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香濃濃話端午相關作文20篇

粽香萬里話端午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867字

五月五是端午,家鄉的人民除了舉行熱熱鬧鬧的賽龍舟,粽子的香味也時常瀰漫在家鄉的大街小巷。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端午節於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一個盛大的節日,每到這一天,人們不約而同地,就會想起一個美味的食物——粽子。

粽子的味道美極了,是食物中的一大特色。輕輕剝開粽子青綠色的粽葉,一股清香便撲鼻而來,露出白色的糯米。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膩,粽葉淡淡地散發出清香,嗯~,這味道,美極了!

採粽葉,過端午,吃粽子。這已經是我兒時的回憶,可如今回憶起來,就像是昨天才剛剛發生……

記得小時候,媽媽總會在端午節那天,買回許多粽葉放在廚房,袋子有大有小,看來媽媽是要準備大幹一場了。只見媽媽把糯米拿出,然後一勺一勺、有條有序地放進粽葉裡,再一層一層地包住,放在盤子上。以此類推,轉眼間,媽媽已經包好了十幾個粽子,糯米也已經所剩無幾了。那些包好的粽子,如圖一隻只綠色精靈,在炫耀自己的綠衣裳,俏皮可愛。

包好粽子,下一步就是蒸了。媽媽把煤氣開啟,把鍋放在上面,再把水燒開,把粽子放進去,等待十幾分鍾就可以開吃啦!

開啟鍋蓋,一股棕香撲面而來,那些綠色的小精靈,現在變成了一朵朵含苞待放、胖乎乎的花朵,像剛被雨水滋潤過一樣,一滴又一滴的水滴滴落在盤子上。它們又好像一個個小公主,正盡情地享受著人們對它的讚揚、感嘆。

從鍋中拿出一個粽子,剝開溫熱的粽葉,此時此刻,粽子散發出的香味,可不是一般的香味,而是人民對家鄉熱愛的感情。粽子帶給你的美味,就好似全部一樣,充實著我們。

端午節的粽子,是最傳統的食物,它勝過所有的美味佳餚,勝過所有的零食小吃,這就是我們家鄉的的特色。吃粽子也是在享受最美好的時光的時刻。怎麼樣,粽子是你心動了嗎?心動不如行動,趕快在端午節那天,吃一口粽子,來滿足你蠢蠢欲動的內心吧!

吃粽子這樣傳統的習俗,正編織著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端午節粽子的味道,會永遠飄在我心裡,因為,那是家鄉的味道。而粽子流露出的感情,是家鄉人民對端午習俗的熱愛。

我愛我的家鄉,更愛家鄉端午的習俗。

粽香濃濃話端午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663字

端午節的早晨,我剛從睡夢中醒來,便聞到一股紅棗米飯的清香,只聽媽媽在廚房裡吼道:“小懶蟲,快點起床,你看我給你準備什麼好吃的啦!”我一骨碌爬起來跳下床,來不及洗漱,三步並作兩步奔向餐桌。

“哇!好多粽子寶寶。”它們都穿著綠衣服,有的腰間繫著彩色的腰帶,有的粽葉微微翹起,還有的露出了白胖身子……我拿起一個咬了一口,米粘粘的,棗甜甜的!夾帶著淡淡的蘆葦的清香,真是人間美味啊!

嘴饞的我邊吃邊問:“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呢?”媽媽告訴我是為了紀念大詩人屈原,說起來,這裡面還有一個故事呢。春秋時期楚懷王有個大臣叫屈原,他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扼秦,可不幸被奸臣反對,流放到了成都。秦國大將白起攻破楚國京都之時,五月初五屈原寫下了生命中的絕作《懷沙》之後,投汩羅江而死。楚國百姓得知後,紛紛湧到江邊去憑弔屈原,有位漁夫拿出飯糰向江裡丟,防止魚蝦蟹吃屈原的屍身。後來的飯糰演變變了楝樹葉或蘆葦葉的包飯,也就是我們現在吃的棕子。哦,原來如此!

