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美女與野獸》有感相關作文20篇

觀《美女與野獸》有感 篇1

觀後感 ,621字

美女是美的象徵,野獸則一般與醜陋和凶殘相聯絡,很多人都會聞野獸色變。但是自從看了迪士尼動漫《美女與野獸》之後,我才明白原來醜陋的外表下有可能是一顆善良溫暖的心。美與醜在一起有時候也會發散出獨特的光芒。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叫貝兒的女孩還有一隻野獸的故事。貝兒的父親不小心闖進了野獸的領地,被囚禁在野獸的城堡裡。為了救出父親,貝兒隻身犯險,答應與野獸同居於古堡並以此換回父親。然而,貝兒想念著父親、生活的不愉快。找機會逃走,卻遇到了凶狠的狼群,野獸及時出現解救了貝兒,自己卻受了傷,貝兒心存感動,細心照顧野獸。此後,加斯頓因為追求貝兒失敗,而設計讓村民一起殺死野獸。貝兒傷心的親吻了死去的野獸。而野獸則因為這個吻,解除了自己的詛咒,重新復活並變回了原來的人性。

貝兒也曾經像無知的村民一樣,僅僅看到了野獸嚇人的外表,不想接近野獸,竭盡全力想要從這個有野獸的城堡逃跑。但是心地善良的她感激野獸捨命相救,並逐漸發現了野獸醜陋外表下有一顆善良愛她的心,最終貝兒還是愛上了野獸。

這樣的故事雖然荒謬,但是裡面的情感卻是很多人崇尚與追求的。真正的愛情不是隻看外貌,而是注重對方是不是善良,對方是不是心裡是不是處處為自己著想。野獸最終恢復了人形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善良的人終會遇到自己的小驚喜。

看一個人是不是善良不能只看外表,如同電影裡的加斯頓,雖然英俊卻處處狠毒,還好最後他受到了應有的報應。其實,王子又怎樣,野獸也不一定差,最重要的是有沒有一顆真誠的心。

美女與野獸觀後感 篇2

觀後感 ,6921字

【篇一:美女與野獸觀後感】

用發現的眼睛去尋找美

我和媽媽來到位於沙灘公園的金米民族影城,小記者們早已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嘰嘰喳喳地討論著即將要放映的影片—真人版《美女與野獸》。我們排好隊,領了眼鏡,有秩序地進入影廳,安靜地坐好……

《美女與野獸》是法國一個古老的童話故事。講述了在一座漂亮華麗的城堡裡,王子正在舉行一場盛大的舞會。突然,暴風雨侵襲,一位可憐的老婆婆進入城堡想要避雨,傲慢的王子嘲笑老婆婆並要把她趕出去。老婆婆其實是一位法力高強的女巫所變,面對王子的冷酷無情,女巫非常生氣,她施了魔法把王子變成了一頭外表醜陋的野獸,宮裡的僕人們也被變成了各種傢俱和物品。女巫留下一朵紅玫瑰,告訴王子,在最後一片花瓣掉落之前,如果王子沒有能找到一位不懼怕他醜陋的外表真心愛他的姑娘,那他和他的僕人們就永遠也變不回來了!經過漫長的等待,就在野獸變得越來越沒有耐心接近絕望的時候,美麗善良的少女—貝兒出現了!

貝兒的父親因為誤摘了野獸宮殿前的一朵玫瑰而被野獸囚禁。貝兒為救父親,不得不留在城堡裡與野獸共同生活。在被變成物品的僕人們的幫助下,貝兒發現野獸醜陋的外表下有著一顆柔軟的心;而野獸也從貝兒身上學到了什麼是愛與善良。最終,野獸和貝兒戰勝了重重困難,迎來了圓滿的結局—野獸變回了英俊的王子,城堡重新煥發生機,貝兒和王子幸福地開始了新的生活。

這部影片讓我深深體會到,在沒有了解一個人或一件事情之前,僅憑這個人的外表或這件事的表象就做出判斷是多麼地無知。所以我們只有深入調查瞭解才能明辨是非,才不會只被表面現象所迷惑。美不僅僅是一種表面的東西,內在的美是更具光芒的存在,我們要用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去尋找美,體會美,學會做一個由內而外真正美麗的人!

【篇二:美女與野獸觀後感】

不要以貌取人

“哇!這裡好壯觀呀!這是我第一次來到電影院呢。”我興奮地嚷著。踏入金米民族影城電影播放廳,裡面已經坐滿了人,我也連忙找了個座位坐下。

我們看的電影名字叫《美女與野獸》,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在一個夜晚,一位高傲的王子在巨集偉的古堡裡舉行舞會。突然,來了一位相貌醜陋的老婆婆。她想要在城堡裡借宿一晚,於是給了王子一支紅玫瑰作為交換條件。王子拒絕了老婆婆的請求,並把玫瑰直接扔到她的身上,老婆婆生氣地說:“殿下,不要以貌取人啊!”說完,她就變成了一位美麗的女巫,然後施咒將王子變成了野獸,給了王子一朵玫瑰並對他說,在最後一片花瓣掉落之前,如果沒有能找到一位真心愛他的姑娘,那他和他的僕人們就永遠也變不回來了!從此,王子就獨居在城堡裡……

