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記憶——南京梅園新村紀念館相關作文20篇

紅色記憶——南京梅園新村紀念館 篇1

國小三年級作文 ,897字

今天我們雛鷹小隊的活動地點是:南京梅園新村紀念館。走進庭院迎面看到的是一尊周恩來全身銅像。這座銅像有2層樓高,它的威嚴讓我能感覺到當時這位革命家的堅定沉著機智從容。銅像下沒有基座,是一段紅色大理石鋪的路,象徵著周恩來一生所走的是紅色的革命道路。這也是我們今天的活動內容:尋找紅色記憶。

抗日戰爭勝利後,飽受戰爭痛苦的中國人民渴望和平與安定。中國共產黨主張團結一切愛國民主力量,把中國建設成為獨立、自主、民主、統一、富強的新國家。國民黨統治集團則試圖繼續維持其一黨專制的專制體制。為了和平,1945年8月,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代表中共中央赴重慶和國民政府進行和平談判,雙方達成和平建國協議,簽署了《雙十協定》。在國民黨政府還督南京的同時,1946年5月3日,周恩來率中共代表團由重慶遷抵南京,進駐梅園新村,繼續與國民政府進行和平談判。為了避免內戰,實現國內和平統一,一方面國共雙方在美國政府代表的調停下,在南京圍繞中原戰事,東北休戰,黃河歸故等問題進行多次重要談判,史稱國共南京談判。另一方面中共代表團積極宣傳黨的政策,廣泛發動群眾,開展愛國運動,深得人心。而最後雖然談判失敗了,中共代表被迫撤返延安,但這場談判鬥爭,使中共贏得人心,為最終打敗國民黨軍隊,推翻國民黨統治,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基礎和廣泛的群眾基礎。

國共和談漫長而艱辛,我試想了一下,如果沒有中共的這份冷靜,談判根本無法進行,戰爭就會再次爆發,不知道會有多少人白白的犧牲,沒有人種莊稼,沒有人搞建設,那我現在享受的高樓大廈,也許還是一場夢。我雖然現在只有10歲,我還不懂政治,我也不懂打仗,但是我今天明白了一個道理:“君子動口不動手”。

其實我是一個容易衝動的人,總是做不到冷靜的面對問題,或用恰當的方法解決問題。多數情況我不是覺得自己委屈,就是指責別人的不對。其實我應該從全域性考慮,例如在排隊的時候,如果有同學不小心踩掉了我的鞋,我的出列影響了班級的隊形,老師批評了我,在那個時候,我就應該趕緊歸隊,而不是覺得自己很委屈,去辯解不是自己的問題而是因為某位同學,我才會影響班級。今天的小隊活動,我找到了“要會理智冷靜的解決問題”!

那一片紅色記憶 篇2

國三作文 ,1419字

其實,我是一個不喜歡閱讀戰爭類書籍的人,因為,在我的印象中,那一類書給我的感覺是枯燥、乏味、無趣的,相反的,對我而言,是較喜歡欣賞散文的,它優美、生動、委婉,可以帶給我安靜的味道。

可……對於《姚江怒濤》,我卻對它伸出了友誼之手,很奇怪!?雖然我……但是,我怎麼忽略,好想說—其實這本書很好看的。因為這是我們餘姚的抗日史詩,也是中國抗日的縮影。

回顧餘姚的滄桑歷史,餘姚,作為中國19個抗日根據地之一。譜寫了一部部抗日的英雄篇章。四明山楓葉是紅色的,她代表了絢麗多姿,也顯示了餘姚抗日軍民的赤膽忠誠,更顯示了她的蓬勃生命力。

曾經是文獻名邦的古城餘姚還是如此平靜、安寧,大家是快樂的,但這麼美好的景象,卻馬上被人踐踏了。那是誰?是日寇!他們的到來把快樂和安寧打破了,人們變得驚恐不安,於是,那陣陣的鮮紅散開了,令人心不驚一顫……

終於,我們的母親—姚江,當她目睹了這一切的一切,她憤怒了,咆哮了,她怒吼著向著那些殘忍的“人”—日本侵略者開戰。《姚江怒濤》它講述的就是這個慘烈的紅色記憶:在我的家鄉—餘姚,也曾是新四軍抗日時的根據地,從剛開始發起抗日救亡運動—革命者隱蔽戰爭,到後來開展游擊戰爭,以智抗日,再發展為建設祕密戰績、情報網,自衛反擊,直至最後的抗戰的勝利。故事層層深入,精彩紛呈。

中共領導下的餘姚戰時政治工作隊,掀起了國共合作抗日序曲,到後來,發展了地下活動,利用特殊身份,祕密地去尋找共同抗日的同志,再到在天元小鎮,組織“讀書會”,通過學習、討論、寫作及自我教育,灌輸革命思想,幫助會員樹立革命的人生觀,為以後參加鬥爭,先打好一定的基礎,特別是為以後號召人民去進行艱苦卓絕的抗日,打下堅實的基石。

再是軍民魚水一家親,鄉親們冒死背傷員衝封鎖線,老婦人巧掩軍員,借用麵店來建成情報網,以便聯絡工作,直至最後的全面發動群眾,發展抗日根據地,取得最後勝利。

曾在多少年前,就在這兒,我正站立著,生活著的美麗土地上,發生過一幕幕鮮紅、慘烈的的畫面,那是我們餘姚的恥辱,更是中國的恥辱。它正時刻提醒著我們:毋忘國恥,毋忘國恥。

雖然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大家英勇不畏,奮力抗戰,終於,善良戰勝了邪惡,倍受驚恐的人們也終高喊道:餘姚解放了,人民自由了!是的,大家終於獲得了新的自由,可是回頭看看,死去的親人回不來了,朋友回不來了,原來,還是好多失去了,已不再回來。我們需要的是和平,我們厭惡戰爭,卻必須戰鬥,因為那時如果不戰,等著大家的就是死!

終將反省,為什麼中國會被入侵?為什麼日寇竟敢如此妄為?那是因為我們不能強,如果我們足夠強大了,敵人還會來侵略我們嗎?所以我們要變得強大,讓中國強大起來,讓沉睡了幾千年的巨龍甦醒。但只不過,應把仇恨轉化為力量,而不是一味地沉浸在仇恨、痛苦之中,因為記仇的民族是沒有發展前途的。應該崛起奮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證明我們自己能行。

對於我個人而言,應把過去當作一個經驗教訓,就如警言一般時時地去告誡自己,提醒自己要更加奮鬥,要變得更強大,而不是隻把它當作歷史。就像那些每天談天時,一直把歷史掛在口頭上,當作成一種談資,如飯後清茶、甜點那樣一般,我個人覺得還是放在心上比較重要一點。

