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件背後的故事作文相關作文20篇

老物件背後的故事作文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1436字

在老家,一個紫檀木箱中,靜靜地躺著一張邊緣微微泛黃的黑白老照片。照片中有二十四個與我年齡相仿的少年,男生一個個穿著筆挺的中山裝,女生則穿著大花棉襖,他們的手臂上戴著繡有“紅衛兵”三個金黃大字的袖章,手中拿著一本嶄新的《毛澤東語錄》,臉上盡皆流露著自信的笑容與四溢的喜悅。照片的背景是天安門城門,五星紅旗正迎風飛揚著,與少年們臉上的驕傲和自豪相映成輝。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這張照片已經鍍上了歲月的風沙。50多年後,照片中的一個少年變成了鬚髮花白的老人,他就是我的外公。外公經常會從箱子裡翻出這張老照片,向我講述53年前,他千里迢迢赴往北京會見毛主席時的情景……

那是一個天高雲淡的秋天,正是莊稼豐收的季節。

外公作為班級代表,成為一名守護毛主席的“小紅衛兵”。他在破舊的綠皮火車上顛簸了整整三天三夜,終於從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莊來到巨集偉的天安門廣場。“那時候,我們別提有多驕傲呢!”外公的瞳仁中閃耀著自豪與光榮,話語變得鏗鏘有力。

“接著啊,我們就來到了天安門前的長安街。那可是我見過最長、最寬的大街。”外公充滿敬意地緩緩說道,“街的兩邊站滿了人,人山人海。大家都手舉國旗,那是紅豔豔的五星紅旗。大家都往街的盡頭眺望,彷彿毛主席隨時都會出現。”聽著外公的講述,當時的場景一幕幕浮現在我的眼前:紅旗翻動,連綿不盡,鮮紅的紅旗在人海中跳躍波動,如同大家沸騰的熱血。“三點越來越接近了,我的心也開始躁動、興奮。因為,我們要與偉大的領袖見面了!”抑制不住的亢奮與喜悅從外公的話語中流露,彷彿回到了當年。

滴答,滴答……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當分針準確無誤地指向“3”時,喧囂的大街霎時安靜下來,安靜得可怕,只能聽見紅旗翻動的聲音與人們興奮的呼吸聲。所有人都伸長了脖頸,期盼他們愛戴的領袖—毛主席會緩緩駛出地平線。外公站在第一排,在護欄外的他早已睜大眼睛,踮起腳尖,生怕錯過了任何一個細節。

忽然間,遠處傳來了一陣排山倒海的掌聲與人們激動的尖叫。遠遠的地平線上,伴著火紅的烈日,一個鑲著金邊的偉岸人影立在老式吉普車上。是毛主席!外公立在人群之中,忘了鼓掌,也忘了歡呼,喉嚨似乎被什麼東西噎住了一般,只顧著呆呆地注視著緩緩駛來的吉普車。外公講到這段時,似乎有一些梗咽,眼中蒙上了晶瑩的淚花。

毛主席靠近了,更靠近了!人們將頭上的帽子摘了下來,拋向空中;孩子們將別在胸前的大紅花送上湛藍的天空。一時間,帽子、報紙、花束在空中起起伏伏,如同滔天的巨浪。毛主席莊重地屹立於車子中央,溫和的雙眸中透露出一股威嚴。他不斷向人們招手示意,人們繼而用高聲的歡呼與尖叫回應。外公把手掌拍麻了,嗓子喊啞了,畢竟作為中國人,見到偉大領袖毛主席,是畢生最大的榮耀!

毛主席漸漸遠離,消失在一片金光之中,遠處掀起了一個又一個狂潮。

許多同學哭了,外公激動的心情也久久不能平息。

“祖國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磨難,侵略與戰爭使中國人民過著水深火熱的日子。是毛主席,領導全國人民趕走了侵略者;是毛主席的正確領導,祖國才能解放,人民才能翻身當家做主人。他是我們心中的英雄!”外公語重心長地感嘆,“毛主席會見成千上萬的青少年學生,正是因為他對祖國未來的花朵寄以厚望。作為小學生,你應該從小好好學習,奮發圖強,長大後才能保家衛國、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樑。你們是國旗下的雛鷹,是未來的希望!”