貝兒,是個漂亮善良的姑娘,她的父親摘了野獸的玫瑰遭到了野獸懲罰,為了替父親頂罪被迫與野獸同居古堡。時間一天天過去了,貝兒與野獸彼此間有了好感,最終產生了難以想象的感情。

反派加斯頓,是一個長相英俊,身體強壯的男人。鎮上許多女人都愛戀他,可他唯獨喜歡貝兒,但貝兒卻偏偏不喜歡他。為了得到貝兒,加斯頓不擇手段,抓貝兒的父親來要挾貝兒跟他結婚,甚至還鞭打貝兒的父親。最後還想把貝兒和她父親關進瘋人院……

後來,貝兒和野獸合力,把可惡的加斯頓給打敗了,但是野獸也受了重傷。最後一片玫瑰花瓣掉落了,野獸沒了呼吸,這時貝兒才意識到,她愛上了這個外表醜陋但內心善良的野獸。貝兒表露了心聲,魔咒解除了,野獸復活,從此,他們幸福快樂地生活在一起。

看了這部電影,我受到了最大的啟發就是:做什麼事,都不要以貌取人,有些東西,不是看外表,而是看內心,內心美才是真的美。

【篇三:美女與野獸觀後感】

學會寬容

我們來到沙灘公園的金米民族影城看電影—《美女與野獸》。

真人版電影《美女與野獸》是根據迪士尼1991年經典動畫片及聞名全球的經典童話故事改編的,也是好萊塢的音樂劇影片。這部電影講的是:很久以前,村莊內住著一位漂亮善良的姑娘貝兒,她為了解救被野獸囚禁的父親,被迫與野獸同居於古堡中。剛開始他們相處得並不愉快。一次,野獸拼命從狼群中救回貝兒,令彼此間得到了解,野獸也漸漸變得溫柔,二人不但冰釋前嫌互相體諒,更互生情愫。怎知喜歡貝兒的大壞蛋加斯頓自以為是,突然前來襲擊野獸,令野獸身受重傷,性命危在旦夕。深愛貝兒的野獸要她離去,不過貝兒並沒有逃跑,她緊緊抱著野獸痛哭,最後在花瓣掉落的最後一刻說出了自己的心聲,魔咒終於解除了。剎時野獸變成了帥氣的王子,他們終於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這部電影反映出了善惡美醜,愛與恨,畫面驚險。看完電影,我深深地知道:在生活學習中,我們不能以貌取人,要有寬容之心,要善待他人,要有愛心。寬容讓人的生活變得美好;寬容使我們變得善良;寬容使我們變得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友愛。有了寬容就會化敵為友,同學間可以和睦相處,校園就不會出現欺凌行為,社會就會安定祥和。

【篇四:美女與野獸觀後感】

愛的力量

電影《美女與野獸》講述一位外表英俊的王子,他性格暴躁,以自我為中心,從不懂得慈悲與寬容,後來被女巫施了魔法,變為野獸,他的城堡裡的一切也被施了魔咒,唯有王子學會如何愛人,一切才能變回原貌。後來美女貝兒為救父親而答應被野獸囚禁,在被變成傢俱的城堡奴僕們的幫助下,貝兒與野獸從針鋒相對到相知相守,經歷一番波折終於解開魔法的桎梏。

影片中的兩個男主角,一個是外表英俊瀟灑的將軍,內心卻自私邪惡,為了讓美麗的貝兒嫁給他而不擇手段,在聽到貝兒的父親說貝兒被野獸關在城堡裡以後,不但沒有前往救助,還把貝兒的父親綁在荒山野嶺裡等著喂狼;另一個是外表冷酷凶惡的野獸,其內心卻很真誠善良,他因為孤獨、寂寞才讓貝兒留在城堡中,他不但沒有傷害美麗善良的貝兒,還奉她為上賓,讓僕人伺候她,在貝兒逃離城堡途中遇到野狼襲擊時,野獸及時出現,並奮不顧身地撲向野狼,從狼口中救出了貝兒,貝兒因此深受感動,兩人心中共有的善良化解了彼此的矛盾,兩顆心最終得以靠近,並且擦出愛的火花。影片中兩個男主角性格形成鮮明的對比,有力地傳達了一個很好的思想主題—人不可貌相,心靈美才是真正的美,永恆的美,美麗的心靈才會擁有巨大的力量。

《美女與野獸》不僅僅表達了愛情戰勝魔咒的主題,也教育我們應該從小就學習如何愛人,學會以寬容和慈悲的心對待他人,避免形成傲慢、自私的性格。

【篇五:美女與野獸觀後感】

學會關愛別人

今天,我和爸爸觀看了一部電影叫《美女與野獸》,電影裡的故事情節使我深受感動。

電影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位王子,他特別挑剔,他不懂愛,又缺乏同情心,他不能善待每一個過路的老人,還用棍棒驅趕他們。一天,一個魔法師來到他面前,說:“你是個沒人性的人!我要把你變成一隻野獸。這有五朵玫瑰花,是你五年的生命,五年中,你必須學會善待他人,尤其要有愛心。”

