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與飛蛾——讀《飛蛾之死》有感相關作文20篇
蝴蝶與飛蛾——讀《飛蛾之死》有感 篇1
讀後感 ,1253字最後的抗爭確屬英勇超凡,而掙扎又是如此之狂暴,飛蛾竟然最終翻身成功了。當然,你定會贊同求生的一方。與此同時,在無人過問也無人知曉的情況下,這微不足道的小飛蛾為了維持既無他人重視又無他人意欲儲存的生命,竟對如此巨大的偉力作出這樣強悍的拼搏,這更使人受到異樣的感動。
—《飛蛾之死》弗吉尼亞伍爾夫
不知是否有人認真觀察過飛蛾,我只知道,在不少人眼中,只對破繭成蝶的蝴蝶有著崇高的敬畏,那樣一個小小的身體衝破厚厚的繭而獲得重生是多麼的不易。的確,蝴蝶有著美麗的外表,經歷過痛苦的掙扎,它們的生命來之不易。連我也對它們心生憐愛。
讀《飛蛾之死》前,我和大家一樣,喜愛美麗的蝴蝶,總在蝴蝶破繭的時候,對它們另眼相看。而《飛蛾之死》,讓另一個值得敬畏的生命進入人們的眼簾。
飛蛾不似蝴蝶,它們沒有絢麗的顏色,甚至有些醜陋,毫不起眼。弗吉尼亞伍爾夫筆下的飛蛾就是這樣一隻不起眼的飛蛾。它是一隻僅有一天生命的活在白天的飛蛾,它的一天,就是一生。於是,為了這及其短暫的一生,它用盡全力捍衛了自己生命的尊嚴。“大概是第7次嘗試之後,它從木質窗櫺上滑落,抖動著翅膀摔了下來,仰面掉在窗臺上。它無助的姿勢喚醒了我,我突然想到它有麻煩了,自己起不來,雙腿徒勞的亂蹬著。”當窗外一切都格外的美好與寧靜時,只有這隻飛蛾還鬥爭著,向著它的目標努力。面對生機盎然的世界,飛蛾從不展示它的弱小與無助,它只是飛,拼命地飛,似乎那樣就能展示自己對世界的渴望,就能擺脫自己的弱小。它飛著,撲騰著翅膀,也是撲騰著希望。生命總是不如意,它終於精疲力盡,停落在窗沿上,然而它並沒有放棄,它掙扎著,與死神做著頑強的抵抗。在大自然面前,它終究是一粒塵埃,生命之神並不眷顧這隻努力的飛蛾,任由死亡將它帶走。但,它的死亡卻非常體面,毫無可憐。
面對這隻飛蛾,我愕然。這樣一個小小的身體,竟然對生命有著如此強烈的渴望,它想飛,竭盡所有地努力地飛,追求著自由,捍衛著生命。這隻飛蛾明知道自己是不可能敵得過自然的召喚,但卻依然與死神作著自己的抵抗,她的勇氣,她的氣魄,令人讚歎。一直飛蛾尚且擁有如此的氣概,人類更加應該努力地生活,不向命運低頭。
這讓我想起一個叫黃美廉的女子,她從小就患上了腦性麻痺症。這種病的症狀十分驚人,因為肢體失去平衡感,手足會時常亂動,口裡也會經常唸叨著模糊不清的詞語,模樣十分怪異。醫生根據她的情況,判定她活不過6歲。在常人看來,她已失去了語言表達能力與正常的生活條件,更別談什麼前途與幸福。但她卻堅強地活了下來,而且靠頑強的意志和毅力,考上了美國著名的加州大學,並獲得了藝術博士學位。她靠手中的畫筆,還有很好的聽力,抒發著自己的情感。這不正是和飛蛾一樣嗎,同樣的脆弱卻同樣的頑強,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
蝴蝶與飛蛾,一個美麗,一個醜陋;一個人人喜愛,一個默默無聞。然而我卻更加敬佩飛蛾,它默默地為生命做出自己的鬥爭,為了自己的信仰不斷努力。生命的路上,從來不乏蝴蝶一樣的人,卻很少能有飛蛾般頑強的靈魂。
讀《天鵝之死》有感 篇2
讀後感 ,356字這本書主要寫了主人公雙虎從以前的愛上打獵到當上守林員被小花給感染,不再痴迷打獵,還跟女主人公小花一起保護天鵝的故事。
在現今打獵是非常可恥的一種行為,正是因為以前的人們隨意的獵殺動物,導致現今人們再也無法看到以前的一些動物,親眼看見它們遷徙、捕獵、冬眠的樣子,人們為了滿足自己的口欲,捕殺娃娃魚等動物,為了利益抹殺大象、東北虎、金絲猴……,正是因為我們人類為了自己的口欲,吃果子狸,從而暴發了非典,引起了全國的恐慌,也讓那些人自作自受,還連累別人,在生活中還有一些人喜歡吃狗肉,狗是人類的朋友,怎麼能傷害它們呢?就算是用來吃的那也是一條條生命啊!我們應該跟動物和平的相處,才能有美好的家園。
讓我們從自己開始,呼籲人們不要用動物製品,不要吃狗肉,讓我們一起保護動物,熱愛動物,把動物當作自己的朋友,讓世界更美好。
追求夢想——讀《夢想之舟》有感 篇3
