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飄香相關作文20篇

端午飄香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573字

包粽子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在粽葉飄香的端午節裡,我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包粽子。

上課了,老師說要上一節不一樣的作文課,我們都很好奇,會是什麼樣的呢?老師也不賣關子,直接告訴我們,今天我們來包粽子。對於一次粽子沒包過的我更是心裡一陣激動。

老師為我們準備好了原材料,有翡翠般的粽葉、珍珠白的糯米、暗紅色的蜜棗、香甜的葡萄乾。老師把包粽子的方法告訴我們,我們便開始自由創意了。

我本想先把粽葉捲成圓錐形,可粽葉根本不聽我的話,想讓它轉個身,它非得拗在那裡不願和另一端合作組成圓錐形,經過我多次的“撮合”,它終於肯扭過去了,但這個調皮的圓錐形不僅漏米還漏水,仔細一看,原來圓錐底部有個小洞。沒辦法,我只好把所有的食材都倒了出來,又把兩邊粽葉向中心緊了緊,這才不露米了。接著,我把上面的粽葉折下去,再把兩邊多餘的粽葉捏下去,最後,把多出來的粽葉向一邊折去,哈哈,一個完美的三角形出現了。再看其他同學,不是折不成三角形,就是漏了一堆米,我暗暗誇了自己一句“天才!”,就哼著小曲用麻繩纏起來粽子來,但是繩子好像故意和我作對似的,像一隻小泥鰍一樣在我的手中活蹦亂跳,就是不乖乖地呆在粽子上,直接導致了“完美的三角形”許多的“bug”,時不時的還會鬆開。

千辛萬苦,我的粽子終於下鍋了,想一想那味道我的口水就“直流三千尺”,好了好了,不說了,我要等待粽子出鍋了。

又是端午飄香時 篇2

國一作文 ,826字

攀折下蜷延籬柵的薔薇,系在花籃邊緣,順便摘下幾片拗綠的箬竹葉,捆成一束,便丟進了花籃中。越過山頭,晃去泛黃的麥田,徑直院門。木柵間隙中鑽出了幾支玫瑰,迎風揚著葉瓣間祕釀的恬香。迎門望見姑姑持著瓷碗,揚播著彌散的雄黃。這裡發生的一切都在悄無聲息的訴說著已深入庭院的端午氣息。

折下攀緣的玫瑰,聚在掌心般大小的竹籃中,散落幾塊冰糖,再盛上一蠱水,便是備好了色香具應的玫瑰醬了。塊截板油,製成一盤糖板油,赤小豆煮熟過篩,原先零碎的玫瑰醬與板油,此刻變得粘稠細膩。灌入砂鍋,浸豬油,中火烘上半晌,這簡單的幾步便使我墜入瑰醬的醇香了。待火燃盡,姑姑便取出瑰面,待溫適,盤成圓餅,中心置糖板油,搓成零散的圓球,遠看卻形同一盤圓形的珠落。

姑姑做的小球,便是我在家中品不到的玫瑰洗沙粽陷。看著姑姑忙碌的身影,我不禁想到了天上忙碌的仙子,此刻的她,彷彿融進了身後的竹林間。姑姑取走了我採集的箬竹,拆散開來,連成大片。三層壘級,一崴瑰麵糰,半勺瑰醬,著手散落糯米,雖未下鍋,卻好似能嗅到輾轉襲來的清香。步滿半盤,就準備製作鹹蛋黃鮮肉粽了。挖出熟透的蛋黃,洗淨盛盤,晶瑩剔透,瑪瑙般的外表在光線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輝。手握箬竹葉,一顆蛋黃,三勺米,兩勺芽菜,緊纏起來,旁搦的葉身便緊實起來了。

左側瑰粽,右側鹹粽,便將滿盤浸入熱水中。兩小時的等待看似漫長,我們一家卻毫無察覺。我掰下茶餅的一小塊,浸入壺中,在茶餘中漫談,聽姑姑說那山中的趣事,茶壺鳴笛,細細的吐露著炙熱炎夏。蒸汽不停的撞動壺蓋,發出清脆的響聲。品一錮茶,嗅那深山瀰漫的清香,待粽煮熟,大家便忙碌起來,拆線,鋪在桌上,蒸汽嫋嫋在林蔭中,撲鼻的香氣沁人心脾,我咬去粽尖,露出了糯連的玫瑰陷,盡留恬香在口中迴旋,打動著大家的味蕾,一口粽,拌入布穀的啼鳴,傾下餘茶,這一年如此愜意之時又能有幾回?

相比吃速凍粽,而家中劇裡度過的端午,還是在一家的團圓中小談生活,品嚐美食更為善,這般的的自然,又有幾家能享受的得呢?

