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在夢想中的閱讀相關作文20篇

窩在夢想中的閱讀 篇1

國三作文 ,1334字

往事在門外隨著雨輕輕叩打著心田,思緒不禁隨著這種節奏開始回憶起過往的歲月。書香縈繞在身邊,文字在這千姿萬態的種種因緣中一路相隨。與夢想一起成長的,是不知多少本厚厚薄薄的書,它們搭成階梯,而我,在這人生百態,各種滋味的不同享受中緩緩而堅定地穩步追隨階梯而上,不斷構築著一個更加絢爛的但是獨屬我的世界。

灰姑娘的水晶鞋好像被童年依舊遺忘在樓梯上,靜待王子將它拾起。實在記不得那時我幾歲,只是在普通的週末下午,買來一本有圖有字的童話書。從那時起,我便開始探尋著,灰姑娘的水晶鞋,皇后的毒蘋果,皇帝的新裝,女孩子的紅舞鞋。於是開始沉浸於童話故事結尾的美好生活,直到最後明白童話不過是童話,卻又不再是童話。生活遠比童話殘酷又幸福,因為童話是僅屬故事中的那些人的,他們終究會在作者的安排下幸福成長,而生活確是屬於每一個在日子中不偏不倚前行的人,生活時常逼迫我們去相信童話,用幸福的名義。而生活確實又是童話,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城堡裡面靜等著一個個驀然回首的瞬間,只看自己能否把握與否。我要相信童話,相信現實,相信一切一切存在於周身的美好或者不美好,夢想那個傢伙告訴我,有一種東西叫做信任,有一種成長叫做灑脫,有一種閱讀窩藏在這種種痛苦與幸福中激勵著人們不斷前行。仍舊在不止一次的想著,是否會有一個王子,披荊斬棘,將我帶離困境。後來仍舊相信童話,卻也逐漸明白,王子確實存在,存在我心中,但是不管遇到什麼,救自己的,只能是自己,因為自己就是那個王子,自己才能夠救自己脫離困境。

夢想伴隨著點滴在不斷膨脹,隨著時間的推移,自己小小的心越來越不懂得滿足,開始想要追尋一個熱鬧的世界,不再安定於現世的種種折磨人心的殘酷,在想要漂泊與想要塵埃落定的執念中不斷徘徊。

開始在為成績忙碌,為作業煩惱,為考試揪心時,閱讀的好習慣像是隱身了,你感受到它,卻又抓不住。總是以忙等等等等理由來為自己的浮躁作一個眾所周知的理由,時至今日,當稚氣已不在,隱約能看到現實的世界,天馬行空的話也不再說出口,於是又渴想在閱讀中沉澱的一個個瞬間。書中存在的世界,仍舊是那麼平凡。平凡的仍然會讓人在一瞬之間有想要哭泣或者微笑的衝動,本以為麻木的心常常會不自覺的伴隨著書中的人物再一次感悟生活中原來忽視的事情,本以為自己看的足夠清楚足夠透徹,卻不得不在書籍中臣服,夢想在平凡中逐漸塵埃落定,原來我所想要的,我所一直念念不忘的,不過是一個不用刻意追求生活品質不用努力去完成那些豪言壯語的但是可以讓我完完全全安心的,閱讀的,安靜的,舒適的,像當年那個週末一樣的,可以用幸福的表情,用一本淡淡的小說,用一顆炙熱的心來陪伴我成長的午後。

不再去刻意製造成熟的假象,因為在書的面前,一切都蒼白無知的可笑。如今的我,只是想要就這樣,讓夢想隨著書遠航,讓夢想飄得更遠。因為心與身體,總有一個要不斷在路上充實自己。而我,更傾心於讓我的靈魂,就這樣在書中熱烈的燃燒,逐漸演變為璀璨的煙火與平淡樸素的生活。

雨沒停,這雨依舊在與這俗世中的紛紛擾擾糾纏不清,我拴上了門,不再去想。因為我的心,早就飄離這紛雜,在另外一個世界中,看著我的夢想與我的書籍一起穿著那雙女孩的紅舞鞋翩翩起舞,而我,正彎下腰,含著淚帶著笑撿起那雙水晶鞋,獨自一個人傲然成長。

