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比試一試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蒂比試一試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435字

暑假裡,我讀了一本新書,名叫《蒂比試一試》。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書,講了一隻名叫蒂比的小鳥非常孤單,因為大家都嘲笑它不會飛,沒有人陪他玩。

有一天,它認識了一個新朋友,是一隻紅色的小松鼠,它的尾巴毛茸茸的,從樹上跳下來,就像一把降落傘。小松鼠跑過來對小鳥說:“你願意陪我到樹上玩嗎?”小鳥難過地說:“我願意,可是我不會飛。”小松鼠說:“沒關係,跟我來,我教你怎麼爬樹”。小松鼠問:“你害怕嗎?”小鳥點點頭說:“有一點,不過我會試一試。”就這樣,小鳥跟著松鼠上竄下跳,學會了爬樹。後來他又認識了許多有趣又有本領的朋友們,它跟著小蛇學會了滑行,跟著小兔子學會了跳躍,跟著小烏龜學會了隱藏,跟著小青蛙學會了捉蟲子,所有的新朋友都非常喜歡它。後來有一次,它看到有一隻小鳥寶寶從樹上掉了下來,旁邊有一隻凶惡的貓正在盯著它。小鳥用自己學會的本領,機智地從貓的手裡救出了小鳥寶寶,真是太棒了!

讀了這個故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遇到困難不要灰心喪氣,要勇於嘗試,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成功的!

做人的第一步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1183字

要成就大事業,就必須先學會做人,我們進學堂的第一天,老師就諄諄教導我們要學會做人,更要學會做遠都一個好人。我們的一生永遠都離不開做人這個話題,縱使一些文化名家,他們在我們煙瘴,儼然是一位大家,但也逃不開做人這個話題。

惲代英曾說過:“我們不要只知望遠,不知望近,我們不要只知力學,不知力行。我們真要做人,我們應當注意做人的第一步。”一步錯,步步錯,一個號的開始決定著一生,正確看待做人第一步,殭屍我們第一件要做的事。

許多青年都認為,做人第一步是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但是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難道就能學會做人了嗎?那麼如果你今天自信沒有正確的人生觀,就不能做一個好人嗎?真的就不不能做一個好人嗎?真的就不能做一個有益於社會,有益於人民的人了嗎?

也有人說,要希望做人,我們就只有從今天起不做壞事,我不否認這樣的觀點,但是,你說從今天起不做壞事,你就能不做了嗎?有些時候,你明明認為做的事沒有錯,但是卻有人因你做的這件事而受到傷害,那麼這樣的事算什麼,算是好事還是壞事?有些人,為了自己的生計,為了家人的生活,不得已去爭奪飯碗,搶奪權利,貪戀權位。他們做的壞事,都是不得已的,都並不是出自自己的自願的,你能夠保證有一天你不會為了自己,為了家人而不得已做出自己身不由己的壞事來嗎?

社會的輿論往往都是尖酸的,刻薄的。當然,這其中可能還包括我們自己,那我們換個角度想一想,有一天,我們自己被社會輿論批判,而我們不認為自己做的事是錯的,我們的內心將做何感想。我們要做人,決不能因為我們不覺得做了壞事,或者沒有法子的做了壞事,便原諒自己。我們要做人,必須有定力和自制力。有些壞事不去做才好,才能做一個正直的好人。

所以,做人的第一步,不是去樹立正確遠大的人生觀,也不是剋制自己從今天起不做壞事,我們要學會怎樣教自己做事,然後真正的且永久的能夠不做壞人。

要學會做人,我們就必須讀書。不讀書,沒有文化,那麼將來也就是沒有辦法貢獻社會,那麼作為一個人的價值將會削減。但是,我們也不能把讀書當作全部,光把握書中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要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來戰勝惡社會,為人類貢獻。倘若不能夠奮鬥,抑或不能夠克服惡社會,那縱然你是滿腹經文,你讀的書只能用來助紂為虐,以討得自己一口飯吃,那麼讀書何用?

作為真正的有志青年,我們應該有我們自己的驕傲,自己的立場。作為一個知識青年,我們應該最明白人如何寫,如何做,堅守自己的信念,不為利益所誘,才能夠達到你做人的目的。

出了讀書外,我們還要在實踐中尋求新知。應用我們在書本中學到的知識,尋求我們未知的知識,學海無涯,光憑我們現在的知識,做事情一定會遇到困難,在遇到困難時,我們也許會懷疑我們所學的知識是否正確,也許會認為這是不可避免的磨難。我們應思量改變行為或者是克服困難,這才是我們應思考的問題。

所以我們真要學會做人,應該注意做人的第一步。

最後一課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987字

莫待無花空折枝

《最後一課》是一篇小說罷了,第一印象便是一篇高大上的課文,因為它告訴我們要熱愛母語熱愛祖國。可細細讀來,它又何嘗不是在告誡我們要珍惜眼前美好時光呢?