好奇的我又在網路上了解到:端午節除吃棕子外,還有賽龍舟的習俗。你看!幾十條龍舟上插著不同顏色的旗子,一面旗子就代表一支龍舟隊,龍舟上大概有八、九排划船隊員和一個鼓手。鼓手主要是給本隊加油助威的,而且鼓手節奏感要強力氣要大,這樣才能把鼓打響。隊員們在節奏感強的鼓點中劃破水面,爭先恐後地向終點疾馳。真是精彩!

端午節我不但享用了香甜可口的粽子,同時瞭解了不少知識,這節過得太有意義了!

棕香悠悠話端午 篇3

國一作文 ,848字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愛國詩人屈原的這一名句想必大家都十分了解。端午節這一傳統節日,則正是為了紀念他而來。

我愛粽子,愛那粽葉中所蘊含的清香。將糯米包裹在粽葉中,包成類似於三稜體的形狀,蒸熟即可食用。但粽子在最初卻不是用來食用的,而是一位漁夫為了不讓河中的魚龍蝦蟹去咬屈原的身體,用榛樹葉包飯,外纏彩絲並投入水中。而當時的這一切便逐漸發展成了今天的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

粽子美味。每當開啟一個粽子,我總是先去觀察它的形狀、色彩,而後細細品味。在那冒著熱氣的米粒中,我彷彿看到了當年的屈原:冒著生命危險回到宮中,向楚懷王陳述利害。但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屈原懷著那顆愛國的心,卻無處安放。

開啟粽子,第一口咬下去,屈原抱石投入汨羅江中的情景浮現在我眼前。聽到郢城被攻佔的訊息後的他萬念俱灰,已對楚國不再抱有任何希望。在五月五日,寫下絕筆之作《懷沙》之後,抱石投入汨羅江中。屈原對國家的忠心,就像包裹在粽葉上的那條綵線,都早已經緊緊地連在一起。國家的安危也就是屈原的安危,他也選擇了同自己的國家一起離開。

再一口,江上的漁夫爭先恐後地去打撈屈原遺體的情景閃爍了起來。每個漁民的臉上無不顯露出著急哀傷的神色,一個個拼命地划著船,只為了能使屈原的遺體不受到傷害。遺體沒有打撈到,漁夫們又將船上所攜帶的飯糰、雞蛋等投入江中,只為了不讓屈原的遺體被魚蝦咬傷。

最後一口,如今的端午節的場面映入眼簾:大街上,小巷裡無不飄著絲絲粽香;賽龍舟的人也多了起來,在五月初五的河面上時常見到些蓄勢待發的龍舟。隨著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之前只有在史書中才可見的往河中扔粽子、倒雄黃酒的場景如今也能見到了。

我再開啟第二個粽子,粽葉的清香依舊,形狀卻有所不同。家人們將它包裹成了方方整整的正方形,而不是像之前死板的三稜體的形狀了。我細細的品味,在味蕾的刺激下,我彷彿回到了遠古時代,來到了五月五日的汨羅江邊。屈原依舊抱石投入汨羅江,但是,他的愛國精神早已流傳千古,爍古耀今。

端午悠悠,粽香悠悠。

粽香情濃憶端午 篇4

國二作文 ,939字

歲月無聲,紅塵擺渡,茶靡了幾季光陰,回首相望,時光,那條奔流不息的河,已在身後翻湧了十五年,河中似乎伴著點點粽的綠意與清香。遠方駛來高大的龍身,跳上龍身,走入記憶,細數,那岸邊端午的往昔。