端午飄粽香 篇3

國三作文 ,1042字

對於端午節,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這端午節其實是為了紀念一位非常偉大的人——愛國詩人屈原。那是在屈原跳江自盡後,人們為了不讓河中的魚蝦吃屈原的屍體,就朝江中扔食物給魚蝦們吃,之後便有了粽子。說到粽子,我便記起了去年的端午節。

那是一個晴朗的天,藍藍的天上只飄著幾片薄薄的雲,太陽照得到處都是暖洋洋的,不時刮過一股小風,給人們又添加了幾分清涼。在這麼好的天氣當然也會有好的心情,但是,我那愉悅的心情並不只是因為天氣好,還因為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在這個節日裡,人們一大早就準備好端午節必備的東西——粽子。在城市裡,人們一般都是在外面買,但是,這次我回了老家,老家就不一樣了,家裡的老人很早就準備好了包粽子的材料:粽葉,繩子,糯米。一切準備就緒後,大家就開始包粽子了。

首先拿起一片粽葉,把其中一頭捲成一個漏斗狀,往裡面放一些糯米,然後在向一個方向包粽葉,把最後一點小尖包進粽葉裡,最後用繩子包一下,一個胖鼓鼓但有稜有角的粽子就做好了。看到這裡,我手也開始癢癢了,迫不及待地拿起一片粽葉就開始包起來。我一步步仔細地做著,學的有模有樣的。只差最後一步了,我拿起一根繩子把粽子綁了起來。終於大功告成了,看著我的作品,心裡美滋滋的,情不自禁地笑了起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包得粽子越來越多,最後就差把粽子煮熟了。

大家都跑進廚房,因為粽子下鍋了,一股濃濃的棕香味飄在空氣中。我們幾個小孩子口水都要流出來了,還不等粽子煮熟出鍋,我們就在鍋邊圍成了一個圈。過了一會兒,粽子要出鍋了,大人們要我們往後退了幾步,因為要開始拿粽子了。一揭開鍋蓋,鍋裡熱氣直冒。一股股白氣升到空中,一會兒就消失不見了。但最吸引我的還是那股粽香,濃濃棕香直往我鼻子裡鑽,讓我更加迫不及待。等著等著,終於等到了。

桌子上有四五個碗裡都裝著粽子,那一個個粽子真是誘人啊!胖鼓鼓的,還散發著濃濃的香味。還有幾碗小菜放在旁邊,都很爽口。大家都圍著這個大圓桌,有的站著,有的坐著。看著人都齊了,就開動了。我手疾眼快挑了一個大粽子遞給奶奶,因為這些粽子大部分是奶奶包的。然後遞給爺爺、姨奶奶、舅爺爺……最後我才拿起一個粽子。我先解開繩子,在慢慢的剝開粽葉,對著那香噴噴的、軟軟的粽子咬了一口,嗯!真的好好吃啊!那濃濃的粽香一直留在我的脣齒之中,難以忘懷。最後在一片歡聲笑語中,結束了這次午餐。

就讓那濃濃的粽香永遠飄在端午節吧!

端午粽香 篇4

國小三年級作文 ,798字

又是一年端午到,再回粽葉飄香時。端午節沒有春節的喜慶;沒有中秋的月圓;更沒有兒童節的歡樂。端午節是一抹淡淡的艾香;是一段刻骨銘心的歷史;是永遠抹不去的思念。

每逢端午,我就會想到遠在武威的大姨公,大姨公總是會站在高處遙望東方。大姨公是江蘇揚州人,解放戰爭時期參加了淮海戰役,在戰鬥中負過重傷,是一名戰鬥英雄。新中國成立後,為了響應祖國建設大西北的號召,義無反顧地奔赴甘肅武威,這一去就是一輩子。大姨公特別喜歡吃粽子,但是大西北沒有新鮮的粽葉,很多年都是綠皮火車在端午節前夕運送一批粽葉,可是還沒等到上市就被搶購一空。有一次端午節,我跟隨阿婆帶著粽葉來到了武威,當大姨公看到家鄉的粽葉時,用手輕輕捧起,狠狠地聞著粽葉的清香,眼含淚花,我當時不能理解這是一種什麼情感,覺得粽葉有什麼可聞的。接著,阿婆親手給大姨公包了幾大鍋粽子,粽子煮熟了,濃郁的香氣飄滿了整個屋子,大姨公激動地剝開粽子咬了一大口,高興地說:“就是這個味道,家鄉的味道!”吃過粽子後,大姨公並沒有扔掉粽葉,而是小心翼翼地放進水池裡,開啟水龍頭,仔細地清理,就像對待一件失而復得的珍寶,輕輕撫摸。清理完粽葉後,大姨公把粽葉掛在了自家的陽臺上,讓太陽那耀眼的光揮灑到那一抹綠色上,久久飄香……