我夢想中的家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516字

我夢想中的家,首先擁有一間寬闊結實的房子。

房子分上下兩層。

上層是臥室與浴室。臥室要足夠多足夠大、足夠明亮,我一間,爸爸媽媽一間,妹妹一間。讓我們都有自己的小天地,讓我們自己的東西都有個歸處,不必再被翻得雜亂不堪。

下層一定要有足夠的客廳,可以劃分為不同的區域:擱家電和傢俱的,吃飯的,會客的,還有我與妹妹嬉戲的地方。當然,客廳的飯桌一定要是大方桌或大圓桌,以便我們一家人都能圍得開。也要有足夠多的椅子,讓辛苦的媽媽永遠不用再蹲著吃飯了。

我理想中的家,一定要有個寬敞的書房,能有足夠大的寫字檯,讓我們姊妹倆安安心心地把作業寫完。也要有足夠大的書櫥,以放得下我和妹妹的那幾本舊書,再不用被東丟西扔了。

我理想中的家,一定要有個整潔的廚房。廚房中一定要有足夠的炊具、足夠的燃料,使我做飯時不要再東找西拿了。

我理想中的家,一定要有個寬敞的大院子。我會用石板鋪出小道,把院子劃分為不同的區域。東種一棵樹,西栽幾朵花。春有桃,夏有荷;秋飄果香,冬隱梅香。當然,也一定要有我們沐浴陽光的地帶。

我理想中的家,父親不再對我們亂髮脾氣;媽媽會少些嘮叨,多些溫柔;妹妹永遠可愛、活潑……

我理想中的家,帶給我的將永遠是溫暖、希望、愉快、可靠……

人在夢想中書寫人生 篇3

高一作文 ,1082字

夢這個字,意象很美,那林間夕陽沉下的,夢一朵朵飄起來,就像螢火蟲循光而來,飛滿夜空,浪漫玄幻,人在其間成仙、成俠、成鬼魅,過足了戲癮。我們赤條條來到人世,又赤條條離去。一路在紅塵中隨波逐流也好,摸爬滾打也罷,夢始終是我們唯一的行囊,我們在夢想中書寫人生。

在夢想中書寫人生,要耐得住寂寞。哈佛商業學院的教授說:“如果你選擇夢想,那就要受得住五年甚至十年的寂寞,而二十年以後你為之堅守的夢想,才能結出果實。”只是,耐得住寂寞是不是也算是一種夢想呢?我坐在小窗前,對面是一棟棟的居民樓。寫作業之前,天還是亮的,等我再抬起頭時,天空中便只剩下幾抹殘陽還在作著最後的堅守。我看著天一點點的暗下去,對面的居民樓裡泛著黃暈的燈一盞盞的亮了起來,耳畔傳來客廳裡父母的低語聲,便心安了下來。想起魯迅先生說的:“那窗外進行著的夜,那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有關。”漸漸地,周遭歸於沉寂,只有我“沙沙”的落筆聲。夜色朦朧裡,我看見路燈,把人行道上變電箱的影子胡亂影射在路邊的白牆上,跟路樹婆娑的枝影虛實交錯掩映。心中懷著夢想,寂寞便消散了幾分。

在夢想中書寫人生,要在低調中前進。在波瀾不驚的波面上總有些緩緩前進的小船,它們開著明亮而不刺眼的燈,不豪華,不張揚,也從不會迷失自己的方向。維特根斯坦說過:“凡是說的,都說清楚,凡不能說的,就保持沉默。”沉默並不是怯懦,而是滿懷知識,只有長久的緘默的人才有資本聲震人間。想起《夜航船序》中和尚與讀書人的諷刺性對話。讀書人自以為知天曉地口無遮攔,和尚卻笑而不語。後來實在受不了讀書人的胡說八道,就問道:“這堯舜究竟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讀書人張口就答到:“自然是一個人啊!”讀書人的愚昧無知瞬間表露無遺,而沉默的和尚卻還是笑而不語。有才能有夢想中人,總是以夢為馬,書寫自己的人生。

在夢想中書寫人生,要把自己看淡。小泉涓涓,入海後方不可涸;孤鬆傲立,入山林方不可折。泉入海乃成其大,鬆入林方成其廣。只有把自己看淡,願與他人匯成海整合林方可成就不朽。老子曰:“夫之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把自己看淡,讓時間成就你的濃,讓他人成就你的榮,讓夢想成就你的精彩人生。

