覽山水,見妙諦無窮——讀《終南別業》有感相關作文20篇

覽山水,見妙諦無窮——讀《終南別業》有感 篇1

讀後感 ,638字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作者提筆揮墨,勾勒出一位儒雅的中年男子的形象,他不追名逐利,雖正值壯年,卻移居南山下,他有自己的志趣於追求,頗好修道養性。他肯清貧自樂,而不願濁富多憂。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每個人都能讀出他身上的放蕩不羈,桀驁不馴,帶著一股瀟灑,但卻不一定能讀出他的寂寞。“獨”和“空”,是因為沒也志同道合的人吧。或許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能寫下“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壯麗詩篇。“或走到水的盡頭去尋求源流,或席地而觀悠雲變化萬千。”

這樣一位奇人,彷彿是一位逍遙紅塵的仙人,出塵,但是又不帶一絲縹緲,這種境界,他,是一位凡仙吧。他沒有刻意去尋幽覓勝,但是大自然的秀麗神奇卻紛至沓來,只是他運氣好嗎?不,或許是他的心靈到了一種高度,對美的感受自然不同,萬事萬物的神秀都自發地呈現了在他眼中,如此的景象,如何不美?

詩人沒有刻意描寫山水之景象,而是從一筆一劃中繪出了他的心境,繪出了他心中的一片天地,一片非常人所能觸及的寧靜,反而令人在自然之美中窒息。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詩人在結尾加入了一股人文氣息,令高人的形象更為可親了,他們談談笑笑,居然忘記了回家。世間的一切,到了他們這個年歲,這種境界,早已不背紅塵所束縛,自然的幽靜反而更能牽動他們的心絃。

詩人行文如流水,但卻能令人體會到他的心境並不是一種圓滿自如,“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他走到水的盡頭又看行雲變換,悟出人生世事無窮,山重水複疑是無路,柳暗花明又見一村,有過波瀾,人生,方才更加圓滿。

遊覽山水之秀美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692字

夜幕降臨,我和我的小夥伴們來到了嶗山。

三個小時的路程已使我們疲憊,可一來到這裡,便忍不住拿起手中的相機—記錄這晚霞的山水之美。

媽媽帶著我們來到了一個偌大的別墅之中,這也是我們今夜的住宿。晚飯過後,我和媽媽走到院裡。六月的和風,如冬日的驕陽,夏日的海灘,是那麼的祥和、美好。媽媽突然問我:“你看那是什麼?”我嚇了一跳,尋思媽媽是不是看到蛇了?我朝媽媽指的方向望了望,我笑了。“是螢火蟲!螢火蟲!”只見,如星星般閃耀的螢火蟲飛舞著,閃爍著。

我想去抓一隻,便往前撲了過去。我緊閉雙眼,又睜了開來。“唉?螢火蟲呢!”我有點小失望。“沒關係,媽媽給你抓!”過了會兒,媽媽也兩手空空地走了回來。媽媽怕我失望,便看了看前面的小賣部。“走,咱們去買雪糕!”一走進去,我挑了一個喜歡的,拿起便迫不及待地吃。嘴裡甜甜的,心裡也是甜甜的。

第二天清晨,伴隨著初升的太陽我欣欣然張開了眼。“幾點了呀?”媽媽看著睡眼朦朧的我說:“才5點,多睡會兒,待會兒還要去北九水呢!”我一聽,立馬揉了揉眼,從床上滾下來,“不睡了,不睡了!出去玩嘍!”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我拉著媽媽便衝到了早餐店裡。

大家都全副武裝後,我們便出門了。從住處走到了山中,又從山中走到了觀光點,足足花費了一個小時。來到第一個景點—也就是第一道瀑布的所在地。

這裡天藍如海,這裡山清如水,這裡鳥語花香,沁人心脾。繼續往前走,我們彷彿來到了一個世外桃源,再也看不到繁忙的城市,再也聽不到喧囂的街道,只有嘩嘩的流水聲縈繞在耳畔。我用手掬起一捧水,輕輕地拍打著臉龐,清爽極了……

