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知識成為夢想的負擔相關作文20篇

莫讓知識成為夢想的負擔 篇1

高一作文 ,867字

常德學子張天一因放棄律師工作創業賣米粉而備受爭議,但在我看來,他是在走自己的路,收穫自己的青春。

很多人看來,能達到北大碩士的高度本就不是一般人所能及,況且一路走來,如果就此選擇,憑藉學位便能得到一份高薪低負荷的“白金工作”,何樂而不為?不過他們錯了,張天一他只為行走青春不虛廢,於自己有意義的事,而不讓知識成為金錢的附屬,夢想的負擔。

誠然,一個碩士賣米粉確實是一種教育資源與人才的浪費,而社會也需要人才,但是又有誰能夠保證他成為律師之後在芸芸律師之中便一定能夠回饋社會,實現價值呢?而他賣米粉卻能夠滿足大眾的胃口,同時也為家鄉湖南的美食打響了招牌,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文化上的傳播?難道這是無意義的嗎?所以像張天一這樣的人需要的不是被改變,而是尊重與理解。

正如比爾蓋茨。當年在哈佛求學的他因喜愛計算機行業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學業,中途退學。雖飽受爭議,但獨自創業的他與同伴艾倫不久便發明了Microsoft的解譯器,從而震驚了業界,並逐漸走向成功,成為世界首富。正因為比爾蓋茨懂得遵循自己內心,為自己而活,才使得他嘴中贏得了自己的青春與事業。同樣地,有誰能定論張天一的路不會像他一樣呢?

我想,知識的用處並不僅限於專業學科,作為律師來說,嘴皮子快,有思維能力,又通曉法律,做生意未嘗不可。若僅將所學知識用於自己不喜歡的事業上,那也就是僅僅滿足於事業所需,而將知識遷移到自己的夢想中,執行起來便可能事半功倍,收穫更大的社會效應,相比與此,打破固有的思維,也許是當代青年發展,與實現自我價值的最好途徑。

當然,這樣的做法並不是適用於每個人。除了勇氣之外,更需要自身的實力。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若是沒有基礎能力和知識輔助,效仿,便是盲目的,愚蠢的,這種“追夢”便是真正的追“夢”,是對自我意識的不足,沒有對自身的評斷,而結果也終會成為泡影。

或許,在現代社會的背景下,一個人被附加與之相匹配的身份才更易被人們所認可,但是作為青年的我們,莫讓這種意識成為影響自主選擇的包袱,也莫讓知識成為夢想的負擔,如此,才可活得快樂,活出我們的青春價值。

莫讓現實束縛夢想的翅膀 篇2

高一作文 ,955字

河南鄭州老師一封辭職信——“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在網路走紅,令人敬佩。我看到了她掙脫了現實的捆綁,努力的飛向更好更美的藍天,也看到了她不安於平淡生活,為理想而奮鬥的勇氣與鬥志。

“錢包那麼小,誰都走不了。”有些人被現實的骨感打擊,失去了拼搏努力的勇氣和動力;“世界那麼大,到哪都一樣。”有些人沒有了理想,失去前進的動力,渾渾噩噩的過日子。當理想被現實遮蔽,就像光明被黑暗掩埋。我們中的大多數被黑暗矇蔽了雙眼,誤認為世界並沒有光明,終只落得人生平平,淡而無味。

勇於進取,不安於現狀,衝破,平淡系那是的阻隔,不斷創造人生的輝煌,才能攀上新的頂峰。愚公不安於現狀,為改變生活環境持之以恆,感動天神,留下愚公移山的佳話;比爾·蓋茨不滿足於上大學,中途退學,開創微軟公司,成為世界首富。小米積極走向世界,學習技術,創新理念,一躍成為世界三大手機制造商之一,並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蹟……正是不安於現實的精神,讓他們與眾不同,或是打破條條框框,或是拒絕循規蹈矩,或是看淡得失,向著理想,至於面對社會的壓力,敢於直面複雜的社會,敢於主宰自己的生活。

只有每個人都被激發出對夢想的執著與堅持,對實踐理想的渴望,我們才可能擁有一個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社會。若是顧慮過多,在實踐理想前過多的考慮後果,終只能屈服於現實,失去了實踐理想的機會。當然更不能屈服於現實,失去了實踐理想的機會。當然更不能稍有阻撓就輕言放棄。北京大學博碩士張天一不安於現實,毅然轉為與專業無關的銷售牛肉粉。縱然有多少反對的聲音,縱然有巨大的社會輿論的壓力,縱然在實踐的道路上有多大的阻礙,他堅持了下來。因為在他的心中時刻不屈服於現實,定要為夢啟航,張開夢想的翅膀,在廣闊的天空中去飛,去追!

