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願星裡的婉轉流年相關作文20篇

許願星裡的婉轉流年 篇1

國一作文 ,795字

那是一個晴朗的午後,天空湛藍的如一塊水晶般純粹,我在收拾舊物。不經意間望到那些裝在玻璃瓶中的許願星。

那是一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許願星,但在我看來卻珍貴無比,它在陽光下閃耀著屬於自己的光芒,如夢如幻。

我望著那瓶許願星出了神。思緒輕輕地拐了個彎,隔著遙遙的歲月望過去。那是在小學畢業時。那天同今天一樣,陽光正好。陽光透過枝葉,灑下一個個破碎的光影。你鄭重其事地把一瓶精緻的許願星交給我,輕輕地對我說:“這是九百九十九顆許願星,也是我們友誼的見證。希望我們的友誼能夠長久。以後我們或許不再見面了,就讓它陪伴你吧……”你說完,笑了一下,是那樣的寂寥。我的眼睛忽然被刺痛了。

回想曾經,我們是那樣的親密無間,無論任何事都要手拉手一起去做。我們一起學習,一起玩耍,一起放學……我們還向彼此下挑戰書,把對方當作學習的動力,一起努力。

也曾記得那天。雨出奇的大,說是傾盆大雨也一點不誇張。我沒有帶雨傘。小小的一把傘根本遮不住兩個人的身影。你看了我一眼,像下定決心般地把雨傘塞到了我手裡。還沒等我拒絕,你便義無反顧地衝進了大雨裡。我只好撐著你的傘回家了。一路上,雨越下越大,而我的心裡也被感動越填越滿。

第二天,你沒有來學校。當我得知你是因為淋雨而發燒時,眼眶酸酸的,有一種想落淚的感覺。

可是,五年就這樣過去了,那如夢似的五年讓我沉醉其中,無法自拔。好像棉花糖一樣,讓人忍不住咬一口再咬一口。

我回過神來,開啟那瓶夢幻的許願星,有一張小巧的卡片,安靜的躺在許願星上,上面寫著:送給我最後的朋友。淚水不知何時滑落,落在卡片上,暈開了那幾個工工整整的字。

我聽說,九百九十九顆許願星可以許願。如果是真的,我想許願:願我們的友誼天長地久。這九百九十九顆許願星裡的婉轉流年,都是我們的友誼啊!我緊緊地抱著那瓶許願星,這樣想著。

鋼筆裡的婉轉流年 篇2

國一作文 ,1008字

每一件物品都有屬於它的一段故事與回憶,或者平淡無奇,或者刻骨銘心。我有一隻珍藏多年的鋼筆,它陪伴我的那些光陰歲月,彷彿在向每個人講述一隻鋼筆的婉轉流年。

故事的開始要從三年級臨近期末考試講起。一天下午,我的一個同學帶去了一隻瑩黃色的鋼筆,筆端末尾還刻著LAMY(凌美)的字樣。他不無得意的向我們炫耀道是凌美的狩獵系列。我仔細觀察,它雖然沒有施耐德鋼筆那樣精緻華美,也沒有畢加索鋼筆的那種高階大氣,但它的質樸無華卻深深的吸引了我。能夠擁有這樣一隻鋼筆,立刻成為我當時最大的夢想。

過後一問價格才知道凌美鋼筆身價不菲,這讓我有點望而卻步。在向父母簡單表達了我的心願後,他們開出了一個苛刻的條件。我心中深深的明白,只有在期末考試時加油衝刺,取得一個好成績,這隻筆才可能納入我的百寶箱。臨近考試的前兩個星期,我第一次把浮躁的心放平,第一次耐下心來把數學公式背了一遍,語文古詩背了一遍……上考場了,我緊張無比,仔細的審視著試卷上的每個字。答完試卷也不敢懈怠,仔細的反覆檢查著。要在往常的考試,我檢查一遍就會趴在課桌上閉目養神,悠閒自得了,可這次卻沒有這種心情,簡直怪哉!

終於到了拿成績的時刻,同學們都邁著歡快的步伐大踏步的走進學校。只有我心情沉重,思緒萬千。有可能數學的一個單位,語文的一個字,或是英語的一個單詞都能造成我最在意的一次考試遭遇“滑鐵盧”。

發試卷了,同學竟然挑戰我的心理防線,把帶分數的那一面反扣在桌子上,我的心簡直就提到了嗓子眼。我忐忑的一揭,是三個一百。我忘乎所以的跳了起來,周圍的同學都朝我投來鄙夷的眼光。他們怎麼能體會我付出努力後那份收穫的快樂心情呢?