我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這張泛黃的老照片,是深深刻在外公骨子裡的回憶,代表了外公對祖國熱愛的赤子之心,也成了我生命中的一抹亮光!

老物件背後的故事作文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515字

我的家裡有個老算盤,靜靜地掛在我的書桌邊。它看起來像一個長方形木框,中間一根橫樑,把上面2顆珠子和下面5個珠子分割兩邊,與現在的算盤很不一樣,這是爸爸上小學時用過的算盤。爸爸還給我講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

爸爸讀二年級的時候,家裡窮,不捨得花錢買算盤,儘管那時算盤只賣3。5元,現在看起來很便宜,可在當時,這也是昂貴的商品了。爸爸為了幫家裡節省開支,決定自己賺錢買這個算盤。恰巧麥收時節,土裡的“知了龜”會鑽出來,爬到樹上,蛻殼,然後變成蟬,產卵來延續下一代。傳聞沒有蛻殼的“知了龜”富含蛋白質,是很好的營養品,很多飯店都會來收購,當時的價格是每隻2分錢。爸爸每天吃完晚飯就到處找“知了龜”,然後去賣錢。經過一段時間的積攢,爸爸終於湊夠了買算盤的錢,把自己的勞動果實換成了自己需要的學習工具,開心極了。

很多年過去了,爸爸小時候的很多物品都找不到了,唯獨這個算盤保留了下來。上次回爺爺家的時候,爸爸特地把這個很有紀念意義的算盤送給了我。爸爸說:“這個算盤是爸爸憑藉自己的勞動換來的,很有紀念意義。其實,算盤是我們中國古人的智慧結晶,希望年輕的你們能繼承併發揚光大。”

這個老算盤的故事,讓我很受感動。我想,它會一直激勵我取得進步的。

老物件背後的故事作文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1023字

一個老碟子

在我家櫃檯的最高層擺放著一個碟子,從我出生之前到現在一直放在那裡,差不多二十多年了,無人問津,直到那天它再次被提起……

那天下午,我實在忍不住對那個碟子的好奇,問起了外公:“外公,那放在櫃檯上的碟子是怎麼來的?”

外公聽完,揚起嘴衝我淡淡一笑,隨後走到櫃檯前,取下那個碟子遞給了我。

那碟子因為多年被閒置,碟面已經開始泛黃。碟中印著一張照片,照片中是當時風靡全球的球王馬拉多納。照片下“南德足球俱樂部贈1993·3”幾個字已經有些模糊。

我小心翼翼地把碟子放在桌上,然後抬頭看向外公,準備聽他講講它的故事。

外公仰起頭,陷入了深深的回憶,然後慢慢地說道:“記得當年我還在四川省體育報工作時,受邀去參加了南德足球俱樂部的新聞釋出會。當時好多人都去了,包括省上的領導……會議結束時,每人發了一個紀念的碟子。我把碟子拿回來後就一直放在櫃檯上,一晃二十五年過去了,沒想到你想要知道它的故事。”

外公站累了,便坐在身後的沙發上,嘆了口氣,目光落在馬拉多納的照片上,繼續說道:“南德是當年四川省第一支足球隊。四川省的足球在當時可是中國頂尖的,所以省上的領導才會那麼看中……唉!再看看現在,中國隊都踢得是什麼東西,不知何時才能好轉過來!”外公皺了皺眉頭,臉上顯出一絲氣憤和無奈,“足球是我從小的夢想,這個你是知道的。在得到受邀的這個訊息時,心中別提有多麼激動了……”

“這張照片是怎麼拍的?”我好奇地打斷了外公的話。

“這是當年國內邀請馬拉多納來踢友誼賽,在場上拍的。”外公虛著眼回答道。

“那在釋出會上,都提了些什麼問題啊?”我又繼續追問外公。

外公又是衝我一笑,眼裡滿是慈愛:“這誰記得清啊!二十五年過去了!”