小弗朗士的厭學以及貪玩,若說我從沒有過是絕不可能的。從前的我厭惡學習,稍遇些挫折便想著逃避,想著放棄。5歲練習游泳,嗆了一口水就稱病一週,用趕不上課程的拙劣藉口逃避游泳。下半年去學鍵盤音樂,認真練習時,偶爾聽到有一個練鋼琴的小夥伴說鍵盤聲音不好聽,從此我開始哭鬧著不學鋼琴,鍵盤樂器就此荒廢。類似的事情在我身上發生了許多,若真一一列舉出來怕是沒數千字說不完。

錯過了太多的我還不自知,總想著我還年輕,未來的時間很多。我們可以放縱享樂,課堂上的心不在焉似乎已成家常便飯;心中常常埋怨著父母不近人情,一味地花錢迫使我們學這學那。讀完文章,細細回想,才發現我已錯過了太多太多。我開始害怕失去,畏懼時光不再。

曾經,我並沒有去珍惜過去的歲月,當時的我總想著快些長大。以為長大了就不會被父母嘮叨,長大了就可以去做一些平時一直嚮往的事,長大了就不用面對那些黑乎乎的文字,也不用面對那些凶神惡煞的老師。時光聽從了我的意願,她轉瞬即逝,在我沒有意識到的時候離我而去。成長途中的我隨著知識面逐漸增大,明白了從前我的想法是多麼幼稚可笑。如今在成長的路上,值得我為之奮鬥拼搏的青春還未曾遠去,後悔還來得及。不是嗎?我現在擁有健康的家人,良好的教育,安寧的時代。我無法想象有一天失去了這些的我會變得什麼樣子;無法想象當我碌碌無為的步入成年壯年,再回首現在,是否又會悔不當初?

小弗朗士在最後的一天明白了從前的所作所為多麼可笑。可後悔卻來不及了,大家都在懺悔著曾經荒唐的行為。

很慶幸,這篇文章被排在了課本中。讓我在年少的時候,在迷惘的時候,在讓時光白白流逝的時候,讀到了它,讀懂了它。

少年朋友們,珍惜眼前吧。未來給予你的誰也料不到,虛構於腦海中的美好的未來,現在不去為之奮鬥又如何實現?珍惜年少青春吧!不要等人散了,燈滅了,花謝了,驀然回首,只餘下空枝在寒風中輕輕顫動。是的,那棵花樹不正是在遺憾著自己開花時的隨意?懊惱著自己沒有留住當時的風華嗎?

於是,想起了一句話:回到那一剎那,歲月無聲也讓人害怕;枯藤長出枝椏,原來時光已翩然輕插……

於是,永遠記住了一首詩: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最美的一課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542字

暑假裡,我讀了《最美的一課》。剛一翻開書頁,我就被書中精彩的文字吸引了。越是往下讀,越是對它愛不釋手,恨不得一口氣把它讀完。

這本書講的是仙女蜜兒給紅宮學校六年級學生做班主任的故事。蜜兒覺得紅宮學校的學習太沉悶、太壓抑,她決定改變這種狀況。書中最有趣的情節就是蜜兒給六年級的孩子們上的最美的一課。蜜兒不讓同學們在教室上晚自習,帶著他們走出校園。孩子們光著腳走在田野上,開心地蹦蹦跳跳,連龍校長也光著腳在後面跟著。後來孩子們有的去小河裡捉螃蟹,有的去摘藍色的雛菊花,有的去折蘆葦。看著夕陽中的晚霞,蜜兒大聲地問同學們:“晚霞有多少種紅?”同學們安靜下來,抬頭望著晚霞,七嘴八舌地說著:“有硃紅。”“有鴨蛋黃紅。”“有紫紅。”“有金魚紅。”“有桃花紅。”“有淡粉紅。”……龍校長驚訝地發現孩子們小小年紀,竟然有這麼豐富的詞彙。接著,蜜兒用她紫色的雨傘變出了一頭水牛和一個牧童,男生們興奮地搶著去騎,可是都掉了下來。龍校長也來試,結果成功了。他騎在牛背上,像牧童一樣吹著笛子。最後,同學們吃著自己喜歡吃的月餅,上完了最美的晚自習。

