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摔倒該扶嗎?相關作文20篇
老人摔倒該扶嗎? 篇1
國一作文 ,514字有的時候,走在路上,往往會看到一個老人走在路上,而旁邊的人都和他隔得老遠,生怕和他近了會沾染上什麼一樣。
其實,在當今的社會上,這已經是一種普遍現象。在新聞中,也報道過很多次了。一般都是老人摔倒以後,路人去扶他,到最後,老人硬是要扶他的路人付醫藥費,搞到最後,很多老人摔倒,都沒有路人敢去扶了。
有一次,新聞報道過一個老人摔倒,路人唯恐避之不及,隨後一個路人在高樓上,一直拿手機在上面拍照。老人一直起不來,見沒人扶他,只好無奈地大聲叫喊:“過來扶我一下吧!我不是騙子,而且我自己有醫保。”他說了這樣一些話後,才有幾個路人上前去扶他。現在這種現象已經成為了一種普遍現象。雖然有可能是騙子,也要懷有一顆善心,去扶別人,就算是被騙了,現在大街上處處是電子眼,也可以給你作證明吧!
在初中的政治課本上,也提到老人摔倒了,到底該不該去扶的問題,還舉了些例子。
課本上,生活中的例子,揭露了現實社會的醜陋,批判了當今社會的醜惡。
不要用戴有色眼鏡去看任何一個人,因為世上還是好人多,壞人只是少數。記住:“不是老人變壞了,而是壞人變老了!”
懷著一顆善心、愛心,去報答社會,社會也會報答你!
老人摔倒,扶還是不扶? 篇2
議論文 ,943字2011年9月2日,武漢市88歲的李大爺在離家不到100米的菜市場門口摔倒後,圍觀者無人敢上前扶他一把,一小時後,李大爺因窒息搶救無效身亡。從彭宇案到今天,類似李大爺的悲劇接連發生,倒地老人無人敢扶成為一個社會關注的熱點,由此引發大眾熱議。當網路輿論紛紛譴責不扶老人的行為時,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社會提出的道德標準要求大眾扶老人,何者能為老人倒地的後續負責。當然,倒地老人無人敢扶是道德的悲哀,也是法律和道德行為較量的灰色地帶。
在生命面前,人們的道德判斷受制於利弊考量才是導致無人敢扶的主要原因。資料顯示,每年至少都會有4000多萬老人會發生一次跌倒,而跌倒在老年人傷害死亡的原因中佔首位。今天,不敢扶老人的路人基於自己利弊考量做出了觀望、等待甚至離去的選擇,我們不能對他們加以苛責,但當這樣的選擇成為一種群體心理,這樣不高尚的邏輯被不斷強化後,則會造成大眾在面臨倒地老人時,人們會因為功利考量不去扶助他,長此以往,社會中出於道德的互助會逐漸消失,人們不再相信別人會無緣無故幫助自己,這無疑是一種道德的悲哀。雖然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論調,“我不是不想扶老人,是因為法律無法保障我的權益,所以我不敢扶”。於是表面上的邏輯似乎是法律成為我們不敢扶老人的桎梏,然而資料表明,在近年的扶老人糾紛案中,已有九成的真相查明率,全國各地也正在陸續出臺保障施救權益的法規。這說明,現有的法制體系其實沒有到普通民眾所想象的“不能保障好人權益”的可怕地步。但是為什麼民意調查中顯示,仍然還有60%以上的人不敢扶呢?這說明法治並不是導致摔倒老人無人敢扶的主要原因,在生命面前,群體性的道德判斷受制於功利考量才是主因。
另外,在面對倒地老人無人敢扶的問題上,道德的作用不再為人所相信,而法律卻被寄予厚望,所以這更是道德的悲哀。當一個好人需要用各種證據來證明自己真的是一個好人,這說明人們已經不再相通道德能夠讓人們出於善心做出善行,不再相通道德的自律性,道德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已經逐漸沒落了。反觀法治,雖然人們經常指責法治的疏漏,但人們還是希望依託法治的完善來解決問題並且相信法治能一定能解決問題。老人倒地無人敢扶本應該由道德和法治雙管齊下來解決,而我們更希望的是有更多的人在面對摔倒的老人時,勇敢伸出那雙幫助的手。
老人摔倒以後 篇3
國小四年級作文 ,617字清晨,繁忙的街上穿梭著各種各樣的人們,有買早飯的,有上班的,還有去公園鍛鍊的……突然,前面街道上圍著許多人,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我很疑惑,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鑽進人群堆,只見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奶奶,蜷縮在路面上,手裡還緊緊握著一根柺杖,痛苦地呻吟著:“扶我一把吧,求求你們了。”
圍觀的人雖然很多,但卻絲毫沒有想扶老奶奶的意思,路上的行人見了,有些就像見了“瘟神”一樣繞道走開了。一位拎著公文包的上班中年人,看見倒在地上的老奶奶,幾乎是以跑步的速度離開現場,也許他在心裡想,還是離這種是非之地遠一點好。另外有兩位買菜的大媽,其中一位大媽說:“我們一起扶這位老奶奶起來,你打電話給120,我給老奶奶拍拍身上的灰塵。”另一位大媽卻不贊同,說:“別扶了,別扶了,我們還要去買菜的,要是她纏上我們,怎麼辦呀!”前一位大媽聽著也有道理,於是兩位大媽一起走開了。
其他人呢?有的悄悄地走了,有的在老奶奶旁邊紛紛議論著。忽然,不知從哪裡冒出來兩位小學生,毫不猶豫地走到老奶奶跟前,小心翼翼地把老奶奶扶起來,輕輕地拍掉老奶奶身上的灰塵,說:“老奶奶,沒事吧?”老奶奶一隻手拄著柺杖,另一隻緊緊握住其中一位學生的手不停地說:“謝謝你們,謝謝你們!”
