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電影《外公芳齡38》有感相關作文20篇
觀電影《外公芳齡38》有感 篇1
觀後感 ,550字親情,從來都是一個講不完的話題,多少描寫母子相依為命共度生活難關的影片催人淚下,賺取觀眾眼淚無數,而用喜劇的形式來講述一段有關親情和責任的故事卻是難以下手,尤其想讓觀眾發自肺腑的笑更是難上加難。
《外公芳齡38》作為一部韓版翻拍電影,自然從一開拍就引得吐槽無數,有對翻拍超越的質疑,也有對演員陣容的新奇和認可。陳妍希從《那些年》走出來便獲得一致認可,成為華人電影中公認的清純可人代表,而佟大為也在《我的早更女友》之後令人大為震驚,“原來他也可以演喜劇”。
影片講述過氣主播何志武,因為年輕時一時衝動撒下“種子”,導致多年以後,年輕女兒唐慧茹帶領5歲外孫找上門來,空降素未謀面的38歲外公何志武家,同在一個屋簷下,特別的祖孫三代人擦出無數火花的爆笑故事。
影片中難能可貴的是觀眾的笑點和影片包袱的預設都較為切合,這在中國的喜劇片中確實比較難做,而這部影片的笑點渾然天成,節奏感也是不錯,給觀眾一種很自然很舒服的觀影感受。
換作旁人,對於突如其來的女兒和外孫通常都是難以接受並且是拒絕的,何況你還那麼年輕,對於年輕時逾越雷池犯下的錯誤在當下社會確屬平常,而事情的關鍵就在於你是否願意承擔這份責任。對於極度虛榮心且在意星途的何志武,可想而知他會有所迴避,但終於在發生一系列故事之後感受到親情可貴並最終珍惜。
觀電影《28歲未成年》有感 篇2
觀後感 ,560字一部帶有小清新浪漫氣息的喜劇愛情片。無意中翻看到這部電影,原是用來打發時間,觀後卻深有感悟。
想起之前看過的《十七歲》,同是懷念,表述方式卻完全不同,但又同樣的是在追憶逝去的青春,和那段青春歲月裡來來往往的人們以及與之相關的故事。是啊,無論十七歲十五歲,年少輕狂,任性也有個性,執著的守護著自己的夢想,拼命地營造自己夢想裡的那個小世界。
二十出頭,尚未體會到大涼夏那種恨嫁又扭曲了的愛情狀態,但同作為女性的角度,涼夏與茅亮相愛十年,她每天都在為婚禮做著準備,儼然一幅待嫁狀態,可與此同時,正值事業上升期的茅亮一心在為公司二期融資,完全不會在意到涼夏的一些小情趣,對愛情也已失去了新鮮感。分手後的涼夏處於崩潰狀態,全身心投入愛情的她此時一無所有,連曾經的繪畫天賦也已生疏。劇情巧妙的便在這裡,巧合間吃到了魔法巧克力,回到了十七歲,故事也就這樣奇妙翻轉。涼夏在十七歲與二十八歲的自己之間穿梭來回,互相對話,小涼夏遇到嚴巖,重新定義了對愛情的看法。從折磨互損到最後互相鼓勵重拾夢想,這段奇妙的經歷改變了涼夏,也改變了茅亮。當然,最後的結局是好的,醒悟後的茅亮裸奔求婚重新追回了愛情。所以女人終是該擁有自己的事業才不會在愛情婚姻裡迷失了自己。
28歲未成年,只要將十七歲的自己永遠放在心中,這樣我們就能夠活的瀟灑恣意,永不言老。
觀電影《夏洛特煩惱》有感 篇3
觀後感 ,661字哼著歌曲《一次就好》重溫了一遍開心麻花的電影《夏洛特煩惱》,一向對沈騰馬麗的搭檔組合很是看好,印象中的喜劇人只是負責逗笑觀眾就好,而這部由話劇改編的影片卻是深入生活,搞笑之餘帶給人們深刻感悟。
電影由夏洛參加初戀校花的婚禮切入。老情人結婚,新郎不是他,參加婚禮裡外不能掉了份子。於是夏洛找來輛瑪莎拉蒂在院子裡轉圈,碰見老同學各種甩紅包,努力裝出一副成功人士的樣子,卻不幸被趕來現場的老婆馬冬梅給揭穿了真相。就如“皇帝的新衣”,被揭穿後的夏洛儼然成了校花婚禮上的笑話。然後他就被老婆追著打,情急之下跑到廁所,劇情就在這時發生了反轉,夏洛竟意外穿越到了1997年,回到了當年的課堂上,在這種似夢似幻的情景下夏洛做了很多當年大家想做卻是不敢的事情,也算是帶著觀眾重溫了一回當年的歲月。他用自己的方式燃燒著青春,想盡各種方法去追秋雅,卻逼走了馬冬梅,他打了在課堂上當著同學面對他寫的情書的老師,因著一副好嗓子,他翻唱了朴樹、許巍的歌,參加區裡比賽,也在學校廣播給秋雅唱情歌,夏洛被同學簇擁著彈吉他,逐漸名聲在外。夏洛火了,追到了心愛的人,躲過了高考,連對他失望的母親也重展笑顏……正猶如過山車,到達了頂端自然是會下落,劇情從夏洛做節目動手打人開始急轉直下,工作失利,情場也開始失意,夏洛越發迷茫了,失落中他去找了馬冬梅,一番交涉,簡單的生活化的劇情才發現原來一直對他最好的還是馬冬梅。