為了祖國明天的輝煌,也為了餘姚明天的建設,我們不能坐享其成,驕奢淫逸。有志者事竟成,我們得牢記歷史教訓,奮發向上,踏著前輩們的足跡把餘姚建設得更加美好。

我的紅色記憶 篇3

國二作文 ,813字

每個人都會留下許多美好的記憶和深情的旋律,而紅色的記憶,這是留給我的最難忘的、最為蕩氣迴腸的記憶。

從上幼兒園起,我的腦海裡就有了紅色的記憶。還記得在大班時老師給我們播放了《閃閃的紅星》電影視訊,那時朦朦朧朧的我印象最深的是,我記住了潘冬子帽子上有一顆閃亮的紅五星,那是他爸爸留下來的一顆八角帽上的紅五星,在最艱苦的歲月和漫漫長夜中,溫暖著潘冬子幼小的心靈,照亮了他在殘酷的鬥爭中漸漸成熟起來的成長之路。

上小學了,“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起來,起來,起來……”每當我聽到這首歌,就感覺心情特別的振奮,就會想起那些戰爭時期的兒童團長和小戰士們,機智勇敢的小兵張嘎、智送雞毛信的海娃、把敵人帶進包圍圈的王二小、紅巖的小蘿蔔頭等等,為了完成黨交給的任務,他們是那麼的機智靈活,那麼的英勇無畏,那麼的勇敢頑強。

進入初中了,從歷史書上,從相關影片中,我瞭解到90年前,南昌城頭一聲槍響,宣告共產黨終於有了自己的獨立武裝隊伍。我更是瞭解了二萬五千里長徵,冰封的皚皚雪山,留下了先輩們的足跡與熱淚;人跡罕至的茫茫草地留下了先輩們的身軀與鮮血;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翻越大雪山—無一不浸透著先輩們的智慧、勇猛、堅韌。窮盡所有詞彙,我都無法表達那種最激烈,最痛心,最動人的血色記憶。

這些屬於我的紅色的記憶,讓我不禁沉思:今天我們幸福生活實屬來之不易,面對如此美好安定的生活,面對鮮豔的五星紅旗,享受著先輩們用血肉開創的基業,沐浴著前輩血淚建設的和平小康生活,我們又承載起了多少責任呢?我似乎明白家長們常嘮叨的幾句話的深刻含義:不可認為自己還很小,不要認為學習太辛苦,生在福中得知福。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有著同樣的擔當,我們的責任是:為祖國而學習!唯有努力學習,掌握建設祖國的真本領,才是我們對紅色記憶最好的傳承。

傳承紅色記憶,爭做新時代新人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661字

有一天週末,吃完早飯後,爸爸突然問我:“你想了解‘濰縣戰役’的故事嗎?”我問:“濰縣是哪?”爸爸告訴我,濰縣就是濰坊,解放前叫濰縣。我滿懷好奇的說:“好呀。”

於是,爸爸從網上給我找到了關於濰縣戰役的故事:戰役從1948年4月2日發起,我華東野戰軍山東兵團,在司令員許世友、政委譚震林統一指揮下,經過了6天大戰,殲滅國民黨軍殲滅國民黨軍4。6萬餘人,解放地區4000多平方公里,人口百萬。這場戰役,拔掉了國民黨所謂的“魯中堡壘”,進一步孤立了濟南、青島之敵,使膠東、渤海、魯中三大解放區完全連成一片,有力地推動了山東乃至全國的解放。爸爸跟我邊找資料邊聊天,不多時,人民解放軍在華東戰場上的第一個攻堅戰—濰縣戰役的始末就呈現在我的眼前。看著那些驚心動魄的戰爭,我不禁感嘆:革命先烈的英勇無畏、無私奉獻的革命豪情。爸爸這個看似小小的提議,不經意間讓我接受了一次紅色教育的洗禮。濰縣戰役中解放軍戰士“戰必勝,攻必克”的攻堅意志,“光榮的進去,乾乾淨淨的出來”的紀律意識,讓我肅然起敬,紅色基因深深紮根進我的靈魂深處。

今天的我,生活在濰坊這片充滿蓬勃朝氣的土地上,享受著革命先烈用生命為我們鑄就的幸福生活,成長在新時代民族復興的當下,倍感光榮與自豪。在聖榮小學“快樂學習,幸福成長”理念的引領下,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薰陶下,革命先輩的紅色記憶,為我指引了方向,樹立了榜樣,我會在以後的學習中更加努力認真,堅強刻苦,持之以恆。我也悄悄的為自己立下志向,要努力做一個:有夢想,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有作為的時代新人。

傳承紅色記憶,爭做新時代新人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502字

說起寫“傳承紅色記憶,爭做新時代新人”的作文,我立刻想到了一首詩: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這是毛爺爺在長征途中創作的一首詩,寫出了長征的二萬五千里長徵的艱難過程,長征期間經過江西、福建、廣東、湖南、廣西、貴州、雲南、四川和西康等十一個省。翻越了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庚嶺、烏蒙山和岷山等十八座大山。跨過了湘江、烏江、金沙江、大渡河等二十四條大河。走過了荒蕪人煙的草地,總行程約二萬五千裡,於一九三五年十月到達陝北,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

紅軍戰士們不畏艱難險阻,滿懷大無畏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藐視困難,不怕困難,戰勝困難,騰越五嶺,疾跨烏蒙,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喜踏岷山……紅軍戰士們前仆後繼,那一幕幕都是那個年代的真實寫照。

我們是新時代的年輕人,國家的未來,作為當代的一名學生,在新的長征中,我們應該肩上負載著怎樣全新的理想?“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們要讓“紅軍不怕遠征難”的精神,在學習中遇到的“大山”、“大河”看成“走泥丸”、“騰細浪”,一起書寫我們新的長征!

紅色記憶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863字

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我曾經讀過許多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從書中認識了不少英勇不屈的革命戰士。今天,我帶你認識一位97歲高齡的退伍老兵——王春長爺爺。

王春長爺爺把一生的戰鬥經歷濃縮在了《紅色記憶》這本書裡,我認真讀完了這本書。言如其人,誠懇、樸實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一個莊戶孩子,受共產黨進步思想的影響,自願離家參軍,扛槍打鬼子,成為黨領導幹部的奮鬥史話。全書共分為: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附錄四個部分,51個故事,100張圖片,記述了他參軍以來生活、工作的經歷。

清河區夏季反“蠶食”之戰中包括我們的家鄉博興。1943年起,日軍在清河區進行上千人以上的掃蕩50多次。那年夏天,日軍又調動日偽軍1。2萬餘人,將我清河區之廣饒、蒲臺(今濱州市)、博興等中心地區全部“蠶食”,並切斷了我清河區與膠東、冀魯邊區的聯絡。王春長爺爺帶著我軍採取“敵進我退”的方針,採取“打擊最壞的,逼走較弱的,爭取動搖的”策略,提出“打跑偽救國軍,活捉偽救國軍之營長”的口號。殲敵三個營,並活捉了偽救國軍之營長,大大鼓舞了軍民的鬥志。反“蠶食”之戰,歷時三個月,我軍與敵作戰390餘次,摧毀敵據點133個,斃傷俘敵3100餘人,重新打開了清河區與膠東區、冀魯邊區的聯絡。