社會中像張天一一樣的人少之又少。我們因為害怕承擔失敗,害怕追夢路上的荊棘。追夢的道路何去何從,我們無從知曉,也許一片黑暗,也許開闊平坦,也許僅是磕磕絆絆,如果僅僅安於現狀,這樣的生活又有何意義!

雞蛋從外開啟是一道菜,從內破殼是一條生命,不要讓現實束縛理想的翅膀,堅定理想,衝破牢籠,做夢想的實踐者,創造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知識助力夢想,好書伴我成長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1376字

書,就像春天裡那洗綿綿的雨,滋潤我乾涸的心田;書,就像黑暗裡的一盞明燈,照亮我前進的道路;書,就像一把鑰匙,為我開啟智慧的大門。

我喜歡看書,因為書可以給我知識,給我快樂。書就像是我的朋友一樣,在我遇到問題時,它就會告訴我怎麼做。書還會讓你知道一些你不知道的知識;要是你看了,就會收穫更多的知識。

一本書就是一個小小的階梯,拾級而上,總會到達夢想的那一天。一本書就是一個大大的太陽,陽光照耀,總會收穫溫暖和成長。閱讀是心靈的感悟,故事是濃縮的世界,每一個故事都用細緻的筆觸勾勒人生,用簡練的話語闡釋道理。這些書用精神的光芒,照耀著人類的精神花園。

它是富含理想和追求的華美樂章,是滋潤孩子心田的雨露和甘泉。所以,我們要多看書。

我特別喜歡放假,因為一放假,我就可以去書城看書,敞遊在書的海洋。盡情的去看自己喜歡的書,和好看的書。如果沒人叫我走,在裡面看上一整天的書都沒問題。書讓我懂得了人間的喜怒哀樂,明白了人們的真善美。

《兒童百科全書》令我驚歎不已;《魯西西傳》令我奇思妙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又使我淚如雨下……我每看一本書,都會用不同的情緒表現出來。

我不僅愛看書,而且看得也很入迷,一看起來就是幾個時辰。我看過的書中,我最喜歡故事類的書,特別是鄭淵潔寫的《魯西西傳》,他寫的這本書,彷彿自己也身臨其境。

魯西西和她的哥哥性格迥然不同:皮皮魯熱愛冒險,魯西西門膽小乖巧,她在全校還是很有名的優秀生,在家裡聽爸爸媽媽的話,從不惹禍。但有一次,她的哥哥,老師,同學都懷疑她,就是為了五個罐頭小人,弄得魯西西被多少人懷疑。而她又不敢說出來,因為她一想到媽媽把好多隻動物從陽臺上扔下去時,她就想:媽媽扔了這麼多隻動物,這些小人肯定也凶多吉少。所以就沒有說出來。

我最喜歡看《罐頭小人》這一章了,感動、搞笑、驚訝,都表現出來了。她的爸爸媽媽請假去搜她的房間,而她的哥哥曠課去她的房間。

後來,小人們幫皮皮魯救了她心愛的狗—福爾摩斯,為了這事,皮皮魯就和那些小人認識了。皮皮魯對小人們都還好,所以小人們商量著要報答皮皮魯和魯西西。

這些罐頭小人為了不讓魯西西和皮皮魯受委屈,都學了一些本事,藝術家雕刻,歌唱家練可唱歌,上尉學習武術保護她(他)們,約翰學外語,博士學知識。這些本事可都幫上了魯西西,博士幫魯西西和皮皮魯提高成績,約翰在四個國家來的時候,幫魯西西跟外國人交談,藝術家在雕刻大賽中為她雕了一個微雕作品—長城。