人總要失去過才重新發現身邊人的可貴,夢醒過後,回到現實,還好,她還在身邊。所以啊,好好珍惜身邊的人吧,畢竟生活可不像電影那般會有重新來過的機會。
觀電影《唐人街探案》有感 篇4
觀後感 ,463字看完電影《唐人街探案》心情許久難以平靜,這種推理類影片總能帶給人不一樣視覺體驗,同時本部影片中還加入了喜劇的戲份,可以說加分不少。
《唐人街探案》貫穿了三條主線即警察、偵探和劫匪。在這中間還隱藏了兩條輔線:殺人凶手和小女孩。這種模式在之前的其他影片中也有見過,其優點在於使劇情緊湊,觀影完會給人一種暢快淋漓的感覺。
對劉昊然的印象其實還停留在《最好的我們》那些畫面,他像是每個人青春裡所期盼的那種人物,又像是每個人記憶裡的那個人,溫暖、陽光,妥妥的學霸。而在本部影片中,他卻顛覆形象,飾演了一個天賦異稟的小結巴,由於高考落榜,被姥姥遣送去泰國找他的表舅,被稱為“唐人街第一神探”的唐仁去散心。在一夜花天酒地之後,唐仁淪為了離奇凶案嫌疑人,無奈與秦風亡命天涯。而逃亡過程中,陳赫扮演的警探卻一直對他們窮追不捨。
七天,唐仁和秦風兩人相互幫助,取長補短,在躲過警探追捕的同時,還要找到失落黃金的下落並找到真凶為自己洗脫罪名。故事就這樣有序進行著,有驚喜,有感動,有憤怒,但更多的是對國產推理劇的欣慰感,更希望國產電影可以越來越好。
觀電影《七月與安生》有感 篇5
觀後感 ,592字像大多數人一樣,對周冬雨的印象還停留在張藝謀導演的《山楂樹之戀》中,青澀害羞,質樸的小女孩樣子,當得知由她出演安生的時候,內心不是沒有驚訝的,好在影片中表現出彩,也打消了這個疑慮。
“七月就是安生,安生就是七月”,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七月,一個安生。她不只是出現在大熒幕中編劇所勾勒出來的樣子,而是真真切切的存在過我們的青春甚至陪我們走到現在那些朋友們。每個女孩少時大概都會有這樣一個玩伴,她似七月溫婉恬靜,或者如安生般自由不羈,我們一起吃飯玩耍上下課,一起分享彼此的小情緒,甚至會連對男生的品味都大同小異,可是時間在走,我們在變,曾經那個陪你一起走過的她們,現在還在身邊嗎?
七月和安生原本平靜安逸的生活正是由於一個男生的出現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看似表面風平浪靜,實則早已暗生風雲。兩個人愛上了同一個男人,結局註定不會完美。家明愛著七月的溫婉恬靜,又被安生的自由不羈所吸引,而他懦弱的性格使其不敢加以選擇,只能被動接受。七月和安生對這個男人自然是有所失望的,可是愛讓她們無條件的接納這一切。後來,七月懷孕,母親去世。她只是為了給孩子一個家,她早已沒有家。再後來,七月難產去世了,安生收養了她的孩子,並且自己也沒有再要孩子,因為她真的愛七月,也為家明贖罪。
七月,安生的生命都是一場揹負著洶湧情慾和罪惡感的漫無盡期的放逐。她們彼此深愛,彼此羨慕,彼此嫉妒。為了同一個男人,窮極一生。
觀電影《芳華》有感 篇6
觀後感 ,980字一代人的芳華已逝。
觀影結束,不免有些許感慨。影片開頭,是蕭穗子的旁白,那個漂亮活波的女孩。可嘆蕭穗子的愛情,是因為她把最好的東西獻給了愛情,可惜愛情什麼也能留下,就溜走了。她在整個文工團裡面算是性格比較好的一個女孩,誰也不得罪,誰也不討好,所以走到了最後,生活也賜予了她很多美好的東西。而對她最寒心的是劉峰離開文工團的那一天,何小萍受欺負的那一天,她從來沒有站出來過,那個時代,善良的給予也顯得無比的奢侈。
