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的橋相關作文20篇

蘇州的橋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399字

蘇州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橋了。

橋,蘇州最具風采的風景線。蘇州被稱為“水鄉”,而水又和橋密不可分。“因水而有橋,因橋必有景。”橋邊刻著花紋,可能還帶有獅頭把手,中間是一階階的石梯,兩側是長長的斜梯。多麼標誌性的東西啊!

橋,蘇州靚麗的名片。以前在蘇州的橋是可以記錄路徑的,比如:你從哪座橋轉過去,到那直走,左拐,右轉,看到橋左轉……人們有時也在橋邊取水,洗衣服,洗菜。在蘇州人的生活中,好像已經離不開橋與水了,人們早已和橋相依相靠。

蘇州有最具特色的五大名橋,期中有蘇州最古老的橋—覓渡橋;蘇州最高的橋—吳門橋;蘇州最長的橋—寶帶橋;蘇州最短的橋—引靜橋;還有蘇州最有名的橋—楓橋。我就生活在楓橋,楓橋以《楓橋夜泊》這首詩聞名於世: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橋,是人們的朋友,是蘇州的風景線與名片。

蘇州的美食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347字

俗話說的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今天,我就要乘坐著火車,來到蘇州。到了蘇州,已經是中午了,我的肚子餓得“咕,咕,咕叫“,爸爸媽媽就帶著我來到了一家飯店,點了一碗麵和一盤鹽水鵝。

我觀察了一下面條,發現這裡的麵條都是細細長長,和我們杭州的麵條有點不同,我迫不及待地吸了幾條面,面一入口,一股誘人的味道就鑽進了肚子,這味道好極了,簡直無法用語言來表達。連肚子裡的饞蟲也爭先恐後地爬了出來,享受著這人間美味。嚼一口面,我發現這麵條不僅細細長長,還很有韌性,真好吃啊!接著,我三下五除二地把這碗麵幹光了。

然後,我又開始品嚐鹽水鵝。鹽水鵝的皮既軟又漬,還是金燦燦的。撕掉它的皮,出現了厚厚的肉。咬一口,很鮮,而且鮮裡面帶著一點鹹,美味極了。

我以前只聽說蘇州的風景不錯,沒想到這裡的美食也是一等的!

蘇州的美食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676字

離開上海,來到蘇州了。一下火車,當然要品嚐精緻的蘇州茶點!我們立即來到一家飯店,點了一桌的蘇州特色小吃。過了一會兒,上菜了。

第一個:八寶飯。我咬了一口,嗯,甜甜的鹹鹹的,味道很特別。這時老媽突然來考我了,“小悅,你說說這個飯為什麼叫八寶飯呢?”這哪能難倒我?我眼珠骨碌一轉,對媽媽說,“那得讓我先吃一口,才能告訴你”。我一口咬下去仔細看看,哇,原來飯裡面有那麼多東西,紅豆、紅棗、蓮子、葡萄乾、瓜子仁、果脯還有核桃,但是一共也才七種呀,怎麼會叫“八寶飯”呢?我疑惑的望著媽媽。只見媽媽微微一笑,摸著我的頭說,“傻孩子,既然你吃的是飯,那怎麼你把糯米算漏了呢?糯米也算一寶呢!”哦!原來是這樣,我恍然大悟,真的是有八種食材呢,“八寶飯”名不虛傳,哈哈!

正當品嚐八寶飯,我“無肉不歡”的媽媽咬著一個黑黑的東西,說:“這肉好吃”,爸爸又說:“而且還是瘦肉呢”,咦,正中下懷,我最喜歡這種的滷肉呢。於是,你一塊我一塊,很快就把這盤肉吃完。經瞭解,這個菜叫“太倉肉鬆骨頭”,有“鴻順骨頭鍋裡煮,武陵老街三裡香”的讚美。

吃完肉以後,大家幾乎都半飽了,但、還、有、菜、沒上呢!服務員送來一盤糕點,鬆鬆軟軟的,糕點上印了“必勝”兩字。大家都很好奇為什麼會有這兩個字,服務員笑著解釋說:“這是南宋時韓家軍為了鼓勵士兵而做的‘必勝糕’,喻意逢戰必勝!”原來“必勝”糕點有這麼一段故事的,真有意思。

等等,來到蘇州,必須吃蘇式小籠包。一口一個,湯汁濃郁,鹹而鮮香,真的有蟹黃和蝦肉,嘻嘻,太好吃了。

接著又上了船點、老湯麵,三味糕……我們全都吃了,拍拍肚皮,太滿足了!

蘇州的腳步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698字

蘇州是一座風景秀麗、人文景觀豐富、民風淳樸的現代化都市,我就住在這詩情畫意的小城裡。

聞名遐邇的楓橋便是我的家鄉。聽爺爺說,楓橋橫跨楓江,緊依運河,為古驛道必經之地。古時候每晚蘇州城門關閉,運河封航,橋邊便停滿等待天亮過關的漕船。每當漕糧北運經此,就要將河道封鎖起來,故“楓橋”又名為“封橋”。此後,張繼和“楓橋”的邂逅,留作《楓橋夜泊》也成了後世佳話: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爺爺告訴我,曾經的楓橋可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他年輕的時候,運河上有一座單石拱橋,京杭大運河在此通過,草樹悽迷,雁聲嘹唳,點點漁火下,也有老舊的漁船穿梭其中。護城河以外全是郊區,稀稀拉拉的農家小院,外面圍繞著農田、魚塘,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傍晚,農家煙囪冒出裊裊炊煙,伴著呼雞喚狗的軟糯聲音,結束一天的勞作。人們過著簡單而滿足的生活。

爸爸回憶說,在他小的時候,何山大橋已經橫架在運河之上,公交車樂此不疲地穿梭著,帶著人們走南闖北,兜遍蘇州城。水路發達的古運河帶風光無限好,南北往來的貨船多了起來,也承載著多少人家的夢想和希望流向遠方。

我說,我眼中的蘇州,城市道路四通八達,立交橋縱橫交錯,地鐵貫通整個蘇州。高樓大廈鱗次櫛比,一片繁榮景象。百姓安居樂業,年輕的打拼著事業,年老的有各種豐富的業餘生活,安享晚年;年輕的在寬敞明亮的現代化多媒體教室裡接受知識。

三代人眼中的蘇州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依然繼承了蘇州吳儂軟語,小橋流水,粉牆黛瓦,善良勤勞,奮鬥拼搏的本質。傳統古色和現代化是那麼融合美麗,那麼具有魅力。我暗暗下定決心,好好學習知識,才能跟得上蘇州進步的大步伐。

描寫蘇州的作文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474字

“君到姑蘇間,人家皆枕河。故宮閒地少,水巷小橋多。”我只願吟誦著這首別有韻味的小詩,悠閒地漫步在那山水畫般的拙政園。

據說這極具蘇州特色的拙政園始建於明正德初年,也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

一踏入這座林園,青石鋪地,草色入簾。穿過古香古色的園門,屹立在眼前的是一座座亭臺樓閣,隨意走進一間,牆上掛著一幅幅飄逸瀟灑的字帖,這全是“江南才子”唐伯虎的作品。到此能一賞他的作品,吾不勝榮幸。那經他之手的書法,無一不行雲流水,落筆如雲煙。

