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一堂好課》有感相關作文20篇

觀《一堂好課》有感 篇1

觀後感 ,715字

“沒有大國崛起,哪來小民尊嚴?”這是《一堂好課》中主持人說的一句話。是呀!國家不崛起,就會受到別人的欺負,到時候我們找誰說尊嚴去?

當年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燒殺搶掠、肆意妄為、民不聊生,還不是因為清政府的閉關鎖國,國力羸弱?誰給你談尊嚴?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要敢於挑戰、敢於勝利!如果作為青少年的我們,連一點挑戰的心理、一點必勝的決心都沒有的話,長大後何談報效祖國,為祖國做出貢獻?

現在,我們青少年,並不需要上戰場廝殺,但是我們可以挑戰自我,為以後報效祖國奠定基礎。比如針對我自己,我就可以挑戰上課時不與左右同桌說話,寫數學題時再細心一點,跑四百米時再快一點┅┅這看似與報效祖國沒有任何關係,可它實實在在的是在改善我們的習慣、提高我們的能力,為我們以後報效祖國打基礎的。

我們要有信念有信仰。當年抗日戰爭時,紅軍資源比較少,吃不飽穿不暖,更別提充足的武器了!可他們為什麼會贏呢?是因為他們內心都有一個信念——必勝、一個信仰——中國!作為祖國的花朵,我們也要有信念、信仰和目標,因為有了這些,我們才有前進的力量,有了前進的力量,我們就要朝著一個目標、一個方向努力前進與發展。

即使平凡也要把它過得不平凡!現在,總是有一些人抱怨:“日子過得太平凡了,都不知道幹什麼好!”平凡是因為我們習慣了一切原有的事情與辦事規律,想要把它過得不平凡,就要超越自我,這樣在以後報效祖國時才能總是為國家做出新貢獻。

報效祖國並不一定要上戰場當英雄,而是要做好眼前事,幹好我們的本職工作,珍惜我們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這樣才是真正報效祖國的有效方法之一。

觀《一堂好課》有感 篇2

觀後感 ,626字

今天晚上,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一堂好課》。這堂課主要講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為什麼要愛國?”第二個問題是“如何愛國?

首先說第一個問題,我認為做為青少年的我們一定要愛國!因為愛自己的國家是最基本的。如果我們連自己的國家都不愛,那麼中華民族是如何崛起的?是如何從站起來、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這都是中華民族愛國的表現呀!為什麼要愛國?如果不愛國,當時那些在戰爭中犧牲的戰士,難道都是被逼迫去打仗的?不,當然不是,那是愛國的力量激發的動力!如今,我們的和平生活是怎麼來的呢?是我們的前輩原來一直抱著一顆奮力拼博的愛國心,努力過來的。

第二個問題“如何愛國?”每個人都有一顆愛國之心。做為青少年的我們,如果想為自己的國家做一份貢獻的話,不用我們拿槍上陣,去打仗。只需要我們好好學習,認真學習。向原來的先烈們學習!學習他們對國家的信仰,對長城的信仰!國家的未來到時候將是由我們主宰,國家的發展與權力也都是我們主宰。如何愛國就是要讓我們認真努力的學習,不能再懶散。我們要是想愛國就要讓自己的祖國變的強大。金一南教授不是說了嗎,中國是全世界發展最快的國家,在一年裡已經生產了百萬個專利了,這難道不是中國人愛國的表現嗎?

如今,我們早早的摘去了東亞病夫的名稱,有一個新的名字已經帶上,它叫“新中國!”此時的中國正像別人所說的:“中國像一隻沉睡的雄獅,正在慢慢甦醒!

一堂好課觀後感 篇3

觀後感 ,711字

今天晚上,我看了《一堂好課》的其中一課——思政課,那思政課又是什麼呢?是幫年輕人扣好人生第一顆釦子的課程,聽了這節課以後,我感觸十分的深刻。

這節課的主講是金一南教授,而這一節課的主題是:我們為什麼要愛國?怎樣才能真正的愛國?我帶著這兩個問題開始聽下面的講解。

首先,就是一句重要的話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其次就是“信念,信仰的力量”!還讓我深刻體會到了愛國的力量。是啊,如果沒有一個強大的中國,沒有一個崛起的民族,我們哪會有依靠,而我們的依靠又是什麼呢?

本節課的又一個主題是:百年輝煌,從1840年~1949年來是中國建國的日子,又是中華人民受苦受盡苦難的日子。在原來,我們中國只佔世界創造業的百分之二;2009年我國上升佔世界的百分之十八;2016年又上升到了百分之二十六點七;再以類推,到2025年上升佔百分之四十~百分之四十五,那2035年,甚至年數更往後呢?至今,中國從1949年~2020年,有70年的歷史了,在這70年裡,中國的每一天都在進步,而其它的國家,要想發展這麼多,至少要努力二、三百年。並且,中國是各個門類唯一齊全的國家!中國還擁有世界最多的理工畢業人才;年度申請專利第一個突破百萬的國家。比美國,日本,韓國加起來還要多!我還總結出一句話:要不斷學習,不斷地提高,不斷地自我挑戰。以及一個人只有不忘本(初心),你才能有所作為,才能使平凡變得不平凡。

……

是啊,不經歷風雨,滄桑,怎麼能見到陽光呢?中國從百年滄桑涅??,迎來了百年之後輝煌的這一刻,這一刻會永遠記在每個人的心間,永遠照耀著!