林丁丁,那個笑裡帶花的姑娘,初見就是一普通姑娘,沒什麼特別的,細看卻像是上癮一般,對她的笑產生了迷戀。可是為什麼就是這麼一個讓人迷戀的姑娘,在劉峰受到處分時選擇了沉默,也許是當時劉峰跟她告白時的衝擊,也許是當時還不懂得怎麼處理感情的問題…一切的一切都只是猜測,細節我們無從可知。但我始終相信,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不得已,她們始終還是善良的。
時代造就了劉峰,讓他變成了“活雷鋒”;時代同樣毀了他,在他的心裡也就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作為“活雷鋒”給他帶來了些許榮耀,正是因為這些榮耀,才會顯得那對於林丁丁的那一點私心也要不得,成為別人眼中的沙子。劉峰最可悲的地方在於什麼事情都為別人著想,最後什麼也沒落著,可嘆人心。退伍後的劉峰跟人合夥做生意,車被聯防辦扣了,非讓交1000塊錢才能贖回車,劉峰不願意還被人打了,戰爭英雄也不過如此,現實的殘酷逃也逃不掉。
何小萍,本影片中我最喜歡的一個女孩,面對嘲笑,她勇往直前,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可就是這麼努力認真的姑娘,在她受欺負委屈時,沒有人願意對她施加援手,任憑善良在每個人的心中一點一點被摧毀。在小萍被人嘲笑,爸爸去世傷心時,劉峰陪在她的身旁,雖然話不多,卻足以暖人心。小萍最能感觸劉峰的善良,所以心裡對於那些傷害劉峰的人最憤怒。
影片當中的戰友情,也很讓人感動,比如劉峰在1979年中越戰爭當中保護戰友屍體,影片旁白說的是那顆做英雄的心,然而我卻並不這麼認為,我覺得那是一種使命的召喚,那是一種男人的擔當,更是對於戰友情最完美的詮釋。戰爭結束,文工團面臨解散,離別的那一天哭的稀里嘩啦,戰友情顯得彌足珍貴。在大家一起唱起那首戰友的歌時,我旁邊一對老人也輕輕的哼唱了起來。影片結束時,看到了那對老人在女兒的攙扶下走出了影院,不免感嘆時間的飛逝。
一代人的芳華已逝,願你把握好自己的年華,願你心中的善良永不泯滅。
做堅強自立的新一代獨生女——觀電影《一個獨生女的故事》有感 篇7
觀後感 ,516字“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單中堅強,每一次就算很受傷也不閃淚光,我知道,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飛過絕望。”每當聽到這首歌曲時,我就會回想起電影《一個獨生女的故事》。
前幾天,我們全校同學一起觀看了這部電影,主人公的堅強自立一直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電影主要講述9歲女孩張鳴鳴的爸爸死了,媽媽的病又更加嚴重,這個家像杯子一樣碎了。鳴鳴自己學會了做飯,學會了洗衣服,還自己攢錢交學費,她十分懂事,從不惹媽媽生氣。後來,她的媽媽在病危時被搶救了過來,媽媽在住院時她更忙了,學習也退步了……
這部電影令我最感動的是:她在風雨交加的夜晚去給媽媽買藥,結果自己病了。如果是我們,我們行嗎?有些同學可能早已經害怕的哭了,而鳴鳴在這種情況下卻勇敢面對。作為家裡被嬌慣的孩子,我們別說給父母操心幹活了,我們都不能打理好自己的一切,不是給父母添麻煩就是惹父母生氣,體會不到父母的不容易。我們和鳴鳴實在是有著天壤之別,但是我相信,很多同學看了這個電影一定會從鳴鳴身上學到許多。
看了電影,我感受很深,我作為一個獨生女卻做不到她這麼棒,我要向她學習,以後儘量做到不讓父母生氣,理解他們,多幫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一個懂事孝順的好孩子!
