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人物故事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英雄人物故事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74字
英雄人物故事讀後感1000字https://wWw.ZuoWen8.com/a/283265.html

《西頓動物故事》讀後感 篇2

國小三年級作文 ,736字

每當中午12點鐘一到,教室裡就會逐漸安靜下來,同學們都會捧起自己的“美食”津津有味地品嚐起來。最近,在老師的推薦下,大家都迷上了《西頓動物故事》,我也不例外。的確,這是一本感人又值得人們深思的書籍。

號稱“喀倫泡之王”的老暴是一匹足智多謀的老狼,它一次又一次地跟人類周旋,戰鬥。儘管人們絞盡腦汁,通過誘殺,投放毒藥,甚至用炸藥等方式想要殺死老暴,但這些都是枉費心機。最後,老暴為了救自己心愛的妻子,在奮不顧身的跟蹤中,中了獵人的圈套,和妻子一起絕食而亡。多麼忠貞不渝的老狼呀!

聰慧的銀斑是隻老鴉,它帶領著一隊龐大的烏鴉群。每次遇到危險時,銀斑總能帶領大家化險為夷。可就是這樣一隻勇敢又充滿智慧的老鴉,最終為了保護它的同伴,還是被鴉群的天敵—貓頭鷹奪去了生命。銀斑為自己的部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兔子豁豁和它的媽媽毛麗生活在沼澤地裡。有一天晚上,兔媽媽為了救自己的孩子,想把奸詐的狐狸引開,結果卻被可惡的狐狸趕到了冰冷的水裡,漸漸的,兔媽媽奄奄一息了,小豁豁卻活了下來。這是多麼偉大的母愛呀!

像這樣震撼人的故事在《西頓動物故事》中還有很多很多,讀著這一個個文字,讓我徹底明白了:原來,動物和人類一樣有感情,它們同樣會為了維護自己的愛情、友情、親情而犧牲自己的一切,甚至是付出生命的代價。

西頓筆下的動物故事還應該讓人類感到慚愧。雖說人類是世界上最聰明的動物,可是,人類也是這個世界上最殘忍的動物,因為我們為了自己的私利,虐殺動物,扒它們的皮毛做衣服,割它們的角做名貴的物品高價出售……有些動物,在人類不斷的捕殺中,已經瀕臨滅絕。我們可曾想過,動物也應該有自己的尊嚴和自由;當地球上沒有動物時,我們人類還能生存下來嗎?所以讓我們停止傷害動物,和它們和平共處吧!

《西頓動物故事》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466字

這個寒假,我讀了《西頓動物故事》這本書。這本書介紹了許多野生動物與他們各自的敵人作鬥爭的故事。有狡猾的狼王老暴。偉大的母親莫利……但使我感受最深的還是《泉原狐》這篇文章。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作者從森林中抓回一隻幼狐,母狐用盡了一切它所知道的方法後,依然沒有救出小狐狸。最後,它喂小狐狸吃下了毒餌,讓它走向了真正的自由之門。

讀完這個故事,讓我感到了母性的偉大。母狐多次冒著生命危險給小狐狸餵食,連生命都可以不顧。這讓我想起了汶川地震中的那位母親,用自己的身體擋住砸下來的石塊,護住了嬰兒。

另外,我讀完這個故事,一個大大的問號懸在心頭:什麼才是真正的自由?莫非死亡才是真正的自由?不!自由應該是無憂無慮的生活在叢林裡。是誰破壞了這一切?是人類!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養寵物。而且還喜歡養很稀奇的寵物,比如蛇等野生動物,人們有沒有想過,它被人們抓住,它就失去了自由。如果這是這個種群的最後一隻,這個種群就絕種了。