一堂好課觀後感 篇4

觀後感 ,643字

今天我收聽了綜藝節目——《一堂好課》。第一期的主題是愛國,主講老師是金一南教授,是國防大學的教授。

這是一節思政課。金一南教授講了許許多多他的故事。比如:與基辛格、他的戰友、託卡勒……中國正在以極快的速度復興。當被問道“提愛國你會想起什麼時”。他回答:是基辛格對他上班遲到而到了歉,他說如果沒有背後一個崛起的中華民族,基辛格就不會訪華。他也不可能會與基辛格見面會談。

託卡勒總結了三種力量——信仰、金錢、知識。金一南教授說:“還有了一種力量,那就是信仰。”中國大多數人是因為看見而相信,少數人是因為相信而看見。比如我們的共產黨共產黨員們,因為信仰相信戰爭會勝利,所以他們成功了。軍人屈楚蕭說:“長征也是一種信仰。”因為長征隊伍相信自己能成功就真正成功了,如果你處於消極態度等於半途而廢不可能成功。

軍人宋璽在海上遇海盜時。默默地對自己說:“如果班長不行讓你上,你敢嗎?”他思考了一下對自己說:“敢!”他敢於挑戰,我們要向這位勇敢的姐姐學習。金一南教授說,如果沒有挑戰就自己創造挑戰。

今天我明白了,要愛國為祖國做貢獻,要有信仰,敢於挑戰。我非常非常愛我的祖國母親。在今天地理課上看到書上說的發展中的國家有中國。發達國家卻沒有時,心中像是被刀子劃了一道!

今生不悔生華夏,來世還做中國人!

一堂好課觀後感 篇5

觀後感 ,940字

今天的《一堂好課》上的是思政課,主要講的是中華民族是怎麼從危難步向復興的。聽完金一南教授的課,我感觸很深。

節目剛開始的時候,軍人們的口號中,“敢於勝利”最讓我熱血沸騰。我們所有人都在“追求勝利”、“渴望勝利”,但“敢於勝利”是這一切的基礎。心中得有一種渴望勝利的一團火,只有燃起這團火,中華民族才會有希望。

如果要我們回答“我們從哪裡來?”這個問題的話,有三句話最為完美:“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由此上溯至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幸福自由,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是啊,如果當年沒有那些為國家浴血奮戰、拋頭顱灑熱血的人民英雄們,怎麼會有如今的中國?如果沒有新中國,那怎麼還會有我們?所以,就是因為有了那些英雄,才有了我們如今繁榮安定的社會!

1840年,中國陷入了苦難之中。有個英國人說:“這是中國向全世界登出廣告,這裡有一個願意付款但不願意戰爭的帝國。”因為我們在近代,富卻不強,沒有能力去捍衛自己國家的財富,也就會遭到其他帝國主義的掠奪。

1949年建國那段時間,一袋水泥叫“洋灰”,一盒火柴叫“洋火”,一顆小釘子叫“洋釘”。那時,我國的什麼東西都是從國外進口,本國幾乎沒有什麼勞動生產力。

但現如今,經過了70年的努力拼搏,我們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工業製造國。我們在這短短几十年的時間裡,完成了其他國家在兩、三百年才能完成的程序!到目前為止,我國的GDP總額是全球第二,中國的製造總額一躍成為世界第一!“中國速度”、“中國大橋”、“中國高鐵”等詞,不過是中國工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中華復興,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唯有立志與愛國,才能讓中華重振雄風!

一堂好課觀後感 篇6

觀後感 ,586字

陸游說過:“位卑未敢忘憂國。”因為只有愛國才能從苦難中走出來。

愛國是我們中國人的基本理念。還記得曾經的中國,正處於戰亂時期,多少個戰士英勇殺敵,他們心中存在光明,相信中國總有一天從弱小中走出來,而中國最大的特點就是因相信而看見。如果沒有中國崛起,何談小民尊嚴!如果不是那些英雄讓我們國家從“東亞病夫”的稱號脫身出來,我們會一直揹著這個包袱,其他國家看見我們中國也會瞧不起。現在的拼搏是信仰,過去的長征也是信仰,從而越來越多的70後和80後擔當國家棟梁,這讓我們的中國強大起來,他們為了救中國而浴血奮鬥。

正如現在的深圳,他們那裡原來是一個很不起眼的小漁村,正是因為他們有夢想和希望才把現在的深圳打造的這麼完美。

新中國核導彈爆炸成功,火箭衛星上天,神六上天,龍芯的開發研製……中國還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古軍事防禦工程,是我國的萬里長城,還是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正如任正非所說的:“中國除了勝利,我們無路可走。”如今的中國與曾經有著巨大的變化,閱兵式時,我們所見到的炮彈、飛機是那麼雄偉,我們要感謝新中國的製造,遇到困難要勇敢的站出來,為中國的創造而驕傲、自豪。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苦難重重,但復興在望。我們作為新一代少年,需要堅持不懈,努力學習,長大成為有用之人。

一堂好課觀後感 篇7

敘事作文 ,548字

今天老師讓我們看了個視訊,主要告訴我們什麼是愛國。首先,由金一男老師給我們講課,他先給我們講了新中國從以前走到現在的過程,東亞病夫為什麼是中國。因為中國西洋打不過,東洋也打不過,所以只能被捱打。但是中國沒有屈服,一點一點在發展,從一開始的4%,到現在的20%多,誰敢說我們中國不是好國。有句話說得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最重要的就是中國未解放時的早餐遭。中國用倉庫的形式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捱打。