讀後感 ,718字蝸牛,是一種渺小且不起眼的動物。有人說,它行動慢,它的夢想是希望行動快一些;有人說,它體積小,它的夢想是期盼體積大一些。可沒有人想到,它能將夢想變為現實,不是依靠外界的施捨,而是依賴自己的努力。我讀了《夢想之舟》之後,深受啟發,懂得夢想離我們其實並不遙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有的是巨集遠大志的;有的是平淡無奇的,但是,無論夢想是什麼,人們都會去努力實現的。
匡衡,儘管他知道燈,但他的夢想是能讀更多的書,他“借”鄰居那微弱的燈光發憤學習,成就為一個學識淵博流芳百世的大學問家,憑著他堅韌的毅力,乘著他的夢想之舟,駛向遠方彼岸。
在一個人有了思想的時候,他便站在人生的起跑線上,夢想著向遙不可及的盡頭衝刺,雖然會遇到許許多多挫折,但是都會百折不撓努力去克服,讓汗水和淚水,在人生的路上鐫刻著成長的腳印。
我也有我自己的夢想,也曾在“十字路口”徘徊過,思考過,甚至還想放棄過,但是我的猶豫很快就被我的“夢想”戰勝了。自己很窮,買不起油在通往夢想的地方,夢想之舟往往會有擱淺沙灘的可能,但總會有漲潮的時候,再大的困難也會被浪潮擊破。人生的夢想之舟,雖然不會一帆風順,但是總又抵達彼岸的時候,只有堅定我們的夢想,才能看見燦爛的曙光在前方閃爍……
我們要像蝸牛一樣,雖然每次只是前進一小步,但總會有到達終點站的時候;我們要像蝸牛一樣,也許天氣的緣故使得它要重頭再來,也許地形的緣故使得它要重頭再來,也許自身的因素使得它重頭再來。但是它都只有一個念頭:繼續爬行,百折不撓!儘管人生之路,會有許多阻力使得我們與夢想的距離拉遠,但是隻要持之以恆,總能到達理想的頂峰!
讀了《夢想之舟》,更堅定了我要用蝸牛腳踏實地、百折不撓信念去追求屬於我的夢想。
堅守自我——讀《活著之上》有感 篇4
讀後感 ,726字“生存是絕對命令,良知也是絕對命令。當這兩個絕對碰撞在一起時,你就必須回答,哪個絕對更加絕對。”這就是《活著之上》的文眼。
想必很多人在人生中總會遇到掂量“生存”與“良知”分量的時候,這個時候,就是決定人為什麼會貪,會逐漸失去自己的緣由。《活著之上》中的主人公聶致遠是生活的失意者,但他卻能在生活為他插下的條條荊棘中,始終堅守自我,扼守良知。這是我很佩服的一點。他像每個平凡人一樣,被生活,婚姻,買房等事困擾,處處艱難,舉步維艱。這本小說零距離的貼近生活,讓我引發深思。
我們還沒有步入社會,享受的是社會帶給我們的關愛,也許不能理解一個人在外打拼有多艱難。學校也算一個小型社會了,我們每個人的價值觀都備受挑戰。當你撿到錢包,裡面的大紅鈔票會不會使你心動?你會不會想要佔為己有?慾望和良知是直線上遠遠望不到頭的兩邊。在這個時代,做一個君子的原則與功利化的現在總是矛盾的。
居里夫人給了我很好的答案。她發現了鐳,那是她日日夜夜辛苦研究發現的鐳,最後她卻放棄了專利權,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也不在任何一項名利上盡情享受。她淡泊名利,視金錢為糞土,始終堅守自我。她現在雖然已經逝去,可她依然活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裡。永遠在。在《活著之上》中,曹雪芹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當年窮困到了舉家喝粥的地步,卻創造了《石頭記》這本偉大的作品。他不為名也不為利,過著“日暮西山餐暮霞”的清閒日子,那他是為什麼?心裡已給出了答案—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活著固然是活著的意義,活著並不是活著的全部。
我們也許會在將來步入社會中逐漸失去自我,但我們每個人心裡還是要有一根道德底線的,一個人喪失價值觀而去做違法的事是很危險的。我們應時刻提醒自己—堅守自我,扼守良知。
讀《夜鶯之歌》有感 篇5
讀後感 ,606字翻開《夜鶯之歌》這篇課文,腦海裡不由自主地浮現出血淋淋的場面,耳邊縈繞著一聲聲悽慘的叫喊,使我波瀾起伏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書中的小夜鶯多麼機智勇敢啊!但也體現了戰爭的可怕和殘酷!假如沒有戰爭,那一些原來茂盛的蒼天大樹也不會垂頭喪氣地彎著腰;假如沒有戰爭,原本優美精美的房屋,也不會變成一片廢墟;假如沒有戰爭,路地也不會變成墳地。有了戰爭,世界不和平,也就不太平!無論是小夜鶯和他的戰友,還是無辜的平民百姓,他們都希望世界和平,世界停止戰爭!
