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族的服飾相關作文20篇

維吾爾族的服飾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544字

維吾爾族的人是美的;山是美的;舞蹈是美的;他們的服飾更是美的。

維吾爾族的服飾花樣非常多。有奔放的長袍,上面繡幾條大氣簡單的花紋,還有寬鬆灑脫的貫頭式襯衣。維吾爾族的男子喜歡在穿長袍的腰上系一條花巾,腳上穿一雙灑脫的長筒皮靴。女孩子在夏天穿寬袖連衣裙,外套金絲絨對襟緊身小坎肩。冬季穿““袷袢”和牛皮鑲繡花紋長靴等等。

維吾爾族的服飾不僅花樣多,而且非常富有特色。維吾爾族非常喜歡花卉,他們不僅種花、賞花,而且還把花繡在衣服上。不信的話,你隨便看看哪個族人的衣服都是繡滿了花的。上面的花爭奇鬥豔,盡展現它那動人的身軀。他們就是用花象徵維吾爾族的熱情,頑強,活潑的形象。維吾爾族的女人衣服顏色鮮豔,紅得更深,綠得更翠,充滿了朝氣。不只是花,還有金燦燦的銅片,色彩豐富的珠子,還有流蘇,從遠處看就像一朵盛開的山丹丹。

維吾爾族人最愛的衣物就當屬花帽了。無論男女老少都喜歡戴帽子。花帽做工精緻小巧。主要有“奇依曼”和“巴旦姆”兩種,統稱“尕巴"。“奇依曼”花帽色彩絢麗,針線細緻。它用金銀綵線製成,帽身上綴有各種顏色的小珠子和流蘇。它的花紋廣泛,極具民族風。小夥子、小姑娘戴上它,不禁想起在陰涼的葡萄架下彈奏跳舞,那場面顯得瀟灑自若,充滿活力。

維吾爾族是個愛花的民族,衣著服飾都與花息息相關。

維吾爾族的特色美食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660字

在遼闊的大草原上,一聞到這股香噴噴的味兒,我就會情不自禁的想起維吾爾族的拉條子,它總是那麼吸引人,讓人抵抗不住誘惑,雖然我和維吾爾族的距離隔著無數座山、無數片海,但我總能弄到維吾爾族最著名的美食——拉條子。

拉條子就是新疆拌麵的一個俗稱。製作時用擀壓,然後再用手拉制而成,維吾爾族人會先用小麥和水,再用擀麵杖擀成一張薄薄的餅,再用刀子切成無數的長條,煮好水,放入拉條子。拉條子的汁水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汁水中配料有幹豆角、蘑菇、花生米……彷彿隔著十萬八千里都能聞到清甜的香味,先把面撈到碗裡,再慢慢地淋上濃郁的汁,簡直就是一道美麗的風景,最後用筷子攪拌起來,越攪拌越香,夾起一根根金燦燦的拉條子,慢慢送入口中,輕輕一吸,拉條子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樣,“磁嘍”的一聲就被吸入口中,拉條子的甘甜直入肺腑。

俗話說的好:“肚子飽了,可嘴還沒飽”,也許就是為拉條子寫下的。很多人問拉條子為什麼叫拉條子,而不叫拉條?因為新疆人特別愛說子,要說子,他們曾編過一段“詩歌”,拉條子,揪片子,烤包子,;涼皮子,小菜要放皮牙子,不能少了洋柿子,一吃就是一盤子。

新疆人對拉條子的情感是實打實的,就像北京人見到炸醬麵,武漢人見到熱乾麵,陝西人見到油潑面,或者河南人看到燴麵一樣。

新疆維吾爾族的拉條子使我難以忘懷,拉條子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被維吾爾族人捧在手中,使人情不自禁的說一句:“真香啊!”

我的維吾爾族小夥伴 篇3

寫人作文 ,636字

新疆是個多民族地區,各民族一起生活、學習。我的爸爸媽媽和許多少數民族叔叔阿姨,並肩戰鬥在工作崗位,他們友好團結相互幫助,共同完成工作任務。我的同學、鄰居、小夥伴中有許多少數民族,我們一起上課、複習、一起做遊戲。

我最好朋友是孜拉來,一位維吾爾族姑娘,我們住在同一棟樓,上同一所小學,上學放學形影不離,主題班會時,她還教我們班同學跳維族舞,我則給她講數學應用題,老師誇她是班裡的數學家,她可得意了。

冬天我們不是待在家裡看書,下跳棋就是揹著父母偷偷跑到小區的陡坡上滑雪。說起滑雪有說不完的故事,因滑道較陡我們常常是人仰馬翻,連翻跟斗。有一次孜拉來從陡坡上衝下來,連翻兩個跟斗趴在雪裡不動了,我連忙跑到跟前往起來拉,她身子軟軟的一動不動,當時我嚇得哭出來了,誰知孜拉來噗哧一聲笑了起來,把我氣壞了一個下午都沒有理她。