粽葉的艾香,糯米的黏稠,寄託著人們濃濃的思鄉情。我又聞到了大街小巷的粽香,現在的我似乎有些明白大姨公了。當時的武威是不毛之地,可現在的武威已經成為了一個繁華的城市,為什麼轉變這麼大?對,就因為有這麼多愛國的老兵無私的奉獻,所以才有了現在的繁華,他們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大姨公聞到的不是粽香,而是故鄉的味道,我被深深地感動了!端午時節,我們不由得想到了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想想屈原不甘楚國被侵略,跳江銘志,成為了一位愛國主義詩人。而當年祖國西北大建設,也成就了大姨公他們的一番報國之志。

又是一年端午到,又到粽葉飄香時,就讓這清清的粽香綿延流長吧……

端午粽香情意濃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547字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尤其今年的端午節更加令人難忘。

6月20日那天一大早,媽媽對著睡夢中的我說道:“今天我要給草莓園除草、打藥。”我連忙央求道:“媽媽,今天端午節就放一天假,等爸爸月底休息時咱們一起幹”。媽媽說:“那怎麼能行,你要學習,爸爸要休息”!我聽了禁不住眼睛發澀。

“墨林!”喊聲把我嚇了一跳。我朝門外一瞧,只見爸爸高大的身軀,堵住了門口,他微笑著,手裡提著個大包,汗水順著他那古銅色的臉膛流下來。他“哈哈”地笑起來,我和媽媽也忍不住地笑起來。媽媽奇怪地問:“你怎麼今天就回來了?”爸爸笑笑說:“你不是不讓我幫忙嗎,我偏要回來幫你忙。”媽媽露出了微笑,馬上又裝出很生氣地樣子說:“誰讓你幫忙!”爸爸認真地說:“領導批假了,讓我提前幾天回來料理農活,季節不等人呀!”說著,他把媽媽和我緊緊地摟在一起,輕輕地撫摸著。媽媽也深情地握著爸爸的手。

最後,爸爸從提包裡拿出“思念粽子”、“蛟龍皮蛋”對著媽媽說:“這是孝敬我們家一把手的,請笑納。”又拿出幾本書對我說:“這是你的營養品”。我們都笑了,笑得那麼爽朗,那麼甜蜜……

我們一家三口人,就是這樣互相的關心和體貼著對方,這濃濃的粽香讓我們這個家更加的溫馨和睦。

端午做香囊 篇6

國小二年級作文 ,379字

端午節有許多習俗,如:吃“五黃”、吃綠豆糕、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做香囊等。

今天蕭山日報九樓會議廳裡,小記者們在水晶老師和家長的帶領下,上了一節“端午防蚊香包製作”的手工課。

我第一次拿起針、線做手工,一切都是那麼的新奇。調皮的線頭怎麼都不肯乖乖地穿進針眼裡,邊上的阿姨都替我著急了,她主動幫我穿好針,打好了結。動手縫的時候,我媽媽終於出現了,在她的指導下,我一上一下、一進一回地總算把這塊花布縫成了一個小布袋。接著水晶老師幫我在這個布袋口上打了8個洞,她教我們用穿鞋帶的方法綁好它,塞進棉花,這棉花裡包有十二種中草藥,有石菖蒲、薄荷葉、艾葉、藿香、白芷、丁香、金銀花、蘇子、肉桂、紫蘇、香茅、冰片。最後打上蝴蝶結,一個漂亮的香包就做好了,聞一聞,香氣撲鼻,防蚊效果一定很好。

端午節我不僅嚐到了很多美食,還學到了做香包的方法。它真是個豐富多彩的節日啊!

端午制香包 篇7

國小一年級作文 ,340字

今天是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日子,在這一天人們用吃粽子、划龍舟的方式來紀念屈原,製作香包也是其中一項重要的活動。

下午爸爸帶著我去參加這次製作防蚊香包的活動,我們到時,活動已經開始了,我們照著老師教的一步一步的製作香包。首先把一塊布對摺,再把它的兩邊縫起來,接著把口子折進半公分,再把它縫起來,然後把這個縫好的小口袋翻個面,在離袋口兩公分的位置打八個小洞,拿繩子穿過這些小洞。接下去就是製作防蚊香包中最重要的一步了,往香包裡裝藥材,老師告訴我們這些藥材裡有石菖蒲、肉桂、紫蘇、香茅、蒲荷葉、艾葉、藿香、白芷、丁香、金銀花、蘇子、冰片等十二味藥材呢!防蚊也全是靠它們呀。最後把穿過口袋的繩子打結固定,香包就做好啦!

香包聞起來有股淡淡的藥香,今晚把它掛在床邊,一定不會有蚊子來咬我了!