這裡是平靜身心的絕佳之地。這是美好的一個週末。

年華有限,詩意無窮——讀《重溫最美古詩詞》有感 篇3

讀後感 ,583字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年華。莊周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情不自禁地,這些詩句邊輕輕的從脣齒間流出。心中的親切感被一點一點的喚起,撫上質感的書頁,一縷縷詩意不禁從心底油然而生。

隨著作者的目光,透過每一首詩的背後,看看那一個字,一行詩,一首詞中,蘊藏了作者心中多少的深情。不禁佩服起作者的詩意來,一花一鳥,一葉一雲,一個個意象在她筆下盛開成美麗的花。這樣的詩意,讓她擁有了欣賞美的契機,擁有了與古人談天說地的機會。

這樣的詩意,在現實中不是每個人都擁有,但卻是每個人都有能力擁有。一個不懂詩的人也可以擁有詩意。詩意不單單隻針對於詩,在生活中,它更是一種生活的態度,一種心情。一個有詩意的人,他會被世界美好的事物而打動,他會用心去發現去感受一切美的享受;一個有詩意的人,往往有一雙會發現美的眼睛,即使很忙,也會忙裡偷閒,給自己一個享受美,放鬆自己的時間。

何謂詩意?我想,通俗的來說就是一種會享受美的心情,一種能發現美好的生活態度。詩歌本身也是一種美,懂得品味詩歌的人有詩意,那麼同樣,音樂又何嘗不是一種美?懂得享受音樂的人又何嘗沒有詩意?

詩意存在於生活的角角落落,存在與時間長河中的點點滴滴。在有限的生命中,與其忙忙碌碌而身心俱疲地度過每一天,還不如為自己留一些詩意,讓我們的生命也因為詩意的存在而倍加美好起來。

畢竟,年華有限,而詩意無窮。不是嗎?

百草園裡“樂”無窮——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有感 篇4

讀後感 ,644字

讀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讓我覺得那百草園的描寫真是趣味無窮,樂意融融啊。

那裡的一草一木在兒童的眼睛裡都無不充滿了生機,無不透著靈氣。你看,百草園的描寫: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攔、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由低到高,形成一個階梯樣式分佈結構,具有文學藝術中的建築美。作為一個兒童由低處向高處一層層向上爬就象爬樓梯一樣,逐一去欣賞真是“樂”於其中。

另外,本文的色彩美,也獨具一格,譬如碧綠的菜畦、紫紅的桑葚,色彩鮮豔,紅綠相間,將百草園勾畫成一幅色彩絢麗的圖畫,將一個兒童放置在這樣的環境中讓他得到美的薰陶,美的感染。真是妙哉啊妙哉!

百草園裡好吃的有桑葚,何首烏、覆盆子,這些吃的怎麼不會激發天真的孩子極大的“樂”趣呢!好奇是兒童的天性,如他“好奇”去尋找人形何首烏根弄壞了泥牆,也符合兒童的心理。百草園裡的動物對魯迅更有極大的誘惑力:由於好奇心引誘,他才在認真地觀察之後,寫出了“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竄”向雲宵裡去了。蚰蛉的低唱,蟋蟀的彈琴,斑蝥從後巧噴出煙霧“等優美的句子。並且魯迅先生還在描寫中充分調動了聽覺、視覺、嗅覺、觸覺等多種器官,把百草園的行、色、味描寫得一應俱全,怎能說不是一個“樂”園?這也足見他對這些動物有著多深厚的感情。

哪怕是生機靈性處於休眠或半休眠的冬天,百草園在魯迅先生的筆下也是個樂園,在這裡不僅可以拍雪人,塑雪羅漢,雪後還可以去捕鳥,那個樂啊自然不必形容。

啊!百草園,真是一個兒童“吃喝玩樂”的理想天堂,這是其樂無窮啊!

