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拍不到的奧祕相關作文20篇

蚊子拍不到的奧祕 篇1

國小四年級作文 ,425字

一天,我在家裡看電視,耳邊傳來了“嗡嗡”的聲音,看來是我的“愛人”來了,他就是蚊子,別看它那瘦小的身體,時不時就給你個大胞,還會“親”你一下,大胞紅腫紅腫的,又癢又痛,哼,我恨死它了,於是,我和蚊子打起了“世界大戰”。

“世界大戰”開始了,我拿著我的專用神器—我的手,分別向上、下、左、右拍去,但是,我往哪拍蚊子就往反方向飛,看那驕傲的小眼神,似乎在說:“拍不到我吧!”看來蚊子真是不容小覷呀!之後,我接著看電視。

看電視時,我正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蚊子拍也拍不到呢?於是,我靈機一動,盯著家裡的蚊,想把它們都裝進一個罐子裡,並查詢資料。原來文字飛得並不快,因為在蚊子的眼中,時間是很慢的,文字對我們的時間感知能力強,它們的世界都是慢動作,從眼睛看到影象在傳送到大腦的速度,按赫茲計算,人看到影象的速度是60赫茲,而蚊子則高達250赫茲,原來,蚊子拍不到是這樣啊!

這次“世界大戰”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留心觀察就會有收穫!

種子的奧祕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1447字

“光陰似箭”這句話真沒錯,一眨眼就到了2016年,火辣辣的太陽把地上的各種植物襯托得更加亮麗多彩,碧藍的天空之下,又顯得這些獨特的綠色更加生機勃勃。這些魅力四射的綠色實則是一株株挺拔的植物。植物—大家都知道,像大樹、油菜花、白菜、青菜等等都屬於植物一類。而且每株植物最初形態都是一粒種子。說到種子,我不由得聯想到了幾個問題:這些種子是生的還是熟的?小時候聽爸爸說過,熟的種子是不能夠開花結果的。真的嗎?為什麼呢?這一連串的問題從我腦海中突然冒出來,縈繞在我的腦海邊久久不散。說實話,這些問題已經困擾我許久了。因此,我決定用實驗來證明這一切。

為了這個實驗,我可花費了不少心血和耐心。在這個實驗中,優良的種子可是少不了的。正在我冥思苦想到哪兒去找種子時,媽媽正巧捧著一大碗綠豆往廚房走去,她是要煮我最愛吃的綠豆湯呢!啊!綠豆也可以當種子呀!真是天助我也,可綠豆是我的最愛呀。唉,沒辦法,為了我的實驗就少吃幾顆豆子吧!於是,我從媽媽手裡拿出兩顆生的綠豆,還差兩顆熟的綠豆了,正好媽媽要煮綠豆湯。等到綠豆有七分熟的時候,我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從鍋裡夾出兩顆最為飽滿的綠豆飛似的離開廚房,媽媽只能眼看著煮熟的鴨子飛走了。就這樣,我拿到了本實驗中最重要的材料—種子。

種子不用愁了,但沒有盆子種子種哪兒。我也真幸運,一出門就發現了兩個盆子。現在只要再找一些泥土,準備工作就完成了,如果說我傢什麼都缺,就是不缺泥土,後院的菜地裡可都是上等的好土壤。於是,我飛快地衝到後院,瞧,那綠綠的小草下都是我實驗的材料啊。我扒開雜草,認真的揀了兩大盆肥沃的土壤。

一切準備就緒,為了實驗方便,我又給它們分了組。先把生的綠豆種在其中一盆泥土中;熟的種子則放在另外一盆泥土中。生的種子那盆貼上實驗組的卡片,熟的種子那盆貼上對照組的的卡片。

