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作文裡的奇案》有感相關作文20篇

讀《作文裡的奇案》有感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446字

最近,我讀了一本法國作家伊夫格勒韋的《作文裡的奇案》。剛看到這本書,我就在想:咦,好奇怪,作文裡怎麼還會有奇案呢?於是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翻開書,尋找答案。

這本書主要講述男孩埃爾萬,他是個喜愛破案的人,好奇心特別重。有一次,他的老師要求班上25名同學到小鎮的每個角落,去觀察遇到的人或事並記錄下來。可誰知,就想上天特意安排似的,就在這天,小鎮發生了一起謀殺案,一位公務員被莫名其妙地殺害了,熱衷於破案的埃爾萬當然不會袖手旁觀,參與了破案當中。沒想到這樁案件和25名同學的作文有著密切關係,埃爾萬不顧家人、老師的阻攔,憑著執著、不輕言放棄的精神,在他的帶領下,在作文中找到了蛛絲馬跡,最終發現了真正的殺人凶手。

看完這本書,書中的男主角埃爾萬讓我印象深刻,使我不禁想到自己,一遇到困難就放棄,做事情三分鐘熱度的壞毛病,所以我們都應該向他學習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細心觀察、善於思考的精神,不能一遇到困難就放棄,對自己要有信心,我相信只要有勇氣,什麼事情都會迎刃而解的,就像埃爾萬一樣!

讀《作文裡的奇案》有感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966字

親愛的埃爾萬:

你好!

暑假裡,我讀了你和同伴卡桑德拉一起寫的25篇作文,真沒想到在緊張的複習階段,你們居然利用這些作文,為一向和平的小鎮偵破了一起離奇的謀殺案!書中每一個波瀾起伏的情節,總能讓我一口氣讀個痛快,以至於忘了吃飯和睡覺;而每一個驚心動魄的細節又是那麼牽動我的心,我總會不由自主地浮想聯翩。

你和卡桑德拉破案的手段,發現證據時的表情,使我想起了一部日本動漫《名偵探柯南》。主人公江戶川柯南同樣會巧妙地藉助僅有的一點點線索,發現各種不可思議的作案手法,令我大開眼界。更令我敬佩不已的是:你和柯南都具備不揭穿謎底誓不罷休的決心。你們一旦接下案子,無論多麼棘手,都會不顧一切地鑽入破案之中。哪怕遇上人見人怕的考試高峰期,也會想方設法完成任務。哈哈,這個暑假,你和柯南已經成為我膜拜的偶像了!因為你們,我愛上了推理小說。我讀完了日本作家東野圭吾寫的《酷酷的代課老師》、《放學後》等推理小說,還讀完了偵探推理小說中的“聖經”—《福爾摩斯探案集》。

我知道很多人一生都未必能碰上書中那些事兒,但是透過這些事件,我看到了你的身上擁有著執著的研究精神。正因為如此,你才能跨過一道道檻。這也讓我想起了一件往事。

五年級第二學期剛開學那會兒,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爬鳳凰山。那天天氣不錯,但快節奏的開學生活讓我有點不適應。我感覺頭暈沉沉的,才沒走幾步,身體就想罷工了。然而當我站在山階上,望著前方明晃晃的新綠時,我下定決心要征服這座山頭。我開啟隨身聽,和著優美的歌曲,步伐也不禁變得輕快起來。可好景不長,我又感到頭暈目眩,連站著的力氣都快消失了,我產生了打退堂鼓的打算。在停下腳步喘氣的瞬間,腦海中迴盪起我之前下定的決心,於是我咬緊牙關,仍然向前挪步,終於抵達山頂。記得那時,我整個人已經像橡皮泥一樣軟綿綿了。當天傍晚,我發燒了,披著被子還瑟瑟發抖。你肯定會說:身體第一啊!我當然懂這個道理。只不過我想告訴你,我也曾和你一樣執著,一樣堅定,這讓我特別得意!