圍觀的人看見了,有的慚愧地低下了頭,有的豎起大拇指,有一位姐姐還把手上的鮮花獻給了這兩位小學生。
我看著眼前的一切,我也有點臉紅,我為什麼不上前扶一把呢?我在心裡默默地想:我要向兩位小學生學習,要樂於助人。
當老人摔倒以後 篇4
國小三年級作文 ,530字【當老人摔倒以後】
呂行
清晨,我走在大街上,正準備去吃飯。只見一群人圍在馬路邊,越聚越多,我覺得很奇怪。於是,我快步擠進這個“人堆”,看見一位老奶奶仰臥在地上,手裡緊握著一根柺杖,呻吟著“誰過來扶我一把!”。
可是,圍觀的人都無動於衷,絲毫沒有想扶老人的念頭。這是,我想到了許多新聞上報道,有老人故意摔倒讓人去扶,反說那人把自己推倒的。
看著老奶奶痛苦的樣子,人們卻沒有一絲行動。這時,一位男子走出來,把老人扶了起來,老人起身只說了聲謝謝,轉身就走了,並沒有發生人們想象中的事情。
人群漸漸減少,我也走出了人群,我想:其實我們生活中還是善良人多,我以後要像這位男子學習,樂於助人。
【當老人摔倒以後】
李彥妮
一天放學,我看到一個白髮蒼蒼的老爺爺摔倒了,仰著坐在路上,雨淅瀝瀝地下著。我想我要不要去扶他。
正在這時,一隻狗跑了出來,他對著老爺爺汪汪地叫,隨後它的主人跑了過來。他看到摔倒的老人,毫無猶豫的將他扶了起來,說:老人家!你沒事吧?老爺爺沒說話,默默地走了。
老爺爺怎麼沒說一聲謝謝就走了呢,他不會以為是狗的主人撞到他吧?我轉身看到狗的主人已經牽著小狗走了,他並沒有因為老爺爺而影響了心情。
尊老愛幼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所以我們看見老人摔倒後一定要扶。
老人跌倒要不要扶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643字最近,“老人跌倒要不要扶”成了我們班最熱門的話題,因此老師特地展開了一個小型的辯論會。
辯論會才剛剛開始,教室裡鴉雀無聲的氣氛立刻就被打破了,大家左一言右一語,七嘴八舌說個不停。說話像機關槍似的小王同學說:“我覺得應該扶,尊老愛幼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美德。”小明扶了扶眼鏡說:“有些老人可壞了,我扶他起來,他反而不依不饒地說是我撞他的,不賠個幾百元,不許走!”平時一言不發的小紅站起來反駁道:“應該扶,我們扶老人是理直氣壯的,沒做過虧心事,不怕被人誣陷。”我說:“難道因為你家老人心地好,就能保證全班、全江蘇省、全中國、全世界的每一個老人都是好人嗎?有一些老人有時還會存心碰瓷呢。我覺得還是少管閒事好。”……就這樣,同學們個個脣槍舌劍、毫不相讓,整個教室像一個炸開的大油鍋。
老師嚴肅地說道:“我們應該扶老人,弘揚中華人民的傳統美德。”
有同學小聲問道:“如果老人實在不講道理呢?”“那你也應該先把他扶起來,老人體質弱,不能不管他們的。如果遇到實在不講道理的老人,我們可以請求周圍的人作證,或者去公安局說清楚事情緣由。事實的真相擺在那裡,沒有人可以顛倒黑白的。”老師鄭重地說。
聽了老師的話,全班同學都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我心想:我以後一定也要發揚中華人民的傳統美德。
老人摔跤救不救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728字現在的新聞報道總是說:老人自己摔倒在馬路上,行人慾救不敢。如果現實生活中,遇到類似的情況,真得讓人不知該如何選擇。為了宣傳社會的正能量,各種新聞媒體總是告訴我們如何去應對。
我總以為自己不會攤上這樣的大事,誰知道它竟然會悄然而至。
幾個月前,正值寒假,我在江蘇太倉堂妹那兒過年。正巧,我表弟一家也來了。三家人其樂融融,我們仨老表當然密不可分,合睡在一“條”床都覺得大。
那一天我們仨一起步行去太倉的博物館參觀。走到十字路口,我們看到一位老奶奶忽然暈倒到斑馬線上。這時,新聞老人摔倒片斷馬上浮現在我眼前。表弟想伸手扶她,我一把抓著:“小心點,電視上有說,自己摔的老奶奶會把扶她的人當作是推她的人。況且,我們如果扶她的時候一不小心,會傷到她的。我們還是找大人來幫忙吧!”“沒錯,快!”我們找來大人,不一會就有不少人圍觀的人了。一位叔叔正要伸手救她,堂妹叫道:“叔叔先報警,再拍照!”“好主意,還是小朋友想得周到!”叔叔報了警,還叫了救護車。可正好碰上大塞車,等了好久仍不見警車救護車過來。
“扶她一把吧!”不知那位說,剛才那一位叔叔聽了,立刻把手伸過去。剛一碰到老奶奶,老奶奶就一把抓著叔叔的手,大叫到:“大家看呀!是他推我的!”圍觀的,知道這位老奶奶是坑人的,連忙走遠了幾步,連頭也不回。幾乎只剩下我們……看到碰瓷黨,我們幾個也看不下去了,大聲說:“老奶奶,您為什麼一口咬定是他呢?他剛才在您摔倒的時候還在十幾米以外呢?”“那裡還有攝像機,只要調看攝像機的相片就很清楚了。”“老奶奶,您怎麼一下子就起來了呢,剛剛您還躺著呀!”我們仨就你一言,我一句,老奶奶迫於無奈就走開了。