人在夢想中書寫人生。我要向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我選擇永恆的事業。我不要做一隻在水底朝生夕死的蜉蝣,我要乘著我們夢去飛翔,到田野上,到山頂上。阻礙我們前進的磚牆有很多,人生之路荊棘坎坷,我願和我的夢想一起飛躍那層層阻礙,飛到最高的樹枝上去高歌。

我知道,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我要用夢想來書寫人生,我不知道將去何方,但我已在路上。

我在夢想中成長 篇4

國一作文 ,649字

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夢想,都渴望夢想實現,而我,也有屬於自己的美麗夢想,這個夢想,慢慢地將我變成了一個默默追求著夢想的追夢女孩。

我夢想著成為一名歌手,站在舞臺上,任夢幻的燈光照耀著我,不管是站在萬眾矚目的大舞臺,還是站在小而簡陋的舞臺上,無論人們是否關注我,無論是否有人鄙視我,我依舊會站在那耀眼的鎂光燈下,因為,我熱愛唱歌!只要有一個平臺,我都願意通過歌聲,釋放自己,宣洩自己。

媽媽希望我成為醫生,家人都希望我成為醫生,他們說:“醫生工資高,受人尊敬,而且一週只上兩三天班。”我表面上默許了,可內心卻沸騰著:“不管如何,都要做自己!”

歌聲會激勵我,給我力量,當傷心、氣餒時,我會唱歌;在矛盾時,我會唱歌;在心煩時,我會唱歌。記得小學五年級時,我幸運地被選入校合唱隊,在一次練習唱歌時,正值夏日,二十多個人擠站在木架上模擬比賽現場,原本悶熱的環境變得更加燥熱了,只見指導老師那稍稍發福的身影在我面前搖啊搖,越搖越模糊不清,接著,一陣天旋地轉,我倒下了。同學們都不唱了,而我還在繼續唱著:“藍天白雲飄,太陽微微笑……”我總覺得心中有個聲音在呼喚自己:“快站起來!快站起來!”我慢慢站起身,斷斷續續地接著唱:“野花……點點頭,楊柳彎……彎腰。”是歌聲,是歌聲給了我力量,給了我站起來的勇氣。

每當看到那些歌手們欣慰的微笑,聽見他們發奮的歌聲,我就會更加有力氣,更加有精神了,更堅定我的夢想。我相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會一直執著地做一個追夢人,努力實現自己的美好夢想。

我,在夢想中成長!

在夢想中眺望在書香中成長 篇5

國二作文 ,1050字

成長是一串風鈴,在快樂時候叮咚作響,在傷心時候沉默不語,可以隨風飄動,也可以隨它靜止。但成長終究是快樂的,因為那段時光是不可複製的回憶,始終留著我們的一長串腳印,留著人生中最美好的回憶。成長中夢想與你相伴。

夢想是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在你孤單害怕時,陪伴你前行;夢想是成長路上的路標,在你迷惘時為你指明方向;夢想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滋潤著你乾涸的心靈。

沒有夢想,就相當於鳥兒失去了翅膀,歌唱家失去了嗓音,舞蹈家失去了雙腿。沒有夢想的土壤是貧瘠的。學會在夢想中眺望,一定會書寫出與眾不同的人生。因為,夢想能給人目標,給人方向,給人力量。

貝多芬的夢想是成為一名音樂家,縱然遭受命運的不公,他依然執著於自己的音樂追求。經過他的不斷努力,他成為了傳世的的音樂家,留下了不朽的傑作。

魯迅的夢想是拯救中國,他從棄醫從文的艱難改變中,也為世人留下了一部部膾炙人口的著作,廣為流傳。

張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歌手,他不忍心母親賣酸辣粉的艱苦,毅然踏上了自已的夢想旅程,結果現在成為風靡一時的當紅歌手。

夢想是兩直線的交點,只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終有一天,一定走到那屬於你的交點。

人這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的,難免會有一些磕磕絆絆。在成長中,在人生路上會遇到更多的風雨,只要我們懂得懷揣那一份希冀,便可以在書香中尋求幫助。不是嗎?

