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爸爸講家族孝道傳承相關作文20篇

聽爸爸講家族孝道傳承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1212字

“爸爸,怎麼來理解孝德啊?你總是說‘百善孝為先’,孝是我們家最大的傳統美德,你給我講講唄”!上完國學孝道之後,一回到家我就急急地跑到爸爸面前說。

爸爸拉著我的手坐在我的身邊,和藹地說:“孝是中國文化的根核所在,是人倫道德的基礎,教化的起點。在你和姐姐很小的時候,我和媽媽就給你們灌輸了心生孝的思想,是因為我們家有尊崇孝道的傳統。”

隨著爸爸娓娓道來,我深深感受到一個以孝立家的中國家庭的厚重傳承。

我的曾祖父是國民黨的舊軍官,曾進入黃埔軍校學習,曾祖母是一位非常傳統的民國大家閨秀,在爺爺還很小的時候就過世了。子欲孝而親不待,爸爸說,孝不能僅僅限於物質的“孝養”,更要做到精神上的“孝敬”。曾祖母的精神一直在我們家傳承,從曾祖母傳給爺爺再傳給了爸爸後到姐姐和我。

曾祖母特別崇尚讀書。上世紀八十年代,臺灣的大爺爺第一次返鄉,到曾祖母墓前含淚回憶其母親病重彌留之際時,拉著他的手用貴州方言囑咐“要讀書”的情景。大爺爺說他將這三個字刻在自己的心裡,1949年他隻身來到臺灣,孤苦伶仃卻不忘讀書,考上了臺灣成功大學並留美獲得碩士。畢業後回臺灣開辦學校教書育人,其兒子獲得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在國外創業。

“要讀書”的祖訓是我們家每個人必須遵守的準則,是孝道里報答先祖的具體體現。我的爺爺在特殊年代,在老爺爺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困難情況下刻苦學習,立志報考醫學院(後因家境貧寒改報免費的東北師範大學就讀),叔爺也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畢業於江西醫學院,完成了爺爺“以醫天下人醫母親病殞之殤”的心願(爸爸語)。

爸爸一代也立志讀書。大伯畢業於廈門大學,後進修到博士學位,我爸爸也畢業於重慶大學。

我們家的祖訓“要讀書”是以孝德相傳,是中國傳統美德的魅力所在,所以能夠一直傳承下來。我的姐姐剛過17歲就考入東南大學,相信我也能。

曾祖母還有很多源於血緣親情的傳家祖訓:“家和萬事興”、“孝友之家有餘慶”、“人而無信不知其可”、“義德暢行,有道天下”、“天道酬勤”等等。我家就將祖訓大字裝裱在客廳牆上。家裡幾代人因對先人精神上的"孝敬"而獲益匪淺。

孔子把孝的內容歸納為“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孝德傳承數千年,立於德之首,相傳於父母言傳身教。岳母刺字“精忠報國”因孝而忠,成就一代民族英雄。

靜靜地聽著爸爸的講述,我能感受到爸爸大手拉著我的小手時的血脈相連,傳承在流淌,心兒在燃燒:我要用我的行動傳承家族孝道,報答父母,報效國家!

弘揚孝道傳承美德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701字

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神州大地處處盛開的美景;古往今來,孝順父母的故事、佳話、美談縈繞於心、滋潤著我們的心田。

百善孝為先,真正懂得“孝”的人才是有正確人生觀的人。在父母的呵護下,我一點點“發芽”,一點點成長;我不是一出生就是天才,所謂的天賦也不是與生俱來,父母誘導我開卷有益,指引讓我飽讀詩書,培養我對音樂的興趣,讓我學習鋼琴,陶冶情操、開闊視野;父母更是身體力行教給了我做人的道理。

孝需要去領悟,去感受,才能真正理解、實踐。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大年夜的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說笑、聊新年的打算、回憶起一些往事、趣事,一家人是那麼的和諧,其樂融融。這時爸爸給奶奶端上一盆熱洗腳水說:“媽媽我給您泡腳,您辛苦了!”,媽媽也湊過來給奶奶按摩,這就是孝道吧!親戚好友聚會,父母向老人家敬酒,祝福的話語是那麼的甜,從他們的臉上和眼神可見對老人誠心誠意的敬重。這些都感染著我,那樣的場面時時縈繞在我的腦海裡,我也想效仿爸爸媽媽孝順老人。