戰爭是血紅色的,因為它飽含了那樣無辜的百姓痛恨的淚,鮮紅的血和勞苦的汗水!而且戰爭那麼頻繁地使平民百姓們家破人亡,到處鮮血淋淋。小夜鶯那種誓死保衛自己的祖國的偉大精神值得尊敬,但子彈不長眼,一不小心就會喪失生命!我們不能被所謂的子彈,炮彈包圍,我們是熱愛和平,渴望和平,痛恨那殘酷的戰爭的!
多少嬰兒,因為戰爭,就喪失生命!他們才剛出生,他們還沒好奇這個美麗的世界!所有田地,道路,都堆滿了死人,已經不再是以前的田地和道路,早已成了死人堆,墳地,和血場。
假如沒有戰爭,也不會喪失數不勝數的無辜百姓的生命,多少人希望和平,渴望和平!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發起戰爭,難道對哪一個國家有利?不是人亡,就是失去重大財物!只有打、殺、亡!現在的世界雖然和平,卻不一定不存在戰爭,我們要和平,不要戰爭!戰爭無比可怕!
我希望全世界永遠和平,地球村裡的每一個人都可以和諧相處!
讀《青春之歌》有感 篇6
讀後感 ,1019字讀了楊沫的《青春之歌》,我的感觸頗深。當讀到林道靜,為了革命,為了祖國,熱情地投身於反抗日帝和國民黨投降主義的學生運動,毅然離開於永澤時,我心裡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主人公林道靜堅守革命的高尚情操不得不讓人感動。
我們說的是,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時候,每一個人都不應該沉默。林道靜—一個不屈服命運的女中學生在共產黨的影響下,明白了“個人的命運只有和祖國的命運結合在一起才會有真正出路”的道理。於是成為了“一二。九”學生運動的領導者之一。塑造了一個在三十年代覺醒和成長的革命青年形象。
在這一過程中,她經過了一系列的考驗:在江華的幫助下,林道靜戰勝了特務的威脅和利誘;因戴瑜投降了敵人,她被捕入獄,仍舊不改志向。出獄後,在嚴峻的鬥爭中鍛鍊成了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
“她愣愣地站在廟門外冷清的石階上,望著面前陰鬱的樹林,聒耳的蟬聲還在無盡休地嘶叫,海水雖然望不見,然而在靜寂中”。
最令我難以忘懷的,是小說中的革命英雄人物。他們抗擊侵略,抵制暴政,為了革命的勝利,為了民族的生存,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不懼怕把牢底坐穿,堅強地面對凶悍的敵人。
在那個革命運動時期,一切青年知識分子,應該把個人前途同國家民族的命運結合起來,投入到時代的洪流中去。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不斷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才有真正的前途與出路,才擁有真正值得歌頌的美麗青春!
然而,戰火紛飛,時局動盪的年代,也有一些既不支援革命,也不對反動者低頭的人,小說中的於永澤就是一個好例子。生性懦弱的他,不敢加入革命,認為這是少數人的事,不需要自己關心,從而想讓林道靜順從他去過平靜的生活。當大部分青年南下請願,抗擊軍警的暴力時,他卻在圖書館研究古文。雖然這樣的人對與革命來說,無大的危害,但在中國面臨生死攸關的時候,如果都像他那樣,那亡國是遲早的事。
漢朝司馬遷說:“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那些沒有革命的人只是冷眼旁觀一切,沒有看到對付黑暗統治只能用革命的手段,想苟活於世,碌碌無為,那些烈士們呢?一世英明,永垂不朽,他們為了人民的解放事業,灑盡最後一滴熱血,才換來了今天,換來了國家的富強和人民的幸福。
正是因為革命先烈們為了民族的獨立和解放,倒在血泊裡,我們就更沒有理由怨天尤人,厭棄今天的生活,而是要加倍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從小樹立理想,為祖國添磚瓦,並將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祖國建設的洪流中去,創造新的輝煌。
難忘的青春歲月,不朽的青春之歌。
讀《清淨之蓮》有感 篇7
讀後感 ,511字山中的小池塘裡,有一朵紅色的蓮花,映襯著周圍的破敗蕭條,這朵蓮花卻亭亭淨植,滿溢芬芳。這樣的一朵蓮花,恐怕也是堅持著自己的初心,不斷茁壯成長的吧。雖然《清淨之蓮》這篇文章只有很小的一段描寫這朵蓮花,這朵蓮花卻讓我印象最深刻。
這篇文章看似談了很多無關緊要的事情,比如說木棉花深褐色的枯枝,衣著樸素的老婦牽著穿著靚麗的孫女,車水馬龍的街道,行色匆匆的人群,被人遺忘的蝴蝶花。但是這些唯美略帶淒涼的意向卻突出了那一株無名的蓮花,映襯的那朵花的孤傲卻美麗,孤寂卻安寧。一朵紅蓮,滌淨了多少塵世的灰塵。