徜徉在書海中,有海倫凯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堅忍不拔,有羅曼罗蘭《名人傳》的坎坷命運與偉大的成就,有路遙《平凡的世界》的人生感悟。其實在書香中可得到許多東西,會看懂古人“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探索真理的精神,會明白“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努力勤奮;會領略到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邁灑脫,讓人激情飛躍……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沒有書籍,又哪有世界名著《史記》與《資治通鑑》?又哪有人類的不斷學習與進步?

書,是成長路上的一個路標;書,是成長路上的一盞明燈;書,是成長路上的一個指路人;書,是成長路上的一種探求和希望。

品書,陶冶你的情操;賞書,卓越你的智慧;思書,瓦解你的浮躁;唸書,洗滌你的心靈。做到與書中人物靈魂對話,才叫真正的讀書。成長中書伴你同行。

有人問過我要怎樣學才能學好,無非就是像《送東陽馬生序》中馬君則一般好學,像魯迅先生那般勤奮,像孔子一樣不恥下問,這便是學習的技巧了。而最根本的兩點就是在夢想中找到方向,在書香中擷取知識。

懷揣夢想,背上行囊,整裝待發,在夢想中眺望,在書香中成長!

青春應該在夢想中浪費 篇6

高二作文 ,751字

青春就是埋下小小的夢想,拔腿實現它。每個人也許都會在自己的青春裡遇到痛苦和迷茫,那就放手吧,讓青春在自己的瘋狂中被肆意的浪費,一滴不剩。這座城市裡的吵雜和滾滾車流,都無法阻止我去聽見自己的心,不要讓別人覺得你這一輩子是為了別人而活的,也許你一無所有但你手中緊握著的青春不要浪費,用盡全力把它丟進自己的心裡。告訴自己這個世界有愛有溫暖,有樸實的人有誠實的事,有那些叫做現實的怪物想盡辦法也奪不走的簡單。

我始終相信一句話“沒有什麼人生能夠萬無一失。”不要做一個碌碌無為的沉默保守者,我寧願做一個為青春獻身的理想主義者。理想主義者不應該搖尾乞討,博得那可憐的虛榮。理想主義者更不應該只談理想不談其他,否則何來的實現。理想主義者應該變得足夠強大,強大得不需要別人可憐,就算沒有太多的錢。

現在的我們是有生命的罐頭,不應該待在原地等著顧客來臨幸,我們被風吹到這世界上美好的角落,那麼路途顛簸前途未知。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因為只要在路上就沒有什麼能阻擋。

我們都是傻孩子,用了十八年都不曾學會如何在這個世上走出第一步。我們不必帶著別人的期盼走在路上,我們可以只是帶著自己的夢。我們可以走上一條被別人不恥而自己卻安定的路,如果錯過了青春,除了那因現實而產生的夢我們還能把握住什麼呢,

長大以後,有一天當我們醒來,發現我們只是做了一場名為現實的夢,於是小聲對著自己說“天色尚早在睡吧。”安睡在那叫做現實的夢裡,帶著所有成年後的骯髒,所有成熟後的夢想。回到那個十八歲和自己朋友互相打鬧的歲月,擊掌說一句,好久不見我回來了。

這便是青春了。永遠不會髒的青春,等待著被浪費的青春。我擁有的都是僥倖,我失去的都是青春。謝謝名為青春的夢,幫我擋住世界的殘酷,而我,想成為更好的擋風人。

這是一場名為青春的電影永遠未完待續。

在夢想中前進 篇7

國一作文 ,724字

天邊的烏雲向外瀰漫,一陣輕風掠過,留下了它匆匆的身影……

身處校園的我,奔跑在人生路上,接受著生活的洗禮,是什麼力量使我前進呢?

