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中華魂》有感相關作文20篇
讀《中華魂》有感 篇1
讀後感 ,1068字《中華魂》是我讀過的感受最深的一本書,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孕育了五千年的輝煌,五千年的歷史,留下了璀璨的傳統文化。
在歷史的長河中,仁人志士層出不窮,中華美德熠熠生輝,民族精神世代傳承。我們以岳飛的一闋《滿江紅》,以文天祥的一腔《正氣歌》,以魯迅的一聲《吶喊》,以朱自清的一道《背影》唱響您不屈的脊樑與骨氣,唱響祖國母親您那不屈的尊嚴與神聖。書中有個小故事讓我感受頗深:杭州長運公司司機吳斌駕駛的大客車正行駛在滬宜高速公路上。突然,有個來歷不明的金屬片砸碎前窗玻璃後,刺入吳斌的腹部至肝臟破裂。他臨危不懼,忍痛用1分16秒緩緩靠邊停車,並提醒車內24名乘客安全疏散和報警。事後吳斌因搶救無效離開人世,年僅48歲。當時“最美司機"的視訊在網上熱傳,一位網民評論到:“只有將敬業成了習慣,深入骨髓,才有可能在生命的最後瞬間爆發出超發想象的能量”。我觀看後感到深深地感動,他知道,如果司機失控,很可能就車毀人亡,可是吳斌強忍自己的痛苦,挽救了24名乘客的生命。他實在是太偉大了。一個肝臟被突然刺破的司機,要用怎樣的意志力,才能做到這一點啊!這是一個超人!吳斌確實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應該把對吳斌的敬佩之情轉化到對待學習的態度之中。
有一次,一個空塑料瓶躺在飛馳的汽車門旁邊,只要輕輕一碰,就會跌落到柏油路上,它正處於危險的邊緣地帶。我坐在車上,注視著那個空塑料瓶,生怕它一下子滾落下去,它的旁邊站著一位胖胖的阿姨。她無所畏懼地站在開啟的車門邊上,塑料瓶就在她的腳邊。她似乎根本就沒有注意到,正目不轉睛地望著車外來來往往的行人。當時我想誰會在意一個小小的塑料瓶呢?車上的其他人都沒有去撿。心想:我去撿,然後放進垃圾桶裡,這是什麼意思?去撿了,放在自己的塑料袋裡,將會招來怎麼樣的眼神?我於是沒有動身,心頭卻有點不安。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就連撿起一個空瓶子這樣的舉手之勞也不屑或不敢,是什麼樣難言的苦衷多了幾分遲鈍?這時,我突然想起了馮驥才的一句話:在世界的喧囂和紛擾中,我們常常忘掉了自己的心靈。也許現在社會太多的艱難和誘惑,人與人之間溝通和交流,那些功名利祿,榮辱得失,是非利害都是牽動人們的繩子。就這樣,渾渾噩噩或興致勃勃地忙碌不停,哪裡還會顧忌無形、存在於我們身旁的每一個心靈?
作為一名中學生,只要時時處處留意身邊的小事,就會從中發現真善美,從點點滴滴的小事中,也能體驗到真善美的真正含義。
我堅信,在我們的不懈努力下,祖國的明天將會是: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經濟更繁榮、人民更幸福、國力更強盛,祖國的明天會變得更美好!
讀《梅花魂》有感 篇2
讀後感 ,471字這一週,我讀了一篇叫《梅花魂》的文章,簡潔樸實的言語讓我的內心受到極大的震撼,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這篇文章通過描寫梅花的秉性,襯托出一位華僑老人對祖國的深深眷戀之情,讓我們體會到他那一顆熱愛祖國的赤子之心。他讓我明白作為中國人,我們要做一個像梅花一樣有品格、有靈魂、有骨氣的人。
在這篇文章裡,最令我感動的地方是外祖父每次讀到抒發思念家鄉的經史詩詞的時候,都會熱淚盈眶。後來,外祖父因為年齡太大,無法回國,竟然像小孩一樣嗚嗚地哭了起來。還有就是一張墨梅圖,被作者不小心弄髒了,一向慈愛的外祖父卻對作者“大發雷霆”,這一切的一切,讓我明白那都是海外遊子對祖國母親綿綿思念之情。
從古至今,我們的英雄們都在用他們的方式深深熱愛著祖國,為祖國奉獻青春和熱血。遠有文天祥、岳飛、近有趙一曼、劉胡蘭、董存瑞……我們應永遠牢記:祖國的繁榮昌盛,人們生活的幸福安康是無數英雄先烈用鮮血換來。
當今的我們不用面對國破家亡,不用背井離鄉,生活在幸福祥和的和平年代,我們更要用我們的實際行動為祖國爭光,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從小事做起,做一個像梅花一樣的錚錚華夏兒女!
