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人的菜煎餅——風味小吃相關作文20篇
誘人的菜煎餅——風味小吃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570字每個地地道道的棗莊人,都知道棗莊的四大名吃:羊肉湯,張家狗肉,辣子雞,菜煎餅。要問我這個饞貓哪個好吃的話,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哪個都好吃,但最好吃的要數菜煎餅了!”
菜煎餅色香味形俱全。看一眼,就會流口水,迫不及待的想咬一口;一到嘴裡,就使人恨不得一口吞下去它。
菜煎餅的皮是金黃色的,上面還散落著一些褐色的小點點,那是餅熟最明顯的特徵。從上面看,金黃金黃的皮加上那些褐色的小點點,還有菜煎餅五顏六色的餡,讓我們一看,就直流口水。現在說著,我都快流口水了!
做好的菜煎餅,滿屋到處瀰漫著面的香味,蔬菜特有的香味,雞蛋的香味,火腿的香味……所有的香味混在一起,那是多麼誘人的呀!當你仔細聞一聞,就會聞出一縷甜甜的味。到那時候,你肯定不顧其他的事,就只一心想拿起菜煎餅咬上一口,你就會覺得這事人間最幸福的味,是什麼東西也代替不了的味。
菜煎餅一層一層金黃色的皮裡總要夾著無顏六兒色的餡,這些不光好看,而且也很香,同時這餡也香、很有營養!
看到這,我相信你肯定流口水了,而且還迫不及待地想吃了吧!別急,我還要告訴你,這菜煎餅老少皆宜,被稱為“天下第一餅”“魯南第一餅”,不管這些稱號對不對,反正在我心裡的稱號就是這些!你肯定饞了吧!那就趕快來到我的家鄉品味這誘人的菜煎餅吧!到時候,我還會當你的導遊,讓你把這四大名吃好好地品嚐一頓,過把癮吧!
奶奶的菜煎餅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672字我的奶奶沒有上過學,沒有什麼文化。雖然她在學習上不會給我幫助,但她會在吃的方面來彌補,給我做很多好吃的。奶奶最拿手的就是菜煎餅。
一天早晨,媽媽說要做我最愛吃的菜煎餅。我一聽高興極了,一蹦三尺高,心想:“我最愛吃菜煎餅了,不過以前都是媽媽在外面買的,做的肯定比外面買的要好吃。”
這是媽媽第一次做菜煎餅,所以媽媽不太會做。只聽媽媽在廚房搗鼓了一陣子,說:“菜煎餅做好了。”我嚐了一口,真是難吃死了。在一旁的奶奶看見了就要給我重新做個。我心裡頓時美開了花。關鍵時候還是得老將出馬。
首先,奶奶先準備好一些蔬菜和兩個雞蛋。接著,奶奶把菜切碎放到一個大碗裡,又把雞蛋打碎,接著又往碗裡放了些調味料,用筷子攪拌了幾下,又放到我鼻子前讓我聞了一下,和藹地問:“你聞一聞香嗎?”我頓時感到股蔬菜的清香撲鼻而來。然後,又把這些菜夾在兩個餅中間,把它放在電餅鐺上,開啟火,過了幾分鐘,又把它翻了個個,把蓋子蓋上。水與油交融在一起,發出了“滋滋”聲,就像一首好聽的音樂。廚房裡傳來了一陣香氣。我迫不及待地問:”奶奶做好了嗎?”奶奶笑著說:“馬上好,小饞貓。”
