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清華學子龐眾望專題片》有感相關作文20篇

觀《清華學子龐眾望專題片》有感 篇1

讀後感 ,945字

今天,我和妹妹一起觀看了一則新聞。這則新聞使我受益匪淺,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這則新聞主要講述了河北省吳橋中學一個名叫龐眾望的學生的故事,小眾望出生在吳橋縣龐莊村一個極為不普通的農民家庭,父親患有精神分裂症,母親下肢殘疾並癱瘓。他在年幼時就開始做簡單的家務活兒並且還要照顧生病的父母。但老天爺似乎有意捉弄小眾望,他七歲時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小眾望的母親在萬般痛苦之中請人幫忙推著輪椅,開始挨家挨戶的求助。村裡的父老鄉親含著眼淚,給她湊夠了為小眾望看病的錢。在眾鄉親的幫助下,小眾望的病是治好了,但從此家裡卻欠下了一大筆外債。

儘管村裡的鄉親沒有一個人來上門要債,但他和媽媽都希望能儘快把外債還上。為了還債,小眾望每天一放學,就趕緊跑出去撿廢品。可命運再次給這個不幸的家庭一個嚴峻的考驗,在他上初二時,媽媽因嚴重貧血住院,爸爸因有病而無能力去照顧媽媽,所以到醫院照顧媽媽的任務就落在了小眾望的肩上。為了掙錢養家,小眾望就在醫院旁邊的小飯店打一些零工。

即使條件這樣艱苦,小眾望也沒有放棄學業,每天起早貪黑、刻苦學習,因此小眾望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在小眾望一貧如洗的家中,唯一能使蓬蓽生輝的就是他那一張張貼滿牆壁的獎狀。從小學到高中的這些獎狀,見證著這位自強少年的成長曆程。今年高考他以684分的好成績考入了清華大學。在這個貧窮的家庭竟然飛出一隻金鳳凰,很多人都想給這個貧困的家庭,給這位堅強樂觀的孩子一些幫助,可他都婉言拒絕了。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掙到學費。

看到這裡,我忍不住流下眼淚,也對小眾望肅然起敬。高考684分的優異成績固然使我佩服,但是他的自立自強、陽光開朗,更是我們每位同學的榜樣。是啊,我們生活在幸福、快樂的家庭中,整天過著王子公主般的生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可是小眾望在逆境中依然努力學習,依然樂觀陽光地去面對生活,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去好好學習呢?這正如小眾望在日記中寫到:“既然苦難選擇了你,當你無法逃離時,你可以把背影留給苦難,把笑容交給陽光。”他在貧窮的生活中不失夢想,在艱苦的環境中不失尊嚴,不向命運低頭,他的這種敢於向命運挑戰的精神非常可貴,是非常值得我們大家學習的。

讓我們大家一起祝福這位清華學子展翅高飛,早日實現自己的夢想吧!

“修身明德,博學篤行”——中華學子朝聖行有感 篇2

敘事作文 ,1080字

至聖先師,萬世師表,修身明德,博學篤行,聖人孔子,名垂不朽。“千古禮樂歸東魯,萬古衣冠拜素王”。2017年11月25日,我有幸遊學曲阜聖地三孔,感受儒學之聖。

初入孔廟,便深感那種歷史文化的積澱。在厚重的文化底蘊中漫步,似乎領略到了一位先賢的大智大慧,彷彿看到了一個青松般的身影,千秋凜然,他傳承的是華夏最珍貴的文化財富,是泱泱中華的立身之本。他的仁義禮智信,他的忠孝廉恥勇,永遠不會被歷史抹去。一個新的人文起點由他開啟,在漫長的歷史中,他猶如一盞明燈,照亮著古今而不滅。

來到巍巍雄渾的大成殿,進行了莊嚴的拜師儀式:一拜孔子照亮了歷史文化的長河;二拜孔子創立儒學;三拜儒學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孔子雖然已逝,但逝去的只是他的肉體,他的精神將永垂不朽。懷著尊崇之心,在深秋之季,遊歷孔廟,看到那傲然挺立的柏樹,就像看到了孔子。

金聲玉振坊喻示著孔子思想十全十美,集古聖賢之大成,以達絕頂。孔廟設櫺星門,意為祀孔子如祀天,表達對孔子崇高的敬意。太和元氣坊的太和指六合,日,月,陰陽匯合之氣,表達孔子思想巨集大、崇高的精神特質。正如顏回所言: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進入孔林,一種內心的寧靜與祥和在心中盪漾。孔子的靈魂便沉睡於這莊嚴肅穆的孔林。