放學後,我蹦蹦跳跳的拿著那聖旨般的試卷去找爸爸媽媽邀功。暑假,我在嘉匯的櫃檯裡見到它如見久違的老友。它一身潔白,宛如一位天使,給我帶來希望和光芒,激勵我在以後學習的道路上快樂成長。

現在,它已伴我走過四個春夏秋冬,無論寫作業,還是答題,都會用它認真的書寫完成。今年,在一次摘抄時,我不小心用力過度,把筆尖弄歪了,墨汁剎間滲漏在摘抄本上。終於,它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看著那筆尖磨平,筆頭微斜,筆桿不像以前一樣潔白的凌美筆。我深深的感嘆,歲月真是一把殺豬刀呀。

如今,凌美新系列已經上市,我所買的那隻筆已經不再那樣炙手可熱。但我還是喜歡它的那份質樸無華,喜歡回憶那份屬於我和凌美鋼筆的婉轉流年。

斗笠裡的婉轉流年 篇3

國一作文 ,692字

滿卷的紙畫慢慢地破碎,化成黑玫瑰,慢慢逝去,在斗笠裡的婉轉流年,我慢慢地長大望著那佈滿灰塵的斗笠,我漸漸地回憶起小時的事。

那年,我三歲多,還是一個懵懂無知的孩子,我的起居全是由我姥姥接手,姥姥心靈手巧,會做衣服,還會縫各式各樣的東西。那年夏天,她心血來潮,想編一個斗笠,因為那時正值夏日,所以姥姥才想給我編一個斗笠,姥姥說幹就幹,她從外面買了些幹竹子,在家開始自己摸索著編。

那時,我雖小,卻記住了姥姥編斗笠的樣子,她沉著,不慌不忙,按自己的想法摸索著編,頗有一點創造家的風格。當發現自己編錯了的時候,也不急躁,而是慢慢地退回到上一步,摸索著另外的一種可能性,在編制的過程中,姥姥的手也經常被竹子傷到,但是姥姥從來沒有放棄過,熟能生巧,她漸漸地摸索到了規律,手上也加快了速度,一週的時間把一個充滿關愛的斗笠擺到了我的面前。雖然,那頂斗笠沒有工藝店裡那麼精緻和複雜的編花,可是姥姥每一次的編制過程一點一滴都映入我兒時的腦海中,在我的小腦袋瓜裡和心裡留下了一顆叫做不放棄的種子。

歲月如梭,我在慢慢的長大,斗笠卻在慢慢地變舊,姥姥的白頭髮也慢慢的變多,在這流水般的歲月裡,姥姥不放棄的精神卻在我心裡和腦裡變成了一棵小樹,不管我在生活中還是學習中,每當遇到一些困難的時候,這顆叫做不放棄的小樹,一直激勵著我,每當看到閒置在家裡的斗笠的時候,我更加堅定了這種不放棄的精神,它們經常合二為一,與我並肩作戰,克服了許許多多的困難。

十年可見春去秋來,百年可證生老病死,千年可嘆王朝更替,萬年可見斗轉星移,流年宛轉間,許多的人與事都會改變,姥姥給我做的那頂斗笠和不放棄的精神會一直激勵我向前!

團扇裡的婉轉流年 篇4

國一作文 ,825字

在默默凡塵世間,鑄成許多美好的相遇,相互陪伴著,走過時間一圈圈年輪,在尋找舊物中,又拿起那把團扇,它還是一如從前的古老而又神祕,於是回憶,在微黃的扇面上浮現,那段婉轉流年和那個殷勤的背影。

他是祖母的寶貝,從不離手,那年夏天,很熱,在鄉下的小院裡,我第一次見到了她,一頭棕灰色的捲髮,彆著一朵恬雅的花,身著典雅的衣服,那是我的祖母,溫柔又高雅的她,她手中的團扇,也是從這時開始吸引我的目光,那把扇很精美,上面繡著一個恬靜的女子,她手執竹笛,目光空洞而又神祕的看向遠方,祖母很喜歡這把團扇,喜歡望著它,一望就是好久好久。