讀完了這本書,我懂得了無論做什麼事,只有帶著快樂的心情,享受其中,才能將事情做好,讀書也是這樣。我想大聲呼籲:讓孩子們擁有自由與快樂吧,這是他們成長的必需品。

不上補習班的第一名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656字

在這個暑假裡,小阿姨極力向我推薦了一本韓國校園小說《不上補習班的第一名》,我饒有興致地讀了好幾遍,受益匪淺。

這本書的作者是韓令熙。她向我們講述了故事的主人公李小米,媽媽替她包辦一切事情,包括生活和學習,從來不讓她分擔家務,連她的書包每天都有媽媽整理,小米真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小米從來不用想今天應該幹什麼,因為一切媽媽都會給她安排好,小米什麼事都沒嘗試過自己做,也沒有自己的興趣,整天懶洋洋地過日子。有一天,班上來了一位新同學智律,他跟年邁的奶奶相依為命,所以像個小大人似的,什麼事情都是自己做,而且不用上補習班,成績也是第一名。小米和同學們每到週末就要在媽媽的陪同下奔跑於各個課外培訓班。成績不是太好,小米對智律十分好奇。於是,開始挖掘他不為人知的祕密。從此,小米因自律而變得獨立自主,不依賴別人了。

讀完這本書後,我恍然大悟:我們小學生千萬不能做溫室的花朵,我們要做生長在野外的野花,要學會自律。自律不僅僅是要有責任感,懂得計劃,還要學會獨立不依賴,懂得為別人著想,要對自己有自信,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由此想到我自己每天作業拖拉,總需要父母一遍一遍地催;早上起床總要媽媽反覆地叫,早飯盛好了放在桌上才懶懶地去;暑假中經常因為整天打電腦、看電視惹媽媽生氣……而我們的智律卻不是這樣的,他知道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

我要做個像智律這樣的學生,幫父母分擔家務,自己能很好地監督自己,管好自己,遇到困難能主動去克服,離開家人保護的懷抱,到社會中經歷風雨,不再做溫室裡的一朵小花朵,而做一朵迎風開放的野花!

軍民是一家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647字

“學習雷鋒好榜樣”沒錯,雷鋒是整個中華人民、整個世界人民學習的好榜樣。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更應該向他學習,做社會的大樹,樹立起助人為樂的旗幟。我看過許多關於雷鋒的故事,可至今記憶猶新的就是《軍民是一家》。

雷鋒關心群眾是一貫的,有一天,他正在部隊駐地附近擦洗汽車。突然陰雲聚攏,下起了雨。他連忙拉開帆布蓋車,一抬頭,發現公路上有個婦女帶著兩個孩子,肩上還揹著個包袱,“叭嘰叭嘰”趟著泥水,在大雨中吃力地走著。

雷鋒跳下車來,迎上前去一打聽,原來她姓紀,從哈爾濱來,要到樟子溝去,她發愁地說:“兄弟呀,這雨澆得我都迷湖了,往哪走是正路呢?”

雷鋒聽了,看看她背這麼大的包,還帶兩個孩子,天又快黑了,下著這麼大的雨,怎麼走呀!就說“大嫂,你在這裡等等……。”他連忙跑回宿舍,拿來了自己的雨衣給紀大嫂披上,接過孩子來替她抱著,冒著風雨送她們回家。

一路上,那孩子冷得直打哆嗦,雷鋒又脫下了自己的衣服給孩子穿上,一直走了將近兩個小時,才把她們送到家,紀大嫂感激地說:“兄弟,我一輩也忘不了你的情意啊!”

雷鋒說:“軍民是一家,何必說這個……。”

風還在刮,雨還在下,天也黑了。紀大嫂和家裡人再三勸他住下,等明天天晴了再走。雷鋒想:颳風下雨算什麼?一定得趕回部隊,明天還要照常出車呢!就辭別了他們,又渾身溼淋淋地冒著風雨連夜跑了回來。

雷鋒這種助人為樂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學習,希望社會上更多的人像他學習,正如巴金爺爺所說:“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在於享受”,我們要多為人民,多為社會,多為祖國做貢獻。

失去的一天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671字

今天,我們學習了《失去的一天》這篇課文,使我感受很深,母親說的話十分有道理!《失去的一天》主要講了:九歲的佩佳沒有完成媽媽給他安排的一天的任務,他認為今天的事可以留給明天去做,媽媽帶佩佳去觀看別人一天的勞動成果,用大量的事實使佩佳醒悟了,明白了自己失去的一天是無法彌補的一天,別人在一天中都做了事,自己卻遊手好閒。

看完之後,我便會想到自己不珍惜時間、浪費時間的時候,就會感到十分羞愧。以前,每次舅媽喊我做作業,我都會先玩一會兒,看看電視,或者說等下再寫。直到舅媽發脾氣了,我才慢吞吞地去寫作業。每次寫作業都拖拖拉拉,一會兒在書上亂畫,一會兒又看看窗外,一會兒又玩指甲,總要拖到晚上八九點鐘。每次語文考試,大家都交卷子了,我作文還沒有寫到一半。儘管舅媽每次都給我講道理,可我這種壞習慣依然不改。

學了《失去的一天》這篇文章後,我才知道: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時間無論用任何東西都換不來的。如果你不珍惜時間,時間就會從你身邊悄悄溜走,叫你無可奈何,一事無成;而那些珍惜時間的人,時間就是生命,就是力量,因為他們懂得如何運用時間,時間就會給他們很大的回報。朱自清寫的《匆匆》一文中也說得好: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我們的時間是一去不復返的。

我們就如同是時間的過客,沒有一個生命體能長存世間,但是我們有智慧,我們有雙手,我們可以在我們的時間用盡時去創造精神,創造物質財富!