我真希望以後不要再出現這種事!如果遇到類似的情況,我們也不慌張,要保障自己的利益。
扶起摔倒的老人 篇7
國一作文 ,683字如今現在是“各掃門前雪”。誰還會去管那麼多閒事,給自己惹麻煩,而我在網上卻看到這樣一個視訊。
在一個紅綠燈的路口,女人看見一個老人摔倒在馬路中央,沒有一個人過去扶她來,許多人和車輛都繞她而行,這個女人剛要過去就被同伴給攔住了並說:“不要過去了吧,有一個年輕人過去扶老人,卻被認為是肇事者,你就不要給自己惹麻煩了,還是快撤吧。”
原來女人的同伴說的是這麼回事:年輕人被誤以為是肇事者之後,老人親屬讓年輕人拿醫療費用,並請人來照顧她,年輕人沒有拒絕親屬,而是默默地“背起了黑鍋”。等到老人醒時,年輕人又默默的走了,老人詳細說明了情況,親人都感到很難過,都認為自己是在欺負這個剛來城裡不久的鄉下人。
當記者採訪他時,他卻說了一句意想不到的話語:“我不認為老奶奶的家人是在欺負我,我能夠理解親人的心情,如果是我,我想我會變本加厲的向別人索要,我這是在為我自己積德行善,為別人留一條後路,也為自己留一條。只要我自己問心無愧就可以了”。多好的一句“問心無愧”顯示出了年輕人的心聲。
一個陌生人都可以對年邁無助的老人給予關愛和照顧。而現在對自己熟悉的人卻曾不聞不問,看見了就像沒看見一樣,在有用的時候甜言蜜語,在沒有價值時,形同陌路人,這就是現在的“行市”。
而年輕人在扶起老人時,沒有求得任何人的回報,年輕人是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做。
只要我們處處留意自己身邊的事,就不難發現,在現實生活中,哪裡都會有真情灑滿人間,真善美無處不有。
扶起了人別倒了良心 篇8
國三作文 ,982字“助人為樂”這樣一個簡單的詞語,眾所皆知。“舉手之勞”換來一聲感謝,這是雙贏。有人跌倒了,過去扶他一把,這又是多麼和諧的一幅畫面,但又為何演繹出今天這般境況呢?
老人摔倒不被扶起事件,在我們身邊時常發生,為什麼面對摔倒的老人,公眾會如此冷漠地視而不見呢?
“江蘇大巴司機扶人被反咬是其所撞。”“一好心小夥扶老人被誣陷撞人者。”“為了防止成為翻版彭宇扶老人需見證人?”—以上種種發生的事情,為何連扶一下跌倒的人也變得參雜了利益關係呢?老人摔倒沒人扶,這與他本人有很大關係,因為在被扶起的老人中,有些道德水平低下,別人扶起了他,不但沒有感謝別人,而且還訛詐人。無良老人利用人們的同情心,去謀取所謂的利益,使聞者髮指,使見者心寒,使心存善良的人們真心害怕去扶起他們。
道德淪喪更讓人心寒。
倒地老人事件隨著馬年春晚的放大,引發了一輪又一輪的熱議,但始終不能形成一個社會共識。老人倒地,扶?還是不扶?這已成了一個道德標誌,將檢測我們的道德向上還是向下。扶不扶倒地老人,已到了道德的拐點,要讓道德的拐點積極向上,我們不能站著觀望,而是要行動起來。這人倒了咱不扶,這人心不就倒了嗎?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來了。
我曾在網上看到題目為《有感於老人摔倒扶與不扶》的論壇,絕大多數人都對摔倒老人的遭遇表示同情,但不會上前去扶,因為那些“繞道”而行的人確有“難言之隱”。他們擔心自己的義舉會被所幫助的人陷害—“你必定是撞人者,或者和他們是一夥的,否則你為什麼要救他呢?”再想到這個社會的世風,扶人還會被別人汙衊,有時候甚至會落到“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地步。所以作為一個普通老百姓,大家只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人之初,性本善。
扶,是人心所向;不扶,亦別有隱情。扶不扶?不只是簡單地伸手。試想,如果不是民警,而是路人扶起老人,會不會演繹一場《扶?不扶?》彭宇們的遭遇?也是所有人忌憚的。不是不願扶,也不是扶不起,是“傷不起”。當助人為樂隨時面臨淪為肇事行凶的風險,誰還敢助人?誰還能樂起來?所以,“扶”是必須的,但也要讓扶人者有底氣、有保障。
“人倒了,必須得扶!”這本就不是選擇題,更不該鬧心。就如民警所言,“每個人都有父母,—誰都會去扶的”。沒錯!因為你扶起的不只是老人,還是人心和社會的道德良知。我們要知道,扶人—只是“為樂”。
誰該為“空巢”老人負責 篇9
高三作文 ,910字重慶“空巢”老人樑忠秀因為兒女春節回家的時間太短,選擇在兒女離開後服毒自殺。孤獨老人獨守“空巢”,缺少兒女關心,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我不禁深思:到底誰該為“空巢”老人負責?