緊接著,我像媽媽對待我一樣無微不至的照顧兩盆盆栽。當然,我沒有偏心的跡象。這天,我一如既往地去給兩盆盆栽施肥、澆水、鬆土時,竟驚奇地發現實驗組的盆裡長出了兩株嫩嫩的綠豆苗,真是皇天不負有心人哪!然而對照組,綠豆苗的影子都沒有,雜草倒長了好多。為了進一步地實驗,我又觀察了幾日,實驗組的綠豆苗又長大了許多,而對照組裡,倒是雜草越長越多了,當我翻開土一看,兩顆熟的綠豆早已腐爛在那土壤中,周圍的土都變得有些黑了。這一現象恰好證明了爸爸說的是對的,熟的種子是長不出豆芽的。

這一心腹大患終於解決了,可還有個問題:熟的種子為什麼不能開花結果?這個問題,我決定不上電腦查,我要憑自己的真本事自己尋找真相,並整理資料。說找就找,我費盡心思從報紙、雜誌中尋找有關資料。時間就像是一杯陳釀老酒,愈久愈香。這不,時間一長,我也就略知一二:剛開始時,我認為熟的種子不能夠開花結果是因為內部發生了變化。然而這些資料告訴我我的猜測是對的,對照組的種子已經沒有生命力了,綠豆被煮熟之後就已經死掉了。但這些資料並沒有滿足我強烈的求知慾望。最後我還是禁不住誘惑,上網查了資料,發現是因為種子煮熟後,體內負責吸收水分和養分的胚就會死掉,種子裡的養料也就會被破壞,從而種子就失去了生命力,所以,煮熟後的種子不會發芽。

這次的實驗圓滿結束了,沒有雙手和大腦,沒有科學與知識,哪能解決這一系列的問題。

過了幾日,我又來看綠豆苗了,雖然實驗成功了,但也不能忘記它們呀!偶然間,我瞟了一眼那兩個實驗的盆子,其中一個裡面的豆芽已長成了一株植物……我望著湛藍的天空,心想:原來為科學做貢獻也可以如此有趣!

骰子中的奧祕 篇3

國小三年級作文 ,596字

上課了,老師拿來兩個引人注目的超級水晶大骰子,我們都很好奇,這節課要上什麼呢?老師說:“這節課我們來玩個遊戲—擲骰子,一共擲20次,我把兩個骰子的和分成2組,一組和是5、6、7、8、9,另一組和是2、3、4、10、11、12,和在哪組就算哪組贏,同學們,你們選哪一組?”

“第二組”,我們異口同聲的回答。

遊戲開始了,老師叫了兩個同學幫忙,一個記次數,一個記骰子的和,第一次和是4,我們贏了,大家都非常開心。可是第二次和是8,第三次和是5,第四次和是11……結果擲到和是2、3、4、10、11、12的次數只有6次,而擲到和是5、6、7、8、9的卻有14次,所以老師贏了。

“任老師,剛才骰子是你自己擲的,不算,換我們來擲骰子”,有個男同學不服氣的說。

“那好,你們派幾個代表來擲骰子。”

我們一共派了4個同學上臺擲骰子,可是結果還是4:1輸給老師。同學們不明白問:“任老師,你才選了5個數,我們選了6個數,應該我們贏的可能性大呀,怎麼反而是你贏呢?”

老師笑咪咪地說:“你們把每個和的組成都寫出來就會明白了。”我們馬上埋頭寫算式,果然,老師選的和組成的算式多,而我們選的和組成的算式少,這時全班同學才恍然大悟,

原來這裡還藏著個這麼大的祕密。

哈哈…沒想到阿拉伯數字也有這麼多奧祕!在數學的海洋裡還有很多奧祕等著我們呢,只要我們處處留心,勤動手勤動腦,就一定會發現更多的數學奧祕。

竹子的奧祕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638字

我們學校綠樹成蔭,鮮花遍地。其中我最喜歡校園西邊的小竹林。

每年春天,枝繁葉茂的竹子在微風吹拂下,搖著翠綠的葉子,發出“沙沙”的聲響。三月裡,貴如油的春雨灑落下來,雷公打響第一聲春雷,叫醒了竹筍。

有一天,我在那竹林邊散步。一根齊膝蓋高的竹筍吸引了我的目光。我心想:竹子是怎樣傳播種子的?難道是開花?我問了問同學,答案讓人吃驚:竹子60年才開一次花!學校種竹子的時間還不到四年呢……

