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相關作文20篇

英雄勵我前行 篇1

國二作文 ,690字

那是一個戰火連天的年代,是一個連空氣中都瀰漫著血雨腥風的時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與此同時湧現了一大批革命英雄。

記得最深的便是英雄楊靖宇的故事了。日寇為鞏固戰略後方,1938年內將關東軍兵力擴大了3倍以上,並以偽蒙軍替換作戰不積極的偽滿軍,加強對南滿的大“討伐”,一些非黨的山林武裝禁不住艱苦考驗紛紛解體。楊靖宇率部隊突圍進入長白山區建立密營,堅持戰鬥。日寇在強降碰壁後,於1939年冬大雪封山時展開封鎖和“討伐”。楊靖宇決定分散突圍,儲存實力。他自己帶60人東進。沒想到參謀叛變,行蹤暴露。激戰後,他身邊只剩兩人,被日寇封鎖在伐木場附近的山中。1940年2月18日,兩個警衛員下山買糧食犧牲。2月23日,楊靖宇孤身下山被圍。戰至最後,壯烈就義,年僅35歲。

滿腹棉絮枯草,戰鬥到最後一人,以身報國的革命精神,將彪炳史冊,永勵後人。

經歷過了炮火與戰爭,中華民族銘記恥辱,逐漸崛起。人民更不會忘記,那些為了人民而拋頭顱灑熱血為了祖國統一、富強民主而做出豐功偉績的黨和人民軍隊。

21世紀的我們有著今天的幸福生活全都依賴於先輩們無私的付出與艱苦的鬥爭。我們要銘記那段歷史,不服革命先輩們交予我們的光榮使命,將祖國建立地更加強大,為了實現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而不懈努力。青少年群體是黨的預備役部隊,只要黨和人民有需要,就會奮勇向前。

曾幾何時,站在冉冉升起的用烈士鮮血染紅的國旗下,懵懂的我們繫著鮮豔的紅領巾,莊嚴的宣誓:時刻準備著,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而如今,作為一名光榮的共青團員,更加深刻的懂得了歷史的意義,銘記了英雄們的光榮事蹟,那將是推動我們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動力。

觀《草原英雄小姐妹》有感 篇2

觀後感 ,562字

暑假我看了《草原英雄小姐妹》這部電影,影片中兩姐妹誓死保護公社羊群的故事深深觸動了我的內心。

本片講訴了兩姐妹為了讓公社羊群吃得飽,趕羊群去了黑山上殊不知風暴就要來臨,中午一過就下起了大雪,羊群四處逃散,兩姐妹原有機會可以回去再找別人來救羊群可她們沒有,她們齊心協力趕著羊群,玉榮的右腿膝關節以下和左腿踝關節以下做了截肢手術,造成終生殘疾,羊群卻安全返回。龍梅和玉榮的事蹟迅速傳遍大江南北,很多人知道了她們的英雄事蹟後,感動得流下了眼淚。40多年了,兩姐妹的故事至今還感染著我們,她們倆的獻身及為集體利益著想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想想我們現在,有的同學連學校裡的公物都要搞破壞,實在過分。學校裡有許許多多損壞的桌椅,門,門鎖和欄杆。桌椅上到處是劃痕,門經常被踢壞,欄杆經常被撞壞,學校成了學生髮洩憤怒的場所。我曾經看見有一個同學被老師責罵之後,用小刀在桌子上劃來劃去,漆掉了一大塊呢。我真後悔當時沒有制止他這麼做。可玉榮和龍梅能為了集體利益放棄生命看看我們是多麼的過分。我們現在的生活富裕起來了,從來不曾挨餓受凍,相比之下,龍梅和玉榮在那樣惡劣的天氣卻不畏嚴寒,面對困難,永不放棄,最終冒著生命的危險保住了公社羊群,完成了阿爸的囑託,這種熱愛集體的精神真是值得我們學習。