一天,一位珠寶商迷了路,來到宮殿,他摘了一朵漂亮的玫瑰花打算送給他的女兒。野獸看見了,生氣地說:“這是我一年的生命,我要殺死你,除非你把你的女兒帶給我。”於是,珠寶商的女兒—貝兒,為了救父親來到了野獸身邊。野獸被貝兒的愛心感動,克服了自己的缺點,讓自己的脾氣好起來。他關心她,愛護她,給她溫暖,讓她像待在自己的家裡一樣。過了一段時間,貝兒很想去看父親,野獸告訴她要快點回來。貝兒回到家中,忘了時間,魔鏡提醒貝兒要回到野獸身邊。當貝兒回到野獸身邊時,第五朵玫瑰花剛剛好落下。但是魔法師被他們感動了,又把野獸又變回了英俊的王子,從此,貝兒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影片中的貝兒很漂亮、很勇敢,她能奮不顧身地把父親從野獸手裡救出來,連脾氣暴躁的野獸也被貝兒的愛心感動。我喜歡影片中的貝兒,她機智勇敢,我要向她學習,做一個有善心,會關愛別人的人。

【篇六:美女與野獸觀後感】

善良創造美好生活

最近,我看了一部電影叫《美女與野獸》,看完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這部電影主要講一個小村莊裡有一位美麗善良的姑娘貝兒,她的父親不小心闖入一隻凶狠野獸的領地,被野獸囚禁在魔幻城堡的頂端,貝兒為了救出父親,就答應了野獸的要求,和父親交換,把自己作為人質留在城堡裡。在和野獸相處的日子裡,雖然野獸的脾氣非常暴躁,但是貝兒一心一意地幫助他,還教野獸怎樣和別人相處,怎樣去愛護別人。漸漸的,野獸在貝兒的感化下,變得通情達理,最終變成了一位英俊瀟灑的王子。城堡裡一切都恢復了原來的樣子,從此王子和貝兒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主人公貝兒不僅外表美麗,她還是一位有孝心、有愛心的可愛女孩,她為了解救父親而答應野獸把自己囚禁在城堡裡,體現了她對父親的愛,她的這些美好品質令王子懂得了寬容愛護他人,從而由醜陋的野獸變回英俊的王子。

這部影片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無論一個人的外表有多醜陋,只要有一顆善良的心,一切都會變得美好。我們要像貝兒那樣以寬容仁慈的心去對待別人,讓世界變得越來越美好。

【篇七:美女與野獸觀後感】

學會關愛他人

2017年3月19日,我觀看了電影《美女與野獸》。在看電影之前我心裡想:我一個男孩怎麼看女孩的電影。但是看完後讓我改變了主意。電影中的故事來源於法國,說的是一個英俊但是脾氣暴躁的王子被一個女巫婆施了咒語變成了面目可怕的野獸,只有王子學會如何愛人,一切才能變回原貌。後來美女貝兒為救父親而答應被野獸囚禁,在一群城堡僕役的穿針引線下,貝兒與野獸從針鋒相對到相知相守。故事的最後,當玫瑰花的最後一片花瓣凋零時,貝兒對野獸說“我愛你”,野獸變回了王子。

看了這個電影,有三個地方讓我感觸很深。第一就是不能以貌取人。故事中的王子就是因為以貌取人而被詛咒變成了野獸。在實際生活中,我也見到了很多以貌取人的事情。見得最多的就是經常有一些銷售員,比如說賣房子的,見到一些穿著很樸素的人,就認為人家買不起房子,除了不熱情給人介紹,還嘲笑人家,最終談丟了生意,還留下了不好的口碑。第二個就是不能學加斯頓的行為。俗語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加斯頓想把貝兒據為己有,因為貝兒的父親不同意就想把貝兒的父親送到瘋人院,然後聚集村子裡的人點火炬去殺野獸。最後他就是因為得意而掉下懸崖死去。第三個是要有一顆關愛別人的心。主人公貝兒不僅外表美麗,心靈也美。她為了救父親而答應被野獸囚禁在城堡內,體現了她的孝心和勇敢。正是這些美好的品質,令王子懂得了如何愛人,解救了自己也解救了城堡。

雖然這是個童話故事,但這三點感觸讓我知道,從小就應該學會如何愛人,就像愛父母、愛同學一樣,這樣才能心胸寬廣,有一顆寬容的心對待他人。傲慢和自私的性格只會害了自己。

【篇八:美女與野獸觀後感】

要以誠待人

我和媽媽參加了觀影團,到電影院看了《美女與野獸》這部電影。

影片故事非常精彩,場面美麗巨集大,以歌舞引入,主要講述了一個法國小村莊裡面的一位姑娘和一個城堡裡面的王子圍繞著一朵玫瑰花發生的故事。故事的開頭很精彩,就因為王子的自大、自私、以貌取人不接受老奶奶的玫瑰花而被下魔咒,魔咒就是讓王子變成野獸,而且在玫瑰花瓣掉落完之前王子必須真心愛上一位姑娘,姑娘也要愛上他才能解除魔咒。每一片玫瑰花的掉落都會讓城堡變得更糟糕。