所以,我在這裡鄭重呼籲:從今天起,不買野生動物製品,為減慢野生動物種群滅絕而出一份力。

北方森林的動物故事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607字

因為我喜歡動物,所以我讀了《森林報》,後來覺得不過癮,就讀了格日勒其木格。黑鶴的《北方森林的動物故事》。這兩本書主要講了人與動物共處的故事。

當我剛讀上冊書時,我很驚訝,鄂溫克族竟然生活在森林裡,還能與一些動物親人般共處。當我看到“孩子,你沒有看到城市裡的人太累,城市中的人心上都是皺紋啊”時,我深深地感受到芭拉傑依這位馴鹿鄂溫克中最後的領鹿人,發自內心的感慨,是啊,城市裡的人太累了,每天不光皺著眉頭,還瞻前顧後,一會兒幹那個事,一會兒幹這件事。

當我讀到“受重傷的馴鹿預感到自己的生命之火即將燃盡時,離開鹿群遠離溫暖的營地,獨自走向森林的深處誰也找不到的地方。”時,我的想法發生了改變,以前我認為馴鹿只是一種普通的動物,但現在我覺得馴鹿是一種有靈性的動物,一旦預感覺得自己要去世,會離開鹿群,他們可能是因為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家人傷心、難過;也有可能是因為怕傳染別人,也可能……

當我讀到“琴母且全身僵硬地挺立在那裡,這接著到來的也許是讓它粉身碎骨的撕咬,”時,我覺得狗都能這樣克服恐懼,鼓起勇氣面對困難,為什麼有些人一遇到難事就退縮呢?為什麼不努力克服呢?為什麼就不能試著做呢?

讀完上下冊後,我很想去蒙古和北方森林去看看,這兩本書

讓我懂得了人和動物可以親人般接觸,只要你好好對它們,它們也會好好對待你。

西頓動物故事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675字

在某一個不怎麼有陽光的下午,我因捉弄一隻小貓而遭到媽媽的痛斥。這時,媽媽遞給我一本書,說:“你看看別人是怎麼對待生命的。”

原來是《西頓動物故事》啊!我津津有味地看著,被裡面的故事深深吸引了。這裡面,我最喜歡的是威尼派克狼和它的主人吉姆。

威尼派克狼很小的時候,它的母親和兄弟就被獵人殺死,因為那裡有一個傳統:如果殺死同胞兄弟的最後一個,就會遇到不幸的災難。這最後一隻就是威尼派克狼,獵人就把這隻小威尼派克狼賣給了酒館的老闆。在這裡,小狼被整天用鐵鏈拴著,被故意挑逗,被迫和狗打架而傷痕累累,甚至好幾次差點丟了性命。在酒館裡,只有酒館老闆的兒子吉姆喜歡威尼派克。所以,除了吉姆,威尼派克狼不跟任何人玩,吉姆是它唯一的主人。

那一次,一群人又要挑逗小威尼派克狼了。他們放出兩條獵狗,那兩條獵狗凶神惡煞地向小狼奔去。小狼會就這樣喪命嗎?它看到這麼凶惡的獵狗,轉身就逃。可這麼小的狼,怎麼會跑得過兩條凶猛的獵狗。小狼眼見跑不過獵狗,不如放手一搏,背水一戰。小狼轉過身來,對著獵狗咆哮,衝上去撕咬。一條獵狗愣住了,在一邊旁觀著它的兄弟和小狼打架。令人欣喜的是,受傷的不是小狼,而是獵狗!另一條獵狗衝了上去,但很快也受了傷。人們想讓小狼死在這裡,便又放了一條獵狗。這時,小狼的主人吉姆從遠方趕來,把小威尼派克狼抱緊緊抱住了……

看到這裡,我久久不能平靜。小狼的主人不惜從遠方趕來,來救小狼,他對生命是多敬畏啊!回憶自己之前這麼捉弄小貓,我感到慚愧萬分。是的,動物也是有生命,也是有感情的,我們都應該尊重。

居里夫人的故事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586字

暑假時,我懷著高興而又激動的心情來讀這本書——《居里夫人的故事》。

《居里夫人的故事》這本書主要講了瑪麗居里在波蘭讀書時,去研究東西,而且封面上寫著:世界科學的一朵鏗鏘玫瑰,不屈不撓,堅忍睿智,散發著沁人香氣,用偉大的人格魅力激勵了無數人!書的作者是英國的埃列娜·多麗。