但是現在。中國是多麼繁榮富強,時代在發展,中國在進步,全世界人民都看見了。我們。今天的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是用

所有抗日英雄,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而我們現在根本就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整天不認真學習,光想玩兒我們現在這麼好的條件,卻不知道為祖國獻一份力,現在是和平年代,不需要你去戰場上拼殺,只要好好學習,掌握好本領,在祖國需要你的時候盡一份力量。

還有就是三個力量,暴力,金錢和知識。金老師又給我們加了一條兒,信仰,有人問什麼是信仰,是呀,就是將來崇高的理想,中國的信仰。就是新中國的成立,不想再像以前,歌詞無論何時,無論何地,誰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我深深地想,中國真是太偉大了,在那個社會也不倒下,厲害了,我的國!

看完此視訊,我想中國一定不會再次落後。而會比現在更加和諧,更加美麗!

一堂好課觀後感 篇8

觀後感 ,499字

什麼是一堂好課?一堂好課的內容是什麼?今天謝老師讓我們看的《一堂好課》中,我找到了最終的答案。

今天要講的課是思政課,講述了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歷史程序,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紅軍二萬五千裡的長征了!

1934年,紅軍為了擺脫國民黨的圍攻,率領30萬大軍進行萬里長征,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和陝西紅軍成功會師。但是經過長征之後,紅軍從原來的30萬人銳減到了3萬多人,給了紅軍很大的打擊。

中國在1949年成立之前,流傳著一句老話:“人在屋簷下,哪有不低頭”。在以前的那一箇中國,貧窮落後,經濟不發達。但是現在的中國已經和70年前不一樣了,中國華為已經推出了5G網路,比美國提前了3年的時間,這代表了國家的富強。

金一南博士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從前,他也是一名小學員,因為有車擋住了他的去路,導致他遲到了。而40年之後,他會和擋他的人坐在一起話談!

主持人讓臺下的人們說一下感受,三位課代表表明了他們對黨的信心和希望。是啊!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信心,毛主席說過一句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沒錯,只要我們心中充滿信心,火焰一定會永存心中。

一堂好課 篇9

國二作文 ,817字

他又來了。

下了體育課,我滿懷期待地朝教室走去。下節課是班會,不知老師會以怎樣的形式給大家展現關於“憲法”的知識。剛到門口,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講臺前,我立在原地瞪大了眼睛,內心只有一句話:“他真的又來了!”

回過神來我立馬回班落座,生怕再一次錯過紀老師的講課。回想起一個月前因比賽原因未能參加第一堂課的遺憾,現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副難以掩蓋、激動的笑容。

上課鈴響起,紀老師走上講臺。三七分的頭式,標誌性的眼睛,宛如高峻大山的鼻樑,給人感覺一點都沒變,依舊是那樣的和藹且不失嚴肅。

簡單的開場後步入了正題“憲法”。剛開始,老師同大家進行了一些簡單地交流,說了說我們身邊的法律。例如:有關於樑老師的勞動法;與食品息息相關的食品安全法;與同學們必不可分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初步瞭解過後,接下來對“未成年人保護法”及“正當防護”這兩大塊兒進行了詳細的講解。期中最吸引人的實屬“正當防護”這一內容了。

首先,紀老師向大家說明了“正當防護”的法律規定。接著舉出生活中的真實案例,案件情節中的“大砍刀,扭打,抓起地上的刀向其砍去……”這些想象畫面至今任存腦海中。“正當防護”可謂真正的深入人心了。

最後,紀老師以“孫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作結,讓同學們找出此事件存在哪些違法犯罪行為,並進行小組式討論。對於這故事所有人侃侃而談。我組把自己有依有據的結論總結在一起,得出一個近似完美的答案,成功獲得紀老師贈予的獎品。

班會圓滿結束。整個過程中,我觀察到了紀老師極少看自己筆記本上的內容,全程語言流暢,具有吸引力,精彩極了!

一堂好課,期待下堂的開講。

觀《一幅漫畫》有感 篇10

觀後感 ,1131字

“咔咔咔……”一陣聲音在森林中迴盪。那個伐木工人悠閒地砍伐著樹木,他手中的斧頭一刻不停,身旁的參天大樹應聲倒下,工人眼裡閃著金錢的光芒,他得意地笑了笑,手還是不住地伐木。忽然,一隻啄木鳥飛來,停到了他的肩上,它用長長的嘴不住地啄,一邊啄一邊大叫:“這個人腦子裡有蟲!”驚得樹叢中一群正在棲息的鳥兒“撲騰撲騰”地飛起。

看完這幅漫畫,我在笑罷之餘又感到可悲。他的腦子裡真的有蟲!有貪婪蟲,為了金錢不顧一切;他的腦子裡有自私蟲,為了個人利益,而不停地伐木;他的腦子裡還有無知蟲,不知保護地球的重要性,把地球“蛀”得千瘡百孔……

我突然感到“此蟲非彼蟲”,它破壞了生態平衡,那人的腦袋可真是“榆木腦袋”。生活中有出現“蟲”的現象,這蟲可真可怕!那人其實也在砍伐自己的生命、未來……樹木,是文明的起源,是“造紙術”必備的材料,樹木能防止水土流失,還能美化環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一絲綠色。同學們,聯絡實際,你用過多少雙一次性木筷?它們都是樹的“肉”呀!而這物品的發明起源於日本。他們生產木筷,但他們的國人卻不使用。有資料表明,日本的森林覆蓋率高達百分之六十七,而他們卻是用進口木材製作的,不用國土上種的。我國森林覆蓋率只有百分之十七,卻是生產一次性木筷的大國,耗費木材166萬立方米,需砍伐約250萬棵大樹。可見日本人有多麼環保,多麼聰明!