最後,希望所有的人珍惜時間。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只有把握現在的分分秒秒,我們才能有更多的收穫,更精彩的人生。

《到你心裡躲一躲》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824字

如果我冷了,可以到你心裡躲一躲嗎?如果我難過,可以在你心裡留下一滴淚嗎?

在一個叫做底底的村莊裡,所有的孩子從七歲開始,一直到十一歲,都會被派到傻路路山包取寶貝。什麼是傻路路?就是一些很傻很傻的鬼。有時候大人嫌自己小孩不夠聰明,就會這樣說:“簡直就是傻路路一個!”那時候木零七歲,到了被派往傻路路山包去寶貝的年齡。

“我很冷,我的牙齒一直在打顫,我可以在你家的火爐前呆一會兒嗎?”

“我還是冷,晚上的時候,我可以鑽進你的被窩嗎?”

“我還是冷,我可以到你的心裡躲一躲嗎?”

這四句話,木零從春天背到夏天,從夏天背到秋天,從秋天背到冬天,終於背會了。

木零去了五次,每次遇到的都是同一個傻路路,木零心底叫他“光芒”。每次“光芒”都答應了他的請求,每次“光芒”都給他吃小蘿蔔,每次“光芒”都忘記了這個從他心裡偷走珠子的小男孩。而木零呢?每次從“光芒”心裡偷走的珠子都越來越小,每次騙了“光芒”對他的歉意也越來越深,每次回到家木零的心都越來越冷,在最後一次,木零在“光芒”心裡流下一滴淚。

木零慢慢地長大,有一晚“光芒”來到他家,說著底底村的人所擅長的話,我很冷,我還是冷,我可以到你的心裡躲一躲嗎?木零允許“光芒”進自己的心,當“光芒”出來的時候,木零才知道原來那個珠子,那個寶貝是傻路路的記憶,從小到大的記憶。“光芒”記起了一切,傻路路們搬家了,帶著那顆眼淚,帶著他的光芒,木零的心找回了溫暖。

貪婪是大人的本性,傻路路們才不喜歡大人,他們喜歡小孩子,任何一個小孩子。可是大人為了傻路路們心中的寶貝,那個可以換得一箱珠寶的記憶珠子,不折手段地教他們的孩子,不惜讓他們的孩子的心變得冰冷,失去孩子天真的本性。大人被貪婪矇蔽了雙眼,傻路路們受到無法彌補的傷害。在這個夜晚,傻路路們出發了,離開這個生活地越來越不幸福的地方,越來越糟糕的地方,他們要搬到一個很遠的地方去,翻過山頭,越過大河,還要穿過沙漠、草原和戈壁。那裡或許有幸福,但絕對沒有底底村的人們。

千年一嘆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1002字

年老的你

秋風瑟瑟,風鈴搖曳。年老的你,在一遍遍訴說著過去。沉默了,便不再言語。

—題記

這是一部日記。我打開了一個封面,你卻打開了整部世界文明史。讀完這本書,年老的你,我要為你讚歎!你讓我瞭解了除華夏五千年文明外,在亞非歐三洲的陸地上還沉澱著一個又一個王朝的興衰!遺蹟被沙土一層又一層地覆蓋,但是千年文明的內涵還流淌在我們的血液中!

年老的你,印度。我讀了你,就讀懂了一門佛教的藝術。是你,在菩提樹下開創了佛教,讓天下蒼生受到智慧的啟迪。木魚噹噹,你的絮語飄遍東南亞。是你,建設了無與倫比的泰姬陵,再融合佛教的精華,將印度的建築藝術弘揚光大,成為了世界建築史上光輝的一頁。印度文明幾天幾夜也說不清道不明,啊!年老的你,我在你身上看到了宗教與藝術的雙重魅力。讀你,這美妙的恆河文明!

年老的你,埃及。我讀了你,就讀懂了一段神祕的傳奇。是你,在茫茫大漠中建造了金字塔,龐大的四稜錐讓全世界矚目,讓全人類驚歎。是你,在撒哈拉沙漠這片不毛之地上播種下了一線生機。在這裡,海已枯而石未爛,沙土紛飛,狂風咆哮,你卻向我們傾訴著一個又一個淒涼的故事,留下了一個又一個高深莫測的謎。啊!年老的你,我在你身上看到了一個民族的堅韌與頑強。讀你,這永不可複製的世界奇蹟!