我還記得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說過一句話:“決心就是力量,信心就是成功。”讀了你寫的25篇日記以後,我更加相信只要擁有執著的信念,困難就會變成一隻只微不足道的小螞蟻!你就是我的榜樣!我會時時記住你!

真希望能在現實中和你見面!

一個非常崇拜你的小學生

2016年8月25日

成長的步伐不會停止——讀《天堂裡的微笑》有感 篇3

讀後感 ,727字

在這次國慶長假裡,我仔細閱讀了《天堂裡的微笑》這本短篇小說集,它令我受益匪淺。

《天堂裡的微笑》這本書是李學斌叔叔的作品。這本書主要敘述了“我”開始很不懂事,患了癌症的母親身體薄得像一張紙,每天在醫院裡吃飯、睡覺、打針、吃藥、看書、上網,“我”居然覺得這樣的生活很愜意。“我”每天在家嫌奶奶做的飯不好吃,垂涎媽媽的“病號飯”。慢慢地,面對爸爸和奶奶的憂愁嘆息,媽媽軟成一灘泥的身子,“我”開始懂得“心痛”。最後,媽媽去了天國,“我”明白了:媽媽可以在家休養時也住在醫院,是為了讓“我”慢慢適應沒有她的生活;媽媽戴著漂亮的假髮,是為了不讓我發現她因化療掉光了頭髮而傷心。“我”慢慢長大了,努力學習,認真生活,完成媽媽的心願。“我”知道,媽媽會一直看著我,在那向陽山坡的最高處……

仔細想一想,文中的“我”從一個不懂事的孩子慢慢成長起來,我們又何嘗不是呢?我們經常因為一點小事而跟爸爸媽媽吵起來,有時候明知道自己無理,可還要強詞奪理。就是這一次次“碰撞”,讓我們在父母的教誨中發現了自己的可笑,在父母的關愛中明白了是與非、對與錯,在不知不覺中長大,讓我們對自己的父母說一聲“謝謝”。

記得有一次,我坐在書桌旁寫作文,可是怎麼也沒有頭緒,於是便想放棄了。這時,媽媽走了過來,她親切地對我說:“孩子,想想你的夢想。”聽了媽媽的話後,我想:對,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文學家。夢想是靠付出和行動來實現的,我要是現在放棄了,那不就是半途而廢了嗎?說完,我便又拿起了本子寫了起來。同學們,讓我們在成長的路上磕磕絆絆走下去,摔倒了再爬起來,即使是重傷,大不了休息幾天再上路。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只要踏踏實實地走過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會不遠的。讓我們向著自己的夢想前進吧!

讀《大山裡的學校》有感 篇4

讀後感 ,575字

一粒米,是經過農民伯伯用汗水換來的;一張紙,是經過多道程式加工的;一分時間,是用任何東西都買不回來了。前幾天,我在一本書上看到一篇文章,名叫《大山裡的學校》,我看後,使我深有感觸,同時,也讓我懂得珍惜。

在貴州省雷山縣,一座大山後面,有一所小學,從哪裡的縣城,得走一天一夜的山路,因此,很難與外界聯絡。師生們唯一的發法就是一張小小的紙條。報紙一到這裡,早成“舊文”了,學生們上學更別提有多困難了,早上從5點鐘起,得走2個小時的山路,所以他們只好住,“學生公寓”了所為的”學生公寓”是搭起一間小房間。

這讓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位兄弟他們學習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可因為家庭條件不好,沒錢顧他們上學,父親只好買一本“巨資”的書給他們兩個做安慰。假如,我給他們一間破爛的教室,和腐破的桌椅,他們也許會欣喜若狂把!