首先需要反思的是社會。社會本無過,但是經濟發展不均衡使得國家出現了很多的貧苦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致使很多人收入差別很大。為了多掙點錢,子女回家的時間很短甚至沒有時間回家,更別說守在身邊日夜伺候他們的飲食起居了。
其次該反思的是子女。他們扮演著兩種角色:一是父母的孩子,二是孩子的父母。他們既要贍養父母,又要撫養教育孩子。當金錢的誘惑與孝道放在一起時,子女應該怎樣抉擇呢?
有一首歌唱到:“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樸素的歌詞,唱出了父母的心聲。面臨日益激烈的競爭,年輕人承受的壓力確實大了很多,為工作忙碌,為孩子忙碌。可也有一些追求時尚的年輕人,不願意與父母一起住,在假期裡寧願外出旅遊也不回家看看父母的。如此說來,應該是傳承的“孝道”缺失了。
古代的李密,為了照顧年邁生病的老祖母,面對高官厚祿,面對朝廷一次次的催促,選擇了“先盡孝後盡忠”。是什麼使李密做出了這樣的選擇呢?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孝”。因為感恩祖母劉氏的躬親撫養,因為擺正了孝道與事業之間的關係,因為心中裝著自己深愛的祖母,李密詮釋了孝道的真諦,使祖母安度晚年。
無獨有偶,2013年感動中國人物陳斌強老師,一個每天開著摩托車“綁著”母親上班的孝子,他每天的作息表中有一項就是“帶母親上廁所”。因為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親連生活都不能自理。是什麼讓陳斌強做了很多兒女應帶做而沒有做的事呢?也是孝。因為感恩母親從小無微不至的關心,因為知道自己是母親唯一的依靠,他在母親最需要他的時候,天天把母親“綁”在身邊,細心地照顧母親。
“空巢”老人是社會的弱勢群體,我們的政府部門也應該高度關注。國家應該出臺一系列的養老政策,努力提高公民的養老水平,使那些缺乏家庭溫暖的“空巢”老人得到應有的照顧,晚年無憂。
金錢不是萬能的,再多的錢也買不回親情。生命誠可貴,悲劇已經發生,後悔又有什麼意義呢?當社會的養老制度還不夠健全時,就讓我們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給自己尚且健在的父母多點關愛吧!
扶老人過馬路 篇10
國小一年級作文 ,355字記得去年的春晚上有一個小品節目講的是關於“扶不扶”的問題,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的風氣也變得大不如前,有些人為了貪圖小利毫無原則,可是即使這樣,我還是願意相信,大部分的老人還是心地善良的,他們知道誰都不容易,助人為樂的好人就應該有好報。
從小無論是在書本里還是大人們的教誨就教導我們要扶老人過馬路,老人們因為上了年紀腿腳不便,走路也不快,可是紅綠燈不等人啊,車子也不等人,所以好多老人站在那裡常會手足無措,這時候如果你能過去扶她們一把,對你來說不過是舉手之勞,可是對於他們可想而知是怎樣的感動。
每次我過馬路的時候,總是習慣性的看看周邊,有沒有需要幫助的老人家,我會幫她們過到馬路那邊,然後自己再去要去的地方。每次助人為樂總是會很開心,是一種很滿足的笑,因為看到被幫助的人臉上綻出高興的笑容,我的心裡也會很開心。
扶起摔倒的社會 篇11
高二作文 ,804字風走過,帶走了思念,留下了希冀;雨走過,帶走了喧囂,留下了清新;你走過,帶走了迷惘,留下了回憶。
對雷鋒的認知很是模糊,如果你現在問我“雷鋒是個怎樣的人”,我只能說“是好人,一個大好人!”而對於“好”字,很多人也都是模糊的,當然,“無私奉獻、忠心愛國、捨己為人……”這些冠冕堂皇的詞,都可以用來評價他的品質的,只是覺得太過做作,並非發自內心的讚歎,而在我看過幾篇“雷鋒事蹟”後,卻只是覺得稱不上“偉大”,畢竟,不過是些小事。例如:扶老大娘過馬路、背小弟弟過河……可當我聯絡到現代社會時,不禁思緒萬千……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那個不幸背碾壓的兩歲的小悅悅,小悅悅先後被兩輛車碾壓,她躺在地上的七分鐘內,有十八個人經過,卻沒有一個人幫助她,哪怕是一個急救電話。最後竟是一位撿垃圾的阿婆將奄奄一息的小悅悅抱到路邊,我想“小悅悅事件”折射的不是十八個人的冷漠,而是整個社會普遍性的冷漠。我們每個人是不是也該深刻的反省一下呢?