孝順父母不要等,不要抱著“等長大了,賺錢養活父母,現在什麼都不做”的想法。孝順父母要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父母沒日沒夜、廢寢忘食的工作,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時,遞上拖鞋、端上一杯熱氣騰騰的茶;飯後為爸爸媽媽送上一杯水;回家了跟爸爸媽媽問好;離開家裡告訴爸爸媽媽去哪裡等等。孝敬父母不需要等長大,爸爸媽媽在慢慢地老去。

孟郊的詩句曰:“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的恩情是難以報答的,我們只有從小做起,自我獨立,分擔家務,傳承中華文化孝道之風。我要多學習一些孝文化,做一個孝順的好少年。

弘揚孝道,傳承美德,孝順是一盞明燈,將照亮我的路。

孝道傳承 篇3

話題作文 ,1686字

“百善孝為先,孝敬無底線”,這句話爸爸媽媽從小就講給我聽。並教育我,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和道理,更是我們家世代相傳的家風。

記得我剛上一年級的時候,班隊課上,老師問我們:“誰能告訴我,你們家的家風是什麼?”同學們面面相視,默不作聲,都以為老師提錯了問題。只有我大膽的舉起了手,老師讓我回答。我站起來大聲答道:“百善孝為先,孝敬無底線,這是我家的家風。”我很流利的把這句話背了出來,老師表揚了我,當時我心裡像喝了蜜一樣甜。

接著老師又問我:“你說說,孝敬具體表現在哪些事上呢?”我想起爸爸媽媽每次去看望奶奶,外公外婆他們時,總會買甲魚,河蝦,營養品,有時還買新衣服。想起了這些,我馬上回答:“孝敬甲魚,河蝦,營養品,還有新衣服。”

頓時安靜的教室裡像炸開了鍋,同學們鬨堂大笑起來。我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身體一熱,臉一下子漲得通紅。小小的心臟好像跳到了喉嚨口,張著嘴嚥住了。恨不得一下子能鑽進地縫裡去,馬上消失。

老師嚴肅地叫大家安靜,然後用平靜的語氣對我們說:“我不明白你們為什麼要笑,如果你們覺得這樣孝敬長輩是一件好笑的事,只能說明你們的爸爸媽媽沒有教育你們孝敬。只不過你們現在還是孩子,這些物質上的孝敬,還不太實際。你們應該從日常生活中去敬孝心,還有要用優秀的成績去敬孝心。今天回家後,問問自己的爸爸媽媽,你們孝敬父母需要做些什麼?”

放學回家後,我忙把課堂上發生的一切說給爸爸聽,爸爸摸著我的頭,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孝敬不光是物質,還在精神上,孝敬父母有很多種,比如:你幫爸爸媽媽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吃飯的時候幫爸爸媽媽盛碗飯;爸爸媽媽累了,你幫著洗個腳敲個背;節日的時候,你做份禮物送給爸爸媽媽。只要你對爸爸媽媽擁有一顆真正感恩的心,孝敬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都能做到,孝敬就這麼簡單,明白了嗎?”我點點頭,想起了爸爸媽媽平時對長輩們的所作所為,不正是這樣嗎?特別是我媽媽,更是一位發自肺腑,用行動來孝敬父母的人。難怪奶奶老誇她說;“我的媳婦比女兒還親。”每當這個時候,媽媽總會拉著奶奶的手說:“您老是我家的寶,您健康長壽是我們做小輩的福氣,孝敬您是我應該的。”

爸爸媽媽還常常對我說,人不能忘本,對父母的養育之恩要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報答,要時時刻刻做到敬孝。我把爸爸媽媽的話銘記在心,也以他們作為我學習的榜樣。

爸爸很孝順奶奶,處處順著奶奶的心思做事,從來不頂撞,是個出了名的大孝子。有一次奶奶生病住院了,爸爸媽媽關了店門,日夜守候在醫院,同病房的人,羨慕的不得了。爸爸把我送到阿姨家借住,讓阿姨接我上下學。可我睡不慣阿姨家的床,心裡開始埋怨。打電話給爸爸媽媽,讓他們回家陪我,還在電話裡說了一句恨話:“你們不要我,為什麼要生下我?”說完掛了電話。兩個小時後,爸爸出現在我面前。只見他滿臉鬍子,頭髮又幹又亂,眼皮鼓鼓的,眼睛裡充滿了血絲,一副憔悴沒睡醒的樣子,我一下子心疼起爸爸來。心想:一定是這幾天為了奶奶的病,爸爸吃不香睡不著,才變成這樣的。爸爸沒有說什麼,只是靜靜地陪著我坐了一會兒,然後把我接回家。