傳統的召喚——觀山東省首屆青少年經典誦讀電視大賽有感 篇5

觀後感 ,659字

在家閒著沒事,便開啟電視消磨時間,這時,一陣婉轉清揚的歌聲吸引了住我,一瞧,原來是“青少年經典誦讀電視大賽”。看後,真是讓我大開眼界,沒想到,流淌在中華浩瀚歷史長河中的經典詩文居然有如此巨大的魅力,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

整個誦讀比賽真可用“精妙絕倫”來形容。它將音樂、詩歌、舞蹈、樂器演奏等諸多藝術表現形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雜而不亂。也許你會說,不就把幾首古詩唱出來的嘛,沒那麼誇張吧!如果這麼想,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只要你認真體會吟誦,也許你就會和我一樣,有如此深的感受了。

古詩詞文化源源流長,猶如一條流淌的長河,充滿了無窮魅力,迎面襲來的是那濃濃的書香,讓人回味無窮。誦讀比賽在不知不覺中結束了,其中有好幾次我被他們精彩的表演感動,後來聽同學們談論這件事,他們也提到被表演感動得差點流下眼淚來。看來被感動的不僅僅是我一個,臺下的好多人都被感動了。

我相信,詩歌的種子已播撒在表演者的心田,優秀詩文的誦讀,將陶冶他們的情操,美化他們的心靈,激勵他們的人生。我想:古詩詞這顆璀璨的明珠終於放射出屬於它的奪目的光彩,如果我們能多誦讀,多積累優秀的古詩詞,讓經典滋潤我們的生活,生命的河流一定會更燦爛,更耀眼。

優秀的經典古詩詞,昇華了在場每一個人的情感,觸動了每一個人的靈魂。這個節目在給了我心靈的震撼和美的享受的同時,也大大豐富了我的寒假生活,激發了我對詩歌的興趣與熱愛,加深了對詩歌的認識與理解。我們是經典文化名校,這類活動與我們的《弟子規》《孝經》誦讀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讓我們一起吟誦經典,讓我們與青春一起飛揚!

無私的父愛——讀《雪域豹影》有感 篇6

讀後感 ,573字

人們都說母愛是無私的,父愛是偉大的,但若沒有親緣關係這個鈕釦,一切都是白搭,在人類社會中,尚且難有,何況是弱肉強食的動物界中,去保護和自己毫無關係的動物呢?可以說是幾乎沒有,但沈石溪卻在《雪域豹影》這本書中,給我們講述了一個“美女”保護一群小豹崽子的故事。

“泥滾雪”是一隻捕食能力差,社會地位低下的賤豹。只因母豹丈夫不幸遇難死去,答應如果它幫忙養活小豹崽子,它便願意“嫁”給它。短短几年卻經歷頗多磨難。我記憶最深刻的便是沼澤地遇難了。

當時,一隻小豹崽不幸掉入沼澤,越掙扎,就越離死神不遠了,在性命攸關時刻,在母豹的請求下,它終究跳了下去把小豹崽拱了起來,可母豹卻只袖手旁觀,表示無可奈何,可它卻奇蹟般地活了下來。

雖然“泥滾雪”並沒有死,我卻為它打抱不平,好歹人家也是為了救小豹崽才陷進去的,但母豹的表現也太令我憎惡了,它竟然想棄它而去,之前百般嫌棄它,但“泥滾雪”卻毫無怨言,仍一心一意幫她撫養孩子,甚至拼上了自己的性命,到頭來換來的只是哄騙,就連沈石溪也不禁可憐地感嘆道:“它也許永遠只能做養父。”現在人類社會又何嘗不是這樣冷漠,可惡的呢?別人幫助了他,它卻反咬一口,正如當今“社會扶不扶”的問題一般。

我們應該有恩必報,才會讓世界充滿愛。別人幫助了你不要過河拆橋,因為總有一天會有惡報,然而現在社會是多麼冷漠,何時才能有相親相愛的場景?