N天前,聽說了一個“新聞”,一個老先生不小心摔倒卻無人問津,最後二十六歲的彭宇伸出了援助之手,而這個事件,在網路上卻被炒得很火,很多人提出了質疑:“老人摔倒,到底要不要扶?”我汗顏!到底是這個社會太陌生,還是人與人之間缺乏了必要的“信任感”呢?
忽得想起一句話,“社會很簡單,複雜的是人!”在當今社會“真誠”、“信任”、不過是可有可無的附屬品,人們不是變得唯利是圖,而是在適應“社會環境”。人們沒有錯,當然,誰都沒有錯,那致使社會冷漠的原因究竟是什麼?我想,我們都應該反思一下了!
再看雷鋒,覺得有種神祕的力量吸引著我!那正是當今社會大多數人缺乏的美好的品質。是的,他做的事很多都是小事,甚至有的不值一提。而如果一個人將小事做的完美,那他就可以算是“偉人”了。“細節決定成敗”,一個人若能將簡單的事做好,那他就不簡單。
“扶起摔倒的社會”,是我們青少年的責任,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你做到了嗎?
世界上有聖誕老人嗎 篇12
國一作文 ,935字“世界上有聖誕老人嗎?”
這應該是很多孩子的疑惑,很多孩子想要尋求的答案。我也不例外,從牙牙學語時,就讀過很多聖誕故事,聖誕老人一次次將糖果和禮物塞進孩子的聖誕襪裡,趁著孩子沉入夢鄉時,就悄然騎著鹿從天邊飛過。
上小學後,接觸英語,讀到聖誕老人的故事。聖誕老人在我的印象中,應該就是個穿著紅衣服,帶著紅白聖誕帽,白花花的鬍鬚,慈祥和藹的那個老人。如童話中所描繪的那樣。
一直認為他毫無品味,甚至有點滑稽有趣,並且還有著一大把鬍子,但是每每想到他會給孩子送禮物,又會對他增加幾分好感。
這樣一個爺爺,誰也沒有見過他真正的樣子,即使看不到從煙囪裡爬出來滿身塵埃的聖誕老人,但在每個充滿童真與幻想,有美好憧憬的孩子們眼裡,肯定深信亦堅信聖誕老人一定存在。
記得剛上小學,學校舉行慶祝聖誕節活動,老師告訴我們:“平安夜裡,你們會收到來自聖誕老人的禮物哦!”每年都有收到糖果和禮物的我,想要真正看看那個充滿愛心的聖誕老人長什麼模樣。難道去僱個偵探,讓他監視全世界的屋頂和煙囪,看看有沒有聖誕老人的蹤跡?顯然是行不通的。於是,我假裝關燈睡覺,想看看聖誕老人真實面目並好好感謝他每年的禮物。不一會兒,房間透過一束光,隱約看到一個身影,他就將禮物放在床頭,就迅速溜了,可惜沒看到他是誰。
但自從以後,我相信了聖誕老人一定存在。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東西,都是充滿幻想的,有些還是孩子、大人的眼睛看不到的東西。
當有人問,你見過聖誕老人嗎?我會搖頭。但如果說,人家問我世界上有聖誕老人嗎?我會毫不猶豫回答,是的,一定有。因為這一點我很確切,毋庸置疑。
可慢慢長大後,聽大人說,世上沒有聖誕老人。我不信,我覺得是錯的。因為我相信,每一雙富有創造力、愛心和童真的眼睛裡,聖誕老人一定存在。
在這個世界上,某些看不見的東西,絕不是人類頭腦中創造的。只有信賴、想象力、詩、愛情、愛才能在某一時刻,把它拉開,看到大幕後面無法形容的美好與閃亮。難道像聖誕老人這樣美好閃亮的東西,是人類瞎編造的嗎?
不,聖誕老人是確切的,是永恆的,他就在這個世界上,在我們的心中。聖誕老人永遠不會消失,我還想在未來告訴我的孩子,千萬年後,甚至億萬年後,聖誕老人依舊存在。
因為,他從天邊來到人間,守護著每一個孩子的夢!
世界上有聖誕老人嗎 篇13
國一作文 ,731字天是一日比一日冷下去了,然而在紛紛的聲聲議論聲中,那聖誕的糖果味兒便也一日更勝一日了,許許多多的人開始等待,等待聖誕老人的禮物送來甜蜜的祝福。
可總有不知好歹的人聒噪的妄圖打破這場美景,他們反反覆覆強調著聖誕老人的不可能性,一遍又一遍的述說著如果真要在一夜之間送完所有孩子禮物那速度足以把聖誕老人削成水蛇腰。
但是,這又有什麼關係呢?