我們要向兩姐妹學習,不能破壞公物,面對困難永不放棄。

銘記歷史回望英雄 篇3

國二作文 ,736字

輕輕的,輕輕的,在歲月長河上泛舟;回首往夕,長征永遠是歷史上不可磨滅的動魄樂章。且看!今朝,於“第一課”回溫過去,銘記歷史,回望心中最美的英雄……

錢老先生,79歲高齡。曾為紅軍先鋒員,人們稱之為“千里眼”“順風耳”。電池是他的武器,有次他跌到溝裡,糧食、彈藥都有,他卻只尋找他的電池。長征艱苦,電池更為寶貴,沒電了剝去外殼在鹽水中浸泡,晚上又能使用;發電機沒油了,用柴油、豬油、菜油……但戰爭不是兒戲,他親眼看見一位戰友被子彈射中失去寶貴生命。但他從未後悔,加入紅軍是他畢生驕傲!

還有位老人,楊政委如他的長輩,同吃同睡,卻在一場戰鬥中為掩護他送走寶貴物資—兩匹馬而犧牲了,那一刻他落淚了。今朝,他想找到楊政委的孩子,以報恩請,雖未如願,卻得到了另一份“寶物”—他與楊政委的畫像。這位一生抗戰未留下一張照片的英雄,留下了他最後的“身影”,永存於人們心中!長征—將千千萬萬的百姓連在一起,有共同目標去奮鬥、堅持—抗戰!抗戰!抗戰!

“身軀雖小,精神偉大”賀龍之女,18天便加入長征。她的哭聲,戰士相告、欣喜,這代表她還活著,她也是位紅軍戰士!看著一個個戰士的英雄事蹟,紅星冉冉升起,我陷入沉思:長征精神是什麼?什麼使萬千戰士不畏艱險,以永不磨滅的氣勢度過萬水千山,戰勝飢餓、痛苦直達勝利的彼岸!大無畏主義與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是否是他們的精神支柱!我,在此發誓:必以大無畏主義與樂觀精神成為我的座右銘,以身作則,踏上另一個長征—暢遊學海,勇攀書山!

長征已過,英雄已去,回首往夕,兩萬五千里長徵又有幾人知辛勞?但紅軍過草地,翻雪山,渡萬水這怎能忘懷?啊!不朽的長征,不朽的英雄氣概!這,是歷史長河中撼人心絃的樂章……

扼住命運咽喉的英雄——讀《貝多芬傳》有感 篇4

讀後感 ,947字

扼住命運的咽喉,它妄想使我,這絕對辦不到。生活是這樣美好,活它一千輩子吧。—貝多芬

或許,這個世上有無以計數的名人,他們有著各自的故事。但貝多芬一定是那其中最令我敬佩的人,而他的故事也一直激勵著我不斷前進。

命運,似乎一直在與貝多芬開玩笑。家境貧寒不說,父母早逝,養活家人的重擔有些過早地壓在了他身上,好不容易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社會對他的認可,卻雙耳失聰。再無法從事自己喜歡的行業。這,對一個人是不是太殘酷了些?

雙耳失聰,雙耳失聰!對於一個音樂家來說,其痛苦程度就像畫家的兩眼失明,品酒師失去了味覺,裁縫失去了雙手一樣。那種痛,是失去至愛的心在滴血,或者更像是哪唯一的精神支柱突然坍塌,灰濛濛的天就那樣壓了下去,令人無法喘息。

可是貝多芬去並沒有因此從歷史的舞臺上黯然離場,而是從耳聾的悲哀中走出來,將全身心投入到音樂的創作中,我似乎聽得見剛開始他因聽不見而發出的憤怒吼叫,看得見他煩躁痛苦的神情,但他卻憑著堅強的意志和對音樂的熱愛,走出了磨難以及磨難所帶給他的不良情緒,將自己的思想注入音樂中,用另一種方式表達著他的喜怒哀樂,用生命譜出了一篇篇不朽的樂章!

他,貝多芬,如他所說,緊緊扼住了命運的咽喉!