女主角貝兒只是一個小村莊的姑娘,但是她和村裡面的姑娘不一樣,她聰明、勇敢、喜歡冒險。爸爸為了給她採玫瑰花被野獸關了起來。她為了救爸爸來到了城堡,見到了變成野獸的王子,王子給她的印象就是一個冷酷、無情的壞傢伙。同時她也見到了城堡裡面陪伴王子的魔法傢俱。後來貝兒逃走了遇到了狼群,野獸為了救貝兒受傷了,這時貝兒才發現野獸也有善良、可愛的一面。接下來在城堡相處的日子裡,他們開始喜歡對方,愛上對方。

故事的結尾很精彩,他們為了救對方都非常的勇敢,後來野獸死而復生變回了王子,城堡也恢復了往日的容貌,魔法傢俱們也變回了他們原來的樣了。

這部影片告訴我們,不管做人還是做事都不能以貌取人,美不僅僅是外表,更重要的是內心。

【篇九:美女與野獸觀後感】

城堡裡的動人故事

在看完《美女與野獸》後,我懂得了什麼是故事。我覺得這部迪士尼動畫片《美女與野獸》是對我們生活有所啟發的一部兒童電影,它講述了一個道理,很多事情不能只看外表。

這部電影並不完全表達了愛情戰勝魔咒的主題,我覺得更加能體現出的是愛的力量,懂得如何愛人。主人公貝兒不僅外表美麗,她還是一個熱情、好學、善良、有愛心、單純、懂得尊重別人的女孩,她為了救父親拿自己的自由來換父親的自由,所以就答應被野獸囚禁在城堡裡,從這裡可以體會她的孝心和勇敢,正是她的這一些美好品質,令王子懂得了如何愛人,解救了王子和城堡的一切。表面凶狠醜陋的野獸想要變回英俊的王子,必須要學會如何愛人,懂得慈悲與寬容,這就是一個王子樹立美好心靈的過程。這就是要告訴我們外表美並不重要,心靈美才可貴。城堡中的僕役雖然平時總是受暴躁的野獸責怪,但他們依然留在野獸的身邊,一心一意地幫助野獸和貝兒建立感情,最終解開了魔咒,這些都體現了他們美好的品質。我們應該從小就學習如何愛人,學會以寬容和慈悲的心對待他人,避免形成傲慢、自私的性格,所以影片說《美女與野獸》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神奇的城堡。首先是城堡裡的人在巫婆的咒語下全變成了野獸、擺鐘、蠟燭、衣櫃、鋼琴、凳子、茶杯、茶壺等等,他們不僅有生命,而且全都保持原有的個性。例如:粗莽的王子依然不改昔日的魯莽脾氣,動不動就大發雷霆,從來都不替別人著想,從不肯彎腰道歉。管家“擺鐘”依然不滅昔日風采,時不時高姿態站出來評理,做出許多荒唐搞笑的事。

這部電影給我們講述了一個美麗動人、精彩的故事,讓我體會到了,我們不要什麼事都只看外表,內心的所在才是最重要的,我們要向貝兒學習她那熱情、好學、有愛心的品質。

【篇十:美女與野獸觀後感】

內在美才是真正的美

“這個世界並不缺少美,缺的只是發現美的眼睛。”是的,在我們的生活中,美無處不在—一道美麗的風景,一張甜美的笑臉,一幅精美的工筆畫……今天觀看了電影《美女與野獸》之後,我對美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內在美才是真正的美。

電影《美女與野獸》根據法國經典童話故事改編而成,它主要講述了自私冷酷的王子在女巫的毒咒下變成了一頭面容恐怖的野獸,後來聰明、勇敢、美麗的貝兒出現了,王子最終在貝兒的感化下,逐漸擁有了溫暖的愛心,終於從面目猙獰的野獸變成了從前那個英俊瀟灑的王子。觀看完影片,我的內心無比震撼,影片的故事情節、人物形象及背景音樂使人得到美的享受,下面我與大家分享我對美的認識。

首先,故事情節讓我感受到內在美才是真正的美。王子從小失去母親,跟隨冷酷自私的父親長大,漸漸的,他也變得極度冷酷自私,在化身乞丐的女巫的再三請求下,他毅然冷漠地拒絕了可憐的乞丐的收留請求。最後,女巫給王子下了詛咒,把他變成了一頭野獸,並限他在玫瑰花瓣完全凋謝之前找回愛心方可恢復原形。時間飛快,隨著一片片玫瑰花瓣的飄落,他的心也愈發絕望。就在這時,勇敢善良的貝兒出現了,她從最初的恐懼到理解及接受王子,並且決心幫助他。於是,貝兒跟王子分享自己的故事,陪他讀書,教他正確的用餐方式,漸漸的,王子逐漸對貝兒有了好感,最終,他恐怖的外表下那顆溫暖的愛心被貝兒給完全感化了,王子又變回了從前英俊瀟灑的容貌,和貝兒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人不能光擁有美麗的外表,還要時時刻刻擁有一顆溫暖的愛心,內在美才是真正的美。這個道理也讓我想起了我們現實生活中許許多多內在美的故事:一位渾身泥土的建築工人在地鐵上,為了不弄髒乾淨舒適的座位,他默默地站在過道上,車廂裡的其他乘客看在眼裡,都被他的行為感動了,紛紛請他坐下。我想,這就是內在美,它無時無刻不在感染著人們。