看完以後,使我深有感觸,也讓我懂得了珍惜,當我們浪費一粒米的時候,要想到這是用汗水換來的,要珍惜這一粒米;但我們浪費一張紙時,要想到這是動用很多人員來加工的,所以我們要珍惜一張紙;當我們浪費一分鐘時間是,要想到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珍惜時間,就是延長一個的生命。

同在一個藍天下;同在一個大地上,同在一個祖國上,人與人為什麼會有天壤之別呢?我們應當珍惜現在美好生活。奮發學習,才不會辜負父母對我們的期望!《大山裡的學校》讓我懂得珍惜。

讀《烏丟丟的奇遇》有感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501字

近期,我讀了一本充滿愛的書—-《烏丟丟的奇遇》,書的作者是中國著名的兒童文學家金波,這本書的愛令我回味無窮。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獨腳大俠”烏丟丟是布袋爺爺的木偶,它丟失了一隻小腳丫,被一個叫珍兒的跛足小女孩撿到,之後,珍兒將他自己的家中,得到了一個身體。不久後,他不辭而別,擅自闖入吟痴老人家中。後來烏丟丟明白了:別人給予了他人的愛,你要懂得用愛去回報。最後烏丟丟為了救珍兒,葬身火海,可是因為它懂得別人對它的愛,變成了珍兒那條跛足,不過珍兒永遠都不會跛足了。

我最喜歡文中的小腳丫烏丟丟,從它的身上我讀到了一種回報他人、犧牲自我的精神。它的這種精神表現在珍兒為救小狗,被圍火海;烏丟丟憑己之力,捨身救人。知道嗎?在我最喜歡的第十四個章節中,烏丟丟用愛將珍兒那隻冰冷的腳溫暖,它—-烏丟丟,為了珍兒,永遠走了,不過它,永遠在珍兒的心裡。

是的,生活中,我們需要這樣的精神特質,就像我們生活中的那樣知恩圖報。比如說父母養育了我們,我們要回報他們;也比如說,同學幫助你解出了一道難題,我們也要回報。跟何況是愛,像珍兒和烏丟丟那樣。

我喜歡《烏丟丟的奇遇》這本書,它將伴我一路成長……

讀《黃昏裡的男孩》有感 篇6

讀後感 ,1011字

沏一杯香茗,看黃昏,感受日月如梭;

讀一篇佳作,思人生,領悟世事蒼茫。

夕陽西下,我讀著餘華先生寫的《黃昏裡的男孩》,驀然發現,原來每個人的黃昏都別具特色。

印象中的黃昏,應該是安靜柔和的。當一輪紅日從地平線下降、帶來黑夜的一刻就充滿了神祕色彩。但餘華先生所描繪的“黃昏”卻與印象中的不同。故事中的男孩只因偷拿了賣水果的孫福的一隻蘋果,就遭到了孫福的瘋狂報復和可怕的折磨:像折斷男孩的手指、逼迫男孩喊我是小偷等等。孫福一次次欺辱男孩,卻一遍遍地說:“我這也是為他好”,殊不知,自己已從正義者變成了魔鬼,做著殘忍凶惡的教育行動,並打著高尚正義的名號。這些現象難道不值得引人深思嗎?

黃昏中,我在思考。

書中有這麼一句話在反覆出現:“我這輩子最恨的就是小偷。”這句話彷彿成了孫福最恰當的藉口。但也許正是社會上的惡人多了,才會讓一個本身優秀的人變得神經兮兮、草木皆兵,直至自己也潛移默化地融入進“惡人”的行列之中,去對下一個優秀的人進行反報復。

世界在改變,黃昏也在改變。

在以前的農村,家家戶戶都是敞開家門,隨時迎接到來的客人,或是串門來的鄰居,即使是晚上,也只是關上大門,從沒有聽說過會有人丟失東西。鄰居關係十分和諧。

可現在……

家家戶戶都安裝了防盜門,指紋鎖、聲控鎖等相繼而出。再也看不到有敞開的大門,也聽不見鄰居往來的親切交談。在屋裡的人稍聽見屋外有些風吹草動,就瞪大眼睛、屏住呼吸從窗戶往外看半天。有些膽子小的人,甚至白天在家都要把門緊緊鎖上。鄰居關係黯淡了很多。