匆匆的世界,我們總是馬不停蹄地和很多人打交道,心裡難免不會一直如水般寂靜,有的人心裡很浮躁,不停地奔走在車水馬龍的世界,從來不會停下來去嗅一朵花香,他們也不會去傾聽內心的聲音,不知不覺或許會與夢想的道路背道而馳卻毫不知覺。倒不如很多智慧的人,總是“慢慢走,欣賞”,在前行的路上,始終帶著自己的信仰和最初的驕傲,即使走的慢,也會一點點地接近目標,實現自己期待很久的願望,誠如這朵紅蓮,在一個很小很小的池塘裡也選擇“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最終綻放了生命的本色。
“我心柔軟,卻有力量”不如攜帶著自己的初心,更加努力地前行。
讀《日晷之影》有感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437字日晷,就是日影,比喻對光,也指古代觀測日影以定時刻的儀器。
本文寫作者對時光的思考。
在本文作者是這樣追問時光之影的,時間是不是一種物質?開篇的設問是一個亙古以來的難題。如流水一般?是小時的標籤?還是愛因斯坦的假設—以光的速度奔跑,就能走進歷史?作者試圖以人生中的兩個啟示來回答這個難題,一是小青蟲固執地重複爬樹,二是古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推石上山的重複勞動。這兩個列子的啟示是:我們常常身不由己。
於是作者探討哭和心靈的意義、哭和悲哀、憂傷、憤怒、歡樂聯絡在一起,當人的生活中消失了哭,生命也就走到了盡頭,心靈之所以博大,是因為在成長過程中經歷的情節會積累沉澱,生命渴望更多的積澱。於是作者仰望星空,嫦娥、達沸涅、周穆王、玻瑙阿斯……生命雖短暫、思想卻能遠走高飛。小花雀來而復去、蘆葦毀於暴風雨……
生命歷程的意義就是活著、愛、恨、尋找、追求、思索、斟酌、憧憬、期待、體會到這些,體會到這些,就會成為自己的上帝。從而戰勝命運!
是的對於自己得內心,自己就是上帝。
讀《紅色之旅》有感 篇9
讀後感 ,524字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為了紀念這一難忘的日子,我的家鄉—九龍湖鎮政府和區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區委黨史研究室等單位聯合編輯了《紅色之旅九龍湖革命歷史故事選》,這本書描寫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抗戰故事,裡面包括馬家橋伏擊戰、紅色堡壘戰和望海尖突圍戰等。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馬家橋伏擊戰,你別奇怪,這可是一個千真萬確發生在現在九龍湖田顧村附近的故事,直至如今,當地還有老人在津津樂道呢。故事發生在1944年的端午節,這天早上5點左右,駐守在汶溪的五十幾名偽軍排著一字長蛇陣,從西南方向,沿著俗稱官塘路河頭市走來,帶隊的那個人據說是去河頭市喝端午酒去的,為了防備遭到抗日武裝的襲擊,狡猾的偽軍隊長決定不走山路,而走官塘大路赴宴,因為路寬,這支部隊一路上大搖大擺地行進著,當他們途經田顧涼亭時,被早已潛伏在此的三五支隊逮了個正著,只聽得機槍“噠噠噠”地打過去,手榴彈“轟轟轟”地扔過去,偽軍頓時抱頭鼠竄、狼狽不堪。此次戰役我軍大大重創了一直盤居在本地的偽軍勢力。
就是這些革命先烈們的奮勇殺敵,他們用鮮血換來了我們今天幸福快樂的生活。他們的英勇事蹟不斷地激勵著我,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學到更多的知識,將來好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做出自已的貢獻。
讀《井底之蛙》有感 篇10
讀後感 ,544字故事是用來教育人的,而這些故事往往是言簡意賅,人們既能讀得明白,又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我最喜歡的就是那些簡短的寓言故事,它們不僅有趣,而且可以帶給我很多人生的收穫。
其中我讀過的一篇故事,我相信大家也都讀過故事的名字叫做《井底之蛙》,這個故事大概講述的是一直居住在井裡的青蛙,因為從來沒有走出過井的天地,所以認為外邊的天地只有井口那樣大,有一天他碰到了一隻海龜,邀請海歸到井底下做客,可是當海龜左腳邁進,右腿還沒有邁進去的時候就被卡住了,海龜問青蛙“你見過大海嗎?你知道大海有多麼廣闊嗎?”緊接著海龜給青蛙講述了大海是多麼的廣闊,多麼的有趣,青蛙聽到以後不禁的感嘆,因為自己沒有出過井,所以對外面的世界完全不清楚。
這個故事講述的就是有這樣一類人,因為自己的見識比較少,所以他的思維就有了侷限性,無論從行為從語言方面都表現的比它人的眼界要窄一點。我們也經常用井底之蛙這個成語去形容那些目光短淺的人,沒有遠見的人,同時從這一次寓言故事中我也學會了做人不能做井底之蛙,一定要開闊的眼界,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多學習一些知識,這樣可以開闊我們的眼界,增加我們的人生樂趣。
希望井底之蛙這個故事可以告誡我們,我們不要因為現在的環境因素而侷限了自己的思維,侷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要善於改變,善於去發現。