幽幽芳草,青青柳枝,淡淡清香,端午節的氣息愈發濃烈。過端午,最為講究的就是包粽子了,粽葉要碧綠新鮮的蘆葦葉或槲葉,散發著清新,又讓人感到縹緲的幽香。潔白的粽米浸泡在清水中,飽滿的蜜棗、紅豆、葡萄乾都早已泡好。外婆用靈巧的雙手左折右疊,絲線層層纏繞,一個個精緻的粽子便誕生了。煮粽子是製作過程中最難的一步,火候的掌握十分關鍵,前一天把粽子放進去,整整燜一個晚上。第二天一起床,揭開鍋,就是熱氣騰騰的粽子,屋子裡,到處都瀰漫著蘆葦葉和粽米混合的香氣。在家鄉,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要吃煮熟的甜蒜和雞蛋。這些食物放在桌上,扁圓的如玉般的甜蒜,肉紅色的橢圓的雞蛋,碧綠的三角形狀的粽子,配在一起,煞是好看,拾起一個粽子,輕解羅裳,粽子便露出了雪白的身,清清葉香從裡面湧出,咬上一口,軟軟糯糯的米香立即充滿了口腔,細細品味,用每一個味蕾感受它的清香,用每一個細胞體會它的軟糯,回味無窮,吃完過了許久,腦畔中還能品味到那淡淡的甜與香。

粽,是端午最不可缺少的,亦是我最愛的那個,伴著它,過了一個又一個清香的節日。

“粽子香,香廚房;艾草香,香滿堂。”掛艾蒿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在集市上買一株艾蒿,端午時掛在門上,過幾天干透了,取一兩枝在院子裡薰一下,艾蒿的香氣便一直可以在院子中留一週。小孩子最期盼的,便是系香包和五彩繩了。小時候,這小小的香包和細細的絲線總是能輕而易舉的滿足我的愛美之心,任憑絲線在洗臉時把我的手腕印得紅一道,綠一道。

端午節必不可少的就是去踏青。清晨,天空湛藍而高遠,雲朵清靈而潔白,一切都靜悄悄的。遠處的深綠,近處的嫩綠與花的繽紛,構成了一副秀美的山水畫。那麼恬靜,淡雅與和諧。潤潤的空氣中夾雜著絲絲泥土的芬芳,清風吹來,林中葉嘩嘩作響,風從臉龐吹來,帶來清爽,植物也隨風舒展她柔軟的身。伴著風,伴著草,伴著春的氣息,趕在出太陽之前回家,總是累得滿頭大汗。

年華伴隨思念,美味與親情在這端午節中傳遞。行雲,渺渺,煙水,茫茫,了卻了年華,泅渡了紅塵,願你伴我永遠,我最喜愛的端午節。

濃情端午粽飄香 篇5

國三作文 ,967字

俗話說:“農曆五月五,家家稻米香。”一眨眼,端午節又悄悄來到人間。

端午節當然少不了一個個飽滿而富有情誼的粽子。可是?年年都去超市買,這有什麼意思?自己包的粽子才叫“正宗”呢!於是,雷老師做出了一個讓我們興奮不已的決定——星期三家長和學生們一起比賽包粽子。

我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等來了這一天。

這一天,饒校長和家長們早早來到了我們21班的活動現場。同學們熱情歡呼,開心極了!在雷老師簡短的講話後,曹夢殊的媽媽給我們做了一下示範:“兩片粽葉背靠背,左手捏住粽葉的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裡卷,就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接著,在圓錐形的粽葉裡插一個勺子,再把泡好的糯米放入,然後用勺子均勻地搖動,直到把粽子下角填滿了米,再把粽葉的上方壓縮包成三角狀。接下來最關鍵的步——捆繩子。兩手捏緊粽葉,用繩子在棕子的三角處使勁纏二圈,再打個結,一個三角棕就完成了。

接下來正式比賽開始了,同學們熱情高漲,爭先恐後地動起手來。雷老師今天可夠忙的!這邊還沒包好,那邊的同學又在高呼:“雷老師,快過來,我還沒學會!”會包的同學都認真的包著粽子,不會的同學也虛心請教老師或家長。在家長和老師們的耐心細緻的指導下,在同學們的認真學習後,都包出了奇形怪狀的小粽子。