時代在變化,善人在變化,黃昏在變化。

原來正是這些變化,造就了一批像孫福這類人的行動,他們將不滿發洩出來,導致了文中男孩的遭遇。就像文中所說:“人與人之間只有惡意,而缺乏善與寬容。”

抬起頭,我感到我眼前的黃昏在慢慢的凝重起來,好像蒙上了一層薄薄的烏雲。

原來每個人的人生也是別具特色,各有各自的酸甜苦辣。

文章的最後,作者寫到了孫福的人生,他也曾有一個美好和睦的家庭,但後來,他的兒子淹死了,與他同經歷苦難的妻子跟著剃頭匠跑了,轉眼間,家裡就只剩下孫福一個人。正是他的悲苦人生讓他充滿了仇恨,使他感到命運的不公,想方設法的報復別人,才能讓他的心裡感到平衡。我覺得,這應該也是他在生活道路上所經歷的“特色”吧。我們更應該勇於面對人生,不能屈服於人生的轉折點。

合上書本,望向窗外的黃昏,絢麗的晚霞映紅了天空,對人生的思索,也好像讓我明白了世事的真諦。

讀《閣樓裡的祕密》有感 篇7

讀後感 ,677字

我喜歡破案和解密型別的書,這本由作家辛西婭沃伊特著的《閣樓裡的祕密》,我一看到它的時候,它的封面就深深吸引了我,我想:“閣樓裡會發生什麼樣的祕密呢?”是誰家的閣樓呢?“那些祕密都是怎樣的呢?“是誰發現了這些祕密呢?”我帶著激動而又好奇的心看起了這本書。

我一翻到目錄,各種有趣的名字在目錄中“跳躍“著,一個一個地跳入我的腦海中,這一個個名字有趣無比,讓我發揮出了無限的想象力。

故事中有位叫”瓊“的女孩,在她出生沒多久,父母雙亡,是她的康斯坦姨媽一手帶大她,她的姨媽是一名老師,從小時候起,姨媽就這樣教她:“凡事都要好好想想,瓊!”我覺得康斯坦姨媽是一位很不錯的老師,也是一位很不錯的“媽媽”,她同樣教會了我“凡事都要好好想想”的這個道理。

一天中午,康斯坦姨媽叫瓊去一趟她的辦公室,康斯坦姨媽很嚴肅地坐在她的辦公桌前,對瓊說:“蒂爾先生寄來了一封信,信裡說,他家閣樓裡有一大堆卡蘭德家族的大量記錄,沒時間去整理,想讓你的小侄女瓊幫整理並分類。你答應嗎?“”我答應!“瓊爽快地答應了下來。

在這一年的七八月,在這座塵封十二年的閣樓裡,瓊陷在了層層謎團與疑雲之中,她在快樂與恐懼中慢慢發現了在十年前的那天夜裡,這座閣樓中發生的事情。

讀完這本有趣的書,我覺得很有成就感,因為我不僅瞭解了卡蘭德家族的祕密,還發揮了我的無限想象力,這本書就像施了魔法似的,讓我走火入魔似的沉浸在這本書裡。

這本書讓我明白了“凡事都要好好想一想”,這樣才能有更多的辦法,也讓我學會了只要耐心、認真完成別人所給你的任務,你會有想象不到的成就感,並獲得別人對你的信任!