端午賣香包 篇8

國小三年級作文 ,640字

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今年,我準備過個不一樣的端午節,正好我的姑姑是開中藥房的,她在做純手工的中藥香包,於是我打算到街上賣香包去,既能體會生意人的艱辛和快樂,又能讓更多的人享受到香包的益處。

這天,媽媽早早地就把我從被子里拉了出來。到了菜市場,我們把東西擺好就開始賣了。可是等了好一會兒,都無人問津,我的興奮值立刻從百分之百降到了百分之二十。

正在我等得百無聊賴時,有人過來買了兩個香包,我頓時信心大增。這時候一位老奶奶來到我們攤前,我連忙湊上去說:“奶奶,端午節到了,買個香包給小寶寶戴戴吧。我們的香包有十幾種中藥,有冰片、霍香、薄荷、黃芷……孕婦,小孩都可以用的。有驅蟲、驅蚊、安神、醒腦的作用。”這時有個小男孩說:“什麼?洗腦!”我聽了,哭笑不得,解釋道:“是醒腦,不是洗腦。”在愉快的交談中,小男孩買走了一個香包。這時奶奶說:“這香包多少錢一個啊?”我說:“十五塊一個。”奶奶說:“好貴啊!五塊一個好不好?”我說:“不行!我們的香包是純中藥的,這麼便宜就虧本啦!要不您買兩個吧!我給你二十八。”奶奶笑著說:“這姑娘真是一個做生意的料!”說著給了我二十八塊錢,拿了兩個香包高興地走了。拿到錢,我朝媽媽開心地揮了揮手裡的錢。媽媽笑眯眯地看著我說:“好走了沒啊?”我連忙擺手。

不知不覺中到了中午,菜市場沒人了,我也準備收攤了。媽媽問我:“下一個端午節還賣嗎?”我點了點頭,堅決地說:“賣!”媽媽聽了,哈哈大笑起來。

這個端午節,真是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

端午節香包製作 篇9

國小二年級作文 ,732字

夏天到了,蚊子就多了。那些特別招蚊子叮咬的人,像我,就成了蚊子的美餐,苦不堪言。這次的小記者活動,我毫不猶豫地選擇“製作香包”主題,想做一個特別的香包,用來防蚊。

水晶老師先帶領我們認識了十四種中藥,它們各有各的名字,比如白芷,蒼朮,肉桂,金銀花等。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用途:除溼防蟲。

接下來就是自己動手了!

我們每人分到一塊正方形或長方形的花布、一根針和一根紅色的絲線。我們先把花布翻面對摺,然後需要把開口的兩邊用線縫起來,留下一個口子做袋口。我把絲線穿進針眼裡,拉直,再把線尾巴繞在食指上一圈,接著用大拇指一抿,壓住,另一隻手拉針,就打成功了一個線結。我把針從摺好的布的正面插到背面,把線拉過去,在離這個針腳3毫米遠的地方又插針把線拉到布的正面。這樣反反覆覆,一直把這一邊縫完,來到布的直角處。把針線拐個彎,我又按照上面的方法繼續反反覆覆一針一線地縫起來。我把針腳縫得密密的,防止藥粉裝袋後從裡面漏出來。好多小記者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很快就縫好了,結果因為不合格要重新加工。我慢慢地縫著,一點兒也不著急。因為我知道,做得快不一定就是好。

終於縫完了兩邊,我打好了結。我把花布像翻襪子一樣翻過來,就變成了一個漂亮的袋子。美中不足的是,袋口一圈有很多花布的線頭,我把它們折到裡面,又用針線密密地縫了一圈,縫成一條整齊美觀的邊。袋子做好啦!

我高興地跑到水晶老師那裡,老師幫我在袋口附近打了八個孔,又給我一條紅繩子。我把紅繩子穿過每一個孔,用來扎袋口。最後一步,把藥粉包在棉花絮中,用力塞進布袋裡,拉緊紅繩子,封住袋口。一個香包做好了!看著自己的手工作品,聞著好聞的中藥香味,我覺得一切都很完美!

蚊子們,放馬過來吧!我已經準備好了!這個夏天我一定會安安穩穩地度過!

端午粽香 篇10

國三作文 ,185字

最後一步,把包好的粽子放在大鍋裡,用柴火煮透。等上幾個小時,煮熟後,把熱乎乎的粽子放於瓷碗當中,輕輕地解開粽葉,我迫不及待地把它放入口中,細細品嚐,粽香在脣齒間徘徊,整個口腔瀰漫著端午的味道,充斥著食材相互碰撞而產生的火花,美味極了!

“粽葉香飄十里,對酒攜樽俎”。同學們是否也如同我一樣愛吃粽子?還記得這熟悉的節日味道?