晚上,爸爸給我講起他小時候的事。爸爸說:“小時候,我們家比別人家還要苦。因為你爺爺去世的早,靠你奶奶那麼瘦小的一個女人,要撫養我和你大伯長大,那是多麼不容易啊!所以你奶奶每天拼命幹活,起早貪黑,辛勤勞動,可換來的還是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有一次,我病得很嚴重,醫生說我是營養不良造成的。別人都以為我活不下去了,要死了。你奶奶急得沒辦法,瞞著我們偷偷去賣血。換回糖票買紅糖給我補身體,我才活了下來。”說著爸爸的聲音哽咽了,眼裡閃著淚光,爸爸很少落淚,這天晚上爸爸哭了,傷心地哭了。

第二天是星期六,我早早起了床,跟爸爸去醫院看望奶奶。看著有氣無力躺在病床上的奶奶,我“哇”一聲哭了出來。奶奶表情痛苦,無力地拉過我的手,輕輕地說:“囡囡,別哭,這幾天委屈你呀。”我忙搖頭,緊緊握著奶奶的手說:“奶奶,你快好起來,以後我要孝敬您和爸爸媽媽。”

“百善孝為先,孝敬無底線”,這是我家的家風。從爸爸媽媽的言傳身教,我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一定會將它傳承下去。

家風孝道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994字

“家風正,則後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家風如一朵飄散著文明氣息的花兒;家風如一杯醇香的茶;家風如一幅賦有書香之氣、價值連城的畫。一個好家風就是一位好老師,是一種無聲的教育。我們家的家風是—孝道。

當曾祖母老了走不動了,拿不起湯勺了,奶奶衣不解帶地侍奉在曾祖母床邊。有時曾祖母大小便失禁,整個床上臭烘烘的,我見了連忙躲得遠遠的,捂著鼻子,皺著眉頭,喊著:“太臭啦!太臭啦!”但是奶奶既不會嫌棄,而且還二話不說就忙活起來,即使這樣奶奶也會常常問候曾祖母一些關心的話語,為曾祖母煮上香噴噴的飯菜,奶奶看著曾祖母吃得津津有味,臉上也樂開了花。每當我在家時總能望見奶奶忙碌的身影,以及溼透、變形的後背,不時看到那厚重的黑眼圈。奶奶也沒有任何怨言,我想這就是孝道吧。

父親不忍心看奶奶這樣沒日沒夜地侍奉曾祖母,也加入到行列中。父親一個大男人竟然做起一些細活也毫不遜色。為曾祖母穿衣服一絲不苟、無微不至;喂曾祖母吃飯,專心致志,小心翼翼,生怕曾祖母嗆到。隨後,母親也來幫忙。一家人其樂融融。父親頭上那幾撮若隱若現的銀髮和奶奶臉上歲月的痕跡撩動我的心絃。我問:“奶奶你為什麼要這麼辛苦服侍曾祖母呢?”“我不能辜負你曾祖母之前對我的愛,你曾祖母含辛茹苦把她的兩個孫子拉扯大,撐起這個家,難道就這麼一點辛苦都不願付出嗎?”這句話讓我的心中浮出一個念頭:等父母親老了我也一定要盡孝道,並且我們家的家風—孝道一定要世世代代相傳下去!

曾祖母每天和父母親訴說想出門散散步,可曾祖母腿腳不便下不了樓。為了完成曾祖母的心願,父母親和奶奶想盡辦法,最終決定買一個輪椅。可是那時我們家資金缺乏,無奈地向居委會求助。居委會幫我們登上報紙,向社會愛心人士請求幫忙。沒過幾日,輪椅有了著落,愛心人士還寫了一句話:你們的家風值得稱讚!我們一家笑了,曾祖母也露出久違的笑容。

接下來的一件事情如同晴天霹靂。輪椅到的第二天,曾祖母安詳地走了。父母親和奶奶痛哭流涕,我也十分難過,一想到自己小時候曾祖母那麼地關心、疼愛我,而我卻沒有為曾祖母做任何事,哪怕是揉揉肩也好,我內疚的眼淚頓時奪眶而出。但我覺得父母親以及奶奶不會有遺憾,因為他們已經盡了子女的孝道,傳承我們家的家風了。

家風如春雨,潤物細無聲。一個良好的家風培育出一個良好的家庭。家風是一個家庭的基礎。我們家的家風—孝道會代代相傳直到永遠!