貝多芬的一生歷經坎坷,屢遇磨難。可面對這些磨難時,他總是毫不退縮,直面挑戰。縱使困難挫折足以使他萬念俱灰,他仍是堅持著自己的想法,不放棄自己的理想,決不向命運低頭!

人們常說,世事難料,命運有時也會一反平靜來點風浪,有的人連忙退入避風港,再也不願出海;有的人則直面逆境,頑強的駕駛著船隻,駛向另一片更廣闊的天地。無疑,待風浪過後,最絢麗的彩虹肯定為後者所獨享。

那麼我們在生活中應該怎麼辦呢?我想,我們也應該像貝多芬那樣,永遠不熄滅對生活的熱情,堅持自己的夢想走下去。世界如此美好,挫折不應該成為我們厭世的理由。

曾經聽一個好友說起過:“即使生活有100個讓你哭的理由,那你就要找出101個理由讓生活笑。”其實我覺得只要一個理由使足夠了,那便是“我在這世界上還有我的夢想,我的信仰和愛我的人,挫折是生活對我的考驗,我決不能讓他們失望!”

聽著激情豪邁的《命運交響曲》,彷彿眼前又出現了那張堅毅的臉龐,正緊緊地扼住命運的咽喉不放。

他是我心中永不熄滅的烈火,永垂不朽的英雄!

英雄路,你我行 篇5

英雄路你我行作文60 ,623字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縷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角黑暗……”同學們當你的耳畔再次清晰地響起,這熟悉的話語時,你,還記得雷鋒這一位偉大的英雄人物嗎?

雷鋒是一位地地道道、普普通通的工人,沒有傲人的學歷,沒有高大的身影,但是他普通的身軀下卻有著一顆偉大靈魂,讓無數後來人都為之動容,讓無數的文人墨客都紛紛為他寫下不朽的讚歌。他用自己短短22年的青春年華,給這個世界塗上了一抹絢麗的色彩。

他曾經在大雨中護送過迷路的孩子,泥濘路上的腳窩記住了他的足跡。他也曾揹著年邁的大娘踏過佈滿荊棘的草地,那花瓣上晶瑩的露珠記住了他的汗滴。所以後來,人們用“雷鋒精神”來記住他。這種精神彷彿茫茫寒夜裡的一盞燈塔,給彷徨的人們指明方向。又像漫漫沼澤中的一條路,給深陷其中的人們有了依靠。在這笑淚縱橫的人世間,多麼需要這種精神啊!而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要接過他手中的槍,讓這種思想的火花形成不可阻擋的燎原之勢!

當然,學習雷鋒並不只是一個空洞的口號,它更需要同學們去付諸行動,把我們的目光投入到那些呼喚幫助的角落。比如人行道上艱難行走的盲人,比課桌上偷偷哭泣的同學,鬧市裡衣衫襤褸的乞丐……。我們能做的只是一雙手,一聲安慰,一枚硬幣,而照亮的卻是一個人冰冷的心靈。

我們是祖國大花園裡的花朵,承受著陽光雨露,承受著來自學校和家庭的呵護,我們應當感激。也許我們做不到雷鋒那樣偉大與不朽,但是我們通過努力讓學習雷鋒這條路,變得更長,更遠,更堅固!

英雄 篇6

英雄作文 ,840字

小時候,媽媽常常給我講英雄的故事,我總愛仰起頭,天真地問:“媽媽,什麼是英雄呀?”媽媽笑著說:“現在你還太小,等你長大了就明白了!”現在,我是二年級小學生了,一個個英雄的形象常常浮現在我眼前……