端午粽香 篇11

國小五年級作文 ,732字

今天豔陽高照,天空湛藍而又深遠。同學們歡笑聲一陣接著一陣,如銀鈴聲般飄散在清新甜潤的空氣中。小草和花朵好像也被這快樂所感染,顯得格外鮮豔。

為什麼呢?因為今天到五月初五—端午節了。這是千百年來人們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日子。家家戶戶吃粽子,掛菖蒲,薰艾草,好不熱鬧!

為了慶祝節日,下午,學校組織家長與孩子一起包粽子。兩點剛過,我吃完午餐回到教室,便看到叔叔阿姨們已經到場了。他們有的有說有笑,開心的聊著;有的俯著身彎著腰,整理著包粽子需要的食材,一盆盆潔白的糯米和粳米、色澤鮮豔的豬肉、細細密密的白砂糖、翠綠的竹葉整齊的擺放著,看得我口水直流……我迫不及待地希望活動早些開始!

不一會兒,開始包粽子了。只見一位阿姨,先拿起一片長長的竹葉,把它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米,包出稜角。然後把陷放在米里,把竹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然後麻利地用繩子纏上幾圈,打一個結。擦乾上面的水,一隻粽子就包好了。

我和小夥伴,有模有樣的學著。我左手拿著葉子,右手拿著勺子,慢慢地往裡面倒著糯米、肉和糖,不一會兒我也包好了一個。可把我的棕子和人家的一比,為什麼我的棕子奇形怪狀,可人家包的端端正正呢?哎,的確,我包錯了。

於是,我鍥而不捨的再來,可是包出來的依然不對。低頭看看我包的粽子,它們有的是五邊形,有的是歪歪扭扭的三角形,還有的是長方形,包了好久,我終於包出來了幾個端端正正、不大不小的棕子了。我按捺不住心頭的激動,給老師展示了一下,老師讚不絕口,我美滋滋的!

活動很快就結束了,同學們都開開心心結伴回家。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回味無窮,不禁感嘆道:“學習時間,度秒如年;遊戲時間,度年如秒!”開心的包粽子活動和飄香的粽子,伴我度過了一個難忘的端午節。

端午粽香 篇12

節日作文 ,659字

一陣清逸的香氣從蒸籠裡飄出,充斥著整個廚房,端午節便從這一刻開始了!

今天是端午節,家家戶戶喜氣洋洋。我們當地的端午節也叫“五日節”,“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劃龍舟”,一連過五天。我最喜歡的就是初二吃粽子了!瞧我們家正在包粽子!

制餡

製作粽子的第一步當然是做餡了!只見媽媽拿出一大袋糯米,將米放在已經盛好的一盆水中浸泡,同時將其他的一些雜糧也放進去。再過了幾個小時後,媽媽將水倒出,那些被浸過的雜糧就有點粘稠了,媽媽說這樣做出的餡會更好吃。

洗葉

製作粽子的第二步便是洗粽葉。媽媽讓我把放在陽臺的粽葉拿來,我一聽,立馬拿了過來,媽媽接過粽葉,把粽葉放在熱水中浸了十分鐘,接著解釋到:“這粽葉放在熱水中,一來是為了消毒,二來是為了使粽葉變軟,包粽子時更好包,一舉兩得!”

包粽子

接下來的一步便是包粽子了。媽媽將浸好的葉子從中間捲成一個圓錐形,留出一部分粽葉,再在圓錐中放入做好的餡,就像蓋蓋子一樣把留出的那一部分粽葉一按,再把粽葉的前端往粽子身上一纏,用繩子一捆,便大功告成了。

品粽子

一個小時下來,已經包完了將近二十五個粽子,然後媽媽把它們這些“胖小子”放入蒸鍋中,蒸出來後便可以吃了。到了晚上,所有粽子都蒸熟了,開啟鍋蓋,香氣直往鼻子上撲。我們就拿出粽子,幾個小孩子好像不知道燙、不怕燙一樣,從我們手中“搶”過幾個粽子立馬吃了起來。就這樣,端午節在洋溢著濃郁的快樂氣氛和甜蜜的粽香中過去了……

傳統節日是對民族文化的傳承,是對一種文化溫暖的記憶。我最喜歡的便是端午節,你們呢?(公眾號:涵城語文)

端午粽香 篇13

節日作文 ,498字

我先拿起三片粽葉,再把它們一片片捋好,順著葉邊用雙指捲成一個螺旋狀,然後手忙腳亂地用勺子往裡面塞糯米和紅棗。想到我的“作品”馬上要出鍋的樣子,口水邊流了下來。可做事不能三心兩意,一分神,手裡的粽葉不聽使喚,大珠小珠落玉盤似的,糯米散落一地。看著自身狼狽的樣子,宣告我第一次製作失敗了。