聽爺爺講家風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785字

重陽節,是尊老敬老的日子。下午放學後,爸爸驅車帶著媽媽和我趕往老家,與在老家頤養天年的爺爺奶奶吃團圓飯。

當我們趕到老家時太陽還沒有落山。爺爺奶奶早就切切剁剁、洗洗刷刷準備好了食材,等著我們回家後一起點火下鍋了。

按照奶奶的指揮,大小鍋齊上陣,奶奶和媽媽煎的煎炒的炒,很快,一桌豐盛的大餐準備好了。看著一大桌色香味俱全的雞鴨魚肉,我肚子裡的饞蟲早就急不可耐了,但由於大人們都還沒有就坐,我也只好靜坐等候。

奶奶看出了我的心思,讓我先吃。我拿起了筷子又放下了,說:“還是等爺爺奶奶一起吃吧!”

還沒等我們全家都坐穩,我著急地說:“爺爺,抓緊宣佈開餐吧,有的菜都涼了!”爺爺笑呵呵地說:“好好好,重陽團圓飯開餐了!”一聲令下,我們都美美地吃了起來。

爺爺對我說:“看你飢餓的樣子,為啥叫你早吃,你不早吃呀?”

我望了望爸爸,說:“我們在家都是一起吃的,爸爸說這是規矩!”

爸爸接著說:“對呀,這可是你爺爺的老規矩了。”

爸爸的拖長音的“老”字,引得我們全家都笑了。

爺爺邊笑邊說:“是呀,的確是老規矩了。原來我們家裡窮,做的飯不夠吃,為了每個人都能吃點,只有等齊了才能吃。”爺爺頓了頓繼續說,“現在雖然富裕了,這個老規矩也是對的。要是有人先吃了,誰還想吃剩下的?是不是?”

爸爸接著說:“是呀,國有國法,家有家規。”

我說:“吃個飯,還受了教育。明白了,家規不守,何以遵國法!是不是?”

我的話,又引得我們全家大笑起來。

奶奶接過話茬說道:“我們的家規還多著呢!”

“是嗎?爺爺說說看!”

“家規呀,我都傳給你爸爸了!讓你爸爸說說吧!”

“我們的家規呀,首講孝道,與人為善,詩書修身,道德傳家。”爸爸嚴肅地說。

“不錯,希望你們能把這些家規一直傳下去!”爺爺接著說。

我說:“放心吧,爺爺,我一定會把這些家規傳給您的重孫,重重孫子的!”

話音未落,我們全家都開心地大笑起來。

傳承家風孝道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770字

你認為“海絲文化,家風孝道”指的是什麼呢?我想,那一定就是媽媽經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認真做事好好做人,百善孝為先!

在家裡,媽媽是最勤勞的,她整天到晚忙個不停。當我和爸爸各自外出學習和工作時,她從不停歇,左擦擦、右洗洗,忙得不亦樂乎。每天早晨,她都起得非常早,撐著疲憊的身體幫我們做可口的早餐。她還非常細心,每次在拖地、掃地時,聲音都控制得很輕,生怕驚醒熟睡中的我們。

媽媽也很尊敬長輩。一年除夕夜,媽媽正在廚房裡為我們做飯,廚房的鍋碗瓢盆發出“叮叮噹噹”的聲響,彷彿是一曲美妙的伴奏曲,而我們分別找好位置,等著媽媽上菜。不久後,媽媽端上了第一盤菜,可是,她沒有馬上轉身走進廚房,而是走到坐在角落的奶奶身旁,牽著她到自己的位置上坐著,然後再進廚房忙自己的活。媽媽的一舉一動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她用行動深深地教育了我,讓我明白什麼叫認真做事、好好做人。

記得有一次週末,老師佈置的作業非常少,語數作業加起來才兩張卷子、一篇作文,我非常認真地對待著這些作業。當媽媽在批改我的作業時,為我豎起了大拇指:“效率百分百,真棒!”

看著媽媽微揚的嘴角,我的心也跟著盪漾起來。我的這篇作文,雖然用了兩個小時才寫完,但是寫了四頁多,老師還在班上說我的這篇作文寫得很好,既生動、又詳細,那時,我明白了:認真做事是多麼重要!