在我的心目中,聖誕老人並不是一個很確切的形象,他似乎更像某種愛與信仰的化身,只要想起他輕巧地放下禮物的模樣,想起他的馴鹿是如何憨態可掬地打著響鼻,心底自然就會被某種奇異的力量溫柔的填滿。
“什麼都懷疑的人,只相信眼睛看得見的東西。”他們精明且刻薄,反覆的宣揚著眼見為實,宣揚著他們所見到的一切才是無比正確的,但其實他們才是那什麼都看不見的可憐蟲。
因為他們不懂得用心去看。
閉上眼吧,用心靈去看一看吧,那些代表愛與信仰的精靈,正多麼溫柔的倚在你的肩上,停在你的指尖。他們是聖誕老人的使者,他們會引領你去往聖誕老人的面前,只要你誠懇的,一路不停的走下去。說不定到達目的地時,聖誕老人還會邀你跳一曲華爾茲,那可真會羨煞旁人。
孩子們總是知道的,他們清楚去往聖誕老人故鄉的每一條分岔路,也知道魯道夫會在哪一個拐角等候著他們,它的紅鼻子又是如何的閃著光。而那些急功近利的大人們,他們只會在草率的尋找時丟掉那一把可以叩開聖誕老人大門的,名為童心的鑰匙,然後再惱羞成怒地立下一個聖誕老人不存在的依據,以保全他們的自尊心與狹隘的世界觀—那大概是他們僅有的東西了。
安心地睡去吧,那些可愛的孩子們。讓擁有水蛇腰的聖誕老人在雪地裡再一次唱響那聖誕的頌歌。你們一心期待並信賴的聖誕老人一定會如約而至。
因為上帝知道,愛與信仰是永存的。
扶的是老人正的是人心 篇14
高三作文 ,830字春晚小品《扶不扶》,講述了一個路人在遇到老人摔倒後,內心產生了那扶與不扶的一份糾結。而在現實中,許多國人也有那份糾結,而針對“老人摔倒扶不扶”的問題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也反映了這一令人憂慮的社會現實。
諸多好心的“扶者”在扶人後反被訛的事例數不勝數,這種現象不僅給那些“扶者”內心帶來創傷,亦為中華美德“助人為樂”蒙上一層陰紗。而作為即將步入社會的我們,該以怎樣的態度面對這一現象?我的態度是勇於扶助,弘揚美德。
勇於扶助,弘揚美德。
處在生活壓力下的國人,如今談“扶”色變。其中有重要因素是好心扶助卻被訛,打擊了他們應對老人摔倒去扶助的積極性。而作為年輕一代的我們,即使在扶助人之前有一定的顧慮,但在認清情況的條件下還應積極扶助他人。這樣的舉措不僅使個人品格得以全新的昇華,對於弘揚中華美德亦有不可估量的幫助。惟有每個人都勇於扶助他人,這種風氣才會在周圍擴散,“樂於助人”成為人們的共識,而在意者也才會真正表達感激,而不是訛人帶來微薄的好處。
維護權益,明情緣理。
訛人者家屬向扶助者索取“賠款”的現象早已“路人皆知”,這其中有部分原因是扶助者不善於維護自身權益,在扶助時未採取應有的維護措施,才讓老人家屬“有機可乘”。所以在幫助他人時應要有必要的維權措施,應對家屬的“訛錢”應向他們明情緣理,向他們表述自己的心聲。相信扶且者與被扶者之間會通過友好溝通而化解矛盾。如實與他溝通不順,必要時依靠法律來維護自身權益。
老人,作為社會的弱勢群體,應當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愛,但其也不能“倚老賣老”,以一些不正當的手段傷害那些好心的人,這樣做不但不能讓自身更好地為社會所關愛,反而會讓那些原來好心的人失去幫助他人的熱心。而作為年輕的我們,也要以一已之力維護老人的權益,積極伸出援助之手。
我還是想借小品《扶不扶》中的一句話:“人倒不扶,那人心不就倒了嗎?人心倒了想扶也扶不起來!”就讓我們懷揣“樂於助人”的熱心,以真情的手挽起老人那瘦弱的臂膀,共同邁向充滿美德的社會!
世界上有聖誕老人嗎 篇15
國小五年級作文 ,456字小時候總盼著聖誕節,總想讓聖誕老人送一個禮物給我。不過現在長大了,還是相信世界上有一位會送禮物的聖誕老人。
在平安夜時總想熬夜探個究竟,世界上有沒有聖誕老人。可是熬不到12點就會昏昏睡去,可是第2天早上醒來在枕邊總會有禮物。
但有一次我無意間發現了一個袋子,開啟一看裡面都是一個個包裝好的禮物。一開始以為沒什麼,可第2天起來我發現枕邊的禮物竟然跟前一天看到的一模一樣,從此我有點兒懷疑了。
有一回我和哥哥聊起聖誕節,我問他:“你覺得我能得到聖誕禮物嗎?”“當然,你如果很想得到聖誕禮物的話你可以寫一封信。寄到美國的聖誕老人村。”“哈,有跨國嗎?”我半信半疑的問,哥哥笑了笑,聳了聳肩。
最終我還是沒寫那封信,我以為哥哥在和我開玩笑。不過我沒寫還是收到禮物。
我還是相信世界上有聖誕老人的,因為聖誕老人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喜悅與希望。如果沒有聖誕老人,那麼世界會變成什麼樣!沒有聖誕老人來減輕我們的痛苦,那麼孩子般的依賴、詩、愛情故事全沒了。我們能體會到的喜悅也許就少之甚少了。
人們有了信仰寄託,就會讓世界更美好。
世界上有聖誕老人嗎? 篇16
國小五年級作文 ,649字“媽媽,真的有聖誕老人嗎?”
“有啊。”
“那我為什麼沒有聖誕禮物啊?”