讀《時間之墟》有感 篇11
讀後感 ,678字人們總認為永恆是美好的,它代表著一種不滅的希望。但直到我讀了《時間廢墟》這部小說後,才對“永恆”這個抽象的詞語有了新認識。
在這本書中,主人公韓方與他的室友經歷了一場不可思議的時間大輪迴。在經過20個小時後,一切又會重返昨日。在無盡的輪迴中,人們的心靈經歷了無數次洗禮,世界混亂了,一切罪惡都湧現出來,燒殺搶奪,死去的人再次復活,去進行復仇。如果永恆意味著如此,我寧可保持短暫的美好。
從古到今,人們無時無刻不渴望著永恆。古代人研製長生不老藥,想長生不死;如今,人們有迷信著死後成仙。這些盼望著永恆的想法,在我看來是十分可笑的。即使實現了,會不會也出現像小說中產生第三次世界大戰呢?各國互相轟炸,有用不盡的彈藥,人民每天生活在一種不死不活的陰暗狀態……後果真是令人不堪設想。
作者寶樹通過小說虛構的情書,把一個看似實現了人們永恆願望的世界展現在了我們面前,讓我們不禁對這虛假的永恆產生了一種厭惡呢?在故事的最後幾個情景中,主人公韓方也是想盡辦法逃離這個世界,但卻又無計可施,甚至連死都無法實現。讀到這兒,我對於永恆這個代名詞不禁產生一種恐懼的想法,在這個科技越來越發達的世界中,世界會不會也變成像小說中的那樣呢?
最終,我把小說給看完了,結局是美好的,世界回到了原來的平靜之中。原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相比虛假的永恆,短暫的美好更令我向往。我們不如在短暫的人生中,做一些有意義的事,任何事物都只是在登上歷史舞臺的那一瞬間才絢麗無比吧!
也許,在這個社會中,短暫的精彩瞬間,也可以變成永久美好的回憶。
讀《官渡之戰》有感 篇12
讀後感 ,685字官渡之戰,是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的戰例。曹操以七萬軍隊打敗了袁紹七十萬大軍。為什麼袁紹七十萬大軍卻敵不過曹操的七萬人馬呢?
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有:糧草是否充足,士氣是否高昂,軍隊人數的多少,地理環境的優劣。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主帥能力的強弱。
許攸是袁紹的一位很好的謀士。一日,曹軍的糧草吃完了,曹操寫信並派人去許昌催督糧草。不料這封信落入許攸之手,他十分欣喜,急忙拿信來見袁紹。袁紹卻不以為然,說曹操詭計多端,怕這信中有假,竟不聽許攸建議。還說許攸和曹操是同窗,這次和曹操裡應外合來算計他。許攸一氣之下離開了袁紹,去投奔曹操。
當許攸來到曹營的時候,曹操正在睡午覺。曹操忽然聽到帳外許攸的喊聲,知道許攸來投。曹操非常高興,急忙起身出帳相迎。由於走得太急,以至於連鞋子也沒有來得及穿,就迎了出來。這令許攸大為感動,便幫助曹操出謀策劃,終於打敗了袁紹。
袁紹輕賢漫才,剛愎自用;曹操尊賢重士,求賢若渴。袁紹雖兵多糧足,手下謀士如雲,而他不肯聽取別人的意見,處事不當,以至於處處失誤。曹操雖兵稀糧少,但他能明辨是非,接受別人正確的意見,手下人心團結,軍心穩定,往往能化險為夷,事事主動。因此官渡之戰,在決戰之前,勝負就已經決定了。
這種以少勝多的戰爭事例,在歷史上也不是絕無僅有的。如赤壁大戰,孫劉聯合總共不過十幾萬人,卻大敗曹軍八十三萬人。再如毛澤東面對蔣介石發動的五次圍剿,都能從容應對,並且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這些都是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典型例子。
於是,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不在於軍隊人數的多少,而在於統帥能力的強弱,其中包括他所採取的政策和策略。
讀《大器之材》有感 篇13
讀後感 ,385字今天我讀了《大器之材》這篇文章,有很多感想。我深深地被文中的一個四年級的美國小男孩兒所吸引。你們想知道這個小男孩是誰嗎?他就是資訊時代的天才,微軟公司的創始人比爾·蓋茨。
他小時候經常去學校圖書館,發現整理圖書的工作很神奇,也很重要。於是他請求圖書管理員讓他幫助整理圖書。他就像小偵探一樣,把不是一類的書放回自己的隊裡,他乾得很起勁,得到了圖書館理員的讚美。
不久他搬家了,不得不轉學,也不能再整理圖書了。可是過了幾天他又回來了,因為新學校的圖書館不讓小學生當圖書管理員,所以他堅持回到原來的學校上學。他說如果爸爸不開車送他,他就天天自己走著上學。就這樣比爾·蓋茨一直堅持著,內心無比堅定。
和比爾·蓋茨相比,我感到很羞愧。遇到數學難題,我並沒有使勁想就放棄了。以後我要好好向他學習,做事要堅持不懈,也要像他一樣當世界首富。
龍膽花開,蝴蝶常在——讀《花田半畝》有感 篇14
讀後感 ,742字淺藍色的封面,印著田維最愛的龍膽花,還有一行小字:一個美麗女孩的生命絕唱。同樣,也是淺藍色的,平靜,安詳。
田維,一個北京女孩,十五歲時身患絕症,卻依舊開朗樂觀;二十一歲時,她平淡地離去了,只留下“半畝花田”。我難以想象,一個柔弱的女孩如何在病痛的折磨下寫出《花田半畝》?