王春長爺爺在保衛四平之戰中,為了觀察敵情,帽子被打飛了,頭皮被打破了,昏了過去。醒來後為了保護同志們撤退,被敵人的子彈打斷了一條腿,在這次戰鬥總結大會上,被授予一級戰鬥模範稱號。

掩卷沉思,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感受到了爺爺經歷磨難的風雨滄桑;感受到了爺爺在戰爭年代,冒著生命危險,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戰鬥精神;感受到爺爺前赴後繼英勇抗爭的熱血精神,感受到了爺爺對祖國,對人民,對黨的無限熱愛和忠誠。

我要像王春長爺爺學習,樹立遠大的理想,勤奮學習,立志成才。把爺爺的紅色精神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我的紅色記憶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1271字

窗外傳來轟隆隆的聲音,我激動的向天空望去,只見幾架戰鬥機在蔚藍的天空中擺出了70的字樣,同時,五星紅旗懸掛在空中,那一抹紅色顯得格外鮮豔。2019年10月1日,我們偉大的祖國迎來了她的70歲的生日,天安門的閱兵儀式深深的勾起了我的“紅色”記憶。

前幾日,和媽媽一起翻看老照片,我被其中的一張吸引住了。我坐在嬰兒車上,穿著厚厚的棉襖,小手凍得通紅,但卻緊緊的拿著一面小旗子不放開。我眼中充滿了興奮與好奇,那時候我肯定完全不懂祖國是什麼意思,愛國是什麼情懷。但是,小小的我手中緊握小小的國旗,這可能就是潛意識裡對祖國的熱愛吧。

記得,我七八歲時,爸爸教我認識地圖,第一眼我就被地圖上紅紅的五角星吸引了。我指著它,好奇的問:“爸爸,這是代表什麼意思?”爸爸說:“這裡代表了北京,它是我們祖國的心臟。”我似乎明白了它的意義。可是,我又想起了我們祖國的五星紅旗,我又問爸爸:“那為什麼我國的五星紅旗上的星星是黃色的,旗子是紅色的呢?”爸爸又耐心的解答,說到:“因為呀,紅色的旗面,象徵革命,黃色的星星,表示中華民族為黃色人種。其中的大五角星代表中國共產黨,四顆小五角星分別代表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四個階級。五顆五角星互相聯綴、疏密相間,象徵中國人民大團結。每顆小星各有一個尖角正對大星中心點,表示人民對黨的向心之意。”經過爸爸的講解,我對五星紅旗有了新的認識,我再仔細觀察它,發現我們的五星紅旗格外的燦爛輝煌、獨具一格、莊嚴肅靜。

“我愛北京天安門,天安門上太陽升……”我激動又興奮的唱著悠揚的歌。凌晨四點,我們一家來到了天安門廣場觀看升旗儀式。雖然已經過去了三年,但是當時的場景我記憶猶新。剛一到場,我便被眼前的場面驚得啞口無言,此時的天安門廣場前已經是人潮湧動。我們在這人山人海中耐心等待著,終於,升旗儀式開始了,原本嘈雜的廣場變得安靜起來,四周悄然無聲。在這寂靜的氣氛中,一陣清脆的腳步聲由遠而近地傳來,升旗手邁著矯健的步伐來到旗杆旁,隨著神聖的義勇軍進行曲響起,人們全然變得嚴肅,五星紅旗也冉冉升起。看著國旗在朝陽的映照下更加鮮豔,更加飄揚。人們都不約而同地行注目禮,莊嚴肅穆的場面讓人心生敬畏。當國歌聲結束,國旗恰好升到杆頂,他們配合得是那樣天衣無縫。升旗儀式結束後,護旗儀仗隊又列方陣邁著整齊有力的步子離開了。但是,我依然站在美麗闊達的天安門廣場上,看著那迎風招展的五星紅旗,冉冉飄揚,我的心海膨湃,激動萬分。為什麼我會如此的為之動容,因為我的心中有一個名字,叫做祖國。

我的爸爸媽媽用他們的言傳身教讓我領悟了國旗的意義和愛國的精神,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愛國行動串成了我的“紅色”記憶。作為一名少先隊員,我能健康開心的生活和學習,是祖國的光輝在照耀著我。

今年是我們偉大祖國70歲生日,我為您祝福,我為您歌唱。我愛您,我的祖國。

尋訪紅色足跡重溫紅色記憶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635字

“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閃閃暖胸懷……”每當我聽到這首歌時,總會想起以前抗日戰爭的英雄烈士們,如果沒有他們那些保家衛國的戰士,就沒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

前不久老師帶我們去了紅色革命景區——永春一都,那是1929年朱德為粉碎蔣介石發動的“三省會巢”,而開闢新的革命區域。

老師讓我們穿上紅軍服,變身“小紅軍”沿著革命足跡,參與了一系列的體驗活動。最難忘的是過鐵索橋,當時我都冒了一身冷汗,因為那座所謂的橋只是由三根鐵索圍成的網橋,一根用來踩著走,兩根是扶手。

我一走上去,它就開始晃動起來,腳也開始左右搖擺,手也一直抖個不停,控制不住自己的身體,心也就開始忐忑不安起來,生怕自己會掉下去。那時真想放棄,可心裡總有一個聲音在鼓勵著我,那就是紅軍戰士。

想想當時的他們遇到的困難何止這麼一點,他們時刻冒著生命危險,吃不飽穿不暖,不叫苦不叫累、困難重重的他們都沒有退縮。

而我面前的這點困難又算什麼呢?我安慰自己,我可是一名勇敢的小紅軍啊!於是我不停地往前挪,十米、九米、八米、七米……我終於到達了對岸。這就是紅軍戰士堅持不懈的精神帶領著我們堅持走向勝利!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親臨其境地體驗了紅軍生活的艱辛,從而感受到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也告訴了我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一定要更加勇敢地面對去戰勝它,證明自己,堅持就是勝利!