“因為你不乖。”
這是我6歲時和媽媽的一次談話,之後,雖然還是很疑惑,可是我知道從媽媽那邊是不會得到答案的,於是就把它從腦海裡趕了出去。直到今天老師提出這個題目後,這個塵封多年的問題才重新解封。
世界上真的有聖誕老人嗎?
在我心目中,有一段時間是認為沒有的。我還非常清楚的記得那段時間開始的時候,我對同學們說出我相信世界上有聖誕老人,同學們都取笑我幼稚的場景。從那時候開始,便開始不相信它了。直到我看了作家龍應臺寫的《孩子,你慢慢來》。
文中,小時候的華安(安德烈)在看見地下室裡的聖誕老人服裝之後,生氣的對母親說:“這些年,你都是這樣騙我們的。”可龍應臺這樣對他說:“聖誕老人雖然很厲害,可他也是個老人啊,身材也不像以前那麼厲害靈活了,世界上有那麼多的小朋友,他一個人也忙不過來。我們是在幫助他,幫他減輕一點負擔。”華安聽後點了點頭。
這讓我對“世界上到底有沒有聖誕老人?”這個問題再次產生了疑惑。
剛好在聖誕節的前幾天,老師給了我們一篇文章,裡面提到了《紐約太陽報》編輯邱吉寫的一篇文章,裡面寫的內容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直到今天,這個問題才在我心中解開。在我的理解過程中,突然蹦出的一句話:聖誕老人其實是由我們這個世界的信賴、想象力、詩、愛等組成的。是的,我又在心中補了一句—是由世間一切美好的事物組成的。
這個世界上,的確有聖誕老人。不過,正如老師所說,他也許不存在於這個物質世界,但也一定存在於精神世界。
老人扶還是不扶 篇17
國小三年級作文 ,306字最近有個非常熱門的話題,是摔倒的老人,到底扶不扶?我發現很多人的回答都是不扶,可是我覺得,如果不扶的話呢,這個社會會變成什麼樣呢?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話題呢?是因為,人老了,腦子不清醒,思維是單方面的。老人摔倒,誤認為扶自己起來的人,就是撞到他的人。這樣的事件發生的也很多,就造成了沒人敢扶老人這種現象。
其實我認為,摔倒的老人應該要扶,如果在一個沒人的巷子裡,沒有人證明的情況下,可以求助,比如說,借一臺手機,打電話讓醫生來扶,在大路上,有人證明的情況下,為了保險,還要找個證人,然後可以自己扶。
所以說老人摔倒了,不一定,就必須得不扶。尊老愛幼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只要我們會保護自己,這個美德還是要繼續下去!
讀《老人與海》有感 篇18
讀後感 ,1010字浩瀚的海洋,暴虐的狂風、暴雨、巨浪,凶猛的馬林魚,凶惡的鯊魚,一隻漁船,一個老人,一場人與自然的較量。
這是一部寓意深遠的古典悲劇式的小說,也一部英雄主義的交響曲。海明威說:“我試圖描寫一個真正的老人,一個真正的孩子,真正的大海,一條真正的魚和許多真正的鯊魚。然而,如果我能寫得足夠逼真的話,他們也能代表許多其他的事物。”故事描寫的老人聖地亞哥是個倒黴的人,84天沒捕到魚,而別的漁夫都把他看做失敗者。但這似乎預示著一場戰鬥的開始,果然,就在第85天,他真的發現了一條1500磅大馬林魚,明知對方力量比他強,還是決心戰鬥到底。他對大魚說:“我跟你奉陪到底!”,最後終獲勝利。在老人辛辛苦苦抓到了魚之後,考驗卻並沒有結束。魚因為又大又長,他只好將魚綁在船的一邊。回航時,大魚的血腥味引來了鯊魚一次又一次的襲擊。於是,他用盡一切手段來反擊。魚叉被鯊魚帶走了,他把小刀綁在槳上亂扎。刀子折斷了,他用短棍。短棍也丟了,他又用舵把來打。儘管結果魚肉都被咬去了,但什麼也無法摧殘他的意志。上天似乎憐惜過這樣一位偉大的老人,但它也將厄運一次又一次降在老人身上,最終他的頑強意志並沒能得到好的結果,回港時只剩下魚頭魚尾和一條脊骨。
為什麼海明威不讓老人最後獲得勝利呢?這樣不是更加能體現英雄的偉大嗎?老人的故事不僅象徵著人與自然的關係,而且象徵著整個人類堅不可摧的精神。在現實中,他雖然失敗了,但在精神上,他卻是勝利者,他那頑強搏擊的精神,展示了人的尊嚴和勇氣。看遍所有人的人生,誰沒有經歷過失敗呢?哪怕再成功的人,都經歷過失敗。失敗的原因可以不盡相同,但無論如何失敗總是一個讓你難以承受的打擊。再出海,你就會有勝利的希望。我想,這種險惡的人生環境和這種堅韌的人生態度,正是這部作品越來越吸引人的原因。
人生本來就是一種無止境的追求,故事中老人曾說:“不過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打敗。”《老人與海》給予我很多人生啟示。什麼是失敗,失敗就是要跌倒了重新鼓起勇氣爬起來,再一次跌倒再一次爬起,永遠不要失去了對生活的希望,不要失去了自己人生的夢想。什麼是英雄,英雄就是敢於面對挫折,挑戰挫折,戰勝自己,戰勝挫折的人,他們有勇氣完成自己也許失敗了很多次的夢想,這才算得上是英雄。
其實啊,我們都應該永不言敗,或許可以失敗,但不可以一敗就沒有了再戰的勇氣。成功或許說是無愧於心大概就是你再回想起所有的一切,你不會後悔吧!