這是一本磚頭書,很厚,很重。我知道,這裡面凝結了這個女孩對生命的洞察和站在死亡面前的平靜。我知道,她並不是不懼死亡,而她是在用愛,用善良和勇氣去抵禦著病魔的入侵,以殘缺的生命在堅強地獨舞。
扉頁中有這樣一句話:無論前途怎樣凶險,都要微笑著站定,因為有愛,我們不該恐懼。這句話很吸引我,反覆細讀,恍然大悟,支撐起田維的堅強的就是—愛!她說:“花田裡的文字,不是生活真實的熱鬧,而是飄在半空的寂寞。”剛讀了幾頁,作者美麗的文字就給了我極大震撼,我喜歡這樣的文字,於是《花田半畝》便成了我的枕邊書,夢裡都是她淺淺的微笑。我把書中的文章稱為“日記式散文”,記錄的是生活中的一處景物、一個人、一個夢、一段往事或者一次“碎碎念”。
田維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躺在蒼白的醫院裡,躺在蒼白的病床上,蓋著蒼白的床單,面對蒼白的牆壁和傷心得臉色蒼白的母親時,她沒有落淚,而是忍住病痛強顏歡笑,安慰她的母親,緊緊抓住母親日漸消瘦的手……看到“強顏歡笑”四個字,我感覺心裡的某個角落被一種什麼東西一把揪住,久久不能釋懷。
這是田維的青春,我被她感動了,被她無悔的青春感動了,被《花田半畝》感動了。田維就像白中帶粉的龍膽花,純潔而又不羈。她是一隻生活在風雨中的蝴蝶,忍受著風吹雨打,卻將最美麗的笑容送給人們。
半畝花田裡,龍膽花謝了,蝴蝶飛走了,但那曾經絢爛的花兒和那曾繞著田維飛舞的蝴蝶卻永遠活在人們心中,溫暖了無數人的心靈。
讀《會飛的孩子》有感 篇15
讀後感 ,532字一個人,想要舒緩任何壓力時,都要學會樂觀,因為你在樂觀的同時,拋開了所有……
怒江的水上下翻騰,還常常落下懸石。岸邊,一座座房子面臨怒江背靠險峰—這正是那群孩子生活的地方,這正是《會飛的孩子》。跟大城市相比,這裡環境惡劣吧?但他們一點兒也不自卑,不認為生活在這有什麼丟人可言,有什麼倒黴可言,他們照樣可以玩的比誰都快樂,比誰都玩的忘乎所以,因為樂觀,是他們的品質。
在生活中我們是不是像他們一樣把樂觀當作一種品質了呢?他們會因為自已家境不好感到自卑;他們會因為父母工作卑微而覺得自已抬不起頭;他們也會因為種種原因在同學面前不敢說話,被孤立。試問我們生活在大城市裡的人:我們做到樂觀了嗎?如果你樂觀了,會覺得家境不好有錯嗎?如果你樂觀了,會認為工作卑微有錯嗎?不是為人服務的工作嗎?如果你樂觀了,所有困難你都會勇敢地跨過去!孩子們!把樂觀當成一種品質吧!
都說“萬事開頭難”,如果你一開始就遇到了困難,你以沮喪的心情去面對它,你能成功嗎?不能,因為你沒有用樂觀的心態去面對它。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在失敗1000多次的過程中,一定是抱著樂觀的心態吧?這樣,他成功的發明了電燈泡。
樂觀,它不需要你付出任何代價,而它卻可以回饋你許多許多……因為樂觀,是種品質。
讀《會飛的孩子》有感 篇16
讀後感 ,581字人都要保持一顆樂觀的心,無論你多大了都要保持。正如《會飛的孩子》裡的那一群可愛、樂觀的孩子們。
狹窄險峻的公路、咆哮的江流、風吼雷鳴的狂濤。那群充滿稚氣的孩子就是在這樣一個環境下無憂無慮的生活。當作者走上凹凸不平的小路上時,一位“飛行俠”“飛”過來阻擋他的路,只聽“轟隆隆”無數石塊滾落在作者面前,阿江邀請作者去他們的學校看看。看著那晃盪的溜索作者不敢過去,阿江則大膽的飛過去。飛過去後,無數的孩子飄來蕩去。
是的,滾石、溜索、會飛的孩子,大峽谷的驚險作者終於見識到了。但是,那一群孩子不管滾石滾落多少、不管波濤怎麼風吼雷鳴、不管環境多麼惡劣,這群孩子依然活潑、開朗地面對生活。
人沒有了開朗地心態是怎麼也不會活下去的。媽媽這句話我一直銘記於心:“我雖然年紀大了,但是我始終保持著我的童心,永遠不會老;人也要始終保持善心,幫助別人是美德;人還要始終有一顆開朗的心,這樣世界才會變得更美好!有這“三心”了人與人之間大不相同!