其次,影片裡的人物形象也讓我感受到內在美的魅力。這部影片中有兩個形象鮮明的人物最能打動我。我最喜歡的人物當然是美麗善良而且冰雪聰明的貝兒了,為了救回父親,她代替父親被關在古堡中,可是她並不因此而絕望,她想方設法改變現狀,並試著接近和了解王子,並以一顆美麗的愛心感化了王子,使王子擺脫詛咒而恢復了原形。貝兒不僅有美麗的外表,她還有一顆美麗溫暖的愛心。而與貝兒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村子裡的小夥子加斯頓,他雖然有著一張帥氣的臉,但卻擁有一顆汙濁骯髒的心靈,最終以失去生命為結局。這種美與醜的鮮明對比讓我想起在公交車上,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正在尋找著座位,車廂裡的人只是冷漠地看了老人一眼,卻沒有讓座之心,這時,一個繫著紅領巾的學生站起身,說:“老爺爺,您來我這兒坐吧!”這一舉動,讓周圍的大人們都慚愧地低下了頭。這就是內在美,它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它魅力無窮。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的背景音樂非常打動人心,尤其是歌詞寫得富有情感,語言清新優美,給人深刻印象,還有音樂的旋律也豐富多彩—人物傷心時,音樂悲傷而緩慢,歌詞悲傷而沉痛,給人一種沉重的感覺;人物快樂時,音樂輕快而靈動,歌詞快活而輕鬆,使人心情舒暢。音樂美也是一種內在美,如果沒有背景音樂,影片會顯得枯燥乏味而缺少感染力。

影片《美女與野獸》不僅僅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童話故事,它更教會我們一個道理:外表美很重要,但內在美才是真正的美。

我敬佩的一個人——觀《一個獨生子女的故事》有感 篇3

觀後感 ,671字

家長都把我們當做溫室裡的花朵,俗話說的好“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怎麼能堅強?只要堅強、勇敢面對,才能克服種種困難,像影片中的主人公鳴鳴一樣……

今天,我們全體師生觀看一部名叫《一個獨生子女的故事》,影片中的主人公是張鳴鳴,爸爸去世,媽媽又重病纏身,家庭的重擔一下落在這個不滿九歲的孩子身上,她不僅要學習,還要做飯,買菜和洗衣服,更要照顧媽媽,每天睡得很晚,小小的年齡怎麼能吃得消呢?但鳴鳴還是堅強的撐起了這個搖搖欲墜的家。

影片有個最令我感動的場面。有一次,媽媽心臟病突發,家裡的氧氣用完了,外面風雨交加,雷閃齊鳴,張鳴鳴不屑一顧,一頭栽進急風暴雨中,來到醫院他沒有埋怨也沒有喊累,只是央求醫生快點把氧氣袋灌滿,終於,媽媽的病情好轉些了。假如我遇到這樣的困難會怎樣呢?現在的同學遇到這樣的天氣會投向媽媽的懷抱,或者不敢出門。每天媽媽早起給我做早飯,怕我營養不良,但我不珍惜媽媽的勞動成果,還埋怨媽媽做的不好吃。

現在的我們是家裡的小皇帝,掌上明珠,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高傲的不把家長放在眼裡,拿我跟鳴鳴相比,那我真的是太慚愧極了。這天是鳴鳴的生日,鳴鳴都忘記了,在媽媽的提醒下才想起來,但是她覺得生日並不重要,而我們的同學過生日,要開生日派隊,鋪張浪費,還向父母提出要求……我們過生日吃不完蛋糕還打雪仗玩,這是多麼可恥啊!與鳴鳴同學相比,真是天壤之別。看完影片心中充滿敬意,她那自強不息的形象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裡。

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也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同學們,從中吸取教訓,醒悟吧,別讓我們變成一碰就碎的肥皂泡泡!

做堅強自立的新一代獨生女——觀電影《一個獨生女的故事》有感 篇4

觀後感 ,516字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單中堅強,每一次就算很受傷也不閃淚光,我知道,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飛過絕望。”每當聽到這首歌曲時,我就會回想起電影《一個獨生女的故事》。

前幾天,我們全校同學一起觀看了這部電影,主人公的堅強自立一直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電影主要講述9歲女孩張鳴鳴的爸爸死了,媽媽的病又更加嚴重,這個家像杯子一樣碎了。鳴鳴自己學會了做飯,學會了洗衣服,還自己攢錢交學費,她十分懂事,從不惹媽媽生氣。後來,她的媽媽在病危時被搶救了過來,媽媽在住院時她更忙了,學習也退步了……

這部電影令我最感動的是:她在風雨交加的夜晚去給媽媽買藥,結果自己病了。如果是我們,我們行嗎?有些同學可能早已經害怕的哭了,而鳴鳴在這種情況下卻勇敢面對。作為家裡被嬌慣的孩子,我們別說給父母操心幹活了,我們都不能打理好自己的一切,不是給父母添麻煩就是惹父母生氣,體會不到父母的不容易。我們和鳴鳴實在是有著天壤之別,但是我相信,很多同學看了這個電影一定會從鳴鳴身上學到許多。

看了電影,我感受很深,我作為一個獨生女卻做不到她這麼棒,我要向她學習,以後儘量做到不讓父母生氣,理解他們,多幫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一個懂事孝順的好孩子!