駐身其中,思緒萬千。2500多年前,在這裡,誕生了一位中華民族的聖人,他博學篤行,修身明德,經歷種種坎坷,創立儒學,終成大器。他創立的儒學代表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而且在世界文明史上佔有崇高的地位。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發表的演說中曾講到:“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來,必須回首2500年前從孔子那裡汲取智慧。”當今社會,儘管我們每個人呼吸著現代文明的氣息,但我們的道德觀念,人生理想,處事方法,無不烙上儒學思想的烙印,儒學精神已經成為我們內在的文化基因駐留在我們的生命裡,流淌在我們的血液中。今天,我們生活富裕了,但孔夫子的話語依然迴響在耳畔—“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孔子追求快樂,簡單,簡樸,他說:“吃著粗飯,喝著白水,曲著胳膊,當枕頭用,快樂就在其中了。”他對顏回的讚賞是:一簞食,一瓢飯,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追求快樂,率真的生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所以,我眼中的孔子,真真切切是個偉大的聖人。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孔子的理想與追求。我們也應當如此。學習儒學精髓,肩負起社會責任感,歷史責任感,為社會,國家,盡個人的一份力量。古人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我們要傳承優秀儒學文化,為中國文化屹立於世界之林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清華學霸作息表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364字

在看完《清華學霸作息時間表》這篇文章之後,我的感觸很深,怪不得是學霸中的學霸,連時間表都如此的與眾不同。

他早上五六點就開始起床學習了,學到凌晨,成績能不好嗎?他比常人付出的多幾倍,不愧為人上人。

我們應該向這位學長學習,學習他是如何把握時間的學習,怎樣擠時間?如何跟時間賽跑的。我們要把握住珍貴的時間,合理的分配,按計劃來完成。不得超時,到某個點,就必須按計劃來做事情,要有順序不能亂了套,不然會打亂所有的事情。

我們要會在生活中擠時間,我們要見縫插針,找到空隙了,就利用這一小會兒的時間,哪怕是一分鐘時間,也要做成有意義的事。比如讀一段小故事,寫一句隨筆的。還有我們要與時間賽跑,把已知的自己必須要做的事情提前去做,等到別人去完成的時候你就可以用這個時間幹別的事情。

與時間賽跑,你是不是贏了?我們應該向清華的學霸學習!

讀《清華學霸作息表》有感 篇4

讀後感 ,477字

今天,我閱讀了一篇有關於“清華學霸作息表”的文章。開啟網貼,首先看到的是“凌晨1點睡覺,6點起床。”這句話引起了我對這篇論文的興趣。

“凌晨1點睡覺,清晨6點起床,6點40開始學習,晚上9點到凌晨1點全都排得滿滿當當。”天哪!一天只睡5個小時!他們是怎麼做到的?我心想。接著向下翻,都是一張又張寫的密密麻麻的表格。這些密麻的表格可都是清華學霸們的作息表、作業、筆記呀!一眼看去都是灰色,找不出一點空白,有一些網友表示“這些樣學習,想不當學霸都難!”“時間是公平的,不同的分配時間方式,造就了不同的人。”

考進清華大學的雙胞胎姐妹花在每個大年三十,她們吃完了餃子就看書;初一當鞭炮響起時,她們還在做題。這一切都取決於一個詞:自律!

有時候,中午我會想下午騎自行車上學,可睡了一覺後,又不想騎了。經常與別人約好了而沒有做到,讀了這篇論文,使我學會了更好的自律!

其實就一句話:“學習沒有捷徑,唯有刻苦與自律!”

自強不息,學有所成——讀《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有感 篇5

讀後感 ,695字

這幾天我讀了《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這本書,不僅使我感受到了我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還讓我學到了不少可貴的民族精神。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范仲淹勤奮讀書》這篇了。

雖然范仲淹幼年喪父,母親改嫁,但他並沒有放棄學習,而是更加刻苦用功。他常常是白天苦讀,什麼也不吃,直到日頭偏西才吃一點東西。同學送來了美味佳餚,他卻說,如果吃了這些美味佳餚,以後就過不習慣艱苦的生活了。就是這樣,艱苦的生活使他領悟了六經的主旨,成為了北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

范仲淹這種自強不息、刻苦學習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這也使我想起了我和朋友白燁的事。以前我剛上小學的時候,總認為學習是為了爸爸、媽媽,上課常常不認真聽講;作業任務總是馬馬虎虎完成,做好了作業便看電視玩電腦,心思一點也沒在學習上。一個學期期末的前兩週,一天晚上,我早早地寫完作業,想找幾個小夥伴一起做遊戲,就給她一個電話,她說:“快要考試了,我要在家複習功課,今天不去玩了。”聽到這兒,我感到一陣心酸。白燁把學習看得那麼重,而我,作為她的朋友,為什麼沒有學會她刻苦、勤奮學習的精神呢?