我閒亭信步地走到“與誰同坐軒”,簡單的構造透露出古代的味道。只依惜記得軒內窗洞旁掛著詩句“江山如有待,花柳自無私。”我只想與有緣之人共賞自然之美,領略姑蘇之味。

不僅蘇州園林如此,民居更是別有風味,青石黛瓦的老房子,房頂兩側如宮殿般高高翹起,任誰看了都會感嘆著姑蘇之美。這些民居大多臨河而建,屋前繁花似錦,花燈緊簇,處處透著繁華的景象,所到者心上應該都讚不絕口,使我想起一句話:“這是蘇州,人間天上無雙不二的蘇州,中國的蘇州。”

我親眼所見的不僅僅是姑蘇的特色民居與名勝古蹟,而是中國一代代傳承下來的古韻古香與精神面貌!

蘇州的美食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2679字

【蘇式生煎】

新五年級 吳悠

如果來蘇州的大街小巷遊玩,你會看到大多數的店鋪都是小吃店。要說蘇州的特色食品中我最愛哪樣,那一定就是蘇式生煎啦!

蘇式生煎有著小巧玲瓏的身體,白胖地端坐著,頂上幾粒青色的小蔥,看起來就讓人垂涎欲滴,吃起來更是讓人心滿意足。吃生煎一定要先咬一小口,一定要是一小口。如果是剛出爐的生煎一定會非常燙嘴,先咬一小口,向裡面吹吹氣,然後吸上一大口,把裡面美味的湯汁都吸光,接著你就可以開始大口吃裡面的肉餡和外面又香又脆的皮了。

我第一次吃生煎時,感覺我的靈魂都飛了,我的眉毛在不住往上挑。“吸溜吸溜”地喝著湯汁,裡面飽滿的肉加上外面的脆皮,簡直是人間美味!

希望大家多來嚐嚐我們蘇州的美食,享受人間的美味!

【軟糖】

新五年級 張家歆

小孩子最喜歡偷偷帶到學校裡和大家分享的大概就是軟糖了。

我特意買了emoji表情的模具和量杯。(如果你也有的話,可以跟著下面做哦~)

先在碗裡倒入櫻桃汁30g,加入藕粉20g ,還有白砂糖10g,均勻攪拌,直到呈淡淡麵糊狀就可以停止步驟一了。

做到這兒,就已經有香氣飄進鼻子裡了。

然後用滴管把剛才做的滴入模具,放入鍋裡蒸15分鐘, 最後放進冰箱凍1-2小時取出,一個個Q彈美味的軟糖就做好啦!淡粉色的emoji好可愛。

媽媽嚐了嚐,覺得太甜,不合她的胃口。哥哥咬下軟糖的一角,慢慢咀嚼著,稱讚櫻桃味又香又甜。我也迫不及待吃了一口,這味道真不比外面買的差,而且健康。吃完,渾身都滲進了甜味,軟糯的口感一直在口齒間迴盪著。

【響鱔湯麵】

新五年級 黃融

我住在蘇州,蘇州人都比較喜歡吃湯麵。

我最愛的面是響鱔湯麵。它分一碗菜和一碗湯麵,把萊澆在面上就可以吃了,蘇州人叫這菜為“澆頭”。作為一名資深美食家,我吃了這麼多次,當然研究過它的做法了。

首先把黃鱔去骨變成鱔貝,再切成鱔絲。把鱔絲爆炒,先把蔥、姜、蒜下鍋炒,再把鱔絲放進去,炒到八分熟,加入糖、醬油,再加少許的蠔油翻炒,大火收汁即可。用蘇州傳統做面方法,把面盛入碗中加湯即可。再把澆頭和麵端上桌,響鱔湯麵就做好了。

該來說一說它的味道了。鱔絲按照蘇州人的口味比較甜,但放到面上就不覺得了。夾一些鱔絲,再來幾口 面,這味道讓我覺得都要昇天為仙了!三餐吃它都不會膩啊!它的味道真美,聞起來芳香四溢。如果外地人吃了它,也一定會愛死它的!

哎呀!不說了,我要去讓媽媽給我做面吃了,我的肚子已經叫了好久了!

【糖粥】

新五年級 江夢熙

在我的家鄉蘇州,如果你在小巷裡散步,不時會聞到一股淡淡的桂花的清香和甜糯米混合的香味,這就是——糖粥。

小巷裡不時會傳來幾聲吳儂軟語的叫賣聲:“賣糖粥了,要不要買糖粥哦!”路人聽到了,都會上前去買幾碗,我也常忍不住走上前去,買上一碗。

大家都津津有味地嚐了起來。糖粥剛入嘴的時候,會有一股濃濃的桂花香湧進嘴裡,雪白的小圓子入口即化,深紫色的赤豆又軟又酥,這真是人間的美味啊!

大家買到了之後,都眯著眼睛用心品嚐起來,對這碗糖粥讚不絕口,豎起大拇指連連說:“好吃!好吃!”許多人會不過癮,再買上一碗。

蘇州的小吃各種各樣,每一樣都能讓大家口水直流。

【豆腐羹】

新五年級 王燁

豆腐羹是我奶奶的拿手好菜。可以肯定,這是我奶奶自創的,可以說是獨門祕籍了。

做豆腐羹得選擇老豆腐,在鍋中煮不易爛。接著需要紫菜和澱粉這兩樣食材,另外還可以加上點蝦米提提鮮。具體的製作過程我不知道,但做出來的豆腐羹絕對令你難以忘卻。

豆腐羹表面為用澱粉調成的糊狀,聞起來有點紫菜的清香;豆腐用勺撈出來會有糊狀物,這樣一口咬下去,因為湯汁濃縮了,就掩蓋住了豆腐自身的腥味,十分好吃!豆腐羹最最主要的還是湯。湯中有紫菜的清香,還有蝦米的鮮味,不需放其他任何調料,只需放半勺鹽,就足夠讓人鮮掉眉毛了。

當時,奶奶鎮上的鄰居們每當聞到豆腐羹的味道,都會端一隻小碗,擠在奶奶家門口。奶奶便抱著鍋,舀給每人一勺。有的娃娃喝完一碗,還要一碗,可早已經沒有了,只能期待著下一次奶奶煮。直到現在,我次每回奶奶家,都要喝一大碗豆腐羹。

【松鼠鱖魚】

新五年級 樊安欣

松鼠鱖魚是蘇州有名的美食之一。

松鼠鱖魚色澤紅潤,好似晚霞的餘暉。魚頭高高仰起,切片的魚肉就像松鼠蓬鬆的尾巴。

夾下一片魚肉,魚肉因油炸而變得鬆脆,加上酸甜的蕃茄醬,和豌豆、玉米、蝦仁一起吃,美味無比、回味無窮。

來蘇州遊玩的人,即使胃口不好的人,一見這豔麗的顏色,都會胃口大開。

松鼠鱖魚的酸甜口味,至今令我難忘。

【燜肉面】

新五年級 程妤涵

從小我就愛吃麵,我吃麵又只吃面中極品——燜肉面。

薰一塊肉。用精白麵粉加雞蛋白加工混合成龍鬚麵。紅湯同樣講究,要用老鴨、嫩雞、鮮肉蹄膀等花上三四個小時慢慢熬成,再加上枸杞、菊花等清火。

材料準備好了,接下來要讓面焯水,30秒,緊下快撈,裝碗蓋澆頭,整個過程要一氣呵成,馬虎不得。

小小一碗麵,有多少的用心。我早已饞得口水直流三千尺。面一上,我立刻“哧溜哧溜”起來。不到半分鐘,一碗見底了!

