這本書主要是講保姆狗和帥仔的故事。保姆狗名老頭兒,是一隻純種的德國獵腸狗,也是帥仔的保姆狗,具有智慧、冷靜、堅韌的優良品質。帥仔是一隻牧羊犬,他非常的漂亮,不過也因此而遭到自己保姆狗的嫉妒,強烈的嫉妒心讓保姆狗喪失理智,最終走向了罪惡的深淵,它每次都絞盡腦汁地設計出一個個陰謀陷害帥仔,可是每次都被笑貓救了。在一次保姆狗精心策劃的車禍裡,車的輪子拐了過去,把保姆狗撞死了,不過它在臨死前終於懺悔了。

看完這個故事,我在心裡久久感嘆,就是因為嫉妒,保姆狗才會有這種下場。其實我們做人做事也一樣,不要因為嫉妒別人,就不擇手段地想置人於死地,因為有一句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保姆狗老頭兒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如果每個人都是相信這句話的話,那大家就會和平共處。而且我覺得上天是有眼睛的,誰做了壞事,上天都會知道,會有懲罰的。因此不要讓因為嫉妒而讓自己喪失理智,不要讓自己走上罪惡的深淵。

其實,每個人、每隻狗、每隻貓的頭上,都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誰都可以在這片美麗的天空下,好好地活著。保姆狗老頭兒也一樣。但他為什麼一定要去爭奪帥仔頭上的那片天空呢?我反覆琢磨著這段話的含義。是啊!人和動物也有著相同的惡習,有些人看到別人比自己能幹,就心裡不高興,怨恨別人或感嘆命運的不公,不會好好的檢討自己的問題。如果我們把心態調好,把嫉妒轉為對別人的欣賞,學書中的人物“笑貓”那樣,眼睛看到的只是別人的優點,並努力使自己也有對方一樣的成就,或者超越對方,那樣才是正確的心態。

我很喜歡看《笑貓日記》,因為它教會了我做人的道理,也是我的良師益友。

《保姆狗的陰謀》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555字

今年暑假,我讀了很多書。其中我最愛看的書就是《保姆狗的陰謀》。這本書說的是有一隻臘腸犬,它從小很受主人的寵愛。後來家裡來了一隻幼小的牧羊犬,開始的時候臘腸犬很喜歡這個只牧羊犬,總是照顧它,做牧羊犬的保姆。可慢慢地,臘腸犬發現牧羊犬得到的愛越來越多,似乎奪走了主人對自己的愛,因此它開始妒忌這隻牧羊犬了,可是牧羊犬卻從沒有計較過,還是很喜歡這隻臘腸犬。

看到這的時候,我就想到了我自己。我家也有隻可卡犬叫微微,它和我的生活方式也和書上寫得有些一樣。我起先也很愛我家的狗狗,但是如果外婆給它吃好吃的東西,沒有給我,我就會生氣。我會說微微是一隻壞狗,我不喜歡它。但是當我在吃東西的時候,它總是安靜地坐在我身邊,溫柔的看著我,就好像書裡的牧羊犬還是很喜歡它的保姆狗臘腸犬一樣。

在書裡,因為嫉妒和生氣,臘腸犬總是想害牧羊犬,但是沒有成功。最後臘腸犬因為意外處理車禍,而牧羊犬也得了犬瘟。看到這我就哭了,因為在最後臨終的時候,臘腸犬對牧羊犬說:“我還是很愛你的,如果還能再來一次,我還要做你的保姆犬,我要照顧你。”