外公站起身來,已經沒有想繼續講的意思,他最後向那發黃的碟子看了一眼,眼中流露出一種懷念,隨後便進廚房開始準備晚餐。

我雙手托起桌上的碟子,一時覺得手中的碟子無比的沉重,彷彿手中託著的不是碟子,而是長輩對過去歲月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期盼。

我仔細地把碟子放回原處,望著它,心中升起一絲敬意。

老物件背後的故事 篇4

狀物作文 ,664字

有一天我在整理櫃子,發現了一個小小的佈滿灰塵的小包包,我好奇的開啟來一看,裡面有許多張小票。我問奶奶:“這是什麼呀?”奶奶說:“這是糧票和煤餅票“。在奶奶的小時候因為連一頓飯都吃不飽,於是國家開始進行“計劃經濟”來保證全國人民基本生活的需要,那段時期買商品不僅需要錢,還必須要用各種商品票。老一輩人走了一段時間很長的“票證時代”。

據奶奶講述,票證包括糧票、肉票、食用油票、布票、煤餅票,甚至還有糞票、尿票等,小小一張票證,含概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另外票證還分當地能使用的票證和全國範圍內能使用的全國票證。

糧食證:市鎮居民糧食證由當地糧食局頒發,居民用糧需要向國家指定糧店使用糧票購買,並在糧食證上登記購買糧食的數量。

糧票:國家施行糧食定量供應政策,規定乾重體力活的勞動人民能多分配幾斤糧票,幹輕體力活的勞動人民就少分配幾斤糧票,這樣導致小孩子多的家庭糧食就不夠吃了。乘坐火車、輪船等交通工具的旅客,在各種車船內用餐,也要有專門糧票才可以用餐。

煤票:煤票需要根據人口定量發放。每年天氣涼了,人們就要帶舊證、戶口本、糧本辦理下年度買煤證,居民買煤時要煤餅票到指定的商店排隊買煤。

國家改革放開後全國陸續取消各種票證,糧票和煤餅票的作用也逐漸消失了,併成為了“老物件”。這些票證是中華民族的“創業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解放後,從物資匱乏的貧困時期過度到改革開發向小康社會邁進的重要“發展史”,它貫穿了奶奶那一代人的生活,也將永遠存在於這代人的記憶之中。我們也要努力學習,長大後報效祖國,在祖國前進的時代發展道路上作出最大的貢獻。

老物件背後的故事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452字

國慶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婺源玩,看見房東家裡排列著犁、耙、耖、獨輪車等老物件,就問老奶奶這些農耕工具有什麼用處?老奶奶微微一笑,給我講述了以前農民是如何幹農活的。

稻穀是種在水田裡,每當耕田時,需遵循一句俗語:一犁,二耙,再犁,後再耖,只有把泥土翻上來,弄碎弄平了,才可以插秧,種出一年的好收成來。這個時候,農民和牛一起每天起早摸黑的下田幹活,非常幸苦。

碰到下雨天,農民也需幹活,怎麼辦呢?老奶奶指著掛在牆上的斗笠和蓑衣說,斗笠用竹篾編制而成,戴在頭上可以遮陽擋雨;蓑衣是用綜絲編制的上衣和下裙,既可以遮雨,也可以擋風保暖。在古代江南農村,幾乎每戶每家都有,是生活和生產中不可缺少的物品。

隨後,老奶奶指著牆角的小推車說,這是獨輪車。以前運肥料和稻穀等重物,都靠獨輪車來運輸。

最後,老奶奶說那時雖然農民每天辛苦地幹活,但仍舊吃不飽,穿不暖。不像現在,經過改革開放,機器裝置代替了這些農耕工具,糧食產量大幅提高了,人也輕鬆了許多。並且現在大力發展旅遊業,農活已經很少了,但人們的生活水平卻提高了很多。