讀《烏丟丟的奇遇》有感 篇8

讀後感 ,961字

早就聽說金波爺爺的《烏丟丟的奇遇》這本書很有趣,於是這個寒假我興致勃勃地買來這本書,如飢似渴地閱讀起來。

布袋爺爺是一位耍木偶的老人,有一次,他演出時意外丟了小木偶的一條腿,這條腿是有靈氣的小腳丫,正好被殘疾姑娘珍兒撿到了,有愛心的她為了讓小腳丫見到爺爺,可找不到布袋爺爺而收留了她,布袋爺爺卻因為尋找小腳丫而生了重病。

善良的珍兒把小腳丫安在了一個娃娃身上,從此小腳丫便成了“獨腳大俠”,並且擁了有自己的身體,珍兒稱他為“烏丟丟”。不久後,還不太懂事的烏丟丟不辭而別,卻意外闖進了老詩人吟痴的家中。在這期間,他認識了一群有靈魂、活潑的朋友——“詩簍子”、“套娃七姐妹”、“撥浪鼓”等小玩具。他的小世界越來越豐富,在“重返童年”的晚會中,他真正體會並明白了快樂,感到了愛無時不存在。他猛然想起了珍兒,便和吟痴老人遠行去尋找珍兒。

到達目的地後,烏丟丟為了救火災中的珍兒而被大火燒得只剩一條腿了,最後,他把自己僅剩的腳獻給了跛足的珍兒,讓珍兒擁有了健康的身體。

在這遠行的途中,我和烏丟丟一同明白了不少道理,懂得了不少知識。從逆風而行的蝴蝶中,我明白了對自己愛的人應全力以赴滿足她,懂得了遵守諾言的意義;從種雞蛋的芸兒中,我感受到了她的努力、執著,是啊,不去努力怎麼知道能否成功;從雕塑家的故事中,我明白了一個人通過愛活在別人的記憶裡,即使她的身體不在了,但她的靈魂仍活在世人的心靈中。

烏丟丟的生命是布袋老人給予的,他的身體是珍兒給予的,而智慧是吟痴老人給予的。是愛,讓他變得善良、完美,讓生活變得有趣、美好。在我們的身邊也有許多給予我們愛的人,比如父母,給予了我們生命和健康的身體,用愛呵護我們長大;比如老師,像吟痴老人一樣傳授我們知識,讓我們成為一個智慧正直的人;比如親人朋友同學,給我們幫助,為我們帶來快樂……我們無時不在享受著他們帶來的愛,愛能讓生活更美好,愛能改變一切,我們也應該用愛去回報他們。

當我合上這本書時,我明白了人生的最大財富是愛,生命的意義也是愛。我相信有愛滋養的生命,才是鮮活、美麗、不朽的生命。

用愛滋養生命——讀《烏丟丟的奇遇》有感 篇9

讀後感 ,734字

在暑假裡,我閱讀了《烏丟丟的奇遇》這本書,感受很深。

這本書主要寫了一位演木偶戲的布袋爺爺因在演戲中一不小心丟了“獨腳大俠”的一隻腳,由於這隻腳很有靈氣,所以他以為再也演不好戲了,就臥床不起,直到去世。而那隻腳被一個名叫珍兒的小姑娘撿了去,珍兒想把這隻腳物歸原主,可一直沒找到布袋爺爺,就把腳縫在了布娃娃上。可惜只有一隻腳,所以這布娃娃就叫做烏丟丟。當天晚上,烏丟丟離開珍兒,四處流浪,闖進了吟痴先生家裡。於是,烏丟丟便開始在吟老的幫助和感染下,慢慢地成長了起來。最後,烏丟丟變成了珍兒腿的一部分。

在這本書中,我最敬佩的人是烏丟丟。他雖然很小,但在吟老的幫助下,竟知道了用愛來回報別人!在珍兒被大火困住時,他搶過水桶,義無反顧地一步衝進火焰中。烏丟丟在濃煙烈火中尋找珍兒,他一聲聲呼喚,終於聽到了珍兒的迴應。烏丟丟冒著生命危險,救出了珍兒,自己卻被大火吞沒了。他感激珍兒給予了自己那麼多東西,就把自己的體溫,力量,一點兒,一點兒地賦予了珍兒那隻殘疾的腳。後來珍兒找著了那隻小腳丫,小腳丫就變成了珍兒的一部分。