整整一節課的時間,同學們馬不停蹄,很有過節的氣氛。最後,因為粽葉採購得比較少,繩子也沒有了,同學們想盡辦法,四處尋覓有沒有多餘的粽葉和繩子……

下課鈴聲響起,活動也接近尾聲——晒成果。同學們都高高舉起自己忙活了一節課的勞動成果,有的同學興奮的跑到雷老師面前:“雷老師,快看,這是我包的粽子!”同學們沉浸在喜悅之中。

我們這組——團結組笑得合不攏嘴,喊出了我們的口氣:“團結組,萬歲!”

雷老師做完總結就放學了,一片祝福,一片歡笑,一張張歡樂的笑臉,帶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回家。

雖說是包粽子比賽,但是我們早把“比賽”二字拋往腦後。今天非常開心,很有成就感,學會了做中國傳統美食——包粽子。

濃濃的端午節——吃粽子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733字

轉眼間,又是一個端午節的到來,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五月節、五日節……在春秋之前端午節是?病防疫的節日,後因愛國詩人屈原在此日殉國明志而演變成漢族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緬懷華夏民族高潔情懷的節日,一直沿襲至今,漢族人民還增添了節日中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習俗之一,粽子,又叫“角?`”、“簡粽”。包的花樣也繁多,有上面是三個大三角形下面是一個尖角的、有四個角成一個平形四邊形的……總之包法是形狀各異的都有。包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一般是前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間煮熟,早晨食用。

從我懂事起,我的外婆就是每年快到端午節是,會提前一週開始自己包粽子,外婆總說自家包的粽子乾淨、好吃,每到這個時候,我就會守在外婆身邊給她做小幫手,首先,外婆要提前一晚浸泡好?米,粽葉也要浸泡一個晚上;第二天開始一張一張地清洗葉子,外婆說這些粽葉上面好多的蟲卵、蜘蛛,必須這樣刷洗才能乾淨,怪不得外婆一直說自家的粽子吃著乾淨,原來是在整理和清洗這些葉子上下的功夫多;最後,就是泡好的?米里倒入食用鹼,根據自家的口味不同,有放臘肉的、有外放紅豆的、有放豆沙的、也有什麼都不放的白米粽子。我們家愛吃白米沾糖的,所以做起來也沒那麼複雜,包好後最關鍵的就是繫繩了,外婆說當年她都學了三年才學會怎麼綁繩的。

看著外婆嫻熟地手法,看著那一串串漂亮的包好的粽子,讓我聯想到我的學習中是不是也要把基礎知識學紮實了,融匯貫通到技能當中,做到學以致用,啊!這滿屋飄散著粽子清香,香氣四溢,讓我忍不住就想立刻吃上一口。

濃情端午 篇7

國小三年級作文 ,3431字

《端午香包的故事》

劉曦澤

端午,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從古至今深受人們喜愛。

古代流傳著“屈原投江”的故事。屈原一個詩人,正遙望著城門內發生的悲劇。屈原一邊想著自己的國家危在旦夕,一邊看著受苦難的百姓,自己不願作奴隸,便寫下絕筆,跳入了江中……

小時候,最喜歡的節日便是端午。一邊吃著黏黏甜甜的粽子,一邊拿著太奶縫的香包,和夥伴們比誰的好看。都是我的最好,於是,我便有了深刻的印象。

可這麼美好的記憶,卻逐漸被抹去。當初,為了上學,不得不離開太奶。四年級時,鄉下傳出噩耗……太奶去世了。我痛哭流涕,可面對自己的前途,我只好放下它,繼續學習,可對太奶的思念卻一刻也沒有停止過。