奶奶把菜煎餅拿了出來,我聞到了一股香氣,讓人垂涎欲滴。我迫不及待來了一口。沒錯就是這個味道。奶奶牌的菜煎餅味道。我給奶奶的菜煎餅極度的好評。奶奶臉上的皺紋笑的更開了,像朵美麗的花兒。此時菜煎餅的香味與奶奶的愛瀰漫在整個房間……
家鄉的風味小吃——涼麵 篇3
國小三年級作文 ,441字我的家鄉是內江市威遠縣,那裡不僅景色優美,而且小吃多得數也數不盡:涼糕、羊肉湯、油條、油炸粑、葉兒粑、心肺湯……但我最愛吃的還是涼麵。
涼麵在威遠也算是無人不知的小吃了。我家奶奶就特會做。奶奶先煮熟了一大盤淡黃的涼麵,再去菜市場買了:大料、八角、茴香製成一種祕製的香油,再用姜攪拌成姜水,用蒜攪拌成蒜水,最後把煮好的豆芽和涼麵、蒜水、姜水、白糖、醬油、芝麻油、香油一起攪拌,一碗又香、又甜、又麻的涼麵就大功告成了,如果你覺得還不鮮辣呢,就再加一勺小米辣進去,管保你會直呼帶勁兒。
一碗金黃色的涼麵像一根根絲線似的盤在碗裡,真是捨不得吃。
記得小時候,媽媽和奶奶在做涼麵,涼麵剛一做好,我就去給我那一碗涼麵加調料,不管什麼料,都往裡面放,那細細的花椒粉自然是加了不少。剛加完調料,我就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結果因為味道太美,一吃就吃了三碗,麻得我“呼哧呼哧”直踹氣,一連喝了三碗南瓜綠豆湯才止住了麻。
家鄉風味小吃真是“一級棒”!如果你到我的家鄉來,我一定會請你去飽餐一頓“威遠涼麵”!
我喜歡的風味小吃——biangbiang面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785字前幾天,我家小區附近新開了一家麵館,那店名好多筆畫,以我現在的學識水平,只能瞪大雙眼,心想:這是什麼字呀?我趕緊跑回家,找出紙筆,又到店前把那個字摹寫了下來。哇!整整五十六畫,由十一個字組成,有宀、辶、月、心、馬、長、么、言。我問爸爸:“這個字讀什麼呀?”爸爸笑著對我說:“讀biang。至於為什麼讀biang,我也不知道,要不,中午我們爺倆親自去感受一下。”
以我的性格,哪兒有耐心等到中午啊!十一點剛過,在我反覆的催促下,爸爸便帶著我來到了那家麵館“銅絲街-楊凡語文課堂佳作銅絲街-楊凡語文課堂佳作面”。我一進門,便急著問老闆:“老闆,為啥那字對biang呢?”老闆笑著說:“你看我做一遍,看你能不能猜出原因來。”說罷,老闆先拿出醒過的麵糰,在上面抹了一層油,用擀麵杖把麵糰擀扁,並使勁壓了幾條印跡,然後將面拉長的同時,在案板上抖幾下,這時,面和案板發出biangbiang的聲音。頓時,我恍然大悟,對老闆說:“銅絲街-楊凡語文課堂佳作銅絲街-楊凡語文課堂佳作面的來歷就是這個聲音吧!”老闆笑著點了點頭,對我豎起大拇指。
接著,老闆再沿著擀麵杖壓得很薄的地方,把長長的面塊撕成一條一條的,放進熱氣騰騰的開水鍋裡。長長的手撕面在鍋裡翻滾著,幾分鐘後,面就熟了。我點的是臊子面,老闆給我的麵條澆上一層臊子,裡面有青筍、胡蘿蔔、香菇、肉丁……這層臊子就像給白白胖胖的麵條穿上了一件花衣裳。面的口感有點像刀削麵,吃起來比刀削麵稍軟,但很有嚼勁。我忍不住大口大口地吃著,燙得我舌頭都沒感覺了。我點的這碗臊子面真是色香味俱全啊!