老物件背後的故事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433字

記憶力每次去外祖父家,總能看見他珍藏的一雙破草鞋。這雙破草鞋是村裡唯一的古董,你知道為什麼嗎?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這雙破草鞋已經陪伴村子走過了一個世紀。

有一次,我問外祖父:“這雙鞋都這麼破舊了,您為什麼還捨不得扔掉呢?”外祖父拿起這雙破草鞋,看了又看,摸了又摸,意味深長地嘆了口氣,給我講起了這雙破草鞋的故事:“這雙破草鞋呀,是你外曾祖父的祖父留下來的。想當年,他穿著它上過戰場,打過小鬼子,為中國的解放事業貢獻了一份自己的力量。”

聽到這兒,我開始想象我外曾祖父的祖父穿著這雙草鞋在寒風刺骨的雪地裡艱難行走的情景。我再低頭看看自己的鞋,又舒適又暖和。現在的鞋子不但款式多,而且功能也多。運動的時候可以穿運動鞋,去正式的場合可以穿皮鞋,在家想放鬆可以穿拖鞋;夏天熱的時候可以穿涼鞋,冬天冷的時候可以穿棉鞋。我不禁感嘆:生活在新中國的我們是多麼的幸福啊!

一雙破草鞋,帶走了光陰的故事,卻見證了時代的發展;一雙破草鞋,是外祖父彌足珍貴的記憶,也將成為我為之奮鬥的理由。

老物件背後的故事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819字

我們和爺爺一起搬了很多次家,有許多東西被扔到了老房子裡,再也沒有帶回來。可有一樣大物件卻至始至終跟著我們。

那究竟是什麼呢?我總是迷惑不解。以前我去問爺爺,爺爺總是笑而不答。直到現在,我長大了。當我再去問爺爺的時候,爺爺卻回答我了。

爺爺帶我來到了它的面前,莊重地揭開了蓋在它上面的“神祕面紗”。可是,映入眼簾的,卻是一張破舊的“桌子”。桌子為什麼也算老物件呢?我更加好奇了。可爺爺緊接著拿掉了一塊桌子上的蓋板,露出了裡面的縫紉機。在歲月的侵蝕下,桌子也是破爛不堪,但裡面的縫紉機卻依舊儲存地十分完好。

這是一臺腳踏式的縫紉機!在現在的市場和服裝店裡已經是非常罕見了。當腳在縫紉機踏板上有節奏當踩踏,緊連著的繩子也隨之一緊一鬆,縫紉機的針尖也一上一下,伴著鼓點,開始工作起來。

爺爺告訴我:“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描寫的就是當時爺爺奶奶和我爸爸的真實寫照。

1977年,這臺縫紉機便來到了爺爺家。由於當時經濟比較落後,買什麼東西都得憑票才能買到。爺爺好不容易才得到了一張縫紉機票,這張票可是需要當時的一百多元呢,這相當於爺爺全家不吃不喝兩個多月才能買得起呢。當時我爸爸的穿著幾乎都是用這臺縫紉機縫製出來的,衣服褲子破了,拿一塊大布,用縫紉機一縫,瞧,又可以穿了。

我不禁問:“爺爺,如今社會已經不需要它了,已經變得機械自動化了,您為什麼還要留著它呢?”

爺爺回答我:“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老式的縫紉機已經漸漸地退出了歷史的舞臺。現在,已經很少見到它們的蹤影了。我之所以留著,就是想讓你們記得我們那個時代的艱苦作風!”爺爺說家裡有了這樣一臺縫紉機,可以拆拆補補改改,日子便可以過得更好。

隨著國家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於多數人來說,買一件衣服已不再是件奢侈的事情,縫紉機也漸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慢慢失去它曾經的光芒,但那個時代帶給我們的記憶,除了歲月的溫暖,還有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統不能丟。

老物件背後的故事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917字

趁著國慶假期,我到爺爺的老家休息幾天,看到爺爺家的牆壁上掛著一幅年代有些久遠的年曆畫。這幅畫略微泛黃,邊角都被歲月磨圓了,但是在乾淨明亮的玻璃框架保護下,讓人覺得與眾不同。上面畫著一位英姿颯爽的解放軍戰士昂首挺胸,雙手緊緊地握著一把帶刺刀的步槍,一動不動地鋸守在鴨綠江邊,目視著對岸,似乎隨時都準備著保衛祖國和人民。