沒想到今天老師教我們縫香包,我笨手笨腳,縫了個“香球”。可它發出的香味,讓我依稀地想到了自己的太奶,想到了太奶手靈巧極了,想到了小夥伴們羨慕的目光。

我默默留下了眼淚。香包,不僅發出了令人清醒的香氣,還延綿了我的記憶。

《端午的香包》

田田

端午是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節日。他為我們留下了中國第一首長篇詩歌——《離騷》。在這一天,我們吃粽子,戴香包。而今年的端午,卻是對我來說卻是一個特別的日子。

往年的香包,都是媽媽親手給我做的,而今年,在作文課上,我親手做了一個香包。我小心翼翼地穿針引線,生怕縫壞了,將香草慢慢倒進了香包中,再次封口。香包做好啦!

漂亮的香包上掛著純白柔順的流蘇,再看精美的布料,上面縫著白藍相間的花紋,拴著精緻的棕色皮繩。香包聞起來,有股薄荷的香氣,令人心曠神怡,神清氣爽。我要把它送給媽媽,感謝她對我無微不至地照顧。雖然我縫的香包不如媽媽的香,不如媽媽的漂亮,可我希望,我能將暖暖的端午情通過它傳遞給媽媽。

今年的端午真特別呀!讓我感受了做香包的快樂,學習了中國傳統節日的知識。真期待下次端午地到來!

《濃情端午制香包》

董九銘

快要到端午節了,提到端午節,人們首先會想到吃粽子,粽子固然重要,但是,香包也是端午節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今天,我們的任務是做一個屬於自己的香包。小時老師給了我們一些工具,有針和線、香草,還有布料。

老師指導了步驟之後,剩下都要我們自己來完成。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躍躍欲試,但做了幾步之後,發現並沒有那麼簡單。封口是我們遇到的最大困難,不過縫了幾針,就漸漸地找到了竅門,之後縫起來也就得心應手了。只留下了一個口,把艾草放進去,封上口,突然發現流蘇沒有放進去,不得不重頭再來,把線挑斷,重新縫。

在做香包的時候,人們能夠全身心投入,忘記煩惱,香包更是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

《濃情端午制香包》

張佐聿

又是端午濃情時,世間處處喜氣氛。端午節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節日,在那天,人們系五彩線,吃粽子,更少不了那漂亮的香包。

在作文課上,我們人人都做荷包,在我的穿針引線下,那香包卻成了一灘“爛泥”簡直是慘不忍睹,再看看別人。有的人正十分努力地縫著,有的人已經做好的香包,對著香包觀摩,還有的人已經乾脆放棄,把香包放在一邊,看資料了。

端午節不僅僅是一個節日,一個活動,更是古代人對生活無限美好的嚮往。而在古代的習俗也流傳至今,雖然在這個科技化的時代,那些傳統的、向上天祈禱美好的願望、節日的喜慶則被保留下來。讓人們在繁忙的生活能感到節日的幸福。

最後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飄香端午送香包》

潘銘遠

端午節時我們家家都要吃粽子,佩戴香包,還要買把門猴掛在門上,也可買小掃帚,掛在牆上,都是驅邪避邪的東西,有時把杏枝紅布掛在自己家的房門上。

五月五,是端午,端午節馬上就到了,於是我們開始製作香包。

端午節是用來紀念屈原的,傳說屈原受盡了別人排擠最後跳江自殺了。

於是,老師領我們製作香包,我們穿針引線縫了香包的外殼,然後放進了艾草,最後縫上了裝飾用的東西。

縫了這個香包,讓我想到了媽媽,每次端午節都是媽媽給我買的香包,而我卻不知道要感謝她,所以,這次我也要做香包送給媽媽。

記得去年媽媽給我買了一個香包,我卻嫌棄不好看,不佩戴。現在想想真不對,今年就讓我做一個香包來報答媽媽。

想想媽媽總是無時無刻都在照顧我,我將來也要報答她,在我心中媽媽永遠是最偉大的。

我的香包要送給我的媽媽,希望給她帶來溫暖。

《濃情端午制香包》

劉暢

每一年的端午節香包都是媽媽給我買的。可是今天的端午節的香包卻是小時老師帶我們一起做的。

我們先把布縫成一個三角形,在把艾草放進去,把流蘇縫在正下方,好了,一個香包就做好了。可是我做的香包卻像一個球一樣,一點也不好看,但是我卻想把這個香包送給媽媽,讓她永遠健康、快樂、平安、幸福到永遠。因為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我們最應該感恩、感謝的人,是她們給了我們生命,讓我們成長。