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是生命的搖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我們一定要保護好環境,不亂砍伐樹木,不要為了金錢,還有自己的利益去為所欲為。

當今社會,許多工廠都亂排放汙水,這是環保的表現嗎?那些汙水中含有大量的化學物質,使得在湖裡的小魚翻了白肚皮,種在湖兩岸的樹木都低下了頭,住在湖下游的老百姓依靠著這條小湖,可如今……他們引用了有毒的水,輕則生病,重則死亡,可是那些無良商家他們有想過這樣的後果嗎?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要著力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這是習近平爺爺對保護環境的標語。是呀,我們要杜絕生活中有“蟲”的現象出現,讓我們一起攜手共進,共創美好環境,共營生命綠色。

來吧!同學們,我們來植樹吧!構建一個美好的家園,綠蔭成林,不亂砍伐樹木!讓這綠色永駐人間!

觀《同上一堂課》有感 篇11

觀後感 ,590字

昨天我們看了《同上一堂課》,我的感受很深。

誰說雷鋒距離我們太遠?誰說雷鋒已經消失?不!雷鋒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每當有人談起助人為樂的時候,你第一個想起的是誰?沒錯,就是雷鋒!雖然他沒有出色的外表,沒有實力雄厚的背景,沒有富可敵國的錢財,只是一個平平凡凡的士兵。可是,又有誰說平凡的人不可以偉大?

在滾滾東流的長江邊生活著這樣一群人:他們太過平凡,平凡到我們常常忽視他們的存在,可卻在人們落水的第一時間,是他們勇敢地跳入水中,毅然救起一個個落水者,人被救上岸了,可其中有一位六十幾歲的老人—陳忠貴,永遠的留在了江中,獻出他寶貴的生命。長江,是他們兒時的遊樂場,是他們成年後的運動場,如今卻成為埋葬他們生命的“戰場”。

用自己的生命換取別人的新生無疑是偉大的,但並不是犧牲自己的生命才叫做雷鋒,在我的身邊就有許許多多平凡的雷鋒。

以前我的英語很差,單詞記不住,課文也不能背誦。當時,我已經放棄學它了,但我的同學沒有放棄我。她主動幫我補習,教我學習英語的方法,鼓勵我,監督我,慢慢地我的成績提升了,我又重新擁有學習英語的自信心。現在,我雖然轉學了,但她幫助我的身影深深銘記在我的心中。你能說她不是雷鋒嗎?

雷鋒離我們很近,是你,是我,也是她。為了我們心情更為歡樂,為了這個社會更加美好,讓我們攜起手來,學習雷鋒,學習雷鋒精神,用實際行動,為美化世界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觀《開心第一課》有感 篇12

觀後感 ,1563字

樑思禮老先生最喜歡蕭伯納的一句話:“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蠟燭,而是一支暫時拿著的火炬。我們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燦爛,然後交給下一代的人們。”

若是革命先烈們曾讀過這句話,是不是也該愛慘了它?他們是不是想為我們把火炬燃得再燦爛些、再燦爛些,才在慢慢二萬五千里長徵中用血與汗作燃料?

而現今的許多人並沒有珍惜這飽含血淚的“火炬”。“中國科技不如歐美髮達”、“汙染太嚴重”、“商品質量不過關”、“不夠民主”、“能移民就好了”……穿著入時的衣裳,享受著穩定治安的人們如是“憤慨”道,然後又混混沌沌地過完如白麵饅頭般平淡而又碌碌無為的一天。

八十多年前的祖國大地上,又在發生著什麼呢?遠遠近近的槍聲撩撥著每位貧民百姓脆弱的神經,內外動盪,如一隻滿是汙泥的手捂住這個古老民族的鼻息。而那支蜿蜒的長龍,翻過皚皚雪山,渡過滔滔江河,越過茫茫草地,伴著飢餓與敵人不知何時會射來的子彈進行著鬥爭,給中華大地帶來鮮豔的紅。不能再破舊的腰帶,不能再簡陋的草鞋,不能再遙遠的前方……他們是鐵人嗎所以才能堅持下去,所以才能不畏死亡?

不是。不是的,他們是有血有肉的人,是最平凡的兄長、父親、母親。

“我的父親一聽說把我丟了,急得趕緊調轉馬頭……”賀捷生帶著藏不住的溫情,訴說賀龍元帥的柔情。“楊政委就教我物理、數學、英文……他待我就像親生孩子一樣……”當年的小兵回憶他心目中的楊政委。

那麼,他們怎麼會以血肉之軀走完了如煉獄般的長征?因為,在他們心目中,中華大地上有千千萬萬個“捷生”,有千千萬萬個“小兵”,他們要竭盡全力將祖國這個殘敗的火炬修復一些,燃得亮些,讓後人們生活得幸福些。換句話說,是為後人奉獻哪怕是生命,不求回報。

太多的人只看到長征精神的堅忍不拔,卻忘了他們是甘願用血肉為我們後人奠基。

我們的確已經忘了,談起長征精神,太多的人草草地把它歸為“特殊年代”的產物。而又有多少人清醒過來,如今,如今的祖國依然處於“特殊年代”,西方國家的虎視眈眈,周邊國家的挑釁,內外反華勢力的勾結,日益汙染的環境,陷入瓶頸的改革,僵化的創新產業……無一不像洪水猛獸一樣向我們湧來。

某位已移民美國的著名女主持人說:“對於現狀,無法接受,便去改變,無法改變,就去逃避。”我們,要逃嗎?拾掇拾掇行李,時刻將根從中華大地上抽離?我們,要接受嗎?擺出路人的姿態,任由祖國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上腐爛?