當我挺著圓滾滾的肚子走出麵館,舌尖上還回蕩著這濃濃的味道。心裡不由地想:中國勞動人民不僅勤勞,而且用智慧創造了這個字,銅絲街-楊凡語文課堂佳作銅絲街-楊凡語文課堂佳作面也是中國源遠流長的美食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今天真是不虛此行。
家鄉的風味小吃 篇5
國一作文 ,606字“吃”文化在我國也可排得上是國粹,正所謂"民以食為天”嘛。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風味小吃,而我個人認為,家鄉的風味小吃中最獨特的就是—扁肉。
扁肉不僅吃起來香,而且看到它的色相,也不得不讓人垂涎三尺。翠綠的蔥花點綴在米白的湯麵上,而晶瑩剔透的扁肉則搖曳在湯中,彷彿是一幅美麗的風景畫:蔥花是堤岸環繞的樹木,湯就是明淨的湖,扁肉則是那一隻只正在湖中央快樂嬉戲的鴛鴦。那麼,這一碗扁肉看上去怎能不吸引人呢!
你們可別看扁肉的製作過程容易,可要是自己親手做起來,恐怕感受又會大大不同:先是把薄面皮攤在手上,然後用做好的祕製肉餡,用筷子夾一些放在麵皮的中間,再把它用手包起來,口要封緊。這樣,一個扁肉就做好了。待到顧客來的時候,只要先把調料放在碗裡,再把包好的扁肉放進燒開水的鍋中,蓋上鍋蓋,煮上一兩分鐘後開啟鍋蓋,用漏勺把煮好的扁肉撈起,再放入碗中,最後澆上湯水,撒上蔥花,一碗香噴噴的扁肉就製作好了。倘若不怕酸,可以把醋倒進湯中,用勺子攪拌,香氣撲鼻,味道也更好。
每一次吃扁肉時,我幾乎整個人沉浸其中,品嚐每一個扁肉帶給我的無窮美味。而且每一次吃,頭腦中都會有不同的回憶,不一樣的滋味,真是百吃不厭。
記得有一次,太饞嘴了,狼吞虎嚥吃起來,誰知一不小心嗆到了氣管,沒把我憋過氣去,現在想想都後怕。
家鄉的風味小吃—扁肉,我永遠也不會忘記,即使曾遠在他鄉。每次回到故鄉,我就要痛痛快快地吃上一回。
家鄉的風味小吃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567字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中國人民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創造了多種多樣的食品,不同地方的食品有不同的風味。“粽子”就是我家鄉的一種風味小吃。
在我的家鄉宜州市,不管什麼季節,不管大街小巷,你都可以找到賣粽子的攤鋪。粽子一般都是用翠綠的箬葉包裹著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棗子,煮熟以後,剝開墨綠色的箬葉,只見潔白的米團裡彷彿嵌著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很是好看。粽子的味道美極了,箬葉散發著清香,咬一口,甜而不膩。粽子既是消暑開胃的美食,又是營養豐富的佳品,所以男女老少都喜歡吃。
粽子也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古稱“角黍”,傳說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一直到今天,每年農曆五月初五,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
每當逢年過節,奶奶都要親自包粽子送給親朋好友表達祝福。過年回到老家,我們最喜歡吃奶奶包的粽子。全家人齊聚一堂,歡聲笑語,那種甜蜜的滋味總會由心底湧出。窗外的大樹也彷彿被這一幅溫馨畫卷所感染,搖動著它那笨拙粗壯的樹枝,緩緩起舞。葉子們輕吻著玻璃,懷著一顆喜悅又急切的心,急切什麼呢?推開玻璃窗,它打著旋兒地飄落在案板上。哦!原來它們也想要一品粽子的香味!只是還未觸及,就被那濃濃的粽香與和睦的氣氛所陶醉了。
我愛家鄉的美味食品—粽子,更愛這濃濃的情意!