一個香包代表著一份幸福,帶表這一份美好,如果我們都自己動手去做一個香包,會在做的過程中發現快樂,發現美好。

端午節,是要帶香包,賽龍舟。每一年端午前,商人就會帶著自己的做的香包來賣,香包各種各樣,十分美麗。這些香包有著人們對美好的嚮往。

《濃情端午制香包》

暴起源

馬上就到端午節了!今天,小時老師要我們做香包!

開始嘍,首先要把布用針給縫上,再把艾草放在布里,放上流蘇和帶兒,這樣就完成了。再看看別人做吧,你看小明,小明他正專心致志地做呢。呀,不小心扎到了手,但小明毫不在意,又繼續縫了起來。終於,一個漂亮的香包就被小明做好了。這真是一節有意義的課啊!【你真個能偷懶的臭孩子】

香包就這樣做好了,大家過一個快樂的端午節,對了,香包還能辟邪呢!

《端午節》

祁祉潤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端午節那天,人民都會吃粽子,戴香包,也會舉行划龍舟比賽。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今天作文課上,我就親手做了一個香包,令我感慨萬分。

來到了課堂,老師說要做香包,起初聽到這個訊息十分興奮,因為我覺得這是個新鮮的事情,沒有嘗試過。老師給我們發了材料,並告訴我製作方法,頓時覺得太困難了,有點想知難而退。但還想嘗試一下,於是我請教老師,老師把香包的四周縫了起來,我把艾草放了進去,未完成的香包頓時變得滿滿的。把繩子放了上去,再封口,香包就有了個基本的樣子。最後把流蘇縫了在下面,香包就完成了。這個香包我基本上沒動幾下,由此可見我的動手能力有多差。

我一定要把動手能力提高,練好一手針線活,在下個端午節的時候給家人一人做一個香包。

《濃情端午節制香包》

高偉策

端午節快要到了,大街上車水馬龍,人人都在為端午節準備香包,而我也不例外,只不過我和他們的方式不同,是用我一雙“靈巧”又“笨拙”的手做出來的。

課堂上,老師為我們準備了做香包材料。開始動手了,在做香包的途中,遇到了許多困難,就在這時,我想到了媽媽。以前過端午,總是媽媽為我製作香包,她那雙粗糙的手,拿起針,一下一下的把香包縫上,有時,還會出現一些意外,不禁把自己的手紮了一個“小洞”……我費盡一番心思後,終於把香包做好了,雖然不像街上賣的那樣好看,但是總會覺得自己有了成就。

“母愛是世上最偉大的力量”。做一個香包是那麼的難,可是媽媽在每年的端午節都給我製作一個香包。所以今年,我想把製作的香包送給媽媽,雖然這個香包做的不是那麼整齊,可是足以表達我對媽媽的愛。

在這次手工中,我不僅“收穫”了一個香包,還知道了端午節的很多習俗和媽媽對我的愛。

《濃情端午制香包》

牟思行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有許許多多傳統節日,端午節就是其中的一個。

端午節有很多習俗,比如:包粽子,系五彩繩,划龍舟,有戴香包。

今天,我就做了一個香包。首先把線穿在針上,再縫上兩邊,之後把艾草放入縫好的袋子,最後把流蘇縫在香包的“屁股”上。這樣,一個美麗的香包就做好了。

回想以前過端午節都是媽媽給我買香包和五彩繩,然後一大早趁我沒醒就把五彩繩系在了我的手腕和腳踝上。

如果問我製作完成的這個香包送給誰?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媽媽。因為是她無微不至地照顧我,是她給了我母愛。