夏天更是孩子們最快樂的時光,晚飯後常常是孜拉來叫我玩耍,樓下早有一群玩伴等著我們,七八個各族小女孩在樓前的空地上跳皮筋、跳格子、捉迷藏,好吃的好玩的總是一起分享。有一次不知被什麼蟲子咬了,腳脖子腫的很粗很癢,擦什麼藥都效果不好。孜拉來看到後非常擔心,告訴了她媽媽,阿姨連忙把我帶到他家,拿出一個小藥水瓶,一邊擦藥一邊提醒我這幾天不能亂跑。孜拉來則堅持陪我在家裡玩耍直到痊癒。

我們雖然來自兩個不同的民族,但我們在一起比親姐妹還親。還有樓下那些各族小夥伴,我們不分民族一起玩耍,一起成長,我們就像一顆顆石榴子緊緊地抱在一起,將來我們一起建設新疆、建設美好祖國。

我眼裡的維吾爾語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665字

新疆,我美麗的故鄉,在這個大家庭裡有一個少數民族叫“維吾爾族”,我們維漢親如一家。他們的語言就叫維吾爾語。

在新疆,並不是每一個漢族都可以熟練的運用維吾爾語與其它人交流的。但在我的眼裡維吾爾語與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為一些簡單的維吾爾語單詞,幾乎運用到所有新疆人的生活中了。不信,我給你說說。

“亞克西”這個詞,恐怕沒有人不知道是(好)的意思吧,還有一些比較常用的生活用詞:塔瑪克”(香菸)、“卡卡孜”(紙)、“賽靈幹”(火柴)、“尤里瓦斯”(老虎)、“砸巴依”(酒鬼)……哈哈還有很多呢!

在我的眼裡的維吾爾語很親切。“阿大西”在維吾爾語中意思是“朋友”。在新疆,不相識的人們互相的稱呼正是這個詞,就像北京稱謂人為“哥們兒”,天津稱謂人為“師傅”,東北稱謂人為“兄弟”是一樣的。當街不論是維吾爾族還是懂些維吾爾語的漢人,一見面第一句就是“阿大西,亞克西嗎?”(朋友,好嗎?),你覺得親切嗎?

在我的眼裡的維吾爾語很有趣,我悄悄告訴你一個小祕密,我還和小夥伴們組合過一些詞,像紙老虎“卡卡孜尤里瓦斯”,是不是很有意思?

在我的眼裡維吾爾語是我和小夥伴友誼的紐帶,我們從一入學,學校就會讓維吾爾族哥哥姐姐給我們教簡單的維吾爾語,媽媽說我們生活在一個共同的大家庭裡,就該用語言架起溝通的橋樑,讓孩童時期就開始愛上彼此的語言。如果我們用善意的語言去交流,那就會像陽光一樣融化人與人之間的冰雪,就會像春雨一樣滋潤人們的生活,就會像黃鶯一樣喚醒孤寂冷漠的心。我和我的維族小夥伴們就會更快樂!

這,就是我眼裡的維吾爾語—親人的語言。

三道嶺的維吾爾人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599字

新疆全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從名字上看,新疆就是個維吾爾人的聚集地了。三道嶺也有許許多多維吾爾人,其實,各地的維吾爾人的習俗也都大差不差吧。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咱三道嶺的維吾爾族!

維吾爾族姑娘總是身著各色各樣的滑綢衣服,頭上戴著個方頂小圓帽,編著一條或一條長長的麻花辮。深邃的眼睛,嫵媚的笑容,白暫的膚色,好看極了。小姑娘的眼睛是水汪汪的,又大又圓。怪不得都說新疆的維吾爾族漂亮呢!而且她們大多都很開朗,一點兒也不扭捏。

維吾爾族的食品是最令人喜愛的。烤包子、烤饢、烤肉……都是人間美味,但你能想象這些美味都是在一個簡易的土饢坑裡烤熟的嗎?就說饢吧!在麵餅上抹上配料,再沾沾水,用一個厚墊子粘在坑壁上,過不了幾分鐘,饢就做好了。新疆的饢易做還美味,三道嶺的街上到處都是維吾爾人的饢店,幾乎每家維吾爾人民都會做饢,真是心靈手巧的民族!在別的地方可沒有這樣的福利,有饢店也要排很長時間的隊。只要烤熟了香噴噴的饢,街上準是飄香十里!