讀梅花魂有感 篇3
讀後感 ,448字我讀了梅花魂後有許多感悟。
梅花魂裡的外祖父說過,人一定要有梅花的秉性,是呀,一箇中華人民總要有梅花的秉性,比如文天祥說過“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還有岳飛背刺“精忠報國”這些有氣節之人都是我們很好的榜樣。
我覺得我們都要做有骨氣的人,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要有氣節,頂天立地,不低頭折節。
我們應該十分愛國,不應該侮辱中國,聽到別人說祖國一定要制止。
還有我們少年應當管好自己因為梁啟超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
梅花魂這篇文章語意含蓄,感情深厚,揭示了“梅花魂”的含義,也揭示了一位老華僑那一顆懷戀祖國的心。是呀,一位身在異鄉的華僑,卻不能回到祖國感受美麗的大好河山,不能體驗那擁有長江,黃河和萬里長城的自豪,不能親自走一走那蘊含著濃濃鄉情的國土,對於一個老華僑來說是多麼遺憾的事呀。
再讀此文,思緒飛揚,不僅是梅花的純潔影響著我,激盪著我的更是如梅花一樣清逸飄香的思鄉情懷。
小眼看世界——讀《中華上下五千年》有感 篇4
讀後感 ,683字歷史是我們的過去。在這片幅員遼闊的華夏大地上,我們的祖先歷盡艱苦磨難,創造了無比燦爛的中華文明。這一本《中華上下五千年》,讓我瞭解了歷史,跨進了那豐富多彩的歷史長河。
中國經歷過無數次改朝換代,所謂“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從夏禹建國到武昌起義,從奴隸制的興起到封建王朝的衰亡,華夏大地上的這五千年曆史,是多麼地精彩,同時又留下太多的遺憾。在歷史的長河中,有小小的漣漪,有滔天的巨浪。其中的每一滴水,都蘊藏著某種感情,或喜悅、或悲傷、或憐憫、或憤怒,但它們都不能被忘卻,都是最珍貴的文化傳承。
歷代祖先的精神也令我為之欽佩,有“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有聰明好學、博覽群書的謝靈運,有直言進諫的魏徵,有關心百姓的鄭板橋……他們和他們的精神,給歷史增添了一抹亮色,也給後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供他們學習、景仰。
很多人說:“古代人沒有現代人聰明。”其實不然,東漢的張衡發明了渾天儀、地動儀,相風銅鳥;蔡倫發明了造紙術;祖沖之成功將圓周率計算到後七位,這些偉大的發明家,都為現代文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古人的智慧可能是現代人所想象不到的。他們之中還湧現了許多有才的詩人:“李杜”—李白與杜甫;“小李杜”—李商隱與杜牧;“詩鬼”李賀;“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他們給後世留下了許多經典詩作,是東方文化的瑰寶,直至今日還時時被後人們爭相傳誦。
古代的文化多姿多彩,如千尺的長卷般,談也談不盡,說也說不完。我們作為新時代的中國少年,應該多瞭解歷史,多認知歷史,多反省歷史,以史為鏡,我們才能更好地把握今天,創造明天!
讀《中華成語故事》有感 篇5
讀後感 ,387字我非常喜歡讀書,暑假裡我又拿出新買的《中華成語故事》這本書津津有味的了起來。
高爾基說過:讀一本書,就像對生活開啟一扇知識的大窗。這本書裡面的故事深深的吸引著我,有的驚心動魄,有的感人心肺,還有的回味無窮。
“紙上談兵”這個故事對我的啟發意義很大,我知道了做事不能誇誇其談,還要有實戰經驗。我們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記得再清楚,不會用一樣白費功夫。做事都要以多練為主,熟能生巧,吸取“紙上談兵”的失敗經驗。
在讀完這本書後,我受益匪淺,裡面的每一個故事都是對我們的教誨。有些故事我們從小就知道,但還是明知故犯,是家長提醒的不夠嗎?是老師教育的不夠嗎?其實都不是,這些錯誤的頻頻出現是因為我們在生活中不嚴格要求自己造成的。我們還會記得一些教訓,本能的去改正,這對我們是有益無害的。
《中華成語故事》這本書給我們帶來了數不盡的精神財富,他像一條江河源源不斷的流入我們真實的海洋中。
讀《中華龍鳥》有感 篇6
讀後感 ,606字母愛,在每一個小生命來到這個世界的同時,母親便“賦予”了小生命義不容辭的關愛。
《中華龍鳥》是講述了在天災後兩種恐龍的變化,“澄”是主角華龍鳥的前身,而“岫”便是冷酷的犬齒甲龍。
“澄”,它把對子女的愛發揮得淋漓盡致,當子女面臨危險時,它絕對不會離它們而去,自己脫險;它明知鬥不過食肉龍,可是它選擇了留下,犧牲。是愛,是母愛的驅使。
“岫”,它們是個可怕的族群。是侏羅紀時期的“惡魔”,是最令“人”聞風喪膽的“老頭”。
在這處處潛伏著危機的侏羅紀時期中,我認為每一種龍都會以自己的生命安全為最依歸。但中華龍鳥卻突破了這個冷血的傳統。相反,它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子女。就如當年“孟母三遷”的故事一樣。
與之相反,犬齒甲龍則給了我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它們的族群則是把自己的生命看得比天高。找不到食物,便撕食同類,以大欺小。最後,更是以伴侶為食,真是慘不忍睹。
我在想:若我以一隻犬齒甲龍的身份生活在侏羅紀時代,我將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呢?會不會成為自己同伴的點心呢?會不會被自己的伴侶吃掉呢?想到這樣的畫面,我再也沒有勇氣往下面想了。
天災—大黑暗時代來臨了,犬齒甲龍在此次天災中被淘汰了,而中華龍鳥就心想事成地振翅高飛了。這是不是俗話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呢?