今年的端午節真是格外美好,我做了香包,學了端午節的知識,理解了媽媽對我的愛。

濃情端午 篇8

國三作文 ,1109字

鑼鼓響,棕葉青,端午今又至;糯米白,餡鹹香,阿婆把棕包;又憶,斑斕龍舟水中游,綠棕味美永難忘,濃濃情思入我心。

友情·賽龍舟

方晨曦破曉,村子頃刻便熱鬧起來,大人小孩不約而同地圍在龍舟旁邊,等著送它上賽場。不得不說,這舟身五彩斑斕,巨集偉壯大,龍頭上印有刻刀留下的痕跡,一眼一須,逼真極了。我和夥伴盼著我們的龍舟能贏,於是從頭到尾都緊緊跟著它,形影不離。

正午時分,烈日當頭,江岸邊人潮擁擠,擋住了眼前的江水,像一股晃動的水,時而向右傾,時而向左倒,我們仗著自個兒小小的身材,鑽過人群,待眼界開闊後,便又將視線放在我們的龍舟上。

“鏘……鏘鏘。”鑼響舟動,岸上的人用力地喊著加油,我緊緊抓住夥伴的手,微微顫抖,耳邊除了那鼓聲,便是什麼也聽不見了,眼見那最熟悉的最耀眼的龍舟遙遙領先,衝過紅線,我像終於吸到了空氣,活了過來,回頭與夥伴面面相覷,熱淚奪眶而出。

親情·包粽子

一竹籃洗淨了的粽葉整整齊齊地擺在地上,綠得出油。又一盆盆糯米、綠豆、五花肉,將嬉戲玩鬧的小孩都吸引了去,坐在小木凳上,耐心地教著如何包粽。

我望著手中鬆鬆垮垮的粽,無論是向左還是向右包,總不成樣子。阿婆大笑,接過我的粽,不過是三兩下,鬆鬆垮垮的粽便在她又大又有力的手中變的結實又飽滿。她端去鍋中煮,整個房裡氤氳著誘人的粽香,我兩手撐著頭,看著阿婆把糯米綠豆一層一層放下,突然發問:“阿婆,為什麼粽子裡要放綠豆啊?光是糯米不是更好吃嗎?”阿婆不假思索地說:“因為糯米熱氣啊,你們小孩子吃多了是消化不了的。”聽到這奇怪的回答,我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這樣啊,原來糯米熱氣。”阿婆也笑了。

鄉情·品粽子

節後返校,舍友們都帶回了自家的粽子,放在以往我也只知道阿婆包的那種餡,可她們帶的卻是各式各樣,論餡,有花生、鹹蛋、與甜米;論樣子,有竹筒狀、六角狀、與四方狀的,眼花繚亂。

舍友小心翼翼的脫去它嫩綠的衣裳,它外容金黃,甚是可愛誘人看,再將它分成一個個小塊,我早已露出了一副饞涎欲滴的樣子來,舍友將其端至我的面前,“嘗一嘗,這是我家鄉的味道!”拿起一塊,放入嘴中,濃濃的粽香充斥著我的口,不由得嘆一句“真棒!”。舍友的臉上立刻洋溢著許多許多的幸福與自豪,“我最喜歡我家鄉的粽子了,這可是我家鄉的味道哦!”說罷,也將粽子放入口中。

端午又至,人兒也活潑了起來,又是那綠葉長舟,將人引入了纏綿的情思之中,銘記於心。

濃情端午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905字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它是為了紀念一個偉大,而浪漫的詩人誕生的。每年,我們都會祭奠一個偉大的詩人屈原。