年老的你,希臘。我讀了你,就讀懂了一個哲學的時代。是你,在其它歐洲國家還處於野蠻狀態時擁有了無數的哲學者,還有先進的數學研究與科學技術。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阿基米德……這些哲學家、數學家開創了軸心時代,為後世的人類進步打下了基礎。你讓整個歐洲為之震撼。是你,在外界戰火紛飛時依然從容地編著一個又一個神話人物,宙斯、阿波羅……啊!年老的你,我在你身上看到了悠閒與智慧的交融。讀你,這哲學界的永恆座標!

但他們都已逝去,空留一座座巨集大的建築在那裡令人驚歎惋惜。中國經歷了五千年的滄桑,卻屹立不倒。二十世紀初,甲骨文、莫高窟相繼被發現了,那是中華文明童年的歡笑,青春的吶喊,引得無數考古學家的興奮。此時的中國,成為了一個神祕的所在。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了;一九六一年,中國人民度過了三年自然災害;一九七九年,中國改革開放了;一九九七年,香港迴歸……在這一個個可喜的成績背後,有多少人在為中國夢做著努力,無悔地奉獻著他們的青春?

如今,我們步入了二十一世紀。年老的你,中國,你的新夢想是什麼?我們作為你的傳人,我們又如何續寫你的傳奇?

《英雄不朽》開學第一課讀後感 篇10

《英雄不朽》開學第一 ,699字

今天,我看了以“英雄不朽”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這個節目體現出了中華民族抗日英雄的氣概,也記錄了日軍犯下的滔天罪行。敵人入侵,戰火紛飛,那是一段中國人永遠忘不了的歷史。我看了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那些抗日英雄的英雄事蹟也讓我無比敬仰。

女英雄趙一曼在獄中,不管日軍用什麼酷刑,她也不肯透露出一點團隊的情報,身負重傷的趙一曼表現出了中國人保衛祖國的決心。

還記得秦怡奶奶說的那句話“國歌不是編曲的時候編出來的,而是在抗日戰爭中做出來的”!愛國就是為祖國獻身,不怕犧牲自己。這句話也讓我們會想起左權將軍,他像鋼鐵般結實,像獅虎般勇猛。在戰鬥中,他並不是率先離開了,而是守在了隊尾,日軍的炮聲炸響了,他也把生命獻給了祖國。

勇敢就是不怕犧牲和奉獻精神,不怕困難,勇於自己承擔。勇敢也不分男女老少,就連13歲的王二小為了保護轉移躲藏的鄉親們,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後來敵人知道上當了,用刺刀刺向了王二小的胸膛,把王二小摔在石頭上,他也一聲不坑,他用自己的勇敢保衛了戰士們、鄉親們,用他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首勇敢的歌。

南京大屠殺,共有30多萬死難。我們只有記住這樣的教訓,更好的愛自己的國家,我們才可以振奮民族精神,把我們國家建設強大起來。我也明白只有好好學習,自信、自立、自強,才能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未來是屬於我們的,我也要爭做祖國合格的、優秀的接班人。

一段段英雄事蹟,一個個愛國人士,一句句激奮人心的話語在我眼前浮現,在我耳邊迴盪……想想我們今天為什麼能過上如此幸福快樂的生活?那是這些抗日英雄用血肉換來的,換回的是我們的快樂和平安!所以,我也要向革命先烈們一樣為了祖國的未來而努力學習,加油!

失去的一角讀後感 篇11

讀後感 ,508字

《失去的一角》這本書我覺得很好看。它為什麼好看呢?因為這本書是繪本,有很大的圖畫,讓我們這些不愛看多字的人都可以看,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點。

這本書講的是,有一個圓圈,他失去了一角,他要找回他的那一角,他在路上經歷了許多事情。比如,他在尋找一角的時候,遇到了許多動物和植物,比如他遇到毛毛蟲,有時會停下來和毛毛蟲說話,還有,他可以在找角的時候,聞一聞花香,還可以和甲蟲賽跑,有時候它超過甲蟲,有時候甲蟲超過他,他還可以唱歌,還可以讓蝴蝶停在他身上。

不過他的路程很艱辛,他有時候在雨裡走,還有時候在雪裡,挨著凍,只有太陽升起來才能暖和些,他還上山下山,游泳,我千山萬水,終於找到了一角,但那不是他的角,他又繼續尋找起來,最後他又找到了其他角,但那都不是他的角,它們長的長,寬的寬,尖的尖,扁的扁,終於,他找到了自己的角,然後開心地滾動起來。

不過他之後再也不能,和毛毛蟲說話,或聞聞花香,或讓蝴蝶停在身上,還不能唱歌,最後他終於明白了,他放下了角,然後慢慢動起來,這樣,他終於能幹他想幹的那些事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太在意成功,或許有的時候成功比成功好,因為不成功總有成功沒有的東西,要換個角度想問題總能想清楚。