家鄉的紅色記憶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703字

聽爸爸說,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我就好奇地問爸爸:“什麼是長征?長征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呢?”爸爸摸著我的頭,給我講起了關於長征的知識和故事,吟誦毛主席寫下的《長征》詩: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雖然有些地方我聽得不是很明白,但腦海中還是留下了一些印象深刻的記憶。

從爸爸所講的知識和故事中,我知道了紅軍長征時曾經經過我的家鄉——來賓。在來賓虎頭山,紅軍和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戰鬥十分慘烈,有300多名紅軍烈士在戰鬥中英勇犧牲。人們為了紀念這些紅軍烈士,在來賓大坡山修建了紅軍烈士陵園。如今的陵園,松柏蒼翠,環境清幽,墓碑高大莊嚴,令人肅然起敬。陵園裡面還建有一座烈士紀念館,裡面陳列著紅軍烈士的遺物,記錄著他們的豐功偉績。每逢清明節、建軍節等節日,到烈士陵園開展紀念瞻仰活動的人可多了。

外婆家在來賓徐屯村,離外婆家不遠處有一座四合院,拱形的門用青石砌成,上方刻著五角星,給整座院落增添了幾分威嚴。院子中的房屋顯得有些破舊,裡面還住著幾戶人家。聽說這裡就是當時的賀龍指揮部,紅軍長征經過家鄉時,賀龍等紅軍領導人就是在這裡指揮千軍萬馬參加虎頭山戰鬥。紅軍臨走的時候,村民們依依不捨,往紅軍戰士手中塞吃的、穿的,送了一程又一程……

如果沒有長征,沒有紅軍當年的流血犧牲,就不會有我們偉大的祖國,就不會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美好的生活。紅軍長征的故事中有我的家鄉,我的家鄉給我留下了紅色的記憶,我為我的家鄉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弘揚長征精傳承紅色記憶 篇10

國一作文 ,1323字

小的時候,爺爺常說紅軍長征時有多麼的艱苦,而我每次多對爺爺說:“爺爺,為什麼紅軍爺爺們都不吃漢堡或是炸雞呢?”爺爺卻笑呵呵地說你長大會知道了……

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我也漸漸的長大,知識也變得廣面了,從課本上、網上、報紙上……都瞭解到了一些有關紅軍爺爺的事蹟,才知道在那是每天有飯吃都已經不錯了,最好的伙食是一碗餿米飯、一小碟已經放了一個月鹹菜。再想想小的時候說出的話都覺得可笑。

大家一定都聽說過“飛奪瀘定橋”的故事吧。我有幸去了一次瀘定橋。

在我的印象當中瀘定橋是非常的險要,特別是紅軍長征飛奪瀘定橋的偉大壯舉在我心中印象特別深,一直想看看這是有多麼的險要,這次真正來到了瀘定橋,心情特別激動。我緊緊地握著手機,小心翼翼的走近大渡河,只聽見嘩嘩的聲音,再低頭一看,哇!大渡河的洶湧澎湃、氣勢壯觀,瀘定橋就坐落在瀘定縣城大渡河邊,該橋始建於清康熙44年,御筆親題橋名“瀘定橋”,自此瀘定橋載入史冊並立御碑於橋頭。瀘定橋長103米,寬3米,橋面鋪著一寸左右的木條,13根鐵鏈固定在兩岸橋臺裡,9根作底鏈,4根分兩側作手,共有12164個鐵環相扣,人走在橋上鐵索橋搖搖晃晃,就像盪鞦韆一樣,下面還是湍急的河水,有點膽戰心驚。

在1935年5月25日,紅一方面軍在安順場強渡大渡河後,要用僅有的幾隻小船將幾萬紅軍渡過河去,最快也要一個月時間。而國民黨的追兵緊追不捨,形勢十分嚴峻。當急之下,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人於5月26日上午當即作出了“奪取瀘定橋”的決定,5月28日,紅四團接到紅一軍團命令:限於明天奪取瀘定橋,接令後紅四團後晝夜兼行240華里山路,於29日晨出其不意地出現在瀘定橋西岸。並組成23名奪橋突擊隊,勇士們身掛中鋒槍,背插馬刀,腰纏手榴彈,冒著槍林彈雨,爬著光溜溜的鐵索鏈向東橋頭猛撲,跟在他們後面的是三連,戰士們除了武器,每人帶一塊木板,一邊前進一邊鋪橋,當勇士們爬到橋中間時,敵人在東橋頭竟然放起大火,面對突如其來的烈焰,勇士們高喊著“為了黨的事業,為了最後的勝利,衝呀!”勇士們緊跟著穿過熊熊大火,抽出馬刀,與敵人展開白刃,此時楊成武率領隊伍衝過東橋頭,打退了敵人的反撲,佔領了瀘定城,整個戰鬥僅用了兩個小時,便奇絕驚險地飛奪了瀘定橋,粉碎了蔣介石南追北堵欲藉助大渡河天險把紅軍變成第二個石達開的夢想。

除了這個故事還有:獨樹鎮戰鬥——這是紅二十五軍長征中生死攸關的一場血戰。在這次戰鬥中,紅軍以不足3000人的兵力,在敵強我弱、敵銳我疲、地形與天氣都不利的情況下,指戰員們捨生忘死,英勇戰鬥,挫敗了國民黨數萬步騎兵的猛烈合擊,並戰勝了敵人。

在這裡我只想說:當我們上課不認真時,可曾想過這種良好的學習環境是誰為我們創造的;當我們浪費糧食時,可曾想過這麼美味的糧食是誰為我們爭取的;當我們不好好珍惜現在的條件,我們會愧對於誰。

沒錯,他就是紅軍。所以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珍惜現在的良好條件,好好學習,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尋找紅色記憶 篇11

國小六年級作文 ,756字

延安是著名的革命聖地,毛主席和紅軍戰士們曾經在這裡居住和戰鬥過,留下了一大批寶貴的革命文化遺產。

趁著放假,爸媽專門帶我去參觀了王家坪革命紀念館,平坦開闊的廣場正中聳立著毛主席的青銅像,他雙手叉腰,目視遠方。兩側是由柏樹組成的“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八個大字。走進展廳,首先看到的是烈士們的雕像,再往裡走,展出的是大量珍貴的革命文物。我看到了紅軍戰士們打仗用的槍、土炮、炸藥包……穿過的打著很多補丁的破舊軍帽、軍裝、草鞋,連喝水用的茶缸都是破了好幾個小洞的。最讓我沒想到的是,他們吃的竟然是米糠和野菜,這讓我想到了《金色的魚鉤》中的老班長。他為了讓戰士們活著走出草地,眼睛都壞了還翻草皮找蚯蚓釣魚,把僅有的魚肉和野菜留給戰士們,自己卻在背地裡嚼剩下的魚骨和草根,最終體力不支,永遠留在了草地上。像老班長這樣可敬可愛的紅軍戰士還有千千萬萬。他們團結一致,越過千山萬水,寧可餓死,也不做敵人的俘虜。在那樣艱苦卓絕的環境下,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拋頭顱、灑熱血,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聽著講解員的解說,看著一幅幅展現戰士們生活和戰鬥場景的圖片以及實物展品,我的眼眶不由地溼潤了。紅色文化真是令人震撼、令人感動。

讓我印象比較深的是和我差不多大的兒童團員,給紅軍站崗放哨的照片。聽講解員講了許多他們的故事,在過去革命鬥爭的艱苦年代裡,他們吃不飽、穿不暖,卻個個勇敢機智、英勇頑強、不惜生命,和革命前輩一起為革命勝利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和他們相比,我們今天的生活是多麼幸福啊!