爺爺說,這年曆畫是太公留下來的,是我們家的寶。

當年,正值抗美援朝戰爭最激烈的時候。懷抱著保家衛國的初心和使命,太公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而他正好被派往戰爭的最前線。

有一天晚上,遠在異國他鄉的太公思念親人,睡不著覺,就從防空洞出來透透氣。突然,一枚巨大的炮彈從天而降,正好落入防空洞內。剎那間,整個防空洞都被巨大的爆炸給掀翻了。火光如惡魔一般,瘋狂地吞噬著防空洞內的一切。太公的戰友們或是在睡夢中不知不覺地被奪去了生命,或是被爆炸揚起的砂石淹埋到了地下。太公也被強烈的爆炸衝擊波掀翻在地,頓時感到天旋地轉,兩耳嗡嗡作響,像是千萬只蜜蜂在耳邊不停地飛舞,臉上血肉模糊,鮮血不停地從傷口流出來。

太公一點也沒有被眼前的景象嚇住,因為他知道那些被埋在地下的戰友此刻正急需他的幫助。抹了一把眼角的鮮血,他強忍著傷口的疼痛,一瘸一拐地快步走進防空洞。只見防空洞內只剩斷壁殘垣,哪裡還有他兄弟般的戰友。他強忍心中的悲痛,用雙手死命地挖掘殘砂斷瓦,想盡一切辦法搶救他的戰友。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從廢墟中找到一位身受重傷的戰友,並用盡全身的力氣把他送到安全的地方。

從那時起,他們就成了過命的好兄弟。那位戰友為了表示感謝,戰後回國特地送了這幅年曆畫給太公。

我沒有想到一張看似普通的年曆畫背後盡然有如此動人的故事。看著這幅畫,我的腦海裡不停地浮現出太公不畏艱險、英勇救人的感人畫面。我們的美好生活不正是我們的先輩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嗎?現如今,舉國歡慶祖國媽媽70週年生日。國家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再也沒有哪個敵人敢於侵犯我們,再也沒有哪個力量能夠撼動我們偉大祖國的地位。中華民族正朝著民族復興的偉大中國夢邁步前進。

望著這幅年曆畫,我想對太公和所有為我們偉大祖國的誕生流過血、甚至獻出寶貴生命的先輩們說:這盛世,如您所願!

老物件背後的故事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1256字

今年春節假期,我和爸爸媽媽回外婆家過年。外婆按照辭舊迎新的習俗,把房子裡裡外外、上上下下進行了大掃除,我和媽媽也興致勃勃地加入大掃除隊伍。

當我們打掃到小閣樓時,外婆交待我和媽媽把閣樓的一角用白布遮蓋的雜物,搬出來進行擦洗。我翻開白布一看:哇!一架小小的四四方方的電視機赫然在目。

我連忙湊近一看,電視機外殼是灰色的,小小的螢幕呈兩邊低中間高的弧形線條向外凸顯,螢幕右側的上方是一排黑色框。古樸的色調和造型似乎在述說著它的古老歲月,“哈哈!這老物件可是我們家家電裡的老古董呀!”媽媽不知什麼時候也蹲在我旁邊:“我還記得這是我們家第一臺彩電。剛買來時,只能收到幾臺節目呢。”

一旁的外婆也笑著直點頭:“是呀,那時的電視轉播沒那麼發達,接收電視節目要靠擺弄天線,能接收到的頻道少得可憐,哪像現在可以收到全國各地的幾百臺電視節目。這可是我們家第一臺電視機,也是第一臺彩色電視機。”“外婆,那這臺電視機有多少年曆史了?”“我記得買這臺彩電還是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至今有30多年的歷史了!”外婆陷入深深的回憶中:“那時電視機生產有限,還要限購,不像現在想買就買,甚至還可以網購。那時還要憑票買,我是託遠在省城裡的親戚買的。那時福日牌電視機剛剛生產沒多久,是我們福建和日本合作的品牌,這也是當時改革開放剛剛開始的重大成果之一啊!當時鎮上還沒幾戶人家買電視,14寸彩電剛買回來時,附近的鄰居都爭相來看!”