讀後,為什麼不讓瑪麗讀書?為什麼?這究竟是為什麼?這句話我最喜歡,印象最深刻,我在想為什麼不讓瑪麗讀書呢?瑪麗又沒有做錯什麼事情,為什麼不讓瑪麗讀書。瑪麗很喜歡讀書,這是因為瑪麗的爸媽不想讓瑪麗智力過早發育,也不希望瑪麗在學習上有太多的負擔。

想想自己,有時媽媽也不讓我看,沒日沒夜地看書,這可能是媽媽像書中瑪麗的媽媽一樣,也是擔心我智力過早發育,可能是這樣吧!另外我還有第二印象深的事,就是瑪麗冷的時候為什麼會窮到只能把椅子放在床上取暖,這樣取得了暖嗎?可能居里夫人是病了,果然我看到後面居里夫人就在公共場合病倒了,幸好是在公共場合。如果是在家裡,病倒的話,可能居里夫人就有生命危險,那樣的話就糟糕了。哦,對了!居里夫人還有一個愛人是皮埃爾居里。而且在1895年7月26日這天,居里夫人和皮埃爾居里先生結婚了,皆大歡喜!

《居里夫人的故事》這本書我讀完後覺得居里夫人太偉大了,在那麼艱苦的環境下還能生存下來,而且還取得輝煌的成就。我要向她致敬!(墨香悠悠)

《革命英雄故事》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528字

古往今來,英雄人物都是我們少年兒童追逐的偶像。因為正是有了這些英雄人物,才讓我們平庸的人生得到了光輝的燭照,讓我們世俗的社會變得不再平凡。

而我的偶像就是那寧死不屈,英勇就義的劉胡蘭。十五歲,應該是一個青澀懵懂的、不諳世事的年齡。而她卻帶著與這個年齡少有的成熟,在敵人的利誘和威脅下毫不畏懼。當六位烈士被敵人殘酷地殺害,鮮血染紅了鍘刀。敵人問她:“你怕不怕?投不投降?”她眼睛裡冒著怒火,毫不畏懼地說:“我死也不屈服,決不投降!”短短的十個字,卻把我深深地震撼了,要知道,這需要多麼大的勇氣啊!

寒風中,刑場上,當敵人的機關槍向幾百名手無寸鐵的鄉親們瞄準,她大義凜然,挺身擋住了槍口,大聲呵斥敵人:“住手!要死,我一個人死,不許傷害群眾。”說完,她昂首挺胸邁著矯健的步伐,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為了壯麗的共產主義事業,從容地向烈士染紅的鍘刀走去……又一次,我被一股熱浪湧遍全身,熱血開始了沸騰。

是的,你比英雄更英雄。十五歲,有誰能像你一樣的堅強和剛毅;十五歲,又有誰能像你一樣的聰慧和膽識,你在你的花樣年花選擇為新中國英勇就義!

劉胡蘭,你是我用一生去崇拜的偶像。就像鄧小平爺爺說的那樣:“劉胡蘭的高貴品質,她的精神面貌,永遠是中國青年和少年學習的榜樣。”

做個樂於奉獻社會的人——《阿凡提的故事》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881字

“你瞧,人家小明真聰明,每次考試都挺棒!”、“你看看人家大明這次中考全市第一,將來大學不用愁。”“你看看,人家高考狀元,就是聰明。”……諸如此類的話,父母時常在我耳邊嘮叨。是啊,人人都羨慕學習好、乖巧懂事的孩子。我也不例外,羨慕他們有個聰明的腦瓜,羨慕他們每次考試都第一,羨慕他們……

晚上看電視也無聊,於是我不耐煩地在遙控器上按來按去,什麼好看的《快樂大本營》、《我是大明星》,就連我最最喜歡的《新還珠格格之風兒陣陣吹》都吸引不了我的眼球了。實在沒勁,我就隨意將以前媽媽給我買的《阿凡提的故事》翻了出來,有意無意地閱讀起來。