【舌尖上的美食】

新五年級 黃俊宇

一看到題目,顧名思義,是我們吃貨的愛好。接下來,上菜!

小籠包,是大家常見的美食。一上菜,還冒著氣,輕輕用筷子戳一下,它那小皮一破,鮮嫩的汁水流了出來。咬一口,那吸滿了湯汁的肉餡鮮美無比,吃上三兩個,三春不忘。

下一道菜,松鼠鱖魚。它是蘇州美味的特產。在新鮮的魚上,淋澆上番茄醬等,放在桌中,格外耀眼。吃一塊,魚皮的酥脆、魚肉的新鮮,加上酸甜的醬,格外可口,常讓我忘了餐桌禮儀,一連夾上十幾筷子。

大家如果還要點菜,記得給我寫下菜譜!

【羅宋湯】

新五年級 孫莘韻

在我們家冬天有一道湯,叫羅宋湯。我先給你們說說裡面有什麼吧!

羅宋湯裡有番茄、土豆、白菜、牛肉。如果酸甜味道不夠,還可以加些番茄醬增味。

首先,把水倒入鍋內,隨後依次加入牛肉、白菜、番茄、土豆。蔬菜要晚加,特別是土豆,一定要最後放,不然會酥掉,一鍋湯就成了糊糊。番茄醬只需一小勺,鹽、味精則到快煮好時加入。

煮完後,往鍋裡一瞧,幾乎全部都是紅色的,“咕嘟咕嘟”泛著泡,香氣撲鼻。嘗一口,酸酸甜甜,回味無窮。每次外婆燒羅宋湯時,我都用鼻子聞啊聞,看電視都心不在焉了呢。

到吃飯的時候,只要有羅宋湯在,我就一定會吃得很快,再喝上兩碗羅宋湯,那叫一個飽呀!

你饞不饞呀?

蘇州的美食 篇7

國二作文 ,1492字

【蘇式薯片】

古城區裡為數不多的青石板街道上,人來人往,時而還有拉三輪老漢的吆喝聲。街道兩邊的店鋪,有斬著熟食的,有做海棠糕的,有烙大餅的……滷香、甜香、焦香,爭相進入行人的鼻腔,一個個彷彿都長了手似的,看誰能留住那些饞嘴人兒的腳步。

我和外公兩人卻直奔一口大鐵鍋,鍋邊早已圍滿了人。只見鍋裡金黃的油吐著氣泡,咕嘟嘟地叫個不絕。片片金燦燦的薄片不停在鍋中上下翻滾著,濃郁的香味爆散開來,眾人皆不禁吞嚥著口水。

我和外公此行的目的就是為了這片金燦燦而來,我叫它“蘇式薯片——茨菰片”。很快,鍋中薄薄的茨菰片邊緣開始微微卷起,泛起棕褐色,中間的部分像極了飽餐了後的肚子,鼓鼓的。只見老闆嫻熟的拿起大漏勺,在油鍋裡輕輕一劃,片片金燦燦迎了上來。很快,滿滿一袋茨菇片遞到我手上。這些茨菰片真不老實,在陽光下閃著油光,發出陣陣香氣,觸手的熱度與接觸到袋子發出的“嚓嚓”聲,無一不在吸引著我。不自覺的就拈起放一片在嘴裡,“咔”地一聲,茨菰片鼓起的“肚子”就破了,裡面殘餘的油星子在舌尖縈繞。剎那間,我的口腔、鼻腔便只剩那股獨特的味道——鹹中帶甜,甜中還微微帶著茨菰獨有的清香。

不知不覺中,好幾片茨菇片塞進了嘴巴,外公笑著對我說:“咱蘇州人飲食上講究不時不食,冬至開始茨菰最肥大。知道你等這口已經很久了,可也不用吃得那麼急吧!慢慢吃,吃完了外公再來買。”我清了清嗓子:“外公,最近我有點咳嗽,多吃幾片正好潤潤肺。”外公笑而不語,無奈的看著我這個嘴角泛著油光的外孫女,兩人的背影消失在喧鬧的街頭。

【狀元府的紅燒肉】

外公家住得是市區的老宅,宅中曾出過多位狀元。外公雖沒有繼承狀元們的讀書天賦,但卻在廚藝上頗有造詣,他退休後把時間都花在了潛心研究美食上。

這不,我剛踏進家門——準確的說是被香氣指引回來。此刻外公正拿著木筷,身上的圍裙還沒來得及摘,夾著塊紅燒肉向我走來。瞧,那塊肉!嫋嫋熱氣緩緩盤旋在空氣中,只見這塊紅燒肉肥瘦相間,層次分明,又不見鋒稜,肉皮紅撲撲,肥肉晶瑩剔透,瘦肉紋理清晰,被筷子夾得還顫巍巍的,嬌羞極了!

我的饞蟲瞬間被叫醒,此刻我自己都感覺到眼睛在發光,直勾勾的盯著那塊紅燒肉,張大了嘴巴啊嗚一口就咬了上去。外公連忙道:“燙!”但為時已晚,我燙得眯起了眼睛,只得一邊吸著涼氣一邊咀嚼著,嘴巴又不敢張太大,恐怕紅燒肉“出逃”。“瘦而不柴、肥而不膩,醬汁的調配上上等,肉也完全吸飽了湯汁,不錯不錯!”直到意猶未盡地吃完,我才大著舌頭搖頭晃腦的點評了起來。外公滿臉期待看著我,聽了我的點評,眼睛立即笑眯成一道線,忍不住伸手颳了下我的鼻子,嗔怪道:“饞老胚。”一碗紅燒肉很快就在笑聲中被消滅乾淨。

自從搬到園區,見外公的次數也變少了,吃到美味的機會也變得越來越少。但只要外公來家裡總會帶上我愛吃的,茨菰片必然是常客,只要有了它,薯片的重味調料便在它的清香中黯然失色。但凡在別處吃到紅燒肉,總是會和外公做的紅燒肉來一次PK,當然結果肯定是不言而喻的。科技在進步,生活節奏在變快,但那濃濃的姑蘇味不會被時光沖淡、因為它回味在我的舌尖、烙印在我的心間。