觀電影《黃河絕戀》有感 篇8
觀後感 ,3827字【篇一:感動,為愛—《黃河絕戀》觀後感】
有一條巍然聳立的巨龍,它叫黃河。
有一段感人肺腑的情,它叫愛。
有一個刻骨銘心的惡夢,它叫戰爭。
它們交融在一起,一湧一湧的感動,在心間翻滾。
當一幕又一幕映入眼簾時,我被這部電影所迸射的光芒所震撼;噹一聲又一聲吶喊盪漾耳畔時,我被這些戰士的無畏所折服;當一絲又一絲微笑浮現腦海時,我被這群中華兒女的團結友愛所鼓舞。
抗日戰爭時期,主人公歐文先生意外地認識了三位八路軍,這個美國空軍戰士與中國戰友共同經歷了生死,他們曾收穫快樂,也曾付出艱辛。無論何時,她們的心中都有一個信念,一個不屈的信念—一個戰士可以倒下,但中國不能倒下。一次次捨生忘死的戰鬥,一次次捨己為人的舉動,三位八路軍都犧牲了。但他們所給予的愛,永垂不朽。
感動,為愛。為兩個素不相識的異國人的愛。
歐文先生駕駛的戰機遇險,一箇中國小男孩挽救了他的生命,他們語言不通,他們年齡不同,可是他們的心緊緊相連。當男孩發現歐文的生命已危在旦夕時,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他毫不猶豫,急中生智,給了歐文第二次生命,小男孩子單純善良的心,讓我久久無法平靜。在生活中,我們是否也伸出雙手援助過無助的人們呢?如果我們能擁有一顆充滿關愛的心靈,那麼一支鋼筆、一枚硬筆、一聲問候、一個擁抱,他人所得到的便是一份溫暖、一縷春風、一片光明、一捧清泉。看著他們相視而笑的臉龐,我哽咽了。
感動,為愛。為兩名士兵在戰場上的愛。
歐文在槍林彈雨中四處躲藏,因伏在貨車下輪胎爆破而腿被壓。此時,是戰友奮不顧身上前讓他得救,而戰友中彈身亡,他卻一次重獲生命。當鮮血從身旁濺出,他的朋友胸前的點點血光,在如火驕陽下閃爍。放棄自私自利,放棄絲絲猶豫,哪怕不能像影片中的人物一樣幹出轟轟烈烈之舉,但至少能奉獻些什麼。朋友落難,兩肋插刀,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只要竭盡全力努力過,就能讓友誼地久天長,就能創造和諧互助的世界。目光徘徊在群星共舞的夜空,似乎又憶起那一般的血,一顆淚珠在黑暗中滾動。
感動,為愛。為一個小女孩對祖國的愛。
當熊熊燃燒的烈火飛揚在女孩的眼前,當勒得人發疼的麻繩緊箍在女孩細嫩的面板上,她有些掙扎。只有五六歲的她,真心希望自己能平安幸福地活一輩子,用明亮的雙眸多瞧瞧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可是,淚流滿面的她,聽到父親撕心裂肺但堅定不移的聲音在勸慰她時,她高聲呼道:“知道!”她或許看到了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她或許想起了母親愛傷時蒼白的臉龐與無力的呻吟。她知道,永不屈服於邪惡,為了中國的明天而犧牲,是有價值的犧牲。連一個還不識字的小孩,都愛國心切,何況我們?中國的未來由我們創造,只有茁壯成長,才能創造更加富強的中國!那麼我們應從現在的一點一滴做起,豐富知識,努力學習,將來回報我們的母親。女孩稚嫩的童聲還在迴響,我眼含熱淚,向藍天呼喊—祖國,我為你奮鬥!
感動,為愛。
迷惘中,愛為我指明瞭方向。
因為感動,所以珍惜;因為珍惜,所以真愛永存。
【篇二:愛—觀電影《黃河絕戀》有感】
眼前,是那蜿蜒的長城。滄桑下,是那漫山的層林盡染。耳畔,依稀是那優美的小提琴聲,迴旋,彷彿剪影出那段黃河絕戀。在秦磚漢瓦的城牆腳下,他與她的相遇,他們與她的相遇—婉轉、深沉。
抗日戰爭年代,長城的狼煙下,美國人歐文與女八路安潔,背起行囊,趕向延安。前面,是純樸的黑子。為了護送歐文,一路上,有過日軍的追殺,有過黃土高原的險惡阻擋;有過恩怨,有過一次次的生死別離。一路上,一次次的虎口逃生,都是因為對黃河的執著。歐文是名飛行員,身上攜有重要情報;是這份忠貞令他最後艱難卻了不起的橫渡黃河。彼岸,就是安潔與黑子的夢,卻被黃河湮沒了。
善良美麗的安潔、堅強勇敢的黑子是陪歐文走到最後的好戰友。一路上的相互扶持,讓黑子受著傷卻仍選擇背起歐文。兄弟之間的情誼,更是在黑子用身體為歐文堵彈,在歐文不顧一切地走上前又為救下黑子的女兒時,體現出超越國別的大無畏。安潔,為了不連累歐文毅然選擇了放棄生命,這種無私的愛是黃土地的高歌。
黃河之岸,深情一吻,那是安潔與歐文愛情的見證。他們並不是羅密歐與朱麗葉,他們因戰爭結緣,在艱苦中互相瞭解,彼此熟悉。在深山宙宇裡,兩人說:“我們是彼此最好的朋友。”在蘆花搖曳下,安潔向歐文道出自己為什麼要揹著手榴彈的原因,是一份貞潔,一份委屈,一份堅強,更是一份對日本人的痛恨。歐文輕輕取下手榴彈,對她說:“我會保護你,一輩子”。文化、性格的差異,不重要,慶幸的是硝煙摧殘下仍能譜寫出如此濃漫的黃河絕戀!滔滔黃河水,寄託著安潔的希望與愛,倒下的她,是含著笑的。也許,愛不需要如此的轟轟烈烈,但那一個承諾,令我十分感動。
無論是電影中的八路軍還是老百姓,對於凶殘的敵人都是憎恨不已,在誓死與敵人鬥爭中,都表現出堅定的信念與莫大的勇氣。在生與死中,他們以死捍衛祖國的尊嚴;在個人利益與黨的使命面前,果斷的選擇了一切留給革命事業;在敵人面前,挺起胸膛!—這源於對祖國的愛。什麼也罷,電影中“因為你是中國人!”一句頻繁出現,卻顯得字字千金,如鐵打般深深烙刻進心底!因為是中國人,黑子寧可犧牲全家人性命,完成任務,換人民安定;因為是中國人,在家仇與國難面前不計前嫌,同仇敵愾;因為是中國人,安潔將自己的生命交給了母親河—黃河!