鄧世昌爺爺告訴我—英雄就是最勇敢的人。暑假裡,我和媽媽一起到威海劉公島遊玩,我們參觀了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看到了鏽跡斑斑的古炮臺,莊嚴肅穆的紀念碑,栩栩如生的海戰展館,還有大量甲午海戰時的武器裝備……路上,媽媽給我講起了鄧世昌爺爺的故事,我認真地聽著,眼淚在眼眶裡打轉,我彷彿來到了那個火光閃閃、炮火隆隆的畫面:1894年9月17日,中日甲午海戰爆發,鄧世昌爺爺指揮“致遠”艦奮勇作戰,在日本軍艦圍攻下,“致遠”號多處受傷全艦燃起大火,船身傾斜。危難之時,鄧世昌爺爺毅然駕駛軍艦全速撞向日本軍艦,與敵人同歸於盡……鄧爺爺在危難之時挺身而出,和敵人鬥爭到底,這不就是英雄嗎?

楊靖宇爺爺告訴我—英雄就是最愛國的人。今年九月三日,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抗日戰爭七十週年閱兵式,看到了一個個抗戰老兵,他們有的八十多歲了,有的快一百歲了,他們都曾在戰場上殺日本鬼子,我很敬佩他們,纏著媽媽給我講他們的故事。最難忘的是抗日英雄楊靖宇的故事:日本鬼子佔領了東北三省,楊靖宇爺爺率領將士們在深山老林中與鬼子展開了艱苦的戰爭。沒有吃的,沒有槍炮彈藥,經過五個晝夜的奮戰,楊靖宇爺爺被敵人罪惡的子彈擊倒了,敵人剖開他的胸膛,胃裡除了草根,樹葉,棉絮,竟然沒有一粒糧食!驚得日本軍官也連連說:“楊靖宇,中國的英雄!”像這樣用生命捍衛國土的人不就是英雄嗎?

英雄的事蹟驚天地、泣鬼神,我的耳邊彷彿響起了英雄們堅定而有力的聲音:“中國人民,中華民族,是任何強大的敵人都不可戰勝的!祖國永遠在我們的心中!”一種對英雄的敬佩之情在不知不覺中升騰起來……勇敢、堅強、愛國,為了保衛祖國,甘願犧牲自己,這樣的人頂天立地,這樣的人就是真英雄!

向英雄致敬!我也想當一名這樣勇敢堅強、頂天立地的英雄!

如今我們如何看待英雄 篇7

國三作文 ,789字

古人彭幾十分崇拜范仲淹和狄仁傑,於是把自己的容貌模仿成他們的模樣,最終只引的他人的嘲笑。崇尚英雄必然可取,但是崇拜的方式也必須注意。

英雄的定義並不是在於外貌,最重要的是他內在的品德和智謀。崇拜英雄最重要的是能模仿其過人的品行才智,向他們學習一些好的東西。如果像彭幾那樣僅僅把自己打扮的形似那些偉人,這便成了笑話。

在如今這個時代,追星十個太過常見的現象。這不僅僅是因為時代進步,造就了許多歌壇明星、影視明星、體育明星等,更重要的是在這個發展的大環境下,人們的物質需求得到了滿足,於是便開始追求精神的慾望,對很多行業表現突出人產生了極大的崇拜感,成了他們的“粉絲”。追逐名人其實並不是壞事,從他們身上可以學到許多優秀的品質。然而,若是把追星當作了生活的全部,這就是大錯特錯了。還有些人把自己的一切都模仿成自己喜愛的明星的模樣,連一舉一動都要模仿,這樣的追星便失去了意義,只會讓自己失去自我,生活在別人的影子之下,這是多麼可悲的事情。

我們追的明星一定要是能夠傳遞出正能量的他們,專業一流,事業一流,人品一流。的明星不潔身自愛、吸毒濫交,倘若這樣壞了聲譽的明星你還追,那就叫追腥逐臭,是非不分,非走上歧路不可。還有在追星時更要追問一下明星的成功經歷,體察他們成長路上的艱辛。從他們身上汲取精神力量,為自己的成功助力。當一顆鑽石閃耀著奪目的光華時,你可知它經歷了無數次的切割和打磨,明星的成長有類於此。