觀《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有感 篇5

觀後感 ,1194字

孝是什麼?孝是兒女對家人的愛,是兒女對家庭的一份擔當。孝的結構是上老,下子,也就是指兒女對長輩的愛的意思。正是因為孝字有這樣的結構,所以才成為了中國的傳統文化。

孝行必有善報,孝是每個兒女都要對家庭的重責大任。剛剛,我聚精會神地看了一個節目,叫“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是“自然堂”為了資助那些有最美孝心的少年所舉辦的節目。其中有最美孝心少年十位:黃鳳、趙文龍、吳林香、徐沁燁,還有一對姐弟,姐姐叫林章羽,弟弟叫何秀巡,還有高雨欣、路玉婷、龍花、邵帥、王芹秀。每位孝心少年都有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每個故事都讓我心潮澎湃;每個故事都讓我黯然淚下;每個故事都讓我感動的一塌糊塗,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吳林香和龍花。

在吳林香6歲時,父母就離異了,可憐的小林香跟了母親。可不幸的是,林香的母親被查出患上了癌症;姥姥全身癱瘓,坐著輪椅;姥爺也已殘疾;繼父又外出打工,可憐的林香很小的時候,就承擔了全家大大小小的家務。放假時,林香每天白天都要下地幹活,上山砍柴。回到家後,她要挑水、燒水、做飯這些家務。她還要抽出時間來照顧媽媽。有一晚,林香媽媽的病發作了,痛得林香的媽媽想用一死來結束痛苦。在黑暗中,小林香一直在默默的流淚,為媽媽開燈時,小林香為了不讓媽媽看見自己哭了,用袖子把眼淚擦乾才敢把燈開啟。小林香堅強的笑著說:“媽,你不能丟下我,你一定要堅強。你走了,我會很傷心的。”其實林香以前並不喜歡笑,但她一次偶然在書上看到這樣一句話:微笑可以讓身邊的人感到溫暖和希望。所以她才會一直堅持微笑著。可是,她的媽媽還是由於病情惡化去世了。小林香雖然傷心,但她明白,她要替死去的媽媽照顧姥姥和姥爺、她要替媽媽扛起這個家。林香在媽媽死去後,肩負起了這個家。

龍花也非常可憐,在龍花十五歲時,她的爸爸就死了,媽媽也患上了絕症。家裡窮,龍花只好輟學回家照顧媽媽、弟弟和妹妹。龍花白天要下地幹活,晚上要輔導弟弟妹妹的功課,還有從百忙之中擠出一些時間來照顧生病的媽媽。每當龍花看見別人的孩子和自己的父母有說有笑時,她就會想到自己的現狀,就會特別傷心。她說過一句話:“我已經失去了一個爸爸,不能再失去一個媽媽,所以我要撐起這個支離破碎的家。”但她的媽媽由於病情持續惡化不幸離開了人世。龍花雖然很傷心,但是她有一個很美好的夢想,那就是當一個主持人,因為她覺得當主持人能為自己增添一份自信。其實龍花比任何人都渴望上學,但她不曾對任何人透露過自己對於讀書的渴望,她看見別人可以無憂無慮的去上學,心裡總是十分難過。但她還是毫無怨言的用自己那並不寬厚的肩膀肩負起了整個家。

是啊!孝不就是這樣為家人無私的奉獻嗎?用我們那並不寬厚的肩膀肩負起整個家。雖然我們的肩膀很小,但卻充滿了正能量。我一定要像那些孝心少年一樣,學習他們難能可貴的品質。學習他們的孝、學習他們的堅強、學習他們的善良、學習他們的天真無邪。

我一定要做一個有孝心的人!

弘揚傳統文化,熱愛美麗宜昌——觀《新春第一課》有感 篇6

觀後感 ,770字

“叮叮噹噹,叮叮噹噹”。嘿!鈴聲響了。同學們興高采烈的走進了教室,李老師精神抖擻的開啟白板和我們一起觀看“2015年新春第一課”。

“弘揚傳統文化,熱愛美麗宜昌”。我們宜昌有著歷史優良傳統,過年時爆竹聲聲響,舞獅採蓮鬧新春。美麗的宜昌有著美麗的山水文化,西陵峽、山峽大瀑布、大老嶺、後河森林公園、柴埠溪……有著名的水電文化,巨集偉的三峽大壩、葛洲壩那數一數二的高階水電工程,世界聞名。