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當鮮豔的紅領巾在胸前飄揚時,我們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踏著紅色的足跡,傳承紅色文化,努力爭當祖國的好少年,為了祖國的明天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南京梅花山遊記 篇12

國小五年級作文 ,707字

梅花山,位於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南麓,被譽為“天下第一梅山”。朱元璋與皇后的合葬陵墓——明孝陵,就在梅花山上。

進入景區,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大片大片的梅花,紅的、黃的、白的、紫的……層層疊疊。五顏六色的梅花像給這座山披上了一件花衣,美麗而又高貴。

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穿過人海,一種淡黃色的梅花逐漸顯現出來。我湊近看了看,花瓣圓圓的,花萼是與眾不同的綠色,所以被稱為綠萼梅。它的花瓣晶瑩剔透,上面有些淺褐色的小斑點,看上去十分俏皮可愛。聞起來不像之前剛進來時的宮粉梅那麼濃烈,卻有著一股沁人心脾的淡清香,一點兒也不刺鼻。它摸起來滑滑的、軟軟的,像嬰兒的面板似的,又滑又嫩。

再往上走,便到了山南側的神道,上面有獅子、馬、象、駱駝等六種石獸,每種兩隻,栩栩如生。

走過神道就到了明孝陵。“這裡是明太祖朱元璋與馬皇后的合葬墓地,佔地面積170多萬平方米,是我國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老師說道。

首先,是三座類似北京天安門廣場金水橋的御河橋。接著,是一道巨大的金門,門牆上掛滿了爬山虎,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的年代久遠。進了門,裡面樹木蔥蘢、山水環繞,景色十分秀麗。再往裡走,就可以看見孝陵門了。

進了門,也就到了孝陵殿,裡面有一隻石龜,龜背已經被人摸得十分平滑,據說這是一隻守墓神獸,難怪這麼多人來摸,或許是想沾沾祥氣吧!

最後,我們從遠處眺望了一下正墓便原路返回了。

梅花山歷史悠久,每年都有數不清的人被它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和人文優勢所吸引,聽老師說現在它已經成為中國梅文化中心了。

天下第一梅山,果然名不虛傳。

記憶中的樂園 篇13

國一作文 ,747字

小時候,我最喜歡的便是院子裡的那棵大大的桂花樹了。

春天,桂花樹長處了一輪新葉,比原來的那些更綠、更嫩,讓大樹顯得更加生機勃勃了。院子裡,還有石榴樹、桃樹、梨樹,它們都像剛睡醒似的,只長出了幾片嬌嫩的小葉子,唯有桂花樹,大把大把地長著綠葉。

夏天,桂花樹像一把碧綠的遮陽傘,外邊的天氣很熱,坐在下邊卻涼快得很。傍晚時候,在樹下放一把椅子,躺在那,風吹過來,涼涼的,樹葉也被吹得沙沙響,伴著知了的叫,好聽極了。

要說其他時候的桂花樹像優雅端莊的姑娘,那秋天的桂花樹就是仙女下凡。綠綠的枝頭結了朵朵金色的小花,像無數的星兒向你眨著眼。爸爸在樹下做了個鞦韆,我蕩阿蕩,蕩下了朵朵金花,落在地上,滿地是,媽媽再小心翼翼地把它撿起,做成了桂花糕。“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人家老遠看見了這片金黃,聞見這迷人的桂花香了,都忍不住來我們家看看花,吃吃桂花糕。,那桂花糕的味道,現在想起來還直流口水呢!

到了冬天,院子裡一片雪白,但桂花樹卻依然一片碧綠。桂花啊桂花,你明可以好好地休息了,卻依然要堅強地挺過一個又一個嚴冬嗎?

對於我來說,桂花樹就是我的童年,自我開始記事,桂花樹就在那了,很大很大,不知道在院子裡了多少年。我喜歡赤腳走在樹下,我喜歡赤腳爬樹,我喜歡赤腳擋著鞦韆,我喜歡聞著桂花的芳香,我喜歡在樹下渡過一年又一年!現在又是秋天,望望窗外,桃樹、梨樹、石榴樹都依然在那,還是這麼點大,可是桂花樹卻早已不見了。小時候不懂事,就眼睜睜看著大人們把樹買了,挖走了,到如今早已不知去向。要是那時候再大點,一定就不會讓大樹走了!現在真的好想我的桂花樹。

記憶中的桂花樹永遠都是那麼生機勃勃。

記憶中的桂花樹挺直又高大。

記憶中的桂花樹熬過了一個又一個嚴冬,熬過了無數風雨交加的夜晚。

桂花樹,我記憶中的樂園。

《金色記憶》觀後感 篇14

觀後感 ,2550字

【篇一:《金色記憶》觀後感】

在電影《金色記憶》中,樹人中學“兄弟連”籃球隊的名球員之間的友情讓我讚歎不已。他們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共同努力和共同患難,真不愧他們的推崇的—“無兄弟,不籃球!”

然而,電影當中也有讓我異常揪心的情節。電影中的主人公樑晨,各方面成績優異,是老師和家長心中的好學生和乖兒子。可是在一次關係到高考加分的籃球賽中,由於樑晨的失誤,導致“兄弟連”隊僅獲第二名,這使外表堅強,內心脆弱的樑晨陷入了無限自責之中,並無法自拔,成績也隨之一落千丈。而樑晨的母親也由此懷疑樑晨早戀,樑晨無奈找網友訴苦,卻意外發現這位網友就是母親懷疑與其早戀的物件。兩人一起逃學,在遊樂場玩了一天,晚上住宿賓館,雙方父母聞訊趕來,在逃跑過程中,樑晨不慎跌倒入院,隨後誤會解除,在之後“兄弟連”隊也打了一場漂亮的籃球賽。

在人生成長過程,為我們操勞的是父母,關心我們的也是父母,而管轄我們,道我們不是的亦是父母。望子成龍,盼女成鳳是每位父母的心願,不然我們也不會希望你成績優異,各方面表現突出。當你成績好時,他們會笑逐顏開,而當你成績差時,他們則會反常的對你冷眼相待,冷言相對,他們愛我們沒錯,可正因為他們太愛我們,才會將我們束縛成一個蠶繭,逼的我們喘不過氣,為我們鋪好了未來的道路,只需我們一步步往下走。可我們還是孩子,還是未成長的雛鷹,正因為我們還是孩子,還是未成長的雛鷹,所以我們更需要磨練,需要經過挫折和失敗。只有經歷過這些,我們才能真正成長,才能夠自立自強,堅強堅韌,不畏艱險。而不是像溫室裡的花朵一樣被細心的照料,卻脆弱得經不起一點困難與挫折。

同時,我們在面對困難時,也不應輕言放棄,人的一生不知要面對多少次的困難,如果半途而廢,將永遠也取得不了成功。

這部電影也說明了父母與孩子之間應當相互溝通,使對方明白自己的心意,不溝通,不交流,一味的猜疑只會使誤會越來越深。

【篇二:《金色記憶》觀後感】

看到這個片名—金色。就覺得一定是美好的,而觀後的感覺它也依然是金色。

“早戀”是冠在男女主角之間那份感情的名稱。其實不然這只是在家長們無中生有的視界裡所認為的。女主角對男主角的感情是一種近乎於瘋狂式的對偶像的崇拜,只是這個偶像是在現實社會中的,觸手可及的。所以佔有慾迫使她發展了這段感情。而這個男孩只是接受了這份崇拜。