不像某些人他不想擁有一顆開朗的心。(這段話是按照我班同學寫的)某一大學有位女生跳樓自殺。從這位女生老師的嘴裡所知這位女生的成績很好!但是這位女生的心態就不那麼好。成績那麼好,跳樓自殺幹嘛?原來從老師那裡得知,她只比她玩得好的同學少了0?5分!0?5分!少了0?5下次在努力,為什麼想不開,一點也不樂觀。
樂觀地心態很重要!我們一定要保持!
讀《會飛的孩子》有感 篇17
讀後感 ,525字樂觀、熱情、勇敢、自信的生活是我們人類必須做到的四大要點。
《會飛的孩子》一文講述了“我”在怒江邊行走,遇到滾石,怒族孩子阿江及時阻止“我”;之後,一群怒族孩子帶領“我”飛越了怒江的故事。阿江的學校雖然背靠險峰,臨江而築,兩幢小木屋懸乎乎聳立在一座山崖上,但阿江樂觀、熱情、勇敢、自信的看待它。阿江的學校在江對岸,怒族人民為了方便孩子們上學,特意在那寬闊粗獷的江面上架了一座“橋”。這座“橋”對怒族孩子來說,是一種好玩的遊戲;對我們從小就嬌生慣養的“小公主”、“小王子”來說,這是一個多麼危險的遊戲啊!當作者第一次見到阿江時,阿江是從學校“飛”過來的。他樂觀、熱情、勇敢、自信的“飛”著,不管怒江怎麼洶湧咆哮,怎麼橫衝直撞,怎麼怒氣衝衝,與他毫無關係。
你看愛迪生爺爺發明電燈,失敗了8000多次,他一點也不氣餒,他樂觀的看待失敗,充滿熱情的去做,勇敢的去做實驗,相信自己能把這個實驗做好!每當我想放棄時,耳畔便響起了爸爸的一句教誨:“你信什麼,就會得到什麼。”啊!愛迪生爺爺真了不起。
如果世上的人都不樂觀生活,對什麼事都不充滿熱情,不勇敢,不自信,那我們世界上還有像愛迪生那樣的人才嗎?以後像那些高科技還有嗎?
嘿!我們應該要樂觀向上,自信生活!
蝴蝶與滄海 篇18
高二作文 ,1444字很早以前讀到過一句話,“不是蝴蝶飛不過滄海,而是滄海那頭已經沒了等待。”
以前一直覺得這句話也無非是屬於那些無病呻吟的小言。直到今天—
母親怪我假期懶散,對作業總是連指頭都懶得動一動。我頭靠在風扇邊,眼珠子盯著扇葉,生出些許暈眩的意味。我說,我有什麼辦法?進了書房屋內的冷氣讓我打了個寒戰,心卻驀地沉了下去。
我突然記起這句話。沒有人天生渴望陰潭汙水,誰不渴望體面而光亮的行走在這個世上,只要可以,哪怕是累點,辛苦點又如何呢?無非是早早有人告訴了你—不可以。
“不可以”這三個字大抵是兒童時期聽得最多的三個字。不可以玩水,不可以玩火,見到長輩不可以不問,逢人寒暄不可以不面帶微笑。我們好像從降臨開始就已經陷入了條框的怪圈。因為我們年幼,我們無知,所以沒有人懂得孩提時那瞬間亮起的光又被撲滅的感覺。小孩子也是會難過惶恐的,那些尚不會言語的日子只會用哭泣表達。其實哭泣很累,他們那麼小的身軀,又有多少能量經得起幾次哭泣,但他們害怕呀,整個世界太大太陌生了,大人們不懂,他們只知道餓了會哭,渴了會哭,想上廁所會哭,卻不知道孩子內心那點隱祕的恐懼的依賴。
到後來,哭這樣的生理功能似乎隨著年齡增長而退化了。我們把不哭當做成熟的標榜,即便一個人時再委屈也是打碎牙往下嚥。
為什麼不哭?上帝給予人的每一項能力都有它存在的道理,哭泣亦然。其實不是不會哭,只是知道沒人懂你內心那點無措。就像嬰兒時期一樣,大人們教你用語言表達,別再用哭泣這種蹩腳的方式了。因為長大了,所以不可以了。
伴隨成長的是對整個世界的認知,就像從古時的天圓地方走向如今的地球是個球體。每一次新鮮事物的接受都無形中推翻了從前的東西。小時候你可以無理取鬧地索要一樣玩具,但後來變成你考了幾分獎勵你什麼。那時候學習的動力似乎是櫥窗裡觸手可及的歆羨。再後來。被無數次告知,你是為了你自己的未來在讀書,但未來像商店最頂層標著令人咋舌的價格的玩具,似乎窮盡一生也夠不到。太遙遠了,遙遠到對未來的憧憬的那點力量支援不了這麼長的一段路。