《到你心裡躲一躲》讀後感 篇12

國小四年級作文 ,389字

《到你心裡躲一躲》這本書出自湯湯之筆,她為我們講述了發生在各種各樣的鬼身上的故事。

翻開這本書,第一眼就看到了簡介上的“鬼故事”三個字,我的心底閃過一絲害怕。我忐忑地翻開書頁,看起第一個故事來。誰知,故事中的鬼一點都不可怕,反而是善良、溫和、天真的,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去認識下一個鬼。整本書看完之後,我徹底改變了對鬼的印象。原來,不是所有的鬼都是可怕的、邪惡的,也有一些是正義的,甚至是可愛的。

在書中,我認識了溫暖善良的巖,他為了朋友甘願自己消失;我認識了堅定任性的鐵鍋,穿越到現代尋找它的主人;我認識了執著等候的柳枝,克服了困難守護著她的愛人;我認識了相信親情的藤藤,知道養父母是鬼之後也不逃走;我認識了樂於助人的土土土,他幫助城市裡的人擺脫疲憊和迷茫;我還認識了熱情單純的光芒和可愛勇敢的喀喀莎。

這是一部溫暖人心的鬼童話,作者用她豐富的想象力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個精彩的故事。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 篇13

國小二年級作文 ,453字

9月1日我看了以“中華驕傲”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看完之後我好激動,我們國家的文化真的是好博大好精深啊。媽媽問我:“你看完之後有什麼感想呢?”我沉默了好一會,也沒說出了個所以然來,媽媽又說:“那你看完之後最喜歡哪一個?”我一下子就想起了那個九十幾歲的老爺爺,他叫許淵衝,是北京大學的教授,從事文學翻譯工作已經有六十幾年了,可是“詩譯英法唯一人”。他還獲得了“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這可是翻譯獎最高獎項之一哦。

很多很多的中外名著都是通過許淵衝爺爺的翻譯才讓我們所知而曉的,他說他自己每天最少都要翻譯一張紙,經常都要到晚上三四點鐘,有時想到什麼也會半夜爬起來,打著手電筒記下來,就怕第二天忘記。老爺爺還給他自己定下了一個小目標—翻譯到一百歲,把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經典傳播到世界各地。

我作為一名二年級的小學生,雖然做不到老爺爺那樣,但是我要向他學習,給自己也定一個小小的目標—認認真真完成當天的作業,最好不出現一丁點差錯,然後向著目標努力前進,爭取將來也能成為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讀後感 篇14

讀後感 ,422字

“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不錯的,時代因為創新而發展。而對於“事物的正確答案只有一個”的這種思維模式或許我們已經司空見慣。但我們必須還具備些創新的意識,打破長期以來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以尋求發展,以尋求超越。

早在中國古代,就創造出四大發明,而這些發明不止使一個時代發展,更使整個世界都發生了變化。

中國清朝,在創新方面,也是一個代表。清雍正時期,雍正帝積極推行新政,來改變一直以來就傳承的制度。“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等創新制度的實施,雖有些守舊派阻撓,但這些新政還是讓那個時代有了發展,為以後的乾隆盛世做了鋪墊。

所以,創新以求發展,創新以求超越。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我們不探求新思維,尋求新的創意,而一直停留在所謂“事物的正確答案只有一個”這種思維且不能自拔的話,那麼發展便成為了烏有,超越變成為不可能!

尋求創新,志在超越,如果我們生活中一直保持著這種創新思維的話,時代終會因創新而改變。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 篇15

讀後感 ,888字

當我看完開學第一課時,我不禁深深地敬佩這些勇敢的紅軍們,他們是多麼的偉大,是祖國的驕傲!這些紅軍們一共要走兩萬五千裡的路程,相當於在一個四百米的操場上走三百圈,他們不僅路程遠,生命也隨時會有危險,而且就連吃飯也都是飢一頓飽一頓的,有時一天只吃一顆黃豆,大家都知道吃一顆黃豆怎麼能填飽肚子呢?而紅軍他們卻做到了。

有一位叫胡正先的老先生現在九十九歲,是一位通訊員,他始終保持著兩個信念。第一個信念是自己要當上紅軍,第二個則是為國家儘自己的一份力量。沒錯,我們每個人都要為國家盡一份力量,這樣我們的國家才會更加強盛。這位胡老先生在一個屬於他的五角星上寫上了他的名字,這顆五角星慢慢地升上舞臺的中央,它是多麼的耀眼啊!看到五角星讓我不由得想起一首歌,名叫五星紅旗,"五星紅旗你是我的驕傲,五星紅旗我為你我為你自豪……"這首歌在我的耳旁響起,五星紅旗你是那麼的鮮豔,你是那麼的光彩照人啊!