學完《昆明的雨》,大家也紛紛寫起了故鄉風物,小姑娘的筆觸輕鬆細膩,食物中有味道,也有情感。

蘇州的水 篇8

國二作文 ,897字

我想念姑蘇的水。

姑蘇城一直以水鄉聞名於世,縱橫交錯的河流或寬或窄,穿梭在姑蘇城的大街小巷。

初中以前的童年時光,我基本都是在姑蘇城裡度過的。那時,我家還在古城河附近。有水,自然便會有橋,古城河上也不例外,離我家最近的一座橋是新市橋。新市橋下有個新市橋遊船碼頭,那個碼頭現在應該還在。大概在我六年級之前,新市橋下有一個很大的長方形廣場,它就傍著古城河水。站在廣場上隔水望向另一岸,便能看到環古城步道。

那時的作業很少,夏天的晚上,我經常會同奶奶還有鄰居家的阿婆和她的孫女一起去廣場上玩。出了小區走一會兒,過一個馬路便到了。廣場上燈火通明,碼頭上的燈和廣場上的燈交相輝映。這裡的人是極多的,兩位奶奶一來到廣場便迅速加入了廣場舞大軍,不一會兒便淹沒在了人群中,現在只剩下我和我的小夥伴了。我們東竄竄,西逛逛,在一個個擺賣玩具的地攤間穿梭,雖然奶奶們不准我們買,但是飽飽眼福的感覺還是極好的。看膩了玩具,我們會回到奶奶們跳舞的地方,站在一旁聚精會神地尋找奶奶們在哪裡。有時也會被映在橋洞壁上水波的光影所吸引,深吸一口氣能聞到古城河水特有的氣味。路過的遊船時不時劃過平靜的水面,水面立刻順著船頭蕩起層層漣漪。

古城河畔的柳樹很多。夏天,柳樹長得正盛,我們會踩著石階摘下一支柳條,編成一個柳環戴在頭上,小夥伴們互相逗趣,大人們卻會慌慌張張地拿掉我們頭上的柳環,責怪道:“有蟲子的,髒!玩玩就好了,不要戴在頭上哦!”我們也只好答應,又拿起柳環當飛盤扔。

古城河畔的風是清涼的,吹蕩了柳枝,吹起了漣漪,吹來了古城河水的味道,也吹走了時光和童年。

六年級的時候,那一帶造地鐵,廣場周圍小樹林裡的樹被一棵棵地運走了,廣場被圍了起來,變成了工地。那一帶好像只留下了那個遊船碼頭。城市的發展總是要淘汰一些東西的。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每時每刻都在變化著。新市橋下,古城河邊,承載了我兒時無憂無慮的時光。“物是人非事事休”,童年時光隨著時代發展、時間流逝已經悄無聲息地離開了。很多事物會因為種種外界的原因消失,但是記憶不會、回憶不會。

我依舊想念古城河畔,想念姑蘇的水。

蘇州的糖畫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938字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獨特美味。你看,北京的烤鴨,西安的羊肉泡饃,內蒙古的小肥羊,雲南的過橋米線,山西的刀削麵……從宴會上的正餐大菜,到街頭的風味小吃,可以說數不勝數。作為一個蘇州人,我對蘇州地道的糖畫情有獨鍾。

這個中秋,爸爸媽媽帶著我再一次去山塘街,追隨糖畫的足跡。

在山塘街,人多,小吃也多。正因為這樣,許多外國朋友慕名而來。琳琅滿目的工藝品,各式各樣的小吃,水洩不通的人群……

我們被人群擠著、推著,好不容易才到了賣糖畫的地方。我和媽媽早就垂涎於糖畫做工的精巧和口感的醇美。這種心情,光一個迫不及待是不足以形容的。

看著師傅畫糖畫,我不禁入了神。只見他先舀一勺金黃的糖漿,伴隨著陣陣糖香,然後勺子騰空側轉,糖汁緩緩地往下淌。隨著手的移動,一隻小兔子便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地展現出來。那遊走的手腕,靈動的筆觸,給人一種糖畫世界就是江湖的感覺。而這位師傅就是指點江山的俠客。最後,師傅拿來一根小棒,往上面一按,再澆點糖漿在小棒上,等糖漿幹了,輕輕地揭起,那兔子便“站”了起來。我忍著口水,屏住呼吸,深深地被這精湛的技藝震撼了。

從師傅手中小心翼翼地接過糖畫,如獲至寶。我細細端詳著這幅糖畫,可愛至極。那糖畫在陽光中晶瑩透亮,閃閃發光。我真想嘗一嘗,但又不捨得。陽光灑在糖畫上,讓它悄悄地發生著變化——馬上就融化了,我只好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地咬。糖滾入我的嘴裡,很快消融了,舌尖上漾出一種久違的香甜。糖汁甜而不膩,清爽香醇。第二口,第三口……糖在我的胃裡平添了充實,留給我的是滿滿的回憶,不忍心被其他代替。

是啊!那味道的確鐫刻在我的味蕾中,說不清楚是對原汁原味的一種回味,還是對地地道道手藝人的一種讚賞。看著五花八門的食品,不由得心生饞意,可捨不得覆去了糖的味道,為了“脣齒留香”,只好竭力忍住。

朋友,聽了我的介紹,你的舌尖是否已經蠢蠢欲動了呢?如果你住在蘇州這座古城,就可以隨時去山塘街,去邂逅這份美味,邂逅堅守著傳統手藝的製糖人。

來源公眾號:淺嘗輒止、365線上學堂

蘇州的變化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468字

祖國在變化,蘇州在變化。下面我就說說我們之前住的小區和現在的小區的變化吧!

以前住的小區現在周邊高樓林立,道路寬闊。爸爸告訴我說,十年前可不是這樣漂亮,當時那邊的小區很少,也很老舊,周邊沒有高樓大廈。有一個叫“群力村”的村莊,因為當時沒有物業管理,所以隨處可見垃圾,夏天便是蚊蠅飛舞。可現在我的眼前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了:以前髒亂差的地方已經是一幢幢嶄新的樓房,超市、菜市場、電影院,市民廣場……一應俱全。附近也建了很多寫字樓,道路變寬了,綠化增加了,人來人往,車輛川流不息,一片繁榮的景象。

再說說現在的小區吧,原來小區前一片荒蕪人煙的田地如今建起了高大的奧體中心,奧體中心裡的超市、游泳館、羽毛球館、乒乓球館……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奧體中心還舉辦了國際冰壺比賽、足球比賽,讓我們在家門口就能觀看這些重大賽事。

蘇州的變化真大呀!我為生活在這樣美麗的城市而感到自豪。我也一定要認真刻苦學習,為祖國的文明和發展出一份力量,也願祖國的明天更加美好輝煌!