是啊,你能看到,黃河兩岸,蘆花飄飛,洋洋灑灑地奔向遠方。霧氣蒸騰的遠方,是婉轉,深沉的愛。
【篇三:當一瞬成為永遠—《黃河絕戀》觀後感作文】
流星劃過的一刻,是一瞬的美麗。
蠟燭燃起的一刻,是一瞬的溫暖。
鮮血凝結的一刻,是一瞬的永恆。
然而,電影中的那個女戰士,卻三者囊括。她沒有用冰冷去裝飾自己的外表,用堅強去壓制自己的柔情,用仇恨去化解自己的溫暖,在那一瞬—
她張開自己的雙臂,似乎要投身於黃河中,她閉上了雙眼,用微笑面對遠處的相機,髮絲拂動,她忘卻了戰爭、恥辱、血腥,只在用心感受著這深入靈魂的美麗,讓人驚歎。這是一個何等的女子,這是一位何等的精靈。
我們不禁聯想到《泰坦尼克號》中,也有這樣的情景,女主人公張開雙臂,似乎要融入海中,男主角也張開雙手擁住了她,不管是浪漫的夜晚,還是死亡前的掙扎,他們都以這麼美好的方式詮釋了美麗的意義。
但是,我們卻沒有想到,這樣細膩永恆的一瞬卻出現在這種血腥的戰爭中,但是,這兩者不也都一樣嗎?在死亡面前,用心去記錄這最後的點滴,不管是面對的是大海,還是面對黃河,一瞬的靜謐,一瞬的定格,在萬物的映襯下,熠熠生輝。
殘陽如血,即使在之後用生命去祭奠黃河,也沒有悲涼悽清,有過這樣一個生命保留綻放到極致的瞬間又有何遺憾?
在這苦澀的歲月裡,因戰爭而腐朽黑暗,我們應實現的,不是避開黑暗,而是勇敢的迎著黑暗綻放光明。至少曾經耀目過,她了無遺憾,她用她的倔強堅守,用她的純真融解,宛如黑夜中奪目的星辰。
人活著,不就應努力的感受一切的美麗嗎?我們擁有的不只千千萬萬;一瞬,只是我們沒有察覺,因一瞬的光華,在這悠久的歲月中,永遠,銘記。
照片只留下了她的身影,但她的心卻早已寄託到母親河中,就在那一瞬……
這一瞬,會有多麼粲然?
黃河,會給你響亮的回答!
【篇四:血色黃河—《黃河絕戀》觀後感】
華夏大地,曾有一段屈辱沒齒難忘。
九曲黃河,曾有一段情誼驚天動地。
我們不會忘卻戰爭的恥辱,不會忘記為祖國而戰的兒女的滴滴熱血。
我們不會忘卻戰鬥的情誼,不會忘記將黃河渲染得如此美麗悲壯的無邊血愛。
走進《黃河絕戀》,拂去歷史的塵埃,正視過往……
男主人公歐文是一名美國飛行員,前往中國,支援抗日。飛機的不幸墜毀,開始了他的歷程。
是那個呆頭呆腦的小男孩,救了歐文。他們在懸崖上一齊大笑,一齊分享生的喜悅。就在這喜悅正被定格之時,戰鬥機的轟鳴打破了寧靜。就如同億萬中國人民的生活一樣,原本的幸福、平靜,隨著盧溝橋的槍聲響起而蕩然無存。我憎惡這戰爭,打破了這寧靜。轟炸奪去了小男孩的生命,他所遺留下來的銀鎖,清脆的音色如同他的笑聲般美妙,卻不再響起。
是那個沉寂的村莊,感動了歐文。聯想起無辜的婦人在汽油的燃燒中翻滾痛苦的呻吟,未滿週歲的孩子被石磨活活給碾死,聲聲慘叫。我無法想象那鮮紅的血彙集,湧向黃河,或許澎湃洶湧是黃河的咆哮,是人民的奮起抵抗。惡魔般的敵人,殘暴的行經,人神共憤!堅強的人民,頑強的抵抗,感天動地!