你知道最小的紅軍有多大嗎?是三歲?不對。是一歲?不對。那有多大呢?才剛出生18天呢。你肯定會驚訝吧,這麼小的孩子怎麼會去參加長征呢?小孩的父親叫賀龍,當時這個小孩沒有名字,有位紅軍說就叫賀捷生吧。賀龍聽了高興的說:"賀捷生這個名字既順口又響亮,就叫賀捷生了。"小孩的母親要和賀龍一起去長征便把幼小的捷生也帶上了,可一些紅軍說:"路途非常艱難,帶上一個小孩她會有危險的。"而賀龍卻說:"連自己的孩子都照顧不好,又怎麼能去打仗呢?"賀龍執意要帶賀捷生去,他們也只好同意了。有一次賀龍要去打仗就把衣服裡的捷生像一些衣服什麼的丟在了草叢裡就騎馬去打仗了,而捷生在草叢裡大哭卻沒人聽到這哭聲,後來賀龍打完仗正要喘口氣才發現捷生不見了,賀龍馬上騎著馬又返回到剛才出發的地方準備去找卻無意間聽到有人在說傷員部撿到了一個小孩,賀龍連忙跑到傷員部抱著孩子對他們說:"這個小孩是我的。"說完賀龍那蒼白的臉才開始好轉起來。其實還有更多精彩又感人的故事,比如飛奪瀘定橋……

看完開學第一課後,讓我深有感觸: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以後的道路還很長,不管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上,我都會學習紅軍精神,堅定不移!勇往直前!

《不上補習班的第一名》讀後感 篇16

讀後感 ,617字

在李小米的班上轉來了一名新同學,名叫韓智律。智律雖然沒上過補習班,但他是小米班上的第一名,帶著好奇的想法和好學的精神,我看完了這本《不上補習班的第一名》,大家是不是也很想知道其中的“祕密”呢,那就跟隨我一起到書中來吧!

小米,一個不會安排時間的女孩,她每天都是讓媽媽來安排所有的生活和學習上的事,無論什麼事都沒嘗試過,她也沒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整天懶洋洋地過日子,有時甚至連作業都是媽媽幫她完成。但自從新同學智律搬到小米家樓下後,小米就對他非常好奇,便經常去他家串串門兒。智律是和他的奶奶住,他每天除了學習,就是幫奶奶做家務,而且智律沒上過任何補習班,成績在班上卻是名列前茅。小米和小米的媽媽以智律為典範,開始自我反省並且慢慢改變觀念,自從她向爸爸媽媽宣佈“以後要做個自動自發的人”之後,每天把時間安排得有條有理,滿滿當當,也開始執行一起床就讀書,還抓緊時間複習功課,到了考試,小米的成績“噌噌噌”地往上升,特別是數學成績。雖然成績非常不錯了,但小米沒有驕傲,每天和智律一起做數學題,希望成績更好!小米“一點一滴”地改變,慢慢成為了自己人生的主人。

讀完了這本關於學習要自律的書,我也想到了自己,我有時做事也拖拖拉拉,不會安排時間,總有點依賴媽媽來幫我安排,這本書讓我明白了自動自發的唸書和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定好目標,定好方向,靠自己的力量踏出去的步伐才是了不起的,所以,我希望自己以後一定要學會自律,學會安排好時間,做自己行動的主人!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 篇17

讀後感 ,470字

週五,我看了《開學第一課》,那裡面講了許許多多精彩的故事。

有賀龍、楊政委等等革命先烈的故事。說到這裡,大家應該都是家裡的小公主或小王子,應該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一天只吃一粒黃豆是何等的滋味,一個小指甲蓋那麼大的黃豆!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簡直令人無法想象的,但是我們的革命先輩們卻挺住了。萬里長征時,敵機來轟炸紅軍,那種危機時刻,使得紅軍一天只吃一粒黃豆,那是何等的艱苦啊!

第一段的啟示是堅持不懈。

在長征中,有一位小紅軍,猜一下,他多大?一歲?不,5個月?不,1個月?不,他只有18天,這位小紅軍在出生後18天,紅軍來招兵,他父母都參加了紅軍,又沒有閒人可以帶,他媽媽只好在背上做一個竹籃子,他就躺在裡面。有一次,敵機來轟炸,馬兒受到驚嚇,前腿高高舉起,差一點把竹籃子打翻了,還好一位大娘把小紅軍抱出來,遞給了他媽媽。在長征中,有許許多多這樣令人感動的故事。

第二段的啟示是不畏艱難,勇往直前。

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革命先輩們用鮮血換來的,我們要好好讀書,不忘國恥,振興中華,在中國騰飛的道路上更進一步!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 篇18