我喜歡蘇州的小巷 篇11

國二作文 ,664字

對蘇州而言,很多人都會去讚美它那景色優美的古鎮;巧奪天工的園林;做工精緻的糕點……卻忽略了蘇州的小巷。

我從小就隨父母搬到蘇州居住。十幾年來,讓我早已對蘇州產生了不可磨滅的記憶。

初到蘇州時,我住在老城區的老房子裡。不知道為什麼,老房子雖然看起來還是那麼老舊,可我總感覺它給了我很多幸福。因為我的童年,就是在小巷中的老房子裡度過的。

小巷並不大,像是兩個房子中的一條羊腸小道。兩旁的牆早已斑駁脫落了一大塊的牆皮,像蒼老的臉上爬滿了一層層的魚尾紋。有時到了雨季,掉了牆皮的磚縫裡,就會長了一些綠油油的苔蘚,小樹苗……還有一些螞蟻在裡面爬來爬去,使蒼老的牆面充滿了生機。雖然它們很不顯眼,但是它們卻堅強地活著。小巷的上面,是一片窄窄的藍天白雲,像一個穿著白色素紗的女子,歡快地奔跑著。

兒時的我,每次放學後,都會揹著小書包,與小夥伴們歡快地穿梭在小巷裡,然後進了各自的家。後來我們家搬到了高層小區,也就漸漸淡忘了小巷。

有次去老城區買東西時,突然下起了小雨,看到小巷中有個躲雨的地方,便跑到那裡,才發現是兒時的小巷,我的耳旁彷彿又迴響起小夥伴們的歡聲笑語,眼前又浮現出我與他們玩耍的身影……

望著小巷裡不停下著的雨,我沉思了許久,彷彿時間又回到了我的童年,小巷也變得如此的古老。小巷兩旁的牆上,依然儲存著我的歡聲笑語,螞蟻又帶我回到了兒時的記憶裡……

雨停了,而我依然走不出小巷的溫存……

揚州的橋 篇12

國小六年級作文 ,743字

說到揚州,我的腦海裡就會立刻浮現出那些各具特色的橋。這些橋有的蒼勁有力,宛如鋼鐵巨龍;有的氣勢恢巨集,好像巍峨的城堡;有的傳奇浪漫,身披神祕的色彩;有的別具一格,富有藝術氣息。其中,我最喜歡的當然是揚州大橋、萬福大橋、二十四橋和五亭橋了。

揚州大橋建於1959年,全長194米。1982年改造時在橋面上增加了鋼桁架結構,大大提高了大橋的荷載能力。同時,橋面上縱橫交錯的鋼樑讓揚州大橋顯得更加剛勁有力。

萬福大橋橫跨在廖家溝之上,橋身分兩層,上層走車,下層走人。橋的左右兩端建有高大仿古的塔樓,車輛從塔樓下川流而過,彷彿穿越回到古代,正瀏覽著一座雄偉的城池;而橋體的玻璃鋼架結構又充滿了現代氣息,讓人不禁迷惑自己究竟身處何地。

二十四橋,身披神祕面紗的二十四橋,至今仍被人們爭論不休,有人說二十四就是二十四座橋。相傳,隋煬帝坐船來揚州遊玩時見到一座橋,因當時船上有23個妃子,其中有一個妃子懷孕了,故將橋取名為“二十四橋”。現在,二十四橋位於瘦西湖景區內,長24米,寬2。4米,24根漢白玉欄杆,臺階24級,處處與24相對應,整座橋看起來小巧秀麗、古色古香。

五亭橋也位於瘦西湖內,它是揚州最著名、最具有藝術氣息的橋,享有“中國最美的橋”的美譽。五亭橋上建有五座黃瓦朱柱的亭子,從頂上看,宛如一朵朵冉冉出水的金蓮,所以它還有“蓮花橋”之稱。橋下大大小小的橋洞,共計15個,分別鑲嵌在青石徹成的橋身上,彼此相通。每當“皓月當空,各洞銜月,金色盪漾,眾月爭輝,倒掛湖中,不可捉摸”,整座橋極富藝術氣息。它不僅是瘦西湖的標誌,也是揚州的象徵。

揚州因橋而天下聞名,揚州的橋因各具特色而馳名中外。

黃州的兒子——讀餘秋雨《 蘇東坡突圍》有感 篇13

讀後感 ,1131字

讀你的時候,你只吟“大江東去”的豪邁,只唱“千古風流人物”的激昂;想你的時候,只嘆“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問你的時候,你卻說“一蓑風雨任平生”。

—題記

近日拜讀了餘秋雨的《蘇東坡突圍》,隨他走進歷史洪流,觸控早已風乾了的淚痕,或悲或嘆,或思或悟,一時感動縈繞心中。

餘秋雨先生告訴我,你是黃州的兒子。在八百多年前的宋朝歲月裡,你陷於“烏臺詩案”中,因心懷叵測的小人的惡意圍攻,你被長途押解,貶謫黃州,風雪交加,空餘你孤獨的身影,一句“一蓑風雨任平生”不知敲落了多少滄桑老者的熱淚,打動了多少後人迷茫的心!

你,一個後起之秀,名震文壇,作為蘇家三傑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卻因此而落難,就像你弟弟所說的一樣“東坡何罪,獨以名太高”。

在監獄裡,你被侮辱,被摧殘,你用純銀般的嗓子哀嚎著,哀嚎到嘶啞,這本是一個只需要哀嚎的地方,你寫那麼美麗的詩就已經荒唐到底了還不該打打,打得你濃妝淡抹,打得你乘風歸去,打得你密州出獵。

就這樣,你經受不住日復一日,通宵達旦的逼供,你閉了閉眼,就承認了,你以一個流放罪犯的身份,帶著官場和文壇潑給你的渾身髒水,孤獨的走進了荒涼的黃州,你如同一隻小蝌蚪在洶湧澎湃的大海里顛簸,“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夢想雖然屬於美麗,現實畢竟歸於澀意,你品嚐了生活的酸甜苦辣,盡受了官場的煉獄洗禮,於是乎,餘秋雨先生告訴我:“正是這種難言的孤獨,使他徹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鬧,去尋找無言的山水,去尋找遠逝的古人。他漸漸迴歸於清純和空靈,習慣於淡泊和靜定,在艱苦的中墾荒種地中,體味著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我想,也正是因為這種特殊的身世與經歷,才造就了你大氣磅薄的詞風,酣暢淋漓的書意吧!

