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小青蛙”相關作文20篇

舌尖上的“小青蛙” 篇1

國小三年級作文 ,454字

今天,上語文課時。老師說:“今天我玩一個遊戲。”這個遊戲是什麼呢?我還不知道老師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呢?一連串的問題在我腦海裡。老師叫我們把昨天要帶的紙杯拿出來。老師自己也帶了兩個杯子,然後叫了一位同學來嘗。老師舀了一勺子白色的東西,叫那個同學把舌頭伸出來。接著又說:“有可能是有毒的,也許吃完你的小命就沒啦!”聽完這一句話,那位同學一直在苦笑,他的神經嚴肅,表情非常緊張,好像在想,要是把這東西吃下去,也有可能永遠見不到親人了。看著那勺子離舌頭越來越近,他的表情就越緊張。終於,他把那東西吃完了,他的表情像吃了苦瓜一樣,皺緊了眉頭看起來,是那個東西很難吃。

我和同桌拿到了材料。老師先讓我們看一下,這像什麼,然後再聞一下,再倒入嘴裡,看看這是什麼。我看了看那黃色的小東西,好像我以前吃過的跳跳糖。而那白色的粉末像是麥片。我聞了一下,氣味有點像檸檬的味到。我把它一股腦倒進了嘴裡。那糖就在我嘴跳。我一拍腦門,原來真的是跳跳糖啊!不過這白色的東西我可想不起來了。

這節語文課能吃到這麼好吃的跳跳糖,我都不敢想像!

舌尖上的小吃——李莊白肉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544字

貴陽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特色小吃自然是各式各樣的,我吃過的貴陽小吃也是數不勝數,可我卻迷上了貴陽人從四川宜賓引進的做法精細、吃法奇葩的李莊白肉。想必這個名字讓人聽起來十分生疏,我這就來為大家介紹介紹這李莊白肉。

李莊,在四川宜賓,是一個古老的小鎮。而李莊白肉又名裹腳肉,是用新鮮的豬肉,每塊約有20釐米寬,長20釐米,做李莊白肉的師傅,刀工可算得上是鬼斧神工,要把肉切成厚2到3毫米的肉片,這可是個苦差事,首先要有足夠的耐心,其次要有極好的刀工,如果一片肉片不薄,後面的一切供需都會毀於一旦。切好肉片以後,再放入蒸鍋蒸煮,最後才能出現在餐桌上。

李莊白肉的吃法十分奇特,先用筷子夾住肉片的一端,用力甩幾下,讓肉片包住筷子,沾上辣椒水,再放入口中。李莊白肉不用牙咬,肉就會散開,口感細膩,鮮嫩多汁,讓人心曠神怡,有一種飛起來的感覺,又辣又香,似飛瀑落入深澗,似驚濤拍打岸灘,讓人無不佩服李莊白肉的鮮美味道,我禁不住大聲讚歎起來。

據說李莊白肉還有這樣一段傳說。民國時期,因一批流亡大學的學者和學生,來到了李莊,熱情的李莊人,讓他們品嚐了李莊白肉,那時李莊白肉叫裹腳肉,學者們覺得這名字聽起來不雅,便改成了“李莊白肉”這個名字。

啊,李莊白肉,真是一道人間美味!

舌尖上的無錫小籠包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639字

作為吃貨的我,對於家鄉無錫的美食可是瞭如指掌,有香甜可口的糖醋排骨,有外脆裡嫩的玉蘭餅,有香氣撲鼻的梅花糕……其中,最令我情有獨鍾的,要屬小籠包了,它色、香、味俱全。這天,我就又去品嚐了一番。

小籠包端上來啦!霧氣中,我瞅見一個個小籠包如同可愛的小娃娃一般坐在蒸籠裡。輕輕夾起一個放在小碟裡,閉上眼睛,細細聞了聞,一股香味鑽進了我的鼻子裡。啊!我竟從香中聞出了鮮。再細細端詳,只見小籠包小巧玲瓏的。它呈圓錐形,頂上有一個小凹坑,四周佈滿了一道道褶子。我仔細數了數,足有18條。小籠包底部沉甸甸的,裡面有許多湯汁。它的皮很薄,甚至都能隱約看見裡面醬紅色的肉餡。