回味無窮的巴山舞 篇7

國二作文 ,725字

在這一次的秋季運動會的開幕式中,八年級的巴山舞表演吸引了在場所有師生的眼球。

在秋風送爽的季節中,八年級學生穿著紅色的夏季校服,整齊而又搶眼。正中間是正方形隊伍,當然,我也在其中。靠前一點的是多人跳。音樂響起來了,我們同時把腳向前踮,手臂前後擺動,就像柔軟的飄帶似得。讓我最難忘的是“喜鵲登枝”這個動作,因為老師比喻的非常形象,說我們向上翹的手是喜鵲的尾巴,所以那隻手要挺直,另外一隻手要和向上的翹的手形成一條斜線,腿也是不同程度地彎曲。接著我們隨著音樂更換著面部的表情,而在做不同動作的時候,各個表情也不一樣,總之在上場表演之前,我們要不停糾正自己不規範的動作,而且這種舞,要多跳、多練習,才能掌握它,有時候越跳越起勁呢!

瞧!這巴山舞的魅力多大啊!一提到它,就不得不說它的動作優美了。不只是這樣,它的其它方面也很受歡迎呢!比如,巴山舞可以健身,記得老師剛教我們跳的時候,還說過,跳幾遍巴山舞,就相當於跑了幾圈步!於是,我就對這種舞的動作很好奇了,自從學了以後,我就會在腦海中不斷回想著它是怎麼跳的,有哪些動作,它總是讓我回味無窮!

如今,全市各中小學、大小廣場,都成為人們跳巴山舞的場所,而各中小學,甚至幼兒園都在學巴山舞。巴山舞已成為市民健身的熱門專案。相信你在別的地方看到有人跳巴山舞的時候,心裡就會想:我也學過,我也會。看到別人跳巴山舞,心裡也有一種親切感,邊看他們跳,再想想自己跳的感覺……這種感覺真讓人回味無窮啊!

也許有人認為巴山舞沒有街舞跳起來酷,它只是有點像孔雀舞,但是儘管如此,它跳了有好處,不僅可以當作是運動,還可以陶冶情操!看著那些舞跳得好的人,忍不住自己也動一動,讓音樂帶著我們一起回味著這些民族舞蹈—巴山舞!

山水無言 篇8

高三作文 ,946字

循著山間小路,登上了山頂。綠樹參天,澄江如帶,水天相接,映出迷離的光影,到底一派河山。近旁,韓愈的雕像肅然,凝視著這韓山韓水。

山水之景可以這般悅目,但數百年前,怕是讓人厭惡的。嶺南之地,窮山惡水,百姓愚昧……歷史將韓愈置於這裡,一次際會,一段悲慘的放逐史,抑或是一個奇蹟。

忠而見疑,直犯龍顏,一心為民,於是,諫拒佛骨的韓愈品嚐了刻骨的痛。為生民立命的他由人生的最高峰跌落谷底,流放嶺南,幼女慘死,仕途絕境……一切重壓強加於身,他又一一扛了起來,默默到了嶺南。

也許,現在澄明的韓水便是昔年的鱷魚潭。也許就在那裡,他擲下了所撰的《檄鱷魚文》,義正辭嚴的他又何嘗像一個流放之人,他是一方長官,為民謀得福祉。我想,他用心中的痛喊出的聲音足以讓那些心中惡魔顫慄,那是他生命的最強音。

現在,韓水圍繞山腳,向遠方流去,水、清澈、鱷魚,被他消滅。

韓山腳下,便建有學校,上山時朗朗書聲猶縈繞耳畔,而這,也是由韓愈,一個罪臣創造的。

就在昔日蠻荒之地,他為不開化的愚民開設學校,驅除巫蠱,他甚至廢棄了這裡的奴隸買賣。他心中時刻記掛著百姓的痛,同為大唐子民,何以厚此薄彼?沒錯,這裡最終與中原別無二致,水木清華,百姓和樂。可誰又記得他的痛,他從未上書分辨,他也是大唐子民,大唐官員,他竟只冷暖自知。

韓愈文辭規整,蘊有大道,為人卻訥言,因而不曾對自己的不幸爭辯。他訥言,但他締造的一方山水卻向天下傾訴他的一腔痛,一腔熾熱。

我知道,訥言者敏於行,慧於心,將智慧內斂於心而不輕易表露於外。謹言慎行,自省克己。桃李不言而下自成蹊,靜水流深而澤被後世。韓愈內心的痛化為了一腔熱情,將蠻夷之地鑄為如今模樣,耗費心力,讓人心酸。