再次翻開厚厚的故事書,瀏覽其中的故事,對阿凡提有了重新的認識。其中讓我感覺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一個題目叫做《灑油掃院》的故事。大意是:阿凡提小時候給一位巴依打掃院子。到了年底,巴依想賴賬,便慢條斯理地對阿凡提說:“你給我聽好了,我讓你清理院子,地上必須非常溼潤,還不能用水。如果你做不到,就休想領今年的工錢!”說完,巴依就大搖大擺地上巴扎辦年貨去了。阿凡提不聲不響地掃完院子,然後把巴依家的油倒了個一乾二淨,灑滿了整個院子。事情辦完後,阿凡提像模像樣地坐在臺階上,等巴依回來領工錢。下午,巴依搖搖擺擺地回來了,一進門就滑了一跤。他一看整個院子裡都是油,頓時氣得臉色發青,大吼道:“賠油!賠油!”“慢著。”阿凡提說,“不能用水,地上還要非常溼潤,對麼?我做到了,給工錢!”巴依無話可說,只好把工錢付給阿凡提。

阿凡提聰明、樂於助人的故事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讀著每個故事,都是對我心靈的洗禮和震撼。媽媽幾次催促我睡覺,我仍津津有味地看著,一次次為阿凡提拍手叫好!

阿凡提絕頂聰明,阿凡提的故事感人至深、回味無窮,他帶給我們很多啟迪和思考。是啊,智慧才是最大的財富。當別人遇到困難時,用自己的智慧幫助他,自己也一定能得到快樂。贈人玫瑰,手有餘香。通過阿凡提的故事,我將把真、善、美繼續到底,用我的努力、用我的真誠、用我的智慧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把愛的火種傳遞下去,讓真、善、美永存人間、讓假、醜、惡沒有市場,共建我們嚮往的和諧、美好的社會。

你不可不知的世界名人故事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1061字

暑假裡,我讀了《你不可不知的世界名人故事》這本書,書中的故事真實生動,讓我讀得饒有興趣。

書中的世界名人偉大、英勇,他們譜寫著時代的華彩樂章,締造著傳世驚奇,他們渺小而平凡,偉大而傑出,他們使得整個世界的文明程序更加精彩,更加鮮活,他們的成功故事成了歷史中一道亮麗的風景。他們讓我敬仰,讓我膜拜,也讓我沉思成功從何而來。

他們的成功來自於苦難的磨鍊,就如同那運籌帷幄、建功立業的政治鉅子—羅馬帝國的奠基者-愷撒。他能擁有如此赫赫功績,正是因為他孩提時的苦難磨鍊,愷撒的父親從小對他要求嚴格,無論春夏秋冬都只許愷撒穿一件又硬又厚的坎肩。嚴冬,愷撒穿著這件衣服冷得發抖,但他還是咬牙堅持下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愷撒不但擁有了一副強健的體魄,還磨鍊出了他不服輸的性格,有了不服輸的性格,才成為了經得起政治風雨的卓越的政治家。

他們的成功來自於機警的智慧,就如同那英國曆史上最偉大的女王—伊麗莎白一世。

伊麗莎白一世是英國曆史上著名的女王,她統治英國長達45年之久。她天資聰穎加上勤奮好學,日積月累養成了機警的智慧。

伊麗莎白小時候經歷了很多憂患,三歲時母親就被父親處死,自己又被關進了倫敦塔,為了免遭迫害,聰明機智的伊麗莎白假意順從,不參與任何政治活動。有一次,瑪麗女王派了一個密探來試探她,聊天時,密探故意流露出對女王的不滿,她卻裝成茫然不知的樣子,說她不談國事。就是靠著這種機智,伊麗莎白才倖存下來,直到登基,鑄就了一個輝煌的時代,人們將伊麗莎白統治的時期稱為“黃金時代”。