看到這,我就哭著去抱我家的狗,並對它說,我也很愛你。

這真是一本很好看的書,媽媽告訴我,雖然我們有時候會有嫉妒,會不開心,但是愛,一定是最美好,一定是來自我們內心最深處的感情。

讀《我和狗狗的約定》有感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1095字

我看過許多本關於動物和人之間的故事的書,但是最令我感動的還是《我和狗狗的約定》。

這本書的作者是著名的羅彩渝,講述了許多感人的故事。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小狗胖水餃從出生起便跟鬆鬆一家相處十分融洽,鬆鬆一家對胖水餃很好。每當胖水餃做了什麼壞事,從不打罵它,只說它幾句。後來因為鬆鬆的身體不好,爸爸媽媽把它送人了,這一舉動使胖水餃的命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這以後,它踏上了尋找主人的路途,途中有許多磕磕絆絆。雖然胖水餃不知道回家的路有多遠,但它從不放棄,堅定信念,終於在醫院和主人團聚了,可不幸的是胖水餃要去往另一個世界了,它帶著微笑離開了。

最後胖水餃的微笑到底是否幸福呢?在我心中,讀到這裡,帶給我更多的感受是不忍。狗狗是人類最忠誠的朋友,他們陪伴我們成長,我們卻沒有陪伴它直至生命的盡頭。

我也養了一隻可愛的狗狗,我們希望它一直健健康康,生活在我們的家庭中,成為我們大家庭的一份子,一同走過生活中的喜怒哀樂。我想動物也是有感情的,只要我們善待它,它總會用自己的方式報答我們。

還記得有一次回家,我因為沒有考好,心情不佳。我正垂頭喪氣地往家裡走來,蹲在門口的小黑似乎感覺到了我的低落,便搖著尾巴跑了過來。嘴巴中發出低落的聲音,彷彿用它的語言安慰著我。它把身體往我的身上蹭了幾下,還用嘴巴咬了咬我的衣袖。我蹲了下來,小黑便一下撲進了我的懷裡。暖暖的,堅定而又有力量。我忍不住笑了出來,是啊,生活中有什麼困難會邁不過呢?小黑治癒了我。

我從來不敢想象和小黑分別會是怎樣。直到有一天,小黑生病了。看著它日益痛苦,我的心如刀絞般痛。終於分別的日子還是來了……那一天,我難受極了。如果你也擁有一隻小動物,請你善待它,保護它。在它有限的生命中,讓它同樣感受到愛的溫暖。

人和動物間的感情是珍貴的。而親人之間何嘗不是如此呢?我更是聯想到了我的父母。他們陪伴我走過幼兒園,進入小學。在今後的路上,還要繼續陪伴我走過生命中的春夏秋冬。他們無私奉獻,他們無私地傾其所有愛著我。而我反過來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呢?面對自己的親人,我們更要珍惜,更要感恩。要知道“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意”,更何況我們呢?我想從今天起,我們應該更多地愛自己的父母;更多地幫他們的忙;心中更多一些感恩!

生活中如果我們心懷感恩,心中有愛,懂得珍惜,我想我們將收穫更多愛的芳香!

小動物可能是大部分小朋友都非常喜歡的,我也不例外。小作者從一本書中可愛的狗狗寫到自己養的狗狗,再通過動物聯想到人,想到自己父母養育自己的辛苦,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一個富有愛心,懂得感恩,好學上進的孩子。習作語言樸實,層次分明,內涵豐富,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成長的步伐不會停止——讀《天堂裡的微笑》有感 篇8

讀後感 ,727字

在這次國慶長假裡,我仔細閱讀了《天堂裡的微笑》這本短篇小說集,它令我受益匪淺。

《天堂裡的微笑》這本書是李學斌叔叔的作品。這本書主要敘述了“我”開始很不懂事,患了癌症的母親身體薄得像一張紙,每天在醫院裡吃飯、睡覺、打針、吃藥、看書、上網,“我”居然覺得這樣的生活很愜意。“我”每天在家嫌奶奶做的飯不好吃,垂涎媽媽的“病號飯”。慢慢地,面對爸爸和奶奶的憂愁嘆息,媽媽軟成一灘泥的身子,“我”開始懂得“心痛”。最後,媽媽去了天國,“我”明白了:媽媽可以在家休養時也住在醫院,是為了讓“我”慢慢適應沒有她的生活;媽媽戴著漂亮的假髮,是為了不讓我發現她因化療掉光了頭髮而傷心。“我”慢慢長大了,努力學習,認真生活,完成媽媽的心願。“我”知道,媽媽會一直看著我,在那向陽山坡的最高處……