到後來,她的爸爸媽媽明白這一切後,懂得了尊重孩子,也不再剝奪她(他)們的愛了。

其實每一位父母都應該這樣,不剝奪孩子的愛,不阻攔我們去做一些事。我也有像魯西西一樣的經歷。

有一次,我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我發現了一隻小燕子,她還很小,很小,翅膀上還受了傷,我看了,就把它捧到手心裡,把它帶回家了,回到家,我看媽媽不在家,就把燕子藏了起來,不讓媽媽發現。因為在以前,我養了一隻小貓,可媽媽不喜歡貓,就把貓拿去送人了。我一想到這件事,就掩藏了這隻小燕子的事情。

可我還是隱瞞不住,媽媽清理房間的時候,發現了那隻燕子,之後我就求媽媽:“媽媽,不要把這隻小燕子送人,好不好?”媽媽聽後,答應我了。

書,是風;書,是水;書,是陽光;撫媚我這棵小苗。書給你帶來快樂,帶來有趣,帶來美好,讓我們去享受快樂,享受生活,享受書吧!

莫讓規則成為擺設 篇4

國三作文 ,671字

規則,一種規範自身行為的道德理念。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有了規則的存在,才有了合理的社會秩序。但是,我們遵守規則了嗎?

從排隊說起,隨著社會發展,生活是愈為便利,很多人都想受到社會的服務,於是,便有了排隊一說。

誠然,大多數人還是會遵守排隊的規則,不會干擾影響他人。但沒有事情是完美的,在排隊時也往往少不了一些投機取巧的人。他們會找到自己在隊伍中所認識的人,即便不認識,在交談過後也就成了朋友。然後以一種理所當然的態度排在“朋友”後面,順利的節省了一段排隊的時間。

對於此種現象,我們應該反思自己曾經是否也有這樣的“小聰明”呢?看著校園外等車的同學,公交車一來他們便爭先恐後地擠上去,哪有絲毫排隊上車的意識?樹立起自己的規則意識,時刻警醒自己,莫讓規則成為擺設。

生活中也有許多不遵守規則而釀成的悲劇。2017年新春伊始,“老虎咬人”新聞瞬間抓住了大眾的眼球。一個男子無視動物園的規則,冒然進入虎山而被所咬死。這能說是老虎的過錯嗎?只能怪那人無視規則,葬送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無規矩不成方圓。溪流本是大海“有容乃大”的規則,才能成為浩浩江河;樹木本是自然“物競天擇”的規則,才成就了參天大樹;小草本是萬物周而復始的規則,才能譜寫一段“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傳奇;老鷹本是“天高任鳥飛”的規則,才能擁有“欲與天公試比高”的決心翱翔於天際。有了規則,一切才有了存在的價值。

作為一名中學生,遵守規則不僅是一種義務,更是一種責任。擁有較高的規則意識更是我們遵守規則的基礎。朋友們,讓我們行動起來,為社會安定與繁榮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莫讓知識“碎片化” 篇5

莫讓知識“碎片化”作 ,834字

碎片是當代網際網路化的特徵。娛樂碎片化無可厚非,但是知識碎片化是危險的傾向。微信朋友圈等現代工具的使用,使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魂不守舍地捧著手機,手指像殭屍一般不斷下滑,百無聊賴地掃著簡短的文章,漸漸在碎片中迷失方向,大量時間沉湎於此。碎片化的知識真的好嗎?