此時,我如夢初醒,突然間明白了:爸爸媽媽辛苦掙錢供我讀書,我非但沒有好好珍惜,還把時間給荒廢了。太不應該了!如果我也能像她那樣刻苦學習,那一定能取得好成績的。我立刻跑回家去背書了。

現在我更下定了決心要讀好書,作業寫完了,不再像以前那樣看電視,而要去多閱讀課外知識,鞏固課文理解,爭取優異的成績。

所以,只要自強不息,便能學有所得。讓我們從現在做起,認真學習,刻苦讀書,把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下去,讓民族精神發揚光大,讓它光照千秋吧!

觀《開學第一課:英雄不朽》有感 篇6

觀後感 ,870字

《開學第一課:英雄不朽》在同學們的期待中開課啦!序幕被拉開,螢幕上出現了長城的背景,撒貝南、董卿兩位主持人從巍峨的長城上走下來。

巍巍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見證,它訴說著那些英雄的故事。還記得聶耳嗎?他就是《義勇軍進行曲》(《國歌》)的創作者。歌詞中“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可不是聶耳憑空想出來的,這句歌詞是從一次戰鬥中來的。在那次戰役中,日寇轟炸了長城,戰士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擋住了城牆的缺口。多麼的勇敢的戰士啊,在大炮面前,他們絲毫沒有退縮,心中只有一個念頭:“保住長城!”英勇的戰士們啊,你們是值得我們崇敬的錚錚鐵漢!

1935年的冬天,在突出敵人重圍的時候,女遊記隊員趙一曼不幸中彈。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她寧死不屈。她是一位剛強的女英雄,也是一位柔情似水的母親。她在給孩子的信中寫到:“母親對於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今天已經來到了犧牲的前夕了,母親和你沒有機會再見面了。希望你,趕快成人,來告慰你母親。你永遠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生的偉大,死得光榮!”趙一曼的孩子一定能理解母親的這種英勇就義。

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像趙一曼那樣為國家而奉獻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偉大的軍事家左權將軍就是這樣的例證。人們稱讚他“像鋼鐵般的堅強,如獅虎般凶猛。”正是有了這麼多英勇無畏的抗戰英雄們,才能奪取抗戰的勝利。

作為新時代的少年兒童,將來我們將肩負起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的重任,因此掌握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掌握過硬的本領就顯得尤為重要。

接下來,我觀賞到的是一群夢想隊同學們的精彩表演。瞧,他們駕駛著玩具遙控飛機和坦克正在表演。首先,是坦克和飛機的配合,坦克要從鋼絲橋上走過,飛機從橋下穿過。接下來,一個隊員操控著直升機,先掛上急救箱,經過重重障礙,放到指定地點。最讓人叫絕的是,一個隊員居然能讓航模飛機在空中跳舞,真是太精彩了!只要有夢想、肯努力,就一定會實現的。

看完了《開學第一課》,我深深地體會到:我們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讓我們銘記誓言:“誠實善良,勇敢自信,自立自強,做偉大祖國的接班人!”

觀荔灣區小學生詩詞大會決賽有感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516字

4月4日下午,我和黃恩潼在李老師的帶領下,來到華僑小學觀摩荔灣區詩詞大會。這次詩詞大會我們學校派出了四年級的四位大哥哥參加比賽。最終,經過激烈的角逐,四位大哥哥獲得了冠軍,為我們學校爭得了榮譽。

此次比賽共有來自六個不同學校的隊伍參加,大賽分為四個環節,分別是必答題、小組題、搶答題和飛花令,競爭非常激烈。在賽場上,四位大哥哥靠平時積累的豐富的詩詞,戰勝了另外幾支旗鼓相當的隊伍,和華僑小學代表隊一起獲得了參加擂主爭霸賽的機會。在擂主爭霸賽上,兩支隊伍互不相讓,前三個環節都不相上下。最後的飛花令是最考驗同學們詩詞掌握情況的,選手們出口成章,豐富的詩詞儲備量一座皆驚。比賽過程中,當四位大哥哥正在絞盡腦汁的想詩詞的時候,我們也忍不住為他們捏了一把汗;當四位大哥哥說出了詩詞,我們才鬆了一口氣。最後,四位大哥哥憑藉高分戰勝了實力非凡的華僑小學代表隊,獲得了冠軍。