有了媽媽的言傳身教,我慚慚變得懂事了,有一次,爺爺奶奶來家裡了,我趕緊把他們請到沙發上坐下,倒了兩杯水給他們喝,並且幫他們捶捶背,爺爺奶奶看我這樣,連忙摸摸我的頭說:“你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我想,家風孝道已經滲進了我的心裡,對我來說,它其實就是吹到心裡的那縷希望,在海絲文化濃厚的泉州,希望我們都能將這縷希望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千百家風,貴在傳承——觀《新春第一課》有感 篇7

觀後感 ,740字

古有多少家庭之間的諄諄教導,五千年的文化像是河水流過肥沃的土地,滋生出一片茂密,而縱然樹良多,也好不過一世為之驚歎。故千百家風,貴在傳承。

片中介紹了一個特殊的家族,是爺爺手中能流出高山峻石的畫筆牽扯出來的情緣。老人在書案前的行雲流水勾畫了了在漫長的歲月中深深地印在了孩子童真的眼眸裡,那些墨汁和色彩似變換成了春天細細的牛毛雨,無聲地敲開了稚嫩的心門,溫柔地滋潤了他們的一生。然而這丹青手藝竟像是畫在宣紙上的延綿的墨水,一直淌到了子輩的筆尖—一家子齊刷刷地站在了美術的庭院中,生了根,繪畫怡然成為了他們的靈魂。

這特別的藝術家風崇高而莊嚴,他們是家風傳承的最好典範,每個人都接實了這份傳統,把它緊緊地攥在手中。我想,是不是我也應該拿住我們家的那根接力棒,然後也緊緊地握著不放開呢?回答是肯定的。從小並沒有看到過很多關於家風家紀的文字說明,長輩們也不怎麼提及,可父親卻一直以自身來告訴我,孝順,是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父親的故鄉在遠方,作為一個男人的穩重如山讓他把對家的思念和牽掛壓在心底。近些年爺爺身體微恙,訊息順著風飄進了父親的耳中,明顯的,他與大伯的通話多了起來,常常看見他靠著椅背對著電話那頭輕聲細語,帶著孩子的無限擔憂穩著語氣叫聲爸。父親工作很忙,但他依舊請了假期留在爺爺身邊照顧。我知道,這是父親的擔子,是他的責任,可如果拋開這些冷漠的包裝呢,露出的是一份怎樣炙熱的真情。父親用行動教我一筆一劃地寫會了“孝”這個字,而如何將它寫好則是我一生要去學習和執行的事情。我會用我的手掌接過這份不需過多言語的傳家寶,細心雕琢,讓它變得更加珍貴。

家風的意義不只在於它本身,懂得的同時知道傳遞,使善意、美德撒播到更多的地方,使這肥沃的中華大地上人人以禮相待,家家和睦美滿。

將孝心傳承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792字

俗話說的好:“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自古以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養老、敬老方面更是湧現出無數美麗動人的故事,有扇枕暖被的黃香,有綵衣娛親的老萊子,有捨身護父的潘綜,有鍋巴奉母的陳遺……也許,你會說這些故事離我們有點遠,今天我不妨向大家講一講我身邊的有關養老、敬老的故事!

我的太爺爺一向身體硬朗,可就在他老人家八十歲高齡的那年春天得了腦梗塞,雖經醫生竭力搶救,但因年歲已高還是落下了後遺症:意識模糊、半身不遂、發音困難。如此狀況,怎麼辦?太爺爺共有四個子女,其中有三個不在身邊,他們經過商量,認為應該請專人照顧太爺爺。而我的爺爺奶奶不忍心,他們認為再專業的人照顧也不如自己的子女照顧貼心。經過一番思想鬥爭,爺爺奶奶接下了照顧太爺爺的重任!