有人說,千百年來的爛攤子憑什麼要我們收拾?為什麼我們生來就要,因為人多資源少而擠破了頭去爭搶那少得可伶的“優秀社會資源”?是啊,為什麼?

當年的革命戰士們也曾這樣想過嗎?也曾這樣怨過嗎?可是,他們沒有丟下祖國,對於每個人來說,你生活得那一代都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對於革命先輩而言,他們生活在最壞的時代是山河搖搖欲墜;最好的時代是他們喚醒了祖國。於我們而言,最壞的時代是如今社會問題暗流湧動;最好的時代是我們享受著先輩發展起來的物質條件,我們有機會、有能力讓這個龐然大物煥發出新的生機。

人的個體生命是短暫的,一代人的貢獻也是有限的,我們不可能僅用一代人的雙手就能改天換地。但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延續可以是無限的,長征精神的傳承也是無止境。

如今,“火炬”已悄然傳至我們手中,我們不知道明天能不能抵達理想中的“桃源”,抑或是我們這一代只是拿著火炬在昏暗中奔跑,那又有什麼關係呢?我們的後代終有一天會在我們鋪就的路上越走越遠,最終抵達我們期盼的世界,那時的中華名族才真正雄於地球之上。

一切奉獻,不過是出自內心深處對祖國的深情。我們都是先輩的孩子,也終會成為後代們的父親、母親。擁抱我們的祖國,不論她繁榮還是落魄,就像擁抱媽媽那般深情。傳承長征精神,為我們手中的“火炬”添火,無私奉獻,不論明天的回報是否到來--這是我們對先輩最好的感恩,也是給後人們最好的傳承。

奉獻,姓高名尚——觀《新春第一課》有感 篇13

觀後感 ,923字

即使你播下的摯愛,到死也未能收穫一枚果實,也不要失望,回頭數數那些真誠的眼淚,一顆顆全是珍珠。

—題記

兩位風華正茂的年輕人,斑駁的牆壁,燦爛的笑容,就這樣一張黑白照片,引出了十五年前那個暖人肺腑的故事。

遠安的特殊教育學校,從開辦以來,一直收到一位名叫“高振寧”的好心人每月200元的資助。心懷感恩的學校想找到這位好心人,可一年多的時間卻依舊如大海撈針,苦尋無果。而就在他們的尋找進行時,在北京一間陰暗的小屋裡,袁振江夫婦正化名“高振寧”,翻翻報紙,看看電視,尋找那些無力追尋夢想的孩子,把整天叫賣牛奶賺來的辛苦錢,匯給他們。北京的袁振江夫婦,用十五年的奉獻,向世人詮釋什麼叫做:一滴水,可以滋潤一朵花,然後美麗一個世界。

“我想讓他們像普通人一樣,有尊嚴。”袁振江老人在螢幕上的笑容,那麼滄桑,卻在提及那些被幫助的孩子時露出美麗的慈祥與溫情。聾啞的孩子,像灌木類的植物卑微而堅強的活著。可是有沒有人想過,你們的指指點點曾讓他們的內心經歷煉獄般的煎熬。袁振江老人的話語,恰好道出聾啞孩子的心聲。

“我們不能苛求身邊的人都是雷鋒,但我們能在雷鋒出現時多一些理解和支援,少一些譏諷和嘲笑。”主持人的一番話,令我不禁想起社會上熱議的話題—“扶不扶?”一位先生在馬路上好心扶起摔倒的老人,卻被老人汙衊為害自己摔倒的元凶,甚至被告上法庭索要賠償。事件被朋友們在戲謔間傳上網路,在社會上掀起軒然大波。騙子們發明了新的騙術,警局因諸如此類的事件頻頻爆滿,網友因身旁受害人的增多謾罵滿天。於是,一位老人的倒地汙衊,引起了全社會人心的紛紛摔落。老人倒地無人再扶,一歲女嬰被車軋倒在地無人敢救,樂於助人的人被別人罵為傻子。可若真有一天,當所有的人對別人的流血、災難熟視無睹,這個世界,是否還會有春天?