難不成是像柳樹那樣飄柳絮?只聽說過“楊絮、柳絮”,“竹絮”?不可能。媽媽也說不準:“難道是開花?”“我問過同學了,竹子六十年才開一次花。”媽媽無奈了,而我又是一個打破沙鍋問到底的人。媽媽說:“你去網上查吧,那裡肯定有答案!

我興沖沖地開啟電腦,輸入“竹子”“傳播種子”等關鍵詞,電腦上彈出許多答案,其中一條是這樣寫的:竹子分為三種傳播方法,“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就是開花、結籽,但是他們一生只有一次開花結籽,而且還要40—80年!所以竹子有一種新的繁殖方式——無性繁殖。它指的就是春天時從地下的竹鞭上長出竹筍來,然後長成新竹。營養生殖是靠根、莖、葉等營養器官來繁殖。

真相大白了,我高興極了。

不倒翁的奧祕 篇5

國小三年級作文 ,585字

不倒翁,是孩子們小時候常玩的玩具。但是,不倒翁為什麼能“不倒”呢?帶著這個問題,我決定一探究竟。

我準備了蛋殼、橡皮泥、螺母、卡紙和雙面膠,打算一試身手!

第一步,我把一小塊橡皮泥塞入蛋殼底部,用手壓實。再把螺母嵌入橡皮泥中,試了試“不倒”原理,不倒翁底座大功告成!

然後,我裁下一張紙,在紙上畫上人像——一位長相酷似齊白石老先生的山羊鬍子老爺爺。再小心地把紙捲成圓錐形。

最後,我把圓錐形的紙模插入蛋殼中,因為我太心急,沒有把紙固定好,結果剛準備試驗,紙卷就掉下來了。沒轍,我只能用雙面膠重新固定好紙卷。最激動人心的時刻來了,我非常緊張,生怕實驗失敗,小心地壓下不倒翁,它搖晃著站了起來。我又反覆試了好幾次嗎,每一次它都完成了任務——站了起來。我長吁了一口氣,“它還是個不錯的不倒翁”。這時,我突然發現,不倒翁似乎在向我點頭致意,“你好!”

我的試驗結果是,不倒翁無論怎麼按壓都不會倒,它的原理是因為重心低,底盤穩。而且不倒翁底部是個球體,所以會轉動。我突然想到,根據不倒翁的這個原理,還能做出許多對我們有用的東西呢!比如馬路上的路牌,電扇底座,話筒架等等……

原來,不倒翁的奧祕這麼有趣啊!

橘子的奧祕 篇6

國小三年級作文 ,383字

小朋友們,你們見過橘子吧?今天我就帶你們去看看!

你看,這個橘子身上不僅有桔色,還帶有一點綠色,好像披上了一件桔綠相間的外衣。遠遠看去,橘子彷彿一個小燈籠。它的皮很粗糙,粗糙得像一位男士的面孔。在陽光的照耀下,橘子的皮閃閃發亮,就像一位明星站在屬於自己的舞臺上。

你知道嗎?橘子還會對我說:“小主人,請快點吃掉我,我想去人的肚子裡旅行。”我湊近它,聞了聞,發現有一股青草味兒直向我撲來,又好似醫院裡的中草藥味。我閉上眼睛摸了摸,發現橘子皮涼涼的,還十分柔軟,柔軟得像橡皮糖。

我悄悄地剝開桔子,白色的脈絡清晰可見,好像是戰士披著的威武的鎧甲。你看,橘瓣們緊密地合在一起,好似全家人圍在一起享受晚餐。我拿起一瓣放進嘴裡,牙齒輕輕一碰,汁水立馬爆了出來,在我的舌頭上靈活地跳躍著。

原來橘子有如此多的奧祕,看來它就是我們身邊最熟悉的陌生人呀!