是那一個個英勇的村民,震撼了歐文。國難當頭,不計私人恩怨,共同抗戰,只因我們同是中國人;關鍵時刻,臨危不懼,就算內心再痛也不給敵人制造機會,只因我們同是中國人;不論老少,不分尊卑,聯手對抗,只因我們是中國人。
是中國人的風采,令歐文折服。國家和人民高於一切,他們不畏生死,哪怕僅存一絲希望也要付出全力,他們的生命永遠與人民緊繫在一起,為了心中共同的信念;永不言棄。他們用熱血捍衛著尊嚴,他們絕不允許自己的尊嚴受到敵軍的殘踏。黃河是源頭,也是歸屬。
是黃河的激昂,讓歐文震驚。黃河水一去不復返,那麼義無反顧,也許只有這樣的河流才能養育出勇往直前的兒女,堅強不屈的兒女。
黃河岸邊,殷紅的血浸染了天空,浸染了土地,也緩緩流向河中,母親河給予的條條生命又帶著革命必勝的決心,重回懷抱。
血色黃河是恥辱,是人們拼搏的見證,是一個民族重振的起點。
只有當一個民族真正站起來,才能直視過往的歷史……
觀電影《鐵血》有感 篇9
觀後感 ,2982字【篇一:觀電影《鐵血》有感】
鮮血流淌在戰爭的記憶中,濃煙在蒼涼的風中散開,驟然一聲悲嘆湮滅在炮聲中……。
吶喊聲中鐵骨錚錚,參雜著血腥風雨,殘幟在灰濛濛的蒼穹下,雖殘破不堪,但卻散發著大義凜然,不屈不撓的精神。那一刻,從雲層中射來了久違的晨光,抗日的激情,在全中國的土地蔓延燃燒,中華兒女赤子之心怦然而動!
是他們用堅強的意志鑄成了鋼鐵般的長城,令敵人無計可施。歲月留下的斷壁殘垣,在歷史的血雨洗刷之下呈現出當年戰爭勝利的輝煌。可這裡又有多少抗日英雄的鮮血為之流下?戰場上鐵鏽與英雄的血融合在一起,頌出了:中國男兒,燕然勒功,至今熱血猶殷虹!
回想起中國的歷史,在《廣陵散》的語音中飄散到巍巍大唐,讓王翰為戰爭嘆道“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古戰場的蒼涼,讓詩人無限悲傷。時代的變更,戰爭的頻繁,朝代的更換,宋詞在古風中唱道“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彷彿看到范仲淹在馬鳴嘶叫中,孤漠長煙中保衛邊疆的決心。戰火蔓延至各朝各代,直至清朝,鴉.片戰爭衝開了中國閉關自守的大門。
在圓明園的廢墟上我看到的是一灘血,一灘記錄著屈辱歷程的血,在碎石處我呼吸到的是恥辱。血色迷霧,站在遠瀛臺的斷石柱上,那繁華的景象猝然逝去。在灰黃色的天空下我看到的是一團未熄滅的火,在南京大.屠.殺的空氣中氤氳著祖國深沉的悲傷。但祖國,親愛的祖國,您從悲痛中崛起,您用寬厚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將炎黃子孫攬入懷中。困難,讓我們更堅強,在世紀變更的風雨中神奇的走過!走過!
猶記得那時的夏明翰誓死追求真理的無畏無懼;猶記得那時的馬本齋用自己的一腔熱血繪出的一幅幅丹心圖;猶記得那時的劉胡蘭鏗鏘有力的聲音在中國大地上響起。
苦難,讓祖國母親在海之深,山之巔上艱難奮起。祖國母親,您能看到焦裕祿窗前的那盞油燈,孔繁森在高原雪地上的串串腳印,瞿秋白手中的那束野花,趙一曼骨骼中那股堅貞。他們把清貧苦難化為動力,奏響了您的堅韌與頑強!
我看到了,親愛的祖國母親,您沒有沉沒,而是在國父孫中山的運籌中治理治國方略;毛澤東在貧弱的土地上,支撐民族的骨骼與脊樑;鄧小平炯炯目光中所流露出的鋼鐵般意志。您在多災多難中不卑不亢的頑強的走過!
您不會遺忘汶川的特大地震,讓您心殤,讓您流淚。儘管天空的陰霾揮散不去,但人性大愛的光輝穿破迷惘,讓您感到生命的偉大,人性的光輝。
苦難中多難興邦,您不曾倒下,穿越五千年的歲月,心中泛起層層漣漪,響起陣陣回聲,在十三億炎黃子孫的心中凝成同一個主題:堅強!
苦難中,您不曾氣餒,迎著黃河與長江的源頭,您一路逆流而上,在苦難中我們變得堅強!