在烏丟丟的故事中,我想到了我們也應該向烏丟丟一樣,回報幫助過你的人,去幫助貧困的人!烏丟丟的心間生了一朵花,花的名字叫“愛”,它是滋養生命的沃土,它讓生命美麗不朽。烏丟丟帶著愛,穿越生命的旅程,用愛譜寫了一曲生命的讚歌。就比如,媽媽給予了我們生命,我們就應該用自己的孝心來回報媽媽;老師給我們傳授知識,我們就應該不負老師的期望,好好學習……

在這本書中,我明白了,有愛滋養的生命,才是美麗、不朽的生命。我們要有一顆充滿感恩與愛的心,要用愛去回報別人,要做一位知恩圖報的好孩子!

為什麼要學中文——讀《中國人的精神》有感 篇10

讀後感 ,1089字

我們都知道,中文就是漢語與漢字,經歷了3000多年演練變化的語言文化,是全世界唯一的二維文字,可以表音、表意、表形,是現階段人類文明中最穩固也是最先進的語言文字。在《中國人的精神》這本書中,作者辜鴻銘講述了他對中文的一些獨到的認知與理解。

作者認為“漢語史世界上最優秀的語言”“必定戰勝英語”,並從思維速度、發音、構成組義等角度進行了論證,真實誠懇令人折服。但我卻對自己提出了一個疑問,我們到底為什麼要學中文,是因為它是世界上最偉大最優秀的語言,還是因為它是最博大精深、最先進而學習它?對我而言,我的理由有三:

中文,是一箇中國人的象徵。它代表了你的歸屬、你的身份,更像是一個標誌。這不僅是針對個人,而是針對整個民族。中文,是一個民族文化的根,精神的根。舉一個很平常的例子,如果一個孩子從小跟隨父母背井離鄉,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中生活,而他的父母也沒有及時教他關於他的民族文化的東西,如方言、歷史、習俗,段時間來說他還可以說那裡是他的家鄉,是他的歸屬之地,但久而久之,一代代地過去,當他的子子孫孫再回過頭來,除了血脈,他們已經喪失了全部可以標誌他們家鄉身份的東西,或許也可以說他們已經有了一種新的文化,一種新的傳承,新的身份,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已經不再是原來那個地方出來的他們了。這就是原始歸屬的喪失,文化標誌的一種丟失。中文,它並不像護照、身份證等具體的一個物體,證明你的來源地、你的身份,它更像是一種無形的、如中國心一般的精神上的東西,別人或許不知,但只有你自己明白中文在你心中的烙印深淺,只有自己在明白自己的歸屬。我學習中文,因為我仍想做一個名副其實的中國人。

中文,也是中國文化精神的一個具體的表現。它記錄了中國的文字系統,承載著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並且在不斷的發張過程中,留下了大量的詩詞、對聯等文化,還形成了中國獨特的漢字書法藝術。試想如果不學習掌握漢語與漢字,如何能夠真正體會、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可能有的人會提出疑問,連古代的文言文都可以用白話文進行翻譯,中文也可以通過翻譯成其他的語言進行學習交流,理論上是如此,但是真正對比過兩者的同學應該知道,就算你如何精妙的翻譯,與自己用原來的語言明白的文化內容肯定還是有一定差異的。這就像是一個需要驗證的傳承一樣,要想得到其真正的傳承,就必須有一個相對應的鑰匙,才能通過考驗。中國文化也是一樣,你必須學習中文,你才能真正的窺視到它的“博大精深”之處。

這就是看了辜鴻銘這本書的一些對中文的觀點後,對自己所提出來的提問以及解答,或許解答的還不是很充分,很透徹,但無論如何我們都需要給自己一個繼續前進的理由,一個支援下去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