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電影《驢得水》有感相關作文20篇

觀電影《驢得水》有感 篇1

觀後感 ,639字

“講個笑話,你可別哭。”作為一部話劇改編的電影,《驢得水》延續了話劇的風格,並且用喜劇包裹了一個悲劇故事,人物雖少,料卻很足。

故事背景設定在民國時期,發生在一所叫作“三民小學”的學校中。四位各具特色心懷夢想的教師一心想用自己的力量去改變舊的社會格局,想用教育去改變祖國的未來。

在那個缺水的小鄉村中,幾位老師養了一頭驢,教育部不給下批資金,無奈校長以“呂得水”老師的名義上報獲得資金用以養驢。之後教育部派特派員視察“呂得水”老師工作,為了矇混過關,拉來了過路的銅匠為他們扮演“呂得水”老師,並對其進行了全副武裝,之後為使銅匠留下拍照,校長也默許了一曼的行為,而告白被拒的裴魁山老師在窗外目睹了這一切以後心在滴血,憤恨也在默默發酵。

再後來,美國的資助者羅斯要親自前來視察,銅匠適時出現,相伴而來的還有他的老婆,一個醜陋潑辣的女人,可其實她才是整部影片中最真實最如一的角色,即便知道銅匠的背叛還為其維護,在面對槍口時卻不懼武力,可又有什麼用呢沒有人喜歡她。為了圓“呂得水”老師的謊,他們只能扯出了更多的謊,於是也有了後來或揪心或感慨的劇情發展。

印象深刻的是校長女兒孫佳說的“過去的如果就這樣過去了,以後只會越來越糟。”是啊,人有時候總想著事情過去了就萬事大吉,卻不曾深究其發生的本因跟以後的打算。

影片最後,孫佳去了延安,張一曼選擇了自殺,她們是在用自己的方式離開這種環境。就像有些人所說:“每個曾經特立獨行的人,都拋棄了曾經的自己;每個曾經想改變中國的人,都被中國所改變。”

你可是一個人啊——觀電影《釜山行》有感 篇2

觀後感 ,1427字

“請讓我以一個人的身份死去吧”—題記

世界末日應該是什麼?是那些殭屍橫行,血肉橫飛時候的咀嚼聲?是幾乎看不見希望的下一節車廂?還是面對下一秒就可能撲到你的熟悉面孔?

《釜山行》給我們答案很明顯,最可怕的,是人本身。

你可以用拳頭,用棒球棍,或者各式各樣的武器講那些殭屍放倒;你也可以用輕盈的步伐或速度,以及各式各樣的交通工具擺脫這些東西;你甚至可以用各種工具,在細緻觀察後,利用聲音,光線等殭屍的“弱點”讓它們無法找到你……

但是對於人呢?你又應該怎麼去與人鬥爭呢》你又怎麼知道上一秒還站在你身後的人,會不會轉眼就站在你的對面呢?你又怎麼知道這些人會不會為了自己的生命,將你當做累贅,然後甩得遠遠的呢?

這個電影有很多對於殭屍題材電影來說都十分經典的橋段與情節,比如被感染的男主在確保自己的女兒安全之後,在過去的回憶中,微笑著跳下了列車;以及最後接到了射殺命令的士兵,因為小孩子的歌聲,最後選擇了違反上級的命令而將小孩和婦女救回……。

但是有這麼一個場景,我既覺得意外,又覺得在情理之中:

主角一行人一路險象迭生地趕到了倖存者所在的車廂卻被無情地阻擋在外面,而其中有一位老奶奶在看到了這一切後,意識到人們可以打敗殭屍,卻無法戰勝人性,從而喪失了活著的希望,向主角示意不用救自己而後被殭屍撲倒;主角一行人即使進入了倖存者的車廂,也被貼上危險的標籤而“隔離”到另一個車廂,這一幫倖存者在封閉了車廂後不斷爭吵。而這時,老奶奶的妹妹徹底看透了這些人的醜惡嘴臉,看著門另一端的姐姐,憤怒哀傷不屑之下打開了車門……。

“早知道會落得如此不體面的結局,我們又何必活得如此辛苦啊姐姐。”

“一群人渣。”

那些倖存下來的人,因為無法戰勝恐懼,無法信任他人和自我而選擇保全自己,違背正義,對主角一行人惡言相向,排斥,甚至阻撓他們活下來,在我眼中,他們的行為合理,但是人渣。

正如我看電影時候說的:“我第一次如此認同一件惡行。”

你說:“為了自己的生命以及大多數人的安全而選擇拒絕主角一行人,這不是人之常情嗎?”

是的,為了自己,為了多數人,為了活著,這些都可以理解,就像與你無關的事情,你也可以不發聲。

但是,我認為,為人最基本的底線,就是“不為惡”。

有一個人需要幫助,你幫不幫,這取決於你的良知;有一個人可能需要你付出生命去拯救,你救與不救,這也是你的選擇;有人突破底線,而你力量弱小,你可以不發聲,不阻止。

這是不為惡,說實話,人人都可以做到。

但是你不應該為了自己的生命而去任意犧牲別人的生命,阻撓別人活下來;不可以因為自己的私慾,而去損害別人的正當利益;你也不應該因為這個世界是黑暗的主流,而去拋棄心中的光明,委身於黑暗,讚頌不正義,助長它的氣焰,為自己的苟且偷生而洋洋得意,並且攻擊、否定比你勇敢的人。

我可以卑微如塵埃,但不可扭曲如蛆蟲。

我玩過一個喪屍題材的遊戲,男主角最後也被喪屍咬傷,但是他選擇了讓一路陪伴自己的小女孩一槍打死自己,因為他認為“我不能作為那些東西而死去”。

如果你為了苟且偷生而傷害別人,那你比喪屍更加恐怖。作為人類而死去,不僅僅是不變成那些東西,也是不為了苟活而不再為人,或為自己的惡行百般辯解。

“所欲甚於生,所惡甚於死。”

明末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曾經因為糧食短缺而吃人,有人為他辯護,聲稱那些被吃的人是為了大局而死,吃人的行為可以諒解,據說特蕾莎修女聽說了後驚呼:

“天啊,你可是一個人啊!難道人不能吃人還需要理由嗎?”

觀電影《美人魚》有感 篇3

觀後感 ,35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