的確,隨著科技的發展,獲取資訊變得方便起來,隨時隨地,一開啟手機,各類紛雜的新聞、文章呼之欲出,人們只需輕滑螢幕便能得到想要的資訊。運用手機、電子書等方式進行閱讀已逐漸趨於潮流,微信、QQ等應運而生,而認真靜下心來讀一本書卻無比困難。這是為什麼呢?微信等軟體資訊量雖廣,但知識卻是碎片化的,容易短時間內完成閱讀。而讀書是體系化的知識,讀完一本書需要很長時間,快節奏的生活讓人們浮躁,沒有耐心安靜讀書,翻久了自然覺得心煩意亂。

知識是體系化的,學習更要體系化。

體系化是成功的前提。牛頓是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數學家,經典力學理論的集大成者。牛頓從力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出發,運用他所發明的微積分這一銳利的數學工具,不但從數學上論證了萬有引力定律,而且把經典力學確立為完整而嚴密的體系,把天體力學和地面上的物體力學統一起來,實現了物理學史上第一次大的綜合。正是因為牛頓建立了這樣一個體系,才使得後人對力有了概念,對自然界有了進一步的瞭解,推動了工業革命的程序。

體系化是把握事實的關鍵。古代盲人摸象的故事就是個例子:有四個盲人很想知道大象是什麼樣子,可他們看不見,只好用手摸,胖盲人摸到了象牙,便以為大象是個蘿蔔;高盲人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便以為大象是一把大蒲扇;矮個子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便認為大象是根大柱子;而那位年老的盲人卻認為大象只不過是一根草繩,因為他摸到的是大象的尾巴。是什麼讓他們的認知有所扭曲呢?這正是碎片化帶來的盲目與危險。

因此,學習知識要把握正確方向,專注深入,莫讓知識碎片化。形成知識體系,才能融會貫通,偉人思想成熟的標誌不是說一句名言,做一件大事,而是形成一套思想理論體系,並一以貫之。

成為夢想中的自己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771字

我是懸崖上一束燦爛的蒲公英,是那惡劣的環境,讓我得以成長,鑄就輝煌。—題記

起風了,我和兄弟姐妹們漂洋過海到各地安營紮寨,我降落到一處懸崖邊上,看著高大的喬木都居於我之下,我得意極了。我彷彿站在金字塔的頂端,擁有著最先享受陽光的雨水的權利,日子就這樣美滋滋地一天天過下去。

但是好景不長,接連十多天不下雨,我開始感到頭暈目眩,我嘗試著把根向地底下扎去,但是由於身處懸崖,土層很薄,沒過多久就四處“碰壁”,看著山谷間兄弟姐妹們的葉片綠得發亮,盡情地享受著水源的滋養,我好羨慕,但卻無可奈何!再這樣下去,我命休矣!

漸漸的,我的腰身被壓彎了,我也看著自己的模樣,突然很想哭:葉子黃得開始發蔫,低下頭,低頭便能碰到地但卻抬不起頭,我想就此倒下去,但兄弟姐妹們卻紛紛鼓勵我說:“梅花香自苦寒來。你不能放棄,要堅持下去!”

聽到他們的話,我心中逐漸湧出了一股希望:是啊,我要堅強,我堅信我能夠衝破困境,走向成功的。

我那細如蠶絲的根沿著細小的石縫往深處伸展,拼命地尋找著水源,我不甘心就此放棄,即使我快要倒下來了。終於我嗅到了水的清涼,在石頭的縫隙中,居然還有著水,是平時下雨天的雨水,我瘋狂地汲取著,“我就知道,只要不放棄夢想,就會有希望的”。我很珍惜這不多的雨水。

我也發生了變化,我也可以很好地生長起來了。終於,青翠欲滴的葉片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腰肢也挺直了,渾身洋溢著自信的光芒。當兄弟姐妹們發現我的變化後,都興奮、嘰嘰喳喳地說:“你真好看。”之前所為之吃的苦頭,也變得那麼的甜蜜!“蒲公英的使命就是不管在哪裡,都要好好的生長。”耳畔突然響起了媽媽說過的話。

又是一個春天,看著原已荒涼的懸崖上點綴著綠的色彩,我笑得很開心,我的孩子們也已經在這裡紮根、成長。只要我們在逆境中不忘初心,堅持不懈,我們都將能夠成長成為夢想中的自己。

讓綠色成為理想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712字

環保要從小事做起,保護環境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人人都有理想,而我的理想就是成為環保的人。北京曾有這樣一則新聞:由於北京市區和周邊的汙染排放情況十幾嚴重,在2013年1月份,北京持續霧霾天氣,一個月中北京市霧霾天氣的天數達到25天,只有5天空氣相對比較乾淨。