家鄉的風味小吃——拌乾絲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574字拌乾絲是我家鄉知名的風味小吃。
泰州人有早上去飯店吃早茶的習慣,而拌乾絲是早茶必點的一道小吃。拌乾絲味道鮮美,看相也好。一盤奶白色的乾絲堆得尖尖的,像一座小山。山頭上,有嫩薑絲兒、牛肉絲兒、辣椒絲兒,紅的、綠的、黃的、白的,像五顏六色的鮮花,而小山的四周是一簇簇翠綠的香菜,像山坡上碧綠的草地。伴隨著一陣陣麻油的香氣,真是令人垂涎三尺。
拌乾絲的做法並不複雜,把特製的豆腐乾刨成絲,它們大約5至6釐米長,呈扁圓形,像鮮嫩的白蘿蔔刨成的絲。先放在開水裡燙一會兒,然後撈出來,漂在溫水中待用。客人來了,隨手抓一把燙好的乾絲放在漏勺裡,用手輕輕按壓,把水擠掉,抓放在盤子裡,推成小山狀,撒上切好的嫩薑絲,辣椒絲等配料,澆上一勺鮮美的醬汁,一盤色、香、味俱佳的拌乾絲就做好了。
拌乾絲的吃法也挺有講究的,先把小山輕輕的扒平,讓乾絲浸在佐料裡,然後把上面的配料分佈均勻,吃的時候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搭配著吃。我先夾了一些嫩薑絲,迫不及待地和著乾絲送到嘴裡,那種清爽、鮮美、勁道、絲滑,真是可口至極!喜歡吃辣的可以就著辣椒絲吃,喜歡吃葷的可以就牛肉絲吃。我和著香菜細細品嚐,真是滿口留香。一盤乾絲能吃出如此多種不同的美味,真是妙極!
我愛家鄉的風味小吃,更愛風味獨特的拌乾絲。朋友,如果您到我家鄉來做客,吃上美味可口的拌乾絲,一定會給您留下深刻、美好的回憶。
風味小吃手抓餅 篇8
國小四年級作文 ,327字我的家鄉有許多讓人聞之生津的風味小吃:臭豆腐,蘭花乾子,糖油粑粑,手抓餅……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手抓餅。
媽媽每次帶我逛街,我都要路過那條小吃街,常看見一位老奶奶在賣手抓餅。她推著一輛三輪車,三輪車上放著一個液化氣灶,灶上有個平底鍋。鍋上面熱氣騰騰,整整齊齊地排列著好幾個已經出爐的手抓餅。老奶奶的手抓餅口味絕對一流,賣得特別好。每次,我都會忍不住讓媽媽掏錢買一個大快朵頤。
每當手抓餅賣到差不多的時候,老奶奶便會現做現賣起來。只見老奶奶熟練地拿起粉團,在手心裡飛快地揉著,揉好便攤到鍋子上,加入少許油炸一會,然後換邊。等到兩邊都金燦燦的時候,她會把辣椒醬、蘿蔔丁還有火腿放到中間包起來。一個香噴噴的手抓餅就出爐了。
手抓餅物美價廉味道好,最受大家歡迎!
家鄉的風味小吃 篇9
國一作文 ,909字“舌尖上的美味讓人難以拒絕,而家鄉的美味讓我們時時貪戀,念念不忘。”
——題記
自從我上學以後,便很少回到家鄉,然而無論走到哪裡我都會有意無意地去尋找一份記憶中貪戀的味道。
一次跟著朋友去水鄉的小鎮旅遊。那時正下著小雨,天空霧濛濛的,街上行人很少,家家上空都飄著嫋嫋的青煙。打著從街邊小店買的油紙傘,本打算當紀念品,奈何現在卻用上了。我一邊聽著雨滴打在青石板上的清脆的聲音,一邊在稀鬆的人群中瞪眼尋著什麼。
“李記肉丸”,呵呵,終於找到了,只是不知道有沒有那個我曾經熟悉的味道。走進小店,許是因為下雨且在傍晚,店裡竟沒有一個客人,掌櫃看起來是個忠厚的人,坐在櫃檯後託著腮幫打算盤,看見我們進來,站起身說:“你們如果想要避雨,那有空位。如果想吃丸子,恐怕還要等會。”我們跟掌櫃要了碗肉丸子湯,便隨便找了個位子坐下。