維吾爾族的婚禮也很具有特色。他們總是大張鑼鼓,熱熱鬧鬧地辦婚禮。婚宴後還有舞會,不管男女老少都會喜慶的跳起來,維吾爾人天生就能歌善舞嘛!沒有統一的舞步,就圖個熱鬧、高興。引得旁人也忍不住與他們一起載歌載舞,蹭個喜氣。維吾爾人的婚禮的氛圍是很熱鬧、喜慶的。他們都很豁達樂觀。

你瞭解三道嶺的維吾爾人嗎?瞭解多少呢?

俄羅斯的服飾美 篇6

說明文 ,829字

在這片古老的東歐大陸上,有著最絢麗繽紛的色彩—天空的藍、雪的白、建築的紅藍黃,空氣純淨。魚子醬、羅宋湯、餡餅、克瓦斯,養育了這個獨特的民族;紅場、阿爾巴特大街、克里姆林宮,透露出濃濃的異國情調;芭蕾舞、三角琴、魯巴哈、薩拉範,構成了傳統的俄羅斯民俗文化。法國著名學者列維斯特羅斯曾說過,“對任何民族來說,瞭解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去認識其他民族。”正是懷著這種好奇的心態,我嘗試瞭解神祕的俄羅斯,瞭解他的傳統服飾。

俄羅斯的民俗文化是世界文化寶庫之瑰寶,具有博大而豐富的內容,從衣著服飾到美食盛宴,從音樂歌舞到建築藝術,衣食住行都是俄羅斯國家無盡魅力的展示。俄羅斯大部分傳統服裝作為日常穿著早已被世界服裝的潮流所沖淡,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走進了歷史的博物館。但也有傳統服裝令俄羅斯人偏愛至今,經過幾代人的穿著,完好地、原封不動地繼承下來。通過服飾來表達美麗的俄羅斯人,不僅傳達出本民族的物質需求,同時也展現出他們的精神追求,對於生活、情感的美好設想。珍貴的珠寶首飾、配飾、節日服裝、儀式器皿也折射出伏爾加河沿岸民族的文化特點。以莫爾多瓦少女腰間的“布洛卡依”為例,她們的服飾非常複雜,衣服用白色家織麻布做成,並以刺繡、絲帶、布帶、金銀邊飾、花邊、亮片作為裝飾。襯衣口用古老而華麗的扣針別住,襯衣外面共同構成了腰部裝飾。

編織和刺繡是波羅的海沿岸最普遍的手工藝形式。女孩從小就像母親和祖母學習織造技術,各種織物是婦女手藝的體現,因為織布和為家人縫衣服是俄羅斯各民族女子的一項主要工作。在各種民間織造品中,腰帶織造最為古老。知道上個世紀,許多俄羅斯人的要帶上還保留著太陽圖騰的古老圖案。在俄羅斯很多民族都認為它有神奇的力量,能帶來好運,腰帶伴隨人的一生,被視作倖福的象徵,因此在婚禮上新娘向親屬和客人贈送腰帶,一次來開啟通向人生另一方向的道路。

俄羅斯的傳統服飾多種多樣,都傳達著對美麗的嚮往和渴求,在現代社會也充滿了特殊的歷史感和傳承性。

維吾爾大草原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537字

我喜歡烈日炎炎的沙灘,我喜歡滔滔不絕的江水,我還喜歡高大雄偉的華山,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維吾爾大草原。

站在一望無際的草地上,我低頭看著那鬱鬱蔥蔥的小草,那小草真綠得可愛,那顏色就像一塊無暇的翡翠。一陣微風吹過,小草就跳起了草兒舞,一會兒向左,一會兒向右,我不禁為他們鼓起了掌。

走在草原上,我可以看見許多潔白的小羊。你看,有一隻小羊在吃草,有一隻小羊在和另一隻小羊嬉戲打鬧,還有一隻小羊在打滾。突然,我被一隻年齡最小的小羊吸引住了,看起來很調皮呢!它先在草地上打了個滾,然後站起來狂奔,最後又低下頭,似乎在尋找什麼。我繼續盯著那隻小羊,結果真是讓我發笑,因為那隻小羊在舔一隻羊媽媽的小屁股呢!

我躺在草原上,望著湛藍深遠的天空,心突然靜了下來。因為這裡是如此美麗、平靜,靜的就像一面鏡子。它又是那樣藍,藍得沒有一點兒雜質,它是那樣美好而又單純。突然,我看見藍天裡跑來了一隻小白兔,那小白兔的小尾巴筆直地往上翹,真是可愛,我真想把小白兔抓過來。可還不等我眨眼睛功夫,那隻小白兔就跑走了。過了一會兒又跑來了一隻大白狼,那隻大白狼張開了它的血盆大口,好像要開始吃掉草原上的小羊。我又看見了……

維吾爾大草原就像一個自由自在的博物館,我愛維吾爾大草原!