餘秋雨先生告訴我,你是黃州的兒子。你走到黃州赤壁,面對著赭紅色的陡峭石坡,浩蕩東去的大江,你閉眼深思,你把自己的精神力量給黃州注入了意味,結果,引導千古傑作的前奏已經鳴響,一道神祕的天光射向黃州,《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後《赤壁賦》馬上就要產生,不朽的篇章終於在黃州誕生了!餘秋雨先生說:“這一切,使蘇東坡經歷了一次整體意義上的,也使他的藝術才情獲得了一次蒸餾和,他,真正地成熟了--與古往今來許多大家一樣,成熟於一場災難之後,成熟於滅寂後的再生,成熟於窮鄉僻壤,成熟於幾乎沒有人在他身邊的時刻。”

餘秋雨先生告訴我,你是黃州的兒子。你清醒了:哀吾生之須臾倒不如託遺響於悲風,取山間之色,聽江上清風之歌唱。你不再悲觀,不再耿耿於懷。你在黃州興修水利,獎勵耕織,清廉從政。黃州成全了你,你成全了黃州。

現實的殘酷,競爭的激烈使你內心深處傷痕累累,但你卻一貫保持著那樣豁達的笑。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讀你,想你,你的詩篇讓我感動,你的心境讓我震撼、感慨。

我的家鄉——蘇州 篇14

國小四年級作文 ,774字

我的家鄉是個環境優雅,樹木成蔭的地方,它的名字叫蘇州。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是個人傑地靈的好地方,是一座美麗的城市。

蘇州有許多的古典園林,其中拙政園、網師園、獅子林、虎丘等最為出名,他們以假山、花草樹木、小橋流水等再造了大自然的縮影,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去過的人都會被那裡的美景所吸引,流連忘返。除此之外,蘇州還有許多現代化的建築樂園,例如摩天輪公園、蘇州樂園、白馬澗、白塘植物園等,裡面的許多現代化遊樂設施,是小朋友們娛樂的最佳場所,蘇州樂園更是堪稱“中國的迪斯尼”。

蘇州物產豐富、土地肥沃,每年都盛產許多的蔬菜和水果。東山有橘子和石榴等等;西山有草莓和葡萄等,都十分美味,人們都喜歡吃。特別是金秋十月的大閘蟹,更是享譽大江南北,引來無數嚐鮮者。大閘蟹真是個大體重,有著青背白肚,黃色的大鉗子,是蟹中的極品,真是好吃極了。我也吃過大閘蟹,它的味道讓我回味無窮。蘇州的小吃也很有名,有梅花糕、海棠糕、豆腐花等,其中最讓我難忘的就是糖粥,那個甜甜的感覺,至今仍讓我記憶猶新。只要是蘇州人,應該都聽過這樣一首名謠:“篤、篤、篤、賣糖粥,三斤胡桃四斤殼,吃子儂格肉,還子儂格殼。張家老伯伯,明朝還來哦。”

蘇州的人們勤勞樸實,心靈手巧,做出來的刺繡栩栩如生,得到了國際友人的一致好評。其中,雙面繡無論從正面看,還是從反面看,都是一樣的圖案,體現出了刺繡工人的技藝高超。蘇州的人非常勤勞,他們用雙手建造了金雞湖和地鐵等標誌性建築。金雞湖畔有全國最大的音樂噴泉和水幕電影,特別市夜幕降臨的時候,燈光璀璨,吸引了數以萬記的人群前來觀看。正在建造中的地鐵1號、2號、3號線貫通了整個蘇州城區,更人們出行提供方便,帶來了便利,人們再也不用擠擁擠的交通工具了。

我為蘇州人民的勤勞而感到驕傲,我為我自己身為蘇州人而感到自豪,我愛蘇州,我愛我的家鄉。

雄偉的恩施州大橋 篇15

國小六年級作文 ,771字

一座獨塔單索麵斜拉橋最近落成,坐落在我們美麗的母親河—清江之上,這是才通車的恩施第一座斜拉橋—施州大橋。

施州大橋位於恩施小渡船,南岸一端在機場路頭,斜跨清江,與紅江老拱橋相望,延伸到北岸與老橋相交。

大橋全長765。6米,主橋長365米,橋寬21。5米,對開4車道,兩旁還有1米多寬的人行道。高聳在橋南部的主塔有66。66米,主塔兩旁一邊有14對碗口粗的鋼索,共有56根斜拉索,牢牢地把主塔繃住,側面看起來真像一架巨大的豎琴。主塔之上鐫刻著四個紅彤彤的大字:施州大橋。塔頂紅燈閃閃,還安有一根避雷針。

到了晚上,施州大橋更美了。清澈的江水倒映著大橋的英姿,清江兩岸的高樓大廈把施州大橋襯托得更加雄偉壯麗。我和哥哥站在紅江老拱橋上,不由得齊聲讚歎:“這橋真美啊!”我問哥哥:“這裡本來有紅江橋,為什麼還要建這座橋呢?”我的話被一位正在看橋的老爺爺聽到了,他指了指腳下的老拱橋說:“這裡以前過江只能靠渡船。1967年,我就親自參加修建了這座小渡船石拱橋,現在叫紅江橋,當時它是湖北省第一座空腹式石拱橋呢。41年了,它為恩施的交作出了重要貢獻!現在它老了,橋面坑坑窪窪的,還經常堵車。如今施州大橋建成了,減輕了老橋的負擔。恩施山城的建設真快啊!”

施州大橋上來來往往的車輛川流不息,隆隆的車輪聲真像豎琴彈奏的雄壯樂曲,觀橋的男女老少絡繹不絕。橋兩旁的路燈和五彩繽紛的裝飾燈倒映在河裡,猶如仙子的絲帶,隨著波濤飄舞,紅的、黃的、綠的……色彩斑斕,讓我們看橋的人如痴如醉。遠遠望去,夜色中的大橋像是一艘遠航的巨輪,正在破浪前進!

施州大橋建成了,鐵路、高速公路就要通車了,鄂西的經濟將要騰飛,恩施的未來一定會更美好!遠方的朋友,請快快來吧,來看看武陵山區深處這顆璀璨的明珠—恩施,來看看清江河上這一座座漂亮的橋樑!

美麗迷人的蘇州 篇16

國小五年級作文 ,738字

蘇州,一座美麗的江南城市,不禁讓人回憶過去;蘇州,又是一座現代化的都市,更讓人們憧憬著美好的未來;蘇州,就是這樣一座美麗迷人的城市。

蘇州,是一座美麗的城市。這裡有各色園林一百多座,最為著名的就是蘇州四大古名園之一的拙政園。它被譽為“中國園林之母”,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其自然典雅,花木茂盛,充滿詩情畫意,具有濃郁的水鄉特色,吸引無數中外遊客相繼前來一睹風采。除了園林,蘇州的湖也是各種各樣,數不勝數。蘇州的第一大湖—太湖,就如歌中所唱的那樣,物產豐富;石湖四周風景優美,綠樹成蔭,令人心曠神怡。

蘇州,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它有著二千五百年的歷史。盤門三景就是最能證明蘇州的古老。城牆上,有古代人們用來攻擊的大炮和弓箭,還有戰士們的盔甲。看到這一切傳承的古蹟,讓人想起了古代人們打仗的情景以及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

蘇州,是一座繁華的城市。這裡有觀前街、石路步行街、東北步行街等熱鬧的商業區。無論是假期還是平日,這些街道兩旁的商店裡的顧客一直是絡繹不絕。特別是觀前街中心的人民商場,那新穎的建築物和讓人眼花繚亂的商品,吸引了不少顧客。還有石路國際商城和其他一些的商店,使蘇州顯得更加繁華了。

蘇州,是一座時尚的城市。現代建築、科技、藝術、文化,同樣值得讓人驕傲!來到蘇州園區,如奧運鳥巢一般的科文中心裡正有許多人們正享受著電影的愉快。龐大的摩天輪慢悠悠的轉著,真是不慌不忙。夜晚,來到李公堤,坐在湖景餐廳裡,鎂光燈照耀著,四處燈火通明,巨型的水幕電影震驚了所有的人們,噴湧而出的高空噴泉,讓人們驚歎不已!