看了這麼久,我的口水早就“飛流直下三千尺”了。我連忙拿起筷子,夾起它,小心翼翼地咬開一個小口子,裡面的湯汁立刻就湧了出來,我連忙用嘴去吸。哇!小籠包的汁又燙又鮮,鮮得我想接,燙得我不敢接,真是左右為難,舌頭都不知該放哪了。我只能吹吹,再吸一口。嗯,湯汁的味道鮮中帶甜,甜中帶香,真是太美味了。我感覺自己彷彿品嚐到了天堂的美食,太好吃了!湯汁很快就吸盡了,我又夾起肉餡,放入嘴中,細細品嚐。肉餡軟軟的,甜甜的,鮮鮮的,令人回味無窮。再吃雪白的皮,雖然薄但很有嚼勁。不一會兒,一個小籠包就被我吃完了。

小籠包的湯汁如此美味,是如何做進去的呢?原來,師傅們在做的時候要把高湯凝成透明的固體膠質,切碎了拌在餡裡。熱氣一蒸,就全化成了湯水。

聽了我的介紹,你的口水是不是也已“飛流直下三千尺”了呢?那就快來無錫品一品這道美食吧!

舌尖上的青海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667字

早就聽說青海的景色很美,但當我到了青海後才發現青海的美食和景色竟也不相上下。

一到青海,當地的叔叔就把我們接到一個隱藏在防護林中的野炊基地。一下車,迎接我們的是潔白的哈達和三杯酒。這三杯酒可是大有名堂呢!叔叔告訴我,這三杯酒叫“下馬酒”。在古代,人們沒有汽車,只有騎馬去拜訪遠方的朋友。因為旅途十分遙遠,所以客人到達時會很勞累,於是主人就會用這三杯“下馬酒”來迎接客人。這三杯酒,可不能是普普通通的酒,必須是地道的白酒或青稞酒呢!

喝完了“下馬酒”,我們就被帶到一張準備好的大桌子前坐下。好客的當地人先端上一盤青稞麵餅,再端上一盤“狗撒尿”,然後再捧上一大盤涼皮,這樣開胃菜就上齊了。我認為其中最有意思的就是“狗撒尿了”。它之所以叫這個奇怪的名字,是因為它在做好類似於麥糊燒一樣的皮後還要再淋上一層酥油,而淋酥油的樣子就像狗撒尿了。

在開胃菜之後,我們把肚皮都敞開了。當地人緊接著端上了主菜——全羊宴:羊腸、羊肚、羊排、羊腿……一切與羊有關的美食應有盡有、一應俱全。就拿羊排說吧,這裡的羊排色澤晶瑩剔透,遠遠的,一股清新的青草味鑽進了我的鼻孔,讓人迫不及待地想嚐嚐。我抓起一塊羊排,塞進嘴巴,酥軟中帶著韌勁,極其可口,就著特別酸特別濃稠的自制酸奶我一口氣就吃了個肚兒圓。

青海的美食真讓我流連忘返。在回家的路上,我還一直請求爸爸明年再帶我去品嚐青海的美食呢!

舌尖上的微感動 篇5

國三作文 ,777字

太陽把光芒灑向人間,將溫度傳遞到葉梢;葉子把那份溫暖化為養料,把能量傳遞給花朵;花朵將那動力化為恣意的美麗,將豐碩傳遞給果實;果實心滿意足地墜入泥土,把希望傳遞給明天……食物傳遞的就是一份煙火嫋嫋而不絕的美好。

從前只是被舌尖上的中國裡那醉人的色彩吸引,鹽漬的醉蟹,一條好久才製成的火腿,鮮亮的顏色彷彿讓人們隔著大熒幕都能聞到香氣。但是深入其中才知道,美好的背後都有一個被手藝人傳承的故事。

其中有一次講了一對做麵條的陝北老夫婦,住在黃土溝溝的窯洞裡,不會做別的,就會做一手面條。為了製作地道而又筋道的麵條,他們常常深夜輪班去翻、晾。一個特寫鏡頭讓我看到了老人臉上的皺紋,如春風吹皺了一汪水,瞬間讓我覺得一碗麵原來也有故事,原來也有滄桑。如今,麵條多在現代化的大工廠裡製作,美觀,效率高。而手工麵條費時,費力,利潤低。但是老人不以為然:“機器做的麵條有啥味道?”為了留住這份手藝,老人的子女就算有再大的事也要回家幫二老揉麵團。正是因為有這份兒匠人精神在裡面,我們才可以品嚐到那麼多有歷史底蘊的美味啊!