詩詞,是中華民族最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大哥哥們為什麼能獲得優異的成績呢?因為他們知道: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只有依靠平時的認真努力和積累,才能真正有所收穫。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我們應該認真學好詩詞,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做中華文化的傳承者。

遠方·守望——讀《遠方》有感 篇8

讀後感 ,1023字

似乎遠方總是令人嚮往的。

“當人的棲居生活通向遠方,在那裡,在那遙遠的地方,葡萄季節閃閃發光,那也是夏日空曠的田野,森林顯現,帶著幽深的形象。”這是荷爾德林心中的遠方。

“我有一間小木屋,彷彿是童話裡的一朵鮮蘑菇,依附在百年老樹上,撐著一把小傘,為我遮擋深冬的寒流仲夏的雨,我在小木屋裡追憶,思考,假如人間的善惡愛憎無法分明,我寧願飄浮在永恆冷寂的太空。”這是張愛玲心中的遠方。

可是,似乎遠方又是令人憂傷的。

幾百年前,納蘭曾在荒無人煙的茫茫戈壁灘上低頭淺吟:“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遠方的故鄉成為他心頭忘卻不了的疤痕。

而餘秋雨先生則立於長江之畔發出“由山巒阻隔的遙遠是一種絕望,而由河流相通的遙遠則是一種憂傷”的感嘆。

是啊,就像“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一千個人心中也有一千個屬於自己的遠方。

“遠方”,一個多麼令人著迷而痴狂的詞彙。人總是在不停地設想遠方,而後去追逐。可當你真正通過自身努力到達“遠方”的時候,卻抬頭一看,又一個遠方出現了。所以“遠方”是珠子,而人生是鏈子,當珠子串成鏈子的時候,生命便是得以終結。

許達然在《遠方》中提到“一個最真最善最美的地方一直使人嚮往,那是天堂。”每個人都向往天堂,可每個人都不願去死。那是因為,人們覺得這個風塵俗世還值得人留戀,人們珍惜它,人們崇拜它,它們才是人們現在所擁有的!”遠方是條很長很長的路,人們不堪疲憊,於是停下來休息。卻突然發現路邊風景獨好,有著像“遠方”一樣的魔力在吸引著我們。於是,我們獲得了慰藉,獲得了成功。

人不能只忙著低頭趕路,還要抬頭看風景。

“幻想可以點綴生命,只是遠方的雲不能構成天空。嚮往可以活潑生命,但不是人生。我們總不能成天幻想遠方,只是t望”暫可理解為眺望遠方,我不必再談。現在聊一聊“看守”我們要看守住什麼呢?

是理想,是遠方。

首先是要守住寂寞。林放先生說:“年輕的時候是用身體換寂寞,年老的時候是用寂寞換身體,這樣才有了腹中貯書一萬卷,足不出門事天下。此言極是。寂寞是一方淨土,希望的種子總是在這塊淨土上紮根,開花,結果。其次,便是堅守陣地。既耐住了寂寞,便一半達到“逍遙”之境界,那麼就拿出你全部的激情為之而奮鬥吧。一個老軍人可為自己的理想堅守一輩子,我們為什麼就不可以為自己的理想堅守兩年呢?或許過程是痛苦的,是無味的,但惟有堅守,破繭方能成蝶,雨後方能見彩虹。

或美或醜,遠方仍是溫柔的,有力的挑戰,你去嗎?

活著就有希望——讀《活著》有感 篇9

讀後感 ,1231字

其實作者只是在靜靜地訴說著什麼,卻蕩氣迴腸。在讀《活著》這本書前,瞭解過寫作背景,“對一切事物理解之後的超然,對善惡一視同仁,用同情的眼光看待世界”。通過《活著》作者想告訴我們生命中其實是沒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著,靜靜地活著,有一絲孤零零的意味。

主人公徐福貴的一生是很悲慘的,但同時他又是堅強的,說實話,我非常佩服他。在飽受各種心理與身體上的折磨之後,還是活了下來。我不太喜歡看悲劇,結局總是讓人唏噓不已,久久不能平靜,當《活著》卻讓我感到不同,彷彿是一老人在述說著他的坎坷、波折的一生,沒有抱怨,也沒有悔恨,而是一種平淡的訴說。就像一位哲人一樣,洞察生活。超脫的看待著這世界。