《老人與海》讀後感 篇19
讀後感 ,557字在漫漫人生中,我們總會遇到許多的困難,有的人呢,會知難而退,而有的人則會不畏困難,奮勇直前。
談遷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費盡了大半生才完成了《國榷》。這本書就是他生命中的一切。不料卻被偷走了。這對談遷來說是何等大的打擊啊!可談遷很快從絕望中脫離出來,重又攤開紙,繼續奮筆疾書起來。而《老人與海》裡的老人聖地哥亞也有著像談遷一樣不怕挫折的精神。
《老人與海》主要講述了老人八十四天沒有捕到魚,從五歲就陪老人一起出海的小男孩也離開了他去了另外一條船,所以這次老人獨自出海。老人捉到了一條大馬林魚。不過這條魚很大,拖著小船在海上行駛了三天,頑強地做最後掙扎。老人堅持到底,直至大馬林魚精疲力盡,終於被老人殺掉。在返航途中,這條魚不時遭到鯊魚的攻擊,最後老人深夜回港,拴好小船,摸黑回到窩棚裡睡了。次日清晨,男孩看到那位老人正在量死魚殘骸,從頭到尾足足有十八英尺長。
我十分敬佩這位老人,足足有八十四天沒有捕到魚,“八十四”多麼驚人的數字啊!可他依舊沒有放棄,如果是我的話早就放棄了,即使我半天沒釣到魚,也會對此失去信心。而這位老人卻做到了,可見這位老人的精神是多麼強大,是多麼樂觀,是多麼不怕挫折,我是發自內心的敬佩他。
我們也要像老人一樣,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你總有一天會成功的,我們還要勇於面對挫折,不要害怕挫折。
瓦房老人 篇20
高二作文 ,1008字緩緩的斜坡上,一棵枝虯葉茂、歷經千年滄桑的老榕樹孤獨地屹立著。緊挨著它的是一間面貌同樣滄桑的瓦房,在周圍現代水泥房的映照下,顯得格格不入。
那裡,住著一位老人。
在我們村子裡,這樣的瓦房仍有不少,但有人住的卻少之又少。而他,則一直居住在榕樹下的瓦房裡。在我的眼裡,他就是一位瓦房老人了。
他給人的第一印象便是”瘋”。幼時的我騎著自行車路經榕樹下,去同學家玩。可當我推著車緩緩地走上斜坡時,瓦房裡卻突然爆發出一陣又一陣喋喋不休的叫罵聲。我被嚇得提心吊膽,卻又忍不住使勁瞅著那半掩的木門,想看裡面發生了什麼事。只見那是一個赤著上身的瘦弱老人,右手臂伸得直直的,指著前方,嘴裡振振有詞。再往前一看,他的前方卻只是一面破爛汙穢的牆。壓抑住心裡的恐懼與詫異,我匆匆地離開了。
後來聽住在那附近的同學說,那是個瘋老頭,整天念念叨叨,嘴裡胡說著,明明就一個人住,卻彷彿有人和他說著話。
此後,每當路經那兒時,我便心驚膽戰,害怕他會突然衝出那間破舊不堪的瓦房。卻意外地發現,他還是個拾荒老人。陽光熾烈地烤著大地,路上行人稀少,而他卻仍然赤裸著上身,挎著個骯髒的大袋子,執一條帶勾的小鐵絲,出門了。陽光毫不留情地炙烤著他那早已彎曲的後背,那黝黑的面板上滲透出一層密密的汗珠。一頭細碎的白髮顯得刺眼,褲腳向上挽著,露出那雙藏汙納垢的腳。他顫顫巍巍地向前邁著細小的步子,時不時用鐵絲翻找著路邊的角落。
一天,我照常推著自行車上那條緩緩的斜坡。今日的陽光異常和煦,微風輕輕地吹拂著,劃過一條條慵懶的道路。突然發現,瓦房前、榕樹下,一個黑影孤獨地蹲坐著,是那位老人。透過繁茂的樹葉,破碎的陽光零零散散地撒了一地。老人靜靜地蹲坐著,凹陷的雙眼無神地看著前方,顯然陷入了深思。此時的老人如今日的陽光般溫和,我放輕了腳步,生怕一不小心打破了這寂靜的畫面。不料,”吱—呀”一聲,車輪不滿地發出了一聲抗議。我惶恐地看向老人,卻看見那雙渾濁的眼睛裡分明含著滿滿的淚光。老人站起身,拍了拍褲子,轉身走進那間昏暗的瓦房。獨留下我,望著他那孤獨的背影消失在黑暗中……
後來,從長一輩的老人那裡聽說,從前那間瓦房同樣充滿了歡聲笑語,直到他失去了自己的老婆和孩子,獨自生活在這間空留回憶的瓦房裡。
我心裡湧起陣陣悲涼,有人說,長壽的代價是滄桑。這才是真正的他吧!榕樹下、瓦房裡,住著一位孤獨而心碎的老人。瓦房的堅守是否就是他試圖挽留的曾經幸福的留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