那次回老家,鄉親送了我們一袋子野菜,蔫蔫的沒有生氣。可是媽媽將這袋野菜視若珍寶,在廚房裡忙忙活活,端上來一盤蒸菜,拌上蒜泥和香油,嚐起來有一種別樣的清香。媽媽看著這菜的眼神兒,流淌著溫柔的光,將它的歷史娓娓道來。小時候村子裡的人只有紅薯啃,“無鮮肥滋味之享”。姥姥就常常下地挖野菜,給飢餓的兒女嚐個新鮮。姥姥去世已是許多年,但媽媽仍然記得貧乏的年代姥姥做的家鄉吃食。時至今日我才能品嚐到從姥姥或者更早的前輩那裡流傳下來的食物,感受到親情隨血緣流傳下來的美好。

誰說食物就沒有情感和溫度呢?只要大家用心去體會,你一定能品出其中與眾不同的味道。焦黃的炸豆腐,鮮紅的湯底,酸甜的招牌鯉魚,亦或是一碗平淡的麵條。傳遞一份脣齒飄香直抵舌尖,傳遞一份美好直達心間。

舌尖上的微感動 篇6

國三作文 ,777字

太陽把光芒灑向人間,將溫度傳遞到葉梢;葉子把那份溫暖化為養料,把能量傳遞給花朵;花朵將那動力化為恣意的美麗,將豐碩傳遞給果實;果實心滿意足地墜入泥土,把希望傳遞給明天……食物傳遞的就是一份煙火嫋嫋而不絕的美好。

從前只是被舌尖上的中國裡那醉人的色彩吸引,鹽漬的醉蟹,一條好久才製成的火腿,鮮亮的顏色彷彿讓人們隔著大熒幕都能聞到香氣。但是深入其中才知道,美好的背後都有一個被手藝人傳承的故事。

其中有一次講了一對做麵條的陝北老夫婦,住在黃土溝溝的窯洞裡,不會做別的,就會做一手面條。為了製作地道而又筋道的麵條,他們常常深夜輪班去翻、晾。一個特寫鏡頭讓我看到了老人臉上的皺紋,如春風吹皺了一汪水,瞬間讓我覺得一碗麵原來也有故事,原來也有滄桑。如今,麵條多在現代化的大工廠裡製作,美觀,效率高。而手工麵條費時,費力,利潤低。但是老人不以為然:“機器做的麵條有啥味道?”為了留住這份手藝,老人的子女就算有再大的事也要回家幫二老揉麵團。正是因為有這份兒匠人精神在裡面,我們才可以品嚐到那麼多有歷史底蘊的美味啊!

那次回老家,鄉親送了我們一袋子野菜,蔫蔫的沒有生氣。可是媽媽將這袋野菜視若珍寶,在廚房裡忙忙活活,端上來一盤蒸菜,拌上蒜泥和香油,嚐起來有一種別樣的清香。媽媽看著這菜的眼神兒,流淌著溫柔的光,將它的歷史娓娓道來。小時候村子裡的人只有紅薯啃,“無鮮肥滋味之享”。姥姥就常常下地挖野菜,給飢餓的兒女嚐個新鮮。姥姥去世已是許多年,但媽媽仍然記得貧乏的年代姥姥做的家鄉吃食。時至今日我才能品嚐到從姥姥或者更早的前輩那裡流傳下來的食物,感受到親情隨血緣流傳下來的美好。

誰說食物就沒有情感和溫度呢?只要大家用心去體會,你一定能品出其中與眾不同的味道。焦黃的炸豆腐,鮮紅的湯底,酸甜的招牌鯉魚,亦或是一碗平淡的麵條。傳遞一份脣齒飄香直抵舌尖,傳遞一份美好直達心間。

舌尖上的記憶 篇7

國二作文 ,549字

每一段時光都有它獨特的味道。即使有些事,已經好久不曾重演,我卻依舊記得那舌尖上的味道,那種記憶。

“啊嚏,啊嚏”又是一個冬天,一場大雪把這個小小的地方包裹了起來,顯得虛幻而縹緲。而我又毫不例外的感冒了!當我蓋著厚厚的棉被,身體冰冷,頭腦發熱時。我想起每次我發燒媽媽必會給我熬一碗—薑湯。

每當我睡眼朦朧,拖著疲倦的身子從那充滿溫暖的小床上下來時,總會看見媽媽那忙碌的身影,滿屋子都充滿著姜那獨有的味道—熱氣騰騰的水翻滾著,翻滾著,像打翻的五味瓶。每當這時,媽媽總會和藹地對我說:“趕緊去休息!薑湯還沒好呢”而我總是一臉無所謂地看著她:“沒關係,反正閒著也是閒著!”

這時,她總會放下手中的活,把我推進臥室,給我掖好被窩,然後囑咐幾句就離開了。幾分鐘後,便會有一碗薑湯出現在我眼前。媽媽總會逼我喝,原因就是因為我討厭姜!一勺一勺的薑湯順著我的舌尖往下流,只是瞬間我就被溫暖了。那種味道帶著點微辣,還有點澀澀的,當然也有點甜,我知道那甜的是媽媽對我的愛,那種愛簡單,沒有華麗的修飾,只有一顆純樸的心,卻包含很多。那種在舌尖上的感覺漸漸流傳到了我的心裡,染上一層美麗的顏色!