宜昌有著名人巴土文化,周立榮是長陽土家人,他挖掘巴土文化的精髓,2012年成為新聞重大人物,戀歌聲聲唱巴土,2012年9月他的作品《巴土戀歌》在中央電視臺播放,他還擔任了宜昌副主席,但他還是繼續傳承巴土文化,打造夢幻土家。

那鏗鏘有力的峽江號子,在胡振浩爺爺口中流出,他是秭歸人,於1986年當上了教師。1988年前當了船工號子,他以前在江邊的時候,經常聽見縴夫唱號子,現在沒有了,他想是讓我把這號子聲傳下去,還是把它帶到土裡,經過深思熟慮最終在他的努力下,從秭歸唱到了北京,後來再拍號子的MY時在相機前與世長眠,但這號子聲已經傳到大江南北,傳到同學口中了,他是我們永遠的峽江號子王。

三國文化赫赫有名,在宜昌就有當陽古戰場。汪國新他是我國的一級畫師,他手中的關公真是正義凜然,他在拜訪小學時帶領學生們讀三國,寫三國,聊三國,看三國,畫三國,品三國。還舉行關公文化萬里行活動,他的畫筆三國情,三國文化就這樣弘揚下去。

巴楚文化又名土家文化。跳喪,巴山舞,出嫁時哭嫁……這民族文化在宜昌的各個縣城裡都流傳著。

在湖北武漢與四川的重慶的兩座城市之間,有一片美麗清晰,環境優雅的地方,那就是宜昌。宜昌未來將會變得更好,這夢想之城的召喚下,使更多投資商人進入宜昌。3年後宜昌便變成不一樣的宜昌,5年後你將入住這奇麗的城市。

讓我們一起弘揚傳統文化,熱愛美麗宜昌。

觀電影《七月與安生》有感 篇7

觀後感 ,592字

像大多數人一樣,對周冬雨的印象還停留在張藝謀導演的《山楂樹之戀》中,青澀害羞,質樸的小女孩樣子,當得知由她出演安生的時候,內心不是沒有驚訝的,好在影片中表現出彩,也打消了這個疑慮。

“七月就是安生,安生就是七月”,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七月,一個安生。她不只是出現在大熒幕中編劇所勾勒出來的樣子,而是真真切切的存在過我們的青春甚至陪我們走到現在那些朋友們。每個女孩少時大概都會有這樣一個玩伴,她似七月溫婉恬靜,或者如安生般自由不羈,我們一起吃飯玩耍上下課,一起分享彼此的小情緒,甚至會連對男生的品味都大同小異,可是時間在走,我們在變,曾經那個陪你一起走過的她們,現在還在身邊嗎?

七月和安生原本平靜安逸的生活正是由於一個男生的出現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看似表面風平浪靜,實則早已暗生風雲。兩個人愛上了同一個男人,結局註定不會完美。家明愛著七月的溫婉恬靜,又被安生的自由不羈所吸引,而他懦弱的性格使其不敢加以選擇,只能被動接受。七月和安生對這個男人自然是有所失望的,可是愛讓她們無條件的接納這一切。後來,七月懷孕,母親去世。她只是為了給孩子一個家,她早已沒有家。再後來,七月難產去世了,安生收養了她的孩子,並且自己也沒有再要孩子,因為她真的愛七月,也為家明贖罪。

七月,安生的生命都是一場揹負著洶湧情慾和罪惡感的漫無盡期的放逐。她們彼此深愛,彼此羨慕,彼此嫉妒。為了同一個男人,窮極一生。

觀《千與千尋》有感 篇8

觀後感 ,824字

一尊在森林深處的神像,一個神靈與繁華的城鎮,一個為了拯救父母默默堅強著的女孩,這些很奇幻的意象,竟也將這部《千與千尋》不斷地昇華,這是一部看了就放不下的動畫電影,也是一部教會人成長,勤勞,自己照顧好,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迷失自己的電影。

電影講述了10歲的少女千尋與父母一起從都市搬家到了鄉下。沒想到在搬家的途中,一家人發生了意外。他們進入了湯屋老闆魔女控制的奇特世界—在那裡不勞動的人將會被變成動物。千尋的爸爸媽媽因貪吃變成了豬,千尋為了救爸爸媽媽經歷了很多磨難,她辛勤勞動了很久才返回了真人世界,最終救出了父母和白龍。

主人公千尋是一個單純卻也始終堅持本心的女孩子,當父母都貪婪免費的美食的時候,只有千尋堅持著不經過別人允許不能輕易動別人的東西的好習慣。當她的身體慢慢透明在鬼神的國度的時候,她克服了內心的恐懼,歷經千難萬險才找到了鍋爐爺爺的幫助,最終找到了一份澡堂的工作。工作的時候,來了一位臭氣熏天的客人,沒有人願意接待這位客人,但是千尋做到了,並且給客人打掃的乾乾淨淨。千尋還關心那個長著白臉,全發黑的無臉鬼,當大家都認為無臉鬼是怪物的時候,只有千尋覺得他的內心是善良的。這是隻有善良的人才會有的內心。