這本書寫出了“心”的最醜陋的一面,但更大程度上是寫出了“母愛”的偉大。死亡,在中華龍鳥眼中遠比保護子女低,這是我們看到的最“人”性的一面。
讀《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有感 篇7
讀後感 ,781字當我翻開《中華傳統文化經典》這一本書時,中華五千年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燦爛文化便如滔滔江水一般湧現在我眼前,中華五千年可歌可泣,不可計數的風流人物便漂浮在我腦海。彷彿有一股強大的磁力吸引著我,促使著我往下讀……
當我讀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時,我感到了團結合作之重要,力量之強大。
這是無可厚非的,無論是作戰,還是實際生活,無論是人,還是動物,無論是古代,還是當代。團結永遠都是如此重要。比如就拿日本侵華事件來說,如果當年國共兩黨沒有聯合起來抗擊日本,如果當年全國人民沒有團結起來一致對外。我想日本的陰謀就早已得逞了,哪裡還會有新中國,哪裡還會有中華民族,哪裡還會有現在活得如此幸福的你我,中華傳統文化哪裡還會得以傳承?還有,螞蟻搬食物相信大家也不以為奇了,但是大家可否有想過,如果它們沒有團結起來的話,又怎能將比自己大數十倍甚至上百倍的食物搬回洞穴了呢?
當我讀到“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身而取義者也”時,我明白到,道義比生命更為重要。
我國從古至今這樣捨身取義的例子也不以為奇。文天祥,一個家聞戶曉的英雄人物。他之所以可以這樣流芳百世,也只是因為他在生命與道義面前選擇了道義,拯救萬民於水深火熱之中。但如果當年他沒有捨身取義而苟且偷生,他是否還能名垂青史呢?我想,中國的歷史不也隨之而改變嗎?他也必將遺臭萬年了吧!還有2013年為救不慎溺水的遊客而壯烈犧牲的鄭益龍。他也在道義與生命面前選擇了道義,而犧牲了生命,成為受萬人敬仰的英雄。但如果他當時沒有勇敢下水去救人而袖手傍觀的話,那名遊客的命運又將如何?
讀《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我認識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品《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我品味到歷代風流人物的可歌可泣,不畏犧牲,不畏艱苦;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發揚中華民族精神,與經典同行,與中華傳統文化相伴終身。
讀《中華美德頌》有感 篇8
讀後感 ,800字是夜,北風呼嘯,時間的推移將萬家燈火變成了那零星的幾扇窗,幾盞燈,幾個人。我手捧書卷,沉寂在自己的世界,無法自拔,那書的封面,印著一行豎排楷體“中華美德頌”。
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源遠流長,中華美德更是一直伴隨中華的發展,從堯的“儉樸”,舜的“寬厚”到孔子的“禮”“仁”再到現在的“尊”“讓”都是中華美德的彰顯和發揚。
書中的感人故事讓人落淚,偉大人物使人敬佩。無數故事路然紙上,然而,最令我久久不能忘懷是他—“最美司機”吳斌。
當我讀到這裡時,我的靈魂彷彿飛到了公交車上,我彷彿親眼見證整個過程。11時39分,公交車安然行駛,40分左右“飛來橫禍”的鐵片擊中吳斌。然而後來發生的一幕震撼了所有人的心靈,在接下來的24秋內,吳斌進行了一系列的動作,車並沒有失控,而是安穩地停了下來,而當時,吳斌已是重傷。
時間彷彿定格,我的思維都在飛速旋轉。吳斌用自己的生命給中國人上了一堂課,詮釋了“責任”二字的含義。吳斌是一個有擔當有責任的人,顧全大局,他用自己一人的生命換來了全車人的安全。我想,即使車子失控也無人能責任他吧。那時他身受重傷,但正因為他心中有那份責任,那份擔當,便使他在第一時間把車停下,這,便是中華美德,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中華魂。
所謂責任,便是摸著自己的良心,認認真真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公交車司機吳斌這樣做了,但盡責之人並不只有他,還有千千萬萬的人民,他們有著不同的身份,卻有著相同的一點。他們的盡職盡責為我們帶來了美好的生活,但,我們有盡責了嗎?我們有盡最大的能力去住址學習嗎?其實責任不只體現在大人身上,也體現在全中國人身上。
忽然想著前幾時打掃樓梯時我還怨聲連連,抱怨為什麼要來掃地,我們明明是來學習的啊。現在想起不禁失笑,或許,再敢不會有這樣的話從我口中傳出了吧。
思緒漸漸回到現實,卻有著周莊夢蝶般的真實,遠處幾家燈火也已熄,空曠的黑夜只剩下我那扇窗,那盞燈,那個人。
讀《中華美德頌》有感 篇9
讀後感 ,732字我們中國是五千多年曆史的文明古國,我們國家從古時候就開倡“仁、義、禮、智、信”等良好品質,以及現在所說的“八榮八恥”為核心的思想觀念。但又有多少中小學生做到以上這些良好品質呢?可能現在有很多成年人連最基本的禮貌待人、明禮守法都遵守不到吧!