剛坐下,便聽到後邊的屋子傳來陣陣敲打的聲音。掌櫃看到我疑惑的表情,解釋說:“你們應該不是本地人,這是後廚的師傅們在做丸子,客人想看便去看看吧。”說罷便笑著將我們指引進了後廚。我將一張衛生紙墊在門檻上坐了下來。看到一旁的師傅將打好的肉泥,握成小團,熟練的丟進油鍋,不由得勾起了我當年的回憶。
是啊,曾幾何時,我也像這樣坐在門檻上,看著一旁的老師傅。看著他熟練的從大石桶中拿出已經打的勁道的肉泥,用手握成一個個大小不一的糰子,然後丟進油鍋中。炸好後從油鍋中撈出來。看見一旁流口水的我,便笑咪咪的抓了幾個遞過來。可惜,上次回老家時才得知做丸子的老師傅去世了,做丸子的那間房子,也因追求所謂的發展而拆了。
一陣撲鼻的香味,打斷了我的思路。哦,是我要的丸子湯好了。端過來,坐在之前的位置上吃了起來。這時門口傳來“老闆,給我來碗肉丸湯”“老闆,也給我來碗肉丸湯”——吃著吃著,我感覺自己又回到了家鄉,那熟悉的味道,那熟悉的場景——
人們懂得用五味雜陳形容人生,因為懂得味道是每個人心中固守的鄉愁。
家鄉的風味小吃 篇10
國一作文 ,943字一葉落鍋一葉飄,一葉離面又出刀,銀魚落水翻白浪,柳葉乘風下樹梢。
——題記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幾乎每個地方都有著自己的特色美味。你看:北京的烤鴨,西安的羊肉泡饃,內蒙古的小肥羊,雲南的過橋米線……從宴會上的正餐大菜,到街頭村邊的風味小吃,可以說是不勝列舉。但我最喜歡的還是我家鄉的刀削麵。
刀削麵,顧名思義,用刀切割的面片。刀削麵味兒好,每一吃完都讓人感覺口齒留香,回味無窮,它雖然不是什麼山珍海味,但在我眼中它卻是無與倫比的美味佳餚,刀削麵寬而又薄,放到湯裡一煮,它就散發出陣陣誘人的香氣,讓我難以自拔。
每當一碗刀削麵下肚,總會有一種說不出的幸福與滿足。我經常去我家鄉的一個餐館去吃刀削麵,因為那的刀削麵實惠而且味兒又好,入口外滑內筋,軟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麵食者歡迎。所以我每一次去裡面的人都很多,附近的,遠道慕名而來的都有。
關於刀削麵還有一個傳說,這是我爺爺奶奶給我講的。蒙古韃靼侵佔中原後,建立元朝。為防止“漢人”造反起義,將家家戶戶的金屬全部沒收,並規定十戶用廚刀一把,切菜做飯輪流使用,用後再交回韃靼保管。一天中午,一位老婆婆將棒子、高粱面和成麵糰,讓老漢取刀。結果刀被別人取走,老漢只好返回,在出韃靼的大門時,腳被一塊薄鐵皮碰了一下,他順手揀起來揣在懷裡。回家後,鍋開得直響,全家人等刀切面條吃。可是刀沒取回來,老漢急得團團轉,忽然想起懷裡的鐵皮,就取出來說:就用這個鐵皮切面吧!老婆一看,鐵皮薄而軟,嘟喃著說:這樣軟的東西怎能切面條。老漢氣憤地說:“切不動就砍”。“砍”字提醒了老婆,她把麵糰放在一塊木板上,左手端起木板,右手持鐵片,站在開水鍋邊“砍”面,一片片面片落入鍋內,煮熟後撈到碗裡,澆上滷汁讓老漢先吃,老漢邊吃邊說:“好得很,好得很,以後不用再去取廚刀切面了。”這樣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千傳萬,傳遍了晉中大地,後來經過加工改編,就製成了人人稱讚的山西刀削麵,聞名海內外。
刀削麵的歷史源遠流長,我喜歡刀削麵的那個傳說,更喜歡那不可描述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