這部電影更打動人的是,這個鎮子裡的所有神靈都是辛勤的人們,他們不會不勞而獲。這個鎮子上沒有絕對邪惡的東西,每一個地方都很和諧。更重要的是,這部電影裡有真摯與邪惡的對碰,看似嚇人的鬼怪的背後也總是溫暖的有愛的,邪惡的人終究也會被慢慢地感化,努力的人一定可以擁有自己喜歡的。

電影的結尾很悲傷,歷經千難萬險的千尋要回到真實的世界了,千尋被告訴不能回頭,要一直往前走,即使不捨,即使不想和喜歡的人告別,千尋還是沒有回頭,一直這樣走了下去。其實人生中,總會歷經各種艱辛,只要一直往前走,不回頭,才會更好的掌握人生。

其實每個人的內心裡都有一個堅強的千尋的影子,她告訴你無論遇到什麼艱難的境況,一直走下去,不要回頭,終會看到想要的黎明。

最美在音符——觀《延續的旋律》有感 篇9

觀後感 ,836字

黑鍵是責任,白鍵是關愛,隨著黑白鍵的轉替,一曲和諧優美,深遠悠長的師生情誼愈演愈烈。聚光燈,舞臺,觀眾,鋼琴,是一個女孩燦爛輝煌的夢想,瞬時,音樂停了,眼前一片漆黑,女孩的夢想如同一個個肥皂泡破滅了。一個老師,用生命最美的音符,詮釋了最偉大最真誠的無私奉獻精神。

哆——女孩是交換生,作為老師的他並沒有絲毫懈怠。來——細心的指導,盡力的把自己的所知教給學生。咪——女孩在住院期間,老師常給她送去溫暖的慰藉。發——他為了幫助她樹立信心,找回自我,自制琴鍵。唆——認真負責的他給女孩的父母寫了一封郵件,告知他們不要擔心。啦——病重的他,依然堅持在自己的崗位,不離不棄。西——愛無言,他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給了女孩。老師的關心與愛護,沒有排場,只是靜靜的付出,卻卻給了她莫大的幫助,不僅挽救了一個生命,還挽救了音樂的靈魂,使得旋律得以延續,並綻放光彩。

平凡的人演繹了不平凡的人生,雷鋒的精神被展現得淋漓盡致。如同當代的郭明義,用他自己微薄的力量為社會,為他人做出許多貢獻。他十六年累計捐款十二萬多元,資助了一百八十多名特困兒童,二十年獻出十升血,可挽救七十五名危重患者的生命。最美司機吳斌強忍著肝臟碎裂的劇痛,用四十五秒完成控制方向,剎車,停穩,完成制動拉手剎、雙閃警示燈等一系列動作,保證了客車上二十四名乘客的安全,還有多少救起落水兒童不留姓名的好心人,有多少無償獻血捐出身體器官挽救別人性命的活雷鋒。為他人開一朵溫情暖意的花,芬芳一生,平凡又高貴的歌曲,才最震撼人心。

面對哭泣的小悅悅,面對摔倒在地的老人,時代呼喚雷鋒,時代需要雷鋒,旋律在延續,精神在傳遞,永遠屹立不倒的豐碑,影響著一代一代人。

人生是一曲優美的樂曲,雷鋒精神則是其中一個必不可少的音符,讓我們行動起來,爭做雷鋒傳人,譜寫人生的輝煌。

觀電影《千與千尋》有感 篇10

觀後感 ,636字

《千與千尋》是一部日本的動漫電影,是宮崎駿爺爺的經典之作,雖然之前我已經看過很多遍了,可是當這部電影暑假在影院上映時,我又忍不住約起小夥伴一同前往觀看。

荻野千尋是一個十歲的小姑娘,現實中她膽小、懶惰、不喜歡學習。有一次,千尋搬家了,她無奈之下只能與熟識的老師和同學們告別。因為父母的好奇心,千尋一家偶然進入了一個神祕的隧道,誤入了一個由神、巫師和妖怪們統治的世界。荻野千尋的父母不聽千尋的勸阻,由於貪心而偷吃了無人餐廳的食物變成了豬。年幼的千尋孤苦無依,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結識了白龍、小玲、主宰湯婆婆、神祕的“無臉男”、熱心的鍋爐爺爺……,與他們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並憑藉她的機智、勇敢,救回了爸爸媽媽,找到了回家的方法,成為了一個善良、堅強、勇敢的人。

初看這部電影時,我只是被動畫本身所吸引,只覺得畫風很好看,動畫顏色豔麗,人物生動有趣。再次重溫後,我漸漸多了一些體會,對故事中的人物有了更深的瞭解,比如慈祥隨和,像爺爺一樣關心千尋的鍋爐爺爺;外表凶神惡煞,卻幫助千尋的湯婆婆;還有對千尋不離不棄的“無臉人”……是這些人,教會了千尋成長,使她逐漸變得堅強,並堅持到了最後。同時,這部電影裡面蘊含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告訴我們不能貪心,否則就會像千尋父母那樣自食其果,付出慘痛的代價;遇到困難時也不能氣餒,要保持善良、純真和勇氣;當別人遇到困難時,我們也要幫助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