經過數次的失敗的體驗,漸漸地,我失去了耐心。我很不耐煩地把卷好的粽葉丟在一邊。在我旁邊的羅顥洋外婆看穿了我的心思,便對我說:“做什麼事情都需要有耐心,看,像我這樣,一隻手拖著底部,另一隻手倒轉呈錐形就可以了。”說話間,就包好了一個粽子。

經過“師傅”耐心地教導,一遍遍慢動作“回放”。終於有一次粽葉包的有模有樣,可要新增食物了,還是持續不斷的集體在逃亡,只能放入甜棗來“鎮壓逃兵”然後蓋上“蓋子”,小心翼翼地繫上繩子,丟下它自己逃之夭夭了。

被稱為“狗鼻子”的我,老遠就聞到了粽子的香氣。開始分粽子了,我目光犀利地盯著筒裡的胖娃娃。我身體前傾,大有猛虎撲食之勢,時刻準備著獵取屬於我的食物。我心想:“哪個是肉粽呢?”心中默唸數遍。可是剝開的一剎那,看見幾粒紅豆,我彷彿掉落萬丈深淵,只能委屈地吃著自己選的粽子。

端午粽香 篇14

節日作文 ,492字

初出茅廬的我,有些亂了架勢,沒想到初師不利—滿葉的米粒與紅棗頓時灑落滿桌。我正悒悒不樂時,大師便悄然蒞臨指導。經過師傅畫龍點睛過後,我胸有成竹地做了起來,嘴中鄭鄭有詞:“第一步……第二步……經過我縝密的思考過後,決心對症下藥。我小心翼翼地舀起白??的糯米,晶瑩剔透的紅棗點綴其中。按部就班地包裹著,生怕變為原樣。最後,沒想到竟敗在了繩子上。我找來志趣相投的好友。系蝴蝶結!我可是大老爺們,不禁血脈噴張。不料好友也不會系,看來只能我親自出馬,我胡亂地繫了個“結”,草草了事……

天空一聲巨響,粽子閃亮登場,我把它高高託在掌心,耀武揚威,看著這“天作”,那可真叫“神粽”—上下打量一番,它呈畸形,有無數個稜角,遠望,它就像個“餅”,好歹也是我的瀝血之作。反正它總是要下鍋的哩!

各路“餓霸”若餓虎撲食,我挑中一個精緻的粽子,不料一隻“鹹豬手”將我的“最愛”奪去,朝他翻了個白眼,只得重新拿一個。

那清香絲絲縷縷,扣人心絃,真令我垂涎三尺。那粽鬆軟如飴,輕輕地剝開,咬一口,粽葉的沁香在口中瀰漫,牙齒貪婪地享受著糯米,舌尖上滿是糯米的清香、紅棗的甜蜜,讓我滿嘴噴香。

端午粽香 篇15

國小六年級作文 ,775字

小時候,我常常住在外婆家。我喜歡拉著外婆那粗糙的手,走在小巷裡,聽著鳥鳴與風聲。每年,我都很期待端午節,因為在端午節這天,我不僅可以吃著甜甜糯糯的粽子,還可以同鄰居家的朋友一起互換紅繩。

除此之外,我最喜歡做的事,則是看著外婆包粽子。外婆在“正式開工”之前,總會去河邊摘些新鮮的蘆葦葉。我也常常跟過去,這可讓外婆太費心了,因為我有點兒調皮,她得去採摘又得時不時地看著我,生怕我一不小心掉到河裡。

當我玩累了,玩夠了,便蹲在外婆旁邊,撥弄著蘆葦葉。每次,她都會被我弄得哭笑不得。為了讓我消停一會兒,她會拔下長長的蘆葦,抽出上方最嫩的葉子,取出中間的芯,幫我做成一個小哨子。我有了可以戲弄的物件,時間也便有了去處,直到外婆帶我回家。

終於盼到包粽子的時候了!我坐在小板凳上,兩手託著腮幫子,專心致志地盯著外婆的手,生怕漏過任何一個動作。

只見外婆將泡在水桶裡的蘆葦葉挑出兩片,捲成了圓錐形,然後又取出一片,仔細將它包裹好,成三角形狀。一根棉線繞過粽子,穩穩地捆紮好。那熟練的動作往往一氣呵成、令我驚歎,畢竟一年只有一個端午節嘛!