“是的,”媽媽笑著對我說:“我記得那時我還沒上小學,我們全家因為外婆的工作需要,長住在你外婆執教的校園裡,寒暑假也沒回去。那時候沒有手機和電腦等電子產品,小鎮上的人們娛樂生活很有限,幾乎就是觀看鎮上的戲劇表演、電影和電視節目,對外界的瞭解也都是通過電視和報紙。看到例如《霍元甲》《射鵰英雄傳》等熱門電視劇時,幾乎是萬人空巷。附近的居民都蜂擁而來觀看電視節目。你的外公為了方便大家觀看,特意每天晚飯後把彩電抱到寬敞的教室裡供大家一起觀看,你的外婆還每晚備了好幾壺熱水壺,燒好開水,供居民們觀看時解渴。夏天有時還不夠喝呢,我和你姨媽們就幫你外婆一起燒水。”“後來呢?”“後來,大家也陸續有了自己的電視機,教室裡觀看的人也漸漸地少了,我們也不需要燒那麼多水了…”“再後來呢?”我意猶未盡地追問到。“哈哈哈,再到後來就只要燒夠我們家自己夠喝的水了”。聽了媽媽的話,大家都鬨堂大笑起來,歡笑聲在屋內盪漾開來。

片刻,我轉過頭,好奇地問外婆:“外婆,這臺彩電現在還能用嗎?”“當然不能用啦!現在我們觀看的都是高清大螢幕液晶彩電,相比之下它的電視螢幕的清晰度已經很模糊了,壽命使用時間早已過。只不過我沒捨得扔,這可是我們家的第一臺大家電,老古董呀!也是我們國家改革開放歷史的見證物呀!”

看著外婆臉上洋溢的幸福笑容、媽媽的臉上充滿著童年回憶的神態,聽著窗外時不時響起的炮竹聲,我想:從小小的電視機這個老物件上述說著一個時代的記憶。折射出時代的進步和發展,國家的日益繁榮昌盛,科技的不斷創新,我們的生活每天都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大變化!

老物件背後的故事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554字

我的老家有一個用來把米和米的殼分離的碾米機,現在已經很少見了,要找可能也找不到,可我老家卻還有一個。

那時候,我很小,根本就不知道碾米機這個東西,也不知道它是用來幹什麼的。

那天,是十一長假,天氣依然很熱,我們回了老家,那邊也氣溫很高,在室外,太陽照著,格外的熱,我坐在椅子上,用手扇著風,身上有幾絲清涼,卻又有一股熱乎乎的氣流讓我感覺到非常不舒服。這時,我想:要是有一個風扇就好了。於是,我便在房子裡亂轉,無意中,在房子的角落裡竟然發現了碾米機,我可不知道它是用來幹什麼的,卻一眼看到了裡面類似葉片的東西,我出於好奇,轉動了把手,裡面的東西動了起來,像是風扇裡的葉片在轉動,我想:這雖然不是風扇,但它和風扇可真像啊!我使勁地扇風,用把手不停的轉,可我卻吹不到一點風,為什麼呢?難道不夠用力?我又用力轉了好幾圈,卻一點兒風都沒有,最後我只好找到爺爺,讓他來給我解解迷。

我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說完,爺爺便一下子笑了出來,我更是摸不著頭腦了。

“這是碾米機,把稻穀倒到碾米機的最上面,再轉到下面的把手,不一會兒,米和殼就分離了,從不同的二個口子下來。”

爺爺還讓我試了一下,我試了好久,終於會用這個碾米機了。原來這是碾米機啊!我事後對自己說。

前幾天,我又回到了老家,看到了這個碾米機,想起了小時候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