世上並不是缺少雷鋒,只是雷鋒們的心被鐵石心腸的社會披上了盔甲,百毒不侵,也同樣的麻木不仁,像袁振華夫婦一般的好心人卻被是是而非的流言埋沒谷底。

人的情意,不是池塘裡的水,流出了多少損失了多少。你給出這個世界多少情,換種方式,世界也會讓你收進多少意。即使你被冤枉,被誤解,被指責,被嘲笑,也別灰心,總會有人記得你的美麗,因為奉獻,姓高名尚。

千百家風,貴在傳承——觀《新春第一課》有感 篇14

觀後感 ,740字

古有多少家庭之間的諄諄教導,五千年的文化像是河水流過肥沃的土地,滋生出一片茂密,而縱然樹良多,也好不過一世為之驚歎。故千百家風,貴在傳承。

片中介紹了一個特殊的家族,是爺爺手中能流出高山峻石的畫筆牽扯出來的情緣。老人在書案前的行雲流水勾畫了了在漫長的歲月中深深地印在了孩子童真的眼眸裡,那些墨汁和色彩似變換成了春天細細的牛毛雨,無聲地敲開了稚嫩的心門,溫柔地滋潤了他們的一生。然而這丹青手藝竟像是畫在宣紙上的延綿的墨水,一直淌到了子輩的筆尖—一家子齊刷刷地站在了美術的庭院中,生了根,繪畫怡然成為了他們的靈魂。

這特別的藝術家風崇高而莊嚴,他們是家風傳承的最好典範,每個人都接實了這份傳統,把它緊緊地攥在手中。我想,是不是我也應該拿住我們家的那根接力棒,然後也緊緊地握著不放開呢?回答是肯定的。從小並沒有看到過很多關於家風家紀的文字說明,長輩們也不怎麼提及,可父親卻一直以自身來告訴我,孝順,是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父親的故鄉在遠方,作為一個男人的穩重如山讓他把對家的思念和牽掛壓在心底。近些年爺爺身體微恙,訊息順著風飄進了父親的耳中,明顯的,他與大伯的通話多了起來,常常看見他靠著椅背對著電話那頭輕聲細語,帶著孩子的無限擔憂穩著語氣叫聲爸。父親工作很忙,但他依舊請了假期留在爺爺身邊照顧。我知道,這是父親的擔子,是他的責任,可如果拋開這些冷漠的包裝呢,露出的是一份怎樣炙熱的真情。父親用行動教我一筆一劃地寫會了“孝”這個字,而如何將它寫好則是我一生要去學習和執行的事情。我會用我的手掌接過這份不需過多言語的傳家寶,細心雕琢,讓它變得更加珍貴。

家風的意義不只在於它本身,懂得的同時知道傳遞,使善意、美德撒播到更多的地方,使這肥沃的中華大地上人人以禮相待,家家和睦美滿。

向日葵的微笑——觀《新春第一課》有感 篇15

觀後感 ,709字

在世界各個角落裡,總有一些人像向日葵一樣,擁有樂觀向上的心態與真摯淳樸的笑容。希望,恰恰最樂意將種子播撒在這樣一些人的心頭,因為那似向日葵一般的笑容會促使它快快發芽長大。

一個稚嫩的年齡卻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是歲月無聲地將一個九歲的小女孩造就成一位生活的強者。那小小的臂膀竟要獨自撐起一個家,面對這樣殘酷的現實,堅強的徐夢婷卻將這份憂傷留在了被子下,而將向日葵般的微笑展露在了大家面前。

不知是面對堅強的她自愧不如,還是為自己的懦弱而慚愧不已。往事漸漸浮上心頭。那是簡單的八百米測驗。站在起跑線上,我就給自己留了後路-,堅持不下來就放棄吧!拖著疲憊的身子,帶著滿滿的不自信,我有氣無力的奔跑著。頂著烈日,我沒有勇氣與它對抗,看到身後那一個個頑強的身影,從我眼前一躍而過,一圈,兩圈……僅存的體力和信念,一下子就被衝擊的煙消雲散了,我停住了緩慢的腳步。三百米的距離,我與成功失之交臂。

我臉紅了,滾燙滾燙……

在困難前,很少人會像徐夢婷一樣擁有陽光般燦爛的笑容。我們每日三餐吃著山區孩子在過年才吃得上的美味佳餚,而內心卻極度厭惡這美味的食物;我們每學期帶著嶄新的文具極不情願的上學,卻不知學校,竟是她們心中的天堂。我們如溫室中的花朵,經不住任何風吹雨打,認為一點點的波折就是生命的不公,是命運的殘忍。抱怨成了我們唯一的宣洩方式。

我們總在哭泣,而夢婷卻一直笑著。

小小夢婷就像向日葵一樣,靜靜的佇立著,微笑,對著太陽,也對著自信。她是總能享受到陽光沐浴的幸運兒,因為她總會抬頭。她無言的微笑震撼了我。只要抬頭對太陽,對生活微笑,就能把陰暗驅散。

讓向日葵的微笑溫暖你的心田!那永遠面向太陽的向日葵!那始終抬著頭的向日葵!

誦讀經典·照亮人生——看《同上一堂課》有感 篇16

觀後感 ,593字

《春曉》的花落繽紛,《憫農》的汗水漣漣;《登鸛雀樓》的黃河奔流;《沁園春雪》的江山裝壯美。從清新婉約到慷慨豪情,從自然規律到家園情懷,一首首耳熟能詳傳承千年的經典詩詞讓同學們感受到傳統經典的韻律和美好,感知中華文化經典的魅力。

誦讀經典,可以使我們陶冶情操,增長知識。誦讀經典,可是使我們的心靈變得豐富,精神上獲得巨大而寶貴的財富。俗話說得好“書中自有黃金屋”,相信我們在讀書的時候,找到屬於自己的黃金屋。