初三的生活緊湊,鈴聲就是命令。—於是我迅速地起床,匆匆穿上外套,再是一系列簡單又嫻熟的事情,只在我一天生活中留下蒼白無力的一抹色彩。當我一手拿上書時,腳早是朝向教室的一角。我朝他奔去……為何如此匆忙?我都自問。初三的生活,大家的想法也大都相同。我們像上了發條的機器,終日按著它固定的模式,複製和貼上著所謂的成功,所謂的藍圖。我們所必須追求的這些,也使我們煩惱著。

一連下了十幾天雨,我瑟縮著度過十幾個冬雨夜,成了個軟弱的病人。究其原因,是零星的時間都用去了奮鬥—學習。所以我成了個一遇到“小難”就“癱瘓”的人了。我遠離了玩樂,有時停下腳步,聽得幾聲清脆的鳥聲;有時停駐遠望天邊的美麗的雲彩,我只能留下會意的微笑,又向前走去。可是,我無悔。為何?因為我正在夢想中前進。印第安人有名言:“別走得太快,等一等靈魂。”有些人在追求目標中,只講究速度,達到了就是成功,因而得到的成效,卻滿是空虛。他們迷惘了。但我知道,奔跑在人生路上,我的靈魂跟著我一起前進。當我認識到自己的劣勢,我只能取長補短,精益求精了。假如我們站在人生路上,特別是處於這種階段,沒有好好奮鬥一番的話,當踏上另一征途時,只會被淘汰。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呀。

在我們向目標衝刺的過程中,切勿迷失了方向。現實只是短暫的緊促,堅持我們夢想的力量,讓它給我指明方向,讓它吹散心頭的愁雲,讓它滋潤乾渴的心田,那麼,鍥而不捨的追求吧。

我朝它奔去……身旁擦肩的一位同學滿含困惑,彷彿在嫌棄我“至於嗎?”而我只撂下一句“我正在夢想中前進……”

我眼中的閱讀 篇8

高一作文 ,1239字

古語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人本來生於天地之間,卻因文明日繁而心縈於世務,身陷於塵網,不得親近自然,在鋼筋水泥與桌椅之間,唯一使我們能親近自然、瞭解自己的方法,即是閱讀了。

若說文字是有靈魂的,那麼由萬千文字組成的文章便是一篇靈魂史詩,我眼中的閱讀,需要我們去體、會、悟。

對於閱讀起始的年齡,在我看來,並不侷限於識字之後,反之,人從出生的那一天起,就開始了閱讀。那時的閱讀,可以是廣告牌上零星幾個大字,抑或是商標上一串串英語字母。即使看不懂,也無傷大雅,因為那只是閱讀的第一階段—體驗。閱讀,並不需強求體會到作者想表達的每一層深意,閱讀先是一種美的體驗:體驗語言華麗或樸素之美;體驗結構錯落或工整之美;體驗選材新穎或平凡之美……這些體驗都是直觀而感性的,是人與生俱來的能力。

人類是如何進步的?答曰:由感性變為理性。閱讀的進步也是如此,在體驗之後就是領會。那位陶潛先生曾在《五柳先生傳》中寫道:“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可見,早在遙遠的晉代,領會就已佔據了閱讀目標中的一席之地。領會是更深一層的體驗:領會作者意圖;領會特殊含義;領會寫作手法。領會的過程,更像是一個分析的過程:為什麼春風又“綠”江南岸,而不是又到、又過?為什麼東坡正值壯年卻要在《江城子》中自稱“老夫”?子厚筆下的驢與虎真的僅僅闡述了蠢驢活該被智虎吃的道理嗎?凡此種種,都是需要我們在閱讀中去領會的。

剛才講了感性到理性的閱讀階段,頗有“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意味,而閱讀的最高境界,類似“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的玄妙—即是“悟”。俗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氣”從何而來?自然是悟來的。在閱讀的天地中漸行漸遠,就會發現語言、結構、立意等都不再重要。那些流傳千萬世的經典,看似平淡無奇,卻屹立不倒,正是因為他們給予了我們充足的“悟”的空間:《夸父追日》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愚公移山》是“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遠見;《陳涉世家》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志向……在悟的過程中,我們體會到了文章字裡行間的精氣神,並將其吸收、消化。所以說,閱讀的最高境界,也是其最根本,就是以文字的靈魂,塑造我們的靈魂。

然而在這個科技迅速發展的年代,傳統的紙張閱讀方式逐漸被各類電子讀物取代,各類公共場合隨處可見“低頭族”閱讀的身影:或是捧著電子書;或是翻著各類社交媒介中零碎的段子。科技已經帶我們走向了“碎片化閱讀”的時代,我個人並不喜歡這種閱讀方式,這種閱讀方式如同由各種布片組成的一件衣服,即使每片布都是高階的綾羅綢緞,也毫無美感而言。