仔細想一想,文中的“我”從一個不懂事的孩子慢慢成長起來,我們又何嘗不是呢?我們經常因為一點小事而跟爸爸媽媽吵起來,有時候明知道自己無理,可還要強詞奪理。就是這一次次“碰撞”,讓我們在父母的教誨中發現了自己的可笑,在父母的關愛中明白了是與非、對與錯,在不知不覺中長大,讓我們對自己的父母說一聲“謝謝”。

記得有一次,我坐在書桌旁寫作文,可是怎麼也沒有頭緒,於是便想放棄了。這時,媽媽走了過來,她親切地對我說:“孩子,想想你的夢想。”聽了媽媽的話後,我想:對,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文學家。夢想是靠付出和行動來實現的,我要是現在放棄了,那不就是半途而廢了嗎?說完,我便又拿起了本子寫了起來。同學們,讓我們在成長的路上磕磕絆絆走下去,摔倒了再爬起來,即使是重傷,大不了休息幾天再上路。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只要踏踏實實地走過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會不遠的。讓我們向著自己的夢想前進吧!

讀《中國人的精神》有感 篇9

讀後感 ,1120字

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一個國家何嘗不是如此。而《中國人的精神》講述的就是那民族命運墮落的時代裡中國的傲骨!

我們中國人平常所說的所寫的都是要用到中國的語言的。在說的過程中,我們說話的語氣我們說話的神情說話的動作,都會影響到所說的話要表達的情感。在寫的過程中,我們要學會掌握修辭手法文段格式表現形式,都會影響到所寫的文章要表達的情感。中文是一種心靈的語言,一種詩的語言。中文並不難,與其說它難,那是因為中文最重要的是它的深奧,它不像其他語言一樣簡單,它還要我們賦予給它一種新的活力用來表達我們的深刻感情。中國人可能對自己本國的語言並不太瞭解,他們會說會寫,可是他們可能不會表達。中文是中國的精髓,他可以將深沉的思想和真摯的感情融匯在極其簡單的語言中。我看到書裡有那些將古詩翻譯為英文的例子,我覺得翻譯的很厲害,可是看完翻譯後,我覺得有些東西還是原來好,翻譯完才發現譯文失去了原來語言所蘊含的精華與深奧。一首古詩那麼得令人百思不得其解,這樣的中文可以讓人耐人尋味細心琢磨。可是英文出來了,那麼明白直接,卻與原來的文章衝突了,不是嗎。中國的語言可以表達很多想要的表達,你可以讓它深奧,可以讓它古典,可以讓它高雅,可以讓它清新脫俗……當你學習完中國的語言,你可以凌駕於中文來學會表達。

中國的歷史或許在你的眼裡很恥辱,很愚鈍,但是請你原諒過去,每個人都有最愚笨的時候,更何況是領導者呢,感謝他們在歷史所犯過的錯誤,可以用來警醒我們。歷史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捱打,中國人就此開始拼命地努力。中國人的精神是那些研究過中國的外國學者所不能體會的,他們沒有試過中國那些慘敗的歷史與過去,過去的硝煙,過去的槍炮,過去的灰色,深深地紮根在每一箇中國人的心中。為了拼搏,為了目標,為了自己,好好地活著。中國的歷史中國的恥辱中國的榮耀,都是中國人所能領悟的。就算國外有再多優秀的外國學者,就算是偉大的漢學家,能夠與中國人談論漢語,那也許是一種諷刺。沒有其他國家的人能夠體會那種驚心動魄的場面那種在生命最後時刻的逼迫從不低頭的毅力,中國人是應該為自己是中國人而驕傲。不要總是羨慕別人,別忘了自己的光芒。