我那時還小,吃不了太多粽子,一個大粽子往往只能吃半個,心細的外婆每年都格外細心地包幾個小粽子,放上幾小塊醃製過的肉或一顆甜甜的蜜棗。每當我看到它們時,心中便十分得意,因為只有我一個人可以吃到它們。而且,它們代表著外婆對我最獨特的專屬的愛。手巧的外婆還幫我將兩個小粽子捆紮到一起。我看著她手中嫻熟的動作,十分欣喜。真的沒想到,粽子吃在嘴裡,也格外的香甜,格外的美味。

可是有一年,外婆生病了,她躺在病床上卻依然鎮定。端午節到了,她虛弱對我說:“佳佳,今年不能給你包粽子了,你和媽媽過得好嗎?”所幸,她熬過了這一劫,依舊健康。

風吹過,喚醒了沉醉在記憶中的我,脣齒間又湧現出粽子的清香,門廊又能聞到艾葉味。

歲月靜好,一切依舊!

端午粽香 篇16

高一作文 ,607字

偶然間,飄來一陣陣桂花香,眼前彷彿浮現那晶瑩剔透的桂花棕,清甜在味蕾上翩翩起舞,心頭卻泛起絲絲苦澀……

端午節,或是遊子歸家的期待,或是全家團聚的歡喜,或許是一個人心中那抹濃濃的思念。而我,有份思念想寄予您。

記憶中那模糊而又清晰的身影,還記得您回眸時慈祥的微笑,還記得您手中停不下的動作,拿、卷、包、放,行雲流水般嫻熟的手法不禁讓我眼花繚亂。那飽滿的糯米,在您手中輕輕掂量後,被送入棕葉的懷抱,恰如其分地安在最適當的位置,再輕輕翻折,繩子一緊,一顆完美的粽子便躍入了盆中。

您知道我喜歡小小形狀的棕子,粽子在您手中便變幻出小巧玲瓏的模樣,一個接著一個,一串跟著一串。您知道我喜歡門前桂花的香氣,您便把桂花蒸熟、濾出汁液,拌入糯米,開蓋後,那熱氣升騰的小粽子便帶著沁人心脾的桂花香……

每年端午,我都嚷嚷著要您教我包粽子,每一年我都半途而廢,最終爬在椅子上等您在我的碗裡放上一串熱氣騰騰的小桂花棕。

望著桌上這一袋包裝精美的粽子,硬繩捆綁著、塑料膜包裹著,比您做的粽子大了幾倍,沒了清甜的桂花香氣。現在的我,再也聞不到那誘人的棕香了。

太奶奶,我想您了,我想您的小桂花棕,我想您慈祥的笑,我想與您共處的時光。記憶深深淺淺,模糊而又清晰。清晰的是您的模樣,模糊的卻是我再也觸控不到的桂花棕中濃濃的慈愛啊!

最最親愛的太奶奶,我總能在端午時想起您,可思念著您的心又該飛往哪兒呢?

端午,願你與你想念的那個人,一切安好。

端午粽香 篇17

國小五年級作文 ,539字

在我國有許許多多的節日,但我喜歡端午節,因為端午節有我最愛吃的粽子。

端午節一大早,奶奶就已經把包粽子的材料準備好了,餡料有:臘肉、綠豆、紅棗、等各種調料。奶奶先把兩片乾淨的粽葉疊在一起形成一個漏斗形,然後放糯米夾上一塊臘肉,包成一個立體的三角形,再用五彩線纏緊,最後再打上一個結,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做好了。

我看到奶奶包粽子嫻熟的樣子,我也想試一試,我拿起兩片洗乾淨的粽葉也疊成了一個漏斗形的,然後把糯米放在粽葉上,結果米像沙漏一樣掉在地上,我第一次就這麼失敗了。

可是我不怕失敗,在奶奶的指導下我重新包粽子,我細心地觀察奶奶包粽子時粽葉的鋪法,以及糯米和餡料的用量,認真地看她包粽子的技巧。不一會我終於學會了包粽子。

粽子包好了,奶奶吧粽子放在高壓鍋裡蒸了半小時,我看到了鍋的上面冒著蒸氣,我聞到了一股粽子的清香;不一會兒,香噴噴的粽子就蒸好了。

粽子熟了,奶奶挑我做的粽子給我。我迫不及待地把粽子葉剝開,一個色香味俱全的粽子就出現在我面前了,我饞的唾延三尺,張開嘴就吃起來了,我吃的津津有味,吃完一個又想吃另一個,奶奶在一旁看到我這吃相,開心地笑了。

這個端午節,我很開心,我跟奶奶學會了包粽子,我吃到了我親手做的粽子。我也從中體會到:自己親手做出來的粽子味道是最美的!