夏天的午後,在那個深深的庭院中,偶有幾朵野花被風吹落,一切都宛如一幅畫,在畫中,當然少不了手執團扇輕搖的祖母和笑著追逐蜂蝶的我。

在我的童年,一直住在那老院裡,有祖母和那把團扇陪伴,記得有一次,是夏天,頭上頂著一個大大的太陽,而我卻總喜歡在夏天和小夥伴們一起在田野上玩,有一天晚上,在玩累了要回家的時候,突然感到一陣眩暈,不停的出汗。我感到很累,終於我支撐著自己走到家,祖母看到我後急忙扶我進屋,她很擔心,白淨的臉上多出幾道淚痕,不過幸好只是中暑而已,喝了點熱水,我早早睡了,睡夢中,我只感覺很涼爽,疲憊的感覺一掃而空,當我再醒來的時候,已經不知道多晚了,我看到一直守在床邊,在打瞌睡的祖母,和她手中輕搖的團扇。

童年便在小扇輕搖中悠悠的度過,我也在一天天成長。

現在我也常常回去,回到那老院裡,看看家鄉湛藍的天,看那漫山遍野的野花,兀自茂盛的長,祖母還是坐在床邊,望著那把團扇,望著上面那身姿輕盈,手執竹笛的女子,望著遠方深深的思念,久久凝望那把團扇,承載了多少故事,多少期盼在風塵年間,祖母和那把團扇做了我童年的清風吹走了不悅與愁苦。

年年歲歲,風流雲轉,那把團扇,在沁涼如水的夏夜中帶給我涼爽,它寄託了多少故事,以至於我現在看到它,還是會憶起從前那段婉轉流年,憶起不老的光陰,不舊的回憶,還有為我唱兒歌,輕搖小扇的祖母。

動車筆裡的宛轉流年 篇5

國一作文 ,698字

宛轉流年,流年宛轉。時光匆匆走過,一些事情就會被淡忘。但是總有一些事情,卻永遠讓我記憶猶新。或許它也可能是我愛不釋手的一個小物件。對於別人來說,可能是一個鑰匙扣,或者是一枚紀念幣,也可能是一塊與眾不同的石頭。

對於我來說,這個小物件是一支筆,這可不是一支普通的筆。首先,它樣子特別,外形是和諧號動車組的樣子,故名為動車筆。其次,它來之不易,這是我從上海虹橋火車站買來的,別的地方沒有,絕無僅有。

那大約是在我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我們一家人在暑假期間去上海旅遊,旅遊結束後在虹橋火車站候車,候車廳十分寬廣、巨集偉。由於發車時間還早,我便在候車廳裡的許多店鋪裡閒逛,想找點什麼好玩的小物件。

我在無意中發現了一個動車的模型,模型很小,也就一支筆大小,很多的被裝在小盒子裡的模型掛在貨架上,我十分好奇,但是又因為不太會與人交談,不敢去問。在爸爸的鼓勵下,我鼓足勇氣,去問了店鋪裡的員工,她和藹的對我說:“小朋友,那是支動車筆。”我十分歡喜,想要一隻,就讓爸爸給我買一支。爸爸又讓我自己去問價格,我想了想,立刻去問了價格。問完後,就對爸爸說了價錢。爸爸同意了,我更加興奮了。到手後,我緊緊的攥著它,愛不釋手。

這支筆是雙頭的,一頭是黑色筆芯,一頭是藍色筆芯。造型十分逼真,動車筆的底部印有中國鐵路發展歷程階段總長度示意圖,以及建設相對應的年份。

我喜歡用動車筆寫作業,它十分好用,但是現在它已經沒有墨水了,去過好多地方也買到相配對的筆芯,這令我十分沮喪。但是我還是時不時的拿出來把玩一下。

宛轉流年,流年宛轉。這支筆已經伴了近五年了。它見證了我的成長,他讓我學會如何與人交流。

陀螺裡的宛轉流年 篇6

國一作文 ,833字

每個人都是時光無垠的荒野中跋涉的旅人,時光路上的點點滴滴,總有許多值得我們去追憶。我看著那隻木陀螺,看著它伴著歲月輕旋,回憶起那陀螺裡的宛轉流年。

再次拿出那隻陀螺,細細打量著它,是一塊原木,那麼純粹,散發著木的獨一無二的清香。而我淚如線,滾滾而落。

依稀記得,那日,陽光正好。梧桐樹剪碎了那一束束陽光,碎成一塊塊迷離的光斑,散落在地上。陽光下,一老一小的背影被無限拉長,爺爺正皺著眉,一刀一刀的削著什麼,我在旁,好奇的看。轉眼間,一個木製的小玩意兒做成了,我有些失望,因為它實在是太平凡了,只是一塊削尖了的木頭而已,那麼渺小而不起眼。而它伴著我的沉默與孤獨,隨即,愈來愈快,愈來愈快。它在田野上轉,在清風裡轉,在飄著香的野花上轉……