【篇二:觀電影《鐵血》有感】
當強敵來臨,國土被強制分裂時,當國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時,每位革命者心中都會發出一聲怒吼:“咆哮吧,中國!”那是一種可以震山河、撼天地的怒吼,那是每個站在中國領土上的人都會情不自禁地發出的怒吼,那是歷史在怒吼。從此,鮮豔的的杜鵑花開遍各地,振奮人心的抗日歌曲唱遍五湖四海。無論是南方的文弱書生還是北方的豪情大漢,他們用他們的實際行動履行了對祖國的諾言—中國不會再是沉默的睡獅,而是一隻可以嘯振長宇的東方雄獅。
歷史長河中,革命先烈們英勇抗敵,保家衛國的精神品質讓我們肅然起敬。不分黨派,共赴國難,共同築起中華民族抵禦外侮的鋼鐵長城!
同是中華民族的傳人,同流著澎湃的熱血,他們並沒有在強敵面前低下頭顱,他們並沒有畏懼於敵人的飛機大炮,他們並沒有以出賣“母親”為代價來獲取自己所謂的成功。
“衝啊!”在煙火瀰漫的戰壕中,在屍橫遍野的沙場上,在面對敵人密集的掃射時,這一生有著同樣的魅力。一次次被擊退,但又一次次衝上去。死,又有何懼?直到手握手榴彈衝到敵人的據點時,才明白了泰山與鴻毛的區別。那一刻的微笑,是永恆的,是輕鬆的。當代表著勝利的旗幟在戰場上迎風飄揚起舞時,我想,就連已倒下的戰士都會欣慰的開懷大笑吧?是的,我們勝利了。我們此時的使命雖已完成,可永久的使命卻看似遙不可及,但又有什麼關係呢?我相信,總有一天,祖國的大地上會插滿著使人們綻開笑臉的旗幟的。因為我們有著一群鋼鐵般的守護者,因為我們的信念堅定不移。
魯迅先生曾說江南的得雪“滋潤美豔之至”,北國的雪則“如粉”、“如沙”,隨著旋風蓬勃奮飛。但我想說,無論是江南的雪還是北國的雪,他們都是中國的雪,就像無論黃河、還是長江,最終都會在茫茫的大海上熱烈擁抱一樣。那一片片的蔚藍色是北方和南方所共同嚮往的—因為,南方北方都同在一片國土之上。無論是哪個黨派或哪個民族,他們都有同樣的名字—中國人。他們一樣有著中國人的偉大志向,他們一樣有著抵抗外侮的勇氣,只因他們都是中國兒女!
不息的中國心,你跳動吧!跳出最動聽的旋律,跳出最完美的弧度,跳出最熱烈的欽佩,跳出最驚人的一躍。
不滅的中國魂,你怒吼吧!讓這天地為你而動容,讓這歷史為你而停步,讓這世界為你而驚歎,讓這山河,為你而震動!
【篇三:觀電影《鐵血》有感作文】
和平,帶來的是國泰民安,而戰爭,帶來的卻是紛爭四起,生靈塗炭。那麼為何在歷史的長河中,人類往往卻是選擇了戰爭?
電影《鐵血》講述的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愛國官兵同日寇的一場殊死戰鬥。電影鞭撻了日寇對中華民族犯下的殘暴罪行,也謳歌了浴血苦戰的愛國將士保家衛國、馬革裹屍的英雄壯舉。在此同時,電影也給我們留下了無盡的思考……。
回顧歷史,當中國處於太平盛世之時,一個名叫大和的民族在中國的臂彎裡成長,中日關係何等親密,交往甚繁……。噹噹大唐盛世的瓦當不再鋥亮,當歌舞昇平的霓裳不再綺麗,當昨日繁華漸漸褪去,這個民族在明治維新之後睜大眼睛,張開臂膀,面對閉關鎖國的“東亞病夫”,它露出了它的狐狸尾巴,對中國虎視眈眈!終於,一場非正義的侵略戰爭全面展開……。
因為狼子野心,日本恃強凌弱,故爆發了中日戰爭!
因為愛國,所有有正義感的中國人奮起反抗,高唱著“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保衛國家。所有愛國者連起手臂,組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築起了血肉長城,頑強奮戰。鐵血的十四年,中國人民用血與肉重鑄了民族的尊嚴!是的,中國人民勝利了,日本帝國主義遭受了可恥的失敗,這是民族解放的偉大勝利,是中華民族擺脫異族入侵,實現民族自強的總勝利!
看,當那勝利的旗幟迎風飄揚之時,滿上屍橫遍野,在《鐵血》中,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死亡的氣息,它籠罩著整個戰場……。這勝利是千千萬萬條民族兒女寶貴的生命換來的,這是一條灑滿了英雄兒女鮮血的勝利之路!
因為戰爭,無數家庭支離破碎,多少妻子失去了丈夫,多少老人孤苦無依,多少雛兒嗷嗷待哺……!
看,祖國山河滿目瘡痍,人民生活朝不保夕,水深火熱……!
不管是在受侵害的中國,還是在策動這場戰爭的日本,不論勝與敗,總會有無數無辜的魂靈萬劫不復……!