舌尖上的感覺芬芳了歲月,璀璨了年華,留住了時光,將點點的味覺融化在我們的心間,成為我們心中最珍貴的記憶!

舌尖上的快樂 篇8

國二作文 ,735字

吃貨出沒!各家小吃攤請注意多備食材!吃貨要大開吃戒啦!

吃貨,在這個時代並不少見,處處有吃貨,吃貨處處有。上個星期六我就和我另一個吃貨朋友一起大開吃戒,吃到肚子都如同彌勒佛。

星期六,天氣並不像自己想的那麼陽光明媚,晴空萬里,天空灰暗灰暗的,不時颳起幾陣冷風,穿了兩件長袖衣服的我還是覺得好冷,但這阻止不了我們倆吃的慾望!半個鐘的“跋涉”,我們終於到了目的地—步行街,那裡有很多好吃的!我們走在大街上開始尋找“獵物”有好吃的絕不放過!

“那裡!奶茶!喝不喝?”朋友拍著我的肩膀指向對面的一間奶茶店,奶茶!“當然要啦!快點過去!”我拉起朋友的手一起跑過馬路買了兩杯奶茶,冰凍後的奶茶在冬天裡喝是最爽的!我們倆一邊喝一邊繼續尋找“獵物”。

“對了!上次我不是在微博上跟你說過那個雞排超人嗎?去那裡看看!”說完朋友就拉著我跑到清輝園那邊找到了“雞排超人”。這店好小—還以為特別大呢,能有啥好吃的?失望得很。我們要了兩份醬爆雞排,據朋友介紹說這種雞排裡面都是芝士,咬一口就能看見芝士。待接過雞排時,我眼前一亮—新鮮出爐的,熱乎乎的,外表炸得金黃金黃的,一咬下去肯定很脆!我趕快咬了一口,除了嫩滑雞肉之外還有金黃色的芝士,芝士都融了好像要流出來似的,嗯!真的很好吃!外脆內滑,香脆可口。

“完了!我這麼吃下去肯定要肥了!”我吃著雞排擔心的說道。“你要吃還是要瘦?”朋友反問道,“兩個都要…。”我望向朋友,只見她不屑一顧地白了我一眼,好像在說“就知道你要吃!吃貨!”我們一路走一路吃,吃得肚子都撐德滾圓滾圓。朋友說:“做吃貨,肚子一定要吃得下好吃的!吃貨的肚子絕對不能不舒服!”這不就是吃貨精神!

趕上幸福時代的舌頭沒少吃好東西,怕是開心得不行!

舌尖上的武漢 篇9

高二作文 ,1128字

說來慚愧,在武漢生活十餘載,對武漢的瞭解少之又少。如果要我說幾句武漢話,可能想半天也只能憋出一句半句,可要我介紹武漢的美食,我自認為能出口成章,滔滔不絕。作為一個吃貨,能生活在武漢這樣一個彙集全中國眾多美食的大城市中,是非常幸運的。下面,來介紹一下我眼中的武漢,舌尖上的武漢。

早上7點鐘,伴隨著攤邊小販的吆喝聲,嶄新的一天開始了。說到武漢的早餐,在各種各樣的美食中,我最鍾愛的還是武漢最有特色的早餐---熱乾麵。說到熱乾麵,我覺得用百吃不厭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最初在小學時,幾乎每天早上,我都要吃一碗熱乾麵。現在住校了,但我隔三差五還是會去品嚐一下過去美好的味道。在勁道的特製麵條中,在香醇而味濃的芝麻醬中,在鮮香的自制滷水中,在味精、鹽、醬油各種調味品完美的融合中,我能吃出這屬於武漢的味道,這隻屬於武漢的味道。頗有筋道的麵條,在各種調料加入後,充分拌勻,總能讓自己回憶起小學無憂無慮的快樂時光。蘿蔔丁、蔥花又為面增添了一種新的感受,辣椒油的加入又多了一種享受。輕鬆、愉快而美好的一天,在這回味無窮的一碗熱乾麵中,開始了。