爺爺遞給我一根長鞭,教我怎樣用長鞭抽打陀螺,一下又一下,那隻陀螺仍是那麼驕傲的旋轉著,一刻不停,像個舞者,熱烈而奔放,像是生命之花,開到荼蘼。我抽打著那隻陀螺,它依然驕傲的旋轉著,一塊小小的內斂的木,明豔而高貴,那種高貴已經浸透在骨子裡,那日,陽光正好,而如今卻已是人走茶涼,物是人非,留我,獨自一人,默默守望記憶。

爺爺曾看著那隻陀螺,笑著對我說:“你看啊,一隻陀螺就像人的一生,庸碌而平凡,但堅持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堅持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所謂成功就是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堅持。”那時的我,稚嫩幼小,只是懵懵懂懂的記住了爺爺所說的話,如今,這句話將影響我的一生。恍惚間,陽光下,有小女孩兒手執長鞭,抽打著陀螺。每當這時,便聽到有溪流從我的指尖下緩緩流過,而後匯聚成一條河,無邊無際的漫出回憶,那條河的名字叫一一歲月。

人生路上,總有許多人,許多事值得我們去追憶,它們像一隻只斷了線的風箏,飛向天際,漸行漸遠,直至消失不見。而我,卻只能遙望天際,望著他們遠去,無能為力。

時光徙轉,浪裡浮沉,兩行清淚,在不經意之間落下。忘不了的,是那段陀螺裡的宛轉流年。

風箏裡的宛轉流年 篇7

國一作文 ,1026字

望著一碧如洗的天空,掠過幾只燕子,生機勃勃的春天又悄悄的來了。和煦的微風拂過,映入腦海的,又是那隻五彩斑斕的風箏,和那宛轉的流年。

也是這樣一個百花爭豔的季節,我和爸爸回老家看望爺爺奶奶。我在屋裡,聽著那個大鐘滴滴答答的響,感到無聊極了。不自禁望了一眼窗外,突然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的,興高采烈地跑去找爸爸:“爸爸,我們去放風箏吧!”他爽快地答應了。從車裡取出一隻風箏,五顏六色的燕子似的,可漂亮了。

可沒組裝啊,爸爸便俯下身子來,把零件一件一件找出來,排列整齊,然後開始一絲不苟的組裝。只見他裝了又拆,拆了又裝,忙活了半個小時,才終於裝好幾根骨架。我開始不耐煩了:“快一點啊,這麼磨嘰什麼時候才能放啊!”爸爸站起身來,拭去了額頭上的汗珠,板著臉嚴肅道:“今天的風挺大,若是組裝不到位,很容易散架,被風颳跑的。”我沒再說什麼。

終於,風箏裝好了。我急忙拉起爸爸的手,領他來到一片綠油油的麥田裡。風吹麥浪,像極了微波粼粼的海。“爸爸,我們開始吧。”我迫不及待道。不一會兒,一隻彩色的燕子風箏,徐徐上升,越來越高……我“哇”的一聲叫了出來。“高點兒!再高點兒!”爸爸便繼續放線,風箏飛得更高了。我的臉上露出了滿足的笑,歡喜在心中慢慢盪開。“我也想試試。”我說著,爸爸握住我的手,一點點教我怎麼放。他鬆開我的手,我拽著風箏線,在麥田裡,像只自由的小燕子,跑來跑去。

累了,與爸爸一起,躺在麥田裡,空氣很清新,看藍天上,飄著幾朵雲。“爸爸你看,那朵白雲,真像一隻小燕子。”我指著一朵雲說。爸爸笑了。麥子被風吹彎了腰,湛藍的穹隆下,麥田間,有一隻彩色的燕子風箏,被風高高吹起。那個下午,在和爸爸放風箏的幸福中,悠悠的度過。