比我們稍長一點的年輕人說十七歲的戀愛是最美好的。而我會堅決的說不。為什麼要為滿足自己對愛情的好奇心而去毀掉自己的一生呢?十七歲恰好是我們最重要的時候,高三—備戰高考。家長們總是以學業來堵孩子們的“戀”頭。相繼的學業也正好印證了我們的前途。何不把你這份好奇心轉換成對未來的憧憬呢?你這份好奇心那時就得到滿足了。而且是建立在經濟基礎上的,有實力的愛情。

堵“戀”頭,自制力很重要。

影片中也展現了非常典型的事例,也帶給我們深沉的思考。樑晨擁有一個溫暖的家庭和一群鐵哥兒們,為什麼會走到這一步呢?父母做為孩子模仿的物件以及他們的導師,為什麼就不能跟孩子們做朋友?為什麼總是要像包公一樣來偵查孩子的私密和生活?為什麼就一定要在發現了孩子的錯誤後一副勝者的模樣?這等於是在孩子們自制力不強的情境下把他們推向危險的邊緣。他們會覺得家裡沒有感情的溫暖。所以想要找另一份補貼,在這個大時代的背景下,父母都是這樣。

艾老師—理解孩子,關愛孩子的老師。我們都這麼認為,而樑晨就是在與他談話過後塑造了自己的信心和兄弟連的信心。做為老師要善解人意一點。

成就一個優秀的孩子,導師很重要。

兄弟連,一群多麼可愛的孩子。夢想的發燒友,易建聯、科比是他們偶像。他們也夢想有一天在NBA的球場閃耀。在這種前提下,所以他們每天都留下的十的幾次方滴汗不止,可他們依然笑。

青春,應該為夢想而發燒。

問題喜歡在最美好的時候發生,青春的地平線永遠是全色。只需把愛情放一放,親情提一提,友情樂一樂,青春的地平線就不會有汙點。

【篇三:《金色記憶》觀後感作文】

追星、早戀、離家出走……現在的學生真讓家長們頭痛不已。也許是壓力過大,想尋找方式放鬆一番;也許是青春衝動,想找個朋友傾訴一場;也許是……總之,《金色記憶》讓我們彷彿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青春的多姿多彩。

《金色記憶》的男主人公樑晨是一個熱愛籃球的高中生,她的媽媽同眾多家長一樣都是“望子成龍”。樑晨是樹人中學籃球隊—“兄弟連”的隊長,曾因籃球耽擱了學習,江依然本是個家長眼中乖乖女,因為瘋狂追星的朋友初蕾而愛上了追星。樑晨、江依然,兩個本是不同軌道的少年相撞在一起。家長的過度緊張,使兩個長期壓抑的少年離家出走,瘋狂了一回……

沒有歡笑的青春不完整,沒有眼淚的青春更是一種殘缺。

在電影中,我對謝耕的印象頗深,“高二的學生不努力,高三怎麼得了?”這是謝耕父母的思想。他們希望謝耕考上好的大學,因而要他放棄籃球,利用週末時間來補課。這是社會上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它如藤蔓一樣纏繞著父母心頭,瘋狂地生長。“補課”,許多學生已經對它麻木了,就算它佔取了我們的娛樂時間,就算它使我們的眼袋加重,精神虛脫,可又怎樣呢!我們只有“補課”,才會考上所謂的“一流大學”啊!

社會是現實的。只要你有錢,花個七萬、八萬就可以讓兒女進入名牌大學,更甚的,便是搞關係了。就算只給孩子的成績加一分,也是幸甚了。所以,當學校告知“兄弟連”贏了其它學校的球隊,可以加十分,謝耕的父母就又支援他打籃球了。

樑晨與江依然的邂逅是個美麗的誤會。雙方家長都認為他倆是在早戀,可又有誰真正瞭解自家孩子的心呢?父母要學會體諒孩子,不要動不動就懷疑這兒,懷疑那兒。當然,我們也要對得起父母的養育之恩,不要讓他們操心。

“聽媽媽的話,別讓她受傷……”這首歌是唱給每個人聽的,歌唱到了每個孩子的心裡,也給父母心靈的慰藉。

我們要用自己的最佳狀態度過青春的美好時光。

“現在不考,將來就會被炒。”這部影片很現實,其中的細節我們都會經歷,所以會覺得感同身愛。父母、老師的引導是正確的,不要將自己放得太開。“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適當的約束我們才會有更美好的未來。

把握現在的,珍惜所有的。現在努力還來得及,青春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復存在。

藍色記憶 篇15

高二作文 ,598字

四季的輪迴,告訴我花開總是短暫;恆星的演繹,卻告訴我真情的永恆,哪怕今夜就要別離。消失在藍色的記憶裡。

—題記

歲月流逝,卻留痕;往事如煙,卻依然可以清晰地尋找到它的痕跡,有些事雖離我們而去,但一次次的觸動卻永遠凍結在心裡,不隨歲月而流逝,不隨風雨而更改,因為上帝給了我們每個人同樣一顆心,告訴我們有些事只要藏在記憶裡。

不知道何時起,我開始學著記錄,嘗試著編織歲月掠過時留下的痕跡,在這狂熱的季節,把青春收藏在一張張相片裡。當有一天飛鳥不在,翻開手中的相簿,在那個收穫的季節,我們笑了又笑了。

踏上落葉,任那金黃的破裂聲不絕於耳際,心中如頭上的天空,一片生涼的淡藍。因為在野碎的瞬間,我忽然感到一切如煙記憶都封存在藍色裡。肆無忌憚慣了,在物是人非時,藍色寒流席捲而來,衝刺著模糊的記憶。

曾經,認真地,我們研究青春:“青春是一道明媚的憂傷,他收穫著我們的微笑與眼淚。”

也曾幾許,微笑著,我們一起談論人生:“大海因巨浪翻滾,而收穫了雄渾;沙漠因飛沙的狂舞,而收穫了壯觀,人生亦是如此。”

如今,一個人,煢煢孑立於閒雲潭影間,不知秋之將至,感悟時光飛逝,只能將記憶封存在蘭色相簿裡。

今秋的晚風吹散了楓葉的濃重,當細細的雨絲也在薄霧中漸漸迷離,當黑雲靜靜地守侯著夜,看彼此消失在最後一個熟悉的街頭,讓彼此最後一次停駐在藍色的記憶裡。切記告訴自己,不要嘆息,不要哭泣,我們還有藍色記憶。