今天是端午節,奶奶早早的便起來忙活了。鍋碗瓢盆的雜音從廚房裡斷斷續續地傳來。我被驚醒了,以為是進了賊,便偷偷跑來看看。發現奶奶竟然在做粽子!他像是有順風耳一樣,一下子就發現了我。

“起床了?奶奶給你做了粽子,等一下,一會兒就好。”奶奶的笑意掛在臉上,我對奶奶心疼的說:“你別弄了,我幫你吧。”他皺著眉頭,一副信誓旦旦的樣子。她輕輕地說,不行,你小孩都會做,我老了,也該動動手了!他推走了,我留下了一個忙碌的背影。我的心裡也是百感交集,五味雜陳的。

太陽就在不經意間悄悄爬了起來,像是在提醒人們端午到了。今天的天一改平時的哭喪,閃出了一個美麗的笑臉。這也讓人心情明朗起來。

從早上的早餐開始,便要感受十足的節日氣息。早餐從粽子開始。一向鍾愛粽子的我見全家都吃了,便開始了狼吞虎嚥。俗話說得好,人是鐵,粽是剛。不吃粽子餓得慌。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吃粽子一定要吃多。要不是隻是叉燒餡的容易飽,我就吃個精光!

吃完了早飯,我們已經感受到了人生的意義所在。他媽喜歡我,猶如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她笑笑道,咱們去看賽龍舟吧,聽說今年的特熱鬧!從小到大都沒有看過賽龍舟的我。抱著新奇的心情上了我媽這條賊船。賊船倒是又穩又快。沒過多久就到了觀海長廊。這場面那叫一個人山人海,車水馬龍啊!光是車就已經過了幾條巷子了。我們下了船,穩穩的來到了海邊。

海風拂著人們的臉,倒是多了幾分愜意。龍舟慢慢的映入眼簾,像天邊的新月一般。龍舟上的人叫喊著。一聲高過一聲,旁邊的人也歡呼著,彷彿在為這個節日做著某些有意義的事。屈原可真幸福啊!

如果時光老人可以將時光留住,留住每個美好的回憶,美好的瞬間。彷彿音樂在跳動,撥動著人們的心絃。如果真的可以,那該多好啊!端午,我想對你說,來年再見……

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中國南方十分流行,尤其是廣東地區,廣東地區稱之為扒龍船。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

濃情端午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630字

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的端午節。這一天,人們賽龍舟、炸菜角、包粽子,或在門口掛一束清香的艾草,祈願驅蟲去病。這樣美好的傳統節日,是為了紀念一位愛國詩人——屈原。

幾千年前,屈原聽聞自己的楚國被秦國攻破,有心報國卻無力迴天,於是投入汨羅江溺亡。這位出色的文學家、政治家以身殉國,再也無法回來。人們悲痛不已,將其身殞的日子定為端午。並用蘆葉將糯米包住,捆上彩繩做成粽子,投入江流餵魚,讓魚兒保護屈原的屍首。

時過境遷,現在的粽子不再被投入江中,但粽子的甜香和人們對屈原的敬意卻始終不變。上好的糯米裝進翠綠的蘆葉裡,可以根據喜好加蜜棗、玉米、花生、豆沙或水果丁,再用寬葉片把它們裹好,拿五彩的絲繩包紮、固定,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吃的時候,把它們煮熟,剝掉蘆葉,剩一個米團兒,它甜甜的,軟軟的,正如屈原對祖國深長綿軟的情誼。

如果粽子米團兒,是屈原對祖國的柔情,那清香的粽葉,就是屈原清高的氣節。屈原說過:“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他還說:“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這樣清高的屈原,這樣皓白的屈原,寧願與祖國——大楚一起亡,也不願在秦政之下苟活。我們不由得讚歎:“屈原”,一個多麼偉大的名字!

五月初五是我們的端午節。端午,是粽子誘人的清香,是屈原高尚的氣節,是民間雅緻的風俗,是中華悠久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