每一首詩,就像一杯茶,難受時嚐到是苦的,愉快時品到的是甜的,如果你想喝上一杯好茶,就得入情入心,每每品詩,我的心情總會隨著詩人的憂而憂,隨著詩人的樂而樂,在憂中學會思考,在樂中學會享受。

中華五千年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優秀文化傳統給我們炎黃子孫留下了寶貴的財富。那些流傳了成百上千年的經典著作,詩詞曲賦,文學著作,名言佳句,如燦爛的星辰,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學習態度;“擇其善者而從之”的辭約義豐;“學而時習之”的精練傳神地告訴同學們怎樣從傳統經典中吸取精髓,讓自己成為有才華的人。

《遊子吟》和《紙船—寄母親》,這兩首相隔千年的詩篇,將“母慈子孝”的文化精髓展現地淋漓盡致,讓同學明白要知人倫而盡孝道,知感恩而盡責任。

壓軸篇目《少年中國說》告訴我們,要努力學習,為國效力,為國爭光!“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弘揚傳統文化,熱愛美麗宜昌——觀《新春第一課》有感 篇17

觀後感 ,770字

“叮叮噹噹,叮叮噹噹”。嘿!鈴聲響了。同學們興高采烈的走進了教室,李老師精神抖擻的開啟白板和我們一起觀看“2015年新春第一課”。

“弘揚傳統文化,熱愛美麗宜昌”。我們宜昌有著歷史優良傳統,過年時爆竹聲聲響,舞獅採蓮鬧新春。美麗的宜昌有著美麗的山水文化,西陵峽、山峽大瀑布、大老嶺、後河森林公園、柴埠溪……有著名的水電文化,巨集偉的三峽大壩、葛洲壩那數一數二的高階水電工程,世界聞名。

宜昌有著名人巴土文化,周立榮是長陽土家人,他挖掘巴土文化的精髓,2012年成為新聞重大人物,戀歌聲聲唱巴土,2012年9月他的作品《巴土戀歌》在中央電視臺播放,他還擔任了宜昌副主席,但他還是繼續傳承巴土文化,打造夢幻土家。

那鏗鏘有力的峽江號子,在胡振浩爺爺口中流出,他是秭歸人,於1986年當上了教師。1988年前當了船工號子,他以前在江邊的時候,經常聽見縴夫唱號子,現在沒有了,他想是讓我把這號子聲傳下去,還是把它帶到土裡,經過深思熟慮最終在他的努力下,從秭歸唱到了北京,後來再拍號子的MY時在相機前與世長眠,但這號子聲已經傳到大江南北,傳到同學口中了,他是我們永遠的峽江號子王。

三國文化赫赫有名,在宜昌就有當陽古戰場。汪國新他是我國的一級畫師,他手中的關公真是正義凜然,他在拜訪小學時帶領學生們讀三國,寫三國,聊三國,看三國,畫三國,品三國。還舉行關公文化萬里行活動,他的畫筆三國情,三國文化就這樣弘揚下去。

巴楚文化又名土家文化。跳喪,巴山舞,出嫁時哭嫁……這民族文化在宜昌的各個縣城裡都流傳著。

在湖北武漢與四川的重慶的兩座城市之間,有一片美麗清晰,環境優雅的地方,那就是宜昌。宜昌未來將會變得更好,這夢想之城的召喚下,使更多投資商人進入宜昌。3年後宜昌便變成不一樣的宜昌,5年後你將入住這奇麗的城市。

讓我們一起弘揚傳統文化,熱愛美麗宜昌。

讓禮儀之魂代代傳承——觀《新春第一課》有感 篇18

觀後感 ,590字

時光的消逝,隨容顏老去,隨四季交替,隨往事淡去,隨冷漠的心逐步漸行漸遠。

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國人的物質消費水平的迅速提升讓人驚歎不已,但在這個號稱“禮儀之邦”的國家,國人的心靈卻隨著物質水平的提高而漸次荒蕪。

過去的幾年時光中,我們見證太多的冷漠。從沸沸揚揚的廣東小悅悅到如今的拍照救人,無一不令我們痛心疾首,馬年春晚的聲音還在耳邊迴響,“扶過一個人之後,我從開大奔變成了蹬三輪。”我不由覺得這真是一種莫名的嘲諷。吃一塹,長一智,人們學會了收起自己的熱心用冷漠去包裹自己,太多的充耳不聞,太多的置若罔聞,太多的見死不救。在一切的物質慾望面前,心靈的純潔已經完全淪喪,高尚的人格已經徹底的墮落。

這就是禮儀之邦?我還在思考……

不過就是在這樣一種環境下,我們有幸遇見了一群美麗高尚的人,他們的魂靈像黑夜中悄然綻放的梨花耀眼而美麗動人。“最美司機”吳斌,“最美教師”張麗莉。太多的冷漠之後終於見到了一絲熱度,恍若晨曦撕破黑暗。“高振寧”一個簡單的人家,談不上驚天動地。但正是這一種樸實的善良才會帶給我們良久的回味及感動。比起“中國首善”,也許根本不值一提,但這至少不是一場作秀,沒有任何嬌柔做作,這是人性最美的閃光點。

滄海桑田終成空。當一切都消逝殆盡的時候,我們引以為傲的禮儀是否能夠傳承下去?當潮水用上年久失修的堤岸,堤岸能否經受住重重考驗?