徐福貴年輕時本是一個地主家的少年,娶得一位米行千金為妻,家境算是殷實,但卻遊手好閒,做過許多荒唐事,最後因賭博而敗光了家業,淪為一個貧農,一家人住進了茅草房,然而這只是悲劇的開始。父親也因為他的敗家而活活氣死,母親也因此病倒了,為去請大夫給母親看病,在街上被人又拉去當壯丁,在戰場上九死一生回來的富貴,沒有見到母親最後的一面。雖然此時富貴已經體會到活著的好,想要開始過穩定的日子,但這是女兒鳳霞因病而變成了啞巴,妻子的身體也因病每況而下,生活仍然很艱難。然後就是親人的相繼離去,首先是他的兒子有慶,因為熱心去獻血被他人貪婪的抽乾了,然後是妻子家珍,女兒鳳霞,女婿二喜,最後是外甥苦根。面對著身邊的親人一個個離去,我不知道在埋葬他們的時候福貴的內心是多麼的深痛,這是一道不可磨滅的傷口,是他無法泅渡的桎梏,是時光無法撫平的傷痛。

作者必定是殘忍的,明明是生離死別,他卻輕描淡寫,無關痛癢,幾乎不給人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氣。本以為從戰場回來的福貴會從此走向安穩的生活,妻子賢惠,兒女懂事。可是兒子有慶卻因那樣的意外而死亡,家珍也因悲痛不久而離世,使人心情剛起又落。女兒鳳霞嫁了一個好女婿,好日子沒過幾年,因為生苦根難產而死了,然後女婿二喜在工地做事被掉下來的東西砸死了。雖然女兒女婿不在了,但想著至少還有外甥這個希望吧,但誰又想到,可憐的孩子在長到幾歲的時候,因貪吃豆子撐死了。最後的最後,所有活著的希望都被掐滅了,只剩下一頭名叫富貴的老牛與他相伴。

我原覺得福貴的一生是不值的。後來發現我錯了,他生命中不管怎樣都有關心愛著他的人,在他年輕犯錯時,有他母親袒護著他,無私的愛著他,有家珍不離不棄的包容他,即使在他淪為貧民,家珍還是對他不離不棄。

福貴的一生也給我們很多思考。在艱辛的生命歷程中,福貴沒有流露出膽怯和放棄,而是在不斷挖掘著活著的樂趣,他買下將死的老牛,孩童般的和老牛開著玩笑,用粗啞的聲音放聲喝著歌謠,他自始至終也沒有怨天尤人,他堅信著活著就是最好的,活著就有希望。

現在的我們,遇到一點小困難小挫折就有輕生的念頭,和福貴比起來,我們的遭遇真的不算什麼,只是在一時刻把自己的痛苦放大了,已經經歷著人生最大的災難,其事實卻並非如此。我們要為活著而活,相信活著就有希望。

做堅強自立的新一代獨生女——觀電影《一個獨生女的故事》有感 篇10

觀後感 ,516字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單中堅強,每一次就算很受傷也不閃淚光,我知道,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飛過絕望。”每當聽到這首歌曲時,我就會回想起電影《一個獨生女的故事》。

前幾天,我們全校同學一起觀看了這部電影,主人公的堅強自立一直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電影主要講述9歲女孩張鳴鳴的爸爸死了,媽媽的病又更加嚴重,這個家像杯子一樣碎了。鳴鳴自己學會了做飯,學會了洗衣服,還自己攢錢交學費,她十分懂事,從不惹媽媽生氣。後來,她的媽媽在病危時被搶救了過來,媽媽在住院時她更忙了,學習也退步了……

這部電影令我最感動的是:她在風雨交加的夜晚去給媽媽買藥,結果自己病了。如果是我們,我們行嗎?有些同學可能早已經害怕的哭了,而鳴鳴在這種情況下卻勇敢面對。作為家裡被嬌慣的孩子,我們別說給父母操心幹活了,我們都不能打理好自己的一切,不是給父母添麻煩就是惹父母生氣,體會不到父母的不容易。我們和鳴鳴實在是有著天壤之別,但是我相信,很多同學看了這個電影一定會從鳴鳴身上學到許多。

看了電影,我感受很深,我作為一個獨生女卻做不到她這麼棒,我要向她學習,以後儘量做到不讓父母生氣,理解他們,多幫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一個懂事孝順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