最後,我們必須理智的去追逐明星,不能為此放棄學業,放棄家庭,甚至是放棄生命。我們追星的真正目的,並不是只為了親眼看他們一眼,或是要一張他們的簽名,最重要的是從他們身上學到高尚的品質,學到奮鬥的精神,從而讓自己在生活中更加順利的前行,更好的面對抉擇與挑戰。

英雄的定義並不是在於外貌,最重要的是他內在的品德和智謀。崇拜英雄最重要的是能模仿其過人的品行才智,向他們學習一些好的東西。

我眼中的英雄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599字

談起英雄,大家無不覺得英雄就是那些幹出一番事業,贏得一番成就的大人物才是“英雄”,他們都在默默的獻身著社會。他們也是我眼中的“英雄”!

翻開報紙,我們總能看到一些“英雄”,他們做著不大而很難做到的好事:一個平凡的網咖老闆,以拾金不昧的高尚品質堅持了兩年之久,他們不圖回報,不圖表揚,只是理解了失主心中的焦急和哀傷;一個乞丐,在公眾捐款時他湊了幾張皺巴巴的毛票捐出了一元錢,這是一種令人讚歎的舉動,在鏡頭面前,他只是平靜而悠遠地說了一句感人肺腑的話:“他們比我更可憐。”他不是逞強,更不是心中有意,他只是認為這是自己應盡到的一點責任……

他們都是英雄,都是品德高尚的英雄。

開啟電視,我們依然能看到一些“英雄”,他們辦著認為是自己義務的事情:森林中起了熊熊大火,消防戰士們沒有退縮,他們跑在了前線,熄滅了大火,可是也許有人,就再也走不出來……這是一種精神,一種敬業精神,黑板上留下的字跡,是老師,是教育工作者們留下的知識和力量,可誰又曾想過老師那雙沾滿粉筆末的手,被石灰燒的是那麼的蒼老,又是那麼的疼痛……這是一種精神,一種敬業精神……

他們都是英雄,都是一絲不苟的英雄。

也許,年紀輕輕的我們做不出轟轟烈烈的大事,做不了社會上那種救死扶傷、打抱不平的大英雄,從一點一滴的好事做起,小事看起來不難,但卻沒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社會做出一點力所能及的貢獻,那麼,我們也能成為“英雄”哦!

《追尋英雄的步伐》演講稿 篇9

演講稿 ,977字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追尋英雄的步伐》。從小到大,我們總是被雷鋒、焦裕祿、孔繁森等一個個英雄人物的事蹟所感動,他們以平凡而偉大的人格挺起了中華民族的脊樑,感動著過去,感動著現在,感動著中國,感動著世界。這支感天動地的英雄隊伍隨著時光流轉、時代變幻在不斷壯大!

誰說亂世方能出英雄,和平年代站好平凡崗位同樣感天動地,經起血火斗爭同樣可歌可泣!

就我們這個和平年代來說,英雄多之又多。近期,2013年10月11日的凌晨,在北京石景山喜隆多商場發生了一場大火,那熊熊烈火無情的焚燒著這商場!當北京市石景山消防分局接到這個電話時,立即急速前往。劉洪坤—消防局分局的參謀長今天本不是他值班,可是當他聽到這個訊息後,毫不猶豫的帶領消防員部隊衝向了著火地點。

熊熊烈火整整燃燒了8個多小時,劉洪坤也從此再也沒從裡面走出來。當隊員們救出他時,他為了人民的財產與安危,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他自己的女兒還患有先天性心臟病,但是他卻為了“大家”舍了“小家”。

雖然劉洪坤已逝去,但是他的精神永遠的在世間流傳,他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還在積極履行“忠誠可靠,服務人民,竭誠奉獻”這12字消防員職責,他的死驗證了“死的重於泰山”這句名言!他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雖然我們在生活中不能向劉洪坤一樣做出這種大無畏震撼全國的大事,但是我們可以竭盡全力努力學習,做好學生該做的每一件好事,在學習上學習他那種義無反顧、決不後退的精神。