他們的成功還來自於廣闊的知識。就如同那《獨立宣言》的起草人—傑斐遜,他出生於一個富裕的種植園主家庭,從小就跟著家庭老師學習英語,數學和古典著作,長大成人的傑斐遜博學多才,興趣廣泛,不僅懂得拉丁語、希臘語、法語、西班牙語和義大利語,還對哲學、古生物學、數學、農藝學和建築學,甚至音樂等都很感興趣。正是靠著這種廣博的知識,傑斐遜才當選為美國第三任總統。

成功是來之不易的,是在磨鍊之下得來的,是在努力之下得來的,是在堅持之下得來的。學習中的佼佼者、示範生,他們往往都是小書迷,博覽群書,從而擁有了廣闊的知識;同時又是積極的實踐者,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從而擁有了機警的智慧;他們更是優秀的堅持者,目標明確,百折不撓,從而擁有了優秀的學習習慣。

優秀的成功的人,讓我欽佩,敬仰,但我不能只是仰望,我要見賢思齊,做個有心人,觀察他們每一個優秀的細節,每一種優秀的品質,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百折不撓地向成功邁進!

陳琮英的故事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1040字

那些看似絕望的事,那些生命中註定的事,那些佔據你所有靈魂的人。歷經風雨後,蛻變成了一個強者。

—題記

走在繁華的大街小巷裡,眼裡映來的都是如此的場景:紅紅綠綠的燈在漆黑的夜空下金光閃閃著,各種各樣的車子在筆直的馬路上川流不息著。如今的中國,已經不再是62年前被帝國主義任意地欺負的國家,而是佇立於民族之林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的繁榮昌盛是與一些人的努力和生命有分不開的關係。就在前不久,我看了這樣一本書:它講述的是一位女共產黨員,她的名字叫做陳琮英。

她,並不是被所有人知。在歷史書上,也沒有講述這位黨員。但是在歷史上,確實有這樣一位女黨員!

她出生於湖南省,因她姑姑嫁到任家,又因病早死,他們姑姑倆意重情深,所以她和她的丈夫—任弼時,被父母指腹為“娃娃親”。她從小母親早死,又因父親在外奔波,她就被兄嫂照顧。她沒有學習的機會,12歲就到長沙的一個織襪廠裡當童工。1915年夏,任弼時來長沙求學,收入微薄的她,還要給她未來的丈夫一些零花錢。當她十七八歲那年,任弼時就到莫斯科學習。在這期間,她為了丈夫,竟讓學會識字和寫字。在六年後他們就在上海結婚了。然後就和她的丈夫一起進行黨的地下工作。在1932年,她到中央革命根據地參加了二萬五千里長徵。

她在2003年過世,她走過了102年的生命歷程,就靜靜地去了。葉劍英稱讚任弼時是黨和人民的“駱駝”。毛澤東稱讚陳琮英是“革命的賢妻良母”。這就是陳琮英的一生,雖然算不上轟轟烈烈的,但她也為我國默默無聞地盡她自己一份力。

她原本是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女孩,由於她的丈夫改變了她的一生。她,身高不到1米50,還不及我的高,卻頭戴一頂灰色的八角帽,帽子正中,是一顆紅色的五角星。他們(陳琮英和任弼時)一生都為革命事業奔波勞累著,日夜不停,如此辛苦,雖然只有少量的休息時間,但他們仍舊堅持了下來。給我最深刻印象的是她丈夫,兩次被捕回來後負傷,卻仍然堅持不休息,又果斷地繼續工作。

這樣強烈地工作精神,深深地感化著我;如此地愛過情義,深深地觸動我;他們的相知相愛,深深地感動了我。

對比我們,現在有如此好的學習時間和生活環境條件,為何不把握時間努力學習呢?所以,我要好好地學習,為建設美好的未來祖國而努力,像他們倆一樣有著強烈地愛國情義和一絲不苟的工作精神。

這樣的革命世上還有很多很多……我相信他們的那種精神會傳遍大江南北,他們的那種品質會影響我們子子孫孫。

城路邊的樹葉,在風中搖搖曳曳著。過去與現在,時間改變了許多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