現在,蘇州正在以更快的步伐從美麗古樸、繁榮興旺邁向現代科技世界卓越的創新時代,前進、前進,再前進,蘇州會變得更加繁榮美麗。

蘇州。我將你的懷抱中茁壯成長。

誇誇我們的蘇州 篇17

國二作文 ,614字

以往的蘇州印象還要回到紀錄片,而真正的蘇州與其大不相同,蘇州可真值得我們去誇誇呢!

清晨邂逅拙政園,穿梭於灰瓦白牆之間,江南式的小閣,幾盞紅燈籠懸之其上,褐色的柱上盤著龍紋,泛黃的椅上木微龜裂,素湍綠潭,迴清倒影,挺拔的柳在這仙境也變得溫文爾雅起來。在水中映著嬌羞的舞姿,擺弄著一頭散發。雖已是初秋,但夏裝仍未褪去,幾枝風燭殘年的荷展示著凋零之美。再與小塔相結合,頗有小西湖的意味。

正午與獅子林相會,奇石多生怪拍,懸泉小澗,流淌其間,石上泛著綠苔。小孔在日光照射下,在地上畫出一幅斑駁的山水畫,古木雖軀幹已空,仍堅持在居於自己的一方泥土,久久不肯倒下。

次日遊太湖,正值湖蟹初熟,乘著搖櫓小舟徜徉於湖面,惺忪的睡眼仍未睜開,卻被一陣清風攜著蟹的鮮味與水草味迎面吹來。船隨著擼的搖動左右搖晃。遠眺眾山,朦朧,誇誇我們的蘇州景,幽靜!

累了、倦了,不妨找個小館小憩一會兒,松鼠桂魚、油爆蝦、蟹粉豆腐,無不以自身的鮮美刺激著人類的味蕾;清炒蝦仁,經炒後沾著醋,指甲蓋大的蝦仁迸發出無法詮釋的鮮香;松鼠桂魚之刀功精湛;蟹粉豆腐之細膩;黃鱔之堅韌;白斬雞之原汁原味……誇誇我們蘇州的食鮮!

同身處蘇州的舅舅上街散步,大大小小的攤位上老農民悠閒地聽著聽樂,面前擺著仍未?扁擔的菜、水產,城中人稀地廣,誇誇我們的蘇州,閒!

就是這一方水土,令我流連忘返,就是那一種味道,令我記憶猶新,就是那一種生活方式,使我心之所向。蘇州,誇誇我們的蘇州!

期待你,蘇州河的明天! 篇18

國小六年級作文 ,1037字

蘇州歷經2500多年,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水陸並行”、“河街相鄰”、“小橋流水”是她的魅力所在,著名建築學泰斗吳良鏞先生更是為蘇州勾畫了“一核四城、四角山水”的九宮格局。試想,舉世矚目的古典園林裡要是少了水,或者都是是黑水臭水,那該多麼令人鬱悶。蘇州這座城市是因水而活,而靈動,而嫻雅。要是水出了問題,那麼蘇州的美無疑將會大打折扣。

我是個新蘇州人,很喜歡去蘇州各地逛一逛,玩一玩,非常開心,但是每次看到城區的水,心裡還是不能開心起來,因為,到目前為止,老城區的河還不能算得上清澈,散發出一種不好聞的氣味。

其實我們的政府部門已經在採取一些積極的措施去治理水,我作為一名小學生就曾經參加過放養花白鰱活動,因為花白鰱吃藍藻,可以保護水質,所以政府就號召我們小學生一起來參加這個活動。當我們親手將許多尾魚苗放向太湖的時候,我在心裡默默許願:快點將藍藻吃了,讓太湖水更潔淨……

我在蘇州新聞裡看到政府在解決老城區百姓的生活汙水處理問題,也是動用了很多財力物力去為河道清淤,看到那些河道里臭氣熏天的淤泥的時候,我看到清淤的老伯屏住呼吸,整個人穿著橡皮衣,就站在淤泥裡,把淤泥一點一點清理掉,他們真是勇士!我心裡很感動,感覺這是政府為老百姓做的好事,使我們蘇州的水變得更清,讓百姓生存的環境變得更美好!但是絕對沒有想到的是臨河的居民們竟然為了貪圖方便,往河裡亂扔垃圾,我看到這一幕,心痛不已。在此,我呼籲,這陳年累月的陋習應該改一下了,為了大家的蘇州河更清!每個人都應該呵護環境!而不是汙染環境!節目播出以後,亂扔垃圾的行為越來越少了,治理後的河道得到了很好的維護!蘇州河的水質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上次我們去木瀆爬靈白線,翻山越嶺,傍晚時分,我們來到了白馬澗。我們看到了白馬澗裡龍池的水,眼前一亮,那真的是很清很清!兩岸桃花盛開,綠樹成陰,我們貪婪地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掬一捧清水來洗臉,發現裡面竟然還有“桃花水母”呢!“桃花水母”對水質要求極高,是因為周圍的環境好,這裡的水質絲毫沒有受到汙染,所以才會在水裡見到這種遠古的生物啊!此時,一彎碧水映著晚霞,這裡簡直恍若人間仙境!作為蘇州人的我感覺異常自豪!陽光下,我彷彿看到未來蘇州所有的河都會變得如此清澈!“藍藍的天空,清清的湖水……我愛你,我的家,我的天堂”我信口哼起騰格爾的《天堂》,何時我們所有的蘇州河都能變得如此清,如此淨,那她一定是世界上最美的天堂!祝福你,蘇州的河!為你曾經的輝煌;期待你,蘇州的河,為你更加美好的明天!