現在,我很少去放風箏了,那隻風箏依舊在,卻褪去了昔日的光彩。這樣與爸爸一起,拽著風箏線跑來跑去,一起躺在麥田裡的日子,也隨著微風漸漸吹遠了吧……我拿起那隻風箏,突然聽到有一條條河流,從指尖緩緩流過,而後匯聚成一片大海,名字叫——歲月。

眼眶紅了,鼻頭酸了,一滴淚珠,悄然落下。望著從前小鳥一樣成長的日子,慢慢遠去,卻無力挽回,只得在腦海中,細細聆聽著那段宛轉流年。

書籤裡的宛轉流年 篇8

國一作文 ,881字

喜歡看書,從小就愛看。喜歡藏書,從小到大我看過的每一本書都存放在我床邊的書櫥裡。喜歡書籤,每個人送我的,每本書帶來的書籤我都珍藏著。

第一次見到書籤是在《西遊記》中,那是媽媽的藏書。小小的書籤引起了我的注意,書籤顏色單調灰暗,即使是這樣我還是十分喜歡,想把它要下來。可媽媽沒有答應,小心翼翼的拿出來,又小心翼翼的放回去了。媽媽說“你還小,你看的書都很薄,不需要書籤。等你大點書厚了就給你買”。

慢慢的我開始看文學作品。但書好像也跟我作對,每一本新書裡面都有一張我不怎麼中意的書籤。所以媽媽一直也沒有買書籤給我。漸漸地歲月沖淡了記憶,買書籤的事也淡出了大腦。馬上小學畢業了,我的好朋友走了過來,抱了抱我,遞給我一個竹子做的書籤,小巧而精緻的書籤上面寫著“學海無涯苦做舟”。她對我說:“軒兒,我初中要到外地去上,估計短時間內見不到了。送給你這個書籤,看到它就像看到我,讓我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讓我們的友誼地久天長”。說完,對我笑了笑便離開了,只留下我一個人站在那裡。微風吹過,輕拂我的頭髮,雖然是微風,但直直地吹進了我的心裡,涼涼的。一股傷感緩緩爬上心頭。終於,我得到了一個書籤,竹子做的,古樸,典雅。但是我的好朋友要離開這座城市了,再見?不容易!突然我想如果我們能不分開我寧願沒有這個書籤。

拿回家,我把它輕輕放在了我的“藏寶盒”裡面。平時我捨不得用,我怕書頁摩擦會模糊了上面的字跡;我怕萬一失落我會找不到我的記憶;我怕睹物思人會傷心落淚。但每當我拿到一本自己非常喜歡的書的時候我會拿出這個書籤使用,好書要與好朋友一起分享,用她送我的書籤,就好像我們兩個人在一起看書,一起學習,一起進步。畢業後我們再沒見過,聯絡也不多,但我永遠不會忘記我們曾經在一起的日子,忘不了她的音容笑貌。也許這就是友誼的魔力。

書籤越來越多,形狀各異,顏色林林總總。然而我最喜歡的還是那個竹製的書籤。歲月的河流緩緩流過,一支“竹籤”,一片竹林,流年宛轉,宛轉流年!

花香裡的宛轉流年 篇9

國一作文 ,881字

一樹花開,香萬里,一路流年,宛轉落。

——題記

懷念的,是那抹花香,那個人。

是爺爺。

我的爺爺,他曾經是名高階工程師,年輕時,他一直待在天津。但我的記憶中,他是對我關懷最深的一個人。

他最好的是畫圖,給天津的建設作出了無數貢獻。他的儀器在我眼中,不過是一堆玩具罷了,我偶爾拿著他的東西在那裡胡擺弄,他也不惱,靜靜的看著我在那裡胡鬧,偶爾也會和我一起玩。我們一老一小在紙上畫的常常是他所養的那些花。筆抬,畫成,看著我們的畫,一股淡淡的茉莉花香飄蕩在我們的鼻前。

他最愛的是花,家中的陽臺上,一大堆的花、草,瓶堆在一起,他時不時便會買來一株不同種類的花,翻找出一隻花瓶,將花種在裡面,把它們擺放在家裡的各處,這無疑是為家中在不同的季節增添了幾分色彩。