從包餃子中學到的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432字

春節期間,我們家總會包好多次餃子吃。每次看見媽媽煮餃子,我都心癢難耐,恨不得親自試一試,可無論我好說歹說,媽媽都堅決不同意,我也只能過一過眼癮了。

正月十一,家裡又要吃餃子。這次我使出渾身解數,終於讓媽媽答應我來煮水餃了。樂得我心花怒放,鍋裡的水滾了,我端來水餃盤,只見這沒下鍋的水餃渾身跟雪一樣白,捏起來軟軟的,好舒服。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往水中放,可剛拿起來,脆弱的餃子皮兒就破了,沒辦法;只能呼叫老媽。媽媽邊搖頭邊笑著說:“餃子要輕輕捏住邊兒拿。”我試了試,嘿,你還別說,這淘氣的餃子聽話了。我把水餃往水中一扔,沒想到熱水四濺,嚇得我往後一跳,手中的餃子盤差點掉在地上,要不是老媽眼疾手快地伸手一扶,恐怕我要犯下滔天大罪了!

蓋上鍋蓋,媽媽讓我盯著,當水開了,再用鐵鏟輕輕翻動,如此三次後,就不用蓋鍋蓋了,直接開鍋煮餃子。我又疑惑了:“為什麼呀?”媽媽耐心地對我說:“這是為了讓皮裡的餡快熟呀。”

看似簡單的煮水餃,卻包含這麼多學問,生活真是我們的好老師呀!

螳螂的奧祕 篇8

國小四年級作文 ,627字

星期天的早晨,我在小區花園裡散步,突然我發現在草叢中有一隻綠色的昆蟲,它長得非常特別,當它一動不動時,咋一看好像一片“葉子”的樣子,它的身體長形,頭部略呈三角形,但是當它轉動起來可靈活啦;我看到它從一片上快速地跳到另一片葉子上,動作異常靈敏。我蹲在草叢裡不敢輕舉妄動,靜靜地觀察著它,它的腹部肥大,胸前還有兩對翅,後翅呈扇狀,休息的時候,收起來疊在背上;前面有一對粗大的鐮刀狀的東西,腿上有鉤狀刺,這是什麼呢?

我懷著無限的好奇心,馬上回家上網查詢資料。原來這種昆蟲叫“螳螂”。螳螂多為綠色,就像我剛剛看到的那樣,但是也有一些是褐色或有花斑的。這是它的保護色,它的顏色與周圍的環境近似,可以防止周圍天敵昆蟲對它的襲擊,能更好的保護自己,也有利於捕食多種害蟲。螳螂獵捕各類昆蟲和小動物,在田間和林區能消滅不少害蟲,因而是益蟲。螳螂也可以用來入藥,或作為一種營養豐富的高蛋白質食用昆蟲。原來螳螂還真是人類的好朋友呢!但是當我在法布林《昆蟲記》中看到描述螳螂殺夫時,真是讓我震驚得說不出話來:“螳螂在吃它的丈夫的時候,雌性的螳螂會咬住它丈夫的頭頸,然後一口一口地吃下去。最後,剩餘下來的只是它丈夫的兩片薄薄的翅膀而已。”這讓我不得不相信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每個生命都有一個不朽的傳奇,每一個傳奇背後都有一個精彩的故事”。

我今天只是瞭解到了螳螂的一點最基本知識,我知道自然界還有更多更奇妙的生物和有趣的事情等待我去了解,以後我一定要多努力學習去了解更多的知識。

我發現了金魚的奧祕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646字

今天,我發現了金魚的奧祕,它們的奧祕就是可以睜著眼睛睡覺,餓的時候不停地張大嘴巴,搶食時也很有趣。

中午吃完飯,我就去觀察金魚。有的金魚在歡快地你追我趕,有的卻無精打采,還有的悠閒地游來游去。忽然,我發現了一條金色的金魚“小金”好像生病了。我就趕忙告訴了爸爸,爸爸說:“它不是生病,而是在偷懶睡覺喲!”我就上網去查,原來金魚是沒有眼皮的,不能像人那樣閉著眼睛睡覺,它睡覺的時候只會遊得像蝸牛一樣慢。