話又說回來,“碎片化閱讀”能很大程度拓寬我們的知識面,且耗時不多,故可以嘗試,但始終不應被當作最主要的閱讀方式。

體驗、領會、悟得閱讀之美,以文字的靈魂重新塑造我們的靈魂。“人本來生於天地之間,卻因文明日繁而心縈於世務,身陷於塵網。”由塵網入,自塵網出,閱讀萬卷書,行走天地間,這就是我眼中的閱讀。

夢想中的高跟鞋 篇9

高二作文 ,497字

小的時候,看到媽媽穿著高跟鞋走路,叮噹的可有精神了。每次一聽到這熟悉的聲音,我就知道是媽媽的腳步聲。那個時候就在想,什麼時候自己也有一雙屬於自己的高跟鞋。童話裡的公主都會擁有水晶鞋,那舞鞋貌似也和高跟鞋有點相似,總之在我心裡,已經種下了擁有高跟鞋的夢想。

到了初中後,班裡來了一個非常漂亮的英語老師,她的穿衣風格是每個學生都驚歎的。栗子色的捲髮披肩,總喜歡穿長裙或者是風衣。也總喜歡穿一雙高跟鞋,她穿起來高跟鞋感覺超級有氣質。那個時候我懂得,原來高跟鞋可以增加我的氣質。於是我就開始在家裡偷偷的穿媽媽的高跟鞋,由於腳小,總是會拖著鞋,但是我很開心。走了幾步,趴在了地上,也許我真的穿不了這鞋。可是我的心裡一直喜歡著,每次到了鞋店裡,我總是認真的觀察著每一雙高跟鞋。有的跟超級高,比八釐米都高,有的跟很低,那種估計是適合剛開始穿高跟靴的人吧。每次我會在那裡端詳許久。才離開這些店裡,我知道自己必須要有一雙高跟鞋。但是至今沒有。我知道自己穿那個鞋很不恰當,但是等幾年,我肯定會穿到,實現這個夢想。

對於高跟鞋也許是每個女孩兒的夢想,那樣的自己會散發出不一樣的光芒,我相信,我會有的,那雙屬於我的鞋。

行走在夢想中 篇10

國三作文 ,748字

我們如同一個個尋夢者,走在自己夢想的道路中,我們的夢想或大或小,或觸手可及,或遠在天邊,我們帶者夢想的翅膀,走在無數個夢想的道路中。

誰都有夢想,夢想是人類無法丟棄的東西。學生的夢想是好好學習,長大成為棟樑之材;老師的夢想是去培養出優秀的人才;父母的夢想是孩子們都能考上大學;發明家的夢想是造出很多先進的東西,為人類造福;設計師的夢想是設計出更多有價值,有藝術感的作品。

然而,在夢想的旅途中,所有的努力並不是付出了一定會有回報,也許到最後你還是一無所獲,想要達到夢想就一定要付出。

行走在夢想在中需要努力。居里夫人是聞名世界的科學家,她發現了放射性元素,為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她的成功不是輕而易舉的,她經過了很長時間的努力,不斷地花費了十多年,而且最後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被放射性元素所侵蝕,但她的努力和研究科學的精神值得所有人紀念。

在夢想中需要勇氣。並不是每個人都敢於追求自己的夢想,有的人認為夢想太大,太遙遠,永遠都不可能實現。清朝末年,我國政府腐敗,出現了很多有節氣的人物,他們勇於追求夢想,為了讓更多人獲得幸福,康有為、梁啟超主動地勇敢地實行了戊戌變法,敢於與封建社會進行挑戰,雖然最後還是被封建社會所壓制,但是為日後封建王朝滅亡,人民起義成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行走在夢想中需要堅持。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實現夢想就必須堅持。《魯濱遜漂流記》中的魯濱遜就是一個不放棄,堅持夢想的人,他獨自在孤島上生活,解決了各種生活困難,最終等到了一天,回到自己的家鄉。抗日戰爭中,國家不放棄,不投降,各個愛國人士紛紛參加抗日,堅持到底。終於在最後趕走了日本殖民侵略者。

行走在夢想中,前方或許不滿荊棘,但是隻要你擁有信心,不屈不撓,夢想終究會變成大山後面的廣闊無垠,美麗澄澈的大海。