讀後感 ,491字

開學第一天,我看了一個很有意義的電視《開學第一課》,我寫了這篇讀後感。

《開學第一課》裡面講了很多抗日、紅軍時期的故事。共產黨爺爺犧牲自己也要守衛祖國的一個個愛國故事。

那些共產黨爺爺,他們寧願犧牲自己,也要守衛祖國;他們寧願拼死拼活,也不向日本鬼子低頭……

他們就穿著一雙破草鞋,一天就吃一顆黃豆,身上還要背好多好重的武器、食物等物品,還要一天走一萬多裡,不能休息。就像我們,不穿鞋,一天只吃一顆黃豆,揹著五六個裝滿水的大水桶,圍著400米的跑道跑400圈,不能休息。我們能這樣嗎?不能。我想:他們太能吃苦了,有一股幹不完的勁。如果,我們能有他們這樣一半的精神就好了。

司馬遷說過:“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為日本鬼子賣命,替法西斯賣命的人的死就比鴻毛還輕,共產黨人犧牲,為國家賣命的人的死就比泰山還重。他們是多麼愛國呀!我以後要做個愛國的人。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終於在1949年10月1日,中國人在毛主席帶領下成功建國,成功解放。

如今日本鬼子依舊虎視眈眈,想要侵略我們。我也要像毛主席一樣愛國。首先,我會好好學習,得到若貝爾獎,讓中國發揚光大。

螳螂一號讀後感 篇19

讀後感 ,764字

這個星期,我讀完了《螳螂一號》,讓我感觸頗深。

這本書講了一個有關人性的故事。黃可是一名大學生,突然有一天他腦子裡可以聽到別人打電話的聲音。經過黃可的一系列調查,原來事情是這樣的:劉教授的一名學生易容寫了一篇很出眾的論文,劉教授對論文做了修改並在撰寫人中加上了自己的名字,之後其他一些局長等人也對論文做了很簡單修改後就加上了自己的名字,劉教授等人因此名聲大噪。易容很氣憤,於是離開了劉教授,他自己根據論文研發出了“螳螂一號”。“螳螂一號”是一件可以讓人變得超級聰明的高科技產品。易容在實驗過程中不小心影響了黃可的腦電波,從而使他的腦海裡出現混亂的電話聲。

這篇文章在易容的論文被劉教授佔為已有時,出現了一條定理:螳螂定理。母螳螂在與丈夫交配後,為了給自己增加營養,就把自己的丈夫活生生地吞食。人,也會為了一己私慾而把別人當作利用的目標。就像文中的劉教授,明明是學生的論文,卻佔為己有。人心,為何如此險惡呢?我們以後可不能這樣,不能利用別人達到自己的某些目的。

我想到了有一次數學老師佈置了一道難題,還說誰做對了有獎勵。旁邊的一位同學向我求助,可是我自己也不太肯定我的答案是不是正確,於是我心想正好可以利用這位同學,讓他先去上交,如果對了我也就能直接上交了,如果不對,我還能再重新思考。想到這裡我偷偷樂了,正想這麼實施的時候,腦海裡有個聲音響起:“不能這樣利用別人,題目做對做錯都沒有關係,但和人交往,待人要真誠。”我瞬間感到臉火辣辣發燙。是啊,我怎麼能這樣對待同學呢?於是,我告訴他我不確定方法是不是正確,所以不能誤導你。而我呢,自己去上交了作業,結果果然錯了。雖然我沒有得到老師的獎品,但是我覺得自己戰勝了內心的一個敵人,比得到獎品更值得高興。

《螳螂一號》向我展示了科幻的魅力,又讓我明白了一個令人深思的道理,絕對值得一看。

友誼像花兒一樣讀後感 篇20

讀後感 ,391字

有一天,我讀了一本《友誼像花兒一樣》的書中”白圍巾上的願望樹”這個故事後,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有個叫濛濛的同學,因為從下就失去父親,就靠媽媽一個人維持生活。所以整體板著臉從不與人相處,一直把自己封閉在憂鬱的世界裡,這使同學們都覺得她很難相處。後來,班裡轉來了一位名叫雨果,小名“開心果”的同學。同樣他也是失去父親的孩子,但他卻很開朗,喜歡樂於助人。像有一次,濛濛同學在氣溫大約只有4度,濛濛同學只穿了一件薄薄的毛衣,冷得發抖。阿果看見了,便拉著濛濛同學的手,走進了旁邊的一家店。阿果幫我濛濛同學買了一條白色的圍巾,並小心翼翼地幫她戴上,這使濛濛同學感到了很溫暖。就這樣在“開心果”同學的影響下,濛濛同學終於走出了陰影,開始了新的生活。

我們生活在幸福之中,無法體會濛濛同學那時的感受。但“開心果”同學那種遇到困難與挫折,勇敢面對,樂觀與助人為樂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