作者有段話讓我記憶猶新:“真正的中國人也許粗糙,但粗糙中沒有粗劣。真正的中國人也許醜陋,但醜陋中沒有醜惡。真正的中國人也許粗俗,但粗俗中並無好鬥和囂張。真正的中國人也許狡猾,但狡猾中並無陰險。”就算中國人外貌性格心靈等方面有缺陷,也許你會討厭會嫌棄他們,甚至嘲笑諷刺他們。請你們知道,中國人有一顆比任何國家都要善良都要美好的心靈。中國人的精神是所有的嘲笑所有的厭惡所有的冷漠後涅??重生的,它們帶著它們新的希望,用一種高尚的品質闡述給那些想要了解他們的人聽。

為什麼要學中文——讀《中國人的精神》有感 篇10

讀後感 ,1089字

我們都知道,中文就是漢語與漢字,經歷了3000多年演練變化的語言文化,是全世界唯一的二維文字,可以表音、表意、表形,是現階段人類文明中最穩固也是最先進的語言文字。在《中國人的精神》這本書中,作者辜鴻銘講述了他對中文的一些獨到的認知與理解。

作者認為“漢語史世界上最優秀的語言”“必定戰勝英語”,並從思維速度、發音、構成組義等角度進行了論證,真實誠懇令人折服。但我卻對自己提出了一個疑問,我們到底為什麼要學中文,是因為它是世界上最偉大最優秀的語言,還是因為它是最博大精深、最先進而學習它?對我而言,我的理由有三:

中文,是一箇中國人的象徵。它代表了你的歸屬、你的身份,更像是一個標誌。這不僅是針對個人,而是針對整個民族。中文,是一個民族文化的根,精神的根。舉一個很平常的例子,如果一個孩子從小跟隨父母背井離鄉,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中生活,而他的父母也沒有及時教他關於他的民族文化的東西,如方言、歷史、習俗,段時間來說他還可以說那裡是他的家鄉,是他的歸屬之地,但久而久之,一代代地過去,當他的子子孫孫再回過頭來,除了血脈,他們已經喪失了全部可以標誌他們家鄉身份的東西,或許也可以說他們已經有了一種新的文化,一種新的傳承,新的身份,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已經不再是原來那個地方出來的他們了。這就是原始歸屬的喪失,文化標誌的一種丟失。中文,它並不像護照、身份證等具體的一個物體,證明你的來源地、你的身份,它更像是一種無形的、如中國心一般的精神上的東西,別人或許不知,但只有你自己明白中文在你心中的烙印深淺,只有自己在明白自己的歸屬。我學習中文,因為我仍想做一個名副其實的中國人。

中文,也是中國文化精神的一個具體的表現。它記錄了中國的文字系統,承載著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並且在不斷的發張過程中,留下了大量的詩詞、對聯等文化,還形成了中國獨特的漢字書法藝術。試想如果不學習掌握漢語與漢字,如何能夠真正體會、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可能有的人會提出疑問,連古代的文言文都可以用白話文進行翻譯,中文也可以通過翻譯成其他的語言進行學習交流,理論上是如此,但是真正對比過兩者的同學應該知道,就算你如何精妙的翻譯,與自己用原來的語言明白的文化內容肯定還是有一定差異的。這就像是一個需要驗證的傳承一樣,要想得到其真正的傳承,就必須有一個相對應的鑰匙,才能通過考驗。中國文化也是一樣,你必須學習中文,你才能真正的窺視到它的“博大精深”之處。

這就是看了辜鴻銘這本書的一些對中文的觀點後,對自己所提出來的提問以及解答,或許解答的還不是很充分,很透徹,但無論如何我們都需要給自己一個繼續前進的理由,一個支援下去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