李淵父子奪得了天下,卻沒有聽說哪片河山就姓了李。倒是這罪臣韓愈,來到這,這片山水也姓了韓。保有一片山水而享千秋之祀。可見,百姓只記著那些敢於為天地立心,為生民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人。

靜默的山水,又何嘗不是韓愈對痛的訴說?一方山水,可應“天地之大美而無言”,雖不言,卻可銘戒世人,這又何嘗不是他的熱忱?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八月為民興四利,一片江山盡姓韓。

身旁,雕像無言,山水無言。一個人,將蝕骨之痛,鑄為了一方山水,一方和樂。嶺南安樂,已是最好的言說。

山水聖地——桂林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475字

正所謂“桂林山水甲天山。”桂林,也就是“山水聖地!”

那天我和媽媽、姐姐去坐竹筏,遊山水。我們一人拿一把水槍,來到了竹筏上。

我們先是遇到了一種奇似蘋果的山,竹筏上的老爺爺說:“這是‘仙人摘蘋果山’。”傳說是一位仙人摘蘋果時落下的一個大蘋果,經過了千萬年的風吹雨打,漸漸石化,才有如今的‘蘋果山。’

接著,又有一座奇山迎面而來,老爺爺說:“這是孫悟空暴師徒四人西天取經時的石山。”最前面是豬八戒,露著它那肥厚的大肚皮,十分可愛。騎著白馬的是唐僧,一隻手豎在口前,彷彿在念:“阿彌陀佛。”在唐僧旁的就是孫悟空,他大步向前,用右手提著金箍棒,好像前方有一妖精,他縱身一躍,掄起金箍棒,好似在說:“吃俺老孫一棒!”最後面當然是沙和尚了,他手提鏟子,上面扛著一大堆行囊,用四個字來形容它就是任勞任怨。

這兒的山好,那水也好啊!

沒錯,水面波光粼粼,我突然看到了一個角,不好!鯊魚!我問老爺爺,是“那是鯊魚嗎”?老爺爺笑了笑,說:“那是潛艇,在打掃垃圾呢!”我也笑了,原來水的乾淨是這傢伙的功勞啊!

正所謂“桂林山水甲天下”果然不假,“山水聖地”非它莫屬不可。

棋樂無窮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603字

太陽是什麼顏色?你會告訴我:“紅色。”那陽光是什麼顏色?你會告訴我:“金色。”可我卻覺得陽光是多彩的。不信你看,草兒在陽光下是綠色的;花兒在陽光下是七彩的;大海在陽光的照耀下是藍色的。鳥兒在陽光下歌唱;蝴蝶在陽光下翩翩起舞,我也在這溫暖的陽光下健康、快樂的成長著。

一年前,在媽媽的“利誘”下我開始接觸圍棋。圍棋起源於中國,古時稱“弈”。中國古代的四大藝術,琴棋書畫,歷史悠久。其中的棋,說的就是圍棋。圍棋千變萬化,它可以最大限度地開發智力、啟迪思維、鍛鍊頭腦、陶冶情操,具有經久不衰的魅力。圍棋蘊含著漢民族文化的豐富內涵,是中國文化與文明的體現。

雖然正式學習以前,爸爸簡單地向我介紹了圍棋,但當我看到那被縱橫各19條直線分成的無數個小方格和只有黑白二色的棋子,我頭“嗡”的一聲就炸開了,這都是些什麼呀!我不由得打起了退堂鼓。在爸爸的一再鼓勵下,我心裡的那個有惰性的我終於被那個勇敢、堅持的我打敗了。“好”我答應了。先從認識棋盤開始,規則、方法……一點點地、慢慢地消化著。終於,圍棋在我的眼裡不再是謎了,它在我腦中慢慢清晰了起來,我可以進行簡單的對弈了。我不禁歡呼雀躍,這種開心是無可替代的!

漫漫人生,唯有激流勇進、不畏艱難、努力拼搏,才有可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在愛的陽光下,除了感受這份溫暖和愛,我更應該去努力奮鬥,把這份愛傳遞下去,讓更多的人沐浴在愛的陽光下,感覺著這多彩的陽光,健康、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