端午粽飄香 篇18

國小六年級作文 ,569字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風俗習慣。拿我的家鄉—廣寧來說,這裡風俗就和別的地方不一樣。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一天,每家每戶都包粽子,吃粽子,而粽子的種類也是多種多樣的,梘水粽就是其中之一。

梘水粽的樣子很可愛,呈近似的圓柱形,被裹得胖乎乎的,就像冬天裡穿著厚厚的棉襖棉褲的小朋友。“梘水粽”顧名思義就是用梘水做的粽子,所以做這種粽子除了必備的糯米之外,還需要一些梘水。把糯米放在梘水浸泡片刻,然後就可以開始包粽子了:先拿兩片粽葉放在手中,然後在粽葉裡放適當的糯米,再放一片粽葉,把粽子捲起來,然後將粽子前後部分折進粽身,再用竹篾從頭到尾地把粽子裹實,一條別緻的梘水粽就大功告成了。

把製作好的梘水粽子放到鍋裡用猛火蒸,半個小時後就可以聞到粽子的香味了。大約5個小時後,一條香噴噴的梘水粽就出爐啦!解開纏繞在粽身上的竹篾,一陣粽子的清香就撲鼻而來,伴隨著梘水那獨特的氣味。嘗一口,糯米黏而不粘,還透著清香宜人的粽葉味以及梘水那獨特的美味,讓人忍不住會多吃幾口!

除此之外,家鄉人還會把艾葉插在門框邊以辟邪;用艾葉和姜蒲頭熬水來洗澡,以求身體健康。

現在,越來越多外國的節目傳到我們國家,而那些中國傳統節日,卻漸漸消失在人人的記憶中。真希望端午這個帶有中國特色,帶有家鄉特色的節日習俗能夠永久地儲存下去。

端午粽飄香 篇19

國小六年級作文 ,455字

寧靜的夜晚,涼風習習,漆黑的夜空中縹緲著一點兒星星的痕跡,細細的月牙伸向空中,像死神的鐮鉤,冰冷的、陰森的。路上沒有一個行人,兩旁樹葉被風吹得沙沙作響,夜,更涼了……

強烈的燈光透過白色的窗幔倒映著她忙碌的身影,一個個精緻玲瓏的粽子堆在桌上,越疊越高。我望著奶奶疲憊的面影,不由自主地向燈光處走去……

黑暗的角落裡,我靜靜地望著眼前的這一切:骨瘦如柴的奶奶,她是多麼的辛勤,每年的端午,她總要忙活,即使再累也要包上幾個粽子,為節日增添點兒氣氛。她嫻熟細心地包著粽子,內陷的大眼睛彷彿溢位了慈愛,她宛如樂團的指揮家,優雅地演奏著交響樂。別小看奶奶那雙粗糙的手,它可以為大家包出多種多樣的粽子:有三角粽,這種粽子可以一口吃下一個;有四角粽,這個粽子的包法也只需要一張粽葉就可以完成了;最困難的要數長粽了,奶奶需要花大力氣,因為長粽的包法需要拼接,而她可以一個人獨自地完成。不知不覺,奶奶已經包了幾個小時了,我痴痴地望著那個疲憊的身影,瞬間感覺那是高大的。

第二天清晨,一股粽子的香味飄蕩在院子裡,飄進了我的心田……

端午粽飄香 篇20

國小三年級作文 ,616字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端午節。端午節又叫端陽節、龍舟節,相傳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來。端午節這天,家家戶戶要吃粽子、吃“五黃”(黃瓜、黃鱔、黃魚、鹹鴨蛋黃、雄黃酒),在門上懸掛菖蒲、艾葉等,有的地方還要划龍舟。今天我就在蕭山日報小記者活動裡好好體驗了一把包粽子的樂趣。

老師先發給我們每人兩片粽葉。粽葉長長的、寬寬的、青綠色,帶著一股特有的植物清香。我們按照老師的示範,先把兩片粽葉略微交錯重疊在一起,然後在三分之一處折成漏斗狀,這“漏斗”裡面就可以裝米和餡啦。

我們的第一項任務是包一個紅豆餡的粽子。老師拿來一盆拌好的粽子餡,裡面有糯米、紅豆、白糖等很多料,我左手拿著剛才包了一半的粽葉,右手舀了滿滿一勺餡料,正好把剛才的“漏斗”填滿,接著把多餘的粽葉折回蓋住“漏斗”包裹好,用老師發下來的粽繩在粽腰處紮緊並打結。哇!一個還像那麼點回事的粽子就在我手上誕生啦!

接著的第二項任務是包一個肉粽。有了剛才初次成功的經驗,現在我就“輕車熟路”了:拿上兩張粽葉,在三分之一處折成漏斗狀,在“漏斗”中舀入一半糯米,然後放入豬肉餡料,再加上糯米把“漏斗”填滿,接著把多餘的粽葉折回蓋住漏斗包裹好,用粽繩在粽腰處紮緊打結。嗯!這回比上次那個包得更好看一點了!

我興致勃勃地又包了第三個粽子,還是個肉粽,因為我喜歡吃肉粽。而且我覺得,端午節學習包粽子,既體驗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習俗,又鍛鍊了巧手能力,還品嚐了美味,真是一舉奪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