第二天,我又去觀察金魚,這一次是在吃晚飯的時侯。我看到了金魚把嘴巴張得大大的,然後再合上,好像在說:“主人我好餓了,快點給我吃的吧!”我覺得它們看上去就好像一個個乞討者。我看它們可憐巴巴的樣子拿來一些魚糧餵給它們吃,它們一看到吃的就迫不及待地游來搶魚糧吃,它們看起來就好像一群好多天沒吃飯的孩子呀!就在這時候,有兩條金魚在為一顆魚糧而爭搶起來,只見全身金黃的“小金”一個急轉身用頭使勁地撞上張嘴吃不遠處的魚糧的“白雪公主”。“白雪公主”一不留神給撞歪了,看要到嘴的魚糧卻給“小金”吃了,她也生氣了,尾巴用力一撥,回頭張嘴咬了“小金”的尾巴一下。“小金”好像知道自己錯了,馬上就遊走了。我就只好再給它們喂一些。但是書上說過金魚不能喂太多,它們吃得太多會撐死的。

金魚雖然調皮,但是,有時也很聰明,每當它們在吃食物的時候,它們都是先觀察一下週圍情況,看看有沒有危險,如果沒有危險它們才會放心地吃著。如果我在魚缸周圍拍一下,它們就會立刻“跑開”等危險解除了再回來吃。

我們家的小金魚是不是很有趣呢!

觸控不到的信 篇10

高一作文 ,709字

當她見到父親時,他的身體早已被白色的被單蓋上,她掀起被單,一張充滿慈祥的臉盡露,雙手在無意間觸碰到那早已冰冷的身體,不自覺地往後退了一步,但很快又走進父親,握住父親早已冰冷的手。淚已像開了閘的洪水,已洩落到了父親慈祥卻已冰冷的臉上,那沾滿淚水的臉,卻透露著另一種的堅韌。

父親還健在時,她卻總是善於向父親撒嬌的小女孩,可他現在遠走了,她明白自己必須變成一個堅強的的女孩。

琵琶曲,演奏出來的每一個音符都會對父親的思念。不管是父親哼的小調《茉莉花》,還是一時興起的《將軍令》,她首首能彈,忽而低眉信手,時而轉軸撥絃。用著那一個個音調去述寫著給父親的一封信。

父親生前時喜歡琵琶,是因為母親愛琵琶曲。她喜歡琵琶,是因為父親從來沒有罵過她,打過她,所以,她也喜歡上了琵琶。當她決定學琵琶的時候,父親曾勸阻她,讓她專心學習就好,可是,父親卻拗不過她這座小山。之後她真的愛上了它。

當她有模有樣地豎起琵琶,想盡露一副身手時,自己不小心的一撥,一聲刺耳的聲響,讓她丟下琵琶,直跑房裡哭。不管父母怎樣的說,都沒用,只有父親的那一句“到底學不學?”便讓她打開了門,拾起琵琶,回房。

終於,會彈上一首《茉莉花》,便興沖沖地來到父親面前,坐好,演奏。如流水落花婉轉優雅的《茉莉花》,父親聽的出神,便大誇她是天才,還帶她出去玩了一天。她那時才發現,原來她也可以讓每一個人都開心快樂。

父親下葬了,她抱上琵琶,演奏父親第一次聽的琵琶曲,不再是優雅,不再是婉轉,而是一絲絲的悲涼,一絲絲的牽掛。一曲終了,便揚起笑臉朝天微笑,讓父親更清楚看清自己的笑臉。

一曲琵琶曲,一封信,載著多少的思念,多少的感恩,只因為那觸控不到的信,才讓愛在空氣中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