這則新聞告訴和呼籲人們儘量少開私家車,多騎公共自行車和公交車減少尾氣排放,使得空氣質量有很好的提高,大大減少霧霾形成的次數。

2013年7月7日,在大足龍湖畔,重慶第二師範學院美術系“三下鄉”實踐團,在此舉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環保宣傳活動從“節約保護水資源”為主題,通過行為藝術,號召遊客,居民愛護環境保護環境,加入環保行動。

這則新聞則告訴我們想要環保不光是嘴上呼籲大家,還要用實際行動來實現環保。

自從塑料時代來臨以來,96%的塑料製品沒有回收利用,其中5%已進入大海。科學家也因此給海洋表層區域起了一個綽號:“塑料湯”。海洋生物會把塑料誤認為食物然而將其吞噬,導致感染而死,一旦海洋生物死亡,它們的屍體就會腐爛分解,而塑料則又會被釋放回環境,繼續“陪伴”人類。

這則資料,告訴我們要少用一次性塑料袋,去超市購買物品時,要自帶綠色環保袋,或可重複使用的袋子。注意垃圾的分類,要把生活垃圾和化學等垃圾分開來扔,要尤其注意廢電池,不要以為電池沒有電了就認為它沒有危險了,然而在分電池裡蘊含了許許多多的有害物質。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它被破壞了,我們就別無去處,所以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讓地球更好的造福於我們的子孫後代。

讓綠色成為理想!

讓奮鬥作為理想的重要支柱 篇8

國三作文 ,654字

有位詩人曾說過:“夢裡走了許多路,醒來還是在床上。”它形象地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汗水是滋潤靈魂的甘露,雙手是理想飛翔的翅膀。”是的,人不僅要有理想,還要努力去做,只在充滿理想的生活中等待。恐怕一切僅是一場空話吧!

理想固然美好,但要使之成為現實,不付出艱苦勞動是不可能的,甚至得花一輩子的時間,不是嗎?愚公移山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為了全村人的方便,號召子子孫孫一起去挖王屋、太行這兩座巨山。所謂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完成了他的心願。他不但有理想,還付出了汗水,背後還會受到別人的譏笑,夢想才得以實現,在現代社會中,這樣的人屢見不鮮。擺脫虛無的理想,正視現實,面對挫折頑強拼搏,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實現自我價值。如果你希望成功,不僅需要理想為指導,以經驗為參謀,以恆心為良友,以奮鬥為兄弟,這句話是我從書上所看到的,不正符合“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嗎”?

每個人都知道,拘於理想不去奮鬥的人,只能是一個平庸無志的人。讀過《阿Q正傳》的人大概都知道,阿Q一整天浸泡在幻想中,想像未來如何美好,到頭來不過還呆在破廟裡,成為短暫一生的遺憾。現實生活中像阿Q這樣把理想變成霧裡看花的人還少嗎?有偉大的理想,卻不付出汗水,始終在原地踏步,眼高手低,最終也只是個美麗的“肥皂泡”罷了。有句話說的好“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話百歲。”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不付諸行動的理想,就像不結實的果樹一樣。”在理想的基礎上,我們要學會付出。否則只是“鏡裡觀花”。在人生道路上,讓我們伴隨啟明星指引,懷著永不言棄的信心,去開創自己的一片天地吧!

讓經典成為我們的指路明燈 篇9

國一作文 ,721字

經典就像那嚴冬時,從雲層裡滲出的一縷陽光,給人們帶來溫暖,點亮了人們心底的溫暖,經典就像炎夏中,那從悶熱的空氣中奔來的一絲涼風,帶走了人們煩躁的心靈,喚醒了人們心底的那一抹清涼!

經典能夠給人們帶來很多啟示,激發了人們的思考,成為啟示人們人生道路的明燈,看啊!在那一望無際的歷史長河中,經典就是那其中最璀璨奪目的星光、是文學大海里千姿百態的珊瑚、是遺留在人間的一顆無暇的夜明珠。

來吧!跟我一起去追溯那屬於經典的歷史長河吧!