對服飾的看法 篇8

議論文 ,440字

以前,對於服飾,我並不會太講究,一般挺隨意的。因此,我的穿著也就相對比較隨意,很多時候,都是媽媽給我買衣服的。

後來,我們漸漸長大了,自己對服裝有了一些新的見解,開始買自己喜歡的衣服,也有了自己想要的風格。我發現,白色的上衣搭黑色的長褲或者黑色的裙子都是挺不錯的。

我的一些朋友很喜歡穿一些寬寬鬆鬆的衣服,還有七分褲,那樣子穿上去應該會挺涼爽的。這種學生式的服裝挺隨意的,倒也蠻好看。

有一種牛仔褲非常好看,不過,就是有點緊,有時穿著坐下來或者蹲下去會感覺不太舒服。因此,這類衣服只適合出門時候穿,而在家裡的時候,就不太樂意穿了,而更加樂於穿一些寬鬆舒適的衣服。

還有一類衣服,穿著挺舒服,而且也還算整潔。我個人認為,這樣的衣服穿的次數會更多,所以,買這種服裝更划算一些。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每個民族都有各自的服裝,各有各的特色。我們可以很容易地根據服裝分辨出不同民族的人。

總而言之,對於服飾,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看法。因此,選擇一些自己喜歡的和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樸素而美麗的土家服飾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377字

瞧這幅畫,你一眼就會被這位亭亭玉立、喜氣洋洋的土家姑娘吸引住。

她頭上戴的帽子像一個粽子,由紅、黃、藍、綠、紫五彩棉線織成。紅色代表土家族人的熱情、綠色詮釋了土家人生生不息的活力。藍色溫和純淨,用在土家女孩身上十分和諧……

姑娘的耳垂上掛著亮閃閃的銀質大耳環,彷彿掛著兩彎月亮。讓這姑娘彷彿都變得的。

在這幅畫裡,你只能看到土家姑娘身上的一點點衣領。但從這一點點衣領上,你就能領略到土家服飾的美。衣領寬鬆大氣,注重細節,不失樸素。上面繡著精緻的圖案。

“喜鵲鬧梅”“蝴蝶戲花”“陽雀唱歌”這些都是土家兒女覺得最喜慶最吉祥的圖畫,他們信手拈來,縫繡在服飾上。他們把綠水青山、花鳥魚蟲都穿在了自己的衣服上。

土家服飾沒有苗族銀飾那樣奪目,沒有傣族服裝那樣妖嬈,也沒有現代服裝那樣時尚,但它包含著土家兒女對這片土地的依戀之情,有著本真的美、樸素的美、傳統的美。

讓民族的光輝照亮夢想 篇10

國二作文 ,660字

一個成長中的懵懂少年,眼前的大陸無限寬廣,夢想在心中似乎還只是茫茫然……這就是曾經的我。

近來,在某篇雜誌上看到這樣一則報道,一位退休的軍人,在發現一竊賊在偷竊後逃逸,便途步追趕,也許,是他沒有時間,也許,是他年紀太大,而忘記,也許,他認為自己足夠強壯,他並沒有呼喚眾人,而是孤身一人,契而不捨的追趕著,直到累倒在路邊,也沒能如願,在感到他強烈的責任感的同時,我也意識到了老年人的無奈,剎時間,我似乎領悟道了什麼,在21世紀,祖國的前途與命運掌握居我們的手中,民族的振興與強盛抗在我們的肩頭,我們不再是祖國那嬌柔的花朵,而是即將落地生根,成為支撐起祖國的參天巨樹啊!

自此以後,我心中那模糊的輪廓也漸漸的清晰起來,腦海中浮現出一連篇圖畫。自混頓時期,盤古開天闢地到堯舜禹墾荒播種,再見秦皇雄霸天下,大漢百年興盛,又觀隋唐國泰民安,宋元地大物博,這五千年的時光,蘊藏著中華民族那無限奮進的能量,而我的夢想則正被這閃耀民族光輝的奮進精神所照亮,繼承祖先的遺志,振興我中華民族。

每當腦中閃現出這個念頭,胸中頓覺湧起了驚濤駭浪,一道道閃電攻破原先寂靜的天空。一股慕名的動力推動著我的身體、肉體,在些之前,我也對學習產生過無窮的怨恨,對生活充滿了疑惑與不解,對祖國的概念是那麼模糊不清,而現在一切都變得那麼清晰,我們為了傳承祖國文明與傳統而學習,為了民族的興盛而生存,身為民族的一員,祖國的兒女,我們自當奮發進取,自強不息,使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夢想不再那麼遙不可及,使這夢想普及到每一位中華兒女的的心中,量個人之力,興中華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