我看了《中華美德頌》後,讓我想到了我還在讀小學的時候遇到的一件事—有一次,我和家人從南埡奶奶家乘車回來,路途中人並不多,但所有的座位都坐滿了,因為有的人自己做一個位子,大包小包的東西佔一個位子,讓人看著特別不舒服。到大中壩的時候,上來了一位大約七十多歲的老爺爺,他看見有一個年輕人旁邊有一個位子,但上面放了幾小袋東西,他走到年青人身邊,說:“你把東西拿了讓我坐吧。”而那個年青人卻不削一顧地說:“要坐自己拿!我沒工夫拿這些東西!”還說了一些難聽的話。之後那位老人也挺不容易的走到我旁邊來,靠在我坐的椅背上。我和家人實在看不下去了,因為竟沒有一個人給他讓座!畢竟那位老人也是這輛車中年紀最大的,所以我起身讓那位老人坐下了。那位老人很謝謝我,還說我很懂事,我的家人也誇了我,而那位年青人也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
我真想不通,我們祖國遠古流傳的“仁”“義”“禮”“智”“信”都哪兒去了?為什麼還會有這麼多人連最基本的尊老愛幼都不懂?現在外出旅遊喜歡亂刻亂畫的大都是我們中國人、聚餐最吵的大都還是我們中國人、綜合素質差的大部分人仍是中國的。曾古時候我國有多少有良好品質的人啊!而現在,為何他們的素質這麼差!
從現在做起,從我們中學生做起,我們要做個熱愛祖國、勤儉節約、尊老愛幼、明禮守法、禮貌待人、誠實守信、不抽菸不喝酒等良好品質的人。我們不能只是把這些好品質掛在嘴邊,而是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我們是一個文明優秀的中學生。
讀《中華上下五千年》有感 篇10
讀後感 ,538字歷史就像一條長河,流淌著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光輝,歷史就像一面鏡子,照耀著中國五千年以來的繁榮與興盛,歷史就像人們的腳步,記載了中國五千年的興衰之路。
翻開這本歷史書,裡面許多熟悉而經典的故事呈現在我眼前:鴻門宴、暗渡陳倉、紙上談兵、圍魏救趙……在作家的筆下每一個故事都有生命一樣,將人物的特點顯現出來,顯示著每一個歷史的元素。而讓我覺得裡面最精彩的故事就是諸葛亮揮淚斬馬謖。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曾說:“街亭是個軍事要地,守住街亭我們就可放心北上長安,有哪位將軍願意去守?”這時馬謖說願意去守街亭,諸葛亮想起劉備病重時曾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重用。於是讓王平也跟著一起去,但馬謖按兵書上的說法,駐紮在山上,最後被司馬懿團團圍住。馬謖雖然突圍出去,但丟失了街亭。最後被諸葛亮命令人拉出去斬首。諸葛亮按軍法斬了馬謖,但他想到平時和馬謖的友誼,就十分難過。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其實做人不能按書上的照本宣科,要懂得靈巧變通。就像馬謖只懂按兵書上的來做,不懂根據地形、環境等制定一套作戰方案,最終失街亭,自己也被斬。做事也不能死板,否則不僅不會成功,而且還會拖泥帶水導致失敗。
一個故事有一個道理,讀完了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道理不僅能告訴人們其中的奧祕,而且還能教人們怎麼做人,這就是讀書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