讓禮儀之魂代代傳承!我正為之努力……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 篇19

觀後感 ,1227字

愛國、勇敢、團結、自強,是每一箇中國人的守則。

2015年秋學期初,我懷著一顆感恩抗戰英雄的心,觀看了由CCTV1播出的節目—《開學第一課》。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祖國的抗戰歷史,講述了諸多英雄們的光榮事蹟,愛國的舉動,令我印象深刻。因為,一個民族遺忘祖國的血淚史,是一個沒有未來的民族!這些英雄,活在每一箇中國人的心中!

《開學第一課》的開場,是明星黃子韜演唱的《第一課》,歌詞中積極向上的能量彷彿溫暖的陽光,照耀著我的心靈,激勵著我。《開學第一課》用我們喜愛的方式,使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陶冶,非常利於增強同學們學習的興趣。秦怡奶奶還講述了她的丈夫和聶耳創作國歌的故事,讓在場的人和電視機前的人都熱淚盈眶。

第一節課:愛國

什麼是愛國?在抗戰時期,許多人為了祖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用生命保衛祖國。愛國是一個人民應有的道德,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公民愛國,實際上就是愛自己的國家,為了祖國可以獻出自己的一生。《開學第一課》就講述了一位愛國抗日的女戰士:她在1936年8月與日寇的鬥爭中被捕,日軍用盡了一切酷刑,逼她說出有關部隊的資訊,但是她堅忍不拔,沒有透露出一絲資訊。在這之前,她已經給7歲的兒子寫好了一封遺書,信中的一句話最讓我感動:“在你長大成人之後,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她就是偉大的戰士—趙一曼。她的愛國之舉,應該為世人傳頌,她做的愛國貢獻,應該永遠銘記!她,是一位英雄!

第二節課:勇敢

勇敢,就是不怕危險,果斷向前,毫不畏懼。何炅告訴大家了《歌唱二小放牛郎》這首歌背後的故事:歌中王二小的原型是一位名叫閻富華的孩子,那時,他只有13歲,是兒童團的團長。在鬼子入侵村莊時,他把生留給了小夥伴,而自己卻被日軍抓住,閻富華把日軍軍隊帶到了紅軍的包圍圈。這時,鬼子發現中了計,用刺刀把閻富華挑起,丟下懸崖摔死了。看到這裡,我被他的勇敢深深觸動了,13歲的小夥子,生命就在此終結。但,他的血不會白流,他的勇敢不會被人們忽略!

第三節課:團結

團結,是由多種情感聚集在一起而產生的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新四軍中的一個衛生員孫九巨集爺爺在《開學第一課》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故事:那時候,我們的盟軍美國,派出飛行援軍來支援新四軍,被中國的百姓們稱為“飛虎隊”。有一次,飛虎隊的隊員在東北的一個地方墜落,新四軍發現後趕忙去營救他們—因為鬼子的一個根據地就在附近。在這次戰鬥中,我方傷亡了一百四五十名士兵,就為了救回5名飛虎隊隊員。新四軍與飛虎隊之間的團結精神令我震撼。

第四節課:自強

一位王伯惠老爺爺講述了他在改革開放前為祖國作出的貢獻:1944年,他在西南聯大學畢業後,投筆從戎,分配到了工兵營。他逢山開道,逢水造橋,作出了數不清的貢獻。改革開放後,許多海外的科學家也紛紛回到祖國,使我們的祖國強大。

觀看了《開學第一課》,我瞭解了祖國抗戰的歷史,懂得了要銘記祖國的血淚史,緬懷先烈,珍惜和平!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 篇20

觀後感 ,729字

《開學第一課》裡邀請了許多嘉賓,從文字演變,武術精神,棋藝甚至絲綢之路各方面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讓我們為生在中華感到驕傲。

《開學第一課》裡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漢字的演變。作為中華兒女,我們平時接觸最多的就是中華漢字。我們都好奇過我們為什麼要學習漢字?從我們來到這個世界起,我們就開始了學習之旅。試想一下,假如你不會講話,更沒有講話的概念,你覺得你不會被社會所拋棄嗎?無疑你會被孤立起來。因此我們學習漢字不僅僅是為了將漢字的精髓傳承下去,更是為了方便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

我們也曾自大地認為自己已經能掌握漢字的精髓了,我們總是想:我已經能熟練地用漢字講話了,為什麼我學習的科目裡還有語文?我認為,語文的存在是為了教會我們如何給一句話包裝。人們常說:忠言逆耳,可語文的存在就是為了教會我們做到:忠言順耳。語文教會了我們幽默,這也是漢字的神奇之處。

或許此刻你會想:既然漢字如此神奇,我們學習的科目裡除了語文怎麼還有那麼多?其實每門科目的存在都有它的意義,它們就像語文一樣,都是為了方便我們交流,增長我們的見識,讓我們的生活更充實。這或許就是“漢字叔叔”不惜一切研究漢字的原因吧!

因此,我們學習的不是一疊疊課本,而是我們偉大祖先的交流習慣和某些思維方式。我們剛從母胎生下來就開始適應祖先們的思維,這也方便了我們交流與社會發展。或許你覺得你可以有自己的思維,可我覺得:你的思維必定是建立在祖先們思維的基礎上的。因此,這便是我們學習的意義所在。我們不僅要學習祖先們留下來的文化,更要通過這些文化去挖掘更多的文化。

《開學第一課》讓我明白了:學習不是為了分數,更不是為了名次。學習只是為了讓我們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立足點,讓我們不斷去超越自我,為社會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