歷史將記住南京 篇16

高一作文 ,1221字

南京,位於我國東部,古稱金陵,別稱石頭城,為多朝古都,歷史名城,現代中國經濟發展的先鋒。但這一幕幕繁華盛景的背後卻飽含著殷殷獻血和聲聲哀嚎。

1973年12月13日,日軍攻破南京,從此這座夜夜歡歌的城市成了人間煉獄。超三十萬民眾遭屠殺,民國政府被迫遷都,鮮血染紅了黃浦江。震驚世界的南京大屠殺從此載入史冊。它激起了我們民族的血性,開始了異常艱苦的八年抗日,也開始了新時代的歷史演替。

歷史將記住南京,不僅是它的繁華與美麗,也不僅是它的富足與安逸,更因為他的苦難與悲憫。它是中國數一數二的大城市,曾經遭遇令人膽寒的戰爭,鐵馬兵戈踏煙來,劍槍刀鳴帶血去。它用繁華掩去硝煙,它用歡笑抹去悲傷,只默默地將苦難埋藏心底,用笑容面對世人。我們記住的不僅是它的苦難,更在它災苦難後煥發的生機與希望。

歷史不是用來培養仇恨的種子,而是培養希望的花。唯有對自己國家歷史抱有正確的態度,以理智明理的心態看待事實,一個民族才能夠在苦難中成長,在歷史中進步。

筆墨和口舌遮掩不住真相,金錢和權勢改不了史實。就好似日本右翼勢力纂改歷史課本,修改憲法,解除自衛隊,與韓國朴槿惠政府“協商解決”慰安婦問題,這不僅沒有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信任,更得到了輿論的批判和國民的不解。日本政府不僅不反思自己對亞洲各國尤其是中國造成的巨大苦難,更妄想美化自己,這種不願正視歷史的行為乃是民眾所不齒的。與其大費周章地掩蓋事實,倒不是像德國那樣坦率地承認自身問題並加以行動為自己的行為買單。唯有這樣才可以贏得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和積極評價。

歷史是最忠實的記錄者,也是最脆弱的記錄者。它能夠事無鉅細地記下昨天,也可以被悄然抹去,更可以被歪曲扭解。所以我們應增強我們的明辨能力,在和平的心態中看待問題,而不是被人一味地牽著鼻子走。在南京大屠殺中我們遭遇痛苦,那麼是否是該當在我們強大後去做一場“東京大屠殺”呢?是否該在日本遊客在中旅遊時對以尖銳的言語和報復性的動作呢?這些行為都不叫做愛國,愛歷史,而只是被冠以愛國保護歷史名號下的低素質行為,因宣傳歷史責任感而承擔歷史責任,這樣的思想在根本上就是錯誤的。愛國是理性的愛,記住歷史是為了防止歷史重演,《阿房宮賦》中說:“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復哀後人也。”就提醒了我們要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防止悲劇的在上演。

歷史將記住南京,也就是南京將記住歷史。好的壞的都是曾經過眼雲煙,浮雲蜃市,何必糾纏在如何反擊上呢?倒不如將它好生記住,以我們的力量將它完整地正確地傳承下去,虛心平和地從中吸取落後的教訓,將正確理智的愛國情懷融貫於中,這樣才是一個有著厚重歷史大國應有的風範。

珠釵水鑽搖曳生輝,水袖襦裙翩然欲舞,一顰一笑,一抬手一投足,愛恨情仇,王朝沉浮就隨時間流逝在歷史的舞臺上上演,它是留不住的,只有我們用筆墨記錄,用口耳相傳,用理性對待,沉沉浮浮間,國家民族才可以有更精彩的未來在前方登臺亮相。

歷史記住的不僅是南京,更是我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歷史將記住南京 篇17

高一作文 ,878字

我從廢墟上走過,腳下是猶沾染著斑駁血跡的瓦礫。十二月的南京,蕭瑟的風颳過,一切景象,空曠而靜謐。在我看來,帶著莊重森嚴。我似乎聽到有嬰孩的笑聲,又戛然而止,像是被人生生扼住咽喉般的乍停;似乎又有笑聲,開懷而又殘酷的笑聲。一陣陣冷風襲來,我緊了緊衣服,依然冰冷刺骨,十二月的南京,寒冷異常。

綿延三十餘公里,六百年屹立不倒的城牆,是南京身為六朝古都唯一剩下的錚錚不屈的傲骨。染上白霜的城牆上結出暗紅的冰晶,守護了六百多年的民眾的哭泣,她自那天便看不到。彈痕刮瞎了她的眼,飛機的轟鳴聲震聾了她的耳朵,嘶啞的喉嚨甚至連一句嘆息也發不出。她孑然矗立,和著十二月南京深冬的寒風,伴著無限悲涼。

我彳亍於中山門外,那些人,他們臉上帶著猙獰的殘忍的笑,大搖大擺的從這裡闖入。我試圖撫平凹凸不平的牆面,癒合那些創傷,可我的手卻虛虛穿過,我握不住他們虛幻的手,連悲涼的風聲在我的耳邊都有些虛無。“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驀然醒悟,我不過是七十年後的一位過客,無言的過客,我無權,更無力去更改些什麼。

真正的走進城中,青中泛灰的石板映襯著大片大片鮮豔的紅色。只留下風聲嘶嘯的可怕的靜謐,毫無生氣的靜謐。臨近新年的午後,本該充斥著一家老小歡聚一堂的熱鬧親密。可孩子同他的母親倒在屋內,飯桌上放著已經冷透的飯菜,那個平凡的母親留給世界最後一個背影—緊緊的護著她逝去孩子的軀體。屋外的臺階上倒著他的父親,雙臂張開,臉上含著不甘與悔恨,他保護不了他的妻兒,他沒有盡起他應盡的責任。石階上,暗紅的冰晶在盡情綻放。

沿中山北路而行,不遠的防空洞中,是兩百多位南京人民共同的墳墓,乾涸後烏黑的血液,為他們染上這最後的顏色。如同幕府山幾萬人染成的血山,褐色的土地上鮮紅靜靜流淌。大地默無聲息的接納了所有卑劣,悄悄隱匿於此。長江水也被染上了那最悲壯的顏色,匯入黃海之中,如同最絢麗的晚霞,最瑰麗的畫卷。

視線漸漸模糊,思緒一剎那回歸。沒有無盡的安謐,到處是混雜的人聲和一家人的嬉笑怒罵。我清楚的看到,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矗立於此。

十二月的南京,一如往昔的,異常寒冷。

歷史將記住南京 篇18

高一作文 ,1014字

我懷揣著一顆感恩的心。它裡裝著溪流邊孩童的嬉笑、裝著情人的戀語、裝著山頭亮閃閃的星星,閃著熠熠光芒。十二月十三日,我翻開那沾滿鮮血的一頁,我有些許顫抖,我的指尖冒出了絲絲冷汗不住抖動著……