那似乎是在急於撇清關係才會談—你做的任何事都該由你自己負責。生活,學習都像造房,有人說你只要堅持著,有朝一日就能造成摩天大樓。但那個有朝一日是多少呢?十年,二十年?倘若你一日日付出,卻突然來了陣風,直接推倒了呢?你有還有多少個十年,二十年?縱然有,那你是否能嘗過失敗後,接著像沒事人一樣任勞任怨地搬磚呢?太難了,不是你不想堅持,而是堅持再大抵不過一場狂風。
世界上很多事情不是努力了就能辦成。我以前也大言不慚的覺得別人做得到的,憑什麼我不行。但是你不得不承認,的確不然。誠如花會謝,葉會落,人會死亡,光陰會流逝一樣。你無法改變許多天生就具備的能力。你只能後天靠兩倍三倍的努力去彌補,可能還是望塵莫及。
但是倘若不努力呢?每個人都像陷在淤泥譚裡,下半身在泥潭中艱難跋涉,上半身卻大口大口呼吸新鮮的氧氣。我們這樣渴求生命,卻偶爾也有把人按進泥潭的衝動,畢竟霧霾也相當嚴重。能有什麼辦法呢?就像我回答母親的那樣。
比你天生優秀的都不因此懈怠,你又憑什麼?
你還是可以哭,沒人懂又如何,有人懂又如何?所有的難處苦處都唯有你自己嘗過才品得出箇中滋味。你還是可以去從頭來過,哪怕是想辦法做個防風措施。別怕了,畢竟守著一堆破磚頭是永遠蓋不成大樓的,還不如再來一次,再來一次,至少還有希望,不是嗎?
蝴蝶連滄海都沒飛過,怎麼知道彼岸沒了等待?或許它折返了呢?畢竟人是如此善變偏偏又固執得很。
蝴蝶與壁虎 篇19
國小四年級作文 ,375字花叢中,有一隻蝴蝶在採花粉,而在草地裡,有一隻壁虎在悠閒地晒太陽。
蝴蝶看見草地上的壁虎,得意地說:“看啊!草地上有一個帶著尾巴的醜八怪。”小壁虎平靜地說:“可愛的蝴蝶妹妹,我的尾巴並不醜陋,它是在我遇到危險時的求生武器,我們壁虎一族在遇難的時候,可以捨去尾巴逃跑,過幾天還能長出來,你美麗的翅膀是求生武器嗎?”“胡說八道!你那醜陋的尾巴怎麼能和我美麗的翅膀相比呢?要是沒有沒有那尾巴,或許會更好看一些。”蝴蝶更驕傲了。
忽然來了一條毒蛇,它已經餓的快不行了,一聞到壁虎和蝴蝶的氣味,就悄悄地爬上來。突然,它撲向壁虎,一口咬住了它的尾巴,壁虎拼命掙扎,終於擰斷了尾巴,逃到了安全的地方。毒蛇又撲向蝴蝶,蝴蝶飛得很慢,毒蛇咬住了它的翅膀,一口把它吞進了肚子裡。
壁虎說:“美麗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它的作用,我的尾巴雖然很醜,但是保護了我的生命。”
蝴蝶與荊棘 篇20
國小三年級作文 ,515字一個夜晚,電閃雷鳴,還下著傾盆大雨。這時,一個小生命誕生了——一條毛蟲。
她出生在一大片荊棘之上。剛衝破卵殼,她便被荊棘尖銳鋒利的刺給扎傷了。“好痛呀!”她呻吟道。她埋怨老天為何要這樣對待她,為何別人有著幸福美滿的家庭,而她卻孤零零的,還要飽受荊棘的折磨。那時,她真想快點變成蝴蝶,遠離這一片痛苦。
可不久,暴風雨來臨了。那風、那雨,不斷咆哮著,彷彿要把她吞噬。她被無情的風吹著,瑟瑟發抖,又冷又餓,她突然想起出生的那一天,不禁擔憂起來:她知道自己正處於生與死之間,恐怕過不了“蟲”生的這一道坎兒,不是冷死,就是餓死。
當她心灰意冷時,荊棘開口說話了:“朋友,在你出生時,我曾經刺傷過你!但那並不是我的真心,是因為我本身就帶刺。現在,我準備賠償你,你就吃我的葉子吧!”毛蟲餓昏了,她忍著悲痛,含著眼淚,一口一口地吃起了荊棘的葉子……
天晴後,毛蟲吐絲結繭,成功地羽化成了一隻蝴蝶。但荊棘高興不起來,因為蝴蝶就要離自己而去了。蝴蝶卻堅信:她的老年是幸福的,因為她結識了荊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