幾年前,他曾經買過一株臘梅,花開的極為繁茂,這也是他極喜歡的花,自然對它不會有一絲懈怠,它被我們種在一個高大的青花瓷瓷瓶裡,極漂亮,極豔麗,在冬日的暖陽裡,為家中增添了幾分熱烈與優雅。

那年冬天的除夕夜,爺爺陪著我們幾個小輩在院中捉迷藏,那個花瓶成了我們躲藏的絕佳之地,我們從來沒讓爺爺捉住,我們那銀鈴般清脆的笑聲,與那股淡淡的臘梅香一起慢慢的飄上了高空。

他最令我害怕的是他給我看作業的時候,在那昏暗的燈光下,他戴著眼鏡在臺燈下給我檢查,犯錯時他那嚴肅的神情令我害怕,但他永遠只是微微一笑,講解我的疑惑,他偶爾也會給我出幾道題,讓我靜靜的去完成,他講題時那如同和煦春風一般的話語,令我覺得一束束令人醉迷的花,開出了那濃郁的薔薇香,靜靜地飄蕩在屋子裡。

可是,這一切的一切早已成為過去。三年前他患了癌症,他沒能再撐多久,他人生中最後的一個年,還未走完,便離開了,走得很急,我也只是見了一面而已,那一年我九歲……

他走了的幾年裡,每年他與我曾經的合影都會被我找出來看看,翻過一張,但對他的那抹回憶卻久久地,如同一抹臘梅香久久地不能散去……

流年宛轉,宛轉流年,花開花落,花香依舊在,那人卻已經不在了……

柳笛裡的宛轉流年 篇10

國一作文 ,1072字

“這柳笛,是用什麼做的?”是用初春第一根柳條做的。很多人問我,我笑著回答。初春的柳條,是外祖父的氣味,充滿了希望和期待。柳笛的摸樣,是在春天裡外祖父最美好的樣子。

外祖父是一個工匠樣的人物,天天伏在桌子上或工具房中,鑽研一些小玩意。從小到大,在我的眼中一直如此。我跑到他的身邊,又看見他在弄些東西。

“你天天弄這些,有什麼用呢?”我一直在問這問題。“因為不弄弄,心就麻了,心麻了後初心就消失了。”他停下手中的活計,我這才看到,他做了些柳笛。

“外祖父的初心是什麼呢?”“我的初心嗎,給你說了多少遍了,你卻還不知道。”他擺擺手,讓我自己想去。我有些懊惱,我真的是問了好多次了。我找出了我的第一支柳笛,幾年前的了,依然芬芳如舊。我拿起柳笛來,邊吹邊想,因為,那似乎也是個柳笛的故事。

“這怎麼吹呢?”我捧著柳笛,它短短的,有些粗糙,這是我第一支柳笛,我得先學會怎麼吹。“用脣壓住,使勁吹氣,音兒自然就出來了。”他教我。我嘗試了一下,不難學,音色清脆極了,好像吹破了淡綠色的水汽。

“音真好聽,像…像什麼呢?”

“像春天鳥兒的啼鳴,圓潤婉轉又喜慶。”

“沒有名字嗎,但是是和春天有關的鳥兒!”我歡快的蹦下外祖父的膝,吹著柳笛在院子裡跑來跑去。

“其實人的一生就像一支柳笛,總會有吹響的那一天。”他看著我,慈愛的說。我似懂非懂,依舊在折柳條。

春天,柳笛的季節消逝的很快,我那與柳笛的記憶,一半依然是我的,一半成為歲月裡的流年婉轉。我總能聽見時光中,外祖父與柳笛的聲音,從春天深處來,用隱沒在春天邊緣。

原來外祖父的初心是柳笛的聲音,為了別人快樂而響徹整個春天。他像柳笛,粗糙不精緻,卻可以為了夢想而活,保持初心永遠不變。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柳笛的,都有第一支吹響的曲子。可到頭來,只有那隻笛子記住了所有唱響的歌。在春天來臨時,笛子也會微振響,像春天鳥兒的啼鳴,一定得有人記得。

外祖父的身影,牢固的站在柳樹下,初心就是一支歌啊,一隻童年的無憂無慮的歌。

“你長大後,會再次記起童年、柳笛的歌聲嗎?”他停下演奏,微笑著問我。

會的,一定會的,就像鳥兒要在春日啼鳴,我也一定會唱響自己心中的歌。外祖父與我的柳笛,陪我尋到初心,用初心奏出自己最美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