難忘的蘇州文化之旅 篇19

國小六年級作文 ,1489字

這是一次溫暖的旅程。雖然一月的江南,有點兒寒氣襲人,但是一場紛飛的江南清雪,一座婉約的江南古城,卻讓我的心中充滿了暖意。這是我和媽媽2018年伊始的第一次旅程苏州之旅。

蘇州,在我的心目中,就像一個縹緲的仙境。也許是“紅闌干畔,白粉牆頭,橋影媚,櫓聲柔”的千古名句,也許是文學巨匠葉聖陶筆下“如在圖畫中”的《蘇州園林》,也許是媽媽講述曾經客居蘇州“庭院深深,流水潺潺,清清爽爽,靜靜悠悠”的親身感受,我對蘇州充滿了嚮往。踏著青石鋪就的小橋,沿著烏篷船劃過的古運河,我和媽媽走進了蘇州,詩的神韻、畫的風采,驀然印入眼簾。

蘇州園林是世界文化遺產。早就聽說“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所以,來蘇州必定要先看園林。我和媽媽不謀而合,直奔中國四大名園之一的“拙政園”。走進古香古色的紅漆大門,眼前遍佈亭臺樓榭、紅牆綠瓦、參天古木、小橋流水……導遊介紹:拙政園建於明代,雖然500年間,幾易其主,但是園林風格依然延續至今。拙政園的名字,源於西晉文學家潘岳的《閒居賦》,根據其中的“此亦拙者之為政也”一句縮寫而成,表現了隱士自謙之風。

漫步園中,移步換景,正是“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簷牙高啄”,無不滲透著悠久的蘇州傳統文化。導遊告訴我們:拙政園的整個佈局以水池為中心,分為東園、西園、中園三個部分。東園名為“歸田園居”,出自陶淵明的田園詩;西園名為“補園”,意為補充的園林吧。中園是拙政園的精華所在,我看到所有的亭臺樓榭都是依水池而建,還有一些直接建在水中。因為是冬季,花木凋零,水面不僅顯得有點兒冷清,還漂著點點枯枝敗葉。但是,園中、池邊遊人絡繹不絕,歡聲笑語,給園林帶來了無限的暖意和生機。池水的東西,兩座山島竦峙,遙遙相對,山間溪水流淌,溪上小橋橫臥,讓我不禁想起“爽借清風明借月,動觀流水靜觀山”的名句。

在導遊的引領下,我們登上假山,來到了南岸著名的遠香堂。這是一間四面廳,面闊三間。堂北的平臺十分寬敞,居然沒有一根柱子,視野非常開闊。站在堂中,四周的山光水色,盡收眼底。導遊介紹,這裡是夏季觀賞荷花的勝地,遠遠就能聞到荷花的香氣,所以取名“遠香堂”。可惜現在是冬季,看不見盛開的荷花,只能平添了幾分遐想。媽媽說下次等暑假再來,以彌補我的遺憾。我閉上眼睛,好像聞到了一股從荷塘飄過來的芳香,彷彿看到了一池絢麗的荷花,我神往著“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意境。

我們從北側走出遠香堂,從高處俯瞰,發現山下有一座小亭子浮在水池面上,玉白的基座,綠色的飛簷,紅色的柱子,就像池中一顆熠熠閃亮的明珠。我們乘興穿過小橋,來到小島。仔細觀看,這座亭子叫做“荷風四面亭”。亭子的飛簷六角,四面通透,亭中柱子上的對聯是:“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冬日的荷風四面亭,雖然欣賞不到荷花,但卻呈現著一種恬靜、幽雅的美。

我忽然覺得奇怪,從拙政園中的建築物名來看,大都與荷花有關。為什麼園林的建造者這樣喜歡荷花呢?導遊娓娓道來:原來,拙政園的最早建造者是明朝正德初年的一位官吏,名叫王獻臣。他為人疏朗俊傑,因為官場失意,卸任回鄉,開始建造園林。他之所以如此喜歡荷花,主要是為了表達自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清高品格。看來拙政園的歷史傳統文化,很值得考究了。

蘇州的風景名勝,何止一處拙政園?“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殘荷聽雨聲”的留園,“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的滄浪亭,“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的寒山寺……美麗的蘇州,祖國的歷史文化名城,我追尋著你的千年古韻、萬種風情。啊!溫暖的寒假之行,難忘的蘇州文化之旅!明年,我還會再來!

美麗的蘇州 篇20

國三作文 ,1147字

我舉著相機緩緩地走進這條小巷。

漫步在蘇州,處處可見小橋流水人家之景,兩岸厚重的青石板彷彿寫滿了蘇州說不完的故事。水,是蘇州最有代表性的城市符號,它貫穿蘇州,點綴蘇州,浸潤蘇州。翻開記憶,關於蘇州,處處有水,而它們則是我心中最美的蘇州水。

第一次到蘇州是初夏,清涼的夏風吹起染坊旁的藍印花布。周圍景色在腦海中早已模糊,只有黑白的輪廓,但那一條河,卻清晰地流淌在記憶深處。

那時的我只有頭能夠高出橋欄杆,陽光鋪在這條河的河面上,彷彿有金色的鱗片在水中浮動,沿岸停著些小船,造型古樸,散發出一種好聞的木頭的味道。“水上舟搖,樓上簾招”,河中倒映出人們最平常的生活場景。行走的人們,嬉戲的孩童,悠閒的老人,他們靜靜地看著這水流過。是的,河中緩緩流淌的是水,更是蘇州的美好時光。

雖然這河是極普通的,但卻將韻味極致的蘇州生活融入其中,像是崑曲悠悠的唱調,以最美的姿態停留在我的記憶裡。

第二次到蘇州,是盛夏。蘇州像是小家碧玉,她的美不像杭州“映日荷花,接天蓮葉”那般大氣磅礴,而是如吳濃軟語一般溫柔的美。那條街被樹葉覆蓋,我順著這片陰涼行走,發現了它—留園。留園只有一個很小很小的門,給人以養在深閨之感。我佇立在門前,好像聽見了潺潺的流水聲。

此時遊人稀少,我坐在亭中,細細欣賞這幅工筆山水畫。此景若是白描,光是這線條就足以令人驚歎,可留園卻五彩繽紛,更是令人賞心悅目了。

我不由想到《詩經》中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留園若是“美目”,那亭臺樓閣就是眼眶,框住留園;生機盎然的花草是濃密細長的睫毛;太湖石是別緻的眼角;那麼水呢,留園裡的潺澉細流,碧波盪漾,不就是眼中不斷傳達出的感情麼?

雖然水不是留園的主要景緻,但它卻是留園的靈氣所在,像一曲久違的琵琶,以最美的姿態停留在我的記憶裡。

第三次到蘇州,是夏末。園區路上車輛不多,路邊高樓林立,把蘇州城的美玉—金雞湖襯得清新脫俗。

湖西非常安靜,眺望湖東,人頭攢動,與這裡形成了鮮明對比。湖邊,常青樹依然蔥蘢,樹陰下幾把長椅正凝望著湖面。我不由得停下腳步,坐在長椅上,注視著金雞湖微微起伏的湖面,一片暇想。

湖水呈現出不同的藍色,輕微的水花是天藍,而後是寶藍,又浸透成深藍,一屋湧過一層,變幻莫測,就像這座城市充滿活力的經濟。金雞湖倒映出園區的日新月異,是採擷蘇州發展精彩瞬間的最佳攝影師。

雖然金雞湖水不算是蘇州的代表,但它見證了蘇州這座歷史名城的現代化新發展,像是富有動感的旋律,以最美的姿態停留在我的記憶裡。

我舉著相機緩緩走進這條小巷。

是啊,平凡的河水、精緻的留園水,年輕的金雞湖水,它們都是最美蘇州水的縮影,還有更多美麗的蘇州水等著我去尋找、去發現、去創造……

無論時光怎樣前行,蘇州水都將是我記憶中最美的,最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