從此爺爺奶奶只有一個念頭:“只要太爺爺有一口氣在,就要讓他好好活著。”老人患病後,對飲食起居都有很高要求,爺爺奶奶便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一日三餐都要變著花樣為太爺爺做可口的飯菜。太爺爺年紀大了不好嚼東西,他們就把飯菜搗碎了再一口一口地餵給太爺爺吃,有時候太爺爺剛吃下去又吐出來,他們又耐心擦乾淨後再一口一口地喂,直到太爺爺吃好為止。

寒來暑往整整八年,爺爺奶奶悉心照顧太爺爺,任勞任怨,從不叫苦。每天天剛矇矇亮他們就起床做家務,太爺爺要起床時,他們給他穿衣服、洗臉、餵飯。在天氣好時還要推著坐在輪椅上的太爺爺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晚上為了讓太爺爺睡個安穩覺,他們還要輪番起床看兩三次。擔心太爺爺得褥瘡,每隔兩小時,他們還要給太爺爺翻一次身。太爺爺大小便失禁,他們經常為太爺爺洗澡擦身、換尿布,不管嚴寒酷暑,每天窗外的晾衣架上都掛滿許多尿布,這都是爺爺奶奶親手洗的,夏天還好,特別是冬天,爺爺奶奶的雙手經常凍裂。可他們從不言苦,他們說:“這是做晚輩的責任。”

如今太爺爺已去世,但爺爺奶奶的孝心已深深紮根在我心中,我要以他們為榜樣,將孝心傳承!

我的家風我來傳承 篇9

國二作文 ,503字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不論是善良還是勇敢,作為一個人,首先一定要尊老愛幼。

我記得有一次,在公共汽車上,停車時上來一位大約七十多歲的爺爺。座都滿了,沒有一個人讓座。這時媽媽起來了,扶著爺爺坐在她的座位上。於是我學會了尊老。

有一次我在外面吃飯,阿姨給了我幾塊糖和柿子。如果是以前的我,早就吃光了。可是我要把學到的東西表現在日常生活中。還沒放學,我一看到柿子和糖,就流口水,但我一直說:“不能吃,不能吃”。終於我捱到了放學,我把手裡的吃的帶給媽媽。媽媽說:“我不吃”。我硬給她吃了一口西紅柿。以後有什麼好吃的我都要留給媽媽。

愛幼也是人生中,不可丟失的品質。上體育課時,一年級的林月月摔倒了,受了傷。我急忙跑過去把她扶起來。又把她送到教室裡。於是我又學會了愛幼。

在一個炎熱的夏天,一隻流浪狗跑到家裡。我看見後,給它拿了些水,放在它面前。他馬上低下頭,不一會兒,水被小狗舔得乾乾淨淨。他在對我汪汪地叫,彷彿在說:“謝謝”。這時我知道了幫助別人,快樂自己。別人又困難時,要向他伸出援助之手。

我是一個幸運的孩子,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中。尊老愛幼,愛護動物是我的家風。我的父母給我做足了榜樣。我的家風我來傳承。

孝心傳承 篇10

國小三年級作文 ,555字

墨黑色的天空中懸掛著一輪明月,月光猶如一地水銀灑在昏暗狹窄的樓道里。透過一個泛著古銅色的鐵門,一位媽媽正一邊給年過七旬的婆婆洗腳,一邊聊著天。趴在床上的兒子躡手躡腳地爬起來,悄悄地躲在門後,注視著門裡的一切。媽媽那蒼白又泛著一絲紅潤的笑臉,在暗黃的燈光下顯得格外慈祥與美麗,彷彿童話裡那個溫柔善良的蓮花仙子。兒子慢慢地轉過身,進了衛生間……

媽媽給奶奶搓完腳,讓奶奶躺進被窩裡,留下一句溫暖的叮嚀。這時,只聽見樓道的另一側,傳來了一陣陣走也走不穩的腳步聲,同時還摻雜著水灑出來濺到地上的聲音。

媽媽循著聲音望去,啊!兒子纖弱的小手緊緊握著水盆的兩邊,用肚子向前頂著水盆,背往後彎,再將胸口抵著水盆的一側。儘管他彷彿已用了所有的力氣,但還是不能準確掌握平衡。就這樣,他步履蹣跚地一步一步,滿臉笑呵呵地走過來。水盆左右搖擺,水不斷潑灑,水花四濺,滴在衣服上、臉上、頭髮上……額頭上沁出豆大的汗珠,與四濺的水滴合為一體,分不清是汗還是水。

媽媽又驚又喜地盯著眼前這個彷彿從水裡撈出來似的人兒,伸手接過水盆。兒子仰起喜悅的笑臉,奶聲奶氣地說:“媽媽!洗腳!”一瞬間,媽媽一把摟住兒子,眼裡閃爍著幸福的淚花……

這個家,並不富有,但他們傳承著一件偉大的事—“孝”。我相信,孝的故事會在他們家一幕幕不斷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