1937年的那個冬天,12月13日,在中國南京發生了人類有史以來最慘絕人寰的暴行,日軍—一支毫無人性的軍隊在南京進行了長達6周的血腥屠殺。他們採用種種滅絕人性的手段來殘殺中國人民。昔日繁華的南京城屍堆如山,血流成河,大街小巷,防空洞裡,處處都有中國人民的屍體,頓時,南京城成了人間地獄,侵華日軍在中國,在南京留下了人類歷史上最野蠻,最可恥的一頁。這是中華民族永遠不能遺忘的一段血淚史。

只有真切地瞭解歷史,才能正確地認識歷史。只有以史為鑑,才能面向未來。列寧說: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是的,誰都不能否認南京大屠殺是人類歷史上野蠻、殘暴的戰爭罪行。我們之所以念念不忘,是為了抵抗遺忘,我們之所以將這段沉痛的歷史,融入血液裡靈魂裡,就是為了表達對和平的嚮往,對戰爭的鞭笞。而今的紀念是為了不忘,反思是為了清醒,奮然前行,才是銘記歷史的真諦。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既是古人的醒世真言,也是南京歷經無數腥風血雨給後人的啟示。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中國人民從來都是寬巨集和包容的。七十多年過去了,仇恨不曾生長,時間可以消逝,但記憶不會風化,恥辱更是不容漫長的沉痛所塵封。我們記住恥辱,記住南京大屠殺這段悲痛的歷史,也就是讓我們必須永遠記住一條巔覆不破的真理:落後就要捱打,發展才能強大。

追憶歷史是為了和平的未來,我們共同生活在一個星球上,我們希望看到的是欣欣向榮的景象,而不再希望看見滿目瘡痍、戰火紛飛,當我們渴望和平的橄欖枝時,發展正是摘取橄欖枝的最好工具!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發展的兩大主題。和平推動了發展,而發展又促進了和平的力量。戰爭對社會生產力是一種極大的破壞,因此,只有在安定團結的國際環境中才能求得國家、社會的發展,而國家、社會的發展又會進一步的促進和平力量的增強,對維護世界範圍的和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們要有崇高的理想,遠大的奮鬥目標。要自覺地把今天的學習同祖國的繁榮昌盛,民族的富強復興結合起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要認真學好知識,早日成才,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我們要有勤奮的學習精神,嚴謹的學習態度,切實掌握過硬的學習本領。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

“讓我們銘記歷史,歷史不能忘記南京!”

歷史將記住南京大屠殺 篇19

高一作文 ,669字

中國,這個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的國家,已然成為了在國際上有重要影響裡的國家。自從鄧小平和習大大一系列重要人物上場,中國各方面如同吃了增長劑一般,飛速發展。可是,在今天都市的繁華和霓虹燈徹底平靜下來時,誰又能記起那些埋藏在歷史長河裡的國恥呢?

南京大屠殺,這一慘絕人寰,震驚國內外的慘案,到如今的年輕一輩,有多少人提起來的時候是痛徹心扉的?

南京大屠殺就是指日本侵略者在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後,對南京及其附近的地區進行了長達四十多天的大規模屠殺。學了歷史的人都知道,歷史書上有一篇日軍比殺中國人數多少比賽的新聞。他們把這當做驕傲,輝煌。不僅如此,日軍在南京燒殺搶掠,姦淫婦女,無惡不作。僅僅四十多天,日軍集體屠殺就有28案,屠殺人數有19萬,還有其他零散屠殺加之,死亡人數就達30多萬。這是一串令人痛心的數字,是一次突破了戰爭倫理底線的戰爭。令多少南京人心裡留有的恐懼至今未消散?

可是,有研究資料表明,日本廣島長崎被轟炸後的紀念日,紀念的人數遠遠比南京大屠殺紀念人數多。在今天這個和平,安逸的社會,我們已經有種過逸的現象了。人們彷彿遺忘了這件事。今天,我過往別人所帶來的屈辱,知恥而後勇,把屈辱變成們已經不需要上戰場拋頭顱,灑熱血。但我們更應該有“苟利國家,不求富貴”,“位卑不敢忘憂國”這樣的精神。我們可以不生活在仇恨裡,但我們不可以忘記國恥。

雖然我們不能夠預見未來可能發生的種種意外對我們帶來的影響。但我們要銘記國恥,不僅僅是南京大屠殺。要如臥薪嚐膽一般,正視過往別人所帶來的恥辱,知恥而後勇,把屈辱變成人生一種無形的力量!

歷史將記住南京大屠殺 篇20

高一作文 ,916字

離十二月十三日也已有三天,公祭日的種種教育還歷歷在目,我知道有些事我們不能忘記,團校、班主任,都在給我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讓我們不要忘記南京的那段歷史。在看教學視訊的時候,大家都很沉重,一言不發。但是之後呢,所有人也跟往常一樣,該做什麼就做什麼,繼續著那日復一日的生活。

也許只是不想一直沉浸於歷史帶給我們的哀痛中吧,也行是覺得不斷提及顯得做作吧,但是這一天過去了就當過去了,好像只有這一天是屬於南京的紀念,而其餘的日子沒有資格一樣。然而這一天終已過去,人們還是繼續著自己的生活,也是,幾十年前的一次屠殺,與他們現在的生活,沒有關係,眼前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歷史終將不會忘記,那段沉重的日子,那一段地獄般殺戮震驚世界的日子,那段被網民詢問與自己有何相干的日子,那段被張純如女士記錄下來告知世界的悲慘的日子,不會被忘記。的確我們這些人能為那段時光做的事太少太少了,我們只能拿出一年中的一天來緬懷,只能偶然臆想到那草芥人命的場景,只能漸漸淡忘那段曾經深深刻入民族血肉的記憶。

也許我們認為歷史自然會記住南京大屠殺,而不是我們。現在的狀況實在無法評價,每個人都嬌貴得很,每個人都擁有過度膨脹的人權,顯然自己比過去慘死的人更重要。看來在情理上,每個人都需要懺悔,但沒有人會去做。從南京大屠殺的民族記憶反應出來的,也許是我們這代人的教育不足吧,至少我所接觸到的現實告訴我,沒有幾個人真正體會到、感受到、理解到那段時光的無助與恥辱。現在有正義感的人,更多所表現出來的是無奈而不是忿恨。

南京大屠殺,歷史銘記的日子,人民真正記住的卻很少,大多都只是知道,耳聞,憐憫。沒有共鳴,也不會捨得給予自己的痛心,我們大都是這樣的。將這指責理所當然的拋給歷史來記住,我們則繼續自己的生活,平民應該過的生活,而不是去染手這些好似無意義對自己沒有利益的事情。我們認為勿忘國恥不是給安心過日子的平民老百姓的憤慨,中國人農耕的歷史使得性情如大地般無波無瀾,忘記疼痛的日子的速度十分迅速,繼續投入自己平常的生活,期望著這種平靜生活不會離去得太快。民族尊嚴,必要時跟著大眾一同憤慨一下便也罷了。

人民希望,歷史將幫助他們記住南京大屠殺,好幫他們省了記住的勞心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