那關公的青龍偃月刀揮舞著那無限的豪情壯志,衝鋒陷陣,驍勇善戰,溫酒斬華雄,於千軍萬馬之中取顏良文丑之首,過五關斬六將,名震華夏令敵聞風喪膽。梁山一百零八好漢,壯志凌雲。武松打虎,為民除害。魯提轄拳打鎮關西,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桃園三結義,這一拜,報國安邦,志慷慨,這一拜,忠肝義膽,患難相隨,誓不分開,這一拜,生死不改,天地日月,壯我情懷。聽啊!這慷慨激昂的誓言令人久久不能平靜。項羽破釜沉舟,勢如破竹。孔孟建立儒家學派。像這樣的經典故事還有許許多多,都如那漫天的星斗,閃閃發光,吸引人的眼球!

我愛讀名著,因為它們一個個扣人心絃故事,飽含著情感的交融,動人的故事,令人激動不已,讀好書,能讓我們學到許許多多新的知識,好讀書能讓自己在無盡的書海中暢遊,不再被拘束,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世上許許多多的成功人士都是因為有讀書的好習慣才讀出了人生的真理,腳踏實地一步一步的慢慢走才走出了今日的成功。可想而之有一個好讀書的好習慣是多麼有利呀!我愛讀書,愛讀經典。來吧!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讀書,用經典來放飛我們那五彩斑斕的少年夢,去抓住離我們並不遙遠的中國夢!

讓經典伴我們成長,讓經典成為我們指路的導航!

別讓善意成了思想的包袱 篇10

高二作文 ,900字

當世界不斷變遷,時光的車輪輾轉向前;當面對老人摔倒你還在“扶”與“不扶”之間抉擇時;當走在路上,不再以樂觀的笑容示人時;當世界變得不再是我們所熟悉的世界時,你是否想過“究竟是我們改變了世界,還是世界改變了我們。當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被無限拉開,人與人互相猜疑,不禁想說一句:別讓善意成了思想的包袱!

回首過往,走過了的十多年,自己身上隨處可見被改變、被風化、被磨平的痕跡,現在的自己如久出而歸的獵人一般,疲倦而漠然。

保持真誠,心心相印。

以真誠的態度對街周圍的人和事,觀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你會發現這般美好。我見過一賣菜老婦,她總是把每一樣菜當作一件藝術品來對待,對待顧客也真誠無比,臉上總洋溢著笑容,無論是誰,都會被她所感染。我們生活在浩瀚無邊的宇宙中,每個人都是小小星辰。所以,保持真誠,不要吝嗇你的善意。

擁有純真,心心相閱。

歲月是一把鋒利刻刀,改變了我們模樣。可我們內心那份最初的純真呢,可會變?保持純真的心態,閒看庭前花開花落,漫觀天上雲捲雲舒,豈不快哉?近日,讀到一則新聞,一環衛工人因雨天路滑摔倒在地,一小女孩為其撐傘近三十分鐘直至醫務人員趕來。初讀時,眼眶溼潤了,為小女孩的舉動所折服;再讀時,不禁反思,撐傘的為什麼是一小女孩,其它人都哪兒去了。孩子的想法總是天真,大人們卻想太多。別人有困難,就要幫助他。就是這樣簡單,不需多慮。這份純真該是我應學習的吧。

守護信任,心心相融。

一位作家在其書中寫道:“原來幫了別人,會說輕而易舉,讓對方不放在心上,現在卻不同了。原來,這位作家受託買一件東西,他買時發現似乎漲價了,便自己填補了其中的差價。那們朋友看過後,問他在哪兒買的,他支支吾吾半天,卻被朋友說太不夠意思了,發現了便宜商店卻不告訴他。當今這個時候,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逐漸淪喪,守護信任,讓善意成為一種習慣,少一些猜忌,別讓善意成了思想的包袱。

我佇立在漫漫長夜中,手捧一盞蠟燭,讓它並不強烈的光映在我臉龐上。我們不能改變世界,可我們也不能讓世界改變了我們。星辰再小,也會發出點點光芒昭示它的存在,同樣,不要吝嗇你的善意,讓它穿過世俗風塵,抵達彼岸。

可別讓善意成了思想的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