劉洪坤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消防員,但是他卻用生命詮釋了世間有大愛的事實。他為了人民赴湯蹈火,挺身而出,無所畏懼。他是我們滕州人的驕傲!山東人的驕傲!全國人名的驕傲!我們為我們家鄉有這樣一位大無畏的英雄而自豪!願英雄一路走好!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勇膽識、拼意志、超極限、攻險阻、灑熱血、敢犧牲,縱然是火災巨大千難萬險,身陷重圍,依然敢於亮劍,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劉洪坤用生命傳承著滕州精神,我們要永遠記住他,學習他那種精神。

英雄用熱血譜寫了一曲蕩氣迴腸的“消防警員”之歌,劉洪坤同志的英雄壯舉不是偶然的,他視人民為父母,讓我們學習他那熱愛祖國,服務人民的信念;學習他那高尚的品德,他那行動為實際的精神;學習他愛崗敬業,樂於奉獻的情操。讓我們以實際行動學習他,大家一起學英雄,行動起來吧!

平民英雄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970字

隨著玻璃的破碎,他明白自己的生命正隨著玻璃而破碎,他忍著劇痛,聽著身後人們的驚呼,穩穩地將巴士停在路邊,最後一刻打開了車門,他放心地看了一眼巴士,離開了……

他,吳斌,一個普通的姓名,有著一個很普通職業,巴士司機,將乘客們安全送到目的地是他的職責,也是他的快樂,他用微笑對待乘客,對待自己的責任,他下定決心要盡到責任,可那一次,惟一一次他失職了。

這仍是普通的一天,吳斌載著滿車的客人駛向目的地,仍哼著小曲,心情不是一般的舒暢,上了高速,似乎一切都是那麼順利,可是—一塊黑色的不明物體從前飛來,砸碎了玻璃,直逼著在哼歌的吳斌,他還回不過神來,這物體巳砸在他的右下腹部,導致他的肝臟破裂,他聽見了身後乘客們的驚呼,面對著這飛來橫禍,吳斌並沒有慌了手腳,雖冷汗直流,卻拼盡全力地將車停在路邊,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踩下了車門的開關,他明白自己的任務已經完成,這才放心地閉上了雙眼,車上的乘客無一損傷,平平安安地下了車,這簡直就是奇蹟,當他們回頭—吳斌腳下的墊子早已被汩汩流出的鮮血浸染,那麼的紅,紅得刺眼,一瞧,原來是前車飛來的鐵塊,吳斌用自己的生命保證了全車乘客的安全,他不曾想到自己會受人關注,也不曾想自己竟會成為“最美司機”,他只是認為自己有責任來做這樣的事。

人生最後的76秒,吳斌忍著劇烈的疼痛,硬是將車停好,再把車門開啟才甘願離開,似乎不這樣,他也不願閉上眼睛。回想我們自己,不小心蹭破一塊皮就大呼小叫,怨天尤人,吳斌卻是肝臟破裂,可以想象當時他那蒼白的面龐,冷汗從體內冒出,他的身體決對在抽搐著,可他似乎沒有因為抽搐而使巴士在“顫抖”,他的腦海裡只有一個念頭:把車停好!他用自己人生中最後的76秒,完成了這個想法。

或許,他這一次並沒有盡到責任,沒錯,將巴士開到終點站才是一個巴士司機的職責,而他卻在半路上停止了還在運動的車輪,停止了乘客們歸去的腳步,可是他也停止了自己的心跳,停止了自己珍貴的生命,他雖未盡本職工作,卻做了幾乎所有人都做不到的事。

吳斌,他就是我的英雄,他的一切看上去都是那麼普通。可那在我們人生中普通的76秒,卻是他成為英雄的有力根據,他的去世讓多少人悲痛,有多少人為他送行,他就是英雄,不僅是我的英雄也是所有人的英雄!

他的生命已經永遠地破碎了,可他那76秒卻永遠也不會破碎!我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