都說位於長江中游的武漢是魚米之鄉,我看這一點也沒錯。武漢人的中餐因此豐富多彩。中餐,最為豐盛的一餐,武漢人深知這一點。武昌魚,武漢人的驕傲。“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毛主席對武昌魚的味道可是讚不絕口。正宗的武昌魚,產於長江與漢江的交匯處。在那裡,匯兩江之精華,集天地之靈氣,武昌魚肉質鮮美,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它是鯿魚的驕傲,更是武漢人的驕傲。排骨藕湯,武漢一絕。武漢人懂得如何讓湯有鮮味,也懂得如何讓鮮味恰到好處。多年的歷史積澱註定讓武漢這座城市,帶一點那古老而厚重的味道。這裡的藕湯也因此有了一種說不出的味道,一種武漢的味道。美味過後,迎接武漢人的是下午更加辛勤的工作。

夜終於來了,帶著他一身黑色的大衣。武漢的夜宵同樣也有自己的特色,值得一提。武漢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人群,大致有兩種人:第一種,性格里帶著江南小鎮的柔;第二種,骨子裡有北方的直與剛。前者為武漢帶來了堪稱一絕的甜品,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麻球。油炸的空心糯米球上再均勻地撒上一層芝麻,散發出沁人的芳香,吃完後還能在未新增一絲糖的糯米麵中感受到甜甜的美味。後者多遵循四川、重慶、湖南菜系的準則,無辣不歡。多元化的匯聚,形成了麻辣燙。不清楚麻辣燙的起源,但我覺得,麻辣燙造就了武漢,造就了武漢人性格中熱情、剛烈的那部分。後者逐漸成為了主流,武漢就有了今天,成為全球五大最具活力都市之一。

繁忙的一天就此翻過,明天可能又是繁忙而精彩的一天。夜幕中的武漢沉沉地睡去,準備迎接第二天精力充沛的武漢人。這就是我眼中的武漢,一座舌尖上的城市。它是獨一無二的,也是我的最愛。

舌尖上的美味 篇10

國二作文 ,905字

掐著指頭算算,寒假已經臨近尾聲,年味卻久久沒能散去。在過年期間中,最令人難忘的,就是那各式各樣的美食。而在我的心中,最奪目的那顆星—就是媽媽手中的那一鍋番茄牛肉湯。

在媽媽還在準備的時候,我們所看到的只有一鍋透徹的水,稀稀落落的西紅柿胡亂的浮沉著。可當蓋上鍋蓋,給食材和水一個密閉的空間;燃一把熊熊的火苗,讓這些奇妙的紅色精靈在鍋底舞動的時候,就彷彿有一種魔力在源源不斷的注入鍋中。我覺得,這種等待食物由生變熟的過程便是烹飪中最大的樂趣。

在等待它成熟的過程中,間隙還需加些輔料、主料與調料。每一次揭開蓋子,都有一個驚喜在等著我,就好像在鍋中孕育了一個小生命,看著他漸漸成長,就會有一種父母般的成就湧上心頭。慢慢的,它變得有色彩了,逐漸變得紅了,變得稠了;番茄變得軟軟的,牛肉也變得糜爛……

牛肉湯出鍋的時候,香氣已經瀰漫了整間屋子。小心翼翼的揭開鍋,水蒸氣伴著香氣撲鼻而來。紅豔豔的湯汁,西紅柿看起來有著沙狀的口感,大蔥像一葉小舟似的飄在湯麵上。似乎還差些什麼……別急。拿起白色的瓷質湯勺,對著湯深處輕輕一舀,滿滿的一勺都是牛肉,每塊牛肉中都豐腴著的湯汁,看起來就令人慾罷不能。

用勺子盛一勺湯出來,吹一吹,但不要吹冷了,微微燙些更佳。飽含湯汁的牛肉、綿軟的西紅柿隨著燙口的湯緩緩流入嘴巴里。舌尖先是感到一陣刺激,舌頭會猛的一縮,但又馬上適應這個溫度;隨後是西紅柿獨有的濃濃的香味,蔓延在脣齒之間久久不散去;最後,牛肉以肉類獨有的鮮美和番茄的香甜便一起融化在嘴巴里,混著湯汁一起通過食道,流下喉管,再流進腸胃中,分解為營養,再通過眾多毛細血管輸送到全身。這時,就會讓人感到神清氣爽、心曠神怡,讓人無法自拔。

“哈—”滿足的咂咂嘴,閉上眼,回味一遍剛才不可思議的美味……

愛上一種食物,就如愛上一個人那麼美好。對食物的愛,並不是只在於大的味道是否美味,更重要的是享受烹製他它的過程。雖然這過程可能會十分漫長,但在其中包含著我們的期待和焦急、等待結果時的緊張與害怕、品嚐結果時的喜悅和驕傲、最後縈繞在舌尖的感動—這才是烹飪最大的魅力。

我已開始期待下一年,下一年舌尖上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