我知道,在善良、勤勞的中國人民身上,“以和為貴”的理念已經深深熔鑄於民族的文化血液中了,所以,我們才會以德報怨,放棄了戰後對日本的國家索賠,再一次彰顯了中國人民寬厚仁德的民族胸懷!我為你驕傲!偉大的中國人民!
為了和平,為了所有人能生活在一個沒有戰爭硝煙和槍林彈雨的和諧世界上,我們要儘自己的最大努力,學習成才,報效國家,強我中華,讓中華民族早日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不再遭受先輩的苦難,讓和平的曙光永遠普照我們的後世子孫!
你可是一個人啊——觀電影《釜山行》有感 篇10
觀後感 ,1427字“請讓我以一個人的身份死去吧”—題記
世界末日應該是什麼?是那些殭屍橫行,血肉橫飛時候的咀嚼聲?是幾乎看不見希望的下一節車廂?還是面對下一秒就可能撲到你的熟悉面孔?
《釜山行》給我們答案很明顯,最可怕的,是人本身。
你可以用拳頭,用棒球棍,或者各式各樣的武器講那些殭屍放倒;你也可以用輕盈的步伐或速度,以及各式各樣的交通工具擺脫這些東西;你甚至可以用各種工具,在細緻觀察後,利用聲音,光線等殭屍的“弱點”讓它們無法找到你……
但是對於人呢?你又應該怎麼去與人鬥爭呢》你又怎麼知道上一秒還站在你身後的人,會不會轉眼就站在你的對面呢?你又怎麼知道這些人會不會為了自己的生命,將你當做累贅,然後甩得遠遠的呢?
這個電影有很多對於殭屍題材電影來說都十分經典的橋段與情節,比如被感染的男主在確保自己的女兒安全之後,在過去的回憶中,微笑著跳下了列車;以及最後接到了射殺命令的士兵,因為小孩子的歌聲,最後選擇了違反上級的命令而將小孩和婦女救回……。
但是有這麼一個場景,我既覺得意外,又覺得在情理之中:
主角一行人一路險象迭生地趕到了倖存者所在的車廂卻被無情地阻擋在外面,而其中有一位老奶奶在看到了這一切後,意識到人們可以打敗殭屍,卻無法戰勝人性,從而喪失了活著的希望,向主角示意不用救自己而後被殭屍撲倒;主角一行人即使進入了倖存者的車廂,也被貼上危險的標籤而“隔離”到另一個車廂,這一幫倖存者在封閉了車廂後不斷爭吵。而這時,老奶奶的妹妹徹底看透了這些人的醜惡嘴臉,看著門另一端的姐姐,憤怒哀傷不屑之下打開了車門……。
“早知道會落得如此不體面的結局,我們又何必活得如此辛苦啊姐姐。”
“一群人渣。”
那些倖存下來的人,因為無法戰勝恐懼,無法信任他人和自我而選擇保全自己,違背正義,對主角一行人惡言相向,排斥,甚至阻撓他們活下來,在我眼中,他們的行為合理,但是人渣。
正如我看電影時候說的:“我第一次如此認同一件惡行。”
你說:“為了自己的生命以及大多數人的安全而選擇拒絕主角一行人,這不是人之常情嗎?”
是的,為了自己,為了多數人,為了活著,這些都可以理解,就像與你無關的事情,你也可以不發聲。
但是,我認為,為人最基本的底線,就是“不為惡”。
有一個人需要幫助,你幫不幫,這取決於你的良知;有一個人可能需要你付出生命去拯救,你救與不救,這也是你的選擇;有人突破底線,而你力量弱小,你可以不發聲,不阻止。
這是不為惡,說實話,人人都可以做到。
但是你不應該為了自己的生命而去任意犧牲別人的生命,阻撓別人活下來;不可以因為自己的私慾,而去損害別人的正當利益;你也不應該因為這個世界是黑暗的主流,而去拋棄心中的光明,委身於黑暗,讚頌不正義,助長它的氣焰,為自己的苟且偷生而洋洋得意,並且攻擊、否定比你勇敢的人。
我可以卑微如塵埃,但不可扭曲如蛆蟲。
我玩過一個喪屍題材的遊戲,男主角最後也被喪屍咬傷,但是他選擇了讓一路陪伴自己的小女孩一槍打死自己,因為他認為“我不能作為那些東西而死去”。
如果你為了苟且偷生而傷害別人,那你比喪屍更加恐怖。作為人類而死去,不僅僅是不變成那些東西,也是不為了苟活而不再為人,或為自己的惡行百般辯解。
“所欲甚於生,所惡甚於死。”
明末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曾經因為糧食短缺而吃人,有人為他辯護,聲稱那些被吃的人是為了大局而死,吃人的行為可以諒解,據說特蕾莎修女聽說了後驚呼:
“天